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发展史
触摸屏辉煌40年

触摸屏辉煌40年编者按:触摸屏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多被装于工控计算机、POS机终端等工业或商用设备之中。
2007年,第一台采用multi touch多点触摸屏设计的苹果iPhone发布;2010年,全球采用触摸屏设计的产品销量将达3.6亿台,触摸屏已经覆盖了几乎所有IT领域,从手机、PMP播放器、数码相机/摄像机,到平板电脑、GPS、MID,直至提款机、触控信息机、工业设备等。
1971-2010年,40年探索征途,小巧轻薄的触摸屏,正在改写人机交互的面貌,创造更加巨大的影响力。
1971年,美国的Samuel Hurst博士发明了世界第一个触摸传感器,具备了触摸屏的雏形;1972年,PLATO IV触摸屏问世,它应用于电脑辅助教育系统的终端,其最初的设计具有16×16的触摸分辨率,这一触控技术是如今红外触控技术的前身,时至今日,红外触控技术仍在使用;1974年,Samuel Hurst博士设计了第一款透明的触摸屏;1977年,电子制图及五线电阻触摸屏发明并申请专利,触摸屏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逐渐得到广泛使用。
1982年,柔性触控界面问世,这是第一个为电脑系统设计的多点触摸人机交互系统,它由一个玻璃面板构成,这种面板具有的光学特性可以让置于其后的摄像头记录下与手指在白色背景上的压力大小相关的黑点,这种特性和简单的图像处理结合就可以实现基于多点触摸的画图功能。
1984年,第一个多点触摸屏诞生,它用一个透明的电容传感器阵列覆盖在CRT显示器上,可以通过手指操控图形物体,具有很快的的响应速度,同期,美国贝尔实验室有很多涉及触摸屏技术的研发(包括光学与电容)陆续取得突破。
1991年,早期的前置投影桌面系统问世,它采用光学和声学技术检测手/手指和其他物体,特别是基于纸张的控制和数据,这项技术已经清楚的演示了多点触控的概念,比如用两个手指缩放和转换图形物体,使用pinch手势等,同年,触摸屏技术被引入国内。
从分辨率和材质 追溯手机屏幕发展史

从分辨率、材质追溯手机屏幕发展史发布时间:2015-3-23随着科技不断发展,手机屏幕发挥着巨大作用,屏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机品质。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在处理大量信息时,小尺寸低分辨率屏幕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因此大尺寸高分辨率屏幕成为众多手机的主流。
当然,要是能够解决续航问题,屏幕的形态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单一,像卷轴屏、收缩屏等这些科幻电影里见到的概念性屏幕在现实中也会出现。
其实,从手机诞生至今,手机屏幕经历了黑白-彩色的转变,特别是进入彩屏时代,因屏幕的研发技术不同而有所差异,种类大致可分为STN、TFT、IPS以及OLED等这些,一般来说显示的颜色越多还原复杂图象的色彩越真实,画面的层次也更加丰富。
与此同时,就在屏幕演变的过程中,其尺寸也由“大哥大”时代那种笨重的机身逐渐缩小到一个手掌大小,屏幕分辨率也变得更加清晰。
依稀记得苹果发布iPhone 4时,乔布斯曾说人眼所能看到的极限是300ppi,超过这一数值没有任何意义。
不过,老乔的言论并没有让厂商放弃升级屏幕,时至今日,2K屏手机正在慢慢普及,各品牌的旗舰机屏幕ppi都远超300,所以屏幕的发展史也可以说是手机的发展史,两者缺一不可。
屏幕分辨率概述自手机配备屏幕后,就已踏上飞速发展的道路,屏幕材质随着彩屏逐渐走向普及而变得越来越重要,并且分辨率也在逐年提升当中,与之相对应的屏幕尺寸自然跟着分辨率变化而变化,至于屏幕是倾向小尺寸低分辨率、大尺寸高分辨屏,还是大尺寸低分辨率、小尺寸高分辨率,这些跟手机厂商自家产品的市场定位有很大关系。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何谓手机屏幕的分辨率?其实我们所看到的屏幕画面都是由一个个像素点构成,这些像素点分横向和竖向,横竖两点相乘之后的数值就是这块屏幕的像素,也称之为分辨率。
不过,为了方便表示屏幕分辨率大小,厂商们通常用横向像素×竖向像素的方式来表示,就像我们常见的1280×720像素、1920×1080像素等。
手机触摸屏的@历史介绍

手机触摸屏的历史近几年来手机技术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我们这个时代的人都见证了手机的发展历史。
