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信英雄亦有雌_秋瑾诗词札记
秋瑾最著名的10句诗

秋瑾最著名的10句诗秋瑾最著名的10句诗通用文档第1篇【秋瑾,一位风华绝代的女子,以她崇高的爱国情操和卓越的文学才华,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她的诗词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更是成为了后世无数仁人志士的楷模。
本文将以秋瑾最著名的10句诗为主题,带领大家领略这位女中豪杰的文学风采。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句诗出自秋瑾的《满江红·小住京华》,充分表达了她胸怀壮志、渴望冲破封建束缚的豪情壮志。
在这首词中,秋瑾描绘了自己锦衣玉食的生活,但这种生活并不是她所追求的。
她以男儿身比心,彰显了女性同样可以拥有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抱负。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这句诗出自秋瑾的《满江红·小住京华》,表达了她对故国浙江的思念之情。
秋瑾虽然身在京城,但她的心却始终牵绊着故乡的山水。
她以“四面歌残终破楚”描绘了京城的歌舞繁华,但这种繁华并未使她沉溺其中。
相反,她更加珍惜故园的美好回忆。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这句诗同样出自秋瑾的《满江红·小住京华》,是她对封建礼教束缚的强烈抗议。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女性被要求遵循三从四德,而秋瑾却勇敢地挑战这种传统观念。
她以蛾眉自比,表达了不愿被束缚、渴望冲破封建罗网的决心。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这句诗出自秋瑾的《对酒》,是她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在这首诗中,秋瑾表达了她不惜一切代价,投身革命事业的决心。
她将一腔热血比作宝贵的财富,激励自己要珍惜这份热血,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
】【“算生肝胆,因人常热。
”这句诗出自秋瑾的《对酒》,是她对自己坚定信念的再次强调。
她以肝胆相照的真诚,表达了自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
这种忠诚,不仅表现在她对革命理念的坚守,更体现在她为革命事业付出的实际行动。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这句诗出自秋瑾的《对酒》,是她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秋瑾著名诗句

秋瑾著名诗句
以下是 7 条关于秋瑾著名诗句:
1.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你想想,这是多么豪迈的气魄啊!就好像在面对巨大困难时,有人坚定地说就算付出一切,也要改变现状一样。
比如在革命战争时期,无数先烈们不正是抱着这样的决心,勇往直前吗?
2.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哇塞,这得有多大的爱国情怀呀!这不就和那些在国家危难时刻,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保卫国家行列中的英雄们一样吗?他们不惜奉献出自己的生命,只为了那一份对国家的热爱。
3.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这是何等的潇洒不羁呀!就如同一个人不在乎钱财,只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和快乐,那种洒脱劲儿,真让人佩服!你看那些敢于抛弃荣华富贵去追寻真正意义的人,不就是这样的吗?
4.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好热血啊!就好像我们内心那团炽热的火焰,无论何时都燃烧不熄。
就如同那些在自己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热情和坚定的人们,令人赞叹呐!
5.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嘿,原来女子也可以这么英勇!这不就像现在很多女孩子在各个领域都展现出超强的能力一样吗?谁说女子不如男呢?
6. “白云山头云欲立,白云山下呼声急。
”哇,这画面感好强啊!仿佛让人亲眼看到那紧张激烈的场景。
就好像在一场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们全力以赴的样子。
7. “秋风秋雨愁煞人。
”这简单的几个字,却包含着深深的哀愁啊!就如同我们在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时,那种无奈和烦闷的心情。
你说是不是很让人感慨呢?
