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9下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综合测试题(附答案新人教版)第三单元测试题(100分钟,共100分)一、积累运用(15分) 1.据下列句子中的拼音写出词语。

(3分)(1)一片jiāo zào的喇叭声。

(2)美丽的大自然,万物dǐn��shèn�馈�(3)梦想、yì cè、幻想,无不给他们的工作带来好处。

2.下列成语中应填入的正确的字是(2分)()虚张声()大渲染()旗息鼓()与时()增 A.事肆偃具 B.事肆掩俱 C.势肆偃俱 D.势肆掩俱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3分)(1)它沉湎于高山、大川、平野对它的欢呼致意。

(2)他会听到黄莺清吟,杜鹃啼血。

(3)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

4.自选角度,品味下列句子的好处。

(4分)(1)愿你的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2)连一片叶也不逃走,无论风力多大。

任凭头上已飘过十万朵云,地上叠过廿万个脚印,任凭在那枝丫间跳跃的鸟族已换了五十代子孙,任凭鸟的子孙已栖息青山。

5.读下则材料,用简洁的话写出你得到的启示。

(3分)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

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

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顿时明朗。

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 二、阅读理解(45分)(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

(15分)谈生命(节选)冰心��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岩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有时候他遇到�f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泻千里。

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怯,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 鱼我所欲也:【习题课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 鱼我所欲也:【习题课件】
D.本文逻辑严密、气势磅礴,充分体现了孟子的大义凛然,表现 了孟子的雄辩,颇具说服力。
语言建构·能力练
一、课文研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0.下列“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B )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顺承关系 B.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转折关系 C.乡为身死而不受 顺承关系 D.呼尔而与之 顺承关系
语言建构·能力练
(舍生而取义者也) 19.甲文用“舍鱼而取熊掌”论证了____舍__生__取__义______的
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论证了 __万__事__莫__贵__于__义____的观点。
本题考查大家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掌握情况。常用 的论证方法有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 喻论证。首先要根据画线句判断所用的论证方法,所论证 的内容,一般是文章的中心论点或该段的中心句。
••
新知积累·基础练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C ) A.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新知积累·基础练
4.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C )
A.一箪食,一豆羹

古义: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 今义:豆子,一种粮食作物。
不只是贤明的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这种心,只 不过贤明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2)万事莫贵于义也。
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
语言建构·能力练
18 . 两 文 都 很 推 崇 “ 义 ” , 请 选 出 下 列 最 符 合 “ 义 ” 的 品 质 的 一 组
(C)
①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新知积累·基础练
8.名句默写。
本题要注意根据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点筛选符合要求的句子即可。

九年级语文下册 单元达标测试题三 综合性学习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九年级语文下册 单元达标测试题三 综合性学习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九年级下册单元达标测试题(三)(综合性学习)(时间:120分总分:120分)第一部分图表概括(40分)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9分)材料一: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如图)材料二:传说,X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冬至。

他路过白河岸边,看到风雪里劳作的乡亲们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搭起医棚,盘上大锅,把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煮好后再用面皮把它们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

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耳朵很快就好了。

此后,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1)材料一的图画,介绍了和“谷雨”相关的哪些内容?(4分)(2)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内容。

(2分)(3)联系两则材料,使用关联词语“不仅……而且……”写一句话,概括二十四节气和大自然、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3分)2.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8分)(1)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

(4分)(2)这幅漫画对你有什么启示?简要回答。

(4分)3.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7分)(1)给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不超过15字) (3分)中国青年报5月15日电为鼓励广大青少年编创、制作、传播优秀微电影作品,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青团中央启动2014“向上·向善”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活动。

大赛突出“向上·向善”的活动主题。

“向上”即心系祖国、追求梦想,勤奋学习、提高本领,开拓进取、创新创业,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向善”即正直善良、诚实守信,爱岗勤勉、敬业奉献,敬老爱幼、睦亲敦邻,助人为乐、热心公益。

