不同大小林窗生长季初期小气候特征比较——以辽东山区次生林生态系统林窗为例
辽东山区不同林分类型降雪截留特征的研究

辽东山区不同林分类型降雪截留特征的研究杨会侠;温亮;李淳;张景根;王卫【摘要】以3种不同林分类型为对象,研究其降雪截留特征,结果表明:蒙古栎林树冠平均截留最大,为8.3 mm,截留率为28.7%;红松林为7.9 mm,截留率为27.1%;落叶松林为7.2 mm,截留率为24.1%。
不同林分类型平均截留量由大到小为蒙古栎林>红松林>落叶松林;在不同降雪强度下,林分间截留能力有明显差异,蒙古栎林树冠截留能力总体高于红松林,红松林高于落叶松林。
%The snow intercept characteristics was researched by taking three different stand types as object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interception of Quercus mongolica forest crown was the largest 8.3 mm and the retention rate was 28.7%.The Pinus koraiensis forest’s were 7.9 mm and 27.1%.The Larix gmeliniiforest's were 7.2 mm and 24.1%.The arrangement of the average interception of different forest stand types was Quercus mongolica forest >Pinus koraiensis forest>Larix gmelinii forest.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stand retention capacity under different snowfall in -tensity.The retention capacity of Quercus mongolica forest was higher than Pinus koraiensis forest, the Pinus koraiensis for-est’s was higher than Larix gmelinii forest.【期刊名称】《吉林林业科技》【年(卷),期】2016(045)005【总页数】5页(P30-33,39)【关键词】辽东山区;降雪;截留;积雪【作者】杨会侠;温亮;李淳;张景根;王卫【作者单位】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辽宁丹东118114;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辽宁丹东 118114;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辽宁丹东 118114;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辽宁丹东 118114;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辽宁丹东 1181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5.2大气降雪是地面降水的重要形式之一,形成的积雪对于森林来说有着补充土壤水分、保护土壤、防止冻结过深而伤害树木根系以及保护幼树越冬等作用;积雪也参与时空变化与大气环流、降水量以及淡水资源分布的形成过程。
《[辽东山区人工红松林小气候的影响特征研究]辽东山区》
![《[辽东山区人工红松林小气候的影响特征研究]辽东山区》](https://img.taocdn.com/s3/m/35ce56e75a8102d277a22f79.png)
《[辽东山区人工红松林小气候的影响特征研究]辽东山区》摘要:采用对林外和林内小气候定位观测的实验方法,以辽东半岛站xx年9月―xx年8月的观测数据为基础,从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降雨量、土壤温度(土壤深度:5cm、10cm、20cm、40cm、80cm)等因子对草河口人工红松林林外林内的小气候要素差异性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保温作用:林内对环境温度影响效果平均在4%左右;林外温度越是向极端情况发展时,影响的效果越显著;在不同土壤深度中,林内的各个土层温度都减小了土壤的温度变化;保湿作用:林内月平均湿度基本高于林外;林内平均提高环境湿度5%左右;林内外的湿度白天低于晚上,成u字形曲线;当外界湿度达到70%以上时,红松林有提高湿度的作用;当外界湿度低于80%时,红松林有降低湿度的作用;防风作用:红松林影响空气地表层的风速明显,平均降低35.5%的风速;涵养水源:林木生长的最旺盛期时对林外降雨影响效果是最明显的,减少降雨量在70%以上。
红松生长的最旺盛期时对林外降雨影响效果是最明显的,减少降雨量在70%以上;林木对于降水的影响表现为:森林能增加大气的垂直降水;森林可以减少地表迳流;森林能增加水平降水。
关键词:森林小气候;红松;特征中图分类号:s791.247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1xxxxxxxxxx]森林小气候是指由森林以及林冠下灌木丛和草被等形成的一种特殊小气候。
在森林小气候的形成中,组成森林的树木品种、林龄、结构、郁闭度以及灌木层和草被的特性等,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由于森林的存在和影响,在林内表现出太阳辐射减少、气温日变化缓和、空气湿度和降水量增大以及风速减小等小气候特征。
此外,森林小气候还与四周气候条件、地形特征和土壤性质等有关。
因之,研究森林小气候是揭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森林对环境影响的重要基础。
国内对于森林小气候的研究较早。
