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研究--以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例

合集下载

电子商务公司治理模式对比探究基于京东与阿里巴巴的案例分析

电子商务公司治理模式对比探究基于京东与阿里巴巴的案例分析

2、运营模式
(2)功能:京东网站提供了完善的购物功能,包括加入购物车、下单、支付、 退换货等。此外,京东还提供了智能推荐、用户评价等功能,帮助用户做出更明 智的购物决策。
2、运营模式
(3)营销:京东通过精准营销、社交媒体推广等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用 户粘性。同时,京东还通过与品牌商合作举办线上线下活动、定制营销方案等方 式,进一步吸引用户在其平台上消费。
2、运营模式
(3)营销:阿里巴巴通过各种营销活动,如优惠券、限时折扣等,吸引用户 在其平台上进行消费。此外,阿里巴巴还为卖家提供了多种推广手段,如直通车、 淘宝客等,以提高平台的交易量。
3、现状分析
3、现状分析
在当前电子商务发展趋势下,阿里巴巴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一方面,阿里巴 巴通过持续创新和投资,巩固了其在B2B市场的领先地位,并成功拓展了B2C市场。 另一方面,随着京东、拼多多等竞争对手的崛起,阿里巴巴的市场份额受到了一 定的挑战。此外,数据安全和客户隐私保护问题也是阿里巴巴需要和解决的焦点。
基于案例的分析
基于案例的分析
以2019年“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为例,京东和阿里巴巴在治理模式上的差异 表现得淋漓尽致。京东凭借强大的自营体系和物流网络,确保了商品快速准确地 送达消费者手中,提供了优质的购物体验。而阿里巴巴则通过整合海量商户资源, 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和个性化的服务,同时也帮助商户拓展了销售渠道。
引言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网站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子商务网站模式是指电子商务网站在运营过程中形成的一 种盈利和组织管理模式,对于网站的运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演示将以 阿里巴巴和京东为例,对电子商务网站模式进行对比与分析,旨在深入了解不同 网站模式的优缺点、商业价值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揭开看阿里巴巴公司诡异的治理结构

揭开看阿里巴巴公司诡异的治理结构

揭开看阿里巴巴公司诡异的治理结构阿里巴巴公司的治理结构可以被划分为几个主要组成部分,这些部分以一种复杂而精细的方式相互交织,形成了公司独特的治理结构。

以下是对阿里巴巴公司治理结构的深入剖析:一、股权结构与双重股权结构阿里巴巴的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多轮次、大规模的融资行为,创始团队股权占比逐渐下降。

尽管如此,创始团队依然拥有相对较高的股权,但与雅虎及软银等机构相比,其控制权明显减弱。

为确保控制权,阿里巴巴选择了在上市时采用双重股权结构。

这种结构在上市后并没有让创始团队失去对公司的控制,反而增强了其股权的影响力。

二、董事会治理阿里巴巴的董事会结构也颇具特色。

公司设置了多个董事会和委员会,包括董事会、执行委员会、薪酬委员会等,各个委员会各司其职,共同维持公司的运营和发展。

这些董事会和委员会的组成和运作方式都符合公司法和上市规则的要求。

三、组织变革与多元化治理近年来,阿里巴巴进行了多次组织变革,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2020年开始,张勇推动了一项名为“1+6+N”的组织变革。

在这个新架构中,“1”是指阿里巴巴集团,它通过设立多个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来形成多元化的治理结构。

这些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分别拥有各自的董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CEO负责制。

这种变革让阿里巴巴的治理结构更加灵活,更能适应市场的变化。

四、总结阿里巴巴公司的治理结构是一种多元化、分权化的结构。

股权结构的独特性、董事会的设置以及不断进行的组织变革都反映出公司对适应市场变化和保持灵活性的重视。

这种结构使得阿里巴巴能够迅速响应市场变化,灵活调整策略,从而保持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同时,阿里巴巴的治理结构也充分体现了其长期主义的理念,重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价值创造。

然而,尽管阿里巴巴的治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先进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如何平衡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之间的权力和资源分配,如何确保各子公司的战略规划和执行能够符合阿里巴巴整体的战略意图等。

