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化学二轮复习600分冲刺第五讲氧化还原反应冲刺练含解析
2020-2021 备战高考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附答案

一、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阳极泥处理后的沉渣中含AgCl,工业上可用Na2SO3溶液作浸取剂浸出回收。
某小组在实验室模拟该过程。
已知:i.25o C时,部分物质的溶解度:AgCl 1.9×10–4 g;Ag2SO3 4.6×10–4 g;Ag2SO40.84 g。
ii.25o C时,亚硫酸钠溶液酸化过中含4S+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变化如图所示。
Ⅰ.浸出氯化银取AgCl固体,加入1 mol/L Na2SO3溶液作浸取剂,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浸出液(pH=8),2SO- [Ag(SO3)2]3– + Cl–。
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AgCl +23(1)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AgCl溶解的原因是___。
Ⅱ. 酸化沉银(2)经检测,沉淀m为AgCl,则溶液m中含4S+微粒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_______。
(3)探究沉淀n的成分。
①甲同学认为沉淀n一定不含Ag2SO4,其依据是________。
②乙同学认为沉淀n可能含Ag2SO3,进行实验验证。
i. 本实验设计的依据是:Ag2SO3具有________性。
ii. 乙同学观察到________,得出结论“沉淀n不含Ag2SO3”。
③丙同学从溶液n的成分角度再次设计实验证明沉淀n不含Ag2SO3。
i. 本实验设计的依据是:若沉淀n含Ag2SO3,则溶液n中含1Ag+微粒的总物质的量___(填“>”、“=”或“<”)Cl–物质的量。
ii. 结合实验现象简述丙同学的推理过程:____。
Ⅲ.浸取剂再生(4)溶液m经处理后可再用于浸出AgCl,请简述该处理方法____。
【答案】AgCl(s)Ag+(aq)+ Cl-(aq) ,Ag+与SO 32- 结合生成[Ag(SO3)2]3–,促进AgCl的溶解平衡正向移动 HSO3- Ag2SO4的溶解度远大于AgCl或Ag2SO3,溶液中Ag+ 的浓度很小还原b.中清液的颜色与..,均为浅紫色溶液< e中无沉淀生成,说明清液中没有Cl-,则.......c.相同溶液n中加入稀硝酸使[Ag(SO3)2]3–全部转化为Ag+,Ag+将Cl–全部沉淀,由此可知溶液n中含Ag元素的微粒总物质的量不小于n(Cl–) 加NaOH溶液调节pH至9~10【解析】【分析】I、(1)利用平衡移动的知识答题即可;II、(2)生成沉淀m时,溶液m的pH为5,观察图像,可以得知HSO3-的物质的量分数占100%;(3)①溶液中Ag+的浓度很小,而Ag2SO4的溶解度较大,故不会形成Ag2SO4沉淀;②依据Ag2SO3的还原性答题;③e中无沉淀生成,说明清液中没有Cl-,则溶液n中加入稀硝酸使[Ag(SO3)2]3–全部转化为Ag+,Ag+将Cl–全部沉淀,由此可分析出溶液n中含Ag元素的微粒总物质的量不小于n(Cl–);III、(4)m溶液中的溶质为NaHSO3,浸取剂为Na2SO3溶液,需要加入NaOH溶液将NaHSO3转化为Na2SO3。
2021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氧化还原反应(附解析)

专题04氧化还原反应类题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规律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物质用途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2.下列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
A.向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后溶液呈血红色B.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C.向石蕊溶液中滴入氯水后溶液褪色D.在无色火焰上灼烧NaCl,火焰呈黄色3.(双选)用Pt-g-C3N4光催化氧化法脱除NO的过程如图所示。
该脱除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脱除过程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在Pt端发生的是还原反应C.过程①发生的反应为O2+2H++2e-H2O2D.过程③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4.I-具有还原性,含碘食盐中的碘元素主要以KIO3的形式存在,I-、I2、I O3-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转化关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淀粉-KI试纸和食醋可检验食盐是否加碘B.由图可知,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I O3->Cl2>I2C.I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途径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l2+I-+3H2O6Cl-+I O3-+6H+5.硫化氢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
将H2S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反应回收S,其物质转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转化过程中化合价不变的元素只有Cu、H、ClB.由图示的转化可得出氧化性的强弱顺序:O2>Fe3+>SC.在转化过程中FeCl3、CuCl2相当于催化剂D.反应中当有34 g H2S转化为硫单质时,为保持溶液中Fe3+的量不变,需要消耗O2的质量为32 g6.如今环境保护越来越受重视,某化工厂为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将钛厂、氯碱厂、甲醇厂进行联合生产。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习: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 (解析版)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及应用1.(2021·安徽六安一中高三月考)按要求书写下列方程式。
