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三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三课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检测题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某三口之家2007年9月收入共6258元。
父亲在国有商场工作,工资收入1000元;母亲在集体企业工作,工资收入900元;儿子在外资企业工作,工资收入2300元,此外还有股票收入1200元,政府公债收入528元,为企业提供商品信息收入330元。
回答1—2题。
1.我国现阶段采取的分配制度是()A.按劳分配 B.按生产要素分配C.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2.该家庭收入中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有________元,属于按劳分配所得有_______元。
() A.20584200 B.35001000 C.43581900 D.383024283.按劳分配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之间的关系是()①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②后者为前者提供了可能性③前者是后者在分配关系上的体现④前者是后者的前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下图是我国某市居民2007年收入一览表:内容工资、薪金收入房屋、土地等其他收入国债收入股票收益利息收入比例(%) 40 29 7 10 14注: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图表表明()①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②投资方式的多样化,导致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③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我国的主要分配方式④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步发展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5.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既要照顾穷人,又要肯定强者。
“肯定强者”()①有利于激发社会成员的积极性②就要保护一切劳动的收入③落实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④必须在再分配领域注重公平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6.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要更加注重公平。
最新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含解析)经济生活第2、3课小题卷

新建一中高三政治小题卷(经济生活2、3课)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定个叫好又叫座的惊喜价,把潜在消费者吸引过来,然后限制供货量,造成供不应求的假象,从而提高售价,赚取更高的利润。
这种做法在营销学界被冠以“饥饿营销”。
下列对“饥饿营销”理解正确的是①是通过调节供求两端的量来影响终端的售价②在市场竞争充分的情况下才能较好地发挥作用③是为了对品牌产生高额的附加价值,从而为品牌树立起高价值的形象④比较适合一些单价比较低,容易形成单个商品重复购买的行业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小王在外企做技术员,月工资8000元,今年投资股票赚了1万元,准备买下去年看中的标价6900元高配置品牌电脑.到商场发现价格已降为6000元(假设价格等于价值)。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小王的月工资8000元是按劳分配B.标价6900元是货币在执行价格尺度的职能C.小王投资股票赚的1万元必定来源于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D.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则2014年该品牌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5%3、假设商品甲和商品乙互为替代品,商品甲和商品丙是互补商品。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商品乙的需求量增加,下列图示能够表示商品丙的价格和需求变化趋势的是4、2012 年某国生产的 M 商品其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为 240 元,2013年生产M 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若 2013 年生产M商品的某企业,其生产M 商品的价值总量相比去年提高了10 %,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则该企业生产M 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相比去年提高了A. 10 %B. 32 %C. 30 %D. 25 %5、商品市场上存在“优质优价”的现象,对此解读准确的是①优质商品不仅质量好,而且价格低②优质商品质量好,使用价值大,所以价格高③优质商品质量好,需求量大,需求影响价格,所以价格高④优质商品成本高,价值量大,价值决定价格,所以价格高A.①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6、下图曲线反映的是一定时期某种商品需求、供给和价格的关系。
最新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含解析)经济生活4、5课小题卷

新建一中高三政治小题卷(经济生活4、5课)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移动4G技术使手机上网的速度越来越快,视频通话、互联网游戏、高清电影在线观看等将成为智能手机的主要用途,用户在乘坐公交、购物、就餐等场合也能实现刷手机付费。
4G技术的应用①将拉动消费需求,催生增长热点②可促进消费升级,带动产业转型③能改善消费环境,满足生活需求④能引导理性消费,改善人民生活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2、据统计,某智能手机在预售开始的24小时内收到了超过200万部订单。
这表明A.生产能为消费创造动力 B.消费引导生产的发展C.消费对生产具有决定作用 D.生产决定着消费的质量和方式3、国家采取措施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但一些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利用自身与政府职能部门的密切关系,变相设置“玻璃门”和“弹簧门”,使这些措施难以真正落实。
打破“玻璃门”和“弹簧门”①有利于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②能够提高民营企业效益,发挥其主导作用③是为了加强宏观调控,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④能够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拓宽民间投资渠道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如何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作出了新贡献。
其中包括①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②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③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依法监管非公有制经济。
④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A. ①②B. ③④C.①④D.②④5、受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冲击,北京地区电视机开机率以3年前的70%降至30%,40岁以上的消费者成为收看电视的主流人群,而网络已成为收看热播电视剧的主要渠道。
高中经济生活一轮复习第3课

【例1】“面子”一词,有着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在消费领域, 面子的影响也随处可见。这种“面子”型消费,归根结底是虚荣 心在作祟。“面子”型消费主要属于( )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答案】C 【解析】不顾实际要“面子”体现了一种攀比心理,故选C。 【例2】下图是对某校180名高中学生进行的调查统计,该图显示() ①中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都是健康向上的 ②中学生养成了挥霍浪费的消费习惯 ③不少中学生还没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④不少中学生还不是理智的消费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从图中中学生花钱情况看,不少 中学生消费较高,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故选D。
④收入差距会影响社会的总体消费水平。 (2) 。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一般说来,物价上涨,
人们购买力下降,会减少消费;物价下跌会增加消费。 【思考】怎样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1)要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作为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居民 收入,同时搞好宏观调控,稳定物价。(2)作为企业,要使自己的产 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就必须考虑商品性能、质量、外观、包装, 以及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售后维修与保养情况等因素。 (3)作为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能力,增加个人收入。
1.影响消费的因素:居民收入和物价总水平。其中,居 民收入包括:居民当前收入、预期收入和收入差距。 2.居民消费的心理: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异心理引 发的消费;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3.消费的类型:按类型分有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 和租赁消费;按消费的对象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按消费的目的划分有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劳务 消费。 4.做理性的消费者: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 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届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经济生活》消费及其类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

【情景回归】知识结构
影响费 居民收入水平
【回归生活】
讨论:中学生可不可以贷款消费?我们应如何 正确对待贷款消费?
