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乙肝三系测定
乙肝三系化验单解读

怎么看乙肝三系的报告单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肝表面抗体阴性乙肝e抗原阴性乙肝e抗体阴性乙肝核心抗体IgG 阳性乙肝核心抗体IgM 阴性怎样分析“二对半”检查结果乙肝病毒存在三对抗原抗体系统,即表面抗原(HbsAg-俗称澳抗)和表面抗体(抗-HBs)、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因核心抗原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血清中不能表达,检测困难,故只能检测二对半而不能检测三对,所以称为二对半。
当五项全部阴性,说明没有感染过乙肝,属于健康者,如出现抗-HBs阳性,或抗-HBs和抗-HBc阳性,上述情况可能是注射过乙肝疫苗或感染乙肝后治愈而出现的保护性抗体。
乙肝病毒"大三阳"(指HBsAg、HBeAg、抗-HBc阳性)、乙肝病毒"小三阳"(指HBsAg、抗-HBe、抗-HBc阳性)或乙肝病毒阳 (指HBsAg、抗-HBc阳性)。
这三种情况临床多见,并不能表示肝功能及病情的严重程度。
"大三阳"说明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小三阳"、"阳"说明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明显降低,传染性弱。
但如果HBV-DNA呈阳性,则有可能存在病毒变异,仍有较强的传染性。
如果有上述几种情况,肝功能正常,即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
乙型肝炎五项检查作为健康体检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拿到化验单后如何判断检查结果是否正常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乙型肝炎五项检查内容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 -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在医学上简称乙型肝炎两对半。
通过抽取静脉血,经过检验获得结果。
在老百姓眼里,是凡结果出现了红色“+” 号,就认为身体出现了毛病,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乙肝三系对照表

HBV感染后已恢复。
+
-
-
非典型性或亚临床型HBV感 染。
+
-
+
非典型性或亚临床型HBV感 染。
俗称 乙肝两对半全阴 乙肝两对半5阳性 乙肝两对半45阳性
乙肝两对半2阳性 乙肝两对半245阳性 乙肝两对半15阳性
乙肝两对半25阳性 即俗称的“小三阳”
。 俗称“大三阳”。
俗称 乙肝两对半1阳性
乙肝两对半14阳性 乙肝两对半13阳性 乙肝两对半1345阳性 乙肝两对半12阳性 乙肝两对半125阳性 乙肝两对半124阳性
+ + +
HBcAb -
+ + -
乙肝两对半常见结果分析
1.急性HBV感染早期,急性 HBV感染潜伏期;2.慢性HBV
携带者,传染性弱。 1.慢性HBsAg携带者易转 阴;2.急性HBV感染趋向恢
复。 急性HBV感染早期或慢性携
带者,传染性强。 1.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2.慢性携带者。 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 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1.亚临床型HBV感染早期; 2.不同亚型HBV二次感染。
乙肝两对半3阳性
25
-
-
-
+
-
急性HBV感染趋向恢复。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
-
+
+ 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
1.亚临床型或非典型性感染
+
-
+
早期。2.HBsAg免疫复合
物,新的不同亚型感染。
1.非典型性急性感染;2.见
