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 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析

《第4章光现象》一、选择题1.下列成语中涉及的光现象,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海市蜃楼 B.镜花水月 C.凿壁借光 D.油光可鉴2.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萤火虫不是光源D.以上说法均不对3.如图所示,在开运动会时,请你做终点计时员,你是看发令员的枪冒烟开始计时,还是听到枪声开始计时()A.看枪冒烟,因为烟雾看得清B.听到枪声,因为枪声听得清C.看枪冒烟,因为光速比声速大得多D.看枪冒烟,因为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4.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塑料棚顶一个很小的“△”形孔上,在地面形成的光斑是()A.“△”形 B.“∇”形 C.方形 D.圆形5.有了光,自然界才能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扬州市的著名景观“白塔”,塔身洁白,是因为它吸收了所有的色光B.光从空气中传播方向一定不发生改变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反射D.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照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是60°6.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看到树木在水中的倒影B.阳光下电线杆有影子C.患近视的同学戴眼镜矫正视力D.用凸透镜对着太阳光取火7.白天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桌子等物体,这是因为()A.这些物体都是发光的B.眼睛发出的光射到这些物体上C.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镜面反射D.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漫反射8.把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人在水平地面上以2m/s的速度、按垂直于镜面的方向走近平面镜,那么他在镜中的像()A.以4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B.以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C.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D.以4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C.在漫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可能不等于入射角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10.在比较狭小的房间内挂一面大镜子,会产生增大空间的感觉,这主要是利用平面镜的哪个特点()A.能成虚像的特点B.物像距离总是物镜距离2倍的特点C.改变光线传播方向的特点D.能成正立像的特点11.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电子钟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时间应是()A.21:03 B.21:15 C.20:15 D.21:0512.人潜入水中看岸上的景物,将看到()A.变矮了的景物的实像B.变高了的景物的实像C.变矮了的景物的虚像D.变高了的景物的虚像13.如图所示,是我们看到的筷子斜插入水中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B.C.D.14.下列现象中,对关于紫外线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人民币的防伪利用了紫外线的荧光作用B.适当照射太阳光可以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C.经常在太阳光下晒晒衣物,可以起到杀菌消毒作用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紫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1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月食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变小C.物体通过平面镜能成正立、等大的实像D.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6.同学们在东湖看到了“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中游”的美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实像B.水中的云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C.水中的鱼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实像D.水中的云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虚像二、填空题17.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m/s;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s、则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是m.18.如图所示:日晷是我国古代用来计量的装置,从早晨到中午,阳光下日晷晷针的影子相对日晷的盘面某刻度线是的(填“运动”或“静止”).19.教室前面的黑板的表面不是十分光滑,细微之处凹凸不平,目的是防止光在其表面发生,教室内各个角度的同学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这是利用光在其表面发生了的现象.20.皮鞋抹鞋油后,用布越擦越亮,是由于光在皮鞋的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的缘故;这一现象中,反射角(“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21.平面镜可以用于成像,一身高1.78m的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处,若此人远离平面镜,像(填“靠近”或“远离”)平面镜,镜中的像的大小将.(填“变大”“变小”、“不变”)22.一只小鸟在平静的1m深湖面上方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填“实”或“虚”)像,该“倒影”距小鸟m.23.如图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前者是由于形成的像(填“实”或“虚”).24.通常情况下,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木草、岩石的温度高,人体辐射的比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夜视仪.过量的照射对人体有害,轻则引起皮肤粗糙,重则引起皮肤癌.三、简答题25.一个人面向南站立在阳光下,如果他的影子在身体左侧,则当时是什么时候?(早上、中午、傍晚)请说出你做出判断的理由.26.汽车的前灯为什么安装在车头的下部,而不安在顶部?27.白天,小明站在家中室内感到阳光明媚,非常明亮;但室外的人看到室内光线比较暗,为什么?28.小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而卡车、公交车等大型车辆的前挡风玻璃却几乎是竖直的.请用光学知识分析小汽车前挡风玻璃这样安装的原因.29.通过篝火上方的空气看物体,为什么会使人感到物体在晃动?四、作图题30.如图所示,小孔前有一物体AB,请画出AB经过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并在光屏MN上标出AB所成的像.31.A、B为某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试做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的位置.3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33.一条光线照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这条光线经水面折射后的光线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大致方向.