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试题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12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舞剧《只此青绿》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以青绿设色,将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叠翠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
舞剧《只此青绿》也不再是中国女性的柔美,更多的是一种大气磅bó(),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沉淀。
舞者们以不同造型和体态变化模.()拟山峦,虽然长裙曳.()地,但是毫无累zhui()之感,反而舞出山水相依之韵,她们慷慨淋漓的舞蹈表演,令观众叹为观止。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薄mó yì 赘B.礴mú yè 坠C.薄mú yì 坠D.礴mó yè 赘(2)文段中画线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烟波浩渺B.层峦叠翠C.慷慨淋漓D.叹为观止【答案】(1)D(2)C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否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是培养青年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
B.经过16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八步区采茶戏成了桂东戏曲文化的典型代表,入选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C.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学生证、银行卡等容易丢失和被盗。
D.金泰湖项目建成后,将大力提高贺州城市景观,改善市民幸福指数。
【答案】B3.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宋代插花艺术的几个流派各具特色:宫廷插花,____________________;文人插花,以雅逸胜;民间插花,____________________;佛门插花,____________________;道教插花,以仙韵胜。
①以简寂胜①以富丽胜①以素朴胜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答案】C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真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可打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一、积累·运用(20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写在括号里。
(3分)(1)确凿()(2)珊()瑚(3)人迹罕()至(4)骊()歌(5)炽()痛(6)谰()语2、根据拼音在方格内写出汉字。
(4分)geng咽屏zhang环ye玉zankui甲澎pai狂lan可han3、根据提示,填出横线上的句子(6分)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②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一片孤城万仞山。
④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⑥写一条与黄河的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校园内有一个清水池塘,塘中点点清荷常飘来清香。
然而近日偶见有杂物漂浮于水面上。
为保持塘水洁净,学校制作了一块告示牌,请你在牌上代写一句容易使人领悟和接受的告示语。
(注意:不要用“禁止”等类似词语,不超过20个字)(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仿照下列句子,请你再写2个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句。
(4分)示例: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嚷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扬。
写句:(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二、理解·感悟(40分)(一)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6—9题。
(10分)王安石绝句改字洪迈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
复圈去而改为“入”。
旋改为“满”。
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1)吴中士人家藏其草()(2)旋改为“满”()(3)凡如是十许字()(4)始定为“绿”()7、绝句是__(1)___的格律诗,根据每句字数的多少又分为_(2)_____言绝句和__(3)__言绝句。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面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殉.职(xùn)滑稽.(jī)烧灼.(zhuó)哄.堂大笑(hǒng)B.慷慨.(kǎi)干涸.(hé)狭隘.(ài)刨.根问底(páo)C.热忱.(chén)榉.树(jǔ)恍.惚(huǎng)拈.轻怕重(liān)D.鄙薄.(bó)琢.磨(zuó)抽噎.(yè)参差..不齐(cēn cī)2、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预警假寐喂罪潜逃据为已有B.安详俯冲怪涎不经神采奕奕C.障碍羞怯恋恋不舍大相径庭D.恩赐虐待无所顾纪提心吊担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人一旦定下自己的目标,就应当一门心思地朝着实现目标的方向前进,途中不能左顾右盼,见异思迁....。
B.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中,人类就应该对自己感兴趣的科学知识刨根问底....,乐于探究。
C.作为领导干部,对群众的安危疾苦漠不..,就是变质。
..关心D.侵华日军残忍地用活人做实验,以便精益求精....地造出威力更强大的化学武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提供网络搜索服务的企业必须整改是因为竞价排名机制影响了搜索结果的公正性是重要原因。
B.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才能,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
C.随着近年来草原自驾的兴起,严重危害了草原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草原不可承受之重。
D.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平凡的世界》,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
5、下列关于词性和修辞手法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副词一般用在动词和形容词的前面,起修饰和限制作用。
B.“啊呀!你怎么能够这么做呢?”这句话中“啊呀”一词是个拟声词。
C.叹词一般都是单用,独立成句或做独立成分,强化情感的表达。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试卷语文(附答案)

七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试卷本卷共8页。
满分120分。
含卷面书写5分。
