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的光学特性研究
纸张结构特点及性能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

4 )光 学 特 性
向 选 择 油 墨 吸 收 性 能 好 ,干 燥 固 着 快 的 纸 张 ,这 有 利 于 大 批 量 的 印 刷 ; 在 印 制 精 美 画 册 时 , 印 刷 油 墨
多 选 择 氧 化 结 膜 型 或 挥 发 干 燥 型 , 为 很 好 地 体 现 印
纸 张 的 光 学 特 性 会 对 印 刷 品 的 呈 色 效 果 产 生
说 ,吸墨 性 过 大会 导 致 对 油 墨连 结 料 的过 分 吸 收 ,
印 迹 黯 淡 无 光 泽 ,甚 至 产 生 透 印 或 粉 化 现 象 ; 吸 墨
性 过 小 ,则 减 慢 油 墨 干 燥 速 度 , 易 导 致 印 品 背 面 蹭 脏 。 在 实 际 应 用 中 ,根 据 纸 张 的 不 同 的 使 用 目 的 , 选 择 不 同 的 纸 张 。 比 如 在 对 印 品 质 量 要 求 不 高 的 报 纸 业 中 , 一 般 使 用 以 渗 透 干 燥 为 主 的 油 墨 ,我 们 倾
2 纸 张 性 能 对 印 刷 品 质 量 的 影 响
1)平 滑 度
拉 版 的 方法 使 图 文变 形量 与 纸 张 变形 量 达 到 一致 , 使 套 印 更 精 准 。 另 外 , 纸 张 由 于 存 在 两 面 性 ,在 印 刷 过 程 中 会 因 吸 湿 不 均 而 卷 曲 ,这 会 造 成 输 纸 的 困 难 和 故 障 。 因此 ,印刷 前 应 将纸 张 充 分调 湿 ,直至
可 能 在 油 墨 转 移 时 转 移 效 果 不 均 匀 , 使 网 点 形 状 失
真 ,低 密 度 处 网 点 丢 失 受 损 , 高 密 度 处 网 点 并 级 , 这 样 网 点 构 成 的 印 品 必 然 清 晰 度 低 ,层 次 不 丰 富 。
纸的不透明性能研究 造纸与化工等方向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纸的不透明性能研究造纸与化工等方向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摘要对于文化印刷用纸,不透明度低将会导致出现透影、透印现象,影响使用。
在纸浆中加入碳酸钙或增加纸页的定量能提高纸的不透明度。
近年来,随着对节约能源的日益重视,印刷纸向轻定量化发展已成为时代的趋势,但由于碳酸钙粒径、分布及在纸中的留着等原因,要达到一定的不透明度,往往需要比较高的填料加入量及填料留着率才能保证纸张有预期的不透明性能。
本文通过在纤维表面进行碳酸钙改性,获得具有高光学性能的纳米化纤维。
纳米化纤维的研究与生产中,碳化反应工段是整个工艺过程的核心部分。
该过程工艺参数控制的好坏直接决定着纳米化纤维的性能。
影响纳米化纤维的主要因素有:反应的温度、CO2流量、Ca(OH)2的浓度、搅拌速度,通过对以上影响因素的分析,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在0.5%的浆浓下,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改性纤维的吸附量是随着减少的;随着CO2流量的增加,改性纤维的吸附量是随着减少的;随着Ca(OH)2浓度的增加,纤维的吸附量也随着增加;随着搅拌速度的增加,纤维的吸附量是减少的。
考虑到碳酸钙的颗粒大小及其它因素,确定比较合适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5℃,CO2流量为20L/h,Ca(OH)2浓度为1%,搅拌速度为300rpm,改性纤维的吸附量为0.528g左右。
并将此条件下的改性纸浆纤维进行配抄,研究其配抄后纸的白度、不透明度、紧度、撕裂度、耐破度、抗张强度的变化,得到配抄比例为10%时,纸张的白度、不透明度是增加,撕裂度、紧度、抗张指数均有所下降,耐破度基本不变。
在相同的条件下,将配抄比例为10%的纸与加填填料为20%的纸进行比较,发现改性纤维能提高纸页的性能,达到低灰分、高不透明度的效果。
关键词:不透明度,温度,转速,流量,碳酸钙ABSTRACTRegarding the cultural printing paper, the low opacity will cause projection, penetrability phenomenon, and affect the use. It can enhance the paper the opacity by joining the calcium carbonate in the pulp or increasing paper basic weight.