五、实验,探究题34.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1)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像(选填“虚”或“实”);(2)A点与水面相距3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 m;(3)若光斑B向左移动了2m,说明水位(选填“上升”或“下降”)了m.35.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ON转动.(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再观测几组反射角和入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比较,若将A0向ON靠近,则OB (选填“靠近”或“远离”)ON.(2)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一个角度后,F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36.图甲,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2)选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3)该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是:比较像与物关系;(4)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个光屏,则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 烛焰的像,这表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填“虚”或“实”);(5)如果使蜡烛A离玻璃板远一些,则它所成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6)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选填“M”或“N”)37.小宇用如图所示装置将一细光束斜射到空气中,用于探究“光的折射规律”.(1)为了更清晰地观察水中的光路,可以采用的办法是:,实验中(填“能”或“不能”)看见反射光线.(2)实验的折射光路如图所示,可以判定折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增大入射角,观察到折射角在(填“增大”或“减小”).(3)他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若不断增大光在水中的入射角,会观察到的现象是:入射角增大到一定值时,.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光现象》2015年单元测试卷(吉林省通化市集安七中)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成语中涉及的光现象,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A.海市蜃楼 B.镜花水月 C.凿壁借光 D.油光可鉴【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2)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改变,这是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有:筷子弯折、放大镜、池水变浅等.(3)光射到介质界面上会发生反射,光的反射形成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凹面镜成像等.【解答】解:A、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发生折射的结果,不合题意;B、镜花水月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不合题意;C、凿壁借光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符合题意;D、油光可鉴说明物体表面光滑,发生了镜面反射,是光的反射现象,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借助成语中蕴含的光学知识来进行考查,是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应该多加注意和积累的.2.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萤火虫不是光源D.以上说法均不对【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源;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专题】应用题.【分析】①光沿直线传播是有一定的条件的,必须是:均匀透明的同种介质;②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③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解答】解:A、光只有在均匀透明的同种介质中才会沿直线传播,不满足条件的介质中光的传播路线就不会是直线,故此选项是错误的;B、不同介质对光的传播能力不同,因此在不同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故此选项是错误的;C、萤火虫的光是自身发出的,所以萤火虫是光源,故此选项是错误的;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光学的几个主要知识点,也是易出现记忆混乱的知识点,是一道易错题.3.如图所示,在开运动会时,请你做终点计时员,你是看发令员的枪冒烟开始计时,还是听到枪声开始计时()A.看枪冒烟,因为烟雾看得清B.听到枪声,因为枪声听得清C.看枪冒烟,因为光速比声速大得多D.看枪冒烟,因为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声速.【专题】声现象;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比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慢很多,以烟为信号及时,更能反映出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解答】解: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因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在看到发令时散发的白烟按秒表计时较为准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知道光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差异是本题的关键.4.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塑料棚顶一个很小的“△”形孔上,在地面形成的光斑是()A.“△”形 B.“∇”形 C.方形 D.圆形【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专题】定性思想.【分析】当光沿直线传播经过很小的孔时,就能形成物体的像,即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物体有关,与小孔的形状无关.【解答】解:当太阳光通过塑料薄膜上的“△”小孔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地面上就会形成太阳的像,因此光斑的形状与太阳的形状一样,是圆形的,与孔的形状无关,所以选项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小孔成像的特点,对像的特点要知道,属于基础知识.5.有了光,自然界才能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扬州市的著名景观“白塔”,塔身洁白,是因为它吸收了所有的色光B.光从空气中传播方向一定不发生改变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反射D.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照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是60°【考点】物体的颜色;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A、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颜色的光.B、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光照射到光滑的物体表面时,发生镜面反射;光照射到粗糙的物体表面时,发生漫反射.D、反射角是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解答】解:A、扬州市的著名景观“白塔”,塔身洁白,是因为它反射了所有的色光.