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分两种,流鼻涕的是风寒感冒,一般是风热感冒。
中医如何鉴别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中医如何鉴别"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感冒是一种比较普通的疾病,但是感冒的类型不止一种,有着较多的类型。
而中医认为感冒的类型有两种,一种为“风寒感冒”另一种为“风热感冒”,其不仅症状表现有所不同,并且治疗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只有对症下药才能够尽早的治愈,恢复健康。
那么中医如何鉴别“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呢?一、中医如何鉴别“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1、根据导致病人感冒的原因来鉴别如果病人是在气温比较低的季节因为受寒着凉而诱发的感冒,那么病人得的就是风寒感冒。
另外,如果病人淋雨后或者过度吹空调后而诱发了感冒,那么也是风寒感冒。
如果病人是因为吃了较多容易导致人上火的食物或者因为感染了风热而诱发的感冒,那么就是风热感冒。
由此可以看出,诱发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原因有所不同,所以中医可以从诱发病人感冒的病人来准确的鉴别病人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
2、从病人鼻涕的颜色来鉴别病人之所以会得风寒感冒,多数情况下都是风邪、寒邪侵犯了病人身体,得了风寒感冒后,病人通常会鼻塞、流鼻涕,鼻涕的颜色要么呈现透明状、要么呈现为白色,性状如同水一样。
当然风热感冒也会导致病人鼻塞、流鼻涕,但是鼻涕的颜色一般为黄色,并且较为粘稠,类似浓痰,一些病人的鼻涕还不容易挤出来。
所以说,中医会根据病人鼻涕的颜色来鉴别病人得的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
3、从病人的发热情况来鉴别如果病人得了风寒感冒,通常都是低烧,虽然会发烧,但是温度一般较低,体温不会超过38℃。
如果病人得的是风热感冒,那么一般发烧会比较严重,因为很多风热感冒的病人都存在扁桃体发炎的情况,这就很容易导致病人高烧。
所以,中医可以通过测量发烧病人的体温来鉴别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
4、从病人的舌苔来鉴别如果病人得的是风寒感冒,病人体内的寒气就比较重,所以病人的舌头泛白并且比较薄,舌头也会变胖一些。
但是病人通常不会出现咽喉干燥、口渴的情况。
如果病人得的是风热感冒,体内存在有湿热,火气比较中,所以病人的舌头发红,并且舌苔较为黄腻,同时病人还会感觉咽喉部位疼痛、口干舌燥、口渴等。
中医把感冒分为哪几种类型

中医把感冒分为哪几种类型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中医在对待感冒时通常会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
这些类型是基于中医的理论和经验,旨在指导中医师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治疗。
下面将介绍中医把感冒分为的几种类型:1. 风寒感冒:风寒感冒是感冒的一种常见类型。
它通常发生在寒冷的季节,受寒风的吹袭。
患者会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清鼻涕、咳嗽等症状。
中医认为,风寒感冒是由寒邪入侵体内引起的,治疗时需要通过逐寒祛邪的方法来缓解症状。
2. 风热感冒:与风寒感冒相对应的是风热感冒。
这种类型的感冒通常发生在季节转变或气温升高的时候。
患者会出现发热、身热、头痛、咳嗽、喉咙疼痛等症状。
中医认为,风热感冒是由风热邪气入侵体内引起的,治疗时需要清热解毒、祛风解表。
3. 湿寒感冒:湿寒感冒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感冒类型。
湿寒通常是由潮湿的天气或环境引起的。
患者会出现鼻塞、流黏鼻涕、身重倦怠、脾气烦躁等症状。
中医认为,湿寒感冒是由湿邪和寒邪侵犯人体引起的,治疗时可以采用祛湿、散寒的方法。
4. 热毒感冒:热毒感冒通常是由外邪侵犯体内,导致炎症反应明显的感冒类型。
患者会出现高热、咽喉疼痛、口渴、便秘等症状。
中医认为,热毒感冒主要是由热邪蕴结于体内引起的,治疗时需要清热解毒、凉血解毒。
5. 表里不和感冒:表里不和感冒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感冒。
该类型的感冒症状比较复杂,既有表证(外感症状),又有里证(内在症状)。
患者会出现恶寒、发热、腹痛、咳嗽等症状。
