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发展史
手机发展史

05
智能手机的发展与未来趋势
智能手机的技术进步与趋势
智能手机的技术进步
• 智能手机技术不断发展,处理器性能不断提升 • 智能手机摄像头技术、显示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
智能手机技术的未来趋势
• 智能手机技术将继续朝着更高性能、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 智能手机技术将与其他技术领域融合,实现更多创新功能
5G时代智能手机的新机遇
手机发展史:从砖头大到智能设备
DOCS SMART CREATE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手机诞生前的通讯工具
早期通讯工具的起源与发展
电报的诞生
• 19世纪中期,电报技术开始出现 • 电报通信速度快,但只能传输文字 信息
电话的诞生
• 19世纪末,电话技术由亚历山 大·贝尔发明 • 电话可以实现语音通信,但通信范 围受限
诺基亚的崛起与市场份额争夺
诺基亚手机的发展
• 20世纪90年代,诺基亚推出第一款手机 • 诺基亚手机凭借其技术优势,市场份额逐渐扩大
诺基亚手机的市场地位
• 21世纪初,诺基亚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商 • 诺基亚手机与摩托罗拉手机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源自第二代手机的市场表现与影响
第二代手机的市场表现
• 21世纪初,第二代手机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及 • 第二代手机市场份额逐渐稳定
03
第二代手机的革新与多样化
第二代手机的技术进步与特点
第二代手机的技术进步
• 20世纪90年代,第二代手机技术(2G)诞生 • 第二代手机技术以数字信号传输为主,通信质量得到提高
第二代手机的技术特点
• 通信质量较好,信号稳定 • 设备体积较小,携带方便 • 功能丰富,可以实现通话、短信、数据传输等功能
手机行业的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

手机行业的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手机从最初的简单通话工具一步步演变成了一种全能娱乐和工作工具。
无论是社交、购物、学习还是工作,手机都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历史和未来两方面探讨手机行业的发展。
一、手机行业的历史1. 诞生:20世纪80年代,手机开始在北美和欧洲兴起。
最早的手机是面向商务人士使用的,体积庞大、重量较重、使用寿命较短,价格也十分昂贵,普通人不可及。
2. 普及:随着技术的进步,手机越来越小巧轻便、续航时间更长,价格也逐渐下降,逐渐普及到了一般大众。
2000年后,3G时代的到来让手机更具智能化,手机娱乐化也逐步成为主流。
3. 竞争:2010年代,智能手机的竞争愈演愈烈,苹果、三星、华为等巨头相继涌现。
万物互联的时代,基于5G的5W网络传输速率,手机更加智能化,使消费者对其依赖度越来越高。
二、手机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1. 折叠屏手机:折叠屏手机是手机行业最新的趋势。
沉迷手机的朋友们,最大的需求就是想要一个大屏幕,又能随身携带的手机。
折叠屏手机的出现,解决了人们的痛点需求。
2. 智能音箱:智能音箱是一种智能家居的延申品,相信还有很多愿意购买的消费者。
在家中,智能音箱可以扮演控制家庭智能系统的终端,还可以进行语音交互,音乐播放等功能。
3. 5G技术: 5G技术是手机行业未来最大的趋势,可以实现更快的网速,更清晰的音视频通话,更实时的网络体验。
5G技术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无限的机会,未来社会将更加智能化。
4. 拓展市场:线下市场越来越饱和,未来手机厂商将会拓展领域,将精力投入到新领域,如电动汽车、智能家居等领域。
总之,手机行业的历史可以用一个“变革”二字来概括。
从最开始的巨型电话到现在的智能手机,手机不仅仅是一个通讯工具,而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工具。
未来,手机将会继续发展,推出更多更好的产品,为人们带来更加便捷的生活。
手机的历史

手机的历史虽然我们大多数人觉得没有手机就活不下去,但它们并没有真正存在很长时间。
事实上,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手机只是在过去的20年里才出现。
一、手机是什么时候发明的?1973年4月3日,摩托罗拉前高管Martin Cooper打通了史上第一个移动电话。
Martin Cooper用的这部电话重约1.13公斤,总共可以通话十分钟,它是世界上第一款商用手机——摩托罗拉DynaTAC 8000x 的原型。
今天,距离第一次手机通话45年后,人们几乎人手一部手机。
