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单元作文教案——第6单元《学写故事》
2024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全册第6单元写作 学写故事

写作学写故事设计说明《学写故事》是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写作教学内容。
教材非常注重学生“写人叙事”能力的培养,七年级上册安排了“学会记事”“写人要抓住特点”等写作内容,七年级下册则有“写出人物的精神”“抓住细节”等写作内容。
从编写体系上看,“学写故事”是对“写人叙事”能力的一次综合训练,也是对“写人叙事”能力的更高要求。
讲好故事是社会生活的重要能力,会讲故事的人是有影响力的人。
故事有三个要素:情节、人物、主题。
因此,在写故事的时候,情节要波澜起伏,人物要栩栩如生、细腻传神,主题要鲜明深刻。
学习目标1.学会通过故事刻画人物的形象。
2.发挥联想与想象,写出跌宕起伏的情节,增加故事吸引力。
3.突出故事情趣,将生活道理寓于故事之中,引发读者思考。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发挥联想与想象,写出跌宕起伏的情节,并通过故事突出人物特点。
2.培养学生展现故事情趣的写作意识,将生活道理寓于故事之中,引发读者思考。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推荐阅读:《说服力——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任务二、过程性评价课堂故事接龙活动。
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和活动,相信大家初步掌握了故事的写作技法,能够遵循一般的写作过程,写出较为完整的故事。
同时,大家更应认识到,好故事源于生活,因此,要善于捕捉生活中有趣的事件、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或是从生活现象中汲取道理,将这些收集、记录下来,使笔下的故事更富有情趣,更生动鲜活。
四、布置作业利用课下时间,继续完成课本第129页“写作实践”题二。
五、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写作学写故事 教学设计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下第六单元“学写故事””主题写作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内外经典文本,探究故事情节曲折的奥秘(重点)2.发挥想象和联想,把故事情节写的有波澜(难点)【课时安排】1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一、故事引路,感受波澜大清乾隆朝王翰林为母亲做寿,请纪晓岚即席做个祝寿词助兴。
老纪也不推辞,当着满堂宾客脱口而出:“这个婆娘不是人。
”老夫人一听脸色大变,王翰林十分尴尬。
老纪不慌不忙念出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
”顿时全场活跃、交口称赞,老夫人也转怒为喜。
老纪接着高声朗读第三句:“生个儿子去做贼。
”满场宾客变成哑巴,欢悦变成难堪。
老纪喊出第四句:“偷得仙桃献母亲。
”大家立刻欢呼起来。
请同学们说说这个故事精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这个故事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引人入胜,成功的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在故事中巧妙设置波澜,能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也就是说好故事都有波澜,这一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如何让故事情节波澜起伏,妙趣横生。
【好故事=波澜+结局】二、解析故事,探秘波澜1.多媒体展示散文《散步》,请大家快速浏览文章,用线条画出情节示意图,说说这个故事的波澜在哪里?(学生读文章画示意图,教师点拨)【师生交流总结】这个故事的波澜在于母亲和儿子在散步时的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究竟是遵照母亲的意见,还是顺从儿子的心意,对于“我”来说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在“我”选择遵照母亲的意见时,母亲却做出了走小路的选择,最后一家人达成了一致:“走小路”。
这个故事通过这个两难的矛盾冲突,展现了人物的价值观和文章的主题——尊老爱幼。
因此,要使文章情节曲折波澜,可以把人物置于“两难”的矛盾冲突中。
【故事波澜秘诀一:置人物于“两难”处境】2.多媒体展示《三只小猪》,请同学们阅读文章,说说这个故事的曲折之处。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点拨)在这个故事中,大野狼想去吃猪老大,但没吃到;追到猪老二那里,也没吃到;再追到猪老三那里,还是没有吃到。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单元作文教案——第6单元《学写故事》

学写故事教材分析作文,就是写故事。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是“学写故事”,让学生写自己,写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从而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培养叙事能力。
学情分析作文课上,学生提笔觉得无事可写,不知如何去写,是当前初中生写作的普遍现象。