中医认为,表里不和感冒是因为外感邪气与内在体质不和而引起的,治疗时需要同时调整表里,达到平衡的状态。
在中医看来,不同类型的感冒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因此,了解感冒的类型对于中医师进行个性化的治疗非常重要。
虽然中医把感冒分为了不同的类型,但这并不意味着一种类型的感冒不会转化为另一种类型。
中医师在实际治疗中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并综合运用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来制定治疗方案。
总之,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湿寒感冒、热毒感冒和表里不和感冒等几种类型,这些分型有助于中医师更好地理解和治疗感冒。
风寒感冒的症状分析怎样辨别风寒和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的症状分析怎样辨别风寒和风热感冒风寒感冒的症状分析及辨别风寒和风热感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常见的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类型。
虽然这两种感冒的症状相似,但其病因和治疗方法却有所不同。
本文将介绍风寒感冒的症状分析,并提供一些辨别风寒和风热感冒的方法。
一、风寒感冒的症状分析风寒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或直接接触。
下面是风寒感冒常见的症状:1. 发热和寒战:风寒感冒的患者通常会有发热和寒战的症状。
发热多表现为体温升高,但一般不会超过39度。
寒战则表现为全身颤抖和寒冷感。
2. 流鼻涕和打喷嚏:风寒感冒引起的鼻腔黏膜充血和分泌物增多,导致流鼻涕和频繁打喷嚏。
3. 喉咙痛:由于病毒感染,风寒感冒的患者常常感到喉咙疼痛和不适。
4. 头痛和全身酸痛:风寒感冒引起的病毒感染会导致全身症状,如头痛和肌肉酸痛。
5. 咳嗽:咳嗽是风寒感冒常见的症状之一。
患者咳嗽时会感到喉咙干燥和刺痛。
以上是风寒感冒的主要症状,虽然与风热感冒有所重叠,但通过一些细节的观察,我们可以辨别出两种感冒的不同。
二、辨别风寒和风热感冒的方法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症状相似,但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
下面是一些辨别风寒和风热感冒的方法:1. 症状持续时间:风寒感冒通常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能自愈2到3天。
而风热感冒的症状发展较快,但容易迅速缓解。
2. 发热特点:风寒感冒引起的发热多为低热,体温不会超过39度。
而风热感冒的患者会出现高热,体温可超过39度。
3. 鼻涕颜色:风寒感冒的鼻涕通常为清鼻涕,颜色较透明。
而风热感冒引起的鼻涕颜色常为黄绿色。
4. 咳嗽特点: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通常为干咳,咳出的痰量较少。
而风热感冒的咳嗽通常为有痰,且痰黏稠。
通过对以上症状对比,患者能够初步判断自己是属于风寒还是风热感冒,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三、风寒感冒的治疗方法一旦确诊为风寒感冒,患者应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以缓解症状并加速康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1. 休息:风寒感冒的患者应尽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怎么判断区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区别

怎么判断区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区别感冒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平常又叫冷感冒和热感冒。
两者大不相同。
以下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区别,供大家参考。
什么是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多发生在寒冷季节,比如冬季、深秋和初春,是感受寒邪引起的疾病。
症状表现:发热轻、恶寒重、无汗、头痛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部不红肿、舌淡红、脉浮紧。
治疗方法:采用辛温解表,常用的中成药有小儿至宝丸等。
饮食建议:需吃散寒发汗的食物。