回顾手机发展的过程,无论从造型还是功能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手机的发展也是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
(摩托罗拉DynaTAC 8000x的原型)二、手机的发展历史(一)模拟手机时代1.1 第一代移动通信,简称1G,摩托罗拉的天下。
模拟移动电话系统的质量完全可以与固定电话相媲美,通话双方能够清晰地听出对方的声音。
但模拟移动通信与数字通信相比保密性能较差,极易被并机盗打,只能实现话音业务,无法提供丰富多彩的增值业务;网络覆盖范围小且漫游功能差。
1.2 第二代移动通信,简称2G。
GSM数字网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和抗干扰性,音质清晰,通话稳定,并具备容量大、频率资源利用率高、接口开放、功能强大等优点。
GSM时代后,各大手机生产商看好了这一新的商机,争相拓展这一市场上的份额,摩托罗拉不肯舍弃已有的地盘抱死了模拟网络,以至于没能及时调整市场战略,其霸主地位迅速下滑。
与此同时,诺基亚、爱立信等厂商后来居上,成三国鼎立之势。
摩托罗拉V3虽然成功,但是反过来也制约了随后的产品研发,让摩托罗拉开始专注于产品的时尚设计,但是这条路并非正路,之后两三年摩托罗拉开始进入低谷乃至泥潭深陷。
(二)2007年开启智能手机新时代2007年,手机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基本成型,各个生产商基本确定了自己的风格。
在iPhone带来革命性冲激之前,大家在各自的市场驰骋。
同时大家又互相兼容并收,一个品牌的成功经验立刻被复制到另外一个品牌,你超薄我也超薄,你智能我也智能,你拍照我也拍照。
浅析智能手机发展历史及未来趋势

浅析智能手机发展历史及未来趋势智能手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经在过去二十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最初的功能简单、体积笨重的手机到如今功能强大、设计精美的智能手机,其发展历程堪称是科技产业的一大奇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浅析智能手机的发展历史,并探讨未来的趋势。
一、智能手机的发展历史1. 初期阶段智能手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当时Motorola公司推出了第一部商用手机DynaTAC 8000X。
这款手机虽然体积庞大,通话时间短暂,但却为未来的智能手机奠定了基础。
直到90年代末,诺基亚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具备移动通信和个人信息管理功能的手机Nokia 9000 Communicator,标志着智能手机的诞生。
2. 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随着移动互联网、触摸屏技术和应用软件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苹果公司的iPhone和谷歌的Android系统成为了智能手机市场的主导力量,为智能手机的功能和体验带来了巨大的提升。
智能手机不再只是用于通话和短信的工具,而是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3. 当今阶段如今,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第二大脑”,几乎包含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切信息和数据。
从社交娱乐到工作学习,从支付购物到健康管理,智能手机几乎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智能手机不断演进的硬件和软件技术也为用户带来了更多便利和娱乐,比如人脸识别、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正在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二、未来趋势1. 5G技术随着5G技术的商用化,智能手机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
5G技术将带来更快的网速和更低的延迟,为智能手机用户带来更高效的移动互联网体验。
5G技术还将催生出更多新的应用场景,比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智能手机将成为连接一切的核心设备。
2. 折叠屏技术折叠屏技术作为智能手机的新兴技术,有望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折叠屏技术将会改变智能手机的形态和使用方式,为用户带来更大的屏幕空间和更灵活的应用体验。
手机的发展史

