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PPT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课件ppt

中国经济在30多年间保持了年均9%以上的增长速度,创造了世界经济增 长的奇迹。
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为解决世界经济难题、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提 供了重要动力和支撑。
03
改革开放的影响
对经济的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 快速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
体。
产业结构调整
改革开放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 级,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
04
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
坚持党的领导
总结词
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详细描写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挥着核心领导作用,为改革提供了明确 的方向和坚强的政治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 前进,实现国家繁华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坚持实事求是
总结词
实事求是是改革开放的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课件
汇报人: 202X-12-31
目录
• 引言 • 改革开放的历程 • 改革开放的影响 • 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 • 未来展望
01
引言
改革开放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
中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和社会问题,需要寻找新的发展道路。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外贸与外资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吸引 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对外贸易和 外资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对社会的影响
01
02
03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民生 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贫 困人口大幅减少。
社会事业发展
改革开放促进了教育、医 疗、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 展,提高了人民素养和生 活质量。
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为解决世界经济难题、推动全球经济发展提 供了重要动力和支撑。
03
改革开放的影响
对经济的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 快速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
体。
产业结构调整
改革开放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 级,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
04
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
坚持党的领导
总结词
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详细描写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发挥着核心领导作用,为改革提供了明确 的方向和坚强的政治保证。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 前进,实现国家繁华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坚持实事求是
总结词
实事求是是改革开放的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课件
汇报人: 202X-12-31
目录
• 引言 • 改革开放的历程 • 改革开放的影响 • 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 • 未来展望
01
引言
改革开放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末
中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和社会问题,需要寻找新的发展道路。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外贸与外资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吸引 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对外贸易和 外资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对社会的影响
01
02
03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民生 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贫 困人口大幅减少。
社会事业发展
改革开放促进了教育、医 疗、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 展,提高了人民素养和生 活质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十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PPT课件

Un5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能力培养方面: • 通过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分
析,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立足现实、吸取人类文明一切优秀 成果并将之运用于祖国建设能力。
Un6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 建设的新时期
概要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1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邓小平:“坚持社会 主义道路,坚持人民 民主专政,坚持共产 党领导,坚持马克思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想这四项基本原则。 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 基本前提”
Un2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教学目的: • 1.基础知识方面: • 2.思想教育方面: • 3.能力培养方面:
Un3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13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能力培养方面: • 通过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分
析,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立足现实、吸取人类文明一切优秀 成果并将之运用于祖国建设能力。
Un6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 建设的新时期
概要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1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邓小平:“坚持社会 主义道路,坚持人民 民主专政,坚持共产 党领导,坚持马克思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想这四项基本原则。 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 基本前提”
Un2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教学目的: • 1.基础知识方面: • 2.思想教育方面: • 3.能力培养方面:
Un3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13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毛概改革开放PPT课件

19
1. 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社会 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 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 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 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20
2.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又相适应 又相矛盾”的特点,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 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 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17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列宁虽然提出了在社会主义 制度下,对抗消失了,矛盾还会 存在的观点,但对社会主义社会 的矛盾运动规律没有进行系统阐 述。
斯大林曾认为精神上和道义上 的一致是苏维埃社会发展的动力, 晚年他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仍 然存在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 矛盾,但没有把它当作根本性问题 提出来。
23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 由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没有充 分展开,各种矛盾还没有充分 暴露出来,所以毛泽东对社会 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只能作最 一般的概括。
理论认识上的局限以及对 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缺乏科 学认识等原因,导致了实践中 的失误,结果使社会主义建设 遭受了严重挫折。
2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 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他 说:“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 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 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 文中的提法比较好。”
25
邓小平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 发展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 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 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 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 力发展。
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1. 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社会 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 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 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 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20
2.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又相适应 又相矛盾”的特点,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 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 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17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列宁虽然提出了在社会主义 制度下,对抗消失了,矛盾还会 存在的观点,但对社会主义社会 的矛盾运动规律没有进行系统阐 述。
斯大林曾认为精神上和道义上 的一致是苏维埃社会发展的动力, 晚年他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仍 然存在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 矛盾,但没有把它当作根本性问题 提出来。
23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 由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没有充 分展开,各种矛盾还没有充分 暴露出来,所以毛泽东对社会 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只能作最 一般的概括。
理论认识上的局限以及对 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缺乏科 学认识等原因,导致了实践中 的失误,结果使社会主义建设 遭受了严重挫折。
2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 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他 说:“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 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 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 文中的提法比较好。”
25
邓小平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 发展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 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 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 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 力发展。
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完整版)ppt课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含义: 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包给各家各户使 用,农民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包产到
户”“包干到户”)
大包干,大包干, 直来直去不拐弯, 交够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 剩下全是自己的。
——民间谚语
2021/8/2
农民有了生产经营和 分配的自主权
克服了分配中的 平均主义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0
○想一想,小岗村农民率先实行大包干的原因有哪些?如自然条件、 历史原因等。小岗村的变化又说明了什么?