主食可用葱白煮粥、辣椒红油面条,茶饮可服用生姜红糖茶、生姜紫苏茶,开水冲泡,汗出即愈。
什么是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多发生于气候温暖季节,如春季、初夏和初秋等,是感受风热邪气引起的疾病。
症状表现:发热重、恶寒轻、有汗或少汗、头痛鼻塞、咽喉肿痛、舌红、脉数(即脉搏跳动较快)。
治疗方法:采用辛凉解表,常用的中成药有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感冒颗粒(口服液)等。
饮食建议:饮食需吃清热去火的食物。
主食可用绿豆粥,茶饮可以用金银花5朵,开水冲泡,每日数杯,蔬菜可以吃凉拌绿豆芽、冬瓜汤,水果中的西瓜、梨、苹果也可以。
最好避免过于大鱼大肉或进食其他滋补品。
怎么区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那么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别有哪些呢?在这里小编教家长一些简单的区分方法:季节方面:一般来说,在秋冬季节,小孩的感冒大多数是风寒的,即感受了风寒侵袭了,所以这一段时间要当风寒感冒来治;当在夏季,一般容易是风热感冒,即外感风热。
痰的颜色和质地:一般感冒咳嗽都会有痰,如果孩子的痰是比较稀白的,说明是风寒感冒;如果是咳嗽有浓痰,比较黄稠,说明很可能是风热感冒导致的。
很多孩子不会吐痰,家长要让孩子多尝试学习吐,吐出来会好很多的。
是否嗓子疼:一般来说,风寒感冒嗓子不会疼,只是干咳,但没有红肿等情况;如果是嗓子比较疼,有红肿、咽东西疼的情况,就说明是风热感冒了。
鼻涕方面:当小孩感冒时,一般都会流鼻涕的,如果是流着清鼻涕,说明一般是风寒感冒;如果鼻涕比较浓,还有些发黄,说明是风热感冒了。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分与治疗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分与治疗感冒,俗称伤风。
根据发病季节或症状不同,中医通常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大类型。
风寒感冒多表现为发热怕冷,头痛全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痰为白粘痰,知苔薄白;风热感冒者发热不怕冷,头痛,咽喉痛,咳嗽痰为黄稠脓性痰,舌苔微黄。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分与治疗感冒是四季常见的外感病,尤以冬春两季多见。
许多家庭都备有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有的人患感冒后吃了不少药,但病症并没减轻。
关键在于没有辨证用药。
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大类。
这两种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
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
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
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
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
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
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
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
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
服成药可选用金铃感冒胶囊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
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
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
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
患风热感冒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3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
如何区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最近经常听到朋友说感冒啦,在喝板蓝根,在喝抗病毒口服液,喝金银花,在喝凉茶等。