+
-
-
于抗-HBc出现之前的感染早 期,HBsAg滴度低而呈阴
乙肝三系检验结果

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分析序号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1+-+-+2+---+3+--++4-+--+5---++6----+7-+---8-+-++9+----10+--+-11+-+--12+-+++1、俗称乙肝大三阳说明患者是慢性肝炎,有传染性。
2、急性乙肝感染阶段或者是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传染性弱些。
3、乙肝已趋向恢复,属于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弱,长时间持续此种态可转变为肝癌。
4、既往感染过乙肝,现在仍有免疫力,属于不典型恢复期,也可能为急性乙肝感染期。
5、既往有乙肝感染,属于急性感染恢复期,也少数人仍有传染性。
6、过去有乙肝感染或现在正处于急性感染。
7、以前打过乙肝疫苗或以前感染过乙肝。
8、急性乙肝恢复期,以前感染过乙肝。
9、急性感染早期或者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传染性弱。
10、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易转阴或者是急性感染趋向恢复。
11、早期乙肝感染或者慢性携带者,传染性强。
12、急性乙肝感染趋向恢复或者为慢性携带者。
所有成人及儿童病毒携带者需要进行定期检测。
定期的肝脏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因早期检查可起到早期治疗的作用.建议每六个月复查一次,当然复查的频率须根据个人情况而定。
复查的项目包括:体检,肝功能酶检查,甲胎蛋白和HBV标志物,以及可能的肝脏超声波检查。
平时生活中应注意不要饮酒,研究证明即使少量酒精亦可加重已有的肝损害。
不要食用发霉的或是未经妥善保存的食物,尤其是米饭,玉米和花生。
同时也应避免进食未经加工的海鲜。
虽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并不需要进食特别的饮食,但我们知道绿色和黄色蔬菜(如椰菜,西兰花和菜花)对肝脏有益。
这些菜有助于保护肝脏受到外界化学物品的影响。
美国癌症学会(AmericanCancerSociety)建议食用低脂,低胆固醇及高纤维的食物。
这些食物对肝脏和整个身体的健康都有帮助。
同时要保护好你的家人,务必确定你的配偶,性伴侣,孩子和跟你有密切接触的人均注射了乙型肝炎疫苗。
检验小知识,你知道多少

检验小知识,你知道多少发布时间:2023-07-27T11:49:31.330Z 来源:《医师在线》2023年4月7期作者:赵虹[导读]检验小知识,你知道多少赵虹(西昌市西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四川西昌615000)经常有病人拿着化验单来窗口问,“医生,我的报告正常吗?化验报告正常说明我身体很健康吧?”抽血为什么要空腹啊?该如何看化验报告呢?今天,就让我带您迅速了解一些检验常识,以此解开大家心中的疑惑。
一、门诊常用的检测都有哪些1.临床常规及其他检测:电脑血糖监测、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13碳吹气试验、尿常规、尿妊娠试验、阴道分泌物常规、抗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流感病毒抗体快速检测、ABO血型测定、Rh血型测定。
2.生化检测:常规生化全套(36项)(指生化全套)、肝功能全套(15项)、肾功能常规(尿酸,肌酐,尿素)、电解质6项(钾,钠,氯,钙,镁,磷)。
3.糖尿病检测:葡萄糖测定、餐后两小时葡萄糖测定、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空腹,餐后0.5/1/2/3h)、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释放实验(空腹,餐后0.5/1/2/3h)、C肽测定、C肽释放实验(空腹,餐后0.5/1/2/3h)、尿微量白蛋白(mAlb)。