我的观点结论:秋瑾的这些诗句真的非常有感染力,让我们感受到了她的豪情壮志、爱国情怀和丰富情感,不愧是一位伟大的女英雄!。
近代史人物专题-秋瑾

• 1905年秋,陶成章和徐锡麟在绍 兴创办大通师范学堂,借以召集 江南各府会党成员到校,进行军 事训练。后来,秋瑾在该校发展 了600多名会员。光绪三十三年 正月(1907年2月),秋瑾接任 大通学堂督办。不久与徐锡麟分 头准备在浙江、安徽两省同时举 事。联络浙江、上海军队和会党, 组织光复军,推徐锡麟为首领, 自任协领,拟于7月6日在浙江、 安徽同时起义。因事泄,于7月 13日在大通学堂被捕。7月15日, 从容就义于浙江绍兴轩亭口。
• 秋瑾在庚子事变前即从事创作, 多以五、七言律诗和绝句抒写个 人幽怨。《梅》、《兰花》等诗, 托物抒怀,已经很见才情。而 《题芝龛记》八首通过对花木兰、 秦良玉的赞颂,抒发她精忠报国 的豪情壮志。《题郭□白湘上题 襟集即用集中杜公亭韵》之二, 也表达了她闻鸡起舞、立功边疆 的抱负。庚子事变时期的《杞人 忧》“漆室空怀忧国恨,难将巾帼 易兜鍪”,《感事》“儒士思投笔, 闺人欲负戈”,已见诗人以天下 兴亡为己任的胸襟,也预示着她 即将冲破樊篱,走向革命。
• 王廷钧(1987—1909), 原名昭兰,谱名廷钧, 字子芳,号纯馨。湖南 湘潭人。清廷户部郎中, 秋瑾丈夫。
• 光绪二十六年(1900),王廷钧纳资为 户部主事,秋瑾随王赴京。不久, 因为八国联军入京之战乱,又回到 家乡荷叶。次年在这里生下第二个 孩子王灿芝(女)。光绪二十九年, 王廷钧再次去京复职,秋瑾携女儿 一同前往。1904年夏,她毅然冲破 封建家庭的束缚,自费东渡日本留 学,先入日语讲习所,继入青山实 践女校。并在横滨加入了冯自由等 组织的三合会。 在日本期间,秋瑾 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的革命活动,与 陈撷芬发起共爱会,和刘道一等共 组十人会,并加入革命党人冯自由 等在日本横滨组织的洪门天地会, 受封为“白纸扇”(军师)。为了 唤醒民众,秋瑾还在日本创刊《白 话报》。
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原文译文赏析

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原文|译文|赏析《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是清末民主主义革命家秋瑾赴日不久后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表现了作者不甘于女子示弱,积极寻求革命同志,随时准备战斗,誓死挽救国家危亡的非凡的女英雄气概。
下面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这首词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原文清代:秋瑾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
关山万里作雄行。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译文及注释译文祖国沉沦危亡忍不住感叹,东渡日本寻找革命同志。
国土被列强瓜分需要收复,为国家敢于牺牲自己的身体。
叹路途之艰险梗塞,感慨自身漂泊无依。
虽然远隔万里也要赴日留学。
人们休要说女子不能成为英雄,连我那挂在墙上的宝剑,也不甘于雌伏鞘中,而夜夜在鞘中作龙吟。
注释1、沉沦:沉没,危亡的意思。
2、不禁(jīn):忍不住。
3、海外:指日本。
作者曾东渡日本留学。
4、知音:这里指革命同志。
5、金瓯(ōu)已缺:指国土被列强瓜分。
《南史·朱异传》:“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
”金瓯:金的盆盂。
比喻疆土之完固。
亦用于指国土。
6、嗟(jiē)险阻:叹路途之艰险梗塞。
7、叹飘零:感慨自身漂泊无依。
8、关山万里:指赴日留学。
《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9、作雄行:指女扮男装。
10、英物:杰出的人物。
11、龙泉:宝剑名:雷焕于丰城狱基掘得二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
晋王嘉《拾遗记·颛顼(xū)》:“(颛顼)有曳影之剑,腾空而舒,若四方有兵,此剑则飞起指其方,则剋伐,未用之时,常于匣里,如龙虎之吟。
