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生产基本知识
钢铁总结归纳

钢铁总结归纳钢铁是一种重要的合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业和交通运输等领域。
在钢铁的生产、种类和应用方面,我们可以总结归纳如下:1. 钢铁的生产过程钢铁的生产过程包括炼铁和炼钢两个主要步骤。
炼铁是将铁矿石还原为铁的过程,主要方法有高炉法和直接还原法。
炼钢是通过调整炼铁产物中的碳含量,控制其中杂质含量,得到适用于不同用途的钢材。
常用的炼钢方法有平炉法、转炉法和电炉法。
2. 钢铁的分类根据钢铁中碳的含量和其他合金元素的添加,钢铁可分为普通碳钢、合金钢和特殊钢。
普通碳钢是含有较低碳量的钢,具有较高的延展性和可塑性。
合金钢在普通碳钢的基础上加入其他元素,如镍、铬、钼等,以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特殊钢则指具有特殊用途的钢材,如不锈钢、高速钢和耐火钢等。
3. 钢铁的应用领域由于钢铁具有高强度、良好的可塑性和耐腐蚀性,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领域,钢铁用于制造梁、柱和桥梁等结构件,以支撑建筑物的重量。
在制造业中,钢铁是制造机械设备的重要材料,如汽车、船舶、航空器等。
此外,钢铁在交通运输、能源工业和家电等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4. 钢铁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尽管钢铁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其生产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钢铁生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贡献。
此外,钢铁产业还会排放大量的粉尘和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降低钢铁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环境污染已成为钢铁企业和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
5. 钢铁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钢铁行业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钢铁行业将更加注重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推动节能减排和循环利用。
其次,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材料的出现可能会对传统钢铁产业带来一定的冲击。
例如,复合材料和3D打印技术的应用可能会减少对钢铁的需求。
因此,钢铁行业需要不断创新和转型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
通过对钢铁生产、分类、应用、环境影响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归纳总结,我们对钢铁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钢铁行业基础知识

钢铁行业基础知识一、钢铁行业概述1.1 钢铁行业的定义钢铁行业是指涉及钢铁原料、钢铁制造和加工等环节的产业链,包括矿业、冶炼、轧钢等过程。
1.2 钢铁行业的发展历程钢铁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经历了从手工冶炼到机械化生产的演变过程。
自19世纪以来,钢铁行业经历了工业革命、现代化建设等阶段。
1.3 钢铁行业的重要性钢铁是现代社会的基础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机械等领域。
钢铁行业对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钢铁行业的基本知识2.1 钢铁生产流程钢铁生产流程包括矿石开采、矿石炼焦、铁矿石还原、铁水冶炼和钢水连铸等步骤。
这些环节相互关联,协调进行,最终得到高质量的钢材产出。
2.2 钢铁产品分类钢铁产品按用途可以分为结构钢、特种钢、冷轧钢板等。
按工艺可以分为炼钢铁和铸造铁等。
2.3 钢铁行业的产业链钢铁行业的产业链包括矿业、冶炼、轧钢、加工和应用等环节。