试论完善阿里巴巴内部控制的思考

试论完善阿里巴巴内部控制的思考

试论完善阿里巴巴内部控制的思考企业内部控制已经成为当前的热门研究课题。

网络技术在我国的普及应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子商務企业的发展,阿里巴巴就是诸多电子商务企业的领头羊。

然而在其经营发展的关键阶段,却出现了企业的内部控制混乱局面,曾经的风险也一度为阿里巴巴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从中凸显了阿里巴巴内部控制的一些不足。

标签:阿里巴巴;内部控制;电子商务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企业的建设与发展都在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之下拥有了无限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企业的内部控制,已然在当前成为了被各个企业所关注并重点讨论的话题,越来越有着重要的地位。

市场经济的竞争促使市场的风险因素有了明显的增加,尤其是对于电子商务企业来讲。

阿里巴巴作为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前辈,虽然近些年其诚信危机有了一定的缓解,但仍然难以掩饰阿里巴巴内部控制管理的一些不足之处。

互联网的急速发展,对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对阿里巴巴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做初步分析,以期为电子商务企业改善内部控制体系提供一些参考。

一、阿里巴巴集团概述阿里巴巴是中国创立的国际化互联网企业,始创于1999年,在马云的带领下,由18个人组成的团队开始运营。

B2B公司于2002年成立;2003年淘宝网站和支付宝的出现,成为我国电子商务的重大转折;2007年,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至2012年6月退市;截止到2012年末,淘宝网平台年度销售额突破10000亿元;在2014年9月19日晚,阿里巴巴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交易。

阿里巴巴集团历经15年的发展,至今服务范围已经超过2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互联网用户,为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

二、阿里巴巴集团内部控制的现状阿里巴巴虽然有着巨大的发展优势,但也出现国内部控制不利的风险。

2008年,世界陷入经济危机,阿里巴巴集团为了应对经济危机,推出一款价格为1.98万元的产品渠道,其准入门槛之低令人咂舌,当时却得到了阿里巴巴董事会的大力认可,然而相应的风险却完全被忽略,为2002年诚信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从内部控制分析阿里巴巴集团案例

从内部控制分析阿里巴巴集团案例

从内部控制分析阿里巴巴集团案例班级:14会计2班姓名:余坤洁学号:20142717摘要:规范完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治理结构。

有效的内部控制需要有良好的控制环境作基础,而完善控制环境的关键,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治理结构。

从长远看,优化内部控制环境,从根本上改变内部人治理状况,还应当从继续深化改革入手,有条件地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推进产权多元化,以便从体制上确立董事会在内部控制系统中的核心地位,保证企业内部监督落到实处。

关键词:集团、基本情况、现象、产生原因、治理对策一、集团的基本情况阿里巴巴,中国最大的网络公司和世界第二大网络公司,是由马云在1999年一手创立企业对企业的网上贸易市场平台。

2003年5月,投资一亿元人民币建立个人网上贸易市场平台——淘宝网。

2004年10月,阿里巴巴投资成立支付宝公司,面向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推出基于中介的安全交易服务。

阿里巴巴在香港成立公司总部,在中国杭州成立中国总部,并在海外设立美国硅谷、伦敦等分支机构、合资企业3家,在中国北京、上海、浙江、山东、江苏、福建、广东等地区设立分公司、办事处十多家。

2014年9月19日晚,阿里巴巴正式在纽约交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BABA,价格确定为每股68美元,其股票当天开盘价为92.7美元,阿里在交易中总共筹集到了250亿美元资金,创下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桩IPO交易。

二、“淘宝小二”现象的产生淘宝曾经是创业者的天堂,但短短几年,却变成了多数人的噩梦,当腐败成为淘宝小二的生活状态时,任何局部性的治愈措施都无法改变根本。

淘宝小二,是阿里巴巴内部及淘宝商家对淘宝系工作人员的统称。

随着淘宝系交易量的逐年攀升,淘宝小二们手中的权力也被逐步放大,这些平均年龄只有27岁左右的年轻人,掌握着800多万商家从开店到提高业务量的生杀大权。

而这些栖身在日益竞争激烈的电商淘宝系之中的各类商家,随着淘宝系诸如天猫(原淘宝商城)、聚划算等一系列平台化产品的推出,而其中1000多种付费推广手段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商家的自身业绩,原有的业务量急剧下降。