采用故事融入作文的方法,按照故事的特性去写作,可打开写作的选材面,拓宽写作思路,消除学生的写作恐惧。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学会从生活细节中选取写作素材。
2.掌握写故事的相关知识及技巧,如在情节发展中设置一些悬念、波折、巧合和意外等使故事有波澜。
(重难点)3.学会在故事中展开描写(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把人物写丰满,有个性。
4.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教学重难点运用技巧写出完整的故事,让故事有趣,引人入胜。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过很多精彩纷呈的故事,有获得成功的喜悦,有遭受挫折的烦恼等。
我们认真聆听他人的故事,也在不同场合讲述自己的故事。
我们虽然能够精彩地讲述故事,但不一定能够很好地写故事。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写好故事。
二、什么是故事故事是对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适合口头讲述。
写故事可以是真人真事,也可是虚构的人和事。
故事应该着重于笔下的人物在怎么说和怎么做,着重展现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矛盾冲突越激烈,故事越精彩。
如课文《心声》,李京京渴望读课文,程老师却不让读,最后的紧要关头,恰恰是李京京读好了课文,成就了程老师公开课的成功。
课文正是围绕这个冲突展开情节,使故事变得异常精彩。
三、写法指导如何写出完整的故事,而且使故事深深地吸引读者呢?(一)注意记叙要素的完整。
写故事一定要有头有尾,完整地叙述一件事。
要想将故事叙述完整具体,各要素必须交代清楚。
过程和结果叙述清楚,揭示故事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在联系,才能使读者对整个故事有全面完整的印象。
当然, 各要素交代清楚了并不是故事就精彩了。
2023年统编版中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写作 学写故事 教学详案 教学详案

写作学写故事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能够将故事叙述完整,并通过故事刻画出人物的特点。
2.发挥联想与想象,丰富故事细节,写出情节波澜,增强故事的吸引力。
3.写故事在突出情趣的同时,能够给人以启迪,引发读者对生活、生命的思考。
重点难点1.能够将故事叙述完整,并通过故事刻画出人物的特点。
2.发挥联想与想象,丰富故事细节,写出情节波澜,增强故事的吸引力。
课前准备表达得体的例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读经典故事,吸文化精华。
读《三国演义》,我们领略到诸葛亮运筹帷幄的智者风范;读《西游记》,我们醉心于美猴王降妖除魔的英雄气概;读《水浒传》,我们见识了好汉们锄奸除恶的侠义个性……好故事鲜活地铭刻在我们的记忆里,使我们如醉如痴,浮想联翩,有的同学甚至会默默地编织动人的故事。
今天,让我们走进故事大讲堂,将精彩动人的故事亮出来吧。
二、写法指导许多同学喜欢听故事、读故事,但对于写故事,可能有些同学会感到无从下手。
其实写故事并不难,是有技巧可循的。
那么,学写故事有哪些技巧呢?1.叙事完整,一波三折。
所叙故事要完整,但不能太简单,不能让人看了开头就能猜到结局;也不能平铺直叙,平淡无奇,“文似看山不喜平”。
可在情节发展中设置一些小悬念,增加一些波折;也可在结尾处出人意料,如“欧·亨利式结尾”。
再如学过的《狼》,篇幅不长,却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2.塑造人物,个性鲜明。
如在《孙权劝学》中,吕蒙就是一个个性鲜明、形象生动的人。
由借口“军中多务”不肯读书,到听了孙权的劝告“乃始就学”,再到“非复吴下阿蒙”,乃至令人“刮目相看”,表现了他听从劝告、学有所成的进步过程,也体现出他志趣的发展变化。
3.联想想象,丰富情节。
故事允许有联想、想象的成分。
设定故事情节后,可以通过适当的联想和想象去虚构情节、丰富情节,使得情节更加曲折有趣,人物更加生动鲜活。
比如《卖炭翁》中,作者对卖炭老人的外貌和心理做了细致的描绘,特别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两句,将老人的艰难处境和矛盾心理刻画得非常真切,催人泪下。
部编语文八下第六单元《写作 学写故事》教学设计

八下第六单元《写作学写故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能够将故事叙述完整,并通过故事刻画出人物的特点。
2. 结合范例,总结方法,丰富故事情节,增加故事的吸引力。
二、教学重点:能够将故事叙述完整,学会在故事中突出人物特点。
三、教学难点:结合范例,总结方法,丰富故事情节,增加故事的吸引力。
四、教学课时:1 课时五、教学方法:赏读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在故事完整、丰富的基础上,挖掘深刻立意,使故事引人思考。
2. 在完成写作提纲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实践写作。
二、教学重点:在故事完整、丰富的基础上,挖掘深刻立意,使故事引人思考。
三、教学难点:在故事完整、丰富的基础上,挖掘深刻立意,使故事引人思考。
四、教学课时:1 课时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读写结合第六单元单元整体架构人文主题: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的经典名篇,包括《<庄子>二则》《<礼记>二则》《马说》《唐诗二首》。
有的表达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有的是对现实生存状态的反思。