”赏析上片“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道是“闲”字,但有感于祖国沉沦,却未必有“闲”情。
开篇两句,点明此行日本的缘由,也点出了国内的政治局势。
“金瓯已缺终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其时列强瓜分中国,堂堂礼仪之邦,却是衣冠委地,词人一拍桌案,声音陡然一扬:“为国牺牲敢惜身?”一句反问,慷慨激昂,掷地有声。
秋瑾的诗(共9篇)

秋瑾的诗(共9篇)秋瑾的诗(一): 秋瑾的诗《对酒》: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的诗(二): ()这是革命志士秋瑾的著名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秋瑾以身作则,为革命牺牲,来证明不管在哪儿,都要有志气,要有理想.也是怀念西楚霸王项羽一代英雄,壮志未酬的感慨.秋瑾的诗(三): 秋瑾诗表明诗人为革命奔波的诗句就一句,是暑假练习册上的我做过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秋瑾的诗(四): 秋瑾的有首诗,其中一句是休言女子非英物,龙泉壁上时时鸣.全诗内容是什么秋瑾的有首诗,其中一句是休言女子非英物,龙泉壁上时时鸣.全诗内容是什么还有,这句是的后半句是这样的么【秋瑾的诗】鹧鸪天〔清〕秋瑾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金瓯已缺终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1904年,秋瑾愤而出走,留学日本,作此词言志.起义失败后,清绍兴府将此词稿作为“罪状”公布,仅此一点,便足证明此词革命性之强.在封建社会里,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故词人此处愤怒地谴责道“休言女子非英物”,表现了男女平权的先进的民主主义思想.“龙泉”宝剑名,典出《晋书·张华传》.以宝剑之铮铮作响,形容女子心中的不平和报国杀敌的英雄气概,真是有声有色,咄咄逼人!它很好地烘托了词人的英雄形象.秋瑾的诗(五): “夜夜龙泉壁上鸣”的典故出处“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我知道这是秋瑾的诗,我想问的是古代记载中有没有“龙泉鸣壁”或“宝剑鸣壁”的典故.龙泉壁上鸣的典故:传说战国时有人盗仙人王子乔墓,唯见一剑挂于壁上,此人想去摘取时,剑忽发出龙鸣虎吼之声,接着就化龙飞上天去;后人因此常以剑鸣比喻有雄心壮志,将要做一番大事业.(见《太平御览》卷三四三引《世说》:“ 王子乔墓在京陵,战国时人有盗发之者,覩无所见,唯有一剑停在室中,欲进取之,剑作龙鸣虎吼,遂不敢近,俄而径飞上天.”)秋瑾的诗(六): 秋瑾最有名的名句是什么秋瑾——死生一事付鸿毛,人生到世方1秋瑾工诗文,有‘秋风秋雨愁煞人’名句,能跨马携枪,曾东渡日本,志在革命,千秋万代传侠名.2秋瑾(1875—1907)女,原名闺瑾,小名玉姑,字璇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今绍兴)人.1896年依父母之命嫁湘潭富绅子弟王廷钧.随丈夫寄居北京,目睹国势危急,清廷腐败,立志献身救国事业.1904年东渡日本留学,与陈撷芬成立共爱会,与刘道一等组织十人会,创办《白话报》,鼓吹反清革命,提倡男女平权.1905年初回国省亲,结识蔡元培、徐锡麟,加入光复会.7月再赴日本.9月加入同盟会,被推选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1906年初因反对日本文部省颁布《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而回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安置留日回国学生.次年创办《中国女报》,提倡女权,宣传革命.旋至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计划响应萍浏醴起义,未果.继与徐锡麟分头准备于浙、皖两地同时举事,被推举为大通学堂督办,往来于沪、杭间,联络沪、浙军队与会党,组织光复军,推徐锡麟为首领,自任协领,拟于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时起义.7月13日因事泄被捕,15日凌晨在绍兴轩亭口从容就义.