(1)当用CaSO3水悬浮液吸收经O3预处理的烟气时,清液(pH约为8)中2-SO将NO23转化为-NO,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2(2) H3PO2的工业制法是:将白磷(P4)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PH3气体和Ba(H2PO2)2,后者再与H2SO4 反应写出白磷与Ba(OH)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用酸性(NH4)2CO3水溶液吸收NO x,吸收过程中存在HNO2与(NH4)2CO3生成N2和CO2的反应。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 +6价铬的化合物毒性较大,常用NaHSO3将废液中的2-Cr O还原成Cr3+,该反27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SO+2NO+2OH=SO+2NO+H O【答案】(1)2--2--32422(2)2P4+ 3Ba(OH)2+ 6H2O=3Ba(H2PO2)2+ 2PH3↑(3)2HNO2+(NH2)2CO=2N2↑+CO2↑+3H2O(4)2--+3+2-Cr O+3HSO+5H=2Cr+3SO+4H O27342【解析】(1)NO2转化为NO2-是NO2发生了还原反应,则SO32-发生氧化反应,pH=8的溶液呈碱性,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32-+2NO2+2OH-=SO42-+2NO2-+H2O;(2)白磷(P4)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PH3气体和Ba(H2PO2)2,根据得失电子守1/ 212 / 21恒、元素守恒即可列出反应方程式2P 4+3Ba(OH)2+6H 2O=3Ba(H 2PO 2)2+2PH 3↑;(3) HNO 2与(NH 4)2CO 3生成N 2和CO 2的反应,依据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NO 2+(NH 2)2CO=2N 2↑ +CO 2↑+3H 2O ;(4)2-27Cr O 还原成Cr 3+,-3HSO 被氧化为2-4SO ,第1步写出2-27Cr O +-3HSO →Cr 3++2-4SO ,根据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可得:2-27Cr O +3-3HSO →2Cr 3++32-4SO ;接着,配平除H 、O 之外其他元素2-27Cr O +3-3HSO →2Cr 3++32-4SO ,用H +配平电荷5H ++2-27Cr O +3-3HSO =2Cr 3++32-4SO ; 此时,生成物中补充水,可写出离子方程式为:2--+3+2-27342Cr O +3HSO +5H =2Cr +3SO +4H O 。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压轴题之氧化还原反应(备战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附详细答案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压轴题之氧化还原反应(备战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附详细答案一、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1.叠氮化钠(NaN3)是一种白色剧毒晶体,是汽车安全气囊的主要成分。
NaN3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水溶液呈弱碱性,能与酸发生反应产生具有爆炸性的有毒气体叠氮化氢。
实验室可利用亚硝酸叔丁酯(t-BuNO2,以t-Bu表示叔丁基)与N2H4、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制备叠氮化钠。
(1)制备亚硝酸叔丁酯取一定NaNO2溶液与50%硫酸混合,发生反应H2SO4+2NaNO2===2HNO2+Na2SO4。
可利用亚硝酸与叔丁醇(t-BuOH)在40℃左右制备亚硝酸叔丁酯,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制备叠氮化钠(NaN3)按如图所示组装仪器(加热装置略)进行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BuNO2+NaOH+N2H4===NaN3+2H2O+t-BuOH。
①装置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②该反应需控制温度在65℃,采用的实验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③反应后溶液在0℃下冷却至有大量晶体析出后过滤。
所得晶体使用无水乙醇洗涤。
试解释低温下过滤和使用无水乙醇洗涤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产率计算①称取2.0g叠氮化钠试样,配成100mL溶液,并量取10.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
②用滴定管加入0.10mol·L-1六硝酸铈铵[(NH4)2Ce(NO3)6]溶液40.00mL(假设杂质均不参与反应)。
③充分反应后将溶液稀释并酸化,滴入2滴邻菲罗啉指示液,并用0.10mol·L-1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为标准液,滴定过量的Ce4+,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20.00mL(滴定原理:Ce4++Fe2+===Ce3++Fe3+)。
已知六硝酸铈铵[(NH4)2Ce(NO3)6]与叠氮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铵、硝酸钠、氮气以及Ce(NO3)3,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叠氮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2021年高考化学(5)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复习专练