自然原因:安徽省大旱,粮食减产;历史原因:长期
以来以集体乞讨为生的传统;人为原因:农村人民公社化 运动挫 伤了群众生产积极性,粮食减产。
小岗村的变化说明了包干到户这种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2021/8/2
11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背景
内容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开辟农村革命根
第一次 党决定开展土地革命, 据地,走农村包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围城市的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即 第二次 将胜利,1949年3
月七届二中全会
工作重心由乡村 转移到城市
粉碎“四人帮”后,
第三次
2021/8/2
。
2021/8/2
21
邓小平明确表态:只要能提高产量,包产到户就是正确的,“致 富”不是罪过。中央也连续五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对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给予明确肯定,并在政策上积极引导。
陕西长安县韩家塆村农民在领取包产到户合同书
1984年底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户占全国总
农户的95﹪以上
2021/8/2
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完整版)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之变化PPT

• 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家 庭联产土地承包责任制”,拉开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大幕;
凤阳县新旧面貌
城市改革
• 198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发表《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 决定》,标志着城市改革的开始,并在1985年全面展开。
• 1985年的改革更进一步打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理念:政府 一方面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遣返私营企业中的公方代表 ,引入市场经济中的许多观念,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认可了私营企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和所处地位,并鼓励 非公有制经济成分进一步发展以带动中国经济,打破了中 国经济公有制成分一枝独秀的局面;抽回公方代表,逐步 放宽私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将企业纳入宏观经济的管辖 范围内,与市场调节作用相结合;对于生产盈利不再坚持 一刀切的均分政策,转而以按劳分配为主要的分配方式, 以不再坚持共同富裕为代价换来了企业的生产活力。对国 有经济成分进行改组,由政府绝对控制经营转为政府拥有 企业的绝对决策权,将一半经济活动权下放给企业,支持 并鼓励负债企业兼并或破产
• 上海户籍人口增长,城市改革后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入追求市场经济致 富机会
• 现在的上海
区珠的 一建 对 宣海大 补两 外 布 ︑ 力 特 省 贸易 年 改汕支 殊的 的 ︐ 制头持 政对 限 中 为及下 策外 制 国 对福︐ ︒经 ︐ 政 外建广 济给 府 经省东 年活 予 决 济 厦门 省 后 动 广 定 特四深 在的 东 放 区个圳 邓三 ︑ 宽 ︒地︑ 小来 福 对 平 1
•
•
•
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 扩张,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中国的经济成就 不仅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过去25年全球脱贫所 得成就中,近70%的成就归功于中国! 自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华民族犹如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1997年香港回归, 1999年澳门回归;1998年面对南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对让人闻风丧胆的 非典疫情,2008年面对十几个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华儿女 众志成城,手挽手将一个个磨难阻击在脚下!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初,全国有570万人参加高 考,却仅录取27万名;而到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达到1010万,录取新 生达567万名!伴随着教育规模的发展,更有越来越多的中华儿女在世界高精尖人才中 占据着日益重要的位置! 从1979年远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到2003年“神五”升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再到2005年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卫星顺利返回,中国航天人在摸索中让祖国一跃成为航 天科技强国!2008年,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升空,炎黄子孙的千年奔 月梦成为了现实! “神七”的成功发射,神七在太空漫步,让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留 下了自己的足迹! 1984年许海峰摘得中国奥运首枚金牌,自此之后,中华体育健儿奋勇争先:2000年悉 尼奥运,中国代表团收获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均名列第三的佳绩;2004 年雅典,中国军团更是将金牌总数扩增到32枚,位列金牌榜第2位!而今年,奥运大幕 在中华大地上拉开,我们成为奥运的主人! 51枚金牌,稳居金牌榜第一位,更是我们 实力的见证。