4.肿瘤疾病检测:甲胎蛋白(AFP)测定、癌胚抗原(CEA)测定、男性肿瘤标志物5项、女性肿瘤标志物5项、糖链抗原CA15-3测定、糖链抗原CA125测定、糖链抗原CA19-9测定、糖链抗原CA72-4测定、糖链抗原CA50、糖链抗原CA242、特异人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测定。
5.肝炎检测:乙肝三系定量(5项)、乙肝三系定性(6项)、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定量、肝纤维化指标(HA,PC-III,CV-IV,LN)。
6.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功能五项、甲状腺功能七项。
7.性激素检测:性激素6项、睾酮(T)、孕酮(p)、特异人B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HCG)。
8.骨疾病:风湿3项、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类风湿因子(RF)。
疾病检验项目常见组合

疾病检验工程常见组合医学检验师是临床工作不可缺少的局部,他们负责检验人体体液、血液、排泄物、感染微生物等标本,通过客观准确的化验指标,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依据。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疾病检验的常见组合的知识,欢送阅读。
1.男性肿瘤标志物全套:AFP、CEA、Fer、CA199、CA724、T-PSA、F-PSA、F/T2.女性肿瘤标志物全套:AFP、CEA、Fer、CA199、CA125、CA153、β-HCG3.肺部肿瘤标志物:CEA、Fer、NSE、LTA、SCC、CYFRA21-14.肝脏肿瘤标志物:AFP、CEA、Fer、CA199、GPDA5.前列腺肿瘤标志物:T-PSA、F-PSA、F/T6.子宫肿瘤标志物:CEA、CA-125、SCC、β-HCG7.卵巢肿瘤标志物:AFP、CEA、CA125、CA199、β-HCG8.肺癌抗原相关二项:NSE、CY21-19.肿瘤三项:AFP、CEA、CA19910.前列腺特异抗原二项:PSA、F-PSA11.胃部肿瘤标志物:CA724、CA199、CEA、CA24212.乳腺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CEA、Fer、β-HCG、TSGF13.卵巢癌两项:HE4、CA12514.胰腺肿瘤标志物:CA199、CEA、CA125、CA50、TSGF15.甲状腺肿瘤标志物:CA199、CEA、CT、TSGF、TGAb16.Eb病毒抗体两项:IgM+IgG17.Eb病毒抗体四项:EB-IgM、EB-IgG、VCA-IgA、EA-IgA1.甲状腺功能3项(甲功3项):FT3、FT4、TSH2.甲状腺功能5项(甲功5项):T3、T4、FT3、FT4、TSH3.甲状腺功能7项(甲功7项):甲功5项+TG-Ab、TPO-Ab4.甲状腺功能8项(甲功8项):甲状腺功能7项+TG1.性激素5项:FSH、LH 、E2、P、T2.性激素6项:FSH、LH 、PRL 、E2、P、T1.抗精子抗体3项:抗精子抗体-IgA、IgM、IgG2.不孕不育4项:AS-IgM、ACA-Ab、AO-Ab、EM-Ab3.不孕不育6项:抗精子抗体3项+抗心磷脂抗体测定+抗子宫内膜抗体测定+抗卵巢抗体测定4.抗心磷脂抗体三项:ACA-IgA、IgG、IgM1.单纯疱疹4项:HSV-1-IGG、HSV-1-IGM、HSV-11-IGG、HSV-11-IGM2.TORCH(IgM5项):TOX-IgM、RV-IgM、CMV-IgM、HSV-1-IgM、HSV-11-IgM3.TORCH(IgG5项):TOX-IgG、RV-IgG、CMV-IgG、HSV-1-IgG、HSV-11-IgG4.TORCH(8项):TOX-IgG、TOX-IgM、RV-IgG、RV-IgM、CMV-IgG、CMV-IgM、HSV-I-IgM、HSV-II-IgM5.TORCH全套(10项)(优生优育全套):TORCH(IgM5项)+TORCH(IgG5项)1.免疫球蛋白3项: IgA、IgG、IgM2.免疫球蛋白5项: IgA、IgG、IgM、C3、C43.