参赛作品分为微电影成片和微电影项目书两类,获奖者将得到荣誉证书和奖金,获奖作品将推荐至中央、省市电视台和知名网络媒体进行展播。

(2)下面是此次大赛的宣传画,请说明该画面的内容。

要求:①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

②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

(4分)4.综合运用(共8分)2015年4月23日,是第20个“世界读书日”,学校为此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人教版语文必修下册同步练习9说“木叶”(解析版)

人教版语文必修下册同步练习9说“木叶”(解析版)

第三单元9说“木叶”(解析版)一、语言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木叶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

所以“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是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清秋的典型的性格。

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了。

“落木千山天远大”充分说明了这个空阔,这是到了要斩断柔情的时候了。

而“木叶”呢?它出现在那“袅袅秋风”之中,也仍然带着那袅袅不断的余情,所谓“日暮风吹,叶落依枝”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

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

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A.飘零湿润洗净疏朗B.飘零滋养洗净稀疏C.飘扬湿润洗涤疏朗D.飘扬滋养洗涤稀疏【解析】第一空处,飘零: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花、叶等)坠落;飘落。

飘扬:在空中随风舞动。

此处指“木叶”的飘落,应用“飘零”。

第二空处,湿润:潮湿,润泽。

滋养:养育,培养;养分,养料。

此处指木叶的黄色是由于雨的润泽,应用“湿润”。

第三空处,洗净:把衣物、器物等清洗干净。

洗涤:清洗,洗涮。

此处形容把“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清洗干净,应用“洗净”。

第四空处,疏朗:开阔清亮;豁达开朗;明敞;稀疏而清晰。

稀疏:宽松,不稠密。

结合后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把“木叶”赋予人的性格特点,应用“疏朗”。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D)A.所以“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是属于沉沉的阴天而不属于爽朗的晴空,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总得分________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3分)(1)荫庇()(2)芳馨()(3)倒坍()(4)虬须()(5)沉湎()(6)臆测()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骄奢清吟一泻千里星临万户B.怡悦瘠薄周道如底遮天蔽日C.孱弱瞻望山崩地裂浩瀚无垠D.攫取增益百鸟啾啾隐姓埋名3.给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选择恰当的义项。

(4分)①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A.相信并佩服B.相信而服务C.相信而听从D.相信并服帖②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

()A.挺立B.勉强支撑C.挺拔D.很,非常4.根据下面一段话,完成下面的题(2分)生命的过程注定是由激越到_________,由绚烂到_________。

一切情绪上的激荡终会过去,一切彩色喧华终会消隐。

如果你爱生命,你该不怕去_________。

因为到了这一天,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一切终要回返大地,消溶于那一片渺远深沉的宗土。

到了这一天,你将携带着丰收的生命的果粒,牢记着他们的苦涩或甘甜,随着那飘zhuì()的落叶消隐,沉埋在秋的泥土中,去安享生命最后的胜利,去吟唱生命真实的凯歌!(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汉字。

___________(2)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三个最恰当的,分别将其序号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①安详②安逸③平静④平淡⑤体会⑥体察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北京市将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了“绿色奥运”对北京环境质量的要求。

B.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具有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C.“十五”期间,国家将重点支持五个高新区的发展,我省的西安、杨凌两个高新区均在其中。

D.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更有责任做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

6.请在下面的方格内填入相应的词语序号。

(2分)词语:A.清亮B.挺拔C.凝滑D.浩瀚复位:(1)如峰(2)如溪(3)如海(4)如脂7.成语是一个特殊的固定词组,大多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但也有三个字的,先看下边的例子。

初三语文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试题答案解析

初三语文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试题答案解析

初三语文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试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意蕴.(yùn)绮.绣(yǐ)皲.裂(jūn)烨.然(yè)B. 敝.衣(bì)缟.素(gǎo) 撰.写(zuàn) 容臭.(xiù)C. 缊.袍袍yùn袍 袍谒.袍yè袍 袍裘.(qiú) 叱.咄(cì)D. 惆怅.(chàng) 诋.毁(dǐ) 唐雎.(jū) 不屑.(xiè)【答案】D【解析】关于字音,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多音字,在文言文中注意通假字。

