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小说阅读归类及分析
历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小说试题分析

2015 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乙卷试题分析文学类阅读文本《马兰花》是李德霞的一篇小小说,曾在“黔台杯”小小说大奖赛中获奖。
小说写的是一个生活中十分普通的故事:在市场卖菜的马兰花借给麻婶600 元,但麻婶还未还钱就生病去世了。
这让开出租车的丈夫十分不满,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挂在嘴边。
但是麻婶的女儿回到上海后,却从母亲的遗物中发现母亲借钱并未偿还的事实,主动偿还了欠款。
小说在极其简单的日常生活故事中成功地刻画了马兰花的形象,歌颂了普通人善良质朴的美好品德,其思想上的正能量,在全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具有积极的意义。
小说篇幅虽短,但情节安排巧妙,人物描写细腻,语言简洁明快。
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从艺术特色上看,将这篇小说选为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试材料都是非常恰当的。
为适合考试要求,易于考生的理解和把握,选用这篇小说时在文字上作了部分删改。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4)题。
( 25 分)马兰花李德霞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
车子还没扎稳,“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
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
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
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
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
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
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教师近五年全国各地高考小说阅读题型分析

高考小说阅读题型分析类型一:分析景物(环境)一、常见题型1.景物(环境)描写特点及作用。
2.景物描写的手法。
3.景物的寓意。
二、知识点汇总1.分析景物特点:景+特点+意境 2.分析景物作用:(1)社会环境:①交待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②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③揭示社会关系;④交待人物身份,表现(影响、决定)人物性格;⑤提示社会本质,提示主题。
(2)自然环境: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②交往故事发生的时间,突出季节特征;③渲染营造烘托氛围,奠定感情基调,为下文刻画人物作铺垫;④换转或展开情节,为情节发展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⑤设置悬念,激趣,产生波澜;⑥烘托表现人物心理、性格,暗示人物心理转变,暗示人物命运;⑦景与人的映衬。
3.景物描写的常见手法(同散文中的景物描写手法),主要有:①各种修辞;②衬托;③视听动静声色各种感觉等;④白描;⑤分层写景,远近高低结合等。
4.景物的寓意:双关含义,表面(本义)义、象征义、比喻义等。
三、强化训练(林冲见差拨)12.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①概括介绍牢营情况,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制造悬念,使故事产生波澜。
(日月行色)16.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4分)①选择的是一个日落黄昏、清清河畔的特定场景,突出了场景的宁静与和谐,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②场景描写与人物描写融合在一起,人与景互为映衬,相得益彰。
③景中融情,场景描写融入了“我”于“她”约会时的喜悦之情。
类型二:分析人物形象一、常见题型1.分析人物形象。
2.分析刻画人物的手法。
二、知识点汇总1.分析人物形象:①关注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②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提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2.刻画人物的手法:①正面、直接描写,如肖像、神态、语言、行动、心理、细节描写等;②对比、衬托或烘托。