感冒分有不同的类型…认识感冒中医分类

感冒分有不同的类型…认识感冒中医分类感冒是非常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
有很多能够有效治疗感冒的药物。
因为中成药的副作用小,治疗效果好,所以很受欢迎。
然而,根据临床实践表明,如果没有正确选择中成药,就可能会延误病情。
中医把感冒分为四个类型:风寒型感冒、风热型感冒、暑湿型感冒和时行感冒。
依照辨证论治的原则,不同类型的感冒应使用不同的中成药进行治疗。
一、感冒的中医分类介绍。
1.风寒性感冒此类感冒的患者不仅有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头痛、咳嗽等一般症状,还会有低热、肌肉疼痛、没有汗水、怕冷、稀薄白色痰液、喉咙肿胀疼痛等特点,一般都需要穿许多衣物或是盖大棉被才能稍微舒服一点。
此类感冒和患者感受风寒有直接关系。
应遵循以辛温解表为治疗原则。
患者可以选择伤风感冒冲剂、九味羌活丸、通宣理肺丸、感冒清热冲剂等药物。
如果患者有内热便秘症状,可以使用防风通圣丸进行治疗。
此类感冒的患者忌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复方感冒片等药物。
风寒型感冒的治疗关键点就是需要出汗,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辛温解表,比如蒸桑拿、热水泡脚、喝姜糖水、多盖棉被等。
治疗风寒感冒的主要方法是桂枝汤,是伤寒论的首要处方,被称之为合剂之王。
胡椒也是治疗风寒感冒的方法之一,可以将胡椒、红糖、姜丝、可乐一起熬煮,服用之后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感冒。
2.风热型感冒此类感冒患者不仅有鼻塞、咳嗽、流鼻涕、头痛等一般症状,还会有高热、黄色粘稠痰液、咽喉疼痛、便秘等特点。
应以辛凉解表为治疗原则。
患者可以使用香雪抗病毒口服液、感冒退热冲剂、板蓝根冲剂、解热消炎胶囊、羚羊解毒丸等药物。
忌用九味羌活丸、理肺丸等药物。
3.暑湿型感冒此类感冒较常发生在夏季,患者会有发热、头痛、头胀、口中无味、腹泻、腹痛等症状。
应以清暑、祛湿、解表为治疗原则。
患者可以使用银翘解毒丸、藿香正气液等药物。
如果患者有很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就不适合使用山楂丸、保和丸、香砂养胃丸等药物。
4.时行感冒此类感冒患者的症状与风热感冒极为相似,但是,时行感冒患者的症状要重一些。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怎样区别

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怎样区别有几个关键点:一、主要是怕冷还是怕热?两种感冒虽然都有发热症状,但风寒感冒一般发热轻,病人就是有点微热,但也不会感觉到热。
反而怕冷明显,喜欢躺下盖被子。
而风热感冒则不同,一般的病人都有明显发烧症状,所以病人明显感到热,但受到风吹的时候有会感觉有点怕冷。
但这种怕冷不是一直持续的,有些病人会因为感冒而自觉穿多衣服,但穿上了又感觉很热不舒服。
二、看病人疲劳症状,两种感冒的病人都会有疲劳症状,但风寒病人会感觉全身乏力,头昏沉,很想躺下休息,不想动,精神也疲劳。
而风热感冒的病人则是头痛明显,感觉全身不舒服,但不会很疲乏。
想睡又睡不着,有时候躺下比起来活动还辛苦。
一般精神不疲倦,但感觉很烦躁,这都是“热气在体不能表”的症状!三就是看那些所谓的“清涕”“浊涕”,舌头是否有厚苔等……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你流什么样的鼻涕,清水样的是风寒不容易鼻塞,打喷嚏。
鼻涕粘稠的是风热,鼻塞严重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分与治疗感冒是四季常见的外感病,尤以冬春两季多见。
许多家庭都备有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有的人患感冒后吃了不少药,但病症并没减轻。
关键在于没有辨证用药。
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大类。
这两种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
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
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
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
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
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