故A不正确.B、空气不均匀时,光会发生偏折,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故B不正确.C、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使光发生漫发射,让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故C不正确.D、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入射在平面镜上,则入射角为90°﹣30°=60°.则其反射角也是60°,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察了物体的颜色、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漫反射的作用、光的反射规律等,综合性比较强,但是一道基础题.6.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看到树木在水中的倒影B.阳光下电线杆有影子C.患近视的同学戴眼镜矫正视力D.用凸透镜对着太阳光取火【考点】光的反射;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分析】①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②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③要掌握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及矫正方法,知道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强,而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需要佩戴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④要知道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解答】解: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所以A说法符合题意.阳光下电线杆有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电线杆挡住了阳光.所以B说法不符合题意.患近视的同学由于晶状体曲度过大,折光能力太强,所以需要佩戴凹透镜对光发散进行矫正,属于光的折射,所以C不符合题意.用凸透镜对着太阳取火是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属于光的折射.所以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通过各种事例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的理解.要注意这几种现象的本质,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7.白天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桌子等物体,这是因为()A.这些物体都是发光的B.眼睛发出的光射到这些物体上C.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镜面反射D.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漫反射【考点】漫反射.【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我们如果要看见不发光的物体,那这个物体反射的光线一定要进入我们的眼睛;人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那说明这个物体反射的光线能向四面八方传播,这说明在这个物体上发生了漫反射.【解答】解: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又因桌子、书等物体并不像镜面那样光滑,所以会发生漫反射.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漫反射,要向学生强调,光在物体表面上之所以发生了漫反射,是因为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其中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8.把平面镜竖直放置,一个人在水平地面上以2m/s的速度、按垂直于镜面的方向走近平面镜,那么他在镜中的像()A.以4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B.以2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C.以2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D.以4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要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是等大正立的虚像,且物距与像距相等.【解答】解:因平面镜成像时,物距与像距相等,根据v=,相同,t也相同,故当人以2m/s的速度垂直于平面镜走近时,当然像也以2m/s的速度垂直于平面镜走近;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C.在漫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可能不等于入射角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考点】光的反射;光反射的可逆性;平面镜对光的作用.【专题】应用题.【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①潜望镜的构造及其原理;②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③漫反射同样遵守光的反射定律;④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原理.【解答】解:A、潜望镜的构造主要是两块平行的与水平面成45°的平面镜组成,其原理是利用了平面镜成像,故A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故B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因为漫反射同样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所以在漫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C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D、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体综合考查了光的反射、光路的可逆性、平面镜成像原理、漫反射等光学知识,考查的很全面,都是一些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10.在比较狭小的房间内挂一面大镜子,会产生增大空间的感觉,这主要是利用平面镜的哪个特点()A.能成虚像的特点B.物像距离总是物镜距离2倍的特点C.改变光线传播方向的特点D.能成正立像的特点【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分析】在这些选项中都是平面镜的特点,但根据可以让狭小的空间产生增大空间的感觉,可以对每个选项进行一一排除.【解答】解:ACD选项的内容只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但并不能让狭小的空间产生增大空间的感觉.而平面镜正是利用了B选项的特点,使空间增大,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物点的应用.11.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电子钟示数如图所示,这时的时间应是()A.21:03 B.21:15 C.20:15 D.21:05【考点】平面镜对光的作用.【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是左右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解答】解:由图分析可得题中所给的“20:15”与“21:05”成轴对称,这时的时间应是21:05.故选D.【点评】考查镜面对称的知识;得到相应的对称轴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难点是作出相应的对称图形;注意2,5的关于竖直的一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是5,2.12.人潜入水中看岸上的景物,将看到()A.变矮了的景物的实像B.变高了的景物的实像C.变矮了的景物的虚像D.