学习本单元,能感受到作者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怀,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
语文要素:学习本单元,反复诵读诗文,培养文言语感。
注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句式,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语句。
学习感受古人论事说理的技巧,体会他们的人生感悟,从中得到思想启迪和情感陶冶。
写作——学写故事解析人文主题:写故事在突出情趣的同时,能够给人以启迪,引发读者对于生活、生命的思考。
语文要素:能够讲故事叙述完整,并通过故事刻画出人物的特点。
发挥联想与想象,丰富故事细节,写出情节波澜,增加故事的吸引力。
教学过程单元整体架构参见上方。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教师语言:大大小小的故事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我们可能很少认真的思考过“故事”二字的含义,我们来听一听作家们是怎么理解的。
请大家读一读两位作家的言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阅读体验,谈谈对“故事”的理解。
(课件出示: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部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写作《学写故事》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故事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故事写作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b.能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故事。
3.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锻炼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a.能够运用学到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方法,提高故事的文学性和趣味性。
b.能够通过写作练习,不断优化语言表达,提升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a.故事结构的掌握: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故事的基本结构,包括开头、发展、高潮、结尾。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故事结构,使学生能够模仿并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故事结构和人物塑造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情节逻辑性和写作手法的运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故事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设置悬念、如何塑造一个立体的人物形象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所学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方法来增强故事的吸引力。
-举例:对比《孔乙己》中孔乙己的每次出场,分析其情节的逻辑关系,指导学生如何设置合理的情节转折。
b.写作手法的运用:学生可能对写作手法如悬念、对比、象征等的运用不够熟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实例进行详细解释和指导。
-举例:通过《背影》中的悬念设置,解释悬念对吸引读者兴趣的作用,并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如何恰当使用。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第六单元写作《学写故事》教案设计

单元写作学写故事教材分析作文,就是写故事。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是“学写故事”,让学生写自己,写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从而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培养叙事能力。
学情分析作文课上,学生提笔觉得无事可写,不知如何去写,是当前初中生写作的普遍现象。
采用故事融入作文的方法,按照故事的特性去写作,可打开写作的选材面,拓宽写作思路,消除学生的写作恐惧。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的基本写法,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2.从生活细节中选取写作素材,在故事中展开描写(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把人物写丰满,有个性。
3.想象要新奇合理,在情节发展中设置一些悬念、波折、巧合和意外等使故事有波澜。
●教学重难点1.在故事中展开描写(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把人物写丰满,有个性。