电子商务企业审计风险研究--以阿里巴巴集团为例

电子商务企业审计风险研究--以阿里巴巴集团为例

电子商务企业审计风险研究--以阿里巴巴集团为例摘要近年来,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十分迅猛,电商系统、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开始被广泛使用。

电子商务企业相较于一般传统企业,具有互联网开放性、无纸化、电子支付等特点,这使得对电子商务企业的审计在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程序和方法等方面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审计风险也随之加剧。

本文选取阿里巴巴集团作为案例,分析了电商企业审计的特征、电商环境带来的审计风险,从重大错报风险及检查风险两个方面较为全面的探究了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企业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提出应对风险的建议:提高对电子商务的企业的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审计人员应当获取充分且有效的审计证据;重点关注电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和对执行情况的测试、跟踪,为注册会计师的电商审计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电子商务企业;审计风险;阿里巴巴集团一、引言上世纪末,互联网技术水平的提升,使得网络覆盖和使用范围逐步变广,日益增加的顾客与供应商的电子连接数量,正是互联网及周边技术运用的结果,电子商务产业应运而生。

最近几年,电子商务产业在国内呈现出惊人的发展态势,产业产值逐步提升,电子商务企业占据了电子商务领域的大部分江山。

这种新的企业经营模式区别于传统的商业经营模式,需要适合其特点的审计手段。

因此在电子商务产业兴盛的背景下,电子商务企业审计有一定的现实需求。

从2010年至今,己经先后有当当、京东、阿里巴巴等7家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在美国上市,一些大型的电子商务企业审计风险开始出现,阿里巴巴集团也不例外。

所以,本文以阿里巴巴集团为例,分析电子商务企业审计特点与电商企业审计风险表现,探究电子商务企业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提出应对审计风险的对策建议。

二、电子商务企业审计与传统企业审计的区别从本质上来讲,电子商务是一种借助于网络渠道开展的经营活动,它主要包含了在线消费、在线支付、网上咨询、物流、售后服务等服务功能。

从概念上来讲,电子商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中后者主要是指在网上进行产品或服务的销售,前者是在后者基础上,融入了物流、市场调研、客户分析和维护、企业经营发展等相关内容。

(2021年整理)以阿里巴巴为例解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2021年整理)以阿里巴巴为例解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以阿里巴巴为例解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推荐完整)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以阿里巴巴为例解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推荐完整))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以阿里巴巴为例解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推荐完整)的全部内容。

以阿里巴巴为例解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推荐完整) 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以阿里巴巴为例解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推荐完整)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以阿里巴巴为例解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推荐完整)>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以阿里巴巴为例解析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摘要】19世纪晚期洋务运动的失败,20世纪30年代美国爆发的资本主义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世界金融风暴,这一系列经济问题,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就是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首先从选题背景入手,并简单分析了国内外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然后再明确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涵义,细致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接着以阿里巴巴公司为例,并以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阿里巴巴对于集团存在的内控与风险的些许问题以及采取的解决方法,并阐述对其他上市公司具有的借鉴意义。

双重股权结构下的公司治理问题探析——以阿里巴巴集团为例

双重股权结构下的公司治理问题探析——以阿里巴巴集团为例
C O M M E R C I A L A C C O U N T I N G l


以阿里巴巴集 团为例
口李 靖 王 金兰通 讯 作 者 ( 海 南 大学经 济 与管理 学院 海 南海 口 5 7 0 2 2 8 ) ◇中图分类 号 : F 2 7 1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2 — 5 8 1 2 ( 2 0 1 5 ) 1 6 — 0 0 1 5 — 0 3