后经友人收殓,安葬于杭州西湖西泠桥畔.1912年12月9日孙中山致祭秋瑾墓,撰挽联:“江户矢丹忱,重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1916年8月16—20日孙中山、宋庆龄游杭州,赴秋瑾墓凭吊,孙说:“光复以前,浙人之首先入同盟会者秋女士也.今秋女士不再生,而‘秋风秋雨愁煞人’之句,则传诵不忘.”1942年7月宋庆龄在《中国妇女争取自由的斗争》一文中称赞烈士是“最崇高的革命烈士之一”.1958年9月2日宋为《秋瑾烈士革命史迹》一书题名.1979年8月宋为绍兴秋瑾纪念馆题词:“秋瑾工诗文,有‘秋风秋雨愁煞人’名句,能跨马携枪,曾东渡日本,志在革命,千秋万代传侠名.”著作编为《秋瑾集》.3《对酒》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4《翠楼怨》寂寞庭寮,喜飞来画轴,破我无聊.试展朝云遗态,费维摩几许清宵紫玉烟沉,惊鸿影在,历劫红羊迹未消.赖有故人高谊,赎得生绡.环佩声遥,纵归来月下,魂已难招.故剑珠还无恙,黄衫客风韵偏豪.自叙乌阑,遍征红豆,替传哀怨谱离骚.但恐玉萧难再,愁煞韦皋.5《红毛刀歌》一泓秋水净纤毫,远看不知光如刀.直骇玉龙蟠匣内,待乘雷雨腾云霄.传闻利器来红毛,大食日本羞同曹.[1]濡血便令骨节解,断头不俟锋刃交.抽刀出鞘天为摇,日月星辰芒骤韬.斫地一声海水立,露风三寸阴风号.陆专犀象水截蛟,魍魉惊避魑魅逃.遭斯刃者凡几辈骷髅成群血涌涛.刀头百万英雄泣,腕底乾坤杀劫操.且来挂壁暂不用,夜夜鸣啸声疑鸮.英灵渴欲饮战血,也如块磊需酒浇.红毛红毛尔休骄,尔器诚利吾宁抛.自强在人不在器,区区一刀焉足豪6《满红红》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独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7《七绝》潼潼水势向江东,此地曾闻用火攻.怪道侬来凭吊日,岸花焦灼尚余红.8《七律》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诗思一帆海空阔,梦魂三岛月玲珑.铜驼已陷悲回首,汗马终惭未有功.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9《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万里乘云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10《如此江山》萧斋谢女吟秋赋,潇潇滴檐剩雨.知己难逢,年光似瞬,双鬓飘零如许.愁情怕诉,算日暮穷途,此身独苦.世界凄凉,可怜生个凄凉女.曰:“归也”,归何处猛回头,祖国鼾眠如故.外侮侵陵,内容腐败,没个英雄作主.天乎太瞽!看如此江山,忍归胡虏豆剖瓜分,都为吾故土.11《剑歌》炎帝世系伤中绝,芒芒国恨何时雪世无平权只强权,话到兴亡眦欲裂.千金市得宝剑来,公理不恃恃赤铁.死生一事付鸿毛,人生到此方英杰.饥时欲啖仇人头,渴时欲饮匈奴血.侠骨棱嶒傲九州,不信太刚刚则折.血染斑斑已化碧,汉王诛暴由三尺.五胡乱晋南北分,衣冠文弱难辞责.君不见剑气棱棱贯斗牛胸中了了旧恩仇锋芒未露已惊世,养晦京华几度秋.一匣深藏不露锋,知音落落世难逢.空山一夜惊风雨,跃跃沉吟欲化龙.宝光闪闪惊四座,九天白日暗无色.按剑相顾读史书,书中误国多奸贼.中原忽化牧羊场,咄咄腥风吹禹域.除却干将与莫邪,世界伊谁开暗黑.斩尽妖魔百鬼藏,澄清天下本天职.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主义报祖国.【秋瑾的诗】秋瑾的诗(七): 秋瑾笔下的秋菊有什么特点篱下墙边处处栽,千枝喜向谢庭开.冷吟秋色寻新句,醉酹寒香拨旧醅.帘卷西风人比瘦,时迎北雁客初来.曾闻解组陶彭泽,圃露庭霜手自培.[说明]秋菊在西风中开放,诗人面对菊花吟诗,以寄托自己的情怀.秋瑾在诗中写的菊花不是一朵两朵,而是千枝一齐怒放的场面,此诗是1903年秋瑾从浙江来到北京后不久所写.秋瑾在浙江时,看到革命运动正开始在南方展开,来到北京,又有机会读了《新民丛报》中的一些宣传民族革命的文章,并且开始接触到进步人士,故此写了这首诗.诗中的“千枝喜向谢庭开”的情景,便是当时革命形势的写照.[注释](1)篱下墙边处处栽——此句脱自《红楼梦》第三十—回“种菊”中“篱畔庭前处处栽”句.(2)谢庭——指东晋时谢安家族的庭院.这里借指自己住处院落.晋朝谢安尝戒约(告诫约束)子侄,说道:“子弟亦何豫(有什么关系于)人事,而正欲(只顾)使其佳”诸人莫言者.谢玄(谢安的侄子)答道:“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见《晋书·谢玄传》.