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9钱学森∣苏教版(共20张PPT)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钱学森》公开课课件PPT

• 当年在加州理工学院的中国学生
返回
广阔无垠 劈波斩浪 一艘巨轮 步伐稳健 前额宽大 屈指一算 魂牵梦绕 赴美留学 待遇优厚 生活富裕 条件优越 袒露心迹 倾诉情怀 水天一色 卓越贡献 归国航程 火箭舱壁 漫长岁月 诞生 诚恳 冯•卡门
读一读下列句子,想一
想这些话所表现出的思想感 情?
) 伟( )( )(
)
二. 教学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三. 课堂练习
1. 读一读,再抄写。
洪水
冲倒
治理
很久很久
地形
父亲
引导
伟大英雄
2. 按要求填空。
洪:有( )画,第七画是( 父:有
)。
( )画,第三画是( 理:有( ) )。
画,第十画是( 姓:有( )画,第 )。
三画是( 四. 作业
)。
1. 抄写生字。 2. 背诵课文。 练习 6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
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 为的是回到祖国能为人民多 做点事。”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
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 为的是回到祖国能为人民多 做点事。”
钱学森埋藏在心底很久的 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 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 服务。
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 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 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 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 需要我们——祖国的儿女共同 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小练笔
利用课前搜集到的资料,结合课堂学 习的内容,以《钱学森》为题写一篇简短 的人物介绍。
2. 自由练背。 3. 指名背诵。 4. 齐背课文。 第三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 读多音字口头组词。
没 mei (
)
dao (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19 钱学森|苏教版 (共25张PPT)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从黑 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了。祖 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 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 当回去。”
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 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 离开美国。
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 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 美国。我宁可把他枪毙了,也 不让他回去。
19 钱学森
“中国导弹之父”
贡献
富裕
魂牵梦绕
学习目标:
1、 我能有感情朗读,品味钱学森 的语言,体会他的拳拳报国心, 浓浓爱国情。 2、 我能感受倒叙、对比写作方法 在文中的作用。
出示自学提示: 请同学们细心默读课文,横线画出描写钱
学森语言的句子,想一想钱学森分别是在什么 情况下说的,圈出关键词,从中你感受到了什 么?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
资料 钱学森决定马上以探亲为名回国,并
订了飞往香港的机票。但就在这时,美国 当局突然通知钱学森不得离开美国,理由 是说他的行李中携带有同美国国防有关的 “绝密”文件。联邦调查局派人继续监视 他家每个人的行动。非法逮捕了钱学森。 钱学森被关押在一个岛上的拘留所里。15 天后被保释出狱。出狱后他仍无人身自由, 在美国羁绊达5年之久。联邦调查局和移 民局继续对他进行监视和跟踪。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 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 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 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 是应当回去的。”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从黑 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了。祖 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 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 当回去。”
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 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 有困难。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19 钱学森|苏教版 (共28张PPT)

钱学森1934年毕业
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 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 气动力学教授 冯·卡门, 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 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 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 优越的工作条件。
钱学森1934年毕业
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 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 气动力学教授 冯·卡门, 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 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 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 优越的工作条件。
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 “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 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 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 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
为“中国导弹之父”。
资料
他替中国研制的导弹,不但完全平衡了中 国和美国之间战略武力的差距,也使中国对苏 联的威胁产生抗衡。简直是以一人之力换一国 之力。
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 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 他离开美国!”
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 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
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
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 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四 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 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 掠过他那宽大的前额。眺望着 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 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 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 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 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
课后作业
20世纪50年代,像钱学森这样的海外学 子还有许多(如李四光、邓稼先、华罗庚、 苏步青等科学家),课后请搜集资料,拓展 阅读,了解他们的爱国故事。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钱学森》PPT教学课件

16
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
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 论
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绝不能让
他离开美国!”
2020/12/11
17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 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 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 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 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 要我们——祖国的儿女共同去创造, 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2020/12/11
12
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 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 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 很穷,但需要我们——祖国的儿女共 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2020/12/11
13
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 有动摇过,经过5年的漫长岁月,在周 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 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14
2 4
9
13
17
2020/12/11
中国导弹之父
1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 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 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2020/12/11
2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 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 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2020/12/11
3
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 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 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2020/12/11
18
经过5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 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 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 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 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2020/12/11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9课《钱学森》_苏教版 (共20张PPT)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5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5日星期三2021/8/252021/8/252021/8/25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52021/8/252021/8/258/25/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52021/8/25August 25,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52021/8/252021/8/252021/8/25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胡主席看望钱学森爷爷。
我能行
é fù yù kěn ɡònɡ
额赴 裕恳 贡
额外 赴宴 富裕 恳求 贡献
钱学森为什么要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待 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 自己的祖国呢?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 业做出了哪些贡献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两 个问题读课文。
②为什么说“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③这段话表达了钱学森怎样的思想感情?