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风寒感冒跟风热感冒,很多人分不清,教你三招识破

风寒感冒跟风热感冒,很多人分不清,教你三招识破感冒后,你通常如何治疗它?1.简单方便的生姜红糖茶?2.灌溉水,然后用厚被子蒙住头睡觉,浑身是汗?3.做一包颗粒,比如板蓝根,柴胡,999感冒灵或者连花清瘟颗粒?然而,这些做法可能会加重感冒,而不是有所帮助。
每到冬天,很多人都不适应室外和室内冷暖交替,感冒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感冒虽然是小症状,但如果只是普通感冒的话,一周左右就能治好是正常的。
据相关调查,一般人一年感冒两到六次。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感冒类型有两种,一种是风热感冒,一种是风寒感冒。
有很多人对这两种感冒感到困惑。
我们应该如何区分?如果你有这种情况,不妨试试以下几招。
如何区别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第一招,看季节:风寒感冒,我们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简单的看出这种状况主要是由外感风寒引起的。
所以根据这个特点,秋冬感冒的人比较多。
风热感冒主要由风热引起,多发生在春夏。
当然,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感冒的类型也不同。
然后用第二招。
第二招,看症状:风寒感冒的一个典型症状就是流鼻涕,同时会有鼻塞和咳嗽,即使咳痰也是清痰。
就体热而言,远不及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的人,或多或少都是发散型的。
也会有感冒、咳嗽、流鼻涕的情况,但流鼻涕多为黄色,鼻涕比较黏稠,痰多为黄痰。
第三招,看舌苔:风热感冒的人舌苔多为黄色,而风寒感冒的人舌苔无此症状,舌苔颜色为白色。
如果分不清自己是感冒还是风热感冒,我们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来分辨。
特别提醒:如出现突发高热(>39~40℃)、严重的头疼/肌肉酸痛/关节痛、全身乏力,甚至还伴有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则要警惕是流行性感冒,应尽早去医院就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冒分两种,流鼻涕的一般是风寒感冒,如果不流鼻涕,一般是风热感冒。
具体如下:风寒感冒起病较急,发热,畏寒,甚至寒战,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稀色白,头痛,周身酸痛,食欲减退,大小便正常,舌苔薄白等。
风热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烧重,但畏寒不明显,鼻子堵塞、流浊涕,咳嗽声重,或有黄痰粘稠,头痛,口渴喜饮,咽红、干、痛痒,大便干,小便黄,检查可见扁桃体红肿,咽部充血,舌苔薄黄或黄厚,舌质红,脉浮而快。
风寒感冒其实只要想办法出汗就行。
比如喝热茶吧,别太浓。
还可以喝生姜汤。
宜进食藕粉、牛奶、稀饭、米汤、新鲜蔬菜和水果。
感冒时饮食要清淡。
室内空气要新鲜,注意通风。
秋防感冒“七饮”1、葱白饮:大葱白100克,切碎煎汤,趁热饮。
2、姜茶饮:生姜10片,茶叶7克,煎汤,趁热饮。
3、姜枣饮:生姜5片,大枣10枚,煎汤,趁热饮。
4、萝卜饮:萝卜适量,切片煎汤,加食醋少许,趁热饮。
5、三辣饮:大蒜、葱白、生姜各适量,煎汤,趁热饮。
6、桔皮饮:鲜桔皮50克,糖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
7、菊花饮:菊花6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以下是一些缓解方法对于感冒虽然我们不能制服它,但我们还是有预防和缓解症状的办法,在又一个感冒多发季来临之时,一些对付感冒的方法,你都可以试试。
冬季感冒治疗七法热水泡脚每晚用较热的水(温度以热到不能忍受为止)泡脚15分钟,要注意泡脚时水量要没过脚面,泡后双脚要发红,才可预防感冒。
生吃大葱生吃大葱时,可将油烧热浇在切细的葱丝上,再与豆腐等凉拌吃,不仅可口,而且可以预防感冒。
盐水漱口每日早晚、餐后用淡盐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
在流感流行的时候更应注意盐水漱口,此时,仰头含漱使盐水充分冲洗咽部效果更佳。
健康警钟:感冒期间饮食误区——感冒期间应吃些滋补食物以增强抵抗力,对付病毒,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
冷水浴面每天洗脸时要用冷水,用手掬一捧水洗鼻孔,即用鼻孔轻轻吸入少许水(注意勿吸入过深以免呛着)再擤出,反复多次。