变高了的景物的虚像【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潜入水中的人能看到岸上的树梢,是因为树梢反射的光经水面的折射后射到了人的眼睛里.因为光在空气与水的界面会发生偏折,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水中的人逆着光线来的方向看去,会看到变高了的树梢的虚像.【解答】解:光发生折射的条件是:当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景物反射的光斜射向水面时,由光发生折射的条件知,会发生折射现象,当光进入水中后靠近法线,射入潜水员眼睛,而潜水员由于错觉,认为光始终沿直线传播,逆着光的方向看上去而形成的虚像,所以比实际位置高,所以潜水员在水中看见岸上某一景物,实际是变高了的景物的虚像.故选D.【点评】岸上的人观察水中的物体时,会看到比原位置高的虚像,同样,在水中观察岸上的物体时,也会看到比原位置高的虚像,这是因为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13.如图所示,是我们看到的筷子斜插入水中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我们看到水中的筷子,水的筷子反射的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解答】解:此时筷子斜插入水中,由于光的折射作用,从上面看筷子水中的部分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一些,看起来向上弯折;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的认识,平时多观察、多思考.14.下列现象中,对关于紫外线应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人民币的防伪利用了紫外线的荧光作用B.适当照射太阳光可以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C.经常在太阳光下晒晒衣物,可以起到杀菌消毒作用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紫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考点】紫外线.【分析】紫外线的用途:能使荧光物质发光;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消毒作用.【解答】解:A、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人民币的防伪利用了紫外线的荧光作用.不符合题意.B、紫外线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太阳中有紫外线,适当照射太阳光可以促使人体合成维生素D.不符合题意.C、紫外线有消毒作用,太阳中有紫外线,经常在太阳光下晒晒衣物,可以起到杀菌消毒作用.不符合题意.D、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发光二极管发出不同的红外线制成的.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掌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用途.红外线和紫外线是看不见的光,它们遵循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1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月食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变小C.物体通过平面镜能成正立、等大的实像D.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考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漫反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发生日食和月食时,太阳、月球、地球三者都在同一直线上,都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不同的是发生日食时月球在中间;发生月食时地球在中间;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的小;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它们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它们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一束平行光射到粗糙的物体表面时,反射光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解答】解:月食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叙述错误;光在其它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速度变小,故B叙述正确;物体通过平面镜能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C叙述错误;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叙述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记忆即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A.放映中的投影仪屏幕B.明亮刺眼的玻璃幕墙C.播放节目的电子大屏幕D.正月十五皎洁的满月2.我国古代的学者墨子是历史上第一个完成小孔成像实验探究的人。
下列关于小孔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所成的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B.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C.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有关D.小孔所成像的大小只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3.如图所示,一辆玩具车放入水中,从侧面看车轮浸入水中的部分变“扁”了,以下光路图能正确反映其成因的是()A.B.C.D.4.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雨后空中的“彩虹”B.水中的筷子弯折C.“熊猫”的影子D.猫在镜中的像5.如图所示,渔夫叉鱼时,应瞄准哪个方向才能叉到鱼?()A.看到的鱼的前方B.看到的鱼的方向C.看到的鱼的上方D.看到的鱼的下方6.如图小明正在照镜子,又远离镜子后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镜中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小明远离镜子1m,像也远离镜子1mC.小明离镜子越远,像越小D.平面镜的上端向小明倾斜,像位置不变7.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上高度斜射入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
下列操作将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A.保持水面的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的入射角增大B.保持激光射入的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C.保持水面的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D.保持激光射入的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能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可见光B.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黄、蓝三原色混合而成的C.疫情期间测温枪可以快速对人体进行非接触式体温测量,它是利用红外线进行工作D.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于骨骼的生长和身体健康都有好处二、填空题9.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打一个极小的“△”三角形孔,让太阳光垂直射到这张纸上经过这个小孔,这时在地面看到(选填“圆形”、“三角形”或“方形”)小亮斑,是因为光在空气中沿传播。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光现象》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对于声和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指利用声音获得身体信息B.