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热点强化: 化学计量及其应用 (解析版)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课件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课件

0.6NA
()
(6)1 mol Cu和足量稀硝酸反应产生NA个NO 分子 ( )
6.考查物质的量浓度
×
(1)2 L 0.5 mol·L-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
带电荷数为NA ( )
× ×
(2)欲配制1.00 L 1.00 mol·L-1的NaCl溶液√,
可将58.5 g NaCl溶于1.00 L水中
()
(3)常温常压下,将0.1 mol NH3与0.1 mol HCl混合充分反应后,分子总数为0.2 N
(4)50 mL 18.4 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微×
热反应,生成SO2分子的数目为0.46NA
×
()
×
(5)某密闭容器盛有0.1 mol N2和0.3 mol H2,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2)常温常压下,2.24 L CO和CO2混合气体 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A ( )
2.考查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
(1)78 g苯含有C===C双键的数目为3NA ()
√ √ √
(2)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 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 )
(3)1.00 mol NaCl中,所有Na+的最பைடு நூலகம்层电
×
()
(3)常温常压下,Na2O2与足量H2O反应,若 生成0.2 mol 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
()
4.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粒子的数目
×
(1)1 L 1 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
的数目为NA ( )

(2)1 L 0.1 mol·L-1氨水含有0.1NA个OH-×
()
子总数为8×6.02×1023 ( )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易错点强化训练:化学计量及其应用(解析版)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易错点强化训练:化学计量及其应用(解析版)

6 化学计量及其应用1.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双氢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4O5,相对分子质量为284。

下面关于双氢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双氢青蒿素的质量为284 gB.14.2 g 双氢青蒿素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2.2N AC.双氢青蒿素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D.含有6.02×1023 个碳原子的双氢青蒿素的物质的量为 1 mol2.假设把1 2C 的相对原子质量定为24,且以0.024kg 12C 所含的原子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数值肯定不变的是( )A.气体摩尔体积(标准状况)B.标准状况下,16g O2所占的体积C.O2的式量D.一定条件下,跟2g H2相化合的O2的物质的量3.若规定12C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0,并将用12C 规定的其他物理量的值作相应的调整,则下列各项发生变化且为原来数值12/100 的是( )A.氧的相对原子质量B.水的摩尔质量C.阿伏加德罗常数D.98 g 硫酸的物质的量4.光纤通讯是一种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光纤通讯容量大,一对光纤上可同时传送3 万门电话的信号。

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SiO2,下列关于Si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SiO2摩尔质量是60 B.1 mol SiO2中含有1 molO2C.1.5mol SiO2中含有1.806×1024 个氧原子D.1 mol SiO2质量是60 g mol-15.科学家刚刚发现的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其质量是a g,一个12C 的原子质量是b g,设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WA.该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 A g·mol-1 B.W g 该原子中含有N A个原子aW 12 C.W g 该原子的物质的量是Mol D.由已知信息可得:N A=mol-aN A b16.冬季的降雪给机场和马路带来诸多不便,其中醋酸钾(CH3COOK)是融雪效果较好的融雪剂,下列关于醋酸钾说法正确的是( )mol CH3COOK 的质量为98 g·mol-1B.CH3COOK 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C.一个CH3COOK 微粒的质量约为98 g6.02 1023D.含有 6.02×1023 个碳原子的CH3COOK 的物质的量为 1 mol7.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在以下各种情况下排序正确的是( )A.当它们的体积、温度和压强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密度ρ(H2)>ρ(Ne)>ρ(O2)B.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三种气体的压强p(H2)>p(Ne)>p(O2)C.当它们的质量、温度和压强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体积V(O2)>V(Ne)>V(H2)D.当它们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均相同时,三种气体的质量m(H2)>m(Ne)>m(O2)8.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气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均相同。

【走向高考】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温习 第一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单元测试(含解析)(1)

【走向高考】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温习 第一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单元测试(含解析)(1)