2.在情节发展中设置一些悬念、波折、巧合和意外等使故事有波澜。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1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过很多精彩纷呈的故事,有获得成功的喜悦,有遭受挫折的烦恼等。
我们认真聆听他人的故事,也在不同场合讲述自己的故事。
我们虽然能够精彩地讲述故事,但不一定能够很好地写故事。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写好故事。
二、写作指导写故事可以是真人真事,也可以是虚构的人和事。
那么,写故事要注意什么呢?1.要素要齐全,叙事要完整。
写故事和写记叙文一样,要注意记叙的要素要齐全,叙事要完整。
2.写故事要注意人物和人物的关系。
(1)通过想象来设置人物:要根据命题中的要求,想象设置人物。
人物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虚幻的,可以是自己个人生活经历范围的,也可以想象是古人,是动物王国,是未来世界,是宇宙世界,还可以是古今时间隧道里的穿梭者,现实和虚幻世界的并行人。
(2)运用描写手法,表现人物个性:可以综合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及心理描写来丰富人物形象,给故事增光添彩。
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那人物之间要有反差,有矛盾,差异才能产生故事的魅力。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写作《学写故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写作《学写故事》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写作《学写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独立构思并完整叙述一个故事,通过故事细节展现人物鲜明特点。
2.运用创新思维和想象力,丰富故事情节,设置情节波澜,提升故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在创作故事过程中,融入个人情感和思考,使故事既能引发读者兴趣,又能启发对生活、生命的深层次思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莫言曾经说“我是个讲故事的人。
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
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
" 一个好的故事会给我们很多的教益一个精彩的故事会让我们久久难以忘怀。
我们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不同的故事就让我们用笔记录下这些故事吧。
二、新知讲授(一)写作指导1.课件展示故事的结构与要素教师活动:讲解故事的基本结构(开头、发展、高潮、结局),并通过案例分析(如《社戏》等)展示各要素的作用。
活动内容:你觉得下面这篇小故事有什么问题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引出“故事要素要完整”的写作技巧。
示例:暑假的一天上午,小明在家里看电视,这时门铃忽然响了。
小明跑过去打开门,他一下子愣住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故事,分析故事要素缺失的弊端,强调完整性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分析故事要素,尝试概括故事结构。
2. 回顾所学课文,学写故事技法(1)蒲松龄的《狼》,体会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波澜起伏。
学习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的方法:1.连续设置悬念;2.增加情节波折;3.结尾出人意料。
(2)通过回忆《老王》和《卖油翁》,来体会利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和细节刻画把人物写生动的方法。
3.人物形象的塑造教师活动:讲解人物塑造的方法,提问:你能根据下面的描写想象出这个人物的形象吗同桌之间交流。
片段:他有一张圆圆的脸,一双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一对耳朵。
个子不高也不矮,身材不胖也不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写故事教材分析作文,就是写故事。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是“学写故事”,让学生写自己,写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从而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培养叙事能力。
学情分析作文课上,学生提笔觉得无事可写,不知如何去写,是当前初中生写作的普遍现象。
采用故事融入作文的方法,按照故事的特性去写作,可打开写作的选材面,拓宽写作思路,消除学生的写作恐惧。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学会从生活细节中选取写作素材。
2.掌握写故事的相关知识及技巧,如在情节发展中设置一些悬念、波折、巧合和意外等使故事有波澜。
(重难点)3.学会在故事中展开描写(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把人物写丰满,有个性。