�r其�颍�1963)根据1960年8―11月在热带地区海南岛树林内外的辐射平衡、热量平衡与小气候的观测,对林内外的辐射能与热能收支作了计算,分析了林内外小气候要素的分布与变化规律[1];洪启法(xx)在1960―1970年,对吉林省防护林重点县进行了3次考察,对主要结构类型的杨树林带进行了5次以小气候效应为主的调查研究[2];刘学勤等(xx)研究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小气候特征,为营林作业和生态效益研究积累一些资料[3];李海涛等(xx)探讨了暖温带山地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油松林不同梯度的气温、湿度、土壤温度的日变化特征[4];张远彬等(xx)对川西亚高山白桦林(海拔2540m)内太阳辐射、空气温湿度以及土壤5cm和15cm层温度等进行了连续的定位观测[5];欧阳旭等(xx)选取xx年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通量塔林内气象资料及其附近气象站空旷地同时段内气象资料,对两站点的气温、湿度、地温等小气候因子的日变化及月变化进行分析和对比[6]。
辽东山区次生林多功能经营技术及发展模式探讨

与游憩价值决不亚于木材产品的价值 , 而且随着社
会 需 求 的变 化 , 后 者对 于 人类 的价值 会 日益 增 加并
重要水源地 , 在保 护本 区生态环境 、 促进社会经 济 协调发展上发挥着不可替代 的重要作 用。辽东山 区一般海拔在 2 0 0—5 0 0 m, 地 形 属 于 中低 山地 , 主
关键 词 : 次 生林 ; 多功 能 ; 经营技 术 ; 辽 东山 区
中图分 类号 : ¥ 7 5 0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1 — 1 7 1 4 ( 2 0 1 5 ) 0 4 — 0 0 4 1 - 0 4
森林具有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 , 林业生产经营 形式也具有多样性 , 但 不论推行何 种生产方式 , 均 不能背离现代林业建设指导思想 。现代林业 以可 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 , 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 , 以 产业化发展为动力 , 以全社会共 同参与和支持为前
2 01 5正
辽
宁 林
业 科
技
2 01 5
N o 4
第 4期
J o u na r l o f L i a o n i n g F o r e s t r y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辽东山区次生林多功能经营技术及发展模式探讨
分 中可 补植 一 些顶 级 树种 以促 进林 分 的 演替 进 程 , 在 针 叶 或 阔 叶树 种 占优 势 的林 分 中补 植 一 些 阔 叶 树 种 或 针 叶树 种 以促 进 林 分 的针 阔混 交 。幼 林 抚 育 主要 包 括 松 土 锄 草 , 其 主要 目的 是 消 灭 杂 草 , 保
森 林 多 功 能理 论 是 人 类 在 全 面认 识 森 林 过 程 中 的产物 , 是从 木 材均 衡 收获 的 永续 利 用到 多 种资 源、 多种 效 益永 续利 用 的转变 。森林 多 功能 理 论强
大别山五针松林林窗、林缘和林下的微气候特征

大别山五针松林林窗、林缘和林下的微气候特征吴甘霖;羊礼敏;段仁燕;王志高;张中信【摘要】Gap, caused by natural disturbance, can cause the change of light and temperature in the forest patch obviously.Based on an investigation in a sample of a Pinus dabeshanensis forest in Dabieshan Mountains, we recognized three patch types including gap, gap adjacent and closed canopy and analyzed their microclimate characteristics.The daily change patterns of microclimate characteristics in three patch types were different.The light intensity and air temperature were much greater in gap than in the gap adjacent and closed canopy.The light intensity, air temperature and soil surface temperature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under different patch types.%自然干扰形成林窗后,会造成林窗下的光照和温度发生明显变化.通过调查大别山五针松林林窗、林缘和林下微气候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林窗、林缘和林下,环境因子的日变化差异明显.其中,在林窗阶段的微气候要比其他2个阶段变化更大.不同斑块类型下光照、空气温度和土壤表面温度存在显著差异.【期刊名称】《生物学杂志》【年(卷),期】2017(034)004【总页数】3页(P64-66)【关键词】光照;温度;异质性;斑块类型【作者】吴甘霖;羊礼敏;段仁燕;王志高;张中信【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庆 246133;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庆 246133;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庆 246133;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庆 246133;安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安庆 2461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54林窗(Gap)指的是森林群落内林冠层优势树木的死亡而形成的森林空隙。
冰砬山区天然次生林内外温湿度差异分析