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四项:AMA-M2、SLA/LP、LC-1、LKM-14.磷脂综合征APS两项:b2-GP1-Ab、ACA5.红斑狼疮筛查四项:ANA、抗核小体抗体、DNP-Ab、dsDNA6.红斑狼疮鉴别三项:ENA、抗dsDNA、抗组蛋白抗体AHA7.红斑狼疮检测六项:ANA、抗核小体抗体AnuA、DNP-Ab、dsDNA、抗组蛋白抗体AHA、ENA8.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三项:AMA、ANA、线粒体亚型9.自身免疫性肝炎三项:ASMA、ANA、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四项10.抗中性粒细胞浆抗体二项:P-ANCA、C-ANCA11.血管炎二项:ANCA-MPO、ANCA-PR312.血管炎四项:ANCA、ANCA-MPO、ANCA-PR3、ACA13.过敏原IgE全套:总IgE、吸入性变应原筛查、食入性变应原筛查、特殊变应原筛查、专项变应原筛查1.ANA(抗核抗体测定):可单项检测2.抗核抗体2项:ANA、抗ds-DNA(不可单项检测)3.抗核抗体8项:ANA、SCL-70、Jo-1、U1RNP、SM、SS-A、SS-B、ds-DNA(不可单项检测)4.抗核抗体10项:抗核抗体8项+抗着丝点抗体+抗心磷脂抗体(不可单项检测)5.抗核抗体全套:ASMA、ANA、SCL-70、Jo-1、U1RNP、SM、SS-A、SS-B、组蛋白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板层素抗体、抗肌动蛋白抗体、着丝点抗体、纺锤体抗体、核糖体抗体、Vimentin抗体、PM-Scl抗体、pANCA、cANCA、抗心磷脂抗体、ds-DNA(不可单项检测)6.枯燥综合症8项:ANA、SCL-70、Jo-1、U1RNP、SM、SS-A、SS-B、ds-DNA(不可单项检测)1.风湿三项:ASO 、 RF 、 CRP2.风湿四项:ANA、RF、CCP、AKA3.风湿九项:ENA、RF、CCP4.风湿十一项:ENA、RF、CCP、ANA、AKA1.肝炎抗体全套:(甲--IgM、丙、丁--IgM、戊--IgM、IgG 、庚--IgG )乙肝三系五项定量2. 乙肝系列:乙肝三系五项定性乙肝三系六项定量乙肝三系六项定性1.肝纤4项:IV-C、PIIINP、LN、HA2.肝纤5项:肝纤4项+CG1.心肌酶谱4项:AST、LDH、CK、CK-MB2.心肌酶谱5项:心肌酶谱4项+α-HBDH1.血脂4项:CHOL、TG、HDL-CH、LDL-CH2.血脂6项:血脂4项、APOA1、APOB、APOA1/APOB3.血脂7项:血脂6项、LPa4.血脂全套(8项):血脂6项+H-CRP、LPa1.尿肾功能全套定量检测;1.微量元素5项:锌Zn、铁Fe、钙Ca、镁Mg、铜Cu2.微量元素6项:微量元素5项、铅Pb3.微量元素7项:微量元素6项、锰Mn1.贫血全套(3项);维生素B12、铁蛋白、叶酸2.贫血四项:贫血全套+转铁蛋白3.纤溶二项:D-dimer、PLG4.血友病筛查四项:F VIII:C,F IX:C,APTT,PT5.凝血四项:PT、APTT、TT、Fg1.肝功能全套:肝功能常规12项+总胆汁酸(TBA)+胆碱酯酶(CHE)+a-L-岩藻糖苷酶(AFU)2.肝功能常规12项: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血清白球比例+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γ-谷氨酰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3.肾功能3项:尿素、肌酐、尿酸4.肾功能4项:血糖、尿素、肌酐、尿酸1.电解质4项:K+、Na+、C1-、Ca2+2.电解质5项:K+、Na+、C1-、Ca2+、Mg3.电解质全套:电解质五项+P1.生化全套31项2.大生化:生化全套+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脂蛋白a3.胆红素三项: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4.检测四项: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5.炎症三项:hsCRP、TPF、CER1.