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paying more attention in saving the energy, the printing paper’s light quantitative development is the tendency. but because of the calcium carbonate particle size、the distribution and retention reasons, to achieve the certain opacity, usually needed high quantity of filler and retention rate can guarantee the paper anticipated opacity. This article carries out calcium carbonate modification on the surface of fiber, obtains high optical quality nanometer fiber.In the nanolyzed fiber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the carbonization responded section is the core of entire technological process. This process craft parameter controls the quality of nanolyzed fiber performance directly. The influence primary factors include: response temperature, CO2 current capacity, Ca (OH) 2 density, stir speed, by analyzing the above affect factors, this paper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Under 0.5% pulp density, along with reaction temperature elevating, the modified fiber adsorptive capacity reduced; Along with the CO2current capacity increasing, the modified fiber adsorptive capacity reduced; Along with Ca (OH) 2 density increasing, fiber adsorptive capacity also increased; Along with the stir speed increased, the fiber adsorptive capacity reduced.Considered to the size of calcium carbonate pellet and other factors, the appropriate response condition is: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is 15 ℃, the CO2current capacity is 20L/h, Ca (OH)2 density is 1%, the stirring rate is 300rpm, and the modified fiber adsorptive capacity is about 0.528g. And makes hand-sheet paper with modified fiber of that condition, studies of paper’s whiteness index、opacity index、bulk index、tear index、burst index、tensile index change. Conclusion is while the proportion of modified fiber is 10%, whiteness index、opacity index increase, tear index、bulk index、tensile index reduce, burst index is basically invariable.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 compared 10% proportion modified fiber paper with 20% proportion filler ones, discovered that the modified fiber will be able to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paper, to achieve the low ash, the high opacityindex.Keywords:Opacity index, temperature, stirring rate, current capacity, calcium carbonate目录摘要 (I)第一章前言 (1)1.