声波能传递能量,因此利用声波可以清洗精密机械C.“震耳欲聋”指声音响度很大D.色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2.光从空气倾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60°,折射角可能为A.0° B.35° C.60° D.90°3.下列对有关物理量的认识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某教学楼每层楼高为3500cm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108km/sC.一只鸡蛋所受的重力约为50N D.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450g4.一个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的同学向远离平面镜的方向走去,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的高度与本人相比,高矮变化是A.变矮B.变高C.不变D.无法判断5.如图所示,将圆柱形的筷子竖直插入装水的的柱形玻璃杯内,从P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像可能是A.B.C.D.6.舞台上的演员,当红光照射在她们的身上时,衣服呈红色,等一下绿光照在她们的身上又呈绿色,可知她们穿的衣服是A.红色B.绿色C.白色D.黑色7.如图所示是一款凉凉杯,它能在短时间内使杯内的温度急剧下降,在炎炎夏日给我们增添了凉爽。
关于凉凉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凉凉杯的底座是由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导体B.通过杯子外表面看到的自己的像是光的漫反射形成的C.凉凉杯工作时表面结霜,这是升华现象D.用干毛巾擦拭塑料底座时会使塑料带电,这是摩擦起电现象二、多选题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背日喷乎水,成霓虹之状”,这是一种光的色散现象B.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有时不等于入射角C.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花能发出黄色的光D.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9.雨后晴朗的夜晚,月亮挂在天空,人在月光下行。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人迎着月光走时,亮处是水,暗处是地面B.人背着月光走时,亮处是水,暗处是地面C.人迎着月光走时,暗处是水,亮处是地面D.人背着月光走时,亮处是地面,暗处是水10.光线从一种透明物质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线的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B.光线的传播方向不一定发生改变C.当光线从水中斜射进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D.当光线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11.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B.平面镜所成的像就在平面镜上,我们看到自己的像是实像C.平面镜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当物体比平面镜大时,物体不可能在平面镜中成一个完整的像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能看到月亮是因为太阳光在月亮的表面发生了反射B.小孔成像成正立的实像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D.人到镜面的距离是1m,像到人的距离是2m三、实验题13.小红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单元04光现象【过关测试】(解析版)含答案

单元04 光现象过关测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四个图片展示了四种与光有关的现象,其中原理相同的是(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答案】B【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解答】手影、树下阴影、小孔成像都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
故选:B。
【知识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2.大伟同学在课外按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
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C.蜡烛的正立像D.蜡烛的倒立像【答案】D【分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实像。
【解答】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物体经过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而不是光斑,像的形状与物体相同,而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故选:D。
【知识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3.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观察到的光斑将会( )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位置不变D.向上移动【答案】A【分析】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现象,折射角小于入射角,逐渐往杯中加水,通过作图可以知道光斑移动方向。
【解答】保持入射光束的方向不变,逐渐往杯中加水,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于液面升高,折射点会向左移动,所以光斑会向左移动,光路图如图所示:故选:A。
【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4.如图所示,图中成实像的是( )A.ab B.bc C.ac D.cd【答案】B【分析】①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同侧,其应用是放大镜;②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其应用是照相机;③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其应用是幻灯机、投影仪。
第4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基础卷) 带解析

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基础卷)(解析版)(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测试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午12:00时,若太阳光垂直射入纸板上一个很小的“△”形孔,那么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的形状是()A.“”形B.“”形C.“△”形D.“”形【答案】A【分析】当光沿直线传播经过很小的孔时,就能形成物体倒立的像,这就是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解答】解: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刻有一个很小的“Δ”形孔的纸板上,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在地面上形成太阳的像,像的形状与太阳的形状一样,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双阳“彩虹桥”的美丽夜景如图所示,其水中“倒影”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色散【答案】A【分析】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解答】解:平静的水面上有“彩虹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故选:A。