各环节之间相互依存,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2.4 钢铁行业的全球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家。
全球钢铁行业的发展受到国际市场需求、技术创新、资源供求平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三、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3.1 钢铁行业的发展现状中国钢铁行业发展迅速,产能和产量居世界前列。
然而,也存在过剩产能、环境污染等问题。
3.2 钢铁行业面临的挑战钢铁行业面临着环境压力、资源约束、技术升级等挑战。
应加大转型升级力度,推进绿色钢铁产业发展。
3.3 钢铁行业的政策导向钢铁行业的政策导向包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升级、加强环境保护等。
政府将加强监管,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四、钢铁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4.1 节能减排和环保技术钢铁行业将加大对节能减排和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4.2 产业转型和升级钢铁行业将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提高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4.3 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钢铁行业将加快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钢材知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第一张 钢铁生产基础知识!、生铁与钢的主要区别是什么?最主要的区别是含碳量的区别,凡含碳量<=2.0%的铁碳合金称为钢,含碳量>2.0%的铁碳合金称为生铁。
2、钢是怎样分类的?钢的分类方法很多,一般有以下几种:3、钢中常用的化学元素有哪些?碳C 、硅Si 、锰Mn 、硫S 、磷P 、钛Ti 、钒V 、铬Cr 、镍Ni 、铌Nb 、锡Sn 、钼Mo 、钨W 、硼B 、铜Cu 、稀土元素Re 。
4、什么叫钢号?为什么要对钢进行编号?钢的种类很多,成分复杂而性能不一,为了便于识别称呼,所以要对钢进行编号,其原则是以明确的简短醒目的符号表示所代表钢的化学成分范围和主要性能指标,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钢种编号,但至今尚无一种完美无缺的钢种编号方法。
我国是根据不同钢类、不同用途、不同冶炼方法及不同质量要求对钢种进行分类编号的。
5、钢号的表示方法有哪些?1)普通碳素钢的表示方法:钢的牌号由代表屈服点的字母、屈服点的数值、质量等级符号、脱氧方法符号四个部分按顺序组成: 如:Q235——A 、FQ ——屈服点“屈”汉语拼音首位字母;A 、B 、C 、D ——分别为质量等级;F ——沸腾钢“沸”字汉语拼音首位字母;B ——半镇静钢“半”字汉语拼音首位字母;Z ——镇静钢“镇”字汉语拼音首位字母;TZ ——特殊镇静钢“特镇”两字汉语拼音首位字母(省略);235——屈服点道,单位Mpa 。
2)优质碳素结构钢的表示方法:以平均含碳量的万分之几来表示如:10、25、45钢其平均含碳量分别为0.10%、0.25%、0.45%;平炉钢 转炉钢 电炉钢 特种冶炼钢 普通钢 优质钢 高级优质钢 沸腾钢 镇静钢 半镇静钢 特镇钢亚共析钢共析钢过共析钢莱氏体钢珠光体钢贝氏体钢马氏体钢奥氏体钢无相变和部分相变的铁素体钢结构用钢 工具钢 专业用钢 特殊性能钢含锰量较高的钢应将锰元素标出来如:65Mn——平均含碳量为0.65%,含锰量为0.9%—1.2%3)普通低合金钢的表示方法:钢号的含碳量一律以平均含碳量万分之几来表示,钢中主要合金元素平均含量小于1.5%时,钢号中只表明元素,如:16Mn就表示平均含碳量为0.16%,含锰量平均值小于1.5%的低合金钢,合金元素平均含量大于1.5%、2.5%、3.5%……时,在元素后要相应标出2、3、4……等。
钢铁行业基础知识概括

2009.9
目录
第1章 钢铁行业、钢铁生产及其产品 第2章 钢铁材料中的常存元素及其对钢铁的影响 第3章 钢的分类与牌号 第4章 钢的热处理基础知识 第5章金属材料机械性能基础知识 第6章 钢材标准及其常用术语 第7章 钢材交货状态 第8章 钢材缺陷术语
第1章 钢铁行业、钢铁生产及其产品
2008 2009
安赛乐米塔尔公司10330万吨
新日本制铁公司 3688万吨
宝钢集团
3544万吨
韩国浦项制铁公司 3470万吨
日本钢铁公司 3380万吨
河北钢铁集团 武汉钢铁集团 塔塔钢铁公司 江苏沙钢集团 美国钢铁公司
3328万吨 2773万吨