手机与人之间的交互离不开手机的屏幕,作为手机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屏幕也随着手机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从最初的黑白屏幕到有更强图形表现力的灰度屏幕到后来的彩屏,继而是彩屏发色数的增加以及分辨率的不断提高。
可以说手机屏幕的发展也使得我们在操作手机方面的体验随之产生变化。
当然来今天重点要跟大家说的就是手机的触摸屏。
触摸屏,相信大家应该已经不在陌生了。
不过最早的时候触摸屏往往是以一个高端的形态所出现,在我们小老百姓眼中,触摸屏似乎一直都是一项深不可测的技术。
在我们所能追溯到的触摸屏最早被用在手机设备上应该是1999年摩托罗拉的A61 88。
这一机型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大家对手机操作的观念,当然更重要的意义应该是手写技术被引入手机领域,同时手机集成PDA的智能化功能也初见倪端。
更先进的电容式触摸屏而另一种触摸屏技术“投射式电容触摸屏”也就是iPhone以及Prada等较新较高端的触摸屏手机所采用的技术。
电容式触控屏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
电容式触控屏是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玻璃屏的内表面和夹层各涂有一层ITO(镀膜导电玻璃),最外层是一薄层矽土玻璃保护层, ITO涂层作为工作面, 四个角上引出四个电极,内层ITO为屏蔽层以保证良好的工作环境。
当手指触摸在金属层上时,由于人体电场、用户和触控屏表面形成以一个耦合电容,对于高频电流来说,电容是直接导体,于是手指从接触点吸走一个很小的电流。
这个电流分别从触控屏四角上的电极中流出,并且流经这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角的距离成正比,控制器通过对这四个电流比例的精确计算,得出触摸点的位置信息。
超级详细的手机发展史(值得收藏)(一)2024

超级详细的手机发展史(值得收藏)(一)引言概述:手机作为现代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详细介绍手机的发展史,并深入分析各个发展阶段的技术创新和重大事件。
无论您是科技迷还是历史爱好者,这份超级详细的手机发展史绝对值得您收藏。
正文内容:1. 第一代手机的诞生- 小点1: 手机的起源和发展动机- 小点2: 第一款商用手机的问世- 小点3: 第一代手机的功能和特点- 小点4: 手机的普及和影响2. 从模拟手机到数字手机的过渡- 小点1: 模拟手机的技术原理和限制- 小点2: 数字手机的诞生背景和优势- 小点3: GSM标准的推广和全球统一- 小点4: 从2G到3G的跨越式发展3. 智能手机的崛起与多媒体功能的丰富- 小点1: 智能手机的定义和发展趋势- 小点2: 第一款智能手机的问世- 小点3: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竞争与演进- 小点4: 多媒体功能的加入和应用的广泛化4. 手机通信技术的突破与网络的全球化- 小点1: 4G时代的到来和LTE技术的应用- 小点2: 5G时代的前景和技术挑战- 小点3: VoIP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小点4: 手机网络的全球化和漫游服务的普及5. 可穿戴手机和未来发展趋势- 小点1: 可穿戴设备的兴起和发展- 小点2: 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的问世- 小点3: 智能家居与手机的融合- 小点4: 人工智能与手机的结合总结:手机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第一代手机的诞生,通过模拟手机向数字手机的过渡,再到智能手机的崛起与多媒体功能的丰富,手机通信技术的突破与网络的全球化,以及可穿戴手机和未来发展趋势等。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技术创新和重大事件。
可以预见,未来手机将进一步发展,与其他技术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结合,为人们提供更多更便利的服务。
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手机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带你了解手机屏幕的进化史,并不是一块“玻璃”这么简单的!