读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军官的话,想 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 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话。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胡主席看望钱学森爷爷。
我能行
é fù yù kěn ɡònɡ
额赴 裕恳 贡
额外 赴宴 富裕 恳求 贡献
钱学森为什么要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待 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 自己的祖国呢?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 业做出了哪些贡献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两 个问题读课文。
②为什么说“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③这段话表达了钱学森怎样的思想感情?
读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军官的话,想 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 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话。
六年级上册语文《19钱学森》PPT课件

本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
( 钱学森 )在( 美国 )时,一 刻也没有忘记( 祖国 ),以及回 国后为我国( ) 运载火箭 )和( 导弹 的研制和发射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赞 扬了他时刻不忘( 祖国 )的高尚 情怀。
作业:
完成本课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对文章的内 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请你们再次默读课文, 画出文中钱学森说的话。这节课,我们就 来对人物的语言细细品味,体会钱学森的 话语中饱含的情感。
19 钱学森
“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 毕业照 (1934)
毕业于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系
1938年,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研究
稳健(wěn) 舱壁(cāng) 眺望(tiào) 富裕(yù) 贡献(gòng)
步伐(fá) 恳切(kěn) 袒露(tǎn) 额头(é)
字词学习
屈指一算 运载火箭 卓 越 魂牵梦绕 劈波斩浪 袒 露 广阔无垠 水天一色 眺 望
词语解释
广阔无垠yí n:形容非常广阔,无 边无际。 劈波斩zhǎn浪:比喻不畏艰险,奋 勇向前。 魂牵梦绕 :形容日夜牵挂,十分思 念。 袒tǎn露lù:毫无掩饰的表露。
第一自然段讲钱学森历经 15 天的 航行,终于返回了祖国。 第二自然段写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时, 念念不忘祖国。 第三、四自然段讲在美国留学的钱 学森得知新中国成立之后,格外的 兴奋,渴望早日回国。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 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 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 做点事。”
时刻不忘祖国 爱国精神
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 卡 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 和最得力的助手。Fra bibliotek学有所成、前途无量
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 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钱学森》课件

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钱学森钱 学 森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
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 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
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
前额 袒露
富裕 兴奋
贡献
诚恳
运载火箭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 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 人民多做点事。”
“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
师, 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钱学森提出回国申请后,美国当局千方百计加 以阻挠和迫害,没收了钱学森的各种资料和书籍,
并诬陷他为间谍,将他关押在一个孤岛上,进行惨
无人道的折磨和迫害,仅15天,就使他的体重减轻 了30斤。被营救出来后,美国移民局非法限制他的 自由,要他每月到移民局报到一次,不准他离开洛 杉矶。特务一直监视他,时常闯入他的研究室和住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 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 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 回去的。”
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
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 卡门,成为
冯· 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当时钱 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 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 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 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
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
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
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课文19 钱学森|苏教版 (共30张PPT)

人物类文章
《最后的姿势》 《船长》 《轮椅上的霍金》
-------
人物类文章学习法:
首先,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初步感知人物的形象;
其次,抓住最有Biblioteka 现力的语言来 探究人物内心。或抓住动作、神情、 心理活动等等感悟人物的形象;
第三,说说自己的感悟、收获。
自读引路
1.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钱学 森说的话,再轻轻读两遍。
坎坷归国路
当钱学森提出回国后,美国军方非常恐慌, 后来又非常地恼火,明里暗里对钱学森进行迫害。 他们卑鄙地找了个借口让移民局抄了他的家,把 钱学森抓了起来关押在一个孤岛上,进行惨无人 道的折磨和迫害,仅半个月,就使他的体重减轻 了30磅(约合27斤)。后来,海关又没收了他的 行李,包括800公斤书籍和笔记本。他们谎称里面 有机密材料。后来,钱学森终于找机会摆脱特务 监视,在一张小香烟纸上写了一封求教信寄给在 比利时的亲戚,辗转送到周恩来手中。中美两国 经过多次谈判,中方用扣押的11个美国飞行员换 取了钱学森回国的机会。
笔诉心声
饱受煎熬的钱学森痛苦过、迷
茫过、绝望过,但是,往往就是在
最艰难、最无助的时候,钱学森总
是对自己说:“钱学森,
”。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 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 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 火箭的舱壁啊!”