2021年高考化学(5)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应用复习专练12+O 2===________+2FeS+SO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uFeS2中的S为-2价B. CuFeS2仅是还原剂C.横线上的物质应是CuSD.若有1 mol O2参加反应,则反应中有4 mol电子转移2.据悉,奥运会上使用的发令枪所用的“火药”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出响声,同时产生白色烟雾。
撞击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KClO3+6P===3P2O5+5KCl,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B.产生白色烟雾的原因是生成的P2O5白色固体小颗粒(烟)吸水性很强,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磷酸小液滴(雾)C.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6∶5D.上述反应中消耗3 mol P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 mol3.(xx·南师附中期末,9)三氟化氮(NF3)是微电子工业中优良的等离子刻蚀气体,它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发生反应:3NF3+5H2O===2NO+HNO3+9HF,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F3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B.还原剂和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C.若生成0.2 mol HNO3,则转移0.2 mol电子实用文档D.NF3在潮湿的空气中泄漏会产生红棕色气体4.根据框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E都是第四周期中的过渡元素,E的金属活动性比M的金属活动性强,E3+的氧化性比M2+的氧化性弱B.反应①、②、③、④、⑤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在反应①和③中硫酸都是既表现了酸性,又表现了氧化性C.反应④、⑥的离子方程式可分别表示为:E3++3SCN-===E(SCN)3、3NH3·H2O+E3+===E(OH)3↓+3NH+4D.用K2EO4、Zn可制成一种高能电池,该电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EO2-4+4H2O+3e-===E(OH)3+5OH-5.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2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025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第一章+第5讲+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书写++课件

[解析] 根据提示信息可知,400 ℃时KClO3分解生成的无氧酸盐为KCl,根据生 成的另一种含氧酸盐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以及Cl元素价态变化可知,生成的
另一种含氧酸盐为KClO4,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ClO3 400℃ KCl+ 3KClO4。
1
2
3
返回目录
第5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书写
返回目录
第5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书写
命题点1 直接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与书写 1. [全国Ⅱ高考改编]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
(1)Cl2+HgO 2Cl2+HgO
Cl2O+HgCl2。 Cl2O+HgCl2
[解析] Cl2+HgO
Cl2O+HgCl2
1
2
3
返回目录
第5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书写
[解析] 在H2O存在的条件下,CuCl能被空气中的O2氧化生成Cu2(OH)2Cl2·3H2O,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NaBO2+ 2 SiO2+ 4 Na+ 2 H2
1 NaBH4+ 2 Na2SiO3。
[解析] (4)依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般步骤配平该反应方程式为NaBO2+
2SiO2+4Na+2H2
NaBH4+2Na2SiO3。
1
2
3
返回目录
第5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书写
命题拓展
(1)反应Cl2+HgO 为 HgCl2 。 (2)反应Cl O2− +H+ 为 1∶4 。
2
3
4
5
返回目录
第5讲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书写
3. [信息书写型](1)[四川高考改编]CuSO4溶液能用作P4中毒的解毒剂,反应可生成磷
2020-2021高考化学压轴题之氧化还原反应(高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详细答案

一、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1.碘酸钾(3KIO)是重要的微量元素碘添加剂。
实验室设计下列实验流程制取并测定产品中3KIO的纯度:其中制取碘酸(3HIO)的实验装置见图,有关物质的性质列于表中物质性质HIO3白色固体,能溶于水,难溶于CCl4KIO3①白色固体,能溶于水,难溶于乙醇②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氧化反应:ClO-+IO3-=IO4-+Cl-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参加反应的盐酸所表现的化学性质为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