冰砬山区天然次生林内外温湿度差异分析颜廷武【摘要】依据辽宁冰砬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2014-2016年天然次生林内2 m层空气温湿度及林外1.5m层空气温湿度观测数据,分析冰砬山区林内外空气温湿度差异.结果表明:冬季林内气温高于林外,夏季林内低于林外;林内气温日较差低于林外;白天林内气温低于林外气温,夜间林内高于林外;林外月平均空气湿度高于林内;林内空气湿度日较差低于林外;白天林内空气湿度高于林外,夜间林内空气湿度低于林外.森林调节空气温湿度的作用具有规律性.【期刊名称】《防护林科技》【年(卷),期】2018(000)007【总页数】3页(P3-4,57)【关键词】冰砬山区;天然次生林;空气温湿度;辽宁【作者】颜廷武【作者单位】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辽宁沈阳1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6.4气象要素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平衡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森林气象要素观测与分析是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森林小气候的时空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1]。
天然次生林是辽东山区主要的森林植被类型之一,具有调节区域气候的作用,同时对稳定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以冰砬山天然次生林及附近林外标准气象站2014—2016年气象观测数据为基础,分析森林内外空气温湿度差异,旨在揭示冰砬山区天然次生林小气候效应,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为森林经营及天然林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地区概况研究地位于辽宁冰砬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地处124°45′—125°15′ E,42°20′—42°40′ N。
冰砬山为吉林哈达岭向西南延续地带,平均海拔500~600 m,最高峰870 m。
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均气温5.2 ℃,年均降水量684.8 mm,年均蒸发量1 379.8 mm,无霜期133 d,极端高温35.2 ℃,极端低温-41.1 ℃,具有典型的山区气候特征。
辽东山区不同季节林木采伐对林道影响的调研报告

关键 词 : 东 山 区 ;季 ∞ ;集材方 式 ;集材 时 间 “ 森 林 生 态 采 伐 ”是 近年 来 兴 起 并 逐 渐 形 成 的 一 门技 术 措 施 ,森 林 态 采 伐 可理 解 为 : “ 用 森 林 态 学 原 理 指导 采伐 作 业 ,作 业 中 尽可 能减 少 对森 林 牛 态 系统 的破 坏 ;做 好 采伐 迹 地 的 清 理与 处 删 ,为 1 " - 一 一 代 森林 创 造 更好 的牛态 环 境 ;并 采取 措 施保 护 幼 树 幼 I 商” 为 丫科 学 合 的对 森 林 进行 经 营 ,在 适 时 的 时 问 采取 合 的作 业 方式 ,实 现经 济效 益 、社 会 效 益 和生 态效 益 共 同发 腱 、 小 凋研 以 辽宁 省 实验 林 场 为例 ,对 林 业 生产 林 木采 伐 材进行 _ r 大 量 的调 研 ,总 结 合 理 的集 材方 式 和科 学 的集材 时
问 . 现 将白 关情 况形 成调 研报 告 : 1 基 本情 况
2 . 1 . 4 从伐 区作 业质量 上看 。畜力 集 材 的伐 区强度 小 r机械 集材 伐 区 的强 度 ,表 现一 是 集 材道 不宽 ,二 是没 有 刮倒 的树 木 。丢件
子 现象 也 少 ,另 外 畜力 集 材对 幼 苗幼 树 及草 本 植被 破 坏性 小 ,这 样便 于生 态恢 复 。 2 . 1 . 5 从机 械 状态 上看 。 目前使 用 的集材 机械 都是 高耗 油 的 ,而 且 机 械本 身 总容 易 出故 障 ,维 修 既浪 费 时 问又 浪 费人 力 、物 力 和
只有 向畜 力集 材 的方 向发 展 才适合 他们 。 因 此 ,如 何 选 择 合 适 的 集材 方 式 ,应 根 据 森 林 资 源 消 长 变
辽东山区不同林龄落叶松林分林木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特征

辽东山区不同林龄落叶松林分林木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特征申桂艳【摘要】以辽东山区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和实测生物量等方法,测定落叶松幼龄林、中龄林和近熟林的生物量及其在一个年龄序列上的空间分配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林龄落叶松林分生物量分布依次为中龄林(119.39 t hm-2)>近熟林(94.69 t hm-2)>幼龄林(31.44 t hm-2).各器官生物量大小关系略有差异,中龄林和近熟林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而幼龄林为树干>树枝>树根>树皮>树叶.落叶松人工林经营应定期采取抚育间伐,改善林木生长条件,提高落叶松人工林的生产力,以实现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Taking Larix olgensis plantation in eastern Liaoning Province as research objects,adopting method of sample plot inventory & observation biomass,biomass quantity of young forest,half-mature forest & near-mature forest of Larix olgensis and spac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t an age sequence were determined.Result shows that the order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biomass of Larix olgensis is: half-mature forest (119.39 t hm-2)> near-mature forest (94.69 t hm-2)> young forest (31.44 t hm-2).