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PPT

中 国 改 革 开 放新时 期ppt【 公开课 课件】
第19页
中 国 改 革 开 放新时 期ppt【 公开课 课件】
答案 A 解析 票证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上海发行的最后一套长期流 通粮票是在 1990 年,实际使用至 1993 年,1992 年我国就已经确 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故 A 项正确;农业改革 步伐放缓不符合题意,故 B 项错误;市场经济调控失灵不符合题 意,故 C 项错误;浦东开发效果显著不符合题意,故 D 项错误。
课时16 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 (1978年以来)
时间:35分钟 满分:73分
第1页
课时概要 1.政治:提倡“依法治国”;“一国两制”取得巨大成功;加 强与联合国的合作,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2.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 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3.文化:新时期理论成果的继承与发展;新时期科技、文 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中 国 改 革 开 放新时 期ppt【 公开课 课件】
第15页
中 国 改 革 开 放新时 期ppt【 公开课 课件】
7.(2019·吉林长春二模)下表为 2005~2015 年我国原油生产
与消费情况(单位:百万吨)。根据表格可知,我国( )
年份 原油 生产 原油 消费
2005 年 2007 年 18 135.29 18 631.82 30 010.34 34 369.78
A.国内技术人才增长较快 B.新移民的爱国热情高涨 C.跨国移民潮流发展迅速 D.政府人才政策出现转折
中 国 改 革 开 放新时 期ppt【 公开课 课件】
《改革开放新时期》课件

《改革开放新时期》PPT 课件
此PPT课件将为您介绍“改革开放新时期”, 详细阐述改革开放的背景、意义、 历程、成就、前景以及思考与展望。让我们一起探索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 程。
背景介绍
了解改革开放的起因和背景,包括中国经济改革之前的形势和国内外影响因素。
改革开放的意义
1 经济繁荣
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腾飞提供了契机,带来了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思考与展望
• 如何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上解决当前面临的挑战? • 如何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步伐并保持持续发展?
结束语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中国带来了繁荣与机遇,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 断适应和引领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1978年
中国决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开启 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1990年代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融 入全球经济体系。
改革开放的成就
经济繁荣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 平显著提高。
社会进步
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不断改善, 人民享受到更好的福利。
科技创新
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全球 领先的创新国家。
2 文化交流
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认知,丰富了中国社会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3 国际影响
改革开放使中国走向世界,积极参与全球事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重。
改革开放的历程
1
1980年代
Hale Waihona Puke 2中国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引入市场
机制和对外开放政策。
3
2 1 世纪
4
中国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经 济高速增长和社会进步。
国际地位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此PPT课件将为您介绍“改革开放新时期”, 详细阐述改革开放的背景、意义、 历程、成就、前景以及思考与展望。让我们一起探索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历 程。
背景介绍
了解改革开放的起因和背景,包括中国经济改革之前的形势和国内外影响因素。
改革开放的意义
1 经济繁荣
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腾飞提供了契机,带来了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思考与展望
• 如何在改革开放的基础上解决当前面临的挑战? • 如何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步伐并保持持续发展?