B中所加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3)分离出B中制得的3HIO水溶液的操作为____________;中和之前,需将HIO3溶液煮沸至接近于无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避免降低3KIO的产率。
(4)为充分吸收尾气,保护环境,C处应选用最合适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5)为促使3KIO 晶体析出,应往中和所得的3KIO 溶液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
(6)取1.000g 3KIO 产品配成200.00mL 溶液,每次精确量取20.00mL 溶液置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KI 溶液和稀盐酸,加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4mol/L 223Na S O 溶液滴定。
滴定至终点时蓝色消失(2--2-22346I +2S O =2I +S O ),测得每次平均消耗223Na S O 溶液25.00mL 。
则产品中3KIO 的质量分数为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还原性、酸性 22235CI +I +6H O==2HIO +10HCl 充分溶解2I 和2Cl ,以增大反应物浓度 分液 除去2Cl (或-ClO ),防止氧化3KIO C 乙醇(或酒精) 89.5%。
【解析】【分析】装置A 用于制取Cl 2,发生的反应为:KClO 3+6HCl(浓)=KCl+3Cl 2↑+3H 2O ,装置B 中发生的是制取HIO 3的反应,装置C 为尾气处理装置,既要吸收尾气中的HCl 和Cl 2,还要防止倒吸。
2021届高考化学二轮考点突破五 氧化还原反应(含解析)

考点突破五氧化还原反应1.N2O既是医学上的一种麻醉剂,又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
制取N2O的方法有很多,例如:①NH4NO3N2O↑+2H2O,①K2SO3+2NO K2SO4+N2O,①2NH3+2O2 N2O+3H2O,①2NaNO3+(NH4)2SO42N2O↑+Na2SO4+4H2O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硝酸铵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H2O是氧化产物B.反应①中K2SO3是还原剂,N2O是氧化产物C.反应①中每生成1 mol N2O,转移8 mol电子D.反应①中NaNO3是还原剂,N2O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解析反应①NH4NO3N2O↑+2H2O中,NH4NO3中-3价氮元素的化合价升高,+5价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故硝酸铵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生成的N2O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而H2O既不是氧化产物又不是还原产物,A错误;反应①K2SO3+2NO K2SO4+N2O 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K2SO3是还原剂,K2SO4是氧化产物,B错误;反应①2NH3+2O2N2O↑+3H2O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1价,每生成1 mol N2O,转移8 mol电子,C正确;反应①2NaNO3+(NH4)2SO42N2O↑+Na2SO4+4H2O中,Na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NaNO3是氧化剂,(NH4)2SO4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生成的N2O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错误。
2.Cl2是纺织工业常用的漂白剂,Na2S2O3可作为漂白布匹后的“脱氯剂”。
S2O32−与Cl2反应的产物之一为S O4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还原剂是S2O32−B.H2O参与该反应,且作氧化剂C.根据该反应可判断氧化性:Cl2>S O42−D.该反应中,每生成1 mol S O42−,可脱去2 mol Cl2解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4Cl2+10OH-2S O42−+8Cl-+5H2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600分冲刺:第五讲氧化还原反应1.(2019·上海市黄浦区高考化学二模)往FeCl3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同时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该实验表明FeCl3有还原性B.白色沉淀为BaSO3C.该实验表明SO2有漂白性D.反应后溶液酸性增强[解析]往FeCl3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根据现象可知,二氧化硫通入溶液中被三氯化铁氧化为硫酸,三氯化铁被还原为二价铁盐,溶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难溶的硫酸钡白色沉淀;A.反应中溶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三价铁变化为二价铁,该实验表明FeCl3具有氧化性,故A错误;B.二氧化硫被氧化为硫酸,生成的沉淀为硫酸钡,故B错误;C.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指二氧化硫与有色有机物质结合为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此反应中二氧化硫做还原剂,故C错误;D.反应后生成硫酸酸性增强,故D正确;故选D。