小结: (1)贷款消费的特点:
以信用为基础,消费者与贷款机构形成借贷关系,按 照约定按时还贷付息。主要用于购买大件耐用消费品以及 大额服务。 (2)贷款消费的作用:
满足生活需要,提高生活质量。(从消费者个人的角 度) 拉动经济增长,提高信用意识。(从社会经济角度) (3)正确对待贷款消费: 要转变传统消费观念,以积极的心态对待 贷款消费。要 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适度消费。要讲信用,按时还款。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
《经济生活》第三课第一框题
【自主复习】
一.消费及其类型
【考 纲 点 击】 : 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
【生活观察】
A组(月收入1000元)
支出项目 费用
食品
500
服装
100
教育费
200
医疗
100
钟点工
50
存款
50
思考:1. A、B组家庭月支出费用说明了 什么问题?
组(4000元) 、B组(2000元) 家庭收 入发生了变化,本月的支出计划会怎样 改变?
、B组属于不同地区的月平均家庭 收入,对总体消费水平有什么影响?
B组(月收入5000元)
支出项目 费用
存钱
1000
食品
700
水电煤气
200
聚餐
300
汽车位
100
汽油
350
物业费
200
娱乐
100
教育费
200
服饰
500
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调整分配格局,注重分配公平,(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就业,不断提高居 民收入水平。
导与练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选;2013年江苏,35,非选;2012年新课标全国文 综,16,选。
典例导引 (2014年大纲全国文综,26,4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深化收 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企业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才能和在生产经 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
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第十一页,共35页。
特别 (tèb走ié出) 按劳分配理解中的几个误区 (1提)公示有制经济中的分配都是按劳分配。(在 公有制经济中的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 (shè huì bǎo zhànɡ)中取得的各种收入,属
4.效率与公平(gōng píng)的关系
含义不同
矛盾性 一致性
如何协调 二者关系
效率
公平
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表示资源有 效利用的程度
相对平等,收入差距不 能过大(不能出现两极 分化或者平均主义)的 程度
强调生产和财富的增加
强调产品的分配和使用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 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2)既要反对平均主义,也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 政策,也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 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第七页,共35页。
2.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的济②又(①2二二效发)正提率者率展者确高具的社分处效别有会理一主强效先致 义调促平率。富性 市不;。进与另奉神保证(ohn帮b。 场同zgè公献公ǎ一)一 经的存盾精平方方 济方在的面面面,矛关初,,,公物(前系次效w平质提分率ù收殊是z配是h入提ì)和公悬高再平经分
湘教考苑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3课时多彩的消费人教版必修1

易错提醒 本题有两个常见的易错点②④。选择题中经常有关于比重
升降问题的判断。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增长的比重下降并不等于总数减少
,只是增长的幅度和以前相比有所下降,但仍然是处于增长状态的。其次, 恩格尔系数越高,意味着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越大, 消费结 构越不合理。
考点二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自主学习
1.消费心理
(1)从众心理:对从众心理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 盲目 从众是不可取的。
(2)求异心理:为显示与众不同而② 过分 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 (3)攀比心理:攀比心理是③ 不健康 的消费心理。 (4)求实心理:求实心理是一种④ 理智的消费 心理。 判断: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有利于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 提示:✕ 从众心理往往能够引发人们对某类商品或某种风格的商品的追求,并 形成流行趋势。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有时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量入为出,① 适度 消费。 (2)避免盲从,② 理性 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判断:贷款消费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属于超前消费。
提示:✕ 不能笼统地说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如果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 持乐观态度,能够还清贷款或分期付款,贷款消费就是合理消费、适度消费。 如果过高估计自己的收入能力,或明知自己无力偿还, 却硬要盲目攀比、搞
①价值规律只存在于普通商品交换过程中
②商品的价格并不是影响需求的唯一因素 ③消费心理对人们的消费行为起决定作用
④打造知名品牌有助于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解析 根据本题题干对凡勃仑效应的解释,影响消费者购买某类商品特别
是奢侈品的因素并非价格而是消费心理,故②符合题意。但不能由此断定
2018届高三年级一轮复课方案(定稿)

乾县一中 2021 届高三年级一轮复课备考方案为了有目的、有方案、科学高效地睁开高三复课备考的各项工作,努力完成上级部门和学校 2021 年高考的目标任务,特拟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高三复课总的要求是“激活思想,夯实基础;导学练测,提升能力;分层推进;稳步提升〞。
以新课标为依照,以?考纲? 、?考试说明?为指南,以教材为依赖,落实培优、辅中、转差;坚持文理并重、艺体并举、全面备考。
成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努力创立“紧张、有序、拼搏、有为〞的复课气氛,力争在 2021 年高考中有新的打破,为我校可连续睁开打下坚固的基础。
二、根本情况:1.学生情况:本届高三现有 5 个文科班和 25 个理科班,在校学生 1765 人,文科 282 人,理科 1483 人。
其中文补 82 人,理补 406 人,借读生 130 余人。
应届统招生源相对较好,学风浓厚,考风正直,学习习惯较好,综合素质较高;借读和往届生源整体质量不高,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有待于进一步标准和提升,需要花大气力管理和整改。
2.教师情况:本届高三年级科任教师97 人,初次担当高三授课的有 6 人,其余教师都有高三一轮或一轮以上的经验。
本届高三老师年龄结构合理,勤劳敬业,团队协作意识较强。
3.管理团队:分工认真,责任明确,分抓到详尽班级和学科;30 位班主任务实、敬业、全局意识较强,经验丰富,管理上形成了立体交织,齐抓共管的场面。
三、目标任务:本科上线人数打破1000 人,力争一本上线人数较上年有大幅增添,高考600 分以上人数高出30 人,尖子生在名校录取上有重要打破。