另有附加题8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18分)1.把下列一句话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字迹工整、规范、美观。
(2分) 黄 河 ! 你 是 中 华 民 族 的 摇 篮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B )(2分) A. 斑蝥.(m áo ) 攒.(cu án ) 玉簪.花(z ān ) 木屐.(j ī) B. 嫉.妒(j í) 泯.然(m ǐn ) 环谒.(y è) 郝叟.(s ǒu) C. 祈.祷(q í) 炽.痛(zh ì) 谰.语(l án)红妆.(zhu ān ɡ) D. 日曛.(x ūn ) 迥.乎不同(ji ǒn ɡ) 运鬓.(b ìn) 骊.歌(l í) 3. 选出下边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A.零落..:稀疏不集中 懊.恼:懊悔 阻抑.:抑制 哽.住:气流阻塞B.亘.古:延续不断 人迹罕.至:稀少 讪.笑:讥讽 畸.形:不正常的C.和蔼.:态度亲切 人声鼎沸.:开水 闯练.:锻炼 匿.名:隐藏D.家喻.户晓:明白 踱来踱.去:迈方步走 惨.白:凄惨 鉴.赏:鉴别 4. 根据语言环境,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C )(2分) 老师同学这样耐心地帮助他, 。
A. 他下决心改正错误。
B. 他不得不下决心改正错误。
C. 他怎能不下决心改正错误呢?D. 他真要下决心改正错误。
(二)依据原文默写下列各诗(每句2分)5.春潮带雨晚来急, 。
(《滁州西涧》韦应物)6. 峨眉山月半轮秋,。
(《峨眉山月歌》李白)7. 深林人不知,。
(《竹里馆》王维)8.故园东望路漫漫,。
(《逢入京使》岑参)9. ,青草池塘处处蛙。
(《约客》赵师秀)二. (15分)文言文阅读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喧哗(xuān huá)B. 露馅(lòu xiàn)C. 炽热(chì rè)2.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暮蔼B. 遐想C. 气慨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使同学们开阔了视野。
B. 由于天气突然变化,运动会延期举行。
C. 为了防止这种不再发生,我们必须提高警惕。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里的花真好看!”小明赞叹道。
B. “这里的花真好看!”小明赞叹道。
C. “这里的花真好看!”小明赞叹道。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B. 月亮犹如一面银镜,镶嵌在夜空中。
C. 那远处的山,连绵起伏,仿佛一条巨大的绿色长龙。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2. “山岛竦峙”的“竦”应读作“sǒng”。
()3.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
()4. 《爱莲说》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周敦颐。
()5. 《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爱莲说》中描写莲花的句子是:“ ,。
”2. 《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
”3. 《三峡》中描写三峡山高的句子是:“ ,。
”4. 《答谢中书书》中表现山高水长的句子是:“ ,。
”5. 《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 ,。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陋室铭》中作者描绘的陋室的特点。
2. 请简述《爱莲说》中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3. 请简述《三峡》中三峡的壮丽景色。
4. 请简述《答谢中书书》中作者对山水的喜爱之情。
5. 请简述《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的心情。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整)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完整)满分: 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贮蓄(zhù)称职(chèn)狡黠(xiá)陛下(bì)B. 匿笑(nì)迸溅(bèng)伶仃(lín)炫耀(xuàn)C. 援助(yuán)猝然(cù)尴尬(gǎ)嬉戏(xī)D. 吆喝(yāo)诀别(jüé)扒窃(pá)头衔(xiá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感慨奥秘轻捷花枝招展B. 鉴赏憔悴一霎波光鳞鳞C. 烂漫骄媚睫毛咄咄逼人D. 高邈嘹亮郎润混为一谈3.下面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该单位的领导严格要求自己, 廉洁奉公, 以身作则, 到处显出蓬勃的生机。
B. 我们在学习上就应该不耻下问, 有不懂的问题就主动问老师。
C.官府的横暴和百姓的苦难, 深深刺激着杜甫的心灵, 他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写下的“三吏”“三别”, 至今仍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D. 同学会上, 大家一见面就海阔天空地聊个没完。
4.下列各句中,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 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
B.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 部分药品价格上调, 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C. 敦煌市承办首届丝路文博会的各个展馆都在改善建设及改造的进度。
D. 吉利公司推出的首款电动车“知豆DI”初步定价大约在4至6万元左右。
5.下列句子中, 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 理想是闹钟, 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 洗濯你的自私心。
B. 秋风阵阵, 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
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 我们拍手叫到: “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
C.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 像我, 冬天要是不刮大风, 便觉得是奇迹。
2023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及参考答案

2023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及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宛.(wǎn)转分歧.(qí) 黄晕.(yùn)吝啬.(sè)B.应和.(hè) 静谧.(mì) 姊.(zí)妹荫.蔽(yīn)C.憔悴.(cuì) 攲.斜(qī) 澄.清(chéng) 脸颊.(xiá)D.莅.(lì)临菡萏.(dàn) 徘徊.(huí) 棱.(léng)镜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默契海枯石烂诀别眼花瞭乱B.嘈杂人声鼎沸制裁轻而易举C.娴熟顾名思意幅射月明风清D.藉贯粗制滥造荣膺一泄千里3、下面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湛蓝的海,洁白的云,时尔有几只海鸥掠过船舷,眼前的一切真是栩栩如生....。
B.它们的叶子和花都不一样,各有各的鲜为人知....的秘密,可惜我知道的太迟了。