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课文的 第一自然段应放在哪儿?为什么 要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
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课文的 第一自然段应放在哪儿?为什么 要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
小组活动
组员在组内分享自己 的阅读收获,然后推选代 表向全班汇报阅读收获。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 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 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 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 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 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 “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有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 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 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15
课文讲解
细读感悟
1.钱学森的话是对谁说的? 留学生
2. 他在答复留学生的这番话时会用怎样的语气说? 激动!诚恳! 坚决!坚定!果断!
3. 体会钱学森话中表达了什么? 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钱学森对祖国的无限
热爱,以及他立志建设祖国的决心。
16
课文讲解
导弹
运载火箭
17
课文总结
总结
正因为这“赤子情怀”,可以放弃富贵荣华,正因为这“赤子之 心”可以战胜重重阻挠,钱学森回来了,华罗庚回来了,李四光回来 了,还有邓稼先、吴文俊、郭永怀等也回来了。他们魂牵梦绕的是自 己的祖国,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了孟子的千古名言——“富贵 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发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总结钱学森的历史成就和贡献,体
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
课文导入
河山只在我梦里 祖国已多年未清静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 在我胸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 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清
第六单元 ·第十九课
钱学森
1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科
学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2、在充满个性的反复朗读、揣摩、品味中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
3、体会语言形式,领会写法特色。
【过程与方法目标】
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读,理解课文,激
第四部分(第5、6自然段):钱学森克服重重阻挠,在周总理的关怀下,
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第五部分(第7自然段):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
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9
课文讲解
细读感悟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的一切,都是在作准 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钱学森做了什么?两个“最”意味 着什么?
14
课文讲解
细读感悟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 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 祖国 儿女们共同去 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钱学森是在什么情 况下说这段话的?
当时的中国经历了多年的战火,刚刚成立, 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科研的环境、设备,与美国 有着天壤之别。可是钱学森丝毫不嫌弃祖国贫穷, 依然决然要回到祖国去。
欲(欲望)
恳(诚恳) kĕn
肯(肯定)
6
字词精讲
咬准字音
额头 前额 余额
7
非常广阔,无边无际。 例:阳光洒在广阔无垠的海面上。 劈波斩浪:比喻不畏艰险,奋勇向前。 例:比喻不畏艰险,奋勇向前。 稳健:稳而有力。 例:我们迈着稳健的步伐向操场走去。 魂牵梦绕:形容思念很深的心情、情绪。
13
课文讲解
细读感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这一年的中秋之夜, 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 节倍思亲”。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这 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
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曾经担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及 加州理工学院教授,为中美两国的导弹和航天计划都做出过重大 贡献。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和“导弹之父”。 曾经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 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等职务。
5
字词精讲
咬准字音
裕(富裕) yù
把回国看成是一种职责,一种责任。这就是他,一个炎黄子 孙的真情流露。
12
课文讲解
细读感悟
• “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
能让他离开美国!”
你知道一个师有多少人吗?部队的编制分甲、乙两种,乙种师5000人是一 个师,甲种师一个师就是10000人,你们说五个师相当于多少人?钱学森一个 人可以抵得上25000人—50000人啊!你们说,钱学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力量无比的人!伟大的人!了不起的人!不可多得的人!打着灯笼难找的人!)
当时,钱学森和老师一起研究罗斯福总统钦定的火箭 发射、原子弹和氢弹。他曾暗下决心:我虽与祖国远隔重 洋,不能上战场与日军搏斗,但可以利用在美国的科学研 究和实验条件,去抢占世界科技高峰,借以提高军事力量, 打击帝国主义德、日、意。
10
课文讲解
细读感悟
•
如果钱学森选择留在美国,将意味着什么?想
一想会是什么样的生活?有哪些优越的工作条件?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3
课文导入
人物登场
我们认识了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 森。
通过预习,你觉得钱学森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走近钱学森,感 受他的赤子之心。
4
作者介绍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 浙江杭州人,中国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暨中国工程院
例:她终于又回到了令她魂牵梦绕的故乡。
8
课文讲解
整体感知: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分别都说了什么?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钱学森乘一艘巨轮在海上航行了15天,终于返
回祖国。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钱学森在美国留学,但时刻不忘祖国。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新中国的诞生使钱学森和十几位美国的留
学生格外兴奋,钱学森渴望早日回国。
可是他说——齐读句子。现在,他一心想要回国,
意味着他要放弃——29岁就被聘为麻省理工大学的
(汽车、洋房、钱财、一流的实验室、先进的实验器材、
与同行终一起身研教究的授氛。围…放…弃) —— 放弃——
11
课文讲解
细读感悟
•
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
着——我们是应当回去的。”“日夜盼望”
“终于” “(应理当所应”当是、什天经么地意义思)这?两个字,让我们看到了钱学森
15
课文讲解
细读感悟
1.钱学森的话是对谁说的? 留学生
2. 他在答复留学生的这番话时会用怎样的语气说? 激动!诚恳! 坚决!坚定!果断!