D项正确。

ABC三项修改为:A.绮.绣(qǐ);B.撰.写(zhuàn);C.叱.咄(chì)。

2.下列句子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B.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C. 万钟于我何加.焉(施加)D.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激,恩惠)【答案】C【解析】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

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

C.万钟于我何加.焉(好处、益处)。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贤者.能勿丧耳。

B. 行道之.人弗受。

而不知人之.乐。

C. 安陵君其许.寡人。

潭中鱼可百许.头。

D. 此之谓失其.本心。

其.如土石何【答案】B【解析】A项的“者”解释为:判断句式的标志/……的人。

意义不同; B项的“之”解释为:助词,的。

相同;C 项的“许”解释为:答应/大约,左右。

不同;D项的“其”解释为:他(人)/那么。

故选B。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B. 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C.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人教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和命题双向细目表-九下

人教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和命题双向细目表-九下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考生须知:●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字迹工整,笔迹清楚。

●请在试卷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选择题答案写在题中的括号内,填空题答案写在题中的横线上,解答题写在题后的空白处。

●保持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

一.语文知识积累(2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无误的一组是(3分)()A.一箪.食(dān)怫.然(fú) 休祲.(qìn)B.一豆羹.(gēng)缟.素(gǎo)徒跣.(xiǎn)C.加冠.(guān)未屑.(xiè) 缊.袍(wēn)D.麾.下炙(huī)容臭.(chòu) 的.卢(dí)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四支僵劲不能动B.故患有所不辟也C.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D.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A.休.祲降于天B.徒.以有先生也C.万钟.于我何加焉D.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4.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旅店)B.以头抢.地尔(碰,撞)C.万钟于我何加.焉(增加)D.死亦我所恶.(讨厌,憎恨)5.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译文:(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长者,所以不在意。

B.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译文:用脚踩踏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肯接受。

C.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译文: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认识的穷人得到却接受了它。

D.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译文: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6.古诗文默写。

(10分)(1)《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9课《谈生命》同步测试题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第9课《谈生命》同步测试题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第9课谈生命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挟.()卷芳馨.() 怡.( )悦云翳.()荫.()庇chán()岩休qì() 骄shē()xiāo()鸟xuān()闹2.下列各项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一泄千里呻吟消融如盖浓荫B.悬岩峭壁洪涛奔腾幽花芳草C.心平气和羞怯浑浊庄严灿烂D.叶落归根屏息飘翔穿枝拂叶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B.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C.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D.他消融了、归化了,说不上快乐,也没有悲哀!4.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的自我保护。

(用词不当,“增强”换为“增加”)B.××中学的学生讨论并听取校长关于培养良好习惯的意见。

(语序不当,“讨论”和“听取”调换)C.能否规X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前后矛盾,去掉“能否”)D.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使我校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成分残缺:缺少主语。

去掉“经过”或“使”)5.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因为尘埃和水汽的结合可以变成云滴,成片的云滴就组成了厚厚的云层。

②温度太高,不但人类无法忍受,就是地球上的其他生命也会被“烤干”。

③有了尘埃,就使得近地面的低空多了一层保护膜。

④没有尘埃,地球表面将会热得不得了。

⑤云层具有“反光镜”的作用,可以将照在其上的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从而有效地削弱了太阳的威势。

