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土壤修复行业深度研究:模式以政府付费为主,出让和运营是关键,多技术协同成趋势

合集下载

2023年土壤修复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土壤修复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土壤修复行业市场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地球资源的损失和环境破坏日益加剧,土壤污染问题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话题。

土壤修复作为当下环境保护重点领域之一,其市场潜力巨大。

本文将针对该行业进行市场调研,以期为人们深入了解土壤修复行业提供参考。

一、市场发展概况1.1 市场规模据权威机构数据表明,我国目前土壤污染已经涉及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公里,需要进行修复的数量庞大,市场总规模达到千亿级别,未来市场仍将进一步扩大。

截至2020年,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已达到500亿元。

1.2 行业现状目前,我国土壤修复行业主要是由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组成。

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经济特区和重点工业城市,如深圳、广州、重庆等,其主要业务是向政府投标承办土壤修复项目。

而民营企业则主要依托于技术研发和市场营销,通过技术创新和营销方式的不断改进拓展市场。

1.3 市场前景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土壤修复行业正在迎来一个发展良机。

尤其在“十四五”规划中,我国加强环境保护和修复工程的规划力度,为土壤修复行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预计2025年我国土壤修复市场规模将达到900亿元,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二、行业发展趋势2.1 企业竞争优势针对当前土壤修复行业存在的问题,企业应加强技术研发和营销策略的实施,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比如,我国有一批专业的土壤修复产品供应商,不断推出绿色环保型产品,如生物修复剂、纳米材料等,企业也应不断研究更加环保、有效的修复技术和产品。

2.2 完善法规支持随着我国政府环保政策的日益发展,有关土壤修复行业的相关法规也在不断完善。

据了解,我国已经制定颁布了多项相关法规,如《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等,有关政策和法规的完善将对该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3 技术革新趋势在土壤修复技术方面,目前大多数企业还是采用传统的物理和化学修复技术,如挖掘填埋、化学浸出、光氧化等。

土壤修复行业研究报告

土壤修复行业研究报告
技术服务模式
该模式以技术研发和项目设计为主,提供技术咨 询、方案设计等服务。
设备销售模式
该模式主要销售土壤修复设备,并提供相应的售 后服务。
行业主要商业模式及特点
BOT模式
该模式由政府授予企业建设和经营项目特许权,企业负责投资、 建设、运营,政府定期支付服务费。
EPC模式
该模式是工程总承包模式,企业负责项目设计、采购、施工等全 过程,并承担风险。
中国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
总结词
中国土壤修复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未来仍有广阔的发 展空间。
详细描述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在环境 保护和土壤污染治理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据市场研 究数据显示,中国土壤修复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约 300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9年的约1300亿元人民币, 年复合增长率达40.7%。未来几年,随着政府对环保 领域的重视和资本市场的介入,中国土壤修复市场仍 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行业分类
根据修复技术和方法,土壤修复行业可分为物理修复、化学 修复、生物修复和联合修复等几大类。
行业产业链结构
产业链上游
主要包括工程设备、检测仪器和 药剂等供应商,提供必要的设备 和材料支持。
产业链中游
主要包括土壤修复工程承包商、 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和咨询机构等 ,负责实施土壤修复项目。
产业链下游
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等, 负责提出土壤修复需求和项目投 资。
02
技术热点
土壤修复技术将继续朝着更加高效、 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如生物修 复、化学修复和热修复等技术的研究 和应用。
03
市场热点
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土壤修复服 务将成为环保领域的热点之一,相关 企业数量和业务范围也将不断扩大。

土壤修复行业现状浅析及修复企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土壤修复行业现状浅析及修复企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土壤修复行业现状浅析及修复企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摘要】土壤修复行业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修复企业市场前景广阔。

本文旨在分析土壤修复行业现状,揭示修复企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同时探讨政策法规和科技发展对企业的影响。

研究发现,土壤修复行业受政策法规、市场竞争压力、技术创新等多方面影响,面临着高风险和挑战。

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政策法规的引导,行业发展仍有巨大潜力。

未来,企业需采取有效策略来应对风险和挑战,如加强技术研发、提高服务质量,以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

展望未来,土壤修复行业将继续发展壮大,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土壤修复行业、现状、风险、挑战、市场前景、政策法规、科技发展、发展趋势、策略、展望1. 引言1.1 土壤修复行业的重要性土壤修复行业的重要性在于其对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扩张,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土壤中的污染物会渗透到地下水中,对农作物生长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土壤修复行业不仅可以帮助解决土壤污染问题,还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通过修复被污染的土壤,可以减少土壤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保证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安全,同时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还可以促进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修复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将为土壤修复行业带来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商机。

加强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将有利于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修复企业的市场前景土壤修复行业是一个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领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土壤修复行业逐渐受到重视。