第一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测试卷总分值100分,考试时刻90分钟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份。

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Mg—24 Al—27 Si—28 S—32 Ba—137 Ag—108 Fe—56 Cu—64 Cl—35.5 Br—80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1·吉林省长春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常温常压下,16 g O3气体含有氧原子数为N AB.标准况状下,44.8 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2N AC.0.1 mol·L-1氯化铝溶液中含有Al3+数为0.1N AD.2.4 g金属镁变成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 A解析:此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意在考查考生的计算能力。

16 g O3的物质的量为1/3 mol,其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 A,A项正确;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为液体,不能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B项错误;Al3+能发生水解且溶液体积未知,故不能计算出Al3+的数量,C项错误;2.4 g镁的物质的量为0.1 mol,变成镁离子时失去0.2 mol电子,D项错误。

答案:A2.(2021·湖北省武汉市部份学校高三调研)已知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常温常压下,8 g O2含有4N A个电子B.1 L 1 mol/L的H2SO4水溶液中含有氧原子数为4N AC.标准状况下,22.4 L O2作氧化剂时转移电子数必然为4N AD.在标准状况下,22.4 L的CH3CH2OH含有N A个分子解析:此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常数,意在考查考生对物质组成的明白得及计算能力。

8 g O2为0.25 mol,含有4 mol电子,即含有4N A个电子,A正确;1 L 1 mol/L H2SO4溶液中的H2SO4中含有氧原子数为4N A,但水中还含有氧原子,B错误;标准状况下22.4 L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 mol,当1 mol氧气与足量的Na反映生成Na2O2时,1 mol O2转移2N A个电子,C错误;标准状况下,乙醇为液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D 错误。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知能拓展1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2021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知能拓展1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③列出关系式进行计算。
例如:2CO

点燃 O2=====2CO2
2 mol 32 g 2×22.4 L
Δn 1 mol
n(CO) m(O2) V(CO2)
Δn
则 2 mol = 32 g =2×22.4 L=1 mol。 nCO mO2 VCO2 Δn
提醒:(1)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表示反应物或生成物
由 SO2 ~ SO3 ~ H2SO4
1 mol
98 g
1.5×105 mol
m(H2SO4)×98%
得 m(H2SO4)=1.5×107 g=15 t。
(3)守恒法 所谓“守恒”就是物质在发生“变化”或两物质在发生 “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总量保持“不变”。一切化 学反应都遵循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中有各种各样的守恒,如
热溶液中,气体恰好被完全吸收,NaOH 无剩余,测得反应后溶
液中含 Cl-、ClO-、ClO-3 ,则原混合气体中 H2 的物质的量为( C )
a A.2 mol
B.(22a.4-b) mol
C.(22a.4-b2) mol
D.b2 mol
固体差量
2C(s)+O2(g)===2CO(g)
24 g
Δm=24 g
物质的量差量 2 mol 1 mol 2 mol Δn=1 mol
体积差量
22.4 L 44.8 L 22.4 L 标况 标况 标况
②使用差量法的注意事项
a.所选用差值要与有关物质的数值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
b.有关物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都要正确地使用,即“上下
①陡升型: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且 变化影响大,如硝酸钾,提纯时常采用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的方法;