3. 体会钱学森话中表达了什么? 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充分感受到钱学森对祖国的无限
热爱,以及他立志建设祖国的决心。
16
课文讲解
导弹
运载火箭
17
课文总结
总结
正因为这“赤子情怀”,可以放弃富贵荣华,正因为这“赤子之 心”可以战胜重重阻挠,钱学森回来了,华罗庚回来了,李四光回来 了,还有邓稼先、吴文俊、郭永怀等也回来了。他们魂牵梦绕的是自 己的祖国,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了孟子的千古名言——“富贵 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发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总结钱学森的历史成就和贡献,体
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
课文导入
河山只在我梦里 祖国已多年未清静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 在我胸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 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清
第六单元 ·第十九课
钱学森
1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科
学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2、在充满个性的反复朗读、揣摩、品味中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
3、体会语言形式,领会写法特色。
【过程与方法目标】
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读,理解课文,激
第四部分(第5、6自然段):钱学森克服重重阻挠,在周总理的关怀下,
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第五部分(第7自然段):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
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9
课文讲解
细读感悟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的一切,都是在作准 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钱学森做了什么?两个“最”意味 着什么?
14
课文讲解
细读感悟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 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 祖国 儿女们共同去 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钱学森是在什么情 况下说这段话的?
当时的中国经历了多年的战火,刚刚成立, 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科研的环境、设备,与美国 有着天壤之别。可是钱学森丝毫不嫌弃祖国贫穷, 依然决然要回到祖国去。
欲(欲望)
恳(诚恳) kĕn
肯(肯定)
6
字词精讲
咬准字音
额头 前额 余额
7
非常广阔,无边无际。 例:阳光洒在广阔无垠的海面上。 劈波斩浪:比喻不畏艰险,奋勇向前。 例:比喻不畏艰险,奋勇向前。 稳健:稳而有力。 例:我们迈着稳健的步伐向操场走去。 魂牵梦绕:形容思念很深的心情、情绪。
13
课文讲解
细读感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这一年的中秋之夜, 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 节倍思亲”。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这 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
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曾经担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及 加州理工学院教授,为中美两国的导弹和航天计划都做出过重大 贡献。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和“导弹之父”。 曾经担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 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等职务。
5
字词精讲
咬准字音
裕(富裕) yù
把回国看成是一种职责,一种责任。这就是他,一个炎黄子 孙的真情流露。
12
课文讲解
细读感悟
• “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
能让他离开美国!”
你知道一个师有多少人吗?部队的编制分甲、乙两种,乙种师5000人是一 个师,甲种师一个师就是10000人,你们说五个师相当于多少人?钱学森一个 人可以抵得上25000人—50000人啊!你们说,钱学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力量无比的人!伟大的人!了不起的人!不可多得的人!打着灯笼难找的人!)
当时,钱学森和老师一起研究罗斯福总统钦定的火箭 发射、原子弹和氢弹。他曾暗下决心:我虽与祖国远隔重 洋,不能上战场与日军搏斗,但可以利用在美国的科学研 究和实验条件,去抢占世界科技高峰,借以提高军事力量, 打击帝国主义德、日、意。
10
课文讲解
细读感悟
•
如果钱学森选择留在美国,将意味着什么?想
一想会是什么样的生活?有哪些优越的工作条件?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3
课文导入
人物登场
我们认识了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 森。
通过预习,你觉得钱学森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走近钱学森,感 受他的赤子之心。
4
作者介绍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 浙江杭州人,中国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暨中国工程院
例:她终于又回到了令她魂牵梦绕的故乡。
8
课文讲解
整体感知:全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分别都说了什么?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钱学森乘一艘巨轮在海上航行了15天,终于返
回祖国。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钱学森在美国留学,但时刻不忘祖国。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新中国的诞生使钱学森和十几位美国的留
学生格外兴奋,钱学森渴望早日回国。
可是他说——齐读句子。现在,他一心想要回国,
意味着他要放弃——29岁就被聘为麻省理工大学的
(汽车、洋房、钱财、一流的实验室、先进的实验器材、
与同行终一起身研教究的授氛。围…放…弃) —— 放弃——
11
课文讲解
细读感悟
•
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
着——我们是应当回去的。”“日夜盼望”
“终于” “(应理当所应”当是、什天经么地意义思)这?两个字,让我们看到了钱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