2439万吨 2330万吨 2322万吨
7320 2760 3898 2950 2628
2、铁矿石的冶炼和加工与其他金属的生产相比,具有 生产规模大、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等显著的优势;
3、钢铁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和工艺性能; 4、将镍、铬、钒、锰等金属作为合金元素加入铁中,
可获得具有各种性能的金属材料; 5、钢铁通过热处理能调整其机械性能,可以满足国民
经济各方面的需要; 6、钢铁具有良好的可回收性。
09年我国企业粗钢产量 超新日铁跃居世界第2、3、4
新日铁公司09年全年母公司的粗钢产量预计仅为2400万吨规模,包括 子公司在内的整个集团也不会超过3000万吨。
武汉钢铁集团 3030万吨,位居第四。
宝钢集团
3887万吨,位居第三。
河北钢铁集团 4020万吨,位居第二。
安赛乐米塔尔 7320万吨,继续位居全球钢铁企业粗钢产量第一置;
通常当含铁量大于45%,粒度大于5-8时,可以 直接供高炉冶炼,称为富矿;粒度小于5-8的称 为富矿粉,可以供烧结造块。
钢铁行业基础知识

钢铁行业基础知识钢铁行业是指生产钢材和铁材的行业。
钢铁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
它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交通等领域。
在我国,钢铁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以下为钢铁行业的基础知识。
钢材种类主要的钢材种类包括碳素钢、合金钢、不锈钢等。
碳素钢是指含碳量在0.2%~2.11%之间的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合金钢则是在碳素钢的基础上加入其他的合金元素,以改善钢材的性能。
而不锈钢则是将钢材中的铁元素替换成其他元素,使钢材在自然环境中不易生锈。
钢铁生产流程钢铁生产流程包括冶炼、炼钢和轧制。
冶炼是将铁矿石通过高温高压的化学反应,使其还原成铁。
炼钢是在铁中加入其他元素,以改变钢材的性质。
轧制则是将钢坯通过轧机进行变形加工,制成钢材。
钢铁生产企业我国的钢铁企业以沙钢、鞍钢、武钢、宝钢、本钢等为代表。
其中,沙钢和鞍钢是国内两个最大的钢铁企业。
这些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建筑、制造、交通等领域。
钢铁行业的污染问题钢铁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
这些废弃物对环境构成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减少钢铁行业对环境的污染,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限制产能、鼓励绿色生产等。
钢铁行业的未来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钢铁行业也将迎来巨大的机遇。
未来,中国的钢铁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同时国家也将鼓励钢铁行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品质方向发展。
总结起来,钢铁行业是国民经济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了解这个行业的基础知识对我们深入了解国民经济具有重要的价值,也有助于提高我们对环境污染的认识。
我们应该积极倡导绿色生产,保护环境,同时也应该关注钢铁行业的未来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钢铁生产基础知识

GB221钢铁产品牌号表示方法1
❖ 1生铁01生铁牌号(GB221).docx
❖ 2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02碳素结构钢和 低合金结构钢牌号(GB221).docx
❖ 3优质碳素结构钢和优质碳素弹簧钢03优质碳 素结构钢和优质碳素弹簧钢牌号(GB221) .docx
❖ 4易切削钢04易切削钢牌号(GB221).docx
脆。当氢在缺陷处以分子态析出时,会 产生很高内压,形成微裂纹,其内壁为白色 ,称白点或发裂。
夹杂物分类
夹杂物的延展性
(1)脆性夹杂:热加工后形状和尺寸都不变化, 沿轧制方向成串或成点链状排列。主要是Al2O3.
(2)塑性夹杂:沿轧制方向延伸成条带状。 MnS、铁锰硅酸盐(SiO2含量40-60%)。
❖ 碳含量越少,钢组织中珠光体比例也越小, 钢的强度也越低,但塑性越好,这类钢统称 为亚共析钢。
铁碳相图中的A1、A3线