高考一轮复习-化学 第1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热点专题突破1

高考一轮复习-化学  第1章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热点专题突破1
(1)1 mol 甲醇中含有的 C—H 键的数目为 4NA。(×) (2)标况下,22.4 L 的苯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 3NA。(×) (3)1 mol 的 CnH2n+2 所含的共用电子对数为(3n+1)NA。 (√ )
16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
(1)标准状况下,80 g SO3 中含有 3NA 个氧原子,体积约 为 22.4 L。(×)
(2)常温常压下,30 g 甲醛中含共用电子对总数为 4NA。 ( √)
(3)常温常压下,16 g CH4 的体积约为 22.4 L。(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3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陷阱 2 物质的量或质量与状况 [突破方法] 给出非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或质 量,干扰学生正确判断,误以为无法求解物质所含的微粒数, 实质上,此时物质所含的微粒数与温度、压强等外界条件无 关。
14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例 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2015·四川高考]常温常压下,4.4 g 乙醛所含 σ 键数 目为 0.7NA。( × )
A.通常状况下,2.24 L NO2 和 N2O4 的混合气体中氮 原子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1∶2
B.标准状况下,22.4 L 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 19NA C.1 mol·L-1 的 Na2CO3 溶液中所含阴离子数大于 NA D.100 mL 0.3 mol·L-1 的硝酸溶液和 200 mL 0.25 mol·L-1 的硫酸溶液混合配制成 500 mL 混合溶液,则该溶 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为 0.55 mol·L-1
[解析] 非标况下,无法用 22.4 L·mol-1 求得氯气的物 质的量,故无法计算反应转移电子数。

2021届新高考化学一轮:模块1 第一单元 第2节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2021届新高考化学一轮:模块1 第一单元 第2节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B.将 80 g SO3 溶于水并配成 1 L 的溶液 C.将 0.5 mol·L-1 的 NaNO3 溶液 100 mL 加热蒸发掉 50 g 水
的溶液
D.标准状况下,将 22.4 L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 1 L 溶液
10 g 解析:A 项,c(NaOH)=400g.2·m5 oLl-1=1 mol·L-1;B 项,c(H2SO4)
第2节 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目标导读]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1.宏观辨识——能从不同角度认识物 1. 认 识摩 尔 是物质 的量质组成,根据溶质和溶剂认识溶液的 的基本单位,能用于进行 组成。
简单的化学计算。
2. 证据 推理 —— 根据溶质的物质的
2. 体 会定 量 研究的 方法量、溶液的体积进行物质的量浓度的
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 计算。
要作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科学探究——根据问题和目的,进
3. 初 步学 会 溶液配 制的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及探
实验技能。
究,在探究中学会评价实验,进行误
差分析。
考点一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计算 [ 基础梳理 ]
1.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体积
cB=nVB mol/L 或 mol·L-1
A.6 mg/dL~9 mg/dL B.55 mg/dL~95 mg/dL C.65 mg/dL~110 mg/dL D.70 mg/dL~120 mg/dL
解析:用“mmol·L-1”表示时人的血糖正常值在 3.61~ 6.11 mmol·L-1 之间,则以“mg/dL”表示的血糖正常值范围为 3.611×0 180=64.98 mg/dL~6.111×0 180=109.98 mg/dL,即血糖正 常值范围在 65 mg/dL~110 mg/dL 之间,故选项 C 符合题意。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热点强化训练:化学计量及其的应用【解析】

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热点强化训练:化学计量及其的应用【解析】

化学计量及其的应用1.(2020年河北示范性高中高三联考)已知AG=lgc (H +)c (O H -)。

室温下用0.01 mol ·L -1的NH 3·H 2O 滴定20.00 mL 0.01 mol ·L -1某一元酸HQ 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Q 属于弱酸B.整个过程中,C 点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C.E 点对应溶液中c (OH -)+c (NH 3·H 2O)=c (N H 4+)+c (H +)D.K b (NH 3·H 2O)的数量级为10-51.D 解析 由A 点可知0.01 mol ·L -1 HQ 溶液中c (H +)=0.01 mol ·L -1,所以HQ 属于强酸,故A 项错误;整个过程中,当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盐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由于生成的盐是强酸弱碱盐,此时溶液显酸性,而C 点溶液呈中性,故B 项错误;E 点溶液为等浓度NH 4Q 和NH 3·H 2O 的混合液,根据电荷守恒有c (OH -)+c (Q -)=c (N H 4+)+c (H +),根据物料守恒有2c (Q -)=c (N H 4+)+c (NH 3·H 2O),所以E 点对应液中2c (OH -)+c (NH 3·H 2O)=c (N H 4+)+2c (H +),故C 项错误;E 点溶液为等浓度NH 4Q 和NH 3·H 2O 的混合液,由于电离和水解都很微弱,c (NH 3·H 2O)≈c (N H 4+),NH 3·H 2ON H 4++OH -,K b (NH 3·H 2O)= c (N H 4+)·c (O H -)c (N H 3·H 2O)≈c (OH -),由图像可知,E 点时AG=lgc (H +)c (O H -)=-4.5,再根据水的离子积K w =c (H +)·c (OH -)=1×10-14,解得c (OH -)=10-4.75,所以K b (NH 3·H 2O)的数量级为10-5,故D 项正确。