手机的发展史1. 引言手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用于通信、娱乐还是工作,手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带您回顾手机的发展史,从最初的诞生到现在的智能手机时代。
2. 手机的初期阶段手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当时人们在无线电技术的基础上开始尝试发明可移动的无线通信设备。
1897年,第一个便携式无线电通信器在英国诞生,而后的几十年里,手机技术经历了多次革新和突破。
3. 1G时代的到来在1979年,第一代(1G)手机问世,它被称为“砖头”,重量庞大且体积庞大。
1G手机仅能实现基础的语音通信功能,通信质量也相对较差。
尽管如此,1G手机的诞生奠定了移动通信的基础,引领了手机的发展方向。
4. 从2G到4G:功能逐渐增强随着技术的进步,第二代(2G)手机在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
2G手机具备了短信功能,通信质量有所提高。
随后的几年里,3G和4G技术相继问世,手机功能逐渐增强,包括互联网访问、多媒体传输等。
这一阶段的手机逐渐变得小巧轻便,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5. 智能手机的革命2007年,苹果推出了第一代iPhone,这标志着智能手机的到来。
智能手机通过搭载操作系统,为人们提供了更丰富的功能和应用程序。
具备智能化的手机成为了新潮流,各大手机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智能手机产品。
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的爆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6. 当今的手机技术趋势手机技术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而当今的手机仍在不断发展。
以下是一些当前手机技术的趋势:a. 5G的推广和应用5G技术的问世将再次引领手机通信的发展。
5G网络的高速和低延迟将为人们提供更快速、更稳定的互联网体验。
b. 折叠屏技术折叠屏技术是目前手机领域的热门话题。
这项技术使得手机屏幕具备了更大的显示面积,但仍能够保持便携性。
c. AI智能助手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使得手机能够变得更智能化。
智能助手如Siri、Google Assistant等已成为现代手机用户的常用工具。
手机的发展

5、第一款滑盖手机 早在1997年,西门子的SL10便 以滑盖造型出现了。当1998 年初,德国巨人西门子公司 推出的SL10以首创上下开合、 屏幕与按键分离的模式,成 就滑盖手机的雏形时,谁都 没有想到这种设计能够在今 天成为最受欢迎的手机造型 之一。凭借这个当时在全球 掀起革命性概念,并以SL10获 得“CeBIT汉诺威工业设计大 奖”赞誉的西门子手机部.西 门子SL10可以称得上是拥有多 项“世界第一”称号的至尊 经典手机,是世界上第一款 真正意义上的滑盖手机,第 一款三色彩屏手机。西门子 SL10在手机领域中具有着非同 寻常的意思,可以不夸张地 说有了它才有了我们今天盛 行的滑盖风潮。
14、第一款内置蓝牙功能的手 机 在2001年8月,爱立信推出了第 一款内置蓝牙的手机索尼爱立 信T39mc。爱立信T39mc预装了 蓝牙无线传输模块,作为全球 第一部内建蓝牙芯片的手机 T39mc,这部手机也是爱立信 第一部支持GSM三频及GPRS高 速上网的手机,并且还有先进 的个人信息管理应用程序 (PIM),功能非常全面和强 大。爱立信T39mc的推出,使 得红外线传输逐渐走向没落, 而蓝牙这种无线式的传输方式 在随后已经成为一款手机的标 准配置。
7、第一款内置天线手机 诺基亚 3210的上市放映了诺基 亚的手机设计风格一直都有趋 向"人性化”的特点,它是第一 部内置天线的手机,这对当时 手机业界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毕竟以往手机头顶露出的一根 长长的天线,看起来还是有些 难看的。 作为首款内置天线手 机,诺基亚 3210于1999年上市, 虽然在当时看起来与众不同, 但同时也较其他手机更加的时 尚。该机采用的单色屏,体积 也只有123.8×50.5×16.7mm , 在当时来说非常的小巧,可以 说在当时是一款另类到让人耳 目一新的手机,为后来的手机 设计做了很好的榜样。
《手机发展史》课件

视频播放
手机可以播放视频文件,为用户 提供电影、电视剧等视频内容。
互联网接入功能
WAP浏览
手机可以通过WAP协议访问互联网,实现网页浏览 。
电子邮件
手机可以接收和发送电子邮件,方便用户随时处理工 作事务。
网络社交
手机可以登录各种社交媒体平台,方便用户进行社交 互动。
基础通讯功能
短信
手机短信功能最初是为了 方便用户发送简短的文字 信息,是手机通讯的基础 功能之一。
通话
手机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通 话,通过无线信号进行语 音通信。
电话簿
用于存储联系人信息,方 便用户快速拨打电话或发 送短信。
娱乐功能
游戏
