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交通方式划分
交通方式划分

(5)交通结构特点
交通方式划分
我国城市交通方式结构处于转型期,城 市交通机动车化趋势明显。
×合理引导自行车出行 向公共交通出行转移
交通方式划分
运送同样数量的乘客所需小汽车、自行车、公交车数 交通方式划分
从单车载客量、人均动态占用面积、人均能耗来看:
➢单车载客量: 小汽车1.5;自行车1;公交车45~60 公交是小汽车的30~40倍
94.0 87.02 93.3 96.37 96.8 96.5
96.8 94.02 96.9 97.5 97.7 97.4
97.8 97.52 98.6 98.69 99.2 97.6
统计 年份 1986 2000 1996 2001 2001 2001
交通方式划分
不同类型城市的自行车交通定位
✓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自行车是公共交通的补充,但不应 是主导交通方式。
式中 y--居民出行生成量; X--私人小汽车拥有量。
如果预测出各交通区的私人小汽车拥有量即 可得出预测各交通区居民出行生成量。
交通方式划分
通常采用“交通生成-方式划分”组合模 型
G-MS
G
D
D
G—Generation
MS
D—Distribution
A
MS—Modal Split
A
A—Assignment
交通方式划分
(4)主要交通方式的特点 ✓步行 ✓自行车 ✓机动车
交通方式划分
➢步行
影响人们选择步行方式的因素主要是出行目的和出行距离等, 出行距离的影响尤为突出。
交通方式划分
➢自行车
✓我国城市自行车拥有量经历了一个由快速增长到平稳增长的 发展时期 ✓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出行机动化进程的加快,我 国一些城市的自行车出行比例已开始显著下降
四阶段法 交通方式划分

四阶段法交通方式划分交通方式的划分可以按照四个阶段进行,即步行阶段、动物交通工具阶段、人力车和轮船阶段以及现代交通工具阶段。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四个阶段的交通方式。
一、步行阶段在人类文明刚刚起步的时候,人们只能依靠自己的双脚进行出行。
步行是最原始、最基本的交通方式,也是人类最早使用的交通方式之一。
通过步行,人们可以在短距离内进行出行,同时也可以锻炼身体。
步行的优点是简单方便,不需要额外的交通工具和能源。
然而,步行的速度较慢,距离较远的地方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因此在交通需求增加的情况下,步行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二、动物交通工具阶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驯养动物,并将其用作交通工具。
最早被驯养用于交通的动物是马匹,人们可以骑马进行长距离的出行。
马匹的速度快、耐力强,可以迅速地将人们带到目的地。
此外,人们还使用其他动物如驴、骆驼等进行短距离的交通。
动物交通工具的优点是速度较快,能够满足人们的长距离出行需求。
然而,动物交通工具也存在一些缺点,如需要额外的饲养成本、受动物状态影响较大等。
三、人力车和轮船阶段随着人类对交通工具的需求的增加,人们开始发明和使用人力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
人力车是一种由人力推动的交通工具,通过人的力量来驱动车辆。
人力车的优点是速度较快,适用于中短距离的出行,同时也可以创造就业机会。
轮船是一种水上交通工具,通过船体浮力和推进力来进行出行。
轮船的优点是能够在水上进行长距离的出行,同时还可以运输大量的货物。
人力车和轮船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满足了不同距离和场景的出行需求。
四、现代交通工具阶段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化的发展,人们发明了各种现代交通工具,如汽车、火车、飞机等。
汽车是一种自驾式的交通工具,可以自由选择行驶的路线和速度。
汽车的优点是灵活便捷,适用于各种出行场景。
火车是一种通过轨道进行行驶的交通工具,可以进行长距离的出行,同时还可以运输大量的乘客和货物。
飞机是一种通过发动机提供的推力在空中飞行的交通工具,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出行。
交通方式划分率转移曲线法