【高考推荐】2020-2021高考化学一轮强化练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推荐】2020-2021高考化学一轮强化练习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含解析)新人教版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李仕才1、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物质的量一、选择题1、1.已知:PbI 2的K sp =7.0×10-9,将7.5×10-3 mol ·L -1的KI 溶液与一定浓度的Pb(NO 3)2溶液按2∶1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则生成PbI 2沉淀所需Pb(NO 3)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A .2.8×10-4mol ·L -1B .5.6×10-4 mol ·L -1C .4.2×10-4mol ·L -1D .8.4×10-4mol ·L -1【答案】D2、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N 表示粒子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CO 2通过Na 2O 2使其增重a g 时,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aN A14B .将1 mol Cl 2通入水中,则N(HClO)+N(Cl -)+N(ClO -)=2N A C .2.24 L CH 4中含有的C —H 键数为0.4N AD .常温常压下,3.0 g 含甲醛(HCHO)的冰醋酸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0.4N A解析: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固体增重56 g 时转移2 mol 电子,则固体增重a g 时,转移电子数为aN A 28,A 项错误;正确的关系式为2N(Cl 2)+N(HClO)+N(Cl -)+N(ClO -)=2N A ,B 项错误;没有指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不能进行计算,C 项错误;甲醛、冰醋酸的最简式都是CH 2O ,D 项正确。

答案:D3、2.已知:25 ℃时,K sp [M(OH)2]=3.2×10-11,则此温度下M(OH)2饱和溶液的pH 为( ) A .10 B .10+lg 2 C .10+2lg 2 D .10-2lg 2 【答案】C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 2(g)和N 2(g)分子数相同B .等温等压下,SO 2气体与CO 2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16∶11C .温度和容积相同的两气罐中分别盛有5 mol O 2(g)和2 mol N 2(g),两气罐中的压强之比等于5∶2D .等温等压条件下,5 mol O 2(g)和2 mol H 2(g)的体积之比等于5∶2解析:A 项,温度相同、体积相同,但没有说压强是否相同,因此无法推出物质的量是否相同,错误;B 项,等温等压下,密度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SO 2和CO 2的密度之比=64∶44=16∶11,正确;C 项,等温等容下,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压强之比,因此两者压强之比等于5∶2,正确;D 项,等温等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因此二者体积之比等于5∶2,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计量及其应用1.(山西省临汾一中2020届高三模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8 g H2O与20 g D2O中,含有的中子数相同B.28 g 乙烯与28 g丙烯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之比为2∶3C.78 g Na2O2分别与CO2和H2O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同D.1 mol CH4与1 mol P4分子中,共价键数相同【答案】C【解析】1 mol H2O与1 mol D2O中,中子数分别为8N A与10N A,A错误;28 g 乙烯与28 g丙烯中,含有的氢原子数均为2N A,B错误;1 mol CH4含4N A C—H 键,1 mol P4含6N A P—P键,D错误。