带你了解手机屏幕的进化史,并不是一块“玻璃”这么简单的!这些年经济增长很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生活用品的更新速度也在变快。
车子换了房子换了,衣服也换了。
要说这些年什么用品的更新速度最快那么应该是手机了,现代人手机更新速度甚至是一年换一部手机。
新功能刚刚出现我们刚用上半年,之后更新的功能又出现了。
在网速方面从2G手机到3G、4G短短用了几年时间。
现在甚至要普及5G手机了。
在处理器方面当初我们用的是单核处理器,那时候觉得速度可以。
后来出现了双核觉得飞快,紧接着就是四核、八核甚至是十核处理器。
您有没有发现,在网速与处理器升级的时候手机的屏幕也在不断升级呢?最初的手机屏幕没有彩色,都是黑白屏幕的。
这种手机的屏幕不大但是非常省电所以续航时间比现在的安卓手机要长很多。
那时候手机功能单一,顶多在手机里面加装一个MP3功能。
后来才出现了彩色屏幕,不过一开始出现的彩屏手机售价非常高。
那时候的彩屏技术很落后非常耗电,但是仍然迷得很多人争先恐后去购买。
到了后来技术升级我们才真正用到了现在的高清屏幕,这个高清屏幕是LCD的屏幕。
从原理上解释就是这个屏幕是需要有一整块背光的,背光照亮彩色前屏我们才能看到。
但是这种屏幕也是有缺点的,就是比较费电。
还有就是在明暗变化方面控制是不是很好,比方说电影当中展现黑暗场景。
LCD屏由于始终有背光所以黑暗的场景显示仍然是有光的状态显得不真实。
针对这一个技术缺陷后来人们才发明了现在的OLED屏幕,这个屏幕比起LCD更省电。
原理上这个不需要背光,屏幕本身就能自发光。
简单解释一下就行屏幕是由无数个小的LED灯组成的,当屏幕要展现黑暗的场景的时候只需要把部分LED灯关上就可以。
展现的非常接近真实比起LCD效果好很多。
OLED屏幕完全符合我们对完美屏幕的要求,但是科技的发展是无止境的。
不久之后更先进的屏幕又出现了,这就是柔性屏。
这个柔性屏就像是纸张一样可以折叠,这也给很多厂商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手机的发展史完整版(两篇)

手机的发展史完整版(二)引言概述: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手机的早期发展史,并了解了手机技术的初步进步。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继续探索手机的发展历程,并关注于手机在通信、功能、设计和用户体验方面的进一步创新。
通过详细阐述手机发展的关键里程碑和技术突破,我们将了解手机作为现代日常生活必备品的演变过程。
正文内容:一、通信技术的进步1. 发展模拟信号技术:20世纪80年代,模拟信号技术成为主流。
通过模拟信号技术,手机可以进行语音通话,并且具备一定的移动性。
2. 数字信号技术的兴起:20世纪90年代,数字信号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手机具备了更好的声音质量和数据传输速度。
这使得手机可以承载更多功能和服务,并在全球范围内普及。
3. 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1G技术的出现使得手机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声音通话和传真功能。
这一技术的推出为手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与1G相比,2G技术的速度更快,容量更大。
此外,2G技术还引入了短信功能,为移动通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5.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3G技术的推出使得手机具备了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多的功能,如互联网浏览和多媒体传输。
二、功能的增强与多元化1. 照相功能的引入:随着数字摄像头技术的进步,手机开始具备照相功能。
这一功能的出现使得手机不仅仅是通信工具,还成为了随身携带的相机。
2. 音乐播放器和视频播放器的加入:手机逐渐具备了音乐播放和视频播放的能力,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享受音乐和视频的娱乐。
3. 网络功能的发展: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手机开始具备了上网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上网浏览网页、使用社交媒体和下载应用程序。
4. GPS导航功能的普及:GPS导航成为手机的标配功能,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地图和路线导航信息。