四、组织机构:1.高三复课备考领导小组:组长:郭党国副组长:刘立武李宝通解彭山任志恒张文超王亮马美艳苏秀龙成员:郑养库孙国政严拥军陈正东杨旭卿白文波南利2.高三复课备考小组:组长:苏秀龙副组长:郑养库孙国政严拥军陈正东杨旭卿白文波南利成员:各学科组长和班主任五、主要工作安排1、复课时间段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2021 年 9 月~ 2021 年 2 月底为“基础知识复习和坚固,根本技术训练〞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工资增长,恩格尔系数一般应下降。
3 4
提醒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已由生存资料消费向享受资料消费转变 适度消费强调的是坚持从个人的生活实际需要出发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强调的是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
相适应;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强调的是坚持从个人的生活实 际需要出发。
标新立 异
攀比 心理 求实 心理
夸耀性、 盲目性 符合实 际、讲 究实惠
考点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
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消费心理是影响消费 的主观因素之一。
四种消费心理: 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
表现:人有我有、与众不同、人无我有、讲求实惠 特别提示:攀比心理与从众心理的区分 ①特点:从众心理强调仿效性,攀比心理强调炫耀性。 ②原因:从众心理受大众化影响,攀比心理受个人炫耀心理 影响。 ③表现:从众心理表现为跟风随大流,攀比心理表现为炫耀。
特点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所有权发 生转移 预支未来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所有权不变更,使用权暂时出让 较低层次,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提高自身素质,全面发展
享受资料消费
身心愉悦,丰富生活
考点一:消费及其类型 3、消费结构
(1)消费结构:反映人们 各类消费 ________ 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 的比重。(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费用/各项消费总支出费 用×100%。) 经济 (2)变化规律: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________ 收入 的发展,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3)衡量标准: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 ①含义: ________ 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 格尔系数。 ②意义:恩格尔系数越大,消费水平越低;恩格尔系数 越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优化。
考点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消费行为(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A、总体要求: 戒奢以俭 B、注意点: ①是我们提倡的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消费行为 和消费方式 ②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弘扬 C、意义: ①国家自立自强,个人战胜困难、成就事业的精神财富 ②有利于个人优良品德的形成和情操的陶冶
易错诊断 消除盲点
1、消费水平提高根本上是由收入决定的。 提醒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很多,收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物价水平、家庭人口数量和结构、社会福利制度等都对居民消 费水平有重要影响,但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 2 提醒 职工工资逐年增长,恩格尔系数逐年提高 一般来说,恩格尔系数降低,意味着人们消费结构的改善
考点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
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消费心理是影响消费 的主观因素之一。 消费 心理 特点 评价
从众 心理
利: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 产业的发展 仿效性、 弊: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 重复性、 济发展,对个人生活也不利 盲目性 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 可取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消费信心。 加强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 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关 注社会公平 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消费者转变观念,倡导科学、理性消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未来收入预期 社会收入差距
物价 物价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水平 消费 影响消费水平与习惯 观念
考点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消费行为(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作理智的消费者,要践行正确的原则。 适度消费 (1) 量入为出, ________ ;这一原则要求在自己的经济承 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理性消费 (2) 避免盲从, ________ ;应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 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绿色消费 (3) 保护环境, ________ ;应该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保持 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核心是可持续发展。 艰苦奋斗 (4) 勤俭节约, ________ ;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 任何时候都应发扬光大。
必修1 《经济生活》
知考纲
明方向
1. 把握重点知识: 影响消费的因素; 1.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的因 2. 关注焦点问题: (1) 消费者物价指 素 数(CPI)的变动情况;(2)供给侧改革 (2)消费类型 (3)消费结构 对消费的影响; (3) 居民消费结构、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2) 消费心理的变化 消费行为 3. 强化重点题型: 推导类、体现判
恩格尔系数降低不等于食品支出金额的减少
• 复习提纲p17 • 1-3
本课牛刀小试
[2011·上海卷] 下表为市民袁先生家2010年的开支 清单。据此可算出恩格尔系数约为( ) A.27% B.42% C.38% D.32%
[解析] 本题比较简单,首先知道恩格尔系数=食品总支出/家 庭消费总支出,其次注意国债、股票、储蓄不是家庭消费总支 出,因此恩格尔系数为4÷(4+1.6+2.3+1.7)≈42%。
2. (2013年福建质检28)读图10,它反映了2007~2012 年该地( ) A. 居民收入逐年增加,消费结构逐年改善 B. CPI变化决定居民收入和消费结构的变化 C. 恩格尔系数变化与CPI变化呈正相关关系 D. 恩格尔系数变化与居民收入变化呈负相关关系