(3)冷吟秋色——在寒凉的秋风中吟咏秋天的景色.寻,指苦吟、思考.新句,新写的诗句.(4)酹——用酒祭祀.这里是因爱菊而将酒洒在菊花上.寒香,指秋菊.菊花在秋天开放,故称它为冷香,又称为寒香.拨,除去.旧醅,指余存的酒.以上四句大意是:墙边、篱边到处都栽满了菊花,千朵万朵开遍了谢庭.我在寒凉的秋风中吟咏着诗句,醉中把酒倾洒在菊花上.(5)帘卷西风人比瘦——此句脱自宋李清照词《醉花阴·九日》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句.(6)时迎北雁——在此时(我正北上),迎着向南飞去的雁.作者是从南方回北京,此时正是秋天,大雁南飞,故言“迎”.(7)解组——指免去职务不再做官.组,系官印的带子.(8)圃露庭霜——园圃、庭院中的菊花.“露”,“霜”,指菊花.后四句说,“西风卷起帘子,帘内的我,比院中的菊花还瘦呢!正当北雁南飞时,我来到了家中.我曾听说那辞官而归的陶渊明爱菊,因此我也亲自在庭院、园圃中把菊花来栽培.秋瑾的诗(八): 满江红秋瑾这首诗通过写什么表达了什么自己找吧这首《满江红》作者是秋瑾,她在词中说自己“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秋瑾代表作诗歌

秋瑾代表作诗歌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
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秋瑾代表作诗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朝代:近现代|作者:秋瑾万里乘风去复来,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对酒朝代:近现代|作者:秋瑾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词牌名:鹧鸪天|朝代:近现代|作者:秋瑾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嗟险阻,叹飘零。
关山万里作雄行。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九日感赋朝代:近现代|作者:秋瑾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
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
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满江红·小住京华词牌名:满江红|朝代:近现代|作者: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徒思浙一作:独思浙,蛾眉一作:娥眉)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俗子一作:俗夫,磨折一作:折磨)菩萨蛮·寄女伴词牌名:菩萨蛮|朝代:近现代|作者:秋瑾寒风料峭侵窗户,垂帘懒向回廊步。
月色入高楼,相思两处愁。
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
若遇早梅开,一枝应寄来!残菊朝代:近现代|作者:秋瑾岭梅开后晓风寒,几度添衣怕倚栏。
残菊犹能傲霜雪,休将白眼向人看。
秋瑾关于女权的诗句

秋瑾关于女权的诗句1. 秋瑾有句“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这就像在说,我虽然不是男儿身,可我那颗追求女权的心,比男儿还火热呢。
就好比那被困在笼子里的鸟儿,虽然身子被限制,可向往自由的灵魂无比强大。
我一个朋友,她在男性居多的职场里,就靠着这股劲儿,打破重重阻碍,努力争取和男性一样的晋升机会。
2.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秋瑾这诗多霸气啊!女子怎么就不是英雄了?我们就像那藏在剑鞘里的宝剑,随时能拔出杀敌。
我见过好多女性创业者,别人说女子不适合创业,可她们就像秋瑾诗里的宝剑一样,在商业战场上披荆斩棘,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3. “漫云女子不英雄,万里乘风独向东。
”这是秋瑾对女权的呐喊啊。