近五年全国各地高考小说阅读题型分析报告

小说阅读专项训练一字形良莠不齐秀坐收渔利鱼向隅而泣偶缘木求鱼沿戒骄戒躁燥再接再厉在满载而归栽以身作则责沾沾自喜占明火执仗杖乌烟瘴气障昭然若揭招动辄得咎辙饮鸩止渴鸠旁征博引证支离破碎枝趾高气扬指炙手可热灸鳞次栉比节闲情逸致志衷心感中莫衷一是钟一见钟情衷老态龙钟肿摩肩接踵踪惴惴不安揣摇摇欲坠堕越俎代庖阻虚左一待座一、成语39 瓜田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40 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
41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
42 登堂入室学问技能达到更高的水平。
43 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
44 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
45 相敬如宾特指夫妻相敬相爱。
46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47 浮光掠影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48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49 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
50 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
二、字音81、纰缪..()82、嫔.妃()83、一抔.土()84、蹊.径()85、强.人所难()86、逡.巡()87、襁.褓()88、休戚.相关()89、掮.客()90、跫.音()91、掉色.()92、追溯.()93、舢.板()94、渊薮.()95、作祟.()96、叨.咕()97、不祧.之祖()98、腼腆.()99、臀.部()100、繁文缛.节()近五年全国各地高考小说阅读题型分析类型一:分析景物(环境)一、常见题型1.景物(环境)描写特点及作用。
2.景物描写的手法。
3.景物的寓意。
二、知识点汇总1.分析景物特点:景+特点+意境 2.分析景物作用:(1)社会环境:①交待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②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③揭示社会关系;④交待人物身份,表现(影响、决定)人物性格;⑤提示社会本质,提示主题。
(2)自然环境: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②交往故事发生的时间,突出季节特征;③渲染营造烘托氛围,奠定感情基调,为下文刻画人物作铺垫;④换转或展开情节,为情节发展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⑤设置悬念,激趣,产生波澜;⑥烘托表现人物心理、性格,暗示人物心理转变,暗示人物命运;⑦景与人的映衬。
近五年全国各地高考小说阅读题型分析 (下)(精校WORD版)

近五年全国各地高考小说阅读题型分析(下)(下)近五年全国各地高考小说阅读题型分析(下)邱宇强近五年全国各地高考小说阅读题型分析(下)出自大江类型四:分析小说题目一、常见题型1.小说题目的含义。
2.小说题目的作用。
二、知识点汇总1.含义:一语双关、反讽,分析本义,文中的比喻义或引申义或比喻义,注意要与人物形象相联系。
1.作用:线索,制造县念吸引读者,所折射的社会现状、人际关系、所表现的主旨等,主题思想方面(更集中深刻、更丰富),结构艺术方面(精巧高明、紧凑有序、平中见奇),人物塑造方面(更鲜明突出)。
三、强化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1山东)。
审丑严歌苓拾垃圾的曾老头拿烂得水汲汲的眼看无定一会,说:你出息了,跟你爸一样教大学了。
我小臭儿也出息了,要娶媳妇了。
现在的媳妇都得要钢琴。
就跟我们年轻那时候,媳妇们都得要彩礼一样。
没彩礼,娶不上什么体面媳妇。
……一个钢琴得五千哪。
老头两片嘴唇启开着,看得出结了满嘴的话:我在想,你还能不能给大爷找那份差事,就是你爸早先找给我的那份儿人体模特儿的差事。
小臭儿的一房间家什都是靠那份差事挣来的。
大爷,可现在……你不用说,我知道我现在老得就剩下渣儿了,走了样了,没法看了。
你跟学校说说,要是给别人十块,给我八块就成……无定为他争取到的价码是十五元一小时。
因为无定父亲的审丑说莫名其妙地热起来。
一个顶信仰审丑原则的学生在全国美展中得了一等奖。
许多杂志都刊出了这个审丑创举——巨大的画幅上,那丑浓烈,逼真得让人恶心。
晚秋,老头又出现在灰色的风里,颠颠簸簸追逐一块在风中轻捷打旋的透明塑料膜。
他告诉无定,小臭儿有了钢琴,也有了媳妇。
他们交谈时,不少人默默地注视着老头,每张脸都板硬,盛着或显著或含蓄的恶心。
又一年,赵无定被介绍到一个画商家。
敲开门,里面男主人对他叫:哎呀,是你呀!不认识我啦?男主人身后是一屋锃亮的家具,锃亮的各大件儿,锃亮的钢琴,锃亮的一个女人。