摘要 : 墨童塍主 又
在很多 胃廖广婆孽_ 用 蔓 l = 于 _ : 监二杈的 建 墨童嘬
产 生为企 业 服务 的动力 。 因此 , 双重股
构 能 够保证 创 始人 及其 团队对 公 司的控 制权 . 有利 于公 司的持 续经 营和 长远 发 展, 但 也 给公 司治理 方 面带 来 了一些 问题 。 本 文以 阿里 巴 巴集 团为例 , 分析 了双
很 大决 策权 的公 司治 理结 构 。 ( 一) 阿 里 巴 巴选 择 双 重 股 权 结 构
带 来 的 成 效
里 巴巴将 双重 股权 结构成 功运 用公 司
治理 中的最好证 明 。


双 重 股 权 结 构 概 述
( 一) 双 重 股 权 结 构 的 含 义
资 比例进 行 ,那 么 即使 股东 在公 司 的 股权 比例 占少 数 .其表 决权 仍然 可 以
交 所成 功上市 ,以每 股美 国存托 股 6 8 美 元 的发行 价 ,成 为美 国融 资额 最大 的I P O。阿里 巴巴声势 浩大 的上市 , 使
得 一 个 新 的 术 语 — — 双 重 股 权 结 构
有 合伙 人章 程 , 目前 已有 三批 共 2 8位

课题研究论文: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问题浅析

课题研究论文: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问题浅析

公司研究论文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问题浅析一、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理论的共同点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的前提和基础,它不仅可以保证内控的有效运行,还为内部控制提供了环境基础,同时内部控制还可以监管控制公司治理中所需要的。

他们的共同点有:1.都是基于委托代理理论。

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经济利益不完全一致,承担的风险大小不对等,公司在运营过程中信息与资金情况有误。

公司治理在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构建了桥梁,使二者产生委托代理关系,公司治理的中心问题就是解决代理风险问题,如何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促使所有者在经营者的帮助下实现最大化利益。

内部控制不同的是,它是介于管理者和其下属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解决公司经营管理中不同层次经营者的委托代理问题,处理董事会、经理层以及各个部门间的关系。

正因为两者有相同的理论基础,使其相互制约,相互依赖。

2.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另一个相同之处就是,二者的目标都是实现更好的管理公司。

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财务会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

但其基本目标还是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

公司治理为了实现其目标,需要明确各部门职责,合理的配置董事会、股东大会以及经理层之间的权限,对利益的分配尽量合理化。

二、公司治理下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1.缺乏有效的运行环境。

内部控制需要在一个有效的环境下运行,目前在我我国的企业中:首先,股权高度集中,“一股独大”的现象较为严重。

国有股、法人股处于非流通且控股或相对控股的状态,各大股东之间的实力分布极不平衡,另一方面社会公众股又高度分散。

其次,内部控制人现象。

内部控制虽然由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完成,而在实际执行时,有些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

股东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其权利相当有限,制约不了董事会,部分企业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不明显。

2.内控信息沟通不畅,沟通机制不健全。

沟通对于企业内部来说至关重要,不仅有利于信息的交互,也方便了互相监督以及相互协调,而信息系统恰恰为沟通的方便提供了良好的渠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研究--以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例目录目录 (1)摘要: (3)关键词: (3)1绪论 (3)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3)1.1.1选题背景 (3)1.1.2研究意义 (4)1.2研究综述 (4)1.2.1国外研究综述 (4)1.2.2国内研究综述 (5)2公司治理行为主体与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 (5)2.1公司治理行为主体相关理论 (5)2.1.1公司治理的释义 (5)2.1.2公司治理行为主体的构 (5)2.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理论 (7)3阿里巴巴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内部控制制现状、问题与原因分析 (7)3.1阿里巴巴公司简介 (7)3.2 阿里巴巴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现状 (8)3.2.1内部环境 (8)3.2.2风险评估 (8)3.2.3控制活动 (8)3.2.4信息与沟通 (8)3.2.5内部监控 (9)3.3 阿里巴巴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9)3.3.1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9)3.3.2风险意识不强 (9)3.3.3信息与沟通不足 (10)3.3.4对子公司内部控制的监督管理不足 (10)3.4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0)3.4.1控制活动执行不力 (10)3.4.2信息传递渠道不畅 (10)3.4.3高素质员工比例较小 (10)3.4.5内部审计不独立 (11)4 阿里巴巴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的对策研究 (11)4.1改善内部环境,完善企业文化 (11)4.2构建阿里巴巴公司风险管理体系 (11)4.3控制活动建设 (12)4.4改善对子公司的控制方式 (12)参考文献 (12)摘要: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存在着内在的、密切的联系。