按摩鼻沟两手对搓,掌心热后按摩迎香穴(位于鼻沟内、横平鼻外缘中点)十余次,可以预防感冒及在感冒后减轻鼻塞症状。
鼻子插葱感冒后鼻子不通气怎么办呢?可以睡觉时在两个鼻孔内各塞进一鲜葱条,3小时后取出,通常一次可愈。
倘若不行,可于次日再塞一次。
值得提醒的是:首先,葱条要选择粗一点,细了,一是药力小;二是容易吸入鼻腔深部,不易取出;其次,若患者的鼻腔接触鲜葱过敏,可在葱条的外面包上一层薄薄的药棉。
白酒擦身用铜钱、硬币等光滑硬物蘸白酒,轻刮前后胸、曲池及下肢曲窝处,直至皮肤发红发热,然后喝一碗热姜糖水,约15分钟后便大汗淋漓。
汗后周身轻松舒适,此时注意免受风寒,感冒很快痊愈。
可乐煮姜鲜姜20至30克,去皮切碎,放入一大瓶可口可乐中,用铝锅煮开,稍凉后趁热喝下,防治流感效果良好。
呼吸蒸汽初发感冒时,在杯中倒入开水,对着热气做深呼吸,直到杯中水凉为止,每日数次,可减轻鼻塞症状。
热风吹面感冒初起时,可用电吹风对着太阳穴吹3至5分钟热风,每日数次,可减少症状,加速痊愈。
蒜泥蜂蜜将等份的蒜泥与蜂蜜混匀后,用白开水送服,每次一汤匙,每天4至6次,对治疗流感有佳效。
香油拌蛋将一两香油加热后打入一鲜鸡蛋,再冲进沸水搅匀,然后趁热喝下,早晚各服一次,2至3天便可治好感冒愈后的咳嗽回答者:wxr731 - 兵卒一级12-23 22:10 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因此治疗主要针对上呼吸道症状的处理,抗病毒以及如何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早日康复。
分述如下:l)对症治疗(l)发热处理最常用的方法是服用解热镇痛药。
如阿司匹林0.3-0.6克l次,一天3次,饭后半小时服。
要注意的是,片剂有0.3克l片的,以及0.5克l片的。
肠溶衣片为0.3克l片;②复方阿司匹林片(又名解热止痛片,或简称APC):内含阿司匹林(0.M克),非那西丁(0.162克)及咖啡因(0.035克),每次l-2片,一天三次;③复方扑尔敏片(又称扑尔感冒片);内含阿司匹林(0.2268克),非那西丁(0.162克),咖啡因(0.324克)及扑尔敏(0.002克),l-2片l次,一日三次;安乃近:0,25-0.5克I次,每日三次。
要提醒的是:上述药物用量是成人量,小儿酌减。
另外,上述药物降温多为通过发汗(即中医的“解表”)而达到的。
因此用药不能过猛,以防出汗过多,造成虚脱,以至血压下降,这对老年人,身体虚弱者尤为重要。
除了药物降温外,还可用物理方法降温,常用的方法有:①酒精擦浴,以30%-50%酒精,轻擦患者颈项,胸、腋下、上肢、手心手背,腹股沟处、下肢、脚心脚背。
每次15-30 分钟。
酒精擦浴的优点是温和,不像药物降温那样难控制、有副作用,而且可以随时进行;②冷敷:常用冷毛巾或冰帽置于患者头部,也可将冰袋置于腋窝或腹股沟处。
(2)咳嗽处理主要目的是排痰以及解除支气管痉挛。
常用方法是:①3%含氯化铵的棕色合剂,每次10毫升,每日三次;②拘橼酸咳必清:25毫克/次,一日三次。
此外也有糖浆剂,每100毫升中含咳必清(carbetapentane,又名维静宁)0.25克,用量为10毫升l次,每日三次;③在医院里往往可以湿化给氧,对于咳嗽呼吸紧迫都有良好作用;④磷酸可待因:可待因又名甲基吗啡,有较强的镇咳作用,一般只用于剧烈的刺激性干咳,15-30毫克l次,一天三次,但每次用量不得超过0.l克,每日不得超过0.25克。
(3)鼻塞,流涕,流泪处理可用局部血管收缩剂1%麻黄素滴鼻,每次2-4滴,一日3-4次。
(4)咽喉痛口含溶菌酶片,l--二片/次,每日4-6次;或含碘喉片l-2片l次,每日3-4次或薄荷片,l-2片l次,每日4次。
2)抗病毒治疗三氮唑核苷对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和腺病毒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口服剂量为1.0克l天。
此外三氮唑核苷溶液5毫克/毫升的雾化吸人可以明显缩短病程。
除了三氮唑核苷外,金刚烷胺也有抗病毒作用,100毫克/次,一日2次。
局部使用干扰素超声雾化吸人或滴鼻也可取得较好效果。
3)一般支持治疗虽然这是非特异的措施,但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于帮助恢复机体抵抗力,减轻症状,促进早日康复是有利的。
其中包括: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活动,保暖及室内通风,多饮水,进流质或半流质而营养丰富的饮食,适当进食新鲜水果,戒烟戒酒等。
非药物防治感冒十五法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至今尚无特效疗法,目前只能对症处理,让其逐渐自愈。
本文介绍几种奇特疗方,读者不妨一试。
1、喝鸡汤美国有两家临床医疗中心报道,喝鸡汤能抑制咽喉及呼吸道炎症,对消除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咳嗽、咽喉痛等症状极为有效。