❖ A1:PSK线,温度727℃,共析转变温度。 ❖ A3:GS线,温度727~912°,铁素体转变
为奥氏体的终了线(加热)或奥氏体转变为 铁素体的开始线(冷却)。
❖ 由于加热的时候有过热度,冷却的时候有过 冷度,所以同样一个相变点,加热和冷却不 一样。加热用c表示,冷却用r表示,因此: 加热Ac1、Ac3,冷却Ar1、Ar3。
转炉炼钢的特点
❖ 使用的氧化剂是氧气。把空气鼓入熔融的生 铁里,使杂质硅、锰等氧化。
❖ 在氧化的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量 (含1%的 硅可使生铁的温度升高200℃),可使炉内 达到足够高的温度。因此转炉炼钢不需要另 外使用燃料。
❖ 主要以生铁液为原料,加适量的废钢,其特 点是生产率高、节省能源、成本低,适合于 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主要生产各类普通用途 的非合金钢(碳钢)。
钢铁行业安全生产知识

钢铁行业安全生产知识钢铁行业是我国重点支持和发展的产业之一,安全生产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为了加强钢铁行业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和教育,以下将从钢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安全防护设施以及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钢铁行业安全生产知识。
首先,在钢铁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如高温、高压、高速等因素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钢铁冶炼过程中,高温容易引发火灾;高压设备如电炉、压铸机等一旦发生故障,可能产生爆炸等危险;高速运转的设备如转炉、热轧机等,若发生失控或故障,则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因此,在钢铁生产中,必须加强安全意识教育,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其次,钢铁企业应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以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如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应配备防护服、耐高温手套、防护面具等设备;在高压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应配备绝缘工具、安全帽等;在高速旋转设备附近工作的人员应设置防护网、安全警戒线等。
此外,钢铁企业还应配备消防设施,定期组织消防演练、安全检查等,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然后,针对钢铁行业安全生产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和管理体系。
钢铁企业应制订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个员工。
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钢铁企业还应建立健全事故报告、统计和处置制度,及时上报和处理事故,防止事故扩大化。
此外,为了保障钢铁行业的安全生产,还需要加强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
相关部门应定期对钢铁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重点检查员工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到位、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安全生产制度是否完善等。
对于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企业,应采取相应的执法措施,并严厉处罚违法行为,以起到震慑作用。
最后,钢铁行业的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钢铁企业应定期举办安全生产培训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倡导员工主动参与安全管理,珍爱自己的生命和健康。