4.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教学重难点运用技巧写出完整的故事,让故事有趣,引人入胜。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过很多精彩纷呈的故事,有获得成功的喜悦,有遭受挫折的烦恼等。
我们认真聆听他人的故事,也在不同场合讲述自己的故事。
我们虽然能够精彩地讲述故事,但不一定能够很好地写故事。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写好故事。
二、什么是故事故事是对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适合口头讲述。
写故事可以是真人真事,也可是虚构的人和事。
故事应该着重于笔下的人物在怎么说和怎么做,着重展现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矛盾冲突越激烈,故事越精彩。
如课文《心声》,李京京渴望读课文,程老师却不让读,最后的紧要关头,恰恰是李京京读好了课文,成就了程老师公开课的成功。
课文正是围绕这个冲突展开情节,使故事变得异常精彩。
三、写法指导如何写出完整的故事,而且使故事深深地吸引读者呢?(一)注意记叙要素的完整。
写故事一定要有头有尾,完整地叙述一件事。
要想将故事叙述完整具体,各要素必须交代清楚。
过程和结果叙述清楚,揭示故事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在联系,才能使读者对整个故事有全面完整的印象。
当然, 各要素交代清楚了并不是故事就精彩了。
故事不能叙述太简单,看了开头就能猜出结局;也不能平铺直叙、平淡无奇,否则无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在情节发展中设置一些小的悬念,增加一些波折,结尾能出人意料,等等,都是增加故事趣味性的好办法。
比如蒲松龄的《狼》,篇幅不长,但写得一波三折,读来引人入胜。
不妨再读一遍这篇文章,看看是不是有这样的特点。
(二)写出故事的波澜。
“文似看山不喜平”,意思是:读好文章就像欣赏山景,不喜欢平缓而无变化。
怎样才能写出有波澜的文章?1.巧设悬念。
常用的制造“波澜”的方法之一就是巧设悬念,是指作者在展开故事情节、安排矛盾冲突时,利用读者关切叙述的人物或事件的动态的心情,将后面要表现的重要内容,先行提出或预作暗示,来个悬而未决。
令读者欲罢不忍,饶有兴味地读下去,非要把文章读完不可。
作者利用这种方法巧妙地带着读者寻幽探胜,渐入佳境,从而使文章的主题在更远的背景下得到深化。
如《羚羊木雕》中开头“那只羚羊哪去了?”妈妈突然问我。
文章一开头就给读者造成悬念,把最令“我”为难的事摆出来,避免平铺直叙,能引人入胜。
2.欲扬先抑。
欲扬先抑,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写作技巧,即作者为肯定和褒奖某人某物,先作某些退让,有意贬抑或否定,而后再着力褒扬,让人景仰。
由于这样大起大落地叙述,势必在读者心头引起较剧烈的心理变化,于是,便能达到形成“波澜”的目的。
(三)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
故事中的人物要有血有肉,形象丰满,有趣昧。
好作文,都会把人物的性格特点隐藏在准确具体的描写之中。
1.传神的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不仅能真实地反映人物的面貌长相,还能反映出人物的年龄、身材、性格、经历、处境与思想感情。
2.逼真的行动描写。
即通过人物在故事中富有个性的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最突出的个性特征。
只有这样,我们笔下的人物才能鲜活起来。
3.真实的心理描写。
当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都不足以展示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时就应该适当地描写人物的心理。
4.白描。
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的写法。
使用这种手法刻画人物时,要求作者紧紧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之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如:肖像描写他长得很矮,看样子顶多也不过十八岁,圆的脸,大眼睛,下巴上有一道细长的疤痕,显然是子弹掠过时留下的纪念。
动作描写魏巍的散文《我的老师》中的描写:“仅仅有一次,他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他也笑了。
”就在这平平实实的字里行间,蔡老师对学生们的关爱,如一股涓涓细流,从每名读者的心中涓涓流出,绵长深远。
5.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如在《孙权劝学》中,吕蒙就是一个个性鲜明、形象生动的人由借口“军中多务”不肯读书,到听了孙权的劝告“乃始就学”,到“非复吴下阿蒙”,乃至令人“刮目相看”,表现了他听从劝告、学有所成的进步过程,也体现他志趣的发展变化。
这样写,人物形象才更加丰满。
(四)融入合理的想象。
故事允许有联想、想象的成分。
设定故事情节后,可以通过适当的联想和想象去丰富细节,使情节更加曲折,人物更加生动。
比如《卖炭翁》中,作者对卖炭老人的外貌和心理做了细致的描绘,特别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将老人的艰难处境和矛盾心理刻画得如此真切,催人泪下。
尤其是虚构的故事作文,写作中凭借想象能虚构出奇特的生活情景,创造出新的形象,从而使作品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第2课时一、写作训练文题一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个话题,同学自由发挥想象,开展故事接龙活动。
提示:1.小组先进行讨论,确定故事的话题、人物等。