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2纸的不透明度形成机理 (1)1.3纸张不透明度概念和表达方法 (1)1.4影响纸不透明性的因素 (2)1.4.1纤维原料的影响 (2)1.4.2填料的影响 (4)1.4.3打浆的影响 (7)1.4.4纸张的定量和厚度对不透明度的影响 (7)1.4.5纸张的紧度对不透明度的影响 (8)1.5国内外研究状况 (9)1.6论文的主要内容 (11)第二章纤维表面碳酸钙改性 (12)2.1引言 (12)2.2实验原材料及方法 (12)2.2.1实验前的准备 (12)2.2.2实验原材料 (13)2.2.3实验仪器 (13)2.2.4 实验工艺流程图 (13)2.2.5碳化反应说明 (13)2.2.6实验结果及讨论 (14)2.3实验小结 (19)第三章改性纤维的应用 (20)3.1概述 (20)3.2实验材料及方法 (21)3.2.1 实验原材料 (21)3.2.2 实验仪器 (21)3.2.3 实验方法 (21)3.3结果与讨论 (25)3.3.1 改性纤维加入量对纸张性能的影响 (25)3.3.2加入10%改性纤维与加入20%的CaCO3的比较 (30)3.4小结: (31)第四章小结 (32)致谢 (34)参考文献 (35)第一章前言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造纸作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的技术革命,从古至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纸张质量测试如何进行纸张质量测试和评估

纸张质量测试如何进行纸张质量测试和评估纸张质量测试如何进行:纸张质量测试是确保纸张的质量符合标准的重要步骤。
通过对纸张的物理特性、光学特性和印刷性能等进行测试和评估,可以判断纸张的质量优劣以及其适用性。
本文将介绍纸张质量测试的主要内容和评估方法。
一、物理特性测试1.光泽度测试:使用光泽度仪对纸张的表面光泽度进行测量,光泽度高的纸张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
2.厚度测试:使用厚度测量仪测量纸张的厚度,以确保符合规定的标准。
3.重量测试:使用天平测量纸张的重量,了解纸张的密度和纸张质量。
4.湿强度测试:将一定尺寸的纸张浸泡在水中,测试其湿强度,以确定其抗湿性能。
二、光学特性测试1.透光率测试:使用透光率仪测量纸张的透光率,了解纸张透明度,透光率高的纸张适用于印刷需要。
2.白度测试:使用白度仪测量纸张的白度,白度高的纸张具有更好的视觉效果。
3.色差测试:使用色差仪测量纸张的色差值,以判断纸张颜色是否准确。
三、印刷性能测试1.水墨吸收性测试:通过喷墨试验或者油墨试验,测试纸张的水墨吸收性能,优秀的纸张应具有适度的吸墨性能。
2.卷曲度测试:测量纸张受潮后的卷曲度,了解纸张在湿润环境下的卷曲程度。
3.耐磨性测试:使用摩擦试验机,对纸张进行耐磨性测试,以评估其表面的耐用性。
评估方法纸张质量的评估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来确定,以下是一些通用的评估方法:1.对照评估:将待评估纸张与质量稳定的对照纸进行比较,对照纸张作为标准,评估待测纸张的优劣。
2.试验评估:将待评估纸张进行一系列的试验,包括水墨吸收性、强度、耐磨性等测试,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评估。
3.专家评估:请资深纸张专家对纸张进行评估,根据其经验和专业知识给出评价结果。
纸张质量测试的目的是为了选择适合不同应用场景的纸张,并保证印刷效果和使用效果的稳定和一致性。
通过科学、系统的测试和评估,可以有效提高纸张产品的质量,满足用户的需求。
因此,在进行纸张质量测试时,需要结合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和评估指标,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合理的评估和选择。
纸张表面光学特性的研究分析

纸张表面光学特性的研究分析作者:刘传杰李玉梅来源:《今日印刷》2017年第05期在印品质量评价过程中,纸张作为最主要的承印材料,评价纸张性能是一个必要的环节,纸张种类繁多且特性各异,不同特性对印品质量具有不同的影响,其中纸张光学特性对印刷图像质量的影响是最重要的。
正确认识纸张光学特性,掌握其优势与不足,一方面可为客户合理选择承印纸张,制作符合要求的印品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是开展产品设计与优化生产,制定生产过程控制参数的前提。
纸张表面光学特性的检测纸张表面光学特性是指纸张受光照射后纸张对光线的折射、透射和吸收的能力,包括纸张白度、不透明度、光泽度等。
本实验中,选取了5种不同类型的纸张并对纸张表面光学特性白度、不透明度、色度进行检测。
1.实验设备与材料YT-48数显白度仪,如图1;X-rite i1 Pro2分光光度计,见图2;5种喷墨打印纸;纸张编号与纸张类型见表1。
2.检测原理与方法①纸张白度的检测纸张白度的检测即度量纸张受光照射后全反射的能力,也就是纸张光亮程度。
目前使用的白度仪,使用D65光源,测量纸张对主波长为457nm蓝光的反射能力。
该方法将平行光束以45°角照射到纸张表面,然后测量纸张法线方向的反射率,在入射光中放滤色片滤去红外光,在反射光中放滤色片提供457nm蓝光作为测量光。
每种纸样都沿着纸的横向取样,切取10mm×10mm的试样10张,保持试样的清洁。
使用上述YT-48白度仪测量各式样的白度,并记录数据。