谁说女子不能成为英雄?我就像那独自向东的风,勇敢地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我有个邻居姐姐,她不顾家人反对,独自出国求学,就像秋瑾诗中的女子一样,勇敢地踏上万里征程,去证明女子的能力。
4. “肉食朝臣尽素餐,精忠报国赖红颜。
”瞧瞧,秋瑾这话说得多在理。
那些朝廷大臣碌碌无为,精忠报国还得靠我们女子呢。
这就好比一群绵羊里,女子是那勇敢的牧羊犬。
我认识的一位女医生,在疫情期间,她冲在前面,比那些胆小怕事的男同事可强多了,真真是精忠报国的红颜。
5. “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
”秋瑾觉得国家沉沦的时候,女子也能挺身而出。
这就像在黑暗里寻找光明一样,女子要为自己的权利和国家的命运去寻找支持。
我同学的妈妈,积极参加各种国际女性论坛,在海外为中国女性的女权事业找寻知音,传播中国女性的力量。
6.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秋瑾表达了女子为国家奉献的决心,女权在她眼里和国家命运紧紧相连。
这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女子为了国家和自己的权利不怕牺牲。
我妈妈在社区工作,为了大家的权益,忙前忙后,有时候累病了也不休息,真的是为国为民,不顾自身啊。
7. “如许伤心家国恨,那堪客里度春风。
”秋瑾写出了女子对家国的深情和在困境中的坚韧。
秋瑾诗句和名言警句

秋瑾诗句和名言警句1. 秋瑾说:“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这就像在告诉所有女同胞,别小瞧了自己的力量。
就像我那朋友小丽,以前总觉得自己啥都干不成,可当她读到这句诗后,像变了个人似的。
她开始努力学习编程,面对那些男同学的质疑,她就想起这句诗,现在都能独立做项目了,简直酷毙了!这诗句就是在呐喊,女的也能成为了不起的人物啊。
2.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秋瑾这话说得多么有气魄!这就好比是一场战斗的号角。
我爷爷就经常提起这句诗,他说当年抗战的时候,战士们就是怀着这样的决心。
他们不怕牺牲,心里就想着哪怕流再多的血,也要把咱的国家从侵略者手里救回来。
那时候的人们啊,真的是有这种视死如归的劲儿,这种精神就藏在秋瑾这句名言里。
3. 秋瑾的“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多洒脱呀!就好像在说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东西,物质算个啥。
我有个同学小明,他特别喜欢摄影。
为了买一台好相机,他把自己心爱的游戏装备都卖了。
别人都说他傻,他就说:“这有啥,就像秋瑾说的,不惜千金买宝刀,我为了我的摄影梦想,卖个游戏装备算得了什么,这才叫豪爽呢!”4.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你看,秋瑾的这句诗充满了对热血和奉献的敬重。
这就像那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我在做志愿者的时候,遇到很多困难,有时候真想放弃。
但一想到这句诗,就觉得自己那点辛苦算什么。
我的热血要是洒出去,也能像那碧涛一样产生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
5. “画工须画云中龙,为人须为人中雄。
”秋瑾这是在激励大家做人群中的佼佼者啊。
就好比一群鸟里,你得做那只飞得最高最远的雄鹰。
我表哥就是这样,他在公司里竞争一个重要职位。
好多人都觉得他没希望,可他就想着这句诗。
他努力提升自己,最后真的脱颖而出了,成了公司里大家都佩服的人。
6. 秋瑾说:“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
”这话说得在理啊。
谁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呢?可是真正热爱生命的人,会把这种爱延伸到群体中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筱石 6 之诗 中 "就有 /海气苍茫 刁斗多 , 微闻