据统计,全球土壤污染治理市场规模已超过百亿美元,且呈逐年增长趋势。

在中国,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和城市化进程推进,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土壤修复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我国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的工程应用与商业模式分析

我国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的工程应用与商业模式分析

五、结论
我国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在工程应用和商业模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瓶颈问题。为了推动其进一步发展,我们需要加强技术创 新和集成、完善政策和法规体系、提高修复工程的实际效果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 研究和实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相信我国污染场 地土壤修复技术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 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生物修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或植物的吸附和分解作用将污染物从土壤中去 除。常见的生物修复技术包括现场生物修复、预制床法和植物修复法等。其中, 现场生物修复是在污染场地就地开展生物修复工程;预制床法是将污染土壤移至 预制床中进行生物修复;植物修复法则是利用对重金属有超积累作用的植物将污 染物从土壤中去除。
3、资金来源
我国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拨款、企业投资和社 会资本投入。其中,政府财政拨款是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政府部门会设立专门的 环保基金用于支持土壤修复项目;企业投资则是在土壤修复项目能够带来明显的 经济效益时,企业才会投入资金;社会资本投入则是一些公益性项目的主要资金 来源。
四、联合修复技术
由于单一的修复技术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修复效果,因此联合修复技术逐渐 得到广泛应用。联合修复技术是将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技术中的两种或多种方 法结合起来,以达到更好的修复效果。常见的联合修复技术包括物理-化学联合 修复、化学-生物联合修复和物理-生物-化学联合修复等。
其中,物理-化学联合修复技术是将物理搅拌和化学药剂添加结合起来,使 污染物在土壤中分布更均匀;化学-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则是将化学氧化还原和生 物降解结合起来,以实现污染物的彻底降解;物理-生物-化学联合修复技术则是 将物理搅拌、生物降解和化学氧化还原结合起来,以实现污染物的彻底去除。

2020年土壤修复行业发展态势研究报告

2020年土壤修复行业发展态势研究报告

2020年土壤修复行业发展态势研究报告2020年是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收官之年,与修复工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的各项政策制度在这一年加快出台,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全面推进,国家土壤环境管控与修复示范工程陆续完成,土壤修复产业得以蓬勃发展。

本文梳理了2020年出台的土壤污染评价与修复领域重要管理和技术性政策制度与规范,分析了土壤修复咨询服务和修复工程市场规模和主要特点,以此为基础,结合我国“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总体布局,对土壤修复政策制度的重点方向、未来土壤修复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1. 2020年土壤修复行业政策法规制定的重要进展1)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并开展执法检查。

2020年山东、山西、天津、湖南、江西等5省(直辖市)相继发布实施了省级土壤污染防治条例,江苏、广西、甘肃等省(自治区)发布了征求意见稿,至此共14个省(自治区)发布了省级土壤污染防治条例。

各省级条例进一步细化了启动建设用地调查的各类情形,明确了不同职能部门和各级政府土壤污染防治的主要责任,结合各省实际提出了具有特色的咨询服务、未开发利用地保护要求、暂不开发利用地块风险管控要求,以及从业单位管理要求等。

这些条例已成为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土壤污染防治、风险管控与修复的重要法律依据。

2020年7月至10月,全国人大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

本次执法检查重点围绕5个方面开展:法律重要条款和规定的落实情况、政府法定职责的落实情况、法律实施的保障与监督情况、违法行为的查处惩治情况、配套规定和标准的制定情况。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遏制了土壤污染加重的趋势,保障了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1],同时也揭示出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法律学习宣传普及不够、配套法规标准不健全、农用地分类管理有待加强、建设用地风险管控亟待强化、法律实施保障不足、监督执法不够到位。

当前形势下土壤修复行业发展前景及商业模式的探讨

当前形势下土壤修复行业发展前景及商业模式的探讨

当前形势下土壤修复行业发展前景及商业模式的探讨作者:孙旭东来源:《中国经贸》2015年第09期【摘要】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政策法规、标准规范都不健全,责任认定和资金来源困难直接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本文参考美国棕地再开发的实践,结合对我国“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变革趋势的理解,提出当前形势下,EPC模式、DB模式仍将是近年土壤修复行业发展的主流,而随着标准、政策等的不断完善,PPP模式会逐步发展,并与棕地开发模式的会成为未来的主导商业模式。

【关键词】土壤修复;棕地开发;商业模式;财政政策一、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现状及问题随着近年的产业结构调整,“退二进三”的推进,大量处在城区的工业企业纷纷关停或搬迁,造成大量处于城区的污染土地,即所谓的棕地。

棕地造成土地闲置、社区衰退、对周围居民健康及生活品质产生了较大的危害。

目前,我国污染土地的治理处于起步阶段,行业发展主要面临责任认定与资金来源困难、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不健全、修复技术体系不完善、行业技术与综合性人才短期、开发商及公众认识缺乏等诸多问题。