3.2022年11月8日,延边出现了美丽的月食,下列现象中与月食成因相同的是()A.雨后彩虹B.形影不离C.水中倒影D.池水变浅【答案】B【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逐项分析各情景运用的光学知识进行作答。
【解答】解:月食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A.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形影不离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与月食成因相同,故B符合题意;C.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水池变浅是因为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

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小明站在竖直的玻璃幕墙前20m处,他在玻璃幕墙上的像距他的距离为m,当他走近玻璃幕墙时,所成像的大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小明上学前站在穿衣镜前2m处整理仪表,他与镜中自己像的距离是m;当小明向后退了60cm时,镜中所成像的大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小芳站在平面镜前2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m;当她走近平面镜时,她在镜中的像的大小(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她在镜中成的像是(“虚”或“实”)像。
4.小明从汽车的后视镜里看见驾驶员的眼睛,此时驾驶员通过车内后视镜(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能看见小明;小明在后视镜里看到的驾驶员的像是(填“虚”或“实”)像.5.①岸边树在水中的倒影、②自己在阳光下的影子、③池水映明月、④海市蜃楼、⑤中午树荫下的亮斑。
属于光的反射是,属于光的折射是,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是。
(填序号)6.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为;如果入射角减小,则反射角会。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7.近些年来,潜水颇受年轻人的青睐,潜入水中的潜水者看到岸上的树木位置变高了。
下图中的四幅光路图中,那一幅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A.B.C.D.8.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20º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恰好成直角,则原来的入射角是()A.20ºB.25ºC.30ºD.45º9.在平静的水面上空,一只鱼鹰正在斜向下俯冲捕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鱼鹰在水中的自己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B.鱼鹰看到的鱼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鱼鹰在俯冲过程中,它在水中的像变大D.鱼鹰应向它看到的鱼的下方俯冲才可能捕捉到鱼10.如图所示,小梦用激光笔对准看到的小鱼照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能照亮小鱼,因为激光照到了鱼身上B.不能照亮小鱼,因为激光照到鱼身的上方C.不能照亮小鱼,因为激光照到鱼身的下方D.能照亮小鱼,因为激光照到鱼的像上,使像反射的光变强11.小明同学在课外用直径不同的纸筒制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外筒左侧中央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点燃蜡烛并置于小孔前一段距离,贴在内筒左侧半透明纸上能看到清晰的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含答案1.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光现象成因与“小孔成像”的成因相同的是()A. 海市蜃楼B. 一叶障目C. 杯弓蛇影D. 镜花水月2. 对于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后视镜中的像,其中()A. 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B. 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C. 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D. 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⑤3. 在太阳光的照耀下,人们看到玫瑰花呈鲜艳的红色,这是因为玫瑰花()A. 吸收了太阳光中的红光B. 发出了太阳光中的红光C. 反射了太阳光中的红光D. 透过了太阳光中的红光4.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太阳B.地球C.月亮D.房屋5.下列不是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的是A.看不到不透明体后的物体B.日食和月食C.太阳落到地平线下还能看见D.人的身影早晚长,中午短6.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30°时,反射角也为30°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一定遵守光的反射定律7.如图所示,向右匀速行驶的动车桌面上有杯水,一束光斜射到水面上,保持人射光方向不变.动车减速时( )A.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不变B.入射角变小,折射角变小C.入射角变大,折射角变大D.入射角变大,折射角变小8.喷水鱼因特殊的捕食方式而得名,能喷出一股水柱,准确击落空中的昆虫作为食物,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喷水鱼看到的昆虫像的光路图是()A. B. C. D.9.电焊工人在焊接时,要戴上防护眼罩,这主要是为了 ( )A.防止火星飞溅到眼睛上,把眼睛烫伤 B.防止紫外线对人眼的伤害C.防止红外线对人眼的伤害 D.为了使眼睛看到焊接点10.下列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B.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C.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D. 人越靠近平面镜,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大11.池中水的深度是2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5km,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水中的月是像(填实或虚)。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综合测试题(含解

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光的色散现象说明()A.太阳光是由三原色组成B.太阳光是由三色光组成C.白色光是单色光D.太阳光可以分成七种颜色色光2.利用紫外线的生理作用强可以()A.杀菌B.使照相底片感光C.摄像D.验钞3.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其中反射角是()A.∠1B.∠2C.∠3D.∠44.夜晚,下列物体中放出红外线较多的是()A.草木B.人C.岩石D.河水5.红外线波长较长,不容易被散射,在空气中传播距离较远,关于红外线的相关用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战士用来观测夜间敌人的行动B.用来测量体温C.用来消毒杀菌D.用来进行遥控6.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池水变浅形成的原因不相同的是()A.水中“折”笔B.手影C.露珠下的叶脉看起来变粗了D.大海中的“城市”7.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容器中,在容器底部形成一个光斑.打开阀门K,容器里的水逐渐流出的过程中,光斑将()A.向左移动后静止B.向右移动后静止C.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D.仍在原来位置8.如下应用事例中,哪一个不是利用红外线的热作用强的特性()A.家庭用红外线烘烤食品B.工业用红外线烘干汽车表面的喷漆C.医疗上利用红外线对病人理疗D.