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上元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4月月考政治试题解析(解析版)
江苏初二初中政治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苏初二初中政治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公平,是人类的不懈追求。
下列关于公平含义的说法正确的是()A.公平是以自我为中心,奉行个人利益至上的原则B.公平是指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面C.公平是相对的,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D.公平就是互惠互利,实行平均主义2.莎士比亚曾说过:“同一的太阳照着他的宫殿,也不曾避过了我们的草屋:目光是一视同仁的。
”这句话告诉我们()A.公平对待所有人都是绝对的B.我们要学会接受,学会宽容C.我们在要求别人对我们公平的同时,我们也要公平地对待别人D.我们追求公平,就是要求社会与他人公平地对待自己3.面对不正义的行为,你的正确做法是()A.讲究智斗,如拨打“110”报警B.作旁观者,或赶紧走开C.上前制止,如不听对其严惩D.喊几个朋友来将实施不正义的行为者揍一顿4.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存在着是是非非。
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分清是非。
那么我们分清是非的依据是()A.个人好恶B.个人愿望C.个人利益D.法律和道德5.在现实生活中,从众心理几乎人人都有,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这是一种不由自主的心理现象B.从众心理总能克服固执已见、盲目自信C.从众心理总会抑制我们的个性发展D.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有从众心理6.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特别的天才,只有强烈的好奇心。
永远保持好奇心的人是永远进步的人。
这句话说明()A.好奇心使人对任何事物都充满探索的欲望B.好奇心可以激发我们学习和探索的兴趣C.好奇心会把我们引上歧路D.好奇心在任何时候都会造福于社会7.毒品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把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列为严重不良行为之一。
我们应该这样对待毒品()A.我们应该远离毒品B.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不能吸食毒品,等自己有了合法收入,可以视情况而定C.毒品没有想像中那么恐怖,可以尝试D.青少年吸毒是为了表现个性,没什么不好8.一位同学好奇心强,但没有主见,好随波逐流。
八年级4月月考政治试卷

南京市上元中学八下思想品德学情调研试卷xx-04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我国,被称为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的是_______.A.民事诉讼法 B.刑法 C.宪法 D.民法通则2.我国公民享有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是______A.生命健康权 B.人格尊严权 C.人身自由权 D.财产所有权3.下列行为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是A.小林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B.小明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有一个黑网吧C.小王督促做生意的爸爸及时交足税款D.小强要哥哥教训曾经欺负过自己的同学4.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将未成年人的权利以法律形式确认下来,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权利保障方式的A.立法保障 B.司法保障 C.宪法保障 D.物质保障5.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是指A.刑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 B.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C.民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 D.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6.小时候,妈妈是我的摇篮;长大后,我是妈妈的拐杖。
”这句话所蕴含法律道理是A.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 B.公民的权利就是义务C.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D.和睦相处的家庭关系7、下列属于法律规定必须履行的义务是A.参加植树劳动 B.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C.为希望工程捐款 D.患病及时就医8.当今社会,网络已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利用网络散布小道消息、揭露他人隐私、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公民行使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B.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C.这是公民个人的事,他人无权干涉 D.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是真实的9.西安有一家幼儿园,长期给400多名幼儿集体服用一种中文名叫“盐酸吗啉胍”(俗称“病毒灵”)的成人抗病毒处方药,并引起便秘、出汗、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引发家长强烈不满。
该幼儿园的做法侵犯了孩子的A.人身权利 B.人身自由权 C.名誉权 D.生命健康权10.xx年起,我国全面开展学生体质情况监测,及时向社会公布体育督导评估结果。
江苏初二初中政治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苏初二初中政治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单选题1. 2016年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选民登记工作已经开始,通州区新金街道群众积极参加选民登记。
这反映出A.人民的政治权利日益扩大B.人民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C.人民的民主意识不断增强D.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漫画《猴子捞月新编》旨在启示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A.自觉树立创新发展理念B.要发扬团队合作的精神C.坚定贯彻绿色发展理念D.贯彻落实开放发展理念3.2016年11月30日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A.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B.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C.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D.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展现文化的多样性4.关于“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图示是A B C D5.“一千次的失败,一千次的坚强,谁的青春不中枪,奋斗才是青春的模样。