②纸张不透明度的检测纸张的不透明度用纸张受光照射时光线吸收量与反射量的比值率来表示。
通常采用反差率来描述纸张的不透明度,指单张纸背衬黑体时的扩散反射率与背衬白体时的扩散反射率的比率。
不透明度:R0——试样背衬黑体,漫反射因数Ry测定值;R∞——多层试样(不透明)Ry测定值。
同样每种纸样另切取10mm×10mm的试样10张,保持试样的清洁。
在上述YT-48白度仪上用标准黑筒背衬,首先将手轮转到Ry,把单张纸放在其上方,测定出反射率R0。
彩色透光纸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彩色透光纸的特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探究彩色透光纸的透光效果与颜色之间的关系。
3. 学习利用彩色透光纸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
二、实验原理彩色透光纸是一种特殊的光学材料,具有透光、不反光的特点。
当光线透过彩色透光纸时,其颜色会受到纸张颜色的影响,从而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
本实验通过观察彩色透光纸在不同光源下的透光效果,分析其颜色与透光效果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彩色透光纸、白炽灯、LED灯、手机摄像头、白色背景板、剪刀、胶带等。
2. 实验仪器:实验台、白炽灯、LED灯、手机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彩色透光纸按照设计好的图案剪裁成所需形状。
2. 在实验台上设置白色背景板,将剪裁好的彩色透光纸固定在背景板上。
3. 使用白炽灯和LED灯分别作为光源,照射彩色透光纸。
4. 观察并记录不同光源下彩色透光纸的透光效果,利用手机摄像头拍摄实验现象。
5. 对比分析不同颜色彩色透光纸在相同光源下的透光效果。
6. 利用彩色透光纸进行简单的艺术创作,观察其视觉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结果(1)白炽灯照射下,彩色透光纸的透光效果明显,颜色较为鲜艳。
(2)LED灯照射下,彩色透光纸的透光效果相对较弱,颜色较为暗淡。
(3)不同颜色彩色透光纸在相同光源下的透光效果存在差异,红色、蓝色等颜色透光效果较好,黄色、绿色等颜色透光效果较差。
2. 分析(1)白炽灯发出的光线为暖色调,与彩色透光纸的颜色相匹配,使得透光效果更加明显。
(2)LED灯发出的光线为冷色调,与彩色透光纸的颜色相冲突,导致透光效果减弱。
(3)不同颜色彩色透光纸的透光效果与纸张颜色的波长有关,波长越短,透光效果越好。
六、实验结论1. 彩色透光纸具有透光、不反光的特点,在艺术创作、装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2. 彩色透光纸的透光效果与光源颜色、纸张颜色等因素有关,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光源。
3. 本实验成功探究了彩色透光纸的透光效果与颜色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出版印刷用纸的光学性能及测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出版印刷用纸的光学性能及测试
近年来,我国造纸工业迅速发展,纸和纸板总产量、总消费量已位
居世界第二,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标准化体系。
其中,国家标准化法、计量法和产品质量法,是纸产品生产与销售必须遵循的三个基本法。
我国造纸工业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轻工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
就应
用领域而言,有产品标准、产品性能测试方法标准和产品测试环境大气条件标准,同时还有纸张质量监督检验造纸专用计量器具轻工业部部门计量检定规程。
根据我国造纸工业标准化体系表,出版印刷用纸分为非涂布纸与涂布纸两大类。
出版印刷业大批量使用的纸张,如新闻纸、胶版印刷纸、胶印书刊纸、凸版印刷纸等属非涂布印刷纸类;铜版纸、低定量涂布纸、铸涂纸等属涂布印刷纸类。
纸张的光学性能从测试依据的光学原理看,白度、色度、不透明度等属纸张的漫反射特性,光泽度、印刷光泽度属纸张的镜面反射特性。
本文重点介绍出版印刷用纸的白度、色度、不透明度等光学性能及其测试标准。
光学性能
1.白度
众所周知,白色纸张可真实、客观地反映出印刷图文的全部色彩,
提高文字的反差和清晰度,使复制品色彩鲜艳,达到图文并茂的效果。
纸张白度越高,这种效果越显着。
然而白度不宜过高,否则反射光线强,对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第六章 纸张的光学性质

第三节 透明度和不透明度
?不透明度取决于总透射光量。 ?透明度仅取决于镜面透射光量。
?理想的透明材料,应是不反射、散射和吸 收照射其上面的光,而无散射地透过所有 的光。