如“有人摔倒了”“那天,我遇到了他(她),一个外星人站在我的面前”等。
2.小组同学依次接续,每人至少说一个完整的句子(或一个小的情节)、接上前边的内容。
时间约5分钟,要尽可能说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
3.推选一名同学将小红讲述的故事完整地讲给全班同学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讲得最吸引人。
文题二在你的身边或社会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有趣的或有意义的事。
以某一件事为素材,展开合理的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
不少于600字。
提示:1.选择的某件事只是一个基本素材,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丰富某些细节,增加情节的曲折性,使故事更吸引人。
2.可以赋予故事中的人物一些突出的特点,围绕这些特点展开情节。
3.写完后读给别人听,看看是否能够吸引他们;并参考他们的意见做出修改。
文题三我们熟悉的各种事物,都可能引发故事,比如眼睛、头发、嘴巴,比如校服、手机,又比如军训、旅游、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这些物或事一定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有不少出人意料的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以《的故事》为题,写篇作文。
不少于600字。
提示: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在横线上填入诸如“头发”“军训”“一张电影票”等词语,再去写故事。
2.可以先列一个提纲,把主要情节构思好,要让情节有些波澜。
3.要有合理的联想与想象,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曲折、感人。
二、范文欣赏文题二:二十年后的一天时间飞速地前进,日历已翻到了2036年。
睡意蒙胧的我睁开了眼睛。
随着科技发展,科学越来越发达,许多事物都先进了许多。
35岁的我走出了家门。
只见马路上的汽车不见踪影,人们的交通工具是一只只机器鸟。
这机器鸟的速度十分快,外形跟真鸟一样(只是比真正的鸟大了些)。
我坐上机器鸟,在她耳边说了一个地址,便闭上眼睛。
“铃铃”,瞬间,我睁开眼睛,果真到了一间咖啡店。
我走进咖啡店,里面除了几位服务生之外就没人了。
可是,又在一些桌子上看见一个“正在进餐时”的牌子。
经过打听后才知道,原来为了避免客户听到骚扰的声音,能安静地进餐。
所以把自己用“隐蔽纸”关了起来,当别人进来时就看不到你的存在。
在“隐蔽纸”里,不仅听不到别人的吵闹声,而且在里面即使再大声说话别人也听不到。
我进入“隐蔽纸”,里面果然十分安静,而且还可以选择要听的音乐。
我打开点菜单,上面的菜数不胜数。
可是在这里面点菜,外面的服务生能听到吗?这时我看到了点菜方法上写着:请你按一按点菜单上的菜,菜就会浮现在桌上。
我按了按菜单上的鲜果汁,不可思议的事情出现了,桌上马上出现了一杯精致的果汁。
我吃了一大堆好吃的食物,兴奋不已地走出了咖啡店。
早餐吃完了,我现在该要去购物了。
我来到了一间名叫“应有尽有”的商店。
这是一间全市最大的购物商店,里面的东西就像它的名字一样,应有尽有。
我走进商店内。
“欢迎光临”,一个机器猫说。
只见里面分了五大区。
第一区是食物。
第二区是服装。
第三区是家庭用品。
第四区是电器。
第五区是图书。
我走进第二区服装,只见里面又分为两小区,第一小区是自己设计,第二小区是选择类。
我走进自己设计。
只见里面有许多不同的布料。
我选择了一匹天蓝色的布料,然后跟服务员简单地说了一下衣服的形状。
说完,几分钟过后,一件美丽的衣服就出现了。
我拿着衣服走出了服装区。
我又走到图书区。
只见里面的书让我眼花缭乱,但这么多的书,我怎么找到自己想要的书呢?这时,一个机器狗走了过来,“你只要在电脑上打上你想要的书,书就会出现在你眼前。
”“哦”我走到一台电脑前,打上《红与黑》,奇迹真的出现了,电脑台上真的出现了一本《红与黑》。
我陶醉在了书的境界里,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我睁开眼睛,只见我正躺在床上,刚才那一切都是发生在梦里。
二十年后不一定能那么先进,但我相信,只要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将来的科学和社会一定会更发达、更先进。
点评:习作想象合情合理,故事结构完整,意义明确,但语言还需进一步润色。
文题三:一张票的故事今年的“十一”国庆节,我特别高兴,因为我为一张票找到了主人。
这天艳阳高照,是外出游玩的好天气。
我和妈妈兴高采烈地来到了石景山游乐园。
公园里人山人海,充满了过节的欢乐气氛。
我最喜欢玩的就是飞椅,它飞得高高的,让人感觉非常凉快。
我非常急切地想坐上它,赶紧向妈妈要了买票的钱,排到了队尾。
这么长的队伍,看来是要排上十几分钟了。
终于快到我了,这时的我已经汗流浃背,仿佛头上顶了个火球似的,没想到排队也那么费体力呀。
忽然,我眼睛一亮,斜前方地上有一张飞椅的票!我惊喜万分,趁还没人发现,迅速捡起那张票。
我别提有多高兴了!但冷静下来又一想,这张票的主人也一定是排了那么长的队才买到的,她现在也一定非常着急!于是我改变了想法,决定站在这里等这张票的主人。
这一轮飞椅已经开始转了,看着大家玩得那么开心,在空中吹着凉风,我却在这“大火球”下站着,满头大汗,我多次动摇,试图放弃。
但我想:票的主人一定比我还着急,而且这张票也不便宜,他不是白白浪费了这些钱吗?“怎么办!我的票怎么找也找不到了!呜呜!”我听到一位小女孩的哭泣声。
就在飞椅排队处的前面,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儿正在焦急地找着什么,旁边的妈妈不住地安慰她:“算了吧,妈妈再去排队给你买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