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游戏逐渐 兴起,为用户提供休闲娱乐。
音乐播放
博、抖音等,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社交需求。
02
社交方式的即时性
通过手机,人们可以随时与朋友、家人和其他联系人保持联系,了解他
们的动态和情况,使得社交更加即时。
03
社交方式的个性化
手机上的社交媒体和应用程序提供了丰富的个性化设置和功能,人们可
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定制,使得社交更加个性化。
手机对工作方式的改变
手机发展史
目录
CONTENTS
• 手机起源 • 手机技术发展 • 手机功能演变 • 手机设计变迁 • 手机对社会的影响 • 手机未来展望
01 手机起源
早期移动通信设备
1902年,美国人内森·斯塔布菲 尔德申请了无线电话的专利,这
是最早的移动电话。
192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研制 出战地移动电话,但体积庞大,
第四代移动电话
手机的发展史

• 手机体积变小,重量减轻
• 新增短信、摄像头等功能
03
2000年代中后期至今
• 智能手机诞生,具备高度集成的功能
• 触控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商店等创新不断涌现
• 手机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智能设备
初代手机的局限性
技术水平:采用模拟信号技术
• 通话质量较差,易受信号干扰
• 性价比高,价格亲民
• 功能简单,易于操作和使用
• 续航时间长,满足日常需求
不足
• 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多样化需求
• 用户体验受限,缺乏娱乐性
• 技术创新能力较弱,难以应对市场竞争
功能机时代的市场竞争
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等品牌竞争激烈
• 各品牌推出各具特色的功能机产品
•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设计争夺市场份额
手机发展史:从砖头到智能手机的蜕变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手机起源:砖头般的初代手机
第一款商用手机:摩托罗拉 DynaTAC 8000X
01
1983年问世,重约1.1千克
• 采用模拟信号技术,通话质量较差
• 仅支持拨打和接听电话功能
• 续航时间较短,需频繁充电
02
售价高达3995美元
• 集成了电话、传真、寻呼机等多种功能
• 促使其他科技公司纷纷进入智能手机市场
• 能够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智能手机的突破性创新
触控技术:为用户提供直观、便捷的交互体验
• 取代实体按键,提高屏幕利用率
• 支持多点触控,实现复杂操作
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连接网络,获取信息和服务
• 支持Wi-Fi、蓝牙等无线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机发展史1.手机的概念可以握在手上的移动电话机,通常称为手机,旧称手提电话、大哥大,手机是便携的、可以在较大范围内移动的电话终端。
手机外观上一般都应该包括至少一个液晶显示屏和一套按键。
现在手机除了典型的电话功能外,还包含了游戏机、MP3、照相、录音、摄像、GPS等更多的功能。
2.手机的由来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纽约街头,掏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打了一通,引得过路人纷纷驻足侧目。
这个人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库帕。
当时,库帕是美国著名的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
这世界上第一通移动电话是打给他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一位对手,对方当时也在研制移动电话,但尚未成功。
库帕后来回忆道:“我打电话给他说:‘乔,我现在正在用一部便携式蜂窝电话跟你通话。
’我听到听筒那头的‘咬牙切齿’——虽然他已经保持了相当的礼貌。
”手机已经诞生将近40周年了。
这个当年科技人员之间的竞争产物现在已经遍地开花,给我们的现代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手机的分类时代划分1G第一代移动电话网络(1G)是指模拟信号的移动电话,也就是在1980至90年代香港、美国等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大哥大。
最先研制出大哥大的是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马丁·库珀博士。