你妈给过我一块冰糖呢,那时糖多金贵?忘啦?无定明白了,面前这个双下巴,头开始拔顶的男人是小臭儿。
高考语文复习:小说阅读典例分析

高三小说阅读5大题型解析之专题一情节“间接考查型”要求概括人物的心理变化、态度变化、情感变化等。
这类题目实际上也属于情节梳理题,只是答题方向不同。
题型一情节梳理一、典题展示1.(2022年新高考1卷《江上》)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
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①子胥登上渔船,清新的空气,和谐的橹声等都使他感到安宁;②船到江中央,月涌江流,子胥的思绪随江水奔涌,复仇的情绪渐趋激昂;③渔船缓缓前行,子胥观察摇橹渔夫,体会渔夫的世界,感念渔夫的恩惠,享受到不曾体验过的柔情。
2.(2021年全国乙卷《秦琼卖马》)买卖瓷盘的过程中,杨成岳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说明。
(6分)【参考答案】①先是无意购买:他看出瓷盘是赝品,并不说破,以“小本生意”为由婉拒。
②然后是有意相帮,但没有完全拿定主意:表示再想想,留下王超杰并细心安排吃住。
③最后决意相助:对戏剧的热爱,对世道人生的感悟,让他知假买假、慷慨解囊。
2.(2018全国卷3《微纪元》)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6分)【参考答案】①先行者着陆之前,已经知道地球灾难的发生,一方面心存侥幸,一方面又深知连侥幸也不过是幻想,心情复杂纠结。
②着陆后亲身感受到地球的荒凉,自认是宇宙间最后一个人类,巨大的孤独感和绝望使他濒临崩溃。
③意识到画面有可能并非虚拟,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
3.(2013重庆《枪口下的人格》)请围绕主人公贝尔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节。
【参考答案】①俘敌。
文章前三段讲的是贝尔蒂俘虏霍夫曼。
②护俘。
四至六段讲的是贝尔蒂保护霍夫曼。
③被俘。
七、八段写贝尔蒂及他人被俘虏。
④脱险。
九至十二段写霍夫曼保护了贝尔蒂,贝尔蒂脱险。
⑤赴死。
十三段至最后,写贝尔蒂为救迈尔,勇敢赴死。
二、解题思路总结第一步:审清题意,明确方向“间接考查型”,表面是“分析文中×××的心理变化过程”,实质从人物的角度概括哪些情节引起了其情感怎样的变化。
高考小说 历年真题 归纳

考题
考点及解析
8.①平易近人。老胡作为支队政委,没有领导架子,和部下说话使用商量、请求甚至哀求的语气。②富有策略。老胡担心老黄不肯帮自己挤脓血,先诱导老黄做出承诺,再以“有任务”骗老黄和林大富到竹林,最后在语言上软硬兼施。③顽强刚毅。老胡忍着剧痛让老黄他们帮自己从伤口里挤出脓血。
8.①一走上船,清新的空气、温柔的水让他感到和谐。②船到江中央,水流急骤,滔滔不断,他内心起伏,看着江水,痛心愤怒。③船缓缓前进,看到渔夫,他受到感化,内心平静,领会美好。
9.①情节更加集中。淡化渔夫拒剑自尽的英雄之举,从而更集中地表现了伍子胥的心理变化。②人物形象更突出。将渔夫与伍子胥的心境进行对比,渔夫的平静与柔情感化了带着复仇怒火逃亡的伍子胥,最终伍子胥渡过仇恨,实现了成长。③主旨更为集中明确。伍子胥在复仇路上遇到的友情,让他暂时放下仇恨,拥有平和的心境。
5.①对待新奇事物,还没亲见就先有说法,“不知为知之”,揭示出二姐等人傲慢无知的自大;②听说有声电影真有新奇之处,就想“开开眼”,是一种从众、趋新的心态;③到了电影院后也不真的看电影,不愿对新奇事物进一步了解探究,实质上是一种固步自封的心态;④对有声电影胡乱作出“共识”评价,隐含的是二姐等人面对新奇事物时无所适从的焦虑不安。
8.①本文以“到橘子林去”为题,文中也一再强调让读者对橘子林充满期待,而“我”和小岫最终选择放弃,结果出人意料;②“到橘子林去”是全文叙述的主要线索,本文主要记述的是去橘子林途中的所见所闻;③更有利于突出小岫的随性,到橘子林去是出于她的要求,放弃也是她的决定。
9.①小岫“还不等回,她就又抢着说了”,体现了孩重的急切心理及一点狡黠;②小岫沿途不关心眼前景物,“一直拉着我向前走”,体现了孩童的单纯可爱;③小岫偷偷看自己的指甲,透露出孩童的小心思;④“回家剪指甲,你真乖,你比马还乖。”这是孩童的语言和独有的思维方式,体现孩童的天真。
研究近五年高考小说真题,提高2020备考的针对性

研究近五年高考小说真题,提高2020备考的针对性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会理第一中学谌洪政 615100从近五年高考的考查情况来看,小说仍然是文学类文本考查的重点,五年15套全国卷中,13套考查了小说阅读.小说阅读在选文上以中国小说为主。
考查侧重对文本的综合分析和鉴赏,鉴赏小说的情节、人物,分析小说的标题、语言、手法,探究小说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及文本意蕴等。
一、2015年全国一卷《马兰花》(李德霞)中国小说1482字,通过叙述马兰花的六百块借款的故事,反映人与人之间的无言大爱。
全国二卷《塾师老汪》(刘震公)中国小说1576字,通过描述塾师老汪在课堂和生活中的表现反映了精神上的孤独,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沟通。