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加强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普及,共同营造安全稳定的钢铁生产环境。
中考钢铁知识点总结

中考钢铁知识点总结一、钢铁的基本概念钢铁是一种由铁和碳组成的合金,通常含有少量的其他金属元素,如锰、硅、磷、硫等。
钢铁是一种具有高强度、硬度和韧性的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交通运输、电子、能源等各个领域。
钢铁的生产和应用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钢铁的生产1. 原材料准备钢铁的生产需要使用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等原料。
其中,铁矿石是最主要的原料,其主要成分为铁氧化物。
焦炭是高炉冶炼过程中的还原剂,用于将铁矿石中的氧化铁还原成金属铁。
石灰石用于吸收高炉中产生的硫和磷的杂质。
2. 高炉冶炼高炉是用于生产铁的主要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焦炭将铁矿石还原为铁。
在高炉中,焦炭和铁矿石经过高温反应生成铁和炉渣。
通过进一步的处理,得到高品质的生铁。
高炉冶炼是钢铁生产的重要环节。
3. 炼钢生铁含有较高的碳和其他杂质,需要通过炼钢过程进行进一步加工。
炼钢是通过将生铁加热至高温,控制熔融状态下的碳含量,以达到所需的钢铁品质。
在炼钢过程中,通常还会添加合金元素,如锰、硅、铬、镍等,以使钢铁具有更好的性能。
4. 轧钢炼钢后得到的钢坯需要通过轧钢工艺进行进一步加工。
轧钢是通过将钢坯加热至适当温度,然后通过轧制机械对钢坯进行压制和变形,得到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半成品钢材。
轧钢是钢铁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改善钢材的性能和外形有着重要作用。
5. 钢铁产品经过上述生产过程,最终得到的钢材可以分为板材、型材、管材、线材等多种类型,可以用于建筑、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船舶建造、电力设备等领域。
三、钢铁的种类及应用1. 结构钢结构钢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钢材,主要用于建筑、桥梁、车辆和机械设备的制造。
结构钢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可焊性,可以满足各种复杂结构的要求。
2. 不锈钢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主要用于化工、食品加工、医疗器械等领域。
不锈钢可以分为铬铁合金、镍铬合金和镍钛合金等多种类型。
3. 工具钢工具钢是一种用于制造切削工具、冲压模具、冷冲压模具等的特殊钢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铁生产基本知识一概述钢铁自人类历史进入铁器时代后是人类社会所使用的最重要的材料,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从人们的俗语中可见一斑,如百炼成钢、恨铁不成钢、钢筋铁骨、好钢用在刀刃上等等,很难想象如果不使用钢铁材料现代生活会变成怎样?因为钢铁材料在性能、价格上与其他材料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它在21世纪乃至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是人类所使用的最重要的材料之一。
钢铁工业是指黑色金属(铁、铬、锰三种金属元素)作为主要开采、冶炼及压延加工对象的工业产业。
现代钢铁工业是个庞大的工业生产系统,主要包括有采矿、选矿、烧结球团、焦化、炼铁、炼钢连铸、轧钢等,另外还有机修、动力、运输、制氧等。
目前,钢铁工业已是相当成熟的传统制造业。
近百年来,钢铁工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全球钢产量从1900年的3000万吨增加到2005年的10亿吨,建国以来,我国钢铁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钢产量从1949年的15.8万吨增长到2005年的3.49亿吨。
这是经济发展对钢材需求旺盛的结果,也是钢铁工业加速结构调整,特别是工艺、产品、技术、装备调整的结果。
为适应市场、环境的需要,高质量、多品种、低成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钢铁生产追求的目标。