2.(2019·上海市黄浦区高考化学二模)在碘酸钠(NaIO3)的碱性溶液中通入氯气,可以得到正高碘酸二氢三钠(Na3H2IO6)。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C)A.该反应中碘酸钠作还原剂B.碱性条件下,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正高碘酸二氢三钠的氧化性C.反应物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反应中生成1 mol Na3H2IO6转移2N A个电子[解析]由向碘酸钠(NaIO3)的碱性溶液中通入氯气,可以得到正高碘酸二氢三钠(Na3H2IO6)可知,反应中I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升高为+7价,Cl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为-1价,以此来解答。
A.因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在该反应中碘酸钠作还原剂,故A正确;B.该反应中I的化合价升高,Cl的化合价降低,氯气是氧化剂,正高碘酸二氢三钠是氧化产物,则碱性条件下,氯气的氧化性强于正高碘酸二氢三钠的氧化性,故B正确;C.由电子守恒可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C错误;D.反应中生成1 mol Na3H2IO6转移1 mol×(7-5)=2 mol电子,则反应中生成1 mol Na3H2IO6转移2N A个电子,故D正确;故选C。
3.(2019·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下)第二次模拟)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已省略)和原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B)[解析]A.Cu与浓硫酸加热生成二氧化硫,图中装置可制备,故A正确;B.二氧化硫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B错误;C.二氧化硫与硫酸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液褪色可说明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C正确;D.二氧化硫与硫化钠反应生成S,生成淡黄色沉淀可说明二氧化硫的氧化性,故D正确;故选B。
4.(2019·湖南省株洲市高考一模)含氰化物的废液乱倒或与酸混合,均易生成有剧毒且易挥发的氰化氢。
工业上常采用碱性氯化法来处理高浓度氰化物污水,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N -+OH-+Cl2―→CO2+N2+Cl-+H2O(未配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其中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B)A.Cl2是氧化剂,CO2和N2是氧化产物B.上述离子方程式配平后,氧化剂、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5C.该反应中,若有1mol CN-发生反应,则有5N A电子发生转移D.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CN-在负极区发生反应[解析]A.反应CN-+OH-+Cl2―→CO2+N2+Cl-+H2O中Cl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1价,C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4价,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价,可知Cl2是氧化剂,CO2和N2是氧化产物,故A正确;B.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方程式为2CN-+8OH-+5Cl2===2CO2+N2+10Cl-+4H2O,反应中CN-是还原剂,Cl2是氧化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2,故B错误;C.由上述分析可知,C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4价,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价,所以若有1 mol CN-发生反应,则有[(4-2)+(3-0)]N A=5N A电子发生转移,故C正确;D.C元素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4价,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0价,则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CN-在负极区发生氧化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5.(2019·河南省开封市高考一模)一种制备高效漂白剂NaClO2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反应Ⅰ中发生的反应为:3NaClO3+4SO2+3H2O===2ClO2+Na2SO4+3H2SO4+NaC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反应Ⅱ中H2O2做还原剂B.产品中含有SO2-4、Cl-C.NaClO2的漂白原理与SO2相同D.实验室进行结晶操作通常在坩埚中进行[解析]反应Ⅰ中发生的反应为3NaClO3+4SO2+3H2O===2ClO2+Na2SO4+3H2SO4+NaCl,然后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H2O2,根据流程图知,反应II中生成NaClO2,则ClO2作氧化剂,H2O2作还原剂生成氧气,根据原子守恒、转移电子守恒知,发生反应Ⅱ为2NaOH +2ClO2+H2O2===2NaClO2+O2↑+2H2O,然后从溶液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NaClO2, A.反应Ⅱ中Cl元素化合价由+4价变为+3价,则ClO2是氧化剂,H2O2作还原剂生成氧气,故A正确;B.反应II中ClO2可能生成氯离子,所以产品中不含SO2-4,可能含有氯离子,故B错误;C.NaClO2能氧化有色物质而体现漂白性,SO2和有机色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无色物质,所以二者漂白原理不同,故C错误;D.从溶液中获取结晶在蒸发皿中进行,灼烧固体在坩埚中进行,则实验室进行结晶操作通常在蒸发皿中进行,故D错误;故选A。