结束语
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为中国带来了繁荣与机遇,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 断适应和引领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1978年
中国决定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开启 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1990年代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融 入全球经济体系。
改革开放的成就
经济繁荣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 平显著提高。
社会进步
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不断改善, 人民享受到更好的福利。
科技创新
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全球 领先的创新国家。
2 文化交流
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认知,丰富了中国社会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3 国际影响
改革开放使中国走向世界,积极参与全球事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重。
改革开放的历程
1
1980年代
Hale Waihona Puke 2中国经济改革不断深化,引入市场
机制和对外开放政策。
3
2 1 世纪
4
中国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经 济高速增长和社会进步。
国际地位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2023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复习第17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pptx课件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形成:2017年,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意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 奋斗的行动指南。 (3)写入宪法: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
(4)文化教育事业 ①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老百姓有越来越多的文化 获得感。文化创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电视剧数量和图书出版量稳居世界第一,中国文化加快走出去步 伐等。 (5)国防和军队改革 ①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人民军队组织架构 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②中国人民解放军整体实力跃升,向着世界一流军队迈进。
知识点一 伟大的历史转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1)指导思想: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的讲话。 (2)主要内容 ①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 战略决策。 ②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恢复了党 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 (3)意义:①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 伟大转折。②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知识点五 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1.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1)总体国力: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突破100万亿元;中国的外汇 储备位居全球第一。 (2)基础设施 ①高铁和高速公路总里程数均位居世界第一。高铁技术、特高压输 变电技术、“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等技术都展示了中国自主 研发和制造的实力。 ②中国移动支付走在世界前列。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应用,助 推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3)精神文明建设: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共同的 思想道德基础,为奋进的中国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页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主要反映海外移民的发展和政府的人才政策,没 有论述国内技术人才的发展,故 A 项错误;据材料“改革开放以 来,海外华人群体中新移民的数量迅速增长”可知,新移民归国 的原因是改革开放,故 B 项错误;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 人群体中新移民的数量迅速增长”说明跨国移民潮流发展迅速, 故 C 项正确;材料“回国服务”和“为国服务”的目的都是“鼓励和 吸引海外华侨华人人才以多种形式报国”,故 D 项错误。
第5页
2.(2019·湖南怀化二模)1988 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允许私 营经济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存在和发展”;1993 年宪法修正案以“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1999 年宪法修正案确立了我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上述宪法修正案 的出台( )
A.反映新时期以宪法为核心的改革步伐加快 B.反映宪法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针 C.说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完善 D.说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得到了法律保护
第7页
3.(2019·广东汕头一模)1993 年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 将“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 力量”中的“国营经济”修改为“国有经济”。此举( )
A.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B.改变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C.是对国际政治深刻变化的反应 D.适应了经济体制转型的需要
第4页
答案 C 解析 1992 年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破计 划经济体制,材料是对建国后中国经济规划的总体表述,不是计 划经济体制的完善过程,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国家经济计 划的决策类型,没有涉及具体措施,不能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 性,故 B 项错误;材料中五年计(规)划的决策类型和方式逐渐民 主化、集体化和程序化,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的逐步发展,故 C 项正确;材料反映出五年计(规)划决策主体都是政府,故不能体 现政府对经济生活的调控作用减弱,故 D 项错误。
第26页