生活中电视机利用红外线遥控调台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小灯泡放在凹面镜焦点上,灯泡发出的光线经过凹面镜反射后,成平行光射出B.用太阳灶烧水,壶应放在凹面镜的焦点上C.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司机可以从镜中观察到汽车后较大范围D.平面镜遵守光的反射定律,球面镜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10.下列关于红外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外线是可见光,不是电磁波B.十字路口的红灯发出的光是红外线C.红外线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要小于3×108m/sD.红外线的波长为105nm,则它的频率是3×1012Hz11.人眼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如图),如图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A.B.C.D.1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反射现象的是()A.小孔成像B.水中的倒影C.影子D.日食、月食13.当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某透明介质表面时,()A.入射角为0°,反射角为0°,折射光线垂直于入射光线B.入射角为0°,反射角为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C.入射角为90°,反射角为90°,折射光线垂直于入射光线D.入射角为90°,反射角为90°,折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14.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表示渔民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的光路图是()A.B.C.D.15.在沙漠中赶路的人,有时正当非常口渴的时候,忽然一个碧波荡漾的大湖出现在眼前,当走近时,大湖消失得无影无踪,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光在沙漠中发生漫反射的缘故B.光从云上反射下列的缘故C.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发生折射的缘故D.光在海水中发生折射的缘故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16.(多选)将绿色植物种植在盖有绿色玻璃的温室中,植物将()A.更加翠绿B.仍正常生长C.颜色变浅D.不能正常生长17.(多选)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像能用光屏呈现,虚像不能B.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实像则相反C.实像一定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一定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D.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而虚像都是放大的18.(多选)如图是光在不同表面发生反射的光路图,其中属于镜面反射的是()A.B.C.D.19.(多选)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是20°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10°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三、填空题20.李东同学在桌面上的近视眼镜上看到自己身后同一个窗户的两个像,如图.这两个像是______ 像(填“实”、“虚”),是 ______ 面镜(填“平”、“凸”、“凹”)所成的像.其中较大的像是镜片上离李东较 ______ 的玻璃面(填“近”、“远”)所成的.21.通常情况下,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木草、岩石的温度高,人体辐射的____________比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夜视仪.22.说起光速,人们总是感觉快得无法想象.其实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内将其降得很慢.请你设想一下,假如光速只有3m/s,我们的世界会发生什么变化?写出一个场景:.23.大厦玻璃幕墙强光刺眼是由于光的 ______ 反射造成的.24.平时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清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因为光在该物体表面发生 ______ 反射的缘故.这种反射 ______ 光的反射定律.(填“遵循”或“不遵循”)四、实验题(共2小题,每小题分,共0分)25.如图所示“探究光的反射、折射规律”的实验装置:(1)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CO射到水面上的O点,同时观察到了反射光线OD、折射光线OE.若将纸板B向后折转一个角度,此时在纸板B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E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方向射出.26.小玲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时,选择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一块较厚的玻璃板M(P、Q两个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她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竖立一块玻璃板:将蜡烛A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点燃蜡烛A,然后将蜡烛B放置在玻璃板后面,如图甲所示,进行实验.小玲按照图乙中的测量方法,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对应数据:[分析与论证]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像距 ______ (大于/等于/小于)物距.[交流与评估]这个结论与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相符,主要是选择了蜡烛A所成的像到反射面的距离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根据上面数据推算玻璃板的厚度为 ____ cm.小玲进一步思考:若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能发现B始终能与A的像重合吗?(能/不能) ______ .四、计算题27.在田径运动会的百米赛跑项目中,小明和小江分别根据发令枪冒烟和听到枪声开始记时,同一运动员的跑步成绩()A. 小明比小江多了0.294秒B. 小江比小明多了0.294秒C. 小明和小江的记录结果一样D. 小江记录的结果更准确28.一光源发出的一束光从地面上竖直向上投射到和它垂直的平面镜上,平面镜与地面距离为3米,如果把平面镜绕水平轴转过30°角,则地面上所成光点离光源多远?五、作图题29、如图7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该光线的光路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图是一女孩通过地面上的镜子正要打量自己时的情景照片.根据该照片,可以判断()
A.女孩在镜中看不见自己的整个上半身
B.女孩在镜中的像与她自身大小相同
C.女孩的下半身没有在平面镜中成像
D.照片是太阳位于头顶正上方拍摄的
2 . 下面现象中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A.水面中的倒影B.照镜子C.小孔成像D.水池变浅
3 . 荣成烟墩角天鹅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上万只天鹅每年冬季成群结队悄然降临,栖息越冬,这期间有大批的摄影爱好者云集于此,如图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所拍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远离天鹅并将镜头后缩
D.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靠近天鹅并将镜头前伸
4 . 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射出方向正确的是
A.OB B.OC C.OD D.