高血压四项:AI(37℃)、AI(4℃)、PRA、ALD2.高血压五项:高血压四项+AngII1.肺炎四项:MP-IgM、MP-IgG、CP-IgM、CP-IgG2.肺炎衣原体抗体二项:CP-IgM、IgG3.麻疹病毒抗体二项:MV-IgM、IgG4.柯萨奇病毒抗体二项:CSV-IgM、IgG5.呼吸道病原5项:CP IgM、CSV IgM、ADV IgM、LEG IgM、RSV IgG6.呼吸道病原7项:FLU(A,B)-Ag、PIV1,2,3-Ag、ADV-Ag、RSV-Ag7.脑寄生虫全套:脑囊虫IgG、肺吸虫抗体、裂头蚴IgG、血吸虫IgG、弓形虫IgG8.肝寄生虫全套:肝吸虫IgG、肝吸虫抗体、包虫IgG、弓形虫IgG9.肺寄生虫全套:肺吸虫抗体、血吸虫IgG、弓形虫IgG10.性病三项:NG/CT/UU-DNA (定性)1.糖尿病三项:INS、C-P、INS-Ab2.糖尿病自身抗体三项:IAA、ICA、GAD-Ab。
临床检验报告单的判读

临床检验报告单的判读临床检验报告单的判读“参考值”是以一定数量的、具有明确背景资料的(可区别于阳性状况的)人群所测得的结果,经过统计学处理(包括95%测定值)得到的范围。
有时对定性测定结果,用“正常结果”代替“参考值”。
临床实际应用中,还会采用“医学决定水平”或“临界(Cutoff)值”,“医学决定水平”系指经综合分析参考值与病理值的分布并结合专家的临床经验而制定的,可作为临床处理的“阈值”。
化验结果会因生理变异和实验变异造成误差,“医学决定水平”往往能够避免由此导致错误的治疗。
例如:葡萄糖的参考值为 3.6~6.1mmol/L,若空腹血糖>7.0mmol/L可考虑为糖尿病,<2.8mmol/L为低血糖症;血清钾的参考值3.5~5.3mmol/L,若<3.0mmol/L为低血钾、且应予治疗,>5.8mmol/L应查找原因,>7.5mmol/L须予以治疗。
这些提示不同处置的各个阈值统称为“医学决定水平”。
凡疑有肝脏疾病或其他疾病影响肝脏者,必须检查该组合。
肝功能包括以下指标。
1、肝细胞损害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或称GPT)代表胞浆酶,肝细胞炎症肿胀、膜透性改变时进入血浆而增高,>300U/L提示急性肝细胞损害;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或GOT)主要代表线粒体酶,其增高提示相当一部分细胞发生坏死或崩解。
2、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有白蛋白(ALB)、凝血酶原、胆碱酯酶和前白蛋白等,它们若降低提示肝脏合成功能下降。
ALB 减少可造成白/球蛋白(A/G)比例倒置。
前白蛋白的半衰期比白蛋白短得多,故更为敏感可靠3、肝脏分泌和排泄功能的指标:总胆红素(TB)包括结合与非结合胆红素,前者可由直接胆红素(DB)代表,非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可由TB和DB相减来估计。
胆汁形成和分泌减少(如胆囊炎)会造成结合胆红素增高。
胆红素产生增多(如溶血性疾病)、肝脏摄取障碍(如Gilbert病)引起的黄疸是非结合(游离)胆红素增高,由于非结合型胆红素不能透过肾小球,此时血浆胆红素很高、尿胆红素却阴性;若血浆和尿液中都阳性则提示结合胆红素升高。
个人去体检做乙肝三系被要求签同意书

个人去体检做乙肝三系被要求签同意书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乙肝检测管理工作的通知》相关文件要求,医院为保护患者隐私,对开展乙肝项目检测(即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物检测,包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乙型肝炎病核心抗体和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苷酸检测等,俗称“乙型五项”)进行告知:
一、受检者本人(或家属及其委托代理人)要求进行乙型肝炎相关项目检测。
二、因疾病诊治需要进行乙型肝炎相关项目检测,同意检测。
三、因疾病诊治需要进行乙型肝炎相关项目检测,患方拒绝检测,由此引发的后果由患者(或家属及其委托代理人)自行承担。
上述内容医生已明确讲明。
对此,我已充分了解上述内容,我(同意或不同意)进行乙型肝炎项目检测。