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biomass of different organs;the descending order of the biomass of the middle-aged and near-mature forest is: trunk> root> branch> leaf,and the descending order of the biamass of the young tree is: trunk> branch> root> bark> rix olgensis plantation management should be taken regularly tending thinning,improve the growth of forest conditions,improve productivity of Larix olgensis plantation,and realize health,stable development of ecosystem.【期刊名称】《防护林科技》【年(卷),期】2017(000)002【总页数】3页(P14-16)【关键词】辽东山区;不同林龄;落叶松;生物量;空间分布特征【作者】申桂艳【作者单位】宽甸满族自治县果树站,辽宁丹东 118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1.22Abstract Taking Larix olgensis plantation in eastern Liaoning Province as research objects, adopting method of sample plot inventory & observation biomass, biomass quantity of young forest, half-mature forest & near-mature forest of Larix olgensis and spac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t an age sequence were determined. Result shows that the order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biomass of Larix olgensis is: half-mature forest (119.39 thm-2)> near-mature forest (94.69 thm-2)> young forest (31.44 thm-2).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biomass of different organs;the descending order of the biomass of the middle-aged and near-mature forest is: trunk> root> branch> leaf, and the descending order of the biamass of the young tree is: trunk> branch> root> bark> leaf. Larix olgensis plantation management should be taken regularly tending thinning, improve the growth of forest conditions, improve productivity of Larix olgensisplantation, and realize health, stable development of ecosystem.Key words Mountain of Eastern Liaoning Province;different stand age; Larix olgensis;biomass; spac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生物量是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积累的总量,林分生物量是森林群落生产力和林分养分动态的基础,也是衡量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指标[1-3]。
辽东山区2种天然次生林空间结构特征研究

辽东山区2种天然次生林空间结构特征研究高英旭【摘要】根据空间结构参数——角尺度、混角度和大小比数,分析了辽东山区2种天然次生林空间结构,结果表明:春榆水曲柳天然次生混交林和蒙古栎天然次生林角尺度分别为0.488和0.516,均属于随机分布;混交度均值分别为0.735和0.704,胸径大小比数在0.5左右,均处于中庸水平;春榆水曲柳天然次生混交林树高大小比数在0.5左右,处于中庸水平,而蒙古栎天然次生林树高大小比数在0.25左右,处于亚优势水平。
【期刊名称】《辽宁林业科技》【年(卷),期】2016(000)005【总页数】4页(P29-32)【关键词】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空间结构【作者】高英旭【作者单位】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辽宁沈阳 11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5天然次生林是原始林经过干扰后在次生裸地上形成的森林,可以认为是原始森林生态系统的一种退化[1]。
辽东山区现有次生林1.20×107hm2,是辽东山区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占该区森林面积的84%[2]。
空间结构是森林林分功能的最基本体现,其包括的种类、树高、冠幅和水平、垂直结构等因素共同体现森林功能的外在表现[3]。
林木空间结构等各项因子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得出天然次生林合理种植搭配,为其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了有力保证[4]。