绣 幕 动 吴 歌 , 绿 娥 整 损 固家 国 , 系表 名 流 竟 若何 0 之语 " 1900 年庚子事 变发生 , 她忧 心不 已 , 在 ( 感 事 6 一诗 中写道 : / 竟有危巢燕 , 应怜故 国驼 " 东侵忧 末 己 , 西 望计如何 ? 儒士 思投笔 , 佳 人欲负 戈 "谁 为济时彦 , 相 与挽颓 波 ! 0 诗 中的 / 佳 人欲负戈 0 , 应该是 秋瑾 自 己的心 理与 形象 的写照 "而稍 后所作 的 5祀人 忧 6 , 则更 是心事 浩茫 : / 幽燕烽火几 时收 ? 闻道 中洋 战未休 " 漆室空杯 忧 国恨 , 难 收 巾帼 勿兜 黎 ! 0 她真欲 弃文就武 ! 投笔负 戈 ! 拯救 时艰而效命 于疆 场之 上了 " 19 03年 春末秋 瑾来 到北 京 "她更加 感受 到 时代 风云 的激荡 和 国事 的艰 危 , 对于帝 国主义 列 强 的人 侵 以及 清王 朝 的政 治腐 败 与 官场 糜 烂 , 有 了更 深 刻 的认 识 " 她 此 时 以古 风 的体 裁 , 先 后 作 了 5剑 歌 6 5宝 刀歌 6 等 三首 长 篇 力作 , 可见为刀 剑意象 的姊妹之篇 " 限于篇 幅 , 我 只能分别援 引其 中的片断 :
犷 口
诗 心瓣 黔 , ,扮
: 犷 褚 够卜 声
始信英雄亦有雌
) 秋瑾诗词札记
李元洛
秋瑾 只活 了短短 的3 1 年 , 远远来不 及充分展示 自己的诗 的长术 ; 李清照是 以词 见长而旁及 于
诗 , 秋瑾 是 以诗取 胜而旁 及于词 ; 李清照词婉
约 , 秋瑾诗豪放 ; 李清 照在诗 史或词史上 早有 定评 , 地位相 当崇高 , 秋 瑾之 诗词则 尚未得到 足够 的重视与探究 , 其诗 史上 的地位也 尚未得 到应有的充分的认 定 " 秋瑾 当然 首先 是一位 民族英雄 , 一位 近代 史 上杰 出的民主主义革命 家 , 一位妇女解 放运 动的先驱人物 " 1 9 n 年辛亥 革命成功 后 , 孙 中 山先生亲 赴浙 江祭奠秋 瑾 , 不仅题有 / 巾帼英 雄 0 的 面额 , 同时并撰 有情与义并重 的挽联 : / 江 户 矢 丹忱 , 感 君 首 赞 同盟 会 ; 轩 亭洒 碧
位 巾帼英豪秋瑾横空出世 , 如同眩人眼目的星 辰 , 在华 夏 的星 空与李清 照前后辉 映 , 闪耀 千
秋万 载永远 也不会磨灭 的光芒 " 不 过 , 她们 同而 不 同 , 或者说 同中有异 " 相 同的是 , 她们都 出身 书香 门第 , 都 有不世 出 的诗才 , 都 是 中国诗歌 史上杰 出的歌 者 "相 异 的是 , 李 清照是纯 粹 的词 坛名家 , 而秋瑾则 是 余 事为诗 的革命家 ; 李清 照享寿将 近7 0 , 有足 够 的时 间与经历来 锤炼 和发展 自己的诗光 , 而
5六六 私 乘 6 ) , 1 岁开 始 正 式 作诗 填 词 ,
/ 常 常捧 着 杜 少 陵 ! 辛 弃 疾 的诗 词 集 吟 哦不
已 0 , 稍长之后便 有 /女 才子 0 之称 ( 5秋瑾
集 6 ) "少女 时代就更是 / 好 吟词赋作 书痴 0 而 希 冀 / 留得 琳 琅 千万 句 0 " 后来 她 投 身 革 命 , 只能 以余 力为诗 , 并 告诫学 生 / 我欲 期君 为女杰 , 莫抛 心力苦 为诗 0 ( 5赠女 弟子徐小 淑和 韵 6 ) " 其 诗 不但 大 都 / 随 手 散 弃 0 , 遇 难 之 后 家人 又 不 得 不 收其 遗 稿 " / 黄 夜 焚 毁 0 " 却后 遗 珠 , 今 日之 ( 秋 瑾 集 6 只余 诗 13 1 题 17 9 首 , 词3 9 闽 " 山雨 欲来 风满 楼 , 这些 作品 , 是 一位先知先 觉 的智 者与赴 汤蹈火 的行 者 , 为那 一醉梦与 呐喊 ! 垂死 与方 生 ! 夜 色深 沉与东方 微明的时代 主训存 照 , 具有 划时代 的 革命 的意 义 " 从诗本 体 的立 场而 言 , 这些 作品 也绝非 即时性 的标语 口号 , 也不 是非诗化 的观 念宣传 与说教 , 而大多是 真正 的诗 " 可以说 , 秋瑾是 近代诗歌史上 只可有 一而 不可有二 的杰 出女性诗 人 , 与南宋 的杰 出女词 人李清 照先后
2 0 12 .9
银
一 一 万 百
诗人论Fra bibliotek浙媲美 " 同时 , 无论 是从生命或 是诗歌均 为鲜血 写 成之再 度而言 , 她与较其 略早 的谭 嗣同都是 整 个 中 国古 典 诗 歌 史 的 卓 异 的殿 军 , 国士 无 双 , 一时有 两 , 一位 是诗人英 雌 , 一位是 诗人 英雄 " 一条 浩荡 的江河 , 可 以分 为千源汇 聚的上 游 , 万水来 归的 中游 和奔流到海 的下游 "秋瑾 当然 浩若江河 , 但王 姑英 才 ! 魔 憎杰士 , 她生 命 的流程 只有 短促的3 1 个春秋 "她 的诗词 创作 只能 以 1904 年东渡 日本为界 , 分 为前后两个 时 期 "本来 应该让 后人看 到的乱石 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 雪 的壮美 景象 , 却不可多得 与再得 , 真是令人扼 腕而长太息 ! 