由于当时的电池容量限制和模拟调制技术需要硕大的天线和集成电路的发展状况等等制约,这种手机外表四四方方,只能成为可移动算不上便携。
很多人称呼这种手机为“砖头”或是“黑金刚”等。
移动电话在1980年代末、90年代初素有“大哥大”之称,据闻此称号的由来来自于武打明星洪金宝。
他是当时电影业界第一位使用移动电话的人,而他在业界素有“大哥大”之称(成龙当时被尊称为“大哥”,因洪金宝是他的师兄,故被称为“大哥大”),故当时的移动电话就被称为“大哥大”。
[1]此称呼也在中国大陆及台湾通行,如今在台湾“大哥大”依然可以用来指代一切手机;而在中国大陆则专指这种体积巨大的老式手机。
当时,在香港使用“大哥大”是为身份象征;于1985年,一部“大哥大”价值为29,000港元,至1990年代,价值仍然达到13,000港元。
在香港,花生油品牌狮球唛于1987年制造“大哥大”外形的水壶作为赠品,并且大行其道,所以香港人亦称呼这种手机做“水壶”。
[2]这种手机有多种制式,如NMT,AMPS,TACS,但是基本上使用频分复用方式只能进行语音通信,收讯效果不稳定,且保密性不足,无线带宽利用不充分。
此种手机类似于简单的无线电双工电台,通话时锁定在一定频率,所以使用可调频电台就可以窃听通话。
2G第二代手机也是最常见的手机。
通常这些手机使用GSM,cdmaOne或者PHS这些十分成熟的标准,具有稳定的通话质量和合适的待机时间。
在第二代中为了适应数据通讯的需求,一些中间标准也在手机上得到支持,例如支持彩信业务的GPRS和上网业务的WAP服务。
2.5G一些手机厂商将自己的一些手机称为2.5G手机,其特色就是拥有GPRS功能。
2.75G一些手机厂商也将自己的一些手机称为2.75G手机,其特色就是拥有比GPRS速率更快的EDGE功能。
3G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的手机也已经研制出来,并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
第三代手机的开始目标之一是开发一种可以全球通用的无线通讯系统,但是实际最终的结果是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制式,主要有CDMA2000、WCDMA和TD-SCDMA在竞争。
这些新的制式都基于CDMA(码分多址)技术,在带宽利用和数据通信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
3.5G3.5G手机偏重于安全和数据通讯。
一方面加强个人隐私的保护,另一方面加强数据业务的研发,更多的多媒体功能被引入进来,手机具有更加强劲的运算能力,不再只是个人的通话和文字信息终端,而是更多功能性的选择。
移动办公及对通讯的强劲需求将使得手机与个人电脑的融合趋向加速,手机将逐渐拥有个人电脑的功能,这方面,在中国的手机市场上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4G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以及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的技术产品。
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
而在用户最为关注的价格方面,4G与固定宽带网络在价格方面不相上下,而且计费方式更加灵活机动,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服务。
此外,4G可以在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没有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
很明显,4G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系统划分昨日皇者——Symbian(塞班)Symbian作为昔日智能手机的王者,在2005年至2010年曾一度风骚,街上大大小小拿的很多都是诺基亚的Symbian手机,N70——N73——N78——N97,诺基亚N系列曾经被称为“N=无限大”的手机。
对硬件的水平底,操作简单,省电,软件资多是Symbian系统手机的重要特点。
在国内软件开发市场内,基本每一个软件都会有对应的塞班手机版本。
而塞班开发之初的目标是要保证在较低资源的设备上能长时间稳定可靠的运行,这导致了塞班的应用程序开发有着较为陡峭的学习曲线,开发成本较高。
但是程序的运行效率很高。
比如5800的128M的RAM,后台可以同时运行10几个程序而操作流畅(多任务功能是特别强大的),即使几天不关机它的剩余内存也是保持稳定。
虽然在Android、iOS的围攻之下,诺基亚推出了塞班^3系统,甚至依然为其更新(Symbian Anna,Symbian Belle),从外在的用户界面到内在的功能特性都有了显著提升,例如可自由定制的全新窗体部件、更多主屏、全新下拉式菜单等。
由于对新兴的社交网络和web 2.0内容支持欠佳,塞班占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日益萎缩。
2010年末,其市场占有量已被Android超过。