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两者在公司经营的过程中无法隔离。

本文通过阿狸巴巴电子商务公司为例,系统的介绍了阿里巴巴的治理控制、管理控制等等,针对其存在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概况,并根据问题提供的积极的促进建议。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阿里巴巴Abstract: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internal control there are intrinsic, close contact. Both the mutual influence and promote each other, the two cannot be isolated in the company is in business. In this paper, by Ali Baba electronic Business Company as example, introduced the system of Alibaba governance control, management control and so on, 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its existence, and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in providing positiv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Keywords: corporate governance, internal control, Alibaba1绪论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1.1选题背景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已经成为各国常用的管理制度。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2010年4月, 五委HR财政部共同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审计、评价方面的指引,这一系列《指引》和2008年6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形成了我国最全面的内部控制规范系统。

这一措施,说明了上市企业在内部进行控制和披露信息的重要性,该该措施的发布使得两者暴漏在法律平台上。

更多的民营公司了解到穿件内部控制体系和披露内控信息的对企业本身的关键性。

但我国民营上市企业之所以披露内控信息水平不高的原因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

若一个企业本身的治理结构很完善,那么它的内部控制体系也会很完善,同时为了传递高素质的信号给市场,提升公司的形象,吸引大的高优质资源,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势头也会越猛;相反的,若是一个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制度就会不完善,使得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获得的信息不完整,进而就会影响企业者的决策力。

1.1.2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有助于更好的研究内控理论。

本文通过研究各内控系统之间的影响,参照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从影响公司内控的因素出发,提出了科学的建议,这将有利于企业内控信息披露的发展进程,从而丰富目前的内控理论。

(2)现实意义首先,有利于保护企业投资者。

本文通过研究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对内控的影响,得到了影响内控信息披露的内部因素,并根据结果列举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所以,笔者的讨论重在加强内部控制信息的强度,并且提高现金流的明晰度的积极影响,进一步的加强对于股东投资者的保障,也别是加强了对于中小型投资者的利益保护。

其次,有利于优化上市的民营公司的管理组织机构。

本文通过案例研究和原理分析论证,分析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和上市的民营企业管理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利用这种手段,给出了加强内部信息披露的措施,从而更加有利于我国经济环境下民营上市企业的优化。

1.2研究综述1.2.1国外研究综述由J.Efrim.BoritZ、Pingzhang提出的理论,公司的管理机构会考虑由于公司内部所掌握的内部信息涵盖的成本效益,运用博弈理论来研究管理者薪酬受控于内部控制报告的百分数。

Doyle.Ge.MCvay则采用选取了779个内部控制出现缺陷的公司案例,验证一些成立时间短、规模较小的公司存在更多的风险因素。

用过对费率和内部控制之间的影响研究,提出由于公司内部控制所产生的现实不足和那些没有达成的现金流盈余有关。

HarnmerSley则分析股票成本对于管理者阶层暴露的内部控制缺陷和公司重要公告之间的影响过程,观察到坦率承认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成本比那些没有坦白承认的要高。

然而假设同时将公司的特征与分析师的主观因素考虑进去,以上两种情况下的差异就不甚明显。

研究结果还对萨班斯法案中的第四百零四条条款落实可以有效的减少公司成本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

1.2.2国内研究综述宋绍清将2007年的沪深证券交易所中所有A股作为讨论样本,针对公司的管理特征和披露内部信息进行案例研究,提出影响披露内部信息因素,像公司规模、管理结构等。