3.(2013浙江卷)漫画所蕴含 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②消费者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③消费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收 入的变化而变化 ④消费形成的新需求对生产的升 级起着导向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问候语的变化,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 活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与居民的收入、社会经济的发 展有关,故选①③ ;②④虽然本身正确,但漫画不反映。 [考点定位]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结构
考点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消费行为(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A、总体要求: 坚持从个人实际需要出发,理性消费。 B、理解:在消费过程中应注意三个避免 ①要避免盲目跟风 ②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 ③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C、意义: ①有利于养成良好的消费心态 ②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考点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消费行为(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A、总体要求: 在经济承受能力范围内进行消费 B、理解: ①消费支出应与收入相适应 (“入”=当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 ②在经济承受能力内,应提倡积极合理的消费而不能抑制消费。 否则,会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③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的消费,既不超前,也不滞后。 C、意义: ①避免了消费的盲目性、攀比性和滞后性,是一种理性消费 ②有利于提高个人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③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生存资料消费重在解决温饱,是最基本的消费, 发展资料消费重在提高素质, 享受资料消费重在身心愉悦。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会越来越追求身心愉 悦和全面发展,这时,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 将逐渐增加。
考点一:消费及其类型 2、消费类型
划分依据 交易方式 类型 钱货两清消费 贷款消费
租赁消费 消费目的 生存资料消费 发展资料消费
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断类选择题;意义影响类主观题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2.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 影响。 3.人们的收入差距影响社会的总体消费水平 4.提高消费水平途径是:补充到p17 ①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②增加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完善分配制度。 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消费信心。 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收入 差距,关注社会公平。 ⑤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5.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6.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 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归纳提升 1、从影响消费的因素看扩大内需的措施
因素 关系 措施 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我国 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生产 生产决定消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当前可支配收入
收入是 消费的 居民 前提和 收入 基础
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就业,增加 居民收入;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个人 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 入。
如何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
1、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的 稳定增长。 2、增加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完善分配制度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消费信心。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协 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关注社会公平。 5、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6、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归纳提升 2、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从不同主体)
国家
1、最根本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的 稳定增长。 2、增加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完善分配制度 3、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消费信心。 4、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协 调发展,缩小收入差距,关注社会公平。 5、国家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6、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考点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
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消费心理是影响消费 的主观因素之一。 求异 心理 利:展示个性,也可推动新工艺和 新产品的出现 弊:代价大,社会不认可 态度: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弊: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态度:不健康的心理,不应提倡 利:理智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 发展都有利 态度:理智的消费,值得提倡
(当前、 未来、收入差距)
影 响
因 素
消 费 水 平
钱货两清 贷款消费 租赁消费
交 易 方 式 消 费 目 的
消 费 类 型 消 费 结 构 恩格尔系数
多 彩 的 消 费
消 费 心 理
消 费 观 念
从众心理 求异心理 攀比心理 求实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