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1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根据乘法等式

写出正确的比例。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考,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喜悦。

2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教学难点 :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4教法 :直观演示、指导自主学习等方法。

5学法 :观察、比较、举例验证、交流讨论、归纳等方法。

6教学过程

6.1 第一学时

6.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迁移训练

谁来说说什么叫比例?

学了比例的意义,就能判断两个比能不能构成比例。判断的方法记得吗?谁来说说看看?

他说两个比能不能构成比例,主要看这两个比的什么?如果比值相等,就能怎么样(相等)?谁能重复一遍?

你能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吗?

出示2.4∶1.6 和 60 ∶40

这个能构成比例吗?

看来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知识大家掌握的不错。

活动2【新授】

1.介绍比例各部分名称。

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

2.

2.揭示课题。

孩子们,我们知道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这只对比例的知识做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同学们,比例中的两个内项与比例中的两个外项存在着一种关系,你能发现吗?(学生试着用加减法)

出示 2.4∶1.6 = 60 ∶40

例1,计算下面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引导学生读题,弄清题意。

学例1.(独立计算两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老师提出要求:弄懂题意,然后观察、计算、比较、思考,看你能发现什么?分数形式,这怎么相乘?(生:分子分母交叉相乘)

(3)小组交流

(学生交流发现:在这两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两内项的积等于两外项的积。

4、验证交流。

1.师: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是喜欢寻根究底地追究为题罢了。孩子们,我要告诉你们科学家还喜欢追问:一定这样吗?所有的比例都都满足吗?你们有没有对其他算式进行试验过呢?

(1)四人一小组,每人举一个比例,看它的两个外项的积是不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然后交换验证。

(2)分组交流。(请一至二个小组到台上交流)

可是老师举了个例子3:2=5:4,2*5 =/3*4那是怎么回事呢?(3)通过你们刚才举了这么多的比例,验证了它们两个外项的积都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我们就可以猜测,只要是在比例这个规律就有这个规律,

如何证明到了初中大家自然知道了。

(师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你们真了不起,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发现了这样一条很重要的规律,其实我们的发现与数学家不谋而合,他们也发现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并且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4)师:在比例的基本性质里,你认为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提醒大家:“是在比例里”应该注意这个前提条件。)

(5)师:这里也有一个比例0:3=0:4,可以吗?3:0=4:0呢?(生:比例中两个比的后项都不能为0。)

5、学习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

简洁吧?简洁是数学永远的追求。

我们之前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用的是比例的意义,来判断的,比例的基本性质这个知识可以更为巧妙的方法可以判断出结果。想试试吗?

活动4【活动】拓展提高

四、拓展提高。

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笔算:

口算:

3、仔细辨一辨。

(1)因为6×9=18×3,所以6:3=18 :9( )

(2)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两个外项也应互为倒数。( )

(3)在1.2×3=0.4×9中,1.2和0.4是它的外项,3和9是它的内项。()

(4)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减去两个内项的积,差是0.( )

4、已知3×40=8×15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改写成比例,你能写出几对比例?

活动5【活动】总结

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收获吗?(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