因为鸡肉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能显著增强机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能力,鸡肉中还含有某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具有增强咽部血液循环和鼻腔液分泌的作用,这对保护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病毒,加速感冒痊愈有良好的作用。
2、多食萝卜实践证明,萝卜中的萝卜素对预防、治疗感冒有独特作用。
具体做法是把甜脆多汁的萝卜切碎,压出半茶杯汁,再把生姜捣碎,榨出少量姜汁,加入萝卜汁中,然后加白糖或蜂蜜,拌匀后冲入开水当饮料喝,每日三次,连服两天,可以清热、解毒、祛寒,防治感冒。
3、糖姜茶合饮因感冒多为外感风寒之邪,常有头痛、鼻塞、流涕及一身关节酸痛,甚至怕冷、发热等症状。
可用红糖、生姜、红茶各适量,煮汤饮,每日1-2次,不仅暖身去寒,而且有良好的防治感冒功能。
4、少吃食盐实验证明,少吃点含纳的食盐,可提高唾液中溶菌酶的含量,保护口腔、咽喉部粘膜上皮细胞,让其分泌出更多的免疫球蛋白A及干扰素来对付感冒病毒。
因此,每日吃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对防治感冒大有益处。
5、冲服蜂蜜蜂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激发人体的免疫功能,每日早晚两次冲服,可有效地治疗和预防感冒及其它病毒性疾病。
6、服酵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达斯古普塔教授在试验中发现,在制作面包的酵母中,含有一种可防止感冒病毒在人体细胞内繁殖扩散的成分,能治疗普通感冒,但对流行性感冒无效。
7、多吃佐料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认为,生姜、干辣椒有助于人体驱逐感冒病毒,止咳化痰。
美国癌症研究院在不久前透露,大蒜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在烹调菜肴时多加点佐料,可使感冒早愈。
8、食醋滴鼻、熏蒸将食醋以冷开水稀释,配制成5%-10%溶液滴鼻,每日4-6次,每侧鼻孔滴入2-3滴,对治疗感冒及流行性感冒有很好的疗效。
尤其是感冒初期,疗效更佳,食醋可杀灭潜伏在鼻咽部的感冒病毒。
在感冒流行期间,用食醋滴鼻有可靠的预防作用。
另外,食醋熏蒸也可治疗感冒,即将100克食醋放在火炉上熏蒸,室内不仅顿时生香,而且醋分子飘散在空气中杀灭室内的感冒病毒,能有效地防治感冒发生。
感冒流行期间,每日最好熏蒸食醋1-2次。
9、搓手由于手拇指根部(医学上称为大鱼际)肌肉丰富,伸开手掌时,明显突起,占手掌很大面积。
大鱼际与呼吸器官关系密切。
每日搓搓,对于改善易感冒的体质大有益处。
其方法是:对搓两手大鱼际,直到搓热为止。
搓法恰似用双掌搓花生米的皮一样。
一只手固定,转另一只手的大鱼际,两手上下交替。
两个大鱼际向相反方向对搓,大约搓一到两分钟,整个手掌便会发热。
这样做可促进血液循环,强化身体新陈代谢,所以能增强体质,故而不易感冒。
10、按摩鼻翼两手微握拳,以屈曲的拇指背面上下往返按摩鼻翼两侧。
每日上下午和按摩15-30次,以局部红、热为度。
一法可改善鼻部血液循环,促进粘膜细胞分泌,并通过纤毛的“定向摆动”,将感冒病毒及其有害的代谢物排出体外。
11、穴位按摩用双物的拇指、食指、中指指端(任用一指)按摩鼻道、迎香、鼻流等穴后,再用鱼际穴周围的肌肉发达区,揉搓鼻腔两侧由迎香穴至印堂穴的感冒敏感区。
按摩涌泉穴和足心,直至发热,使这两个区域的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这样可预防风寒侵入,拒敌于大门之外。
12、针灸治法我国的针灸对感冒颇有疗效。
当您患感冒时,尽早去针灸,可以使鼻塞、头痛立杆见影地减轻,并能使增高的体温经过一昼夜渐渐恢复正常。
由于针灸通过经络的调节作用,使体内免疫功能增强,故疗效可靠。
治疗感冒的有效穴位是:上星、印堂、风池、迎香、合谷、外关。
留针15分钟,每日针一次,一般2-3次可痊愈。
13、多睡觉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人在睡眠时,体内细菌可制造出一种叫“胞壁酸”的物质,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能加速感冒及其他病毒疾病的康复。
因此提出睡眠也是一种治疗方式,特别是对感冒尤为适用。
14、呼吸蒸气在大口茶杯中,装入开水一杯,面部俯于其上,对着袅袅上升的热蒸气,作深呼吸运动,直到杯中水凉为止,每日数次。
此法治疗感冒,特别是初发感冒效果较好。
15、冷水洗面此法一般从夏季开始,秋冬不辍,以增强适当性。
每日早晚坚持用冷开水洗脸,这样可增加面部的血液循环,提高抗病、耐寒能力,从而预防感冒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