图1 钢铁生产主要工艺流程示意图二 采矿日常生活中钢铁总是一起并称,那钢与铁有什么区别呢?它们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铁(Fe )在自然界中大多是以铁的氧化物形态存在于铁矿石中。
钢铁工业的主要原料—铁矿石及辅助料如白云石、石灰石、蛇纹石等,要通过开采矿山和选矿来获得。
矿山开采是指用人工或机械对有利用价值的天然矿物资源的开采。
根据矿床埋藏深度的不同和技术经济合理性的要求,矿山开采分为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两种方式。
水泥厂用户产品图2 铁矿开采示意图露天开采是采用采掘设备在敞露的条件下,以山坡露天或凹陷露天的方式,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向下剥离岩石和采出有用矿物的一种采矿方法。
掘沟、剥离和采矿是露天矿生产的三个重要环节。
工艺流程一般经过穿孔、爆破、装载和运输。
当矿床埋藏地表很深,采用露天开采会剥离系数过高,经比较,地下开采合理时,则采用地下开采。
由于矿藏较深,必须开凿由地表通往矿体的巷道,如竖井、斜井、斜坡道、平巷等。
地下开采主要包括开拓、采切(采准和切割工作)和回采三个步骤。
工艺流程一般是:凿岩、爆破、通风、装载、支护和运输提升等工序。
三选矿从矿山开采出来未经选矿或其他技术加工的矿石称为原矿。
铁矿石品位即含铁量,用百分数表示,是衡量铁矿石质量的主要指标。
一般地说,品位较高,适合直接入炉冶炼的叫做富矿;由于含铁量较低,不应直接入炉冶炼的叫贫矿。
贫矿直接入炉冶炼在经济上、技术上都是不合理的,需经选矿处理,提高品位后,再经烧结或球团工艺制成人造富矿后入炉冶炼。
这样不但能合理利用资源,又能改善高炉技术经济指标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优质铁矿石具备条件是:含铁量高,脉石少,有害杂质少,化学成分稳定,粒度合适、均匀,一定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高温冶金性能。
我国铁矿石平均品位33%左右,低于世界铁矿石平均品位11%,已探明铁矿石储量的97.5%是需要选矿加工的贫铁矿。
通过选矿可将各种有用成分分别选出来,得到成分单一的精矿,选矿也可使大量的贫矿资源达到冶炼要求。
图3 选矿流程示意图四烧结球团铁矿石的脉石成分绝大多数以酸性为主,含量最高、最应重视的是SiO2,因为铁矿石中SiO2含量的增加,必然需要加入等量以上的CaO,引起高炉渣量成双倍以上的增加,所以,要求铁矿石中含SiO2少些。
反之,脉石含CaO较多的矿石,由于相应减少了外加CaO较多的矿石,由于相应减少了外加CaO量,具有较高的冶炼价值。
我国铁矿石中SiO2含量普遍较高,与主要进口铁矿石差距较大。
对炼铁而言,矿石中的有害杂质通常是硫、磷、碱金属,考虑有害杂质有两点注意:一是根据冶炼规定的允许值,在配料中做到高低搭配;二是经高炉冶炼过程之后,有害元素各自的残存率不一样。
如磷,在选矿和烧结过程中不易除去,入炉又100%进入铁水。
而硫在烧结过程中可除去80%以上,高炉冶炼过程可以除原料和燃料中带入硫量的90%以上。
铁矿石粒度对高炉冶炼过程影响很大。
粒度不均匀或过小时,高炉内料柱透气性差,煤气上升阻力增大。
粒度过大会减小煤气和铁矿石的接触面积,使矿石中心部分不易还原。
因此,粒度小于5mm矿粉应在入炉前筛除,目前高炉矿石粒度常小于25—35mm,这对于炼铁指标改善很有成效。
铁矿石的质量性能指标有冷态力学性能、热态及还原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冶金性能等等。
由于对贫矿和多种元素共生复合矿分选,选出的精粉品位越高,粒度磨得越细,同时,富矿开采、破碎过程中也产生大量的粉料。
粒度过细的矿粉必须经过人工造矿,达到一定粒度后才能进行高炉冶炼。
经过人工造矿并可用于冶炼的矿料称为人造矿块,也称人造富矿或熟料。
人造块矿在造块过程中,除了改变矿料的粒度组成、机械强度之外,还可以除去一部分对冶炼有害的元素,提高矿料质量,改变矿相结构和冶金性能,因而使用人造块矿有利于强化高炉冶炼,获得良好的指标。
人造块矿生产方法较多,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是烧结法和球团法。
烧结球团是将矿粉、熔剂(石灰石、白云石、生石灰等粉料)、燃料(焦粉、煤粉)按指定配料比精心配料,混匀造球,再进行布料,布到烧结台车上,经点火,在抽风机的作用下,借助混合料中固定炭燃烧产生的高温;在高温作用下,烧结料水分蒸发并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使物料软化、熔化,生成一定量液相,产生部分液相黏结。
随着烧结过程进行,高温带下移,液相冷却固结,粘结成块而形成烧结矿。
烧结法按生产工艺不同可分为抽风法和鼓风法,目前普遍使用的是抽风法。
烧结矿按其成品是否经过冷却,又有冷矿与热矿之分。
图4 烧结流程示意图五炼焦焦炭在高炉冶炼中起着发热剂、还原剂和柱骨架的三大作用。