”这句歌词主要告诉我们①挫折的存在具有普遍性②挫折对人具有双重影响③应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④挫折是走向成功的铺路石A.②③B.①③C.①④D.①②6.中央作出“对口支援青海省藏区”战略部署五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青海省藏区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东部地区发展寻求到更大发展空间。
对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①落实了开放发展的理念②说明了合作可以互惠互利,共享成果③体现了发展离不开合作④表明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②③B.①④C.③④D.①②7.跳楼身亡的唐某,在生前的微信中,记载了丈夫王某的一些不良行为。
唐某死后,网友在口诛笔伐王某的同时,启动了“人肉搜索”,王某大量的个人隐私被传到网上,网友的行为A.是国扶正义的表现B.割裂了权利与义务关系C.明辨了是非与善恶D.破坏了国家的网络安全8.放学路过一书摊时,小明发现老板在出售淫秽、暴力等内容的书刊,还可以“打八折”。
江苏初二初中政治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苏初二初中政治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A.让父母吃好B.让父母衣食无忧C.让父母玩好D.敬重和爱戴父母2.我们与他人顺利交往的前提条件是()A.遵守健康、文明的社交礼仪B.传承民族的传统习俗C.不拘小节、幽默大方、不守习俗D.注意自身的外表形象3.人和人之间的平等,主要表现在()A.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C.每个人的人格尊严都不容侵犯D.每个人的境遇和生活条件相同4.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是()A.公平与道德B.公平与法律C.公平与正义D.道德和法律5.在合作中竞争,竞争的目的是()A.相互排斥,暗中较劲B.最后以成败论英雄C.超越自我,共同进步D.意味着“你死我活”6.“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下列对宽容认识正确的有()①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宽容是懦弱、胆怯的表现③宽容指的是宽大有气量,原谅和不计较他人④宽容仅仅指宽容别人A.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①②③7.下列想法或做法符合“换位思考、与人为善”要求的是()①我讨厌别人叫我“胖子”,也从不给别人起绰号②我喜欢别人以尊重友善的态度对我,我也以同样的态度待人③谁要是冒犯了我,我就再也不与他来往④数学是我的强项,我经常帮助数学成绩较差的同学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8.关于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竞争与合作是相互对立的②两者相互依存,紧密联系③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④竞争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A.①②B.①②④C.②D.②③④9.小明喜欢自吹自擂,经常随口对同学许诺,但常常办不到。
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①小事没有兑现承诺没关系②不要对别人许下任何诺言③轻易许诺而不兑现,是一种不良品质④青少年可以轻易许诺而不需要负责任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0.诚信的基本要求是()A.老老实实做人B.对人守信,对事负责C.踏踏实实做事D.相信别人,尊重别人11.江苏省各中小学推行了课程教学改革之后,许多学校的教学面貌发生了重大改变,一种人格平等、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逐步形成。
江苏初二初中政治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苏初二初中政治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
告诉我们()A、生活中我们要有乐观的精神。
B、要学会生活自理,自己的事自己干。
C、我们要有坚强的意志品质。
2.下列不属于良好意志品质特征的是()A、自觉性B、果断性C、冲动性3.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告诉我们()A、生活中智力最重要。
B、意志不坚强,智力就得不到充分发挥。
C、意志决定智力的高低。
4.下列属于坚强的意志的作用的是()①坚强的意志能激发人的潜能。
②是获得胜利、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③是行动的强大推动力④做任何事情,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就一定能成功。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③5.中国有句古话“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一世穷。
”告诉我们()A、要养成节约的习惯。
B、要养成珍惜时间的习惯。
C、要养成有计划消费的习惯。
6.下列不属于改掉坏习惯的好方法的是()A、请人监督法。
B、顺其自然法。
C、改善环境法。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有目标,即使不努力也能获得成功。
B、我们中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处处依赖父母是应该的。
C、目标重要,行动更重要。
8.成语“水滴石穿”阐释的是良好的意志品质的()特征。
A、自觉性B、坚韧性C、自制性9.马克思说:“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告诉我们要()A、要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B、要养成节约时间的习惯。
C、要养成与计划消费的习惯。
10.下列属于乐观心态的是()A、数学测试没考好,小王一脸沮丧。
B、天空中没留下我的痕迹,但我曾经飞过。
C、没考取班级第一名,小李对自己未来的前途感到担忧。
11.下列属于好习惯的是()A、懂有数学题目不会,顾及面子。
小李不懂装。
B、周末小王做完作业帮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
C、出于哥儿们义气,小华放弃完成作业陪朋友去网吧玩。
12.下列不属于学会自理内容的是()A、整理房间。
B、有计划安排自己的时间。
江苏初二初中政治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苏初二初中政治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毛泽东主席说“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想学会游泳;就要在水中练习。
”这句话表明培养好习惯要()A.制定完善可行的计划B.改掉坏习惯C.积极付诸于实际行动D.要增强毅力2.下面漫画现象中的主人公如果是你同学,你认为用下列哪些观点劝诫他比较好: ()①自立自强②扶贫济困③无私奉献④勤俭节约A.①②④B.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④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这段话说明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A.善于自制B.勇敢顽强C.坚持不懈D.富有主见4.“首先,我们培养习惯;然后,习惯塑造我们。