自2009年底开始,包括摩托罗拉、三星电子、LG、索尼爱立信等各大厂商纷纷宣布终止塞班平台的研发,转而投入Android领域。
2011年初,诺基亚宣布将与微软成立战略联盟,推出基于Windows Phone的智能手机,从而在事实上放弃了经营多年的塞班,塞班退市已成定局。
当今潮流——AndroidAndroid一词最早出现于法国作家利尔亚当(Auguste Villiers de l'Isle-Adam)在1886年发表的科幻小说《未来夏娃》(L'ève future)中。
他将外表像人的机器起名为Android。
2008年HTC和Google联手推出第一台Android手机G1开始,在2011年第一季度,Android在全球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塞班系统,跃居全球第一。
2011年11月数据,Android占据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52.5%的份额,中国市场占有率为58%。
如今Android已经成为了现在市面上主流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随处都可以见到这个绿色机器人的身影。
为什么这么短的时间Android会如此大热? 1、开源。
这是Android能够快速成长的最关键因素。
在Android之前,没有任何一个智能操作系统的开源程度能够像Android一样。
Android的开源,打破以往操作系统平台的授权模式,不但降低了厂商的成本也赋予了他们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更提升了他们支持Android 的热情,这是Android平台能够快速成熟、快速成长的源泉。
2、联盟。
联盟战略是Android能够攻城拔寨的另一大法宝。
Symbian也曾经使用过联盟战略,但由于Symbian的开源程度不够,导致系统臃肿、难以为继,合作伙伴先后离开阵营,且从联盟成员来看,Symbian联盟主要以手机厂商为主。
而谷歌为Android成立的开放手机联盟(OHA)不但有摩托罗拉、三星、HTC、索尼爱立信等众多大牌手机厂商拥护,还受到了手机芯片厂商和移动运营商的支持,仅创始成员就达到34家。
开源、联盟,Android凝聚了几乎遍布全球的力量,这是Android形象及声音能够被传到全球移动互联网市场每一个角落的根本原因。
3、技术。
Android系统的底层操作系统是Linux,Linux作为一款免费、易得、可以任意修改源代码的操作系统,吸收了全球无数程序员的精华。
这是Android系统较之于Symbian扩展性更强的最大原因。
另外,Linux作为一种嵌入式操作系统,使得Android能够很方便地被应用、移植到各种平台并快速发展。
同时,Android平台较快的版本更新速度使得手机硬件性能不断向最优方向发展,也使Android可玩、好玩、容易玩的特征越来越显著。
Android机型数量庞大,简单易用,相当自由的系统能让厂商和客户轻松的定制各样的ROM,定制各种桌面部件和主题风格。
简单而华丽的界面得到广大客户的认可,对手机进行刷机也是不少Android用户所津津乐道的事情。
可惜Android版本数量较多,市面上同时存在着1.6、2.0、2.1、2.2、2.3等各种版本的Android系统手机,应用软件对各版本系统的兼容性对程序开发人员是一种不少的挑战;同时由于开发门槛低,导致应用数量虽然很多,但是应用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不少恶意软件,导致一些用户受到损失。
同时Android没有对各厂商在硬件上进行限制,导致一些用户在低端机型上体验不佳;另一方面,因为Android的应用主要使用Java语言开发,其运行效率和硬件消耗一直是其他手机用户所诟病的地方。
目前Android已经更新到4.0版本。
高贵华丽——iOSiOS作为苹果移动设备iPhone和iPad的操作系统,在App Store的推动之下,成为了世界上引领潮流的操作系统之一。
原本这个系统名为“iPhone OS”,直到2010年6月7日WWDC大会上宣布改名为“iOS”。
iOS的用户界面的概念基础上是能够使用多点触控直接操作。
控制方法包括滑动、轻触开关及按键。
与系统交互包括滑动(Swiping)、轻按(Ta ppi ng)、挤压(Pinching,通常用于缩小)及反向挤压(Reverse Pinching or unpinching 通常用于放大)。
此外通过其自带的加速器,可以令其旋转设备改变其y轴以令屏幕改变方向,这样的设计令iPhone更便于使用。
最早iPhone OS 1.0:内置于iPhone一代手机里,借助iPhone流畅的触摸屏幕,iPhone OS给用户带来了极为优秀的使用体验,相比当时的手机可以用惊艳来形容。
iPhone OS 2.0:随iPhone 3G发布,App Store诞生。
App store为第三方软件的提供者提供了方便而又高效的一个软件销售平台,在软件开发者与最终用户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与销售的桥梁,从而极大的丰富了iPhone手机功能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