像吴国琴、王琴针对2006年上市的108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用逻辑回归的分析方法,分析讨论结果观察到披露内部信息和上市公司的管理结构具有显著影响,而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对于披露内部信息则无显著的作用。

杨有红、汪薇是以2006年沪市上市公司的重要通报中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作为样本研究,采用的是描述性统计方法。

谭小兵针对沪深两市2006年的上市公司为蓝本,采用的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提出加强对上市公司披露内部信息的监管力度与提高企业内部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规范的具体措施。

2公司治理行为主体与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2.1公司治理行为主体相关理论2.1.1公司治理的释义公司的治理包括狭义治理和广义治理、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

狭义上来说,只针对公司的股东所有者对于决策者的一种审核和制衡。

是应用制度上的管理,来实现股东和决策者的权利和义务管理。

因为股东和决策者都追求利益最大化原则,通常会形成一种相冲突的局面,决策者是维护自己的品牌和自己的利益,利用内部信息优势为自己服务,可能会出现资金流不明晰现象,但是股东身为投资方,希望的是本金最大回报率。

在这个基础上,决策者和股东必须拥有一套完备的相互制约体系,来确保各自的权利利益得到实现,防止决策者损害股东利益。

广义上的公司治理,设计到方方面面的利害相关因素,包括了供应商、债权所有者、职工、社会大众等所有与公司具有重要利害关系的组织。

2.1.2公司治理行为主体的构在国际上,大部分学者将公司治理机构划分为股东大会、董事会、监督理事会和经理阶层四个部分。

本篇文章中讨论的公司治理还包括了员工阶层。

本论文讨论的公司治理机构由五部分组成。

这五部分和相互之间关系如下文:(1)股东会是一个有公司的权力部门、企业的全部股东构成,可以行使股东权利的公司机构。

股东会可召开定时会议和特别会议两种形式,其中的定期股东会是被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的,在一定时间必须召开的。

特别股东会是有有关人员的提议或者法定事由的发生为前提召开的,一般是用来解决非常重大的问题。

且会议基础必须有法定的人数参加,这样最终决议才会产生法律效力。

股东大会也是股东们参加到公司日常管理的最主要的一种方法,特别是年度股东大会,股东们的出席表示着:资本所有人作为其在公司里面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依法使用自己的权利,治理和监督公司。

公司治理的行为主体中,股东大会是一个重要的组成机构,其存在可以优化股权机构和发挥股权配置的作用,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前提,有利于公司的监察方面的建设,保证公司的检察环节可以高效的工作。

所以,笔者将从两个方面进行对股东大会的探讨。

(2)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是代表广大股东行使运营权和监督管理权的职能机构,是公司管理的关键。

其运营权由股东大会赋予,可执行关于公司战略、运营经营方面的事宜。

现今,董事会的机构构成和成员比例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

一般来讲,中等规模公司,太大的董事会会浪费资源,机构臃肿累赘,但有利于董事之间的相互制约平衡。

董事之间不同的学历背景、工作经历可以相互促进更加完善的决策。

所以说,一个合格的董事会是已小的付出获得高的决策效率。

(3)监督理事会作为公司的监督审查机构,行使内部监督权,对公司财务核查状况、董事会、经理层的运营管理活动负责。

根据现行的《公司法》要求,监任理事会包括股东代表,一定比例的职工代表构成。

监督理事会是公司的常规职能部门,也是公司核查自身的重要部门,机构的规模和影响力决定了公司制度的健康程度。

监督理事会的规模和持股比例会从不同的角度反映董事会的特征。

所以,笔者将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4)作为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的经理层,可以经过董事会采取聘任制聘请,也可以通过公司的大股东或者董事长进行兼任,专门负责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和日常行政事务。

经理层的学历、工作能力影响工作效果,从而影响公司管理水平。

另外,公司的运营状况和经理管理层的表现挂钩,所以保证这一层面的稳定和良好运行是关键。

直接性的薪酬激励是直观有效的聘任制度,但与其方法的短期效用相比,管理层持股显然更有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

(5)以基层员工为主体,作为具体的执行岗位,由经理层采取聘任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