”这句话强调了()A.我们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B.习惯对于我们来说无所谓C.习惯的重要性D.习惯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5.下面对习惯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习惯能使人终身受益B.习惯是一种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C.习惯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D.习惯影响着人的思维发展6.小明在家里,衣服脏了自己洗,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自己去购买,外出自己去乘车。
这说明小明()A.具备了自主安排活动的能力B.具备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C.具备了计划安排生活的能力D.具备了自我保护生存的能力7.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重要的力量源泉之一,青少年在确定人生目标时要注意()A.目标要保持恒定性,一旦确定就不能更改B.目标要远大,一定要超越自己现有的实际C.目标要理智,既要考虑眼前也要考虑长远D.目标要灵活,遇到挫折时就应该立即改变8.四川省都江堰市友爱学校的操场上,汶川地震中双腿高位截肢的学生张春梅正坐在轮椅上和同学们一起上体育课,只见她微笑着推着轮椅娴熟地运着篮球。
从张春梅脸上的笑容,我们读出了()①要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面对挫折②要以坚强的意志与厄运抗争③有了坚强的意志就能克服一切困难④要以积极的情绪应对挫折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宁波姑娘方瑜是一位脑瘫患者。
江苏初二初中政治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江苏初二初中政治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某初中生回家路上遇到歹徒抢劫他人,就与歹徒展开了搏斗,终因被刺中数刀后身亡。
这一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是()A.维护正义,要勇于同不良的社会现象作斗争B.初中生属于未成年人,很难维护正义C.中学生维护正义,既要见义勇为,又要见义智为D.敢于匡扶正义,是我们良知的体现2.“中国式过马路”其实是网友对“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一种调侃。
这种调侃,折射了一种法治生态环境,那就是把“法不责众”当作从众违法的挡箭牌。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启示()①从众心理人人都有,无可厚非②要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学会独立思考③要克服盲目的从众心理④我们要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2】“法不责众”的观点()A.是正确的,因为法律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B.是错误的,只要违法就必然受到刑法处罚C.是正确的,因为有的行为不在法律调整的范围之内D.是错误的,因为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3.大诗人歌德在公园里散步,在一条只能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对面走过来的评论家相遇。
这个对歌德有成见的评论家说:“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
”“我恰恰相反。
”歌德说完,笑着退到了路边。
歌德的做法说明()A.休闲活动可以解除体力上的疲劳,获得精神上的慰藉B.高雅情趣源自于对生活的热爱C.骄狂、自负是没有教养的表现D.幽默的生活情趣反映一个人的机智、豁达和乐观4.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的约束和教育的力量,依靠人们的觉悟,来保证对它的遵守;法律也依靠公民的自觉维护和遵守,但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这表明()A.法律和道德表现形式不同B.法律和道德调整的对象和范围不同C.法律和道德实现方式不同D.法律比道德更重要5.某宰相夜间在家处理公务,点朝廷供应的蜡烛。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上元中学2015_2016学年八年级政治4月月考试题苏教版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上元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政治4月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我国,被称为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的是_______.A.民事诉讼法 B.刑法 C.宪法 D.民法通则2.我国公民享有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是______A.生命健康权 B.人格尊严权 C.人身自由权 D.财产所有权3.下列行为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是A.小林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B.小明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有一个黑网吧C.小王督促做生意的爸爸及时交足税款D.小强要哥哥教训曾经欺负过自己的同学4.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将未成年人的权利以法律形式确认下来,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权利保障方式的A.立法保障 B.司法保障 C.宪法保障 D.物质保障5.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是指A.刑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 B.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C.民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 D.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6.小时候,妈妈是我的摇篮;长大后,我是妈妈的拐杖。