患者(或家属及其委托代理人)签名:
日期:
医师签名: 日期:。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与肝功能、乙肝三系关系的探讨

2 1 病因分布 : 0 j H . 1 - C患者 中, 6 H V标志物阳性 , 2伊 P 1 铡 B 0 4例
H V标志物 、 B 抗一 H V—I C g c均 阳性 ,O例 隐源 性 。有 嗜酒 史 9 1 0例 ; 有 肝 硬化病 史者 2 ; 代直 系亲 属 中有 明 确肝 病 者 6 3例 三 5例 ( 中 P C 6 其 H 3 例 ) 。 2 2 H V与 P C的关 系 10例 P C 中, B . B H 2 H H V—D A≤1 s 贝/ N 0拷 m13例 ,12~15拷 贝/ 1 ,0 l 0 (0 0 ml 例 15~16拷 贝/ l 1 0 m 2例 ,16—17 0 0 拷贝/ l m , 7~1 贝/ l1 ) 3例 1 0 O拷 n 例 。 l
中医中蔼 ・ 中西医结 合
未
21年4 第2卷 第4 00 , 9 3 期
医学信 息
慢 性 乙型 肝 炎 中 医辨 证 分 型 与 肝 功 能 、 乙肝 三 系 关 系 的探 讨
黄建 良
【 摘要】 目的 : 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及乙肝病原学的检测结果来探讨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方法: 对本组 10例患者进行至少2次 2 以上肝功能、 生化、 血常规、 F H V—D A、 B N、 A P、 B N H V 肝胆 B超、 胸片等检查 , 时予肝脏 C 必要 T或磁共振检查, 中16例通过手术病理检查确诊,4 其 0 1 例 通 过肝脏 穿刺病理 检 查确 诊 。结 果 :2 10例 P HC患者 中,0 16例 H V标 志 物 阳性 , B 4例 H V标 志 物、 一 I V—IG均 阳性 ,0例 隐源性 ;2 B 抗 t C g 1 10例 P C中 , B H H V—D A≤1 拷 贝/ l0 例 ,12— 0 N 0 s m 13 (0 15拷 贝/ l l , 5~16拷 贝/ l m 例 1 1 0 0 m ,16—17拷  ̄/ l 2例 0 0 ,m ,0 3例 17—1 0拷 贝/ l m ) 结论 : 1例 。 中医辨证 分型 与临床 检验 有 明显 的相 关性 , 临床 检测 项 目可 作 为 C B 中医辨证 分型 的客 观指 标之 一 。 H 【 关键词】 慢性 己肝; 中医; 分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检验申请
单独检验项目申请:乙肝三系、乙肝两对半;组合项目申请:术前八项。
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 标本采集与处理
2.1 标本采集
2.1.1 采用含高效促凝剂或含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常规静脉采血约2 ml,无需抗凝。
2.1.2 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标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号。
2.1.3 急诊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
2.1.4 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送至检验科。
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
2.1.5 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
2.1.5.1 标本量不足:少于0.5 ml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1ml的血清或血浆。
2.1.5.2 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
2.1.5.3 其它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
2.2 标本保存