2016年全国一卷《锄》(李锐)中国小说1642字,考查综合选择题、主题标题、语言艺术、探究。
全国二卷《战争》([美]迈尔尼)外国小说1365字,考查综合选择题、情节结构、形象与作用、探究。
全国三卷《玻璃》(贾平凹)中国小说1365字,考查综合选择题、形象与作用、探究。
2017年全国一卷《天嚣》(赵长天)中国小说1301字,考查综合选择题、情节结构、艺术手法.全国三卷《我们的裁缝店》(李娟)中国小说1628字,通过叙述新疆喀吾图的裁逢店的故事,赞扬了质朴善良、平凡珍贵的美好人性,引发对买卖关系以及劳作意义的思考。
2018年全国一卷《赵一曼女士》(阿成)中国小说,考查综合选择题、艺术手法、形象与作用。
全国一卷《有声电影》(老舍)中国小说,考查综合选择题、艺术手法、形象与作用。
全国三卷《微纪元(节选)》(刘慈欣)中国小说,考查综合选择题、情节结构、探究。
2019年全国一卷《理水》(鲁迅)全国二卷《小舞步》全国三卷《到梨花屯去》均为中国小说。
二、高考小说的特点。
1、短小精悍,以小见大。
2、人物典型,情节紧凑。
3、结构严密,结尾新奇。
三、考场读文的四个步骤。
考场阅读不同于闲适性浏览,它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快速、精准阅读。
【真题解透】全国甲卷五年(2018-2022)考点对比分析-高考语文真题对比分析(全国通用)

202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 (同上) 项是(3分)
2022 下对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 (同上) 项是(3分)
全国甲【Ⅰ】卷【论述类】五年高考考点【2018-2022】比较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题号 年份
设题方式
考点
2018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考查筛选文中的
(3分)
信息的能力
第 2019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1
(3分)
题 2020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考点
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以及探究能力
(同上)
考查筛选、整合、分析文 中信息能力 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 的能力 考查学生筛选、整合并概 括文本信息的能力
三、现代文阅读三:文学类文本
文学类文本一般考查小说和散文。
文本考查在材料选材方面主要是走近国内外尤其是国内现代文学大师的文学作 品,主题方面契合新课标的要求。从考查的内容方面来看:考查的重点仍集中在人 物形象、情节结构、表达技巧、小说情感主题、小说环境等方面,重在阅读的深度。 在学科素养方面,涉及“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 的语文学科素养,引导考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 美意识,将艺术审美与价值导向紧密结合,在完成审美能力考查的同时,实现对考 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正面引导,促进其向美向善,提升人生境界。
题
(2018
2020
年是第8
题) 202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五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型归类一、考查情节的整体把握2019年全国III卷《到梨花屯去》第9题“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2018年全国I卷《赵一曼女士》第6题“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2018年全国III卷《微纪元》第5题“请简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2017年全国I卷《天嚣》第5题“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分)”。
2015·全国卷Ⅰ卷《马兰花》第11题第(4)小题“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
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8分)”。
二、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2019年全国II卷《理水》第8题“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6分)”。