目前对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空间结构的研究报道极少,因此有必要对辽东山区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空间结构进行研究分析,这对优化辽东山区次生林空间结构,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5]。
本研究区位于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猴石国家森林公园,地理坐标124°27'E,41°40'N。
东西走向为狭长山谷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坡度10°~36°,园内峰峦突起,沟壑纵横,平均海拔500m左右,最高峰为碰子沟,海拔962m。
猴石森林公园系长白山余脉,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极端高温可达到37℃,早晚温差大;冬季寒冷且持续时间较长,极端低温可达-3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a nn o ic fLi o i g Pr v n e
CHE Me N i
(ui E poe i ac ev eC ne,ui 1 30 ,hn) F xn m l eDs thSri e t F xn 2 00C ia y p c r
Abt c:he aswt df rn s e (re. a ,ide gp2 ads lgp 3 w r e ce ti cn a rs sr t r gp i ieet i s 1 gr gp 1 d l: a n ma : ) eesl t w hns odr f et a T e h z a m la e di e yo
中 图分 类 号 : 1.5 ¥ 85 7
文 献标 识 码 : A
l . 6 /j n10 - 9 72 1 _ .4 0 9 9js . 7 0 0 .0 l 30 0 3 .s 0 0
文章 编 号 : 0— 9 72 1)3-0 8 0 1 7 00 (0 1 - 7 - 5 o 0 0
Co mpa io fM i r c i a e W ihi Di e e tSie Ga tI ii ly Gr wi g Se s n rs n o c o lm t t n f r n z psa n ta l o n a o
-
A s Ca e Obs r a i n p fSe o a y Fo e tEc s s e tEa t r M o t ne Re i ns e v ton i Ga so c nd r r s o y t m a s e n n a g o
e o y tms i a t r na e r go s o io i g P o i c , h n .e o a a i t n i h t s n ei h tn f x d n i c s se n e se mo tn e in f L a n n r v n eC iaT mp rl r i n p oo y t t p oo u e st n v a o h c l y
内 蒙古 农 业 科 技 2 1 ()7 — 2 0 13 :8 8
I n rMo g l r u t r lS i n e An c n l g n e n o i Ag i l a ce c d Te h oo y a c u
不同大小林窗生长季初期小气候特征 比较 以辽东山区次生林生态系统林窗为例
w me s / i nt l r w h p r d Re ut n iae a h xmu a e trp i t fP F a e d l c l n t r e e a u ̄ n i i a o t e i . s l i d c td t tt e ma i m tc ne o n so P D t h a y s ae i e i g o s h t i h
异 。 上 述结 果 表 明 。 窗 面积 及 林 窗 内位 置 的 不 同 . 其 小 气候 环 境 发 生异 质 性 。 而 影 响到 林 窗 区 域种 子 萌发 、 苗 生长 、 育 。 林 使 进 幼 发 植物 种
群分布等. 最终 影 响到 森 林 的 更 新 。
关键 词 : 窗 : 生林 : 林 次 小气 候 ; 光量 子 通 量 密 度
关 关 系( < .t : 窗 l2的地 温 与其 P F P o0 )林 、 P D值 存 在 显 著 正相 关性 ( < .5 , 窗 3则 不 存在 这种 关 系 ; P o0 )林 土壤 上 层 含 水 量 爱 蛛 窗 面积 因 素 影 响 显 著 ( < .5 。 层 含 水 量 受林 窗 面积 影 响 不 显 著 ( > .5 ; 气 相 对 湿度 随林 窗 面积 的增 大 而 增加 , 在 三 林 窗 之 间 无 明 显 差 P 00 ) 下 P o )空 0 但
(P D ,re p rt ea dh m dtsi t p r ueadsiw t otn a tplyr (- 5m a dsbl e (5 3e ) P F )i t ea r n u ii , le ea r n l a r net to e 0 1c ) n u yr 1 - 0m a m u y o m t o e c a a
陈
(. 新 市人 才 派遣 服 务 中心 , 宁 阜 新 1 阜 辽
梅 . 张愈 佳
13 0 ;. 新 市交 通 局 直属 分 局 , 宁 阜 新 2 0 0 2阜 辽 13 0 ) 2 0 0
擅 要: 文章选取辽 东山区次生椿中具有典型性三种面积 人工林 窗( 林窗 I 林窗 2 林 窗 3 为对 象, > > ) 对生长季初期林 窗内部 的光量子通 量密度( l D】空气温湿度 , P' , F 土壤 温度和土壤舍水量(一 5C 1 - 0c 进行 了观测 。结 果表明 : O 1 m,5 3 m) 三林窗 中央 P F P D峰值 出现的 时间不
同 。 均 明显 高于 昧 内: 棘 窗各 点平 均 P F 且 三 p D峰 值 出现 在 林 窗 中心 . 北 部 高于 南 部 : 同 的 林 窗 面积 、 窗 内不 同位 置 及 其 交 互 作 用 且 不 林 时直 射 先 指 数 ( S )散 射 光 指 数 (S )全 光 指数 ( S ) DF、 IF 、 G F 均有 显著 影 响 ( < . )各 林 窗 的 全 光指 数 与 其 平 均 P F 值存 在 极 显 著 的正 相 p05, 0 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