2.2.1 标本接收后在30min内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
2.2.2 标本保存时间:血清室温(15~25℃)下可稳定48h,在冰箱中(2~8℃)可稳定7天。
-20℃放置12个月。
为避免标本中水份挥发使血清浓缩,对保存超过1天的标本均加塞密闭或覆盖保鲜膜。
2.2.3 已完成测试的标本保存完整的识别号,置2~8℃冰箱内保存7天。
备复检。
2.3 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2.3.1 采血前使受检者保持平静、松弛状态。
2.3.2 不建议采集抗凝血标本,如果必须使用血浆,推荐的抗凝剂是肝素。
3 原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分析技术、将五个诊断意义相关的试剂通过一个包装组合在一起,同时进行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标志物的检测,在不影响各自性能的情况下,便于客户的储存和使用。
HBsAg检测试剂采用双抗体夹心法,试剂含有被事先固定于膜上测试区(T)的抗体。
测试时,标本滴入试剂加样处,标本与预包被的胶体金颗粒结合的抗HBsAg抗体反应。
然后,混合物随之在毛细效应下向上层析。
如是阳性,胶体金抗体在层析过程中先于标本中的HBsAg结合,随后家何物会被固定在膜上的抗HBsAg抗体结合,在测试区内(T)会出现一条紫红色带。
这条带是HBsAg抗体-HBsAg-HBsAg抗体金标粒子的复合物在膜上结合形成的。
如是阴性,则测试区内(T)将没有紫红色带。
无论HBsAg是否存在于标本中,一条紫红色带都会出现在指控内(C)。
质控区内(C)所显现的紫红色条带是判定是否有足够标本,层析过程是否正常的标准,同时也作为试剂的内控标准。
HBsAb检测试剂双抗原夹心法,试剂含有被事先固定于膜上测试区(T)的乙肝表面抗体。
测试时,标本滴入试剂加样处,标本与预包被的胶体金颗粒结合的HBsAg反应。
然后,混合物随之在毛细效应下向上层析。
如是阳性,胶体金抗体在层析过程中先于标本中的HBsAg结合,随后结合物会被固定在膜上的HBsAg抗体结合,在测试区内(T)会出
如果阴性,则测试区内(T)将没有紫红色条带。
无论HBsAg是否存在于标本中,一条紫红色条带都会出现在质控区内(C)。
质控区内(C)所显现的紫红色条带是判定是否有足够标本,层析过程是否正常的标准,同时也作为试剂的内控标准。
HBeAg检测试剂采用双抗体夹心法,试剂含有被事先固定于膜上测试区(T)的乙肝e抗体。
测试时,标本滴入试剂加样处,标本与预包被的胶体金颗粒结合的HBeAg抗体反应。
然后,混合物随之在毛细效应下向上层析。
如是阳性,胶体金抗体在层析过程中先于标本中的HBeAg结合,随后结合物会被固定在膜上的HBeAg抗体结合,在测试区内(T)会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
这条带是HBeAg抗体-HBeAg-HBeAg抗体金标粒子的复合物在膜上结合形成的。
如果阴性,则测试区内(T)将没有紫红色条带。
无论HBeAg抗体是否存在于标本中,一条紫红色条带都会出现在质控区内(C)。
质控区内(C)所显现的紫红色条带是判定是否有足够标本,层析过程是否正常的标准,同时也作为试剂的内控标准。
HBeAb,HBcAb检测试剂才有竞争抑制法,试剂含有被事先固定于膜上测试区(T)的抗体。
测试时,血清或血浆标本滴入试剂加样处,随之标本在毛细效应下向上层析。
如标本中含有相应的抗体,则同膜上测试区(T)的抗体竞争与预包被在金标粒子的相应抗体反应。
如果标本中没有相应抗体,预包被在金标粒子的复合物的相应抗原则同膜上测试区(T)的抗体全部结合。
阳性标本,测试区内(T)将没有紫红色条带,阴性标本,测试区内(T)将会出现明显的紫红色条带。
无论相应的抗体是否存在于标本中,一条紫红色条带都会出现在质控区内(C)。
质控区内(C)所显现的紫红色条带是判定是否有足够标本,层析过程是否正常的标准,同时也作为试剂的内控标准。
4 试剂:艾博乙肝五项检测卡(胶体金法)。
规格为25人份/盒。
5操作步骤:
5.1、将待测标本从储存条件下取出,平衡至室温(18-25℃)并编号。
5.2、将胶体金测试卡从包装盒中取出,打开铝箔包装袋,平置于台面上。
编号(与样品相对应);
5.3、用塑料滴管加2-3滴样本血清或血浆,加入试剂板的五个加样孔。