”这句话所蕴含法律道理是A.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 B.公民的权利就是义务C.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D.和睦相处的家庭关系7、下列属于法律规定必须履行的义务是A.参加植树劳动 B.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C.为希望工程捐款 D.患病及时就医8.当今社会,网络已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利用网络散布小道消息、揭露他人隐私、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公民行使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B.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C.这是公民个人的事,他人无权干涉 D.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是真实的9.西安有一家幼儿园,长期给400多名幼儿集体服用一种中文名叫“盐酸吗啉胍”(俗称“病毒灵”)的成人抗病毒处方药,并引起便秘、出汗、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引发家长强烈不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上元中学2015-2016学年八年级4月月考政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在我国,被称为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证书的是_______.A.民事诉讼法 B.刑法 C.宪法 D.民法通则2.我国公民享有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是______A.生命健康权 B.人格尊严权 C.人身自由权 D.财产所有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人格尊严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人格尊严权是公民应该受到他人和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所以正确答案选B考点:人格尊严权3.下列行为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是A.小林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B.小明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有一个黑网吧C.小王督促做生意的爸爸及时交足税款D.小强要哥哥教训曾经欺负过自己的同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正确行使权利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
公民在行使权利是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要尊重他人权利等,其中A是履行道德义务的表现;B是积极行使监督权的表现;C是依法纳税的义务;D是侵犯他人生命健康权的表现。
所以正确答案选B考点:正确行使权利4.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将未成年人的权利以法律形式确认下来,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权利保障方式的A.立法保障 B.司法保障 C.宪法保障 D.物质保障【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公民权利保障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
题文中是通过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来保障公民权利的,属于立法保障,所以正确答案选A考点:公民的权利保障5.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是指A.刑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 B.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C.民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 D.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和义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运用能力。
由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其中ACD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B考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6.小时候,妈妈是我的摇篮;长大后,我是妈妈的拐杖。
”这句话所蕴含法律道理是A.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 B.公民的权利就是义务C.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D.和睦相处的家庭关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权利义务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题文中小时候妈妈对我有抚养教育的义务,我长大后,对妈妈又赡养扶助的义务,体现了权利义务的一致性,所以正确答案选C,其中AD不符合题意;B观点错误。
考点:权利义务的关系7、下列属于法律规定必须履行的义务是A.参加植树劳动 B.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C.为希望工程捐款 D.患病及时就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法定义务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
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是公民的法定义务,其中AC属于公民的道德义务,不符合题意;D是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的表现,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B考点:法定义务8.当今社会,网络已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生活,利用网络散布小道消息、揭露他人隐私、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公民行使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B.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C.这是公民个人的事,他人无权干涉 D.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是真实的【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公民正确行使权利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题文中“利用网络散布小道消息、揭露他人隐私、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的事件”,损害了他人的合法权利,没有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所以BD不符合题意;C观点错误,正确答案选A考点:正确行使权利9.西安有一家幼儿园,长期给400多名幼儿集体服用一种中文名叫“盐酸吗啉胍”(俗称“病毒灵”)的成人抗病毒处方药,并引起便秘、出汗、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引发家长强烈不满。
该幼儿园的做法侵犯了孩子的A.人身权利 B.人身自由权 C.名誉权 D.生命健康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生命健康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题文中幼儿园的行为,对幼儿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属于侵犯生命健康权的行为,所以正确答案选D考点:生命健康权10.2013年起,我国全面开展学生体质情况监测,及时向社会公布体育督导评估结果。
对学生体制健康水平持续三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