6.(2019·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一模)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KIO3淀粉溶液,溶液先变蓝后褪色。
此过程中二氧化硫表现出(B)A.酸性B.还原性C.氧化性D.漂白性[解析]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KIO3淀粉溶液,溶液先变蓝后褪色,说明先生成碘,碘继续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HI和硫酸,发生I2+SO2+2H2O===H2SO4+2HI,反应中二氧化硫表现还原性。
故选B 。
7.(2019·浙江省十二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反应Fe 2O 3+3CO=====高温Fe +3CO 2,作氧化剂的是( A )A .Fe 2O 3B .COC .FeD .CO 2 [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降低,得电子的物质为氧化剂,据此分析。
反应Fe 2O 3+3CO=====高温Fe +3CO 2,中Fe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电子,则Fe 2O 3是氧化剂;故选A 。
8.(2019·四川省绵阳市高考化学二诊)如图装置可用于验证气体的某些化学性质,所得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C )气体 试剂 现象 结论 ACH 2===CH 2 溴水 溶液褪色 C 2H 4能与Br 2发生取代反应 BCO 2 BaCl 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CO 2能与可溶性钡盐反应 CCl 2 FeCl 2溶液 溶液变为棕黄色 氧化性Cl 2>Fe 3+DSO 2 KMnO 4溶液 溶液褪色 SO 2有漂白性 C .C D .D [解析] A .乙烯含碳碳双键,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溴水褪色,故A 错误; B .盐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酸性,二者不反应,故B 错误; C .氯气氧化亚铁离子,溶液变为黄色,氧化性Cl 2>Fe 3+,故C 正确; D .二氧化硫被高锰酸钾氧化,与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有关,故D 错误; 故选C 。
9.(2019·四川省攀枝花市高考化学一模)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A .侯式制碱法制纯碱B .海带提碘C .氯碱工业D .海水提溴[解析] A .侯式制碱法制纯碱中二氧化碳、氨气、氯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碳酸氢钠受热分解转化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均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A 选; B .海带提碘是由碘离子变为I 2,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氯碱工业中电解食盐水生成氢气、氯气,H、Cl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D.海水中溴以离子存在,与氧化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溴单质,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故选A。
10.(2019·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一模)某科研小组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2的NaOH溶液对其尾气进行吸收处理。
(1)请完成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SO2+2NaOH===Na2SO3+H2O__。
(2)反应Cl2+Na2SO3+2NaOH===2NaCl+Na2SO4+H2O中的氧化产物为_Na2SO4__,被还原的元素为_Cl__。
[解析](1)S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因NaOH过量,故生成的是正盐,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 (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反应物Na2SO3中的S元素的价态从+4→+6,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则表现还原性,还原剂为Na2SO3,氧化产物为Na2SO4,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为-1价,则氯元素被还原。
(1)氢氧化钠过量,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2)根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来判断。
11.(2019·上海市嘉定区高三一模)智利硝石矿层中含有碘酸钠,可用亚硫酸氢钠与其反应来制备单质碘。
(1)试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及总数2NaIO3+5NaHSO3===3NaHSO4+2Na2SO4+1I2+1H2O(2)已知含氧酸盐的氧化作用随溶液酸性的加强而增强,在制备试验时,定时取样,并用酸化的氯化钡来检测SO2-4离子生成的量,发现开始阶段反应速度呈递增的趋势,试简述这变化趋势发生的原因:_开始时HSO-3被氧化成H+和SO2-4,溶液酸性增强,NaIO3氧化性增强,反应速率加快__。
[解析](1)反应中,S元素的化合价由+4升高到+6,碘元素由+5降低到0价,则取最小公倍数为10,所以NaIO3,前的系数为2,NaHSO3前的系数为5,结合原子守恒配平该方程式为:2NaIO3+5NaHSO3===3NaHSO4+2Na2SO4+I2+H2O,化合价升高值=化合价降低值=转移电子数=10,电子转移为:,(2)由信息可知,开始时HSO-3被氧化成H+和SO2-4,溶液酸性增强,NaIO3氧化性增强,反应速率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