尤其前两个问题笔者认为直接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决定着我国未来土壤修复发展前景及商业模式。

1.责任认定及资金来源困难目前,我国土壤修复治理资金缺乏有效保障。

出于历史原因,我国土地污染主体大多是各类国有工厂,经过多轮的改制重组,造成了产权归属不清,即便产权明晰的,也很难有能力支付高额的土壤修复费用。

因此,“谁污染,谁治理”这一环保行业的通行准则,在土壤修复行业根本行不通。

目前土壤修复由于依托房地产,少数由房地产开发商埋单,大部分项目主要依靠地方政府付费。

这种情况造成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缺乏动力,后期发展难以为继。

2.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不健全在政策法规方面,鉴于近年来城市工业企业搬迁中土地污染问题的严峻性和迫切性,有关部门出台了一些专门的规定,同时将土壤修复提到了专项规划的高度。

《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法规也有望出台。

2024年土壤修复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24年土壤修复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一、行业背景土壤修复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减轻或消除土壤受到的污染,使其恢复到正常或可接受的状态。

近年来,土壤污染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土壤修复行业也因此迅速发展起来。

二、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土壤修复市场规模达到X亿元。

随着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土壤修复市场预计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

三、行业趋势1.需求增长由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土壤污染问题逐渐凸显,对土壤修复的需求日益增大。

同时,国家对土壤环境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相关政府部门加大了对土壤修复行业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拉动了行业的发展。

2.技术创新传统的土壤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新型的土壤修复技术也应运而生。

例如,微生物修复技术、土壤固化剂修复技术等,这些新技术不仅修复效果更好,而且对环境的影响更小,成为了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3.市场竞争随着行业发展的迅速,土壤修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各大企业纷纷加大研发力度,推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技术服务。

同时,国际大型企业也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对国内中小企业形成了较大的竞争压力。

四、发展机遇1.政策推动为了解决土壤污染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土壤修复行业发展的政策和法规。

这些政策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吸引了更多的资金和人才进入该行业。

2.高新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土壤修复行业开始引入高新技术。

例如,激光技术、纳米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土壤修复效率和质量。

五、市场挑战1.技术壁垒土壤修复技术要求较高,非常依赖于专业的技术人才。

由于行业发展时间较短,技术人才相对不足,这成为行业发展的一大挑战。

2.成本压力土壤修复是一项繁琐而昂贵的工作,修复一块土地所需的费用非常高。

这对于一些中小企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压力,需要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