对这一材料认识正确的是①健康权是公民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②只有学校才能保护公民的健康权③健康权就是公民的体质强壮,身体健康④保证体育锻炼时间也是保护公民的健康权A. 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④11.一群女工去逛街,竟被某批发市场保安错当成小偷殴打捆绑后游街示众。
事发后,该市场管理方拒绝道歉,试图以赔偿了事(见下面漫画)。
市场保安的行为①侵犯了女工的名誉权②侵犯了女工的人身自由权③依法维护了该批发市场的经济利益④属于非法拘禁,应该承担法律责任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公民人身权利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能力。
认真观察漫画中的文字和人物行为,可以看出该批发市场“殴打捆绑后游街示众”,“殴打“威胁到他人的生命健康,“捆绑”侵犯了他人的人身自由权;“游街示众”是对他人的侮辱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名誉权,是违法行为,所以按排除③,正确答案选D考点:公民的人身权利12.下列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是①平等权②维护国家统一③文化教育权④依法纳税⑤保守国家秘密⑥人身自由权利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③⑤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公民的基本义务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由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义务属于公民的基本义务,其中①③⑥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选C考点:公民的基本权利13.2010年8月11日,《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稿中规定,商业银行在不同业务中使用客户信息必须事先获得客户授权。
严禁泄露信用卡客户信息。
该规定①体现了以人为本,保障公民的自由生活②是对公民隐私权的尊重和保护③可以杜绝侵犯公民隐私权的现象④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社会进步的表现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察学生对隐私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
题文中的“客户信息”属于公民个人隐私,所以规定表明了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其中③观点绝对,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D考点:隐私权14、小敏上小学后,就启用爸爸给她取的吴敏这个名字。
19岁高中毕业后,又使用了“小草”这个笔名,这说明①公民有姓名决定权②公民有姓名使用权③小敏有权决定自己使用笔名④任何人都可以自己随意变更姓名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姓名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
我国公民对自己的姓名享有使用、变更等权利,但是未成年人只有在成年后才有权变更自己的姓名,所以④观点错误,正确答案选B考点:姓名权15.下列行为属于侵犯了公民肖像权的是①为了泄私愤,将别人的照片当作射箭的靶子②报纸刊登了小丽在大街上吐痰的照片,并配有文字:“随地吐痰可耻!”③未经美女舒舒的本人同意,将其照片摆在橱窗里④某杂志刊登了李娜比赛的照片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肖像权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的理解运用。
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表现有,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的使用公民肖像,故意损毁、玷污丑化公民肖像或以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的,都是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其中②④不是侵权行为,所以排除,正确答案选A考点:侵犯肖像权的表现二、非选择题(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共20分)16.(共9分)具有正确的权利和义务观念,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
同学们围绕该主题,收集了以下材料:材料一:2014年8月16日至28日,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将在宁举行。
为如期完成本届青奥会的配套场馆建设,一些施工单位昼夜施工,影响了周边市民正常休息。
一位市民通过市长信箱,建议施工单位在夜晚不要施工。
材料二:"磨刀老人"吴锦泉,14年如一日,用恒心修车,用爱心行善,用善心感人的举动点头称赞。
他表示,将像胡汉生一样继续自己的"慈善之梦"。
18年来,他总计捐资助学数万多元,资助多个学生。
吴锦泉光荣入选“感动中国2015 年度人物”。
材料三:南京为迎接青奥会,从去年4月8日起开始百日“城市大扫除”环境专项诊治行动。
即用100天时间,把整个南京从里到外,从地面到水面,从立面到空间,进行全覆盖、全方位、立体化的环境大扫除。
南京市民纷纷响应市政府的号召,积极参与到“大干一百天,环境大扫除”行动中,为改善城市环境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请运用权利和义务的有关知识,分析以上材料蕴含的道理。
【答案】①材料一中的市民的行为是正确行使权利(建议权和监督权)的表现;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施工单位应尊重市民的休息权。
4’②材料二中的吴老人捐资助学,自觉履行道德义务;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遵守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③材料三中的市民积参与百日“城市大扫除”环境专项诊治行动,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促进城市环境的改善。
3’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
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
4’【解析】试题分析:(1)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权利义务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理解运用和分析能力。
首先要求学生知道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和自觉履行义务。
然后结合材料分别找到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其中材料一中市民对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监督举报,是正确依法行使权利的表现,所以说明的道理从正确行使权利回答即可;材料二中老人的做法是助人为乐的行为,属于道德义务,是法律鼓励做的,是忠实履行义务的表现,所以理由从履行义务的角度回答;材料三中“城市大扫除”属于环保义务,是法律要求做法,我们必须去做的行为,所以理由从公民如何履行义务的角度回答即可。
最后从公民权利义务的关系总结即可。
考点: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权利义务的一致性17、(共11分)八年级(2)班召开了主题为《快乐成长,我为你支招》的主题班会,以下是三位同学的困惑,请你为他们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