ON
5 . 春天到了,阳光明媚,小英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做社会实践,以下做法属于利用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是()
A.患近视眼的小英佩戴的是凹透镜B.观察太阳光透过树叶缝隙形成圆形光斑
C.让太阳光透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D.观察贵港郁江大桥在江面形成的倒影
6 .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
B.路边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这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
C.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
D.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呈红色,这是由于它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引起的
7 .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A.在岸上看到水中的腿变“短”了
B.平静湖面上群山的倒影
C.透过玻璃砖看到钢笔错位了
D.手影
8 . 物理学的研究离不开实验,下列实验中我们本学期没有进行探究的是()
A.探究声音的特征
B.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C.探究杠杆的平衡件
D.探究物质的导电性
9 . 王亮同学利用易拉罐制作一个简易的针孔照相机:在易拉罐底部中央戳一个小孔,将易拉罐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的塑料薄膜。
用它观察窗外的景物,在塑料薄膜上能看到窗外景物倒立的像,这个像的形成原理与如图中哪个现象形成原理一致
A.手在屏幕上形成的手影
B.天鹅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C.人透过水球成的像
D.勺柄好像在水到处折断
10 . 鞋店的地板上,有一块靠墙的平面镜,店员为了顾客方便,通常不会把θ设为9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镜中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B.人远离平面镜像变小,靠近平面镜像变大
C.便于从顾客脚部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顾客眼睛
D.由于平面镜较小,所以人在镜中不能形成完整的像
11 . 下面四幅图选自我们的物理课本,对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图A是小猫叉鱼的图片,小猫眼中看到鱼的像比鱼的实际位置要浅一些
B.如图B是一束光在密度不均匀糖水中的径迹,说明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曲线传播C.如图C是平面镜成虚像的光路图,因此平面镜成的虚像是反射光线实际相交而成的
D.如图D光发生漫反射时的光线看起来杂乱无章,因此光漫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2 . 如果你在平面镜中看到另一个同学的眼睛,那么无论这个平面镜多么小,该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这个平面镜看到你的眼睛,这是因为()
A.光的漫反射B.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C.光的镜面反射D.光的直线传播
二、填空题
13 . 如图为手影戏中的一段“小狗追兔”的情景,演员用双手配合着口技将活泼可爱的小狗从声音到形象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幕布上小狗形象的形成利用了光的______(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表演用的幕布用很粗糙的麻布做成,这是因为光在幕布上发生______(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使各个方向
的人们都能清晰地看到。
14 . 如图,水平桌面上有一块圆形玻璃转盘,距转盘1.8m高处有一盏灯成像在其中。
则灯的像距离该灯_____m;若用手拨动转盘使玻璃转盘顺时针转动,则会观察到灯的像的位置_____(选填“顺时针转动”或“逆时针转动”或“不改变”).晚唐诗人高骈在《山亭夏日》中的诗句“绿树浓萌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描写了酷夏特有的情趣,并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从物理学的角度,诗句中“浓萌”的形成说明了光的_____;而“楼台倒影”
则是光的_____现象。
15 . 人们常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如图所示是摄影师拍摄的一张桂林山水的照片,从图中我们看到水中有山的倒影是_____现象,水中的倒影比实际物体要暗一些,是由于_____。
16 . 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是.
17 .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折射角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若入射角减小折射角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8 . 《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在钱随水光而显现矣.”如图所示,把硬币放在容器底A点处,人眼从P点“远视若无”,这是因为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_____.,加适量的水,人眼从P点处恰好看到硬币的像在B点处,则用激光笔从P点向____点处(用图中字母表示)照射,可照亮硬
币.
19 . 如图所示,两平面镜垂直放置,一条入射光线SO射向平面镜AB,经两平面镜反射后出射,此时,反射出的光线与原光线SO__________(填“平行”或不平行),若两平面镜ABC绕O点沿顺时针方向转过10°,则经两平
面镜反射后的出射光线的方向转动了__________度.
20 . 在轿车行驶过程中,以轿车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司机能通过车内的后视镜看到乘客,这是光的_______(填“反射”或“折射”)现象.
三、实验题
21 . 如图甲是“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白色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并且纸板能绕直线垂直于桌面的直线ON折转。
(1)让一束激光紧贴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在纸板前不同方向都能看到纸板上的入射光,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反射;
(2)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反射角_____入射角;
(3)如图乙所示,将纸板的右半部分绕ON向后翻转任意角度,发现纸板上均无反射光呈现,此现象说明了_____;
(4)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图丙中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
(______)
22 .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将一块透明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玻璃板下方放一把
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
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像的位置不易确定的问题;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关系,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玻璃板的___________.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__________为止;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
(3)若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A蜡烛烛焰的像.
四、作图题
23 . 如图所示,一条光线自空气中斜射到水面,请画出这条光线在水面的反射光线及折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的大致方向。
24 . (1)在图中完成透镜的光路图_____;
(2)竖起的墙面上有一块面镜MN,小女孩站在平面镜前,她的脚前有一枚硬币(如图中点A所示),请你利用平
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小女孩看到硬币的像的光路图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