12.(2019·新疆乌鲁木齐一模)1977 年国务院批准的教育部文 件《关于 1977 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中,规定了高等学 校新的招生政策: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择优录取。这 是我国当时( )
A.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B.扩大办学自主权的需要 C.“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D.教育界拨乱反正的需要
第10页
答案 B 解析 对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其共同点 是均重视权力过度集中的问题,故 A 项错误,B 项正确;C 项表 述与题目中“集体总统制”不相符,故错误;材料涉及的是“中央 政治局常委会”,并未涉及人民代表大会,故 D 项错误。
第11页
5.(2019·山东烟台质检)20 世纪 90 年代初,国务院制定《全 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变经营机制条例》。要求国有企业打破“三 铁”,即打破“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建立能高能低的分配 机制,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劳动用工制度;解决“双轨制”,给 予企业充分经营自主权。这说明当时( )
第27页
答案 D 解析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故 A 项错误;恢复高考是推动教育发展,选拔人才,而非扩大办学 自主权,故 B 项错误;1995 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故 C 项错 误;恢复高考是教育界拨乱反正的需要,故 D 项正确。
第28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1 小题,满分 25 分) 13.(25 分)加强立法工作是近代以来世界政治发展的共同趋 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 世纪初,英国议会加快了社会经济立法脚步。 1908 年 6 月,议会颁布了《养老金条例》。其内容为,财政拨款 120 万英镑作为非捐助性养老金的费用。所有年收入不超过 31 英镑的 70 岁以上的老人均可申请领取养老金。1905 年,《失业工 人法》应运而生。1911 年,《失业保险法》作为《国民保险法》 的第二部分由议会通过。1908 年通过的《矿工 8 小时工作法》是
第18页
8.(2019·福建厦门二模)下图为上海发行的最后一套长期流 通粮票,实际使用至 1993 年。据此可以推知当时上海( )
A.经济改革审慎前行 B.农业改革步伐放缓 C.市场经济调控失灵 D.浦东开发效果显著
第19页
答案 A 解析 票证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上海发行的最后一套长期流 通粮票是在 1990 年,实际使用至 1993 年,1992 年我国就已经确 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故 A 项正确;农业改革 步伐放缓不符合题意,故 B 项错误;市场经济调控失灵不符合题 意,故 C 项错误;浦东开发效果显著不符合题意,故 D 项错误。
2011 年 2013 年 2015 年 20 287.55 20 991.90 21 474.20 45 413.05 49 004.38 54 450.21
第16页
A.石油工业企业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B.能源结构单一化问题亟待解决 C.对外开放导致石油工业面临困境 D.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紧密
第24页
11.(2019·福建福州质检)从图 1 到图 2 的转变,反映了( )
A.“文化大革命”的深入发展 B.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C.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D.城乡教育制度的统一
第25页
答案 C 解析 从图 1 到图 2 的转变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结束,高 校招生制度的调整,故 A 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高等教育招生制 度的调整,与义务教育无关,故 B 项错误;从图 1“文化大革命” 时期推荐工农兵子弟上大学到图 2 恢复高考的转变,反映出社会 公平的重建,符合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故 C 项正确;材料只反 映出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的调整,与城乡教育制度无关,故 D 项错 误。
第8页
答案 D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公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名称的变化, “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符合题目要求,故 A 项错误;在 我国,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故 B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 我国公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名称的变化,“是对国际政治深刻变 化的反应”不符合题目要求,故 C 项错误;“国营经济”修改为“国 有经济”,说明企业的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适应了经济体制转 型的需要,故 D 项正确。
第17页
答案 D 解析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从 2005 年到 2015 年我国的原油生 产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说明我国的石油工业企业体制改革效果 明显,故 A 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了原油的生产和消费,而没有 涉及其他能源的问题,故 B 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我国原油的消 费量增加迅速,并没有反映石油工业面临困境,故 C 项错误;通 过表格中原油生产和消费数据的比率可得出原油消费增长大于 生产,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对原油的需要,使我国日渐与世界原油 市场联系紧密,故 D 项正确。
课时16 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 (1978年以来)
时间:35分钟 满分:73分
第1页
课时概要 1.政治:提倡“依法治国”;“一国两制”取得巨大成功;加 强与联合国的合作,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2.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 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3.文化:新时期理论成果的继承与发展;新时期科技、文 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A.国有企业改革拉开帷幕 B.从供给端重新优化配置 C.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 D.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第12页
答案 C 解析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是 1984 年开始的,故 A 项错误; 材料中反映的是对工业企业的保障进行改革,不是供给端的资源 配置,故 B 项错误;材料中“解决‘双轨制’”体现的是经济体制改 革的进一步深化,故 C 项正确;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是在 21 世纪, 故 D 项错误。
A.适应了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仿效了英美高校体系限制人文社会科学 C.是三大改造胜利完成的情况下做出的举措 D.将发展国防高科技作为调整工作的重心