A.④③②①⑤B.④⑤②③①C.④②③①⑤D.③④②①⑤6.很快你就要初三毕业了,请仿照《谈生命》中的话,在临别前给你的好友发一条短信。

示例: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下语文第三单元单元测试一、积累与运用(31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箪.食(dān)怫.然(fú)休祲.(jìn)耄.老(mào)B.一豆羹.(gēng)缟.素(gāo)徒跣.(xiǎn)叱咄.(duō)C.加冠.(guān)不屑.(xiè)缊.袍(wēn)冻馁.(něi)D.麾.下(huī)容臭.(chóu)的.卢(dí)拜谒.(yè)2.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四支僵劲不能动B.故患有所不辟也C.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日D.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A.休.投降于天B.徒.以有先生也C.万钟.于我何加焉D.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4.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旅店) B.以头抢.地尔(碰,撞)C.万钟于我何加.焉(增加)D.死亦我所恶.(讨厌,增恨)5.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3分)A.安陵君/其许寡人!B.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C.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D.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鱼我所欲也》从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角度,阐述了孟子的主张:人性是恶的。

B.《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中,作者为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现身说法,对马生的股切期望,寓于其中。

C.《唐睢不辱使命冲的人物对白用得巧妙:用对白交代事情的缘由,用对白推进情节的发展,用对白展现斗争的情景,用对白刻画人物的性格。

D.《渔家傲·秋思》通过对边塞秋季肃杀景物的描写,表现了戍边将士塞外生活的艰辛,抒发了忧国思乡、孤独愁苦之情。

7.默写。

(6分)(1)《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典故表达了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3)回首向来萧瑟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定风波》)(4)杏花疏影里,________________。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5)________________,飞镜又重磨。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6)______________________,半竿斜日旧关城。

(纳兰性德《浣溪沙》)8.(2018·长沙)综合运用。

(7分)某班拟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古诗分类]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出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句是()(只填序号)(3分)①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③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④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⑤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诗人竞猜]班委会举行“诗人竞猜”的猜谜活动,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

(2分)示例:(谜面)最恨凡尘世,一生独爱菊。

——(谜底)陶渊明(谜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谜底)陆游(3)[新闻撰写]班上还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

(2分)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1日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

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5名获奖者。

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

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39分)(一)阅读下面的词,回答问题。

(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9.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所展现的画面。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10.本词是一首“壮词”,词人却在结尾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

你对此如何理解?(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18·乌鲁木齐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9分)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虽然,受地于.先王且秦灭韩亡.魏A. B.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马无故亡.而入胡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徒以.有先生也C. D.谨拜表以闻.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1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13.唐雎为什么要说到专诸聂政、要离三人行刺的故事?请简要分析。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三)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13分)[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张嘉贞落魄有大志,亦不自异,亦不下人①,自平乡尉免归乡里,布衣环堵②之中,萧然自得。

时人莫之知也。

张循宪以御史出,还次蒲州驿。

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

问驿吏曰:“此有好客乎?”驿吏白以嘉贞,循完召与相见,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③,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

及命表又出意外。

他日,则天以问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

则天曰:“卿能举贤,美矣,朕岂可无一官自进贤耶?”乃召见内殿,隔帘与语,嘉贞仪貌甚伟,神采俊杰,则天甚异之。

翌日,拜监察御史。

(选自《大唐新语·张嘉贞》) [注]①下人:下于人,在别人之下。

②环堵:四围墙,常形容居室狭小简陋。

③积时凝滞者:长期积累下来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1)同舍生皆被.绮绣被:________(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敝:________(3)还次.蒲州驿次:________(4)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咨:________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①烨然.若神人①足肤破裂而.不知A. B.②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②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①时人莫之.知也①则天甚异.之C. D.②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②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16.用“/”给[乙]文中断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

17.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4分)(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则天以向循宪,具以实对,因请以己官让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18.阅读上面两选段,完成下面填空。

(可用原文语句填写,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1)[甲]文重点写作者在求学过程中生活的艰苦,运用对比手法写了自己与“同舍生”不同的穿着打扮,在这方面作者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

(2)[乙]文中张循宪通过“咨以其事积时凝滞者,嘉贞随机应之,莫不豁然”和“命表又出意外”两件事,发现张嘉贞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