C.多年来,老校长为了这群孩子成长,起早贪黑,处心积虑....,他的功劳不能忘记。
D.到新学校后,班集体相敬如宾....的和谐氛围让张晓亮很快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会议期间,我们还参观了生态乡村处理生活垃圾的经验。
B.《中华文明之美》节目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自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C.中国结不仅造型完美,应用广泛,而且形态、颜色都蕴含着强烈的传统文化气息。
D.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兵马俑,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
5、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有时我贴在一个大人身边,仿佛我是与他同来的小妹妹或者女儿。
B.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C.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试卷 4套(含答案+解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试卷1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烧灼(zhuó)毡鞋(zhān)炽热(zhì)迟钝(dùn)B.暴涨(zhàng)鲁莽(mǎng)拖拽(zhuài)臆断(yì)C.模拟(nǐ)凛冽(lín)合拢(lǒng)辜负(gū)D.溯流(sù)吞噬(shì)俯瞰(kàn)拍摄(shè)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遗孀海市蜃楼毛骨悚然五脏六腑B.羸弱天崖海角耀武扬威千钧重负C.拯救不期而至广阔无垠耐人寻味D.闲暇心有灵犀风餐露宿坚持不懈3.下列加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路上,一棵棵盘虬卧龙般的大树为我们遮挡了毒辣的太阳。
B.“六一”文艺会演中;小明滑稽的表演让大家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
C.在沙漠里经历了整整四天的苦苦挣扎之后,他终于发现了一片水源,这对于他来说,真可以说是仙露琼浆啊。
D.不求高官厚禄,但求清正廉洁;不求轰轰烈烈,但求坦坦荡荡。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要说梅,我最偏爱的是白梅,它冷艳洁白,一尘不染,清香浓郁。
白得超凡脱俗,白得素雅纯净,白得如冰似雪。
_________________①但写梅写得最绝的还是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②王冕也在《白梅》中写道:“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③他的诗中不见一个梅字,却把梅的影子和暗香写得入木三分,写得俏丽可人,引起人们无数的联想。
④卢梅坡曾在《雪梅》中写道:“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A.③①②④B.④①②③C.④②①③D.②④①③5.诗文名句默写。
(1)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贾生》)(2)____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复习试题一、积累·运用(20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写在括号里。
(5分)(1)确凿()(2)珊()瑚(3)人迹罕()至(4)骊()歌(5)炽()痛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4分)⑴蓦( )然回首,童年的美好时光恍如昨日,成长的足迹历历在目。
⑵地球母亲不堪污染,发出一声声悲怆()的呻吟。
⑶经过多年的积zán(),他现在显得非常阔chuò()。
3、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线的汉字注音:(2分)他虽然很瘦,但精神抖擞(),目光shēnsuì(),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
我顿时感到kùnjiǒng()不安起来。
4、根据提示,填出横线上的句子(6分)①,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②夜发青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③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④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⑤《论诗》中表达诗人赵翼期盼文坛盛世的诗句是:“”(2分)⑥《木兰诗》中写木兰不愿接受功名利禄的赏赐而愿辞官回家的句子是。
(2分)⑥写一条与黄河有关的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校园内有一个清水池塘,塘中点点清荷常飘来清香。
然而近日偶见有杂物漂浮于水面上。
为保持塘水洁净,学校制作了一块告示牌,请你在牌上代写一句容易使人领悟和接受的告示语。
(注意:不要用“禁止”等类似词语,不超过20个字)(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6、张军同学到校图书室去还书,管理员接过书翻了一下说:“呀!张军同学看书可真认真,书上划了那么多杠杠,有的还作了旁批呢!”张军听了,怪不好意思.①管理员的言外之意是:(2分)②如果你是张军,你应该怎样说:(2分)7、以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来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母亲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
黄河流千古,流出了,流出了,流出了。
A.黄皮肤的群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漫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的群落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黄皮肤的群落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黄皮肤的群落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8、这学期你参加了什么语文实践活动?请仔细回忆一下,写出一项来,并简单谈谈你参加这项活动的收获。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9、本学期你读过哪些文学名著呢?请你选择其中一部写出书名、作者及书中主人公的名字,并写出它的主要内容。
(3分)10、如果你现在看到有人正捕食野生动物——青蛙,你应该如何去劝阻?(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假如航天英雄杨利伟来访问你的学校,学校请你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他,请你就感兴趣的方面,设计你将提出的二个问题,请注意条理性。
(3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孙权劝学》,回答1~5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的加点字。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见往事耳③及鲁肃过寻阳④即更刮目相待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有两个成语典故涉及到本文,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我的关联:、。
4.本文虽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