六、发展建议1.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力度,提高土壤修复技术的水平。

2.建立健全行业标准和监管机制,提高行业的规范化水平。

土壤生态修复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

土壤生态修复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

土壤生态修复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Soi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dustry Market Analysi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s Report for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Introduction:Soi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refers to the process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fertility of degraded soil through various measures such as afforestation, soil improvement, and soil conservation. With the increasing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soi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dustry has become a new growth point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is report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oi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dustry and predicts its development trends in the next three to five years.Market Analysis:The soi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dustry is still in its early stages of development, and the market potential is huge. The market size of the soi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dustry isexpected to exceed 100 billion yuan by 2025. At present, the market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developed regions such as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whil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market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The main reason for this is the lack of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the weak government suppor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In China, the soi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dustry has just started, and the market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development. However,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a series of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i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dustry, the market is expected to grow rapidly in the next few years.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market size of the soi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dustry in China will reach 50 billion yuan by 2025.Development Trends:1.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w technologies and methods for soi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re constantly emerging. In the future, the soi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dustry will rely more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effectiveness of soil restoration.2. Diversification of services: The soi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dustry will gradually shift from a single service mode to a diversified service mode. In addition to soil restoration, it will also provide services such as soil testing, soil monitoring, and soil management.3. Market segmentation: 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soi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he market will gradually be segmented. Different market segments will have different requirements for soil restoration, and companies will need to provide targeted services to mee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market segments.4. Industry consolidation: As the market matures, the industry will gradually consolidate. Small and medium-sized companies will be acquired or merged by large companies, and the competition in the industry will become more intense.中文翻译:土壤生态修复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三到五年发展趋势报告简介:土壤生态修复是指通过造林、改良土壤、保护土壤等各种措施,提高退化土壤的质量和肥力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律来规范防治土壤污染。同时出台了相关标准、管理办法等,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十三五”国家土壤污染防治重点研发计划科研经费约25亿支持农田、场地修复技术。 北京建工、永清环保等公司积极参加科技部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
1 法律
2 标准
3 管 理办法
多个 指 南与技 术规定
《土壤污染防治法》
决定于进入土壤的污染物数量、强度和土壤自身净化能力大小,当进入量超过净化力,会导致土壤污染。 污染物类型:可以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其中无机物包括汞、铬、铅、铜、锌等重金属和砷、硒等非金属;
有机物包括酚、有机农药、油类、苯并芘类和洗涤剂类等。
化肥 农药
长期大量使用氮肥,会破坏土壤结构,造 成土壤板结,生物学性质恶化,影响农作 物的产量和质量
2020年土壤修复行业深度研究:模式以政府付费为主,出让和 运营是关键,多技术协同成趋势
我国土壤总超标率高,修复市场空间较大。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达16.1%,耕地修复潜在市场5.9万亿,场地修复、矿 山修复加起来约1万亿。从分布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三角、珠三角区域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 超标范围较大。土壤防治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国家经费大力支持土壤修复技术研发。
场地 修复
资料来源:中国环联、生态环境部、平安证券研究所 注:点位超标率:调查点位中,超标点位数占全部样本点位的比例。
工业场地 修复
农田修复
矿山修复
修复类型
未修复面 单位面积土壤修复 潜在市场空 积(万亩) 成本(万元/亩) 间(亿元)
场地修复 耕地修复 矿山修复
合计
200 39200 300
20-50 1-2 5-10
后果的严重 性
通过食物链危害动物和人体 的健康
4
土壤污染形势严峻,修复市场空间大 2014年《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达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
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我国现有耕地中,有相当数量耕地受到中度、重度污 染,土壤点位超标率接近20%,大多不宜耕种。 市场空间较大:中国环联估算,耕地修复潜在市场5.9万亿,场地修复、矿山修复加起来约1万亿。
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农药,在根、茎、叶、 果实和种子中积累,通过食物、饲料危害 人体和牲畜的健康
固体污伏性
通过农作物以及摄食的人或 动物的健康状况才能逐步反 映出来
不可逆性和 长期性
极难恢复,重金属污染是一 个不可逆过程,有机化学物 质污染也需要较长降解时间
7000
58800
2100
67900
5
土壤污染及修复项目分布情况
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三角、珠三角区域问题较为突出,300
250
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
200
年项目数(个)
年资金量(亿元,右轴)
120
100
80
工业污染场地修复项目集中在江苏、浙江、上海、湖南等。 150
60
100
投资建议:基于土壤修复行业发展空间较大,且大基金成立将从资金、资源等方面助力产业发展,我们维持行业“强于大 市”评级。建议关注拥有核心技术、市占率较高的龙头企业。
风险提示:1)土壤修复政策推广不及预期;2)融资环境持续收紧;3)行业竞争加剧风险;4)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2
土壤污染主要来源和特点 土壤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污染的程度主要
40
农田污染场地修复项目集中在河北、湖南、湖北、江西等。 50
20
矿山治理项目主要集中在湖南、云南、广西、贵州等地。
0
0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资料来源:生态环境部、北极星环境修复网、平安证券研究所
6
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大力支持科技投入 2018年8月3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全票通过了《土壤污染防治法》,首次制定专门的法
模式以政府付费为主,出让和运营是关键。不同类型的地块有不同的商业模式,耕地污染和矿山污染修复的项目收益比较 低,绝大部分项目需要政府付费;工业场地项目一般位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土地价格较高,开发商和政府愿意进行修复再 开发。土地出让和后续运营是解决收入端问题的关键。
多技术协同成为趋势,基金助力产业发展。未来的技术将以原位修复、污染介质治理、多种技术原理协同的综合治理为主。 7月15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成立,首期规模达885亿元,可引导资金流向生态环境领域,创新生态环境领域投融资方式,缓解 环保行业融资难困境。基金已储备战略功能类、股权投资类、子基金类项目80个左右。首期主要区域在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 (市)。参考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大基金为行业带来了资金和资源,助力行业发展,同时基金成立至今,电子板块指数持续领 跑沪深300指数。
资料来源:生态环境部、北极星环境修复网、平安证券研究所
“十三五”国 家土壤污染防 治重点研发计

1 . 面源污 染和农 田土壤 重金属 污染综 合防治 技 术 (2 0 16- 2020,6.4 亿)
2.场地土 壤污染 成因与 治理技 术( 20182022,18.99亿)
1.北京建 工 修复承担“ 有机污 染场地 土壤修 复 热 脱附成 套技术 与装备 ”
科技部场地土 壤污染成因与 治理技术重点
专项
2.江苏大 地益源 公司 承担“地 下水原 位修复 功 能 材料精 准注入 与强化 传输技 术及装 备研究 ”
3.永清环 保 承担“中南 有色金 属冶炼 场地综 合 防 控及再 开发安 全利用 技术研 发与集 成示范 ”
4.武汉都 市环保 承担“ 重金属 尾矿库 污染高 效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ຫໍສະໝຸດ 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控制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用地地土壤污染风险控制标准》
《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 《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 《农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
《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 技术指南》 《地下储罐等设施防止泄露、渗透技术指南》 《工矿用地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技术指南》 《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导则》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