2018年全国I卷《赵一曼女士》第5题“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2018年全国II卷《有声电影》第5题“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6分)”。
2016·全国卷Ⅱ卷《战争》第11题第(2)小题“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2016·全国卷Ⅲ卷《玻璃》第11题第(3)小题“小说中的王有福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2015·全国卷Ⅰ卷《马兰花》第11题第(3)小题“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2015·全国卷Ⅱ卷《垫师老汪》第11题第(2)小题“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三、考查环境的整体分析2019年全国I卷《小步舞》第9题“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2019年全国III卷《到梨花屯去》第8题“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6分)”。
四、考查主题的深入探究2015·全国卷Ⅱ卷《垫师老汪》第11题第(4)小题“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
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8分)”。
五、考查艺术手法与效果2019年全国I卷《小步舞》第8题“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6分)”。
2018年全国II卷《有声电影》第6题“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6分)”。
2018年全国III卷《微纪元》第6题“结合本文,谈谈科幻小说中‘科学’与‘幻想’的关系(6分)”。
2017年全国I卷《天嚣》第6题“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六、考查语言的细致品味2016年全国I卷《锄》第11题第⑶小题“小说较为夸张地连续使用‘几万’‘几百万’之类的词语描述百亩园的历史,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2015·全国卷Ⅱ卷《垫师老汪》第11题第(3)小题“老汪对《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一句的独特理解,其实源于自身人际关系的体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七、分析相关道具的作用2016·全国卷Ⅱ卷《战争》第11题第(3)小题“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八、考查句子的功能作用2016年全国I卷《锄》第11题第⑷小题“‘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这句话,既是理解六安爷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
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
九、对标题的理解与分析2016年全国I卷《锄》第11题第⑵小题“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2016·全国卷Ⅱ卷《战争》第11题第(4)题“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
十、叙述角度的理解分析2016·全国卷Ⅲ卷《玻璃》11题第(2)小题“‘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十一、考查对文本的观点态度2019年全国II卷《理水》第8题“《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6分)”。
2016·全国卷Ⅲ卷《玻璃》11题第(4)小题“是否状告酒店,‘我’与王有福的态度不同。
你更认同谁的态度?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8分)”。
十二、老查对文本线索的分析2015·全国卷Ⅰ卷《马兰花》第11题第(2)小题“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小说阅读题真题【2019年全国I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小步舞【法】莫泊桑大灾大难不会让我悲伤。
我亲眼目睹过战争,人类的残酷暴行令我们发出恐惧和愤怒的呐喊,但绝不会令我们像看到某些让人感伤的小事那样背上起鸡皮疙瘩。
有那么两三件事至今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它们像针扎似的,在我的内心深处留下又细又长的创伤。