5. 应用程序的丰富多样:手机应用程序的发展带来了无限可能。
从社交媒体到游戏,从产品ivity工具到生活助手,手机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了广泛的选择和便利。
《手机发展史》课件

视频播放
手机可以播放视频文件,为用户 提供电影、电视剧等视频内容。
互联网接入功能
WAP浏览
手机可以通过WAP协议访问互联网,实现网页浏览 。
电子邮件
手机可以接收和发送电子邮件,方便用户随时处理工 作事务。
网络社交
手机可以登录各种社交媒体平台,方便用户进行社交 互动。
基础通讯功能
短信
手机短信功能最初是为了 方便用户发送简短的文字 信息,是手机通讯的基础 功能之一。
通话
手机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通 话,通过无线信号进行语 音通信。
电话簿
用于存储联系人信息,方 便用户快速拨打电话或发 送短信。
娱乐功能
游戏
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游戏逐渐 兴起,为用户提供休闲娱乐。
音乐播放
博、抖音等,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社交需求。
02
社交方式的即时性
通过手机,人们可以随时与朋友、家人和其他联系人保持联系,了解他
们的动态和情况,使得社交更加即时。
03
社交方式的个性化
手机上的社交媒体和应用程序提供了丰富的个性化设置和功能,人们可
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定制,使得社交更加个性化。
手机对工作方式的改变
手机发展史
目录
CONTENTS
• 手机起源 • 手机技术发展 • 手机功能演变 • 手机设计变迁 • 手机对社会的影响 • 手机未来展望
01 手机起源
早期移动通信设备
1902年,美国人内森·斯塔布菲 尔德申请了无线电话的专利,这
是最早的移动电话。
192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 出战地移动电话,但体积庞大,
第四代移动电话
手机的发展史1.1PPT课件

手机之父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纽约街头,掏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 无线电话,并打了一通,引得过路人纷纷驻足侧目。这个人就是手机的发明 者马丁•库帕。
3
第一代手机
砖 头
黑 金 刚
特点:
只能进行语音通信、收讯效果不稳定、保密性不足、携带不方便、无线宽带利用不充4分
世界上第一款手机(1983)
②
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
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无线网络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7 持
至少2Mbps(兆比特/每秒)、384kbps(千比特/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
直立式手机
直立式手机:指手机屏幕和 按键在同一平面,手机无翻 盖。 特点:主要是可以直接看到 屏幕上所显示的内容。
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手机摩托罗拉 DynaTAC 8000X,重1公斤多,充电时间为 10小时,但通话时间只有半小时,销售价 格为3,995美元,在中国黑市上炒到5万元 左右,是名副其实的最贵重的砖头。
第一台手机进入中国市场是在1987年, 型号为摩托罗拉3200,造型设计和摩托 罗拉DynaTAC 8000X基本一致,是当时非 常流行的“大哥大”
业内专家指出:“一部好的商务手机,应该帮助用户既能实现快速而顺畅的沟 通,又能高效地完成商务活动。”
13
相机手机
相机手机:是手机的一种,也就是内建有相机功能的手机。世界上第一支相机手机, 是由日本的夏普公司在2000年11月所制造的J-SH04。
14
老人手机
随着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人口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占人口的比例越来越 大。他们需要属于他们自己的手机,手机功能上力求操作简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幻灯片1
手机屏幕发展史
作者:王琳、张云龙幻灯片2
1984年第一台大哥大摩托罗拉D y n a T A C8000X
这台大哥大显然是没有屏幕的!