5.4、等待紫红色条带的出现,测试结果应在测定开始后20分钟开始读取。
30分钟后判断无效。
6 参考范围:正常人为阴性。
7结果判定
HBsAg HBsAb HBeAg
阳性:两条紫红色条带出现。
一条位于测试区(T)内,另一条位于质控区(C)。
阳性结果表明:标本中含有待测物质。
阴性:仅质控区(C)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在测试区(T)内无紫红色条带出现。
阴性结果表明:标本中检测不出待测物质
在此情况下,应再次仔细阅读说明书,并用新的试剂重新测试。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应立即停止使用此批号产品,并与当地供应商联系。
注意:测试区(T)内的紫红色条带可显现出颜色深浅的现象。
但是,在规定的观察时间内,不论该色带颜色深浅,即使只有非常弱的色带也应判定为阳性结果。
HBeAb HBcAb
阳性:仅质控区(C)出现一条紫红色条带,在测试区(T)内无紫红色条带出现。
阳性结果表明:标本中含有待测物质。
阴性:两条紫红色条带出现,一条位于测试区(T)内,另一条位于质控区(C)。
阴性结果表明:标本中检测不出待测物质。
无效:质控区(C)未出现紫红色条带,表明不正确的操作过程或试剂已变质损坏。
在此情况下,应再次仔细阅读说明书,并用新的试剂重新测试。
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应立即停止使用此批号产品,并与当地供应商联系。
8 临床意义:
乙肝肝炎病毒引起的感染带来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母婴传播、性传播和血液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尽早的发现感染可以有效的减少疾病的传播。
乙肝五项检测卡(胶体金法)定性检测人血清、血浆中的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
9 病人及样本要求:
9.1、本品适用于血清、血浆样本,血浆样本对临床常用抗凝剂(EDTA、肝素、枸椽酸钠)无要求;样本的采集须遵循常规的医疗样本的采集方法并遵守相关的医学规定。
9.2、采集静脉血样本必须在无菌条件下操作,并避免样品溶血。
9.3、如果血清和血浆样品收集后7天内检测,样品须放在2-8℃保存;大于7天
须-20℃以下冷冻保存。
9.4、溶血、粘稠及高脂标本不适于本试剂。
含特珠物质(如强氧化剂)的标本可
能会导致检测结果不稳定,在检测前须清除。
10 注意事项:
10.1检测必须符合实验室管理规范和物物安全守则的规定,操作时必须戴手套、穿
工作服、严格健全和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10.2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检测试剂盒(胶
体金法)适用于测试血清或血浆标本,其他标本或溶液进行检测可能出现异常结果。
10.3由于在技术上和操作上可能出现的失误,同时也由于标本中存在干扰物质,检测结果有可能错误。
10.4请保证适量的标本用于检测,过多或过少的标本量都有可能导致结果的偏差。
10.5测试结果应在测定开始后20分钟读取,30分钟后判定无效。
10.6本产品为目视读取结果,为保证判定结果的正确,请勿在光线昏暗处对结果进
行判读。
10.7试剂可在室温下保存,谨防受潮。
低温下保存的试剂应平衡到室温方可使用。
10.8试卡从铝箔袋中取出后,应尽快进行实验,置于空气中时间过长,卡内的纸条
会受潮失效。
10.9实验环境应保持一定温度,避风。
避免在过高温度下进行实验。
10.9.1检测线颜色的深浅程度与样品中被测物的浓度没有必然联系。
10.9.2所用样品、废弃物等都应按传染物处理。
11 本SOP变动程序
任何一位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如提出对本SOP改动意见,或本测定项目的方法、试剂有变动的情况,可以对本SOP作出改动,但必须先报经专业主管和科主任批准
12 结果审核以及分析与相关项目的联系
12.1 由资深专业人员负责检验结果的审核。
12.2 审核者认真审核每一个测定结果,对发出报告结果的可靠性负责,并在报告单的审核者处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