我就给您讲讲其中的一件吧。
那时我还年轻,有点多愁善感,不太喜欢喧闹。
我最喜爱的享受之一,就是早上独自一人在卢森堡公园的苗圃里散步。
这是一座似乎被人遗忘的上个世纪的花园,一座像老妇人的温柔微笑一样依然美丽的花园。
绿篱隔出一条条狭窄、规整的小径,显得非常幽静。
在这迷人的小树林里,有一个角落完全被蜜蜂占据。
他们的小窝坐落在木板上,朝着太阳打开顶针大的小门。
走在小路上,随时都能看到嗡嗡叫的金黄色的蜜蜂,它们是这片和平地带真正的主人,清幽小径上真正的漫步者。
我不久就发现,经常到这里来的不止我一人,我有时也会迎面遇上一个小老头儿。
他穿一双带银扣的皮鞋、一条带遮门襟的短套裤和一件棕褐色的长礼服,戴一顶长绒毛宽檐的怪诞的灰礼帽,想必是太古年代的古董。
他长得很瘦,几乎是皮包骨头;他爱做鬼脸,也常带微笑。
他手里总拿着一根金镶头的华丽的手杖,这手杖对他来说一定有着某种不同寻常的纪念意义。
这老人起初让我感到怪怪的,后来却引起我莫大的兴趣。
一个早晨,他以为周围没有人,便做起一连串奇怪的动作来:先是几个小步跳跃,继而行了个屈膝礼,接着用他那细长的腿来了个还算利落的击脚跳,然后开始优雅的旋转,把他那木偶似的身体扭来绞去,动人而又可笑地向空中频频点头致意。
他是在跳舞呀!跳完舞,他又继续散起步来。
我注意到,他每天上午都要重复一遍这套动作。
我想和他谈一谈。
于是有一天,在向他致礼以后,我开口说:“今天天气真好啊,先生。
”他也鞠了个躬:“是呀,先生,真是和从前的天气一样。
”一个星期以后,我们已经成了朋友,我也知道了他的身世。
在国王路易十五时代,他曾是歌剧院的舞蹈教师。
他那根漂亮的手杖就是德•克莱蒙伯爵送的一件礼物。
一跟他说起舞蹈,他就絮叨个没完没了。
有一天,他很知心地跟我说:“先生,我的妻子叫拉·卡斯特利。
如果您乐意,我可以介绍您认识她,不过她要到下午才上这儿来。
这个花园,就是我们的欢乐,我们的生命。
过去给我们留下的只有这个了。
如果没有它,我们简直就不能再活下去。
我妻子和我,我们整个下午都是在这儿过的。
只是我上午就来,因为我起得早。
”我一吃完午饭就立刻回到公园。
不一会儿,我就远远望见我的朋友,彬彬有礼地让一位穿黑衣服的矮小的老妇人挽着胳膊。
她就是拉•卡斯特利,曾经深受那整个风流时代宠爱的伟大舞蹈家。
我们在一张石头长凳上坐下。
那是五月。
阵阵花香在洁净的小径上飘溢;温暖的太阳透过树叶在我们身上撒下大片大片的亮光。
拉•卡斯特利的黑色连衣裙仿佛整个儿浸润在春晖里。
“请您给我解释一下,小步舞是怎么回事,好吗?”我对老舞蹈师说。
他意外得打了个哆嗦。
“先生,它是舞蹈中的皇后,王后们的舞蹈。
您懂吗?自从没有了国王,也就没有了小步舞。
”他开始用夸张的文体发表起对小步舞的赞词来。
可惜我一点也没听懂。
突然,他朝一直保持沉默和严肃的老伴转过身去:“艾丽丝,让我们跳给这位看看什么是小步舞,你乐意吗?”于是我看见了一件令我永生难忘的事。
他们时而前进,时而后退,像孩子似的装腔作势,弯腰施礼,活像两个跳舞的老木偶,只是驱动这对木偶的机械,已经有点儿损坏了。
我望着他们,一股难以言表的感伤激动着我的灵魂。
我仿佛看到一次既可悲又可笑的幽灵现身,看到一个时代已经过时的幻影。
他们突然停了下来,面对面伫立了几秒钟,忽然出人意料地相拥着哭起来。
三天以后,我动身去外省了。
我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过他们。
当我两年后重返巴黎的时候,那片苗圃已被铲平。
没有了心爱的过去时代的花园,没有它旧时的气息和小树林的通幽曲径,他们怎样了呢?对他们的回忆一直萦绕着我,像一道伤痕留在我的心头。
(张英伦译,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初见老舞蹈师时见他拿着一根手杖,后来得知这是德·克莱蒙伯爵送给他的一件礼物,二者不仅前后照应,也暗示着人世的沧桑。
B.老舞蹈师在一个早晨,“以为周围没有人,便做起一连串奇怪的动作来”,他之所以避开别人,是因为他出身高贵、性情高傲、孤芳自赏。
C.老舞蹈师夫妇跳完小步舞之后,“忽然出人意料地相拥着哭起来”,这种失态其实是一种宣泄,说明当时他们的内心压抑痛苦。
D.小说注重从小事中感受大时代,虽然“我”与老舞蹈师夫妇的相遇相识十分平常,但偶尔提到的“国王路易十五时代”,却使寻常故事有了历史感。
8.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6分)9.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答案:8.B。
因果关系错。
“他之所以避开别人,是因为他出身高贵、发情高傲、孤芳自赏”错,后文介绍了他的身份,是国王路易十五时代歌剧院的舞蹈教师,这并不能说明他出身高贵;后来他又将妻子介绍给“我”,并与他的妻子一起为“我”演示了“小步舞”,这些都表明他性情开朗;平易近人,很乐于向人展示他的“光辉”历史。
他之所以避开别人,是因为他知道他们的时代、他们的辉煌已成为过去;他们的小步舞也不属于这个时代,很难为这个时代的人所欣赏、理解。
9.⑴用特征鲜明的细节凸显人物的个性,如老舞蹈师过时的穿戴、木偶似的舞姿等,表明他是一个怀旧的人.⑵用个性化的对话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老舞蹈师与“我”的交谈,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