2.(河南省平顶山一中2020届高三模拟)现有一瓶1 000 mL、含25% NaClO、密度是1.19 g·cm-3的“84消毒液”,使用时需要稀释100倍(体积比),密封保存。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84消毒液”中NaClO物质的量浓度约为4.0 mol·L-1B.该“84消毒液”稀释100倍后,Na+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04 mol·L-1 C.空气中的少量CO2与“84消毒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ClO+CO2+H2O===NaHCO3+HClOD.用容量瓶配制上述浓度的“84消毒液”480 mL,需要称量的NaClO固体质量约为143.0 g【答案】D【解析】c(NaClO)=1 000ρwM=1 000 mL×1.19 g·cm-3×25%74.5 g·mol-1×1 L≈4.0 mol·L-1,故A 正确;稀释前后NaClO 的物质的量不变,体积变为原来的100倍,则浓度变为原来的1100,即稀释后浓度约为0.04 mol ·L -1,故B 正确;酸性:H 2CO 3>HClO >HCO -3,由强酸制弱酸原理可知,CO 2与“84消毒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ClO +CO 2+H 2O===NaHCO 3+HClO ,故C 正确;配制480 mL 溶液需要500 mL 的容量瓶,由n =cV =4.0 mol ·L -1×0.5 L =2.0 mol ,则m =nM =2.0 mol ×74.5 g ·mol -1=149.0 g ,故D 错误。

3.(江苏省徐州一中2020届高三调研)葡萄酒常用Na 2S 2O 5作抗氧化剂。

测定某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 2计算)的方案如下:葡萄酒样品100.00 mL ――→盐酸蒸馏馏分―――――――――――――→一定条件,淀粉溶液用0.010 00 mol ·L -1标准I 2溶液滴定溶液出现蓝色且30 s 内不褪色(已知:滴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 2+I 2+2H 2O===H 2SO 4+2HI)(1)按上述方案实验,消耗标准I 2溶液25.00 mL ,该次实验测得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 2计算)为________g ·L -1。

(2)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若有部分HI 被空气氧化,则测定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答案】(1)0.16 (2)偏低【解析】(1)由题给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SO 2计算)与I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n(SO 2)=n(I 2)=0.010 00 mol ·L -1×0.025 L =0.000 25 mol ,残留量=0.000 25 mol ×64 g ·mol -10.1 L =0.16 g ·L -1。

(2)由于实验过程中有部分HI 被氧化生成I 2,4HI +O 2===2I 2+2H 2O ,要消耗的标准I 2溶液减少,因此实验结果偏低。

4.(河北省沧州一中2020届高三质检)重量法测定产品BaCl2·2H2O的纯度步骤为:准确称取m g BaCl2·2H2O试样,加入100 mL水,用3 mL 2 mol·L-1的HCl溶液加热溶解。

边搅拌边逐滴加0.1 mol·L-1 H2SO4溶液。

待BaSO4完全沉降后,过滤,用0.01 mol·L-1的稀硫酸洗涤沉淀3~4次,直至洗涤液中不含Cl-为止。

将沉淀置于坩埚中经烘干灼烧至恒重,称量为n g。

则BaCl2·2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解析】根据钡元素守恒可得关系式BaCl2·2H2O~BaSO4n(BaCl2·2H2O)=n(BaSO4)=n233mol,w(BaCl2·2H2O)=n233×244m ×100%=244n233m×100%。

【答案】244n233m×100%5.(湖南省衡阳八中2020届高三模拟)用如图装置可以测定混合气中ClO2的含量:Ⅰ.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50 mL水溶解后,再加入3 mL 稀硫酸;Ⅱ.在玻璃液封装置中加入水,使液面没过玻璃液封管的管口;Ⅲ.将一定量的混合气体通入锥形瓶中吸收;Ⅳ.将玻璃液封装置中的水倒入锥形瓶中;Ⅴ.用0.100 0 mol·L-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I2+2S2O2-3 ===2I-+S4O2-6),指示剂显示终点时共用去20.00 mL硫代硫酸钠溶液。

在此过程中:(1)锥形瓶内ClO2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得混合气中ClO2的质量为________g。

【解析】(1)ClO2具有氧化性,I-具有还原性,二者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ClO2+10I-+8H+===5I2+4H2O+2Cl-。