第23页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体现了在 1952 年高等院校调整中,工科、农 林、师范院校增加了,工科院校增加是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 要,农林院校增加是为了培养农业人才以配合工业化进程,师范 院校增加是为了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故这次院系调整是 为了适应新中国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故 A 项正确;根据所 学可知,英美高校体系并未限制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故 B 项错误; 根据所学可知,我国三大改造完成是在 1956 年,而高校院系调 整是在 1952 年,故 C 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建国初期中国发 展的重心并非国防高科技,而是重工业,故 D 项错误。
十五、十一五
决策主体
决策方式
国家主要领导人
个人决策
政府内部
集体决策、 程序化决策
政府内部+ 集体决策、程序化
外部精英
决策、协商决策
政府+外部 集体决策、程序化决
精英+公众
策、协商决策
第3页
A.计划经济体制的完善过程 B.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被极大调动 C.社会主义民主的逐步发展 D.政府对经济生活的调控作用减弱
第9页
4.(2019·全国名校大联考)学者胡鞍钢将当代中国的核心决 策机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称为“集体总统制”,而山东大学学者甄 鹏撰文指出这一机构可称为“集体宰相制”。据此判断,这两种观 点都认为中国在政治建设的新时期( )
A.实行了“集体元首”制度 B.重视解决权力过度集中的问题 C.重视借用传统政治制度 D.强调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定地位
第6页
答案 D 解析 材料反映的宪法修正案的内容是关于经济体制改革, 说明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宪法修正案 的内容没有体现宪法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针,故 B 项错 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完善是在 1992 年之后,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宪法修正案的内容是关于经济体制改革,说明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得到了法律保护,故 D 项正确。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主要反映海外移民的发展和政府的人才政策,没 有论述国内技术人才的发展,故 A 项错误;据材料“改革开放以 来,海外华人群体中新移民的数量迅速增长”可知,新移民归国 的原因是改革开放,故 B 项错误;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华 人群体中新移民的数量迅速增长”说明跨国移民潮流发展迅速, 故 C 项正确;材料“回国服务”和“为国服务”的目的都是“鼓励和 吸引海外华侨华人人才以多种形式报国”,故 D 项错误。
第5页
2.(2019·湖南怀化二模)1988 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允许私 营经济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存在和发展”;1993 年宪法修正案以“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1999 年宪法修正案确立了我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上述宪法修正案 的出台( )
A.反映新时期以宪法为核心的改革步伐加快 B.反映宪法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针 C.说明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完善 D.说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得到了法律保护
第7页
3.(2019·广东汕头一模)1993 年全国人大通过宪法修正案, 将“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 力量”中的“国营经济”修改为“国有经济”。此举( )
A.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B.改变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C.是对国际政治深刻变化的反应 D.适应了经济体制转型的需要
第4页
答案 C 解析 1992 年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破计 划经济体制,材料是对建国后中国经济规划的总体表述,不是计 划经济体制的完善过程,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国家经济计 划的决策类型,没有涉及具体措施,不能调动地方和企业的积极 性,故 B 项错误;材料中五年计(规)划的决策类型和方式逐渐民 主化、集体化和程序化,反映了社会主义民主的逐步发展,故 C 项正确;材料反映出五年计(规)划决策主体都是政府,故不能体 现政府对经济生活的调控作用减弱,故 D 项错误。
第26页
12.(2019·新疆乌鲁木齐一模)1977 年国务院批准的教育部文 件《关于 1977 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中,规定了高等学 校新的招生政策:废除推荐制度,恢复文化考试,择优录取。这 是我国当时( )
A.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B.扩大办学自主权的需要 C.“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D.教育界拨乱反正的需要
第10页
答案 B 解析 对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其共同点 是均重视权力过度集中的问题,故 A 项错误,B 项正确;C 项表 述与题目中“集体总统制”不相符,故错误;材料涉及的是“中央 政治局常委会”,并未涉及人民代表大会,故 D 项错误。
第11页
5.(2019·山东烟台质检)20 世纪 90 年代初,国务院制定《全 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变经营机制条例》。要求国有企业打破“三 铁”,即打破“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建立能高能低的分配 机制,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劳动用工制度;解决“双轨制”,给 予企业充分经营自主权。这说明当时( )
第27页
答案 D 解析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故 A 项错误;恢复高考是推动教育发展,选拔人才,而非扩大办学 自主权,故 B 项错误;1995 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故 C 项错 误;恢复高考是教育界拨乱反正的需要,故 D 项正确。
第28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1 小题,满分 25 分) 13.(25 分)加强立法工作是近代以来世界政治发展的共同趋 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 世纪初,英国议会加快了社会经济立法脚步。 1908 年 6 月,议会颁布了《养老金条例》。其内容为,财政拨款 120 万英镑作为非捐助性养老金的费用。所有年收入不超过 31 英镑的 70 岁以上的老人均可申请领取养老金。1905 年,《失业工 人法》应运而生。1911 年,《失业保险法》作为《国民保险法》 的第二部分由议会通过。1908 年通过的《矿工 8 小时工作法》是
第18页
8.(2019·福建厦门二模)下图为上海发行的最后一套长期流 通粮票,实际使用至 1993 年。据此可以推知当时上海( )
A.经济改革审慎前行 B.农业改革步伐放缓 C.市场经济调控失灵 D.浦东开发效果显著
第19页