?当光通过物体发生散射和扩散透射时,该 物体便称为半透明体。几乎所有的纸张都 是半透明体。
二、白度的测量
常用的测量仪器,是测量纸张对主波 长为457nm 蓝光的反射能力。
在美国,普遍使用的是前造纸化学学 院(IPC) 研究制造的测试仪器, 1941 年定 为TAPPI 标准方法,测量结果称为 TAPPI 白度,也是我国纸张白度的 标准测量方法 。
TAPPI白度测量
三、视觉白度
1
概念
纤维都几乎处于纸页平面上,光线仅横向通过它们,纤维长度对纸张不透明度
的影响也非常小或几乎没有 。
?不透明度均随纤维大小的减小而增加。 细小纤维吸收光
的程度高,因而能产生相当高的不透明度。
?浆料的蒸煮程度、打浆和压榨程度以及其他影响 纸页粘结程度的造纸因素对纸张的不透明度都有影 响。
?浆料反射能力越低,纸张不透明度越高。
凡能测量反射率的仪器也能测量不 透明度。
2.不透明度的表示方法
? TAPPI 不透明度 ? 印刷不透明度 ? IGT 印刷不透明度
A. TAPPI不透明度
C0.89 =R 0/R 0.89
R 0 单张纸背衬黑体时的反射率 R 0.89 单张纸背衬为反射率89 %白体时的反射率
按TAPPI 方法T425 (Opacity of paper )所给条件 进行不透明度的测量。
一、光泽度的表示法
镭射纸透光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镭射纸的透光特性;2. 探究不同颜色镭射纸的透光差异;3. 分析镭射纸在特定光源下的透光效果。
二、实验原理镭射纸是一种具有特殊光学性能的纸张,其表面涂有一层金属膜,通过光的干涉原理产生多彩的光泽。
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颜色镭射纸在光源下的透光效果,分析其透光特性。
三、实验器材1. 镭射纸(红色、蓝色、绿色、黄色、白色各一张)2. 镭射笔3. 烛光4. 白纸5. 透明胶带6. 直尺7. 记录本四、实验步骤1. 将红色、蓝色、绿色、黄色、白色镭射纸分别剪成相同大小的正方形。
2. 在白纸上用透明胶带贴上红色、蓝色、绿色、黄色、白色镭射纸,确保胶带与纸张紧密贴合。
3. 点燃蜡烛,将蜡烛放在距离白纸约20cm的位置。
4. 观察不同颜色镭射纸在烛光下的透光效果,记录观察结果。
5. 用镭射笔照射不同颜色镭射纸,观察透光效果,记录观察结果。
6. 对比分析不同颜色镭射纸在烛光和镭射笔照射下的透光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结果:在烛光下,红色镭射纸透出红色光芒,蓝色镭射纸透出蓝色光芒,绿色镭射纸透出绿色光芒,黄色镭射纸透出黄色光芒,白色镭射纸透出白色光芒。
在镭射笔照射下,不同颜色镭射纸均能透出相应的颜色光芒。
2. 分析:(1)在烛光下,不同颜色镭射纸的透光效果与其在可见光中的颜色一致。
这是因为镭射纸的金属膜对不同颜色的光具有选择性透光特性。
(2)在镭射笔照射下,不同颜色镭射纸的透光效果仍然与其在可见光中的颜色一致。
这说明镭射纸的透光特性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范围内基本相同。
(3)在烛光和镭射笔照射下,不同颜色镭射纸的透光效果存在差异。
这可能与光源的波长和强度有关。
在烛光照射下,光源波长较长,透光效果相对较差;在镭射笔照射下,光源波长较短,透光效果相对较好。
六、实验结论1. 镭射纸具有选择性透光特性,对不同颜色的光具有选择性透光。
2. 镭射纸的透光效果在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范围内基本相同。
3. 光源波长和强度对镭射纸的透光效果有一定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纸张的光学特性研究
纸张作为最主要的承印材料,在印刷时有着大量的应用。
纸张的品种多,性能各异,为此,充分了解纸张的各种特性以及各种特性与印刷品呈色效果的关系,才能在选用纸张时作出既科学又合理的判断,保证在印刷时得到理想的印刷效果。
将纸张的特性进行归类,可分别从光学特性、机械特性和印刷适性三个方面考虑。
光学特性包括白度、光泽度、不透明度等;机械特性包括纸张的丝缕方向、厚度、定量、耐折度、撕裂度、刚挺度、耐破度等;印刷适性包括纸面强度、透气度、平滑度等。
下文将着重从纸张的光学特性入手,研究影响纸张光学特性的因素,光学特性的测试方法及光学特性对印刷色彩呈现的影响。
1.白度
纸张白度是纸张受光照射后全反射的能力,也就是纸张白色光亮程度。
它是纸张总光谱反射率、照明能量分布、观察条件和观察者特性的函数。
当光线照射在纸张上时,仅有三种情况发生,光线被纸面反射,透射过纸张的纤维空隙和被纤维和填料吸收。
影响纸张白度的因素主要有造纸过程中使用的染料、填料的白度、
浆料的白度及涂料的白度。
①白度测试方法。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几种测量白度的仪器,都是测量纸张对主波长为457nm光的反射能力。
我国纸张白度的标准测量方法与美国普遍使用的TAPPI白度测量方法原理相同。
该方法是将平行光束以45度角照射到纸张表面,测量纸张法线方
向的反射率,在入射光中放一滤色片滤去红外光,在反射光中放一滤色片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