秋瑾 , 浙江 山 阴 ( 今 绍兴市 ) 人 , 187 7年 生 于福建 闽侯 县 " 原名 闺瑾 , 字增卿 , 别署鉴 湖女侠 , 留学 日本 时改名瑾 , 易字竞雄 " 还在 少女 时代 , 她 随宦湘 的父亲狄 寿南至湖南 , 先 后侍居 于长 沙 ! 常德 ! 湘潭等地 " 后因父母 之 命嫁 给湘潭 富商王蔽 臣之第 四子 王子芳为妻 " 1903 年她随所 嫁非 淑的纹垮子弟 丈夫至北京 , 次年春末 即东 渡扶 桑 "东 渡扶桑之前 , 可称她 诗词创 作的前期 " 秋 瑾的前期 诗词创 作 , 尽 管还有青 春少女 的吟风弄 月 ! 秋恨 春愁 , 但 却 已显露 出不 同凡 俗 的才华 " 尤其是她得 家庭教 育于前 , 感 时代 风气 于后 , 加之本性 多愁善感 ! 侠骨刚肠 , 所 以她 的前期诗作 决不 同于一般 的闺秀之诗 , 而 是襟怀 开 阔 ! 境 界高远 , 具有柔婉 与刚烈并 具 之美 " 这从 她诗 词 中的人 物形象 ! 植 物意象 与 器物意象等三方 面可见端倪 " 古 人有 云 : 但是直 标 , 终无 曲影 "从 一个 人 心仪 的人 物 , 即可见此人 的襟抱 "秋 瑾顶礼 / 忠直反遭 怜 , 伤哉 九 碗兰 0 的屈原 ( 5吊屈 原 6 ) 歌颂 / 道温 清秀怜作 女 , 木 兰豪侠 未经 男 0 的花木 兰 ( 5偶 有所感 用鱼玄机步 光威哀 三女 子韵 6 , 赞美 / 莫重男儿 薄女儿 , 平 台诗 句 赐 娥 眉 " 吾 济 得 此 添 生色 , 始 信英 雄 亦 有 雌 0 ( 5题 芝完池 6 ) 的抗击外 侮的明代 女将
刀 剑 意 象 " 冷 兵 器 的刀 与 剑 , 是 万 兵 之 祖 ! 铁 兵之 神 ! 杀 敌 致胜 的利 器 ! 英 雄 猛 士 的 配饰 , 甚 至 是 某 种 正 义 的人 格 与高 远 的 理 想 的象征 " 而且刀剑 与 / 侠 0 往 往又结下不 解 之缘 " 秋瑾 自命 / 鉴 湖女侠 0 , 岂有不咏刀剑 之理 ? 刀剑 , 是她 随身 的利器 , 也是她革命 的 精神 寄托 ! 献身 民族解 放事业 的 自我期许 " 我 们见 到她着 和服而横 执楼刀 的一 帧立像 , 意志 坚神 , 与谭 嗣 同的武 士装立照何 其相似 : 早 在 18 9 4至 1895年 之交 , 年未弱 冠的秋瑾在 5赠 曾
军秦 良玉 " 她北上途 中经过湖北 蒲沂赤壁古 战
场 , 作 有 5赤壁怀古 6 一诗 " 我 曾珍 藏的 19 1
年 /湖 南秋女烈 士追悼会筹 备处 0 即行 的 5秋
女烈士 遗稿 6 , 将 其列为第 一篇 , 更 可证 明现 存 的秋瑾早 期作 品 "
渔渔水势响 江东 , 此地 曾闻用火攻 " 怪道依来凭 吊日 , 岸 花焦 灼尚余红!
血 , 愧我 今招侠女魂 " 0 这 , 可 以说 是对革命
烈士秋瑾最贴 近最权威 的评价 了 " 同时 , 秋瑾也是一位天生我才的诗人 " 她7 岁 时即 / 偶 成 小诗 , 清 丽可 诵 0 ( 秋 宗 章
有学者早 就写过 诸如 5 中国妇女 文学史 6 之 类
的 著 作 , 但 较 之 的雄 笔 写成 的煌煌 中 国文 学 史 , 它们仍不免如脂粉般苍 白 " 但是 , 凡事 在普遍 之 中皆有 例外 "南宋 词 坛 的李 清照 , 她从 暗香浮动 的深闺走 向兵 连祸 结 的社 会 , 从 与丈夫 争奇斗 巧的书房走 向山河 破碎 而雨 打浮萍 的江湖 , 她 终于 以她 的纤纤素 手 写下许 多传于后 世的扛鼎 之作 , 是不 让须眉 甚 至压倒无 数须眉 的奇迹 " 无独有偶 , 在时 隔 将近90 0 年 之后 , 在丧钟 即将 鸣响的晚清 , 又一
唐 代 的名 篇 就 有郭 震 的 5古 剑歌 6 , 李 贺 的 ( 春 坊正字剑子 歌 6 , 甚 至 田园诗 人孟浩然也 有写 赠剑 的 5送朱 大人秦 刀 6 , 苦 吟派诗人贾 岛也 有颇具豪气 的 5剑客 6 , 剑 花飞舞 , 不 胜 枚举 "从 题材与 内蕴而 言 , 秋瑾 的刀剑之篇 既 继 承了前人 的余 绪 , 更有 全新 的 内涵与光 辉 " 正 如 5宝剑歌 6 之结语 所言 : / 斩尽妖魔 百鬼 藏 , 澄清天下本 天职 " 他年成败 利钝不计 较 , 但持 铁血 主义报 祖 国 " 0 她所服膺 的 /铁 血主 义 0 , 就是 她 后 来 身体 力 行 的 武装 斗 争 和 暴 力革 命 , 就 她 所 处 的 时代 而 言 , 舍此 而 别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