交通方式划分率转移曲线法
交通方式划分率转移曲线法是一种用于评估城市交通方式分配的经验方法。
这种方法将城市中人口和劳动力根据交通方式进行划分,然后根据交通方式选择的分布模式,预测未来的交通方式选择。
具体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收集:收集城市的人口、就业和交通方式选择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来自于统计局、交通部门以及相关调查和研究。
2. 交通方式划分:根据收集的数据,将城市人口和劳动力按照交通方式进行划分。
常见的交通方式包括公共交通、私家车、步行和骑行等。
3. 划分率计算:计算每种交通方式的划分率,即该交通方式占总人口或劳动力的比例。
划分率可以通过人口或劳动力总数除以每种交通方式的人数或劳动力数来计算。
4. 转移曲线计算:根据历史数据和趋势分析,确定每种交通方式的转移曲线。
转移曲线表示在不同交通方式划分率下,未来交通方式选择的分布模式。
5. 预测未来交通方式:使用转移曲线来预测未来的交通方式选择分布。
根据预测结果,可以评估不同交通政策和规划对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
交通方式划分率转移曲线法是一种相对简单和经济的方法,可以在缺乏详细数据和复杂模型的情况下,对城市交通方式进行初步评估和规划。
然而,由于其简化的方法和基于历史数据的预测,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其他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交通方式划分

城市 类型
我国不同类型城市的 居民出行方式结构比例划分建议
体力型 交通方式
机动化交通方式
步行 自行车 摩托车 出租车 单位车 私家车 公交
私人 大城市 25~ 20~ 3~5 2~5
小汽 车发
与特大 城市
35
30
展的 初期 阶段
中小 30~ 30~ 5~8 1~3
城市
40
45
私人 大城市 20~ 10~
城市交通规划的方式选择 单独开车出行 乘公共汽车出行
乘地铁出行
乘出租车出行 骑自行车出行 骑摩托车出行 步行出行 组合出行
1、研究背景和意义
私家车
自行车
多模式城市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公共汽车
出租汽车
航拍1
航拍2
1.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未来实现所期望的交通 方式划分,如何改扩建各种交通设施引导人们 的出行,以及如何制定各种交通管理规则等. 2.在假设历史的变化情况将来继续延续下去的 前提下,研究交通方式间交通需求的变化;
以交通小区为研究单位的,将小区中个人或家庭 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如求平均值、求比例
等;再用这些统计值来标定交通发生、分布、方 式划分模型中的参数
在这个过程中关于个人和家庭的原始数据在统计 时被集中处理,即被集计化,因此被称为集计方 法,得出的模型称为集计模型
(2)非集计方法(disaggregate method)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资金条件下做出选择?
Q1:买一辆新车 VS 修理旧车
Q2:买品牌货品 VS 一般货品
Q3:将收入储蓄 VS 进行投资
经济学对消费选择行为解释的基本假定:
人们倾向于选择在他们看来具有最高满意度的那 些物品和服务,并采用“效用”来描述选择的可
交通方式划分方法

0.0
参数标定
设有N 次观测,对于第n 次观测中的交通方式k ,其解释变量样本是 , 是待定参数向量;方式的总效用是 。设第n 次观测的结果为:出行者选择了方式k ,可表达为 。
极大似然估计法来估计参数 ,对于第n 次观测,解释变量取值为 ,这种取值服从概率密度函数
选择概率为
通过四次调查,有关时间差和方式选择的样本值列于下表中,因此可构造问题的似然函数如下:
观察次数
样本值 ( )
选择结果
1
-3.0
方式1
2
-0.50
方式2
3
-2.0
方式2
4
-1.0
方式1
简化似然函数得
1.0
2.0
3.0
4.0
5.0
1.0
徒步,自行车
徒步以外
徒步
自行车
全交通方式
个人运输工具
公共运输工具
汽车
摩托车
公共汽车
铁路
交通方式划分模型
线性模型
这是函数模型中最早开发出来的模型。它把影响交通方式 分担的各种要素用线性函数的形式表示,从而推求交通方 式分担率。 不过,用这种方法求出的分担率P无法保证满足0<P<1。
Logit模型
-1.04
2
-0.86
-0.78
-1.14
3
-1.04
-1.14
-0.46
1
2
3
1
0.14
-0.27
-0.43
2
-0.27
-0.19
-0.52
3
-0.43
-0.52
0.14
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 ppt课件