(2)ClO2、I2和Na2S2O3间存在关系式:2ClO2~5I2~10Na2S2O3,则有n(ClO2)=15n(Na2S2O3)=15×0.100 0 mol·L-1×20.00×10-3 L=4×10-4 mol,m(ClO2)=4×10-4 mol×67.5 g·mol-1=0.027 00 g。

【答案】(1)2ClO2+10I-+8H+===5I2+4H2O+2Cl-(2)0.027 006.(辽宁省大连一中2020届高三模拟)25.35 g MnSO4·H2O样品受热分解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1)300 ℃时,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900 ℃时,所得固体化学式为________。

(3)1 150 ℃时,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

【解析】(1)n(MnSO 4·H 2O)=25.35169 mol =0.15 molm(MnSO 4)=0.15×151 g =22.65 g300 ℃时固体为MnSO 4。

(2)m(Mn)=0.15 mol ×55 g ·mol -1=8.25 g ,n(O)=13.05-8.2516 mol =0.3 mol ,故900 ℃时固体为MnO 2。

(3)n ′(O)=11.45-8.2516 mol =0.2 mol ,故1 150 ℃时固体为Mn 3O 4。

【答案】(1)MnSO 4 (2)MnO 2 (3)Mn 3O 47.(山东省莱芜一中2020届高三模拟)实验室中需要2 mol ·L -1的NaCl 溶液950 mL ,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Cl 质量分别是( )A .950 mL,111.2 gB .950 mL,117.0 gC .1 000 mL,117.0 gD .1 000 mL,111.2 g 【答案】C【解析】实验室没有950 mL 的容量瓶,应用1 000 mL 的容量瓶进行配制,则n(NaCl)=1 L ×2 mol ·L -1=2 mol ,m(NaCl)=2 mol ×58.5 g ·mol -1=117.0 g 。

8.(陕西省宝鸡一中2020届高三质检)为了配制100 mL 1 mol ·L -1 NaOH 溶液,其中有下列几种操作,错误的操作有( )①选刚用蒸馏水洗净过的100 mL 容量瓶进行配制②NaOH 固体在烧杯里刚好完全溶解,立即把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③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两次,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中④使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容量瓶,直到溶液的凹液面恰好跟刻度线相切⑤由于操作不慎,液面超过了容量瓶的刻度线,这时采取的措施是使用胶头滴管吸出超过的一部分A.②④⑤ B.①⑤ C.②③⑤ D.①②【答案】A【解析】①配制100 mL 1 mol·L-1的NaOH溶液,应选择100 mL容量瓶,因为容量瓶定容时仍需要加蒸馏水,所以使用前不需要干燥,正确;②NaOH溶于水放热,所以不能立即把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应冷却至室温再转移,错误;③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次,洗涤液也均转入容量瓶中,是为了将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正确;④定容时为了防止加水超过刻度线,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 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使溶液的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平,错误;⑤由于操作不慎,液面超过了容量瓶的刻度线,若吸出溶液则减少了溶质的质量,结果偏低,实验失败,需要重新配制,错误。

9.(广西省钦州一中2020届高三模拟)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L 0.1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0.1N A个NH+4B.7.8 g Na2S晶体中含有0.1N A个Na2S分子C.若100 mL某饮料中含钠23 mg,则钠离子浓度为0.01 mol·L-1D.28 g由乙烯和丙烯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N A个碳碳双键【答案】C【解析】NH+4水解,A错;Na2S为离子化合物,晶体中不含分子,B错;28 g乙烯中含有N A个,若含有丙烯则小于N A个,D错。

10.(江西省上饶一中2020届高三调研)把500 mL含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

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A.0.1(b-2a) mol·L-1B.10(2a-b) mol·L-1C.10(b-a) mol·L-1D.10(b-2a) mol·L-1【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500 mL溶液分成5等份,每份为100 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