炼焦生产的基本原料是炼焦煤。
炼焦煤是具有在工业焦炉或模拟工业焦炉的炼焦条件下,结成一定块度和足够强度焦炭的能力的煤,它们分为气煤、肥煤、焦煤和瘦煤。
将炼焦配合煤在密闭的焦炉内隔绝空气高温加热到950~1050℃,经过干燥、热解、熔融、黏结、固化、收缩等过程最终制得焦碳,这一过程叫高温炼焦(高温干馏)。
炼焦过程产生的干馏煤气经冷却、回收、精制,可得到煤气、焦油、粗笨、硫铵等多种化工原料。
冶金企业炼焦生产的主要任务是生产优质冶金焦,供高炉冶炼使用,同时回收焦炉煤气及焦煤气中的化工产品。
目前对焦炭常规质量要求是:灰分、硫分、冷强度(M40、M10)、热反应性及热强度,一般灰分增加1%,焦比升向2%,产量降低3%;硫增加0.1%,焦比增加1.5%,产量下降2%.图5 炼焦工艺流程示意图图6 煤化工流程示意图六高炉炼铁炼铁过程实质上是将铁从其自然形态---矿石等含铁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的过程。
高炉炼铁是目前获得大量生铁的主要手段。
它的原料是富矿或人造块矿。
燃料主要是焦炭,其次是煤粉、重油等,熔剂是石灰、白云石、蛇纹石等。
高炉冶炼是还原过程。
把氧化铁还原成含有碳、硅、锰、硫、磷等杂质的生铁。
副产品有煤气和炉渣。
自然界中没有纯铁存在,多数是与氧结合成的氧化物,如赤铁矿(Fe2O3),理论含铁70%,含氧量30%,是世界上贮量最大的矿种,且含氧量也最大;磁铁矿(Fe3O4),含水的Fe2O3称为褐铁矿(2Fe2O3·3H2O),还有菱铁矿(FeCO3)、黄铁矿(FeS2)等。
高炉炼铁是一个比较经济合理的办法,利用C、CO、H2做还原剂,将铁还原出来。
它们的还原反应过程如下:(1) 用CO还原,属间接还原。
大于570℃时: Fe2O3+CO→Fe3O4+CO2+↑(热)Fe3O4+CO→FeO+CO2—↓FeO+CO→Fe+CO2+↑小于570℃时:(FeO不能稳定存在)Fe2O3+CO→Fe3O4+CO2+↑Fe3O4+CO→FeO+CO2+↑(2) 固体碳还原,属直接还原。
大于570℃时: Fe2O3+C→Fe3O4+CO—↓Fe3O4+C→FeO+CO—↓FeO+C→Fe+CO—↓小于570℃时:Fe2O3+C→Fe3O4+CO—↓Fe3O4+C→FeO+CO—↓(3) 一部分氢在低温代替CO还原,另一部分氢在高温代替碳直接还原。
大于570℃时: Fe2O3+H2→Fe3O4+H2O+↑Fe3O4+ H2→FeO+ H2O—↓FeO+ H2→Fe+ H2O—↓小于570℃时:(FeO不能稳定存在)Fe2O3+ H2→Fe3O4+ H2O +↑Fe3O4+ H2→FeO+ H2O —↓由上可知:铁矿石的还原过程是逐级进行的,是由含氧量多的高级氧化物逐步失去氧最后成为金属铁。
FeO是中间产物,在自然界中不单独存在,只有在炉内还原气氛条件下,或与其他成分组成复杂矿物才能存在。
每个还原反应都伴有热量的吸入或放出,用CO作还原剂总的效果是放热,用H2作还原剂总的效果为吸热,用碳用还原剂则为强烈的还原反应,即必须额外供给大量的热,否则反应不能完成。
高炉生产包括如下环节:1、备料:天然富矿和熔剂经分级、混匀、堆积运到高炉车间装入料仓。
人造富矿(烧结矿或球团矿)和焦炭分别运至高炉料仓。
2、上料:通过料车或带式运输机上料系统,按一定比例将原料、燃料和熔剂一批批有程序地经炉顶装料设备按一定的工作制度装入炉喉。
3、冶炼:高炉冶炼是连续进行的。
鼓风机将冷风送至热风炉加热到1200~1300℃(也有达到1400℃),通过炉缸周围的风口送入高炉。
同时在风口区加入各种喷吹燃料和富氧。
焦炭和鼓入的热空气燃烧后产生大量的煤气和热量,使矿石源源不断地熔化、还原。
产生的铁水和熔渣贮存在高炉炉缸内,定期出渣和出铁。
4、产品处理:对于设有渣口的高炉,出铁前,先从渣口放出熔渣,炉渣的处理有干渣和水渣,用于筑路或生产水泥。
出铁时,用开口机打开出铁口,让铁水流入铁水罐车,运到炼钢厂炼钢或运到铸铁车间用铸铁机浇铸成铁块。
和铁水一起出来的熔渣经撇渣器和渣沟流入渣罐车。
每次出铁完毕后用泥炮把出铁口堵上。
经高炉导出的煤气通过除尘器、洗涤塔、文氏管清洗除尘后,沿煤气管道输往各用户使用。
从除尘器排出的炉尘经车辆运送烧结工序作为烧结原料,从洗涤塔和文氏管系统排出的污水导入沉淀池,回收起来的污泥块也作烧结原料。
高炉利用系数是衡量高炉生产率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中国以每立方米高炉有效容积一个昼夜的合格生铁产量表示。
生铁产量是以合格炼钢生铁为标准,其他铁种乘以相应的系数。
高炉有效容积是高炉有效高度内的内型容积,对有效高度各国的规定不同,我国是以铁口中心线至料线的垂直距离。
高炉生产的主要指标有焦比,它是高炉炼铁过程中冶炼单位生铁所消耗的焦炭量(kg/t),常讲的有综合焦比,是在高炉喷吹燃料后将喷吹燃料计入焦比的指标。
冶炼强度是高炉过程强化程度指标,是以每立方米高炉有效容积每昼夜燃烧的干焦量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