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
闫小勇 kaiseryxy@
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
提纲
1 交通生成预测 2 交通分布预测 3 交通方式划分 4 交通分配 5 总结
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
1 交通生成预测
预测目的:
未来年各小区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
基础数据:
现状年各小区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
未来年各小区发生与吸引交通量;
小区间费用矩阵(重力模型)。
常用方法:
增长系数法
qij
qi0j
f(OOi0i
,Dj ) Di0
重力模型 qijOiDj f(cij) 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
3 交通方式划分
预测目的:
将各小区间的全方式分布量划分为分方式的分布量。
基础数据:
未来年各小区间的全方式交通分布量;
应理解各阶段预测模型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 所需数据以及参数标定方法,并结合交通规划 软件(如TransCAD等)勤加练习,方能掌握 并灵活应用四阶段法。
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
本讲到此结束
谢谢各位网友!
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
基础数据:
未来年各小区间某种交通方式的分布量;
交通网络拓扑结构与阻抗函数;
现状年路段观测流量(标定模型参数用)
常用方法: 平衡分配方法
tt01 VC
非平衡分配方法
随机分配方法
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
5 总结
四阶段法的模型思路清晰,相关的数据调查技 术和计算软件也比较成熟,是目前交通规划需 求预测的主流方法。
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基础资料。
常用方法:
原单位法 交叉分类法 回归分析法
O i bs xis
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概述

基础数据: 基础数据:
未来年各小区间的全方式交通分布量; 未来年各小区间的全方式交通分布量; 小区间各种交通方式的距离、费用矩阵。 小区间各种交通方式的距离、费用矩阵。 方式选择的样本数据(标定模型参数用) 方式选择的样本数据(标定模型参数用)
常用方法: 常用方法:
转移曲线法 概率模型
P = e / ∑e
现状年各小区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 现状年各小区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 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基础资料。 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基础资料。
常用方法: 常用方法:
s ∑ Oi = ∑ D j 原单位法 i =1 j =1 D j = ∑ cs x js 交叉分类法 s 回归分析法 Y = a + m a X ∑ i i 0
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
石家庄铁道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 闫小勇 kaiseryxy@
提纲
1 2 3 4 5 交通生成预测 交通分布预测 交通方式划分 交通分配 总结
1 交通生成预测
预测目的: 预测目的:
未来年各小区的发生与吸引交通量。 未来年各小区的发生与吸引讲到此结束
谢谢各位网友! 谢谢各位网友!
k ij k
Vijk
Vijk
Vijk = α ⋅ Tijk + β ⋅ Fijk + γ k
4 交通分配
预测目的: 预测目的:
将各种方式的分布量分配到交通网络上, 将各种方式的分布量分配到交通网络上,求出各路 段上的交通流量等。 段上的交通流量等。
基础数据: 基础数据:
未来年各小区间某种交通方式的分布量; 未来年各小区间某种交通方式的分布量; 交通网络拓扑结构与阻抗函数; 交通网络拓扑结构与阻抗函数; 现状年路段观测流量(标定模型参数用) 现状年路段观测流量(标定模型参数用)
交通方式划分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方法

最终得到各出行方式的方式划分比例如下:
自行车出行比例
p1=
eV(1)
5
=0.46/1.28=0.36=36%
! V(j) e
i=1
公交车出行比例
p2=
eV(2)
5
=0.17/1.28=0.13=13%
! V(j) e
i=1
出租车出行比例
p3=
eV(3)
5
=0.07/1.28=0.05=5%
! V(j) e
1 交通方式划分的影响因素
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出行,可以认为是交通方式 的组合。日常工作和上学等的出行,日常性地反复,将会形成出 行路径的详细信息,从而形成各自的交通方式选择模式。对这种 日常性、定型的出行方式,交通方式划分容易确定。然而,问题是 人们并非一成不变地沿用同一种出行形态(Trip Pattern),经常因 为某种原因改变其交通工具利用情况。例如,平时利用公共汽车 的人们,因为行李、天气、身体等原因改用出租车等。另外,人们 到外地出差,由于不熟悉当地的公交线路或不了解业务单位的 具体地址,常利用出租车。诸如此类的出行方式为非定型性出行 方式。因为没有掌握交通信息而多利用出租车,如果事先有这方 面的信息,可能会利用公交车。另外,人们的交通方式选择还与 出行的时间相关,过早或过晚的出行,由于公交车不便等原因, 多利用出租车。
另 一 类 是 以 概 率 论 为 基 础 的 非 集 计 方 法(disaggregate method),这一类方法分析的对象是个体,它将个体的原始资料不 加任何处理直接用来构造模型。非集计方法在交通方式分担研 究中是以单个出行者作为分析对象,个体原始数据不直接做统 计处理来构造模型,而是充分利用了每组调查样本数据的内在 联系,求出描述个体选择行为的概率值,最后将模型计算的选择 概率值转化为全体分区居民的选择概率值。非集计方法的特点 是:调查的个人数据能够得到充分的挖掘,要求的样本较小,所 以相对成本会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