请各用一两个短语来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孙权:吕蒙:鲁肃:四、阅读《伤仲永》,回答1~6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1.我能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世隶耕②指物作诗立就③稍稍宾客其父④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2.我能判断出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B.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C.余闻之/也久。
D.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3.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4.用自己的话说说: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我的理解:5.方仲永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最想对他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我眼中的方父:我最想对他说:6.②古代有不少勤奋好学的成语典故,请写出成语、人物典故各两个。
有关勤奋好学的成语:、勤奋好学的人物典故:、。
二、文言文阅读(10分)阅读《伤仲永》,回答问题。
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2分)①父异焉,借旁近与之()②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10、下列句子中,属于正面描写的有();属于侧面描写的有:()。
(3分)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E.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F.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11、对“世隶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世隶耕”的意思是“世代以种田为业。
”B.“世隶耕”铺垫“未尝识书具”,衬托方仲永天资非凡。
C.“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的父亲由于未受教育而眼界狭小,同时为下文的“不使学”埋下伏笔。
D.“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由于出身低徽而将“泯然众人”的可悲结局。
12、事实上,方仲永如同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引号内填原文)(3分)其一,从乡邻的角度来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其二,从其父的角度来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三,从方仲永本人来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对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进行理解(4分)A.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B.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2.指出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
(8分)(1)满坐寂然坐:口技人坐屏障中坐:(2)群响毕绝绝:以为妙绝绝:4.用“/”标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4分)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遥闻深巷中犬吠。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会宾客大宴②意少舒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④两股战战⑤不能名其一处⑥几欲先走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②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7.文章开头和结尾两次把“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对表现口技表演者的技艺有什么作用?我的理解:8.任选一句,分析其表达效果及作用。
①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②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7. 反复交代道具的简单,衬托口技人表演技艺的高超。
8. ①“伸颈”、“侧目”说明宾客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微笑”、“默叹”表示宾客对表演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通过侧面描写,衬托口技人表演技艺的高超;②写宾客完全进入境界,以假为真的神态,形象地表现了口技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和真实的艺术感染力,烘托出口技人技艺之“善”)2、解释每组中加点的字:A、盖以诱敌恐前后受其敌B、其一犬坐于前满坐寂然5.缀行甚远缀:_______________6.一狼仍从从:_______________7.骨已尽矣尽:_______________8.屠大窘窘:_______________9.顾野有麦场顾:______________10. 场主积薪其中薪:_________________11.苫蔽成丘苫:________ 蔽:__________12.屠乃奔倚其下奔_______ 倚___________13.弛担持刀驰_________ 持___________14.少时,一狼径去径_________去_________15.目似瞑,意暇甚瞑_________ 意_________16.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_________ 隧_________17.乃悟前狼假寐悟_________ 寐_________18.盖以诱敌盖_________ 诱_________19.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黠_________ 22. 一狼洞其中洞___________________23. 屠自后断其股断其股_______________24. 盖以诱敌盖3、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A、而|两狼这并驱|如故。
B、其一犬|坐于前。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对下列文句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而两只狼又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
B、乃悟前狼假mèi:才明白先走开的狼是假装睡觉。
C、弛担持刀: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D、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
5、选文中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一句是()6、有关选文的说法,准确的一项是()A、选文第(1)段写一个屠户半夜回家,路上发现有两只狼远远地跟着他。
B、选文第(2)段写一只狼得到骨头就不再追了,但又来了一只新的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