答案 A 解析 票证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上海发行的最后一套长期流 通粮票是在 1990 年,实际使用至 1993 年,1992 年我国就已经确 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故 A 项正确;农业改革 步伐放缓不符合题意,故 B 项错误;市场经济调控失灵不符合题 意,故 C 项错误;浦东开发效果显著不符合题意,故 D 项错误。
2011 年 2013 年 2015 年 20 287.55 20 991.90 21 474.20 45 413.05 49 004.38 54 450.21
第16页
A.石油工业企业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B.能源结构单一化问题亟待解决 C.对外开放导致石油工业面临困境 D.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紧密
第24页
11.(2019·福建福州质检)从图 1 到图 2 的转变,反映了( )
A.“文化大革命”的深入发展 B.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C.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
D.城乡教育制度的统一
第25页
答案 C 解析 从图 1 到图 2 的转变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结束,高 校招生制度的调整,故 A 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高等教育招生制 度的调整,与义务教育无关,故 B 项错误;从图 1“文化大革命” 时期推荐工农兵子弟上大学到图 2 恢复高考的转变,反映出社会 公平的重建,符合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故 C 项正确;材料只反 映出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的调整,与城乡教育制度无关,故 D 项错 误。
第8页
答案 D 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公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名称的变化, “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符合题目要求,故 A 项错误;在 我国,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故 B 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 我国公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名称的变化,“是对国际政治深刻变 化的反应”不符合题目要求,故 C 项错误;“国营经济”修改为“国 有经济”,说明企业的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适应了经济体制转 型的需要,故 D 项正确。
第17页
答案 D 解析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从 2005 年到 2015 年我国的原油生 产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说明我国的石油工业企业体制改革效果 明显,故 A 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了原油的生产和消费,而没有 涉及其他能源的问题,故 B 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我国原油的消 费量增加迅速,并没有反映石油工业面临困境,故 C 项错误;通 过表格中原油生产和消费数据的比率可得出原油消费增长大于 生产,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对原油的需要,使我国日渐与世界原油 市场联系紧密,故 D 项正确。
课时16 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 (1978年以来)
时间:35分钟 满分:73分
第1页
课时概要 1.政治:提倡“依法治国”;“一国两制”取得巨大成功;加 强与联合国的合作,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2.经济: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 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3.文化:新时期理论成果的继承与发展;新时期科技、文 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A.国有企业改革拉开帷幕 B.从供给端重新优化配置 C.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深化 D.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第12页
答案 C 解析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是 1984 年开始的,故 A 项错误; 材料中反映的是对工业企业的保障进行改革,不是供给端的资源 配置,故 B 项错误;材料中“解决‘双轨制’”体现的是经济体制改 革的进一步深化,故 C 项正确;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是在 21 世纪, 故 D 项错误。
A.适应了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仿效了英美高校体系限制人文社会科学 C.是三大改造胜利完成的情况下做出的举措 D.将发展国防高科技作为调整工作的重心
第23页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体现了在 1952 年高等院校调整中,工科、农 林、师范院校增加了,工科院校增加是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需 要,农林院校增加是为了培养农业人才以配合工业化进程,师范 院校增加是为了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故这次院系调整是 为了适应新中国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故 A 项正确;根据所 学可知,英美高校体系并未限制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故 B 项错误; 根据所学可知,我国三大改造完成是在 1956 年,而高校院系调 整是在 1952 年,故 C 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建国初期中国发 展的重心并非国防高科技,而是重工业,故 D 项错误。
十五、十一五
决策主体
决策方式
国家主要领导人
个人决策
政府内部
集体决策、 程序化决策
政府内部+ 集体决策、程序化
外部精英
决策、协商决策
政府+外部 集体决策、程序化决
精英+公众
策、协商决策
第3页
A.计划经济体制的完善过程 B.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被极大调动 C.社会主义民主的逐步发展 D.政府对经济生活的调控作用减弱
第9页
4.(2019·全国名校大联考)学者胡鞍钢将当代中国的核心决 策机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称为“集体总统制”,而山东大学学者甄 鹏撰文指出这一机构可称为“集体宰相制”。据此判断,这两种观 点都认为中国在政治建设的新时期( )
A.实行了“集体元首”制度 B.重视解决权力过度集中的问题 C.重视借用传统政治制度 D.强调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定地位
第6页
答案 D 解析 材料反映的宪法修正案的内容是关于经济体制改革, 说明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宪法修正案 的内容没有体现宪法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针,故 B 项错 误;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完善是在 1992 年之后,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宪法修正案的内容是关于经济体制改革,说明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得到了法律保护,故 D 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