幻灯片3
第一款“翻盖”手机摩托罗拉8900
有了个小屏幕,还是黑白的!幻灯片4
后来手机有出现折叠式手机
摩托罗拉328C
幻灯片5
手机屏幕进入了“彩”时代
●手机厂商注意到了屏幕的重要性,因此彩色的S T N、C S T N以及T F T的屏幕就此出现。
手机也由此进入了第一阶段的彩屏时代。
幻灯片6
●S T N是S u p e r T w i s t e d N e m a t i c的缩写
●它的好处是功耗小,具有省电的最大优势
●通过彩色滤光片显示红、绿、蓝三原色,就可显示出彩色画面。
一般最高能显示65536
种色彩。
幻灯片7
C S T N即C o l o r S T N,照明光源要安装在L C D的背后,在日光下,很难辨清显示内容。
代表手机:三星SGH-C168
幻灯片8
●T F T(T h i n F i l m T r a n s i s t o r)即薄膜场效应晶体管。
属于有源矩阵液晶显示器中的
一种。
●
●一般T F T的反应时间比较快,约80毫秒,高亮度、高对比度。
利用薄膜技术所作成的电晶体电极,光源照射时先通过下偏光板向上透出,借助液晶分子传导光线,通过遮光和透光来达到显示的目的。
幻灯片9
代表手机:三星酷毕系列产品
屏幕材质虽然让手机进入了彩屏的时代,但是这些屏幕在自身的设计上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屏幕的色彩表现,例如屏幕在节电方面的设计等等。
幻灯片10
手机屏幕“炫”时代
因此在这样的前提下,推出的A M O L E D、S u p e r A M O L E D以及I P S面板将手机屏幕的显示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幻灯片11
A M O L E D屏幕
A M O L E D的全称是A c t i v e M a t r i x/O r g a n i c L i g h t E m i t t i n g D i o d e,其是能彩色化的。
在显示效能方面,A M O L E D反应速度较快、对比度更高、视角也较广,这些是A M O L E D天生就胜过T F T L C D的地方;另外A M O L E D具自发光的特色,不需使用背光板,因此比T F T更能够做得轻薄,而且更省电;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特点,不需使用背光板的A M O L E D可以省下占T F T L C D3~4成比重的背光模块成本,不过其也存在于其他的相比在同样的分辨率的情况下,颗粒感稍强些。
幻灯片12
代表机型:诺基亚N8
屏幕优点:色彩丰富、反应速度快、可视角度大
屏幕不足:色彩还原度一般
幻灯片13
S u p e r A M O L E D屏幕
相比传统A M O L E D炫屏而言,S u p e r A M O L E D摒弃了之前触控感应层+显示层的架构设计,操控更为灵敏。
此外取消玻璃覆盖层还带来了更佳的阳光下显示效果。
同时,S u p e r A M O L E D 还搭载了m D N I e(移动数字自然图像引擎)技术能从任意角度观看并做出快速的反应。
幻灯片14
代表机型:三星i9000
屏幕优点:色彩丰富、可视角度大、省电
屏幕不足:色彩还原度一般
幻灯片15
●I P S(I n-P l a n e S w i t c h i n g,平面转换)
●日立公司于2001推出的液晶面板技术。
●I P S面板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两极都在同一个面上,而不象其它液晶模式的电极是在上
下两面,立体排列。
●
优势是可视角度高、响应速度快,色彩还原准确,是液晶面板里的高端产品。
幻灯片16
苹果i P h o n e4将I P S和R e t i n a融合在了一起,即将一个像素点分拆为四个像素进行显示,像素密度提高了4倍,达到326p p i,而300p p i是人们能看到的分辨率,326p p i就是可以
让你在看显示屏的时候有种看纸制品的感觉。
它也因此得名“视网膜显示屏”。
幻灯片17
I P S代表手机:i p h o n e4
屏幕优点:色彩还原度高、可视角度大、时间舒适度高屏幕不足:功耗较高
幻灯片18
未来屏幕遐想
屏幕无处不在
操控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