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的阴文与阳文》PPT 吴林峰

合集下载

高中美术第6课篆刻的阴文与阳文》PPT(共22张PPT)

高中美术第6课篆刻的阴文与阳文》PPT(共22张PPT)

4
5
6
阴文、阳文的发展:早期玺印多为阴文, 秦汉南北朝时期多为阴文。随着社会的发 展,纸张绢帛的出现,慢慢出现大量朱文 的使用。 • 隋之前官印用于佩戴,施于封泥,隋开皇 九年废止官员佩戴官印。 • 随着简牍的废止,封泥已不再使用,纸张 使用广泛,官印铃于纸上,朱文较白文醒 目,也易于施盖清晰。
课前导入:篆刻作品欣赏
1
思考:两组篆刻作品从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呢?
2
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篆刻》第六课
篆刻的阴文与阳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一、什么是阴文、阳文?(P18)
• 阴文又称白文,就是在刻制 印章时把文字笔画刻掉,铃 盖在纸上的文字部分是白的。
• 阳文又称朱文,就是在刻制 印章时把文字笔画及边栏以 外的部分刻掉,钤盖在纸上 凸显文字和边栏。
必须为篆字 每方内容不少于2个字
21
9
2、隋唐阳文印的审美特征
隋唐朱文官印的印文采用小篆,是由较细的线条构成,这一特 征与汉代的“封泥”相近。唐代出现“蟠条印”,在铸好印体 之后,用细铜条按笔画弯曲成型,焊接在印体上形成阴文。
10
• 线条:婉转流畅,遒劲迟涩 • 章法:疏朗开阔,充满生气
11
知识补充:九叠篆
九叠篆,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篆书, 原本是一种流行于宋代的“国朝官 印”字体,主要用于印章镌刻,其 笔画折叠堆曲,均匀对称。
7
二、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特征
1、汉代阴文印的审美特征
汉代的印章多数是铸造而成,因为当时的“封泥”制度, 汉代的官私印章中阴文占绝大多数。这一时期印章风格给
人最大的审美感受就是是“古朴典雅”。源于“缪篆”在
印章中的运用,虽然是篆书但又有隶书方正的特点,结构 上可塑性强。

PhotoShop阳文和阴文(朱文和白文)两种篆刻艺术印章制作教程

PhotoShop阳文和阴文(朱文和白文)两种篆刻艺术印章制作教程

PhotoShop阳文和阴文(朱文和白文)两种篆刻艺术印章制作教程印章形式大体分阳文和阴文两种,也称朱文和白文,不要我解释你也能想得到。

我们分别做出这两种。

内容是“篆刻艺术”。

新建一400X400像素,白色背景的文档,在图层面板双击解锁变成图层0。

设前景色为R230,G30,B30。

这是模仿印泥的颜色,没有一定的。

背景色为白色。

选择圆角矩形工具,选项栏点选路径,半径30像素。

按住shift在画布上拉出一圆角正方形,设画笔工具为直径10像素,硬度100%。

来到路径面板(如没有,进窗口菜单勾选),我们看到,这里有了一个工作路径。

点面板下方第二个图标“用画笔描边路径”,给路径上色。

右键点工作路径,删除路径。

选文字工具,字体选“超世纪粗方篆”(这种篆书结字成方形,比较容易制作。

提供下载)在设置字体大小里输入160,输入法选繁,因为字库是繁体的。

现在我们采用每个字单独输入,便于逐个调整大小和移动位置。

每输入一个字要点一下移动工具,然后再输下一个字,这样每个字都是一层。

好了我们来调整大小和排版,用移动工具点击哪个字就来到这个字所在的层,我们就可以编辑它了。

按ctrl+T,调整到合适大小,并按enter键确认。

移动到合适位置,也可以用键盘的方向键作微调。

一般字的顺序是从上至下,从右到左,这是古人的习惯。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文字分布均匀的印章了。

如果你喜欢这种整洁规矩的风格,这就好了,呵呵。

我们通常看到的印章都是不那么规整滑溜的,为什么呢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那些保存下来古人的印章年代久远,多已腐蚀斑驳,二是文人们觉得这些斑驳正有一种高古的情趣和意味,于是便模仿它,在刻印时故意为之,行话称为残边,就是用刀柄的棱角敲击石材印章的边缘,使之残破。

看起来很玄,其实残边里学问大了去了,通俗说就是那个印章的框框太沉闷,不透气,要给它通通风,透透气,这样就活了。

重点要在字的笔画繁密的那些地方要残那么几下,角上容易磨损,也酌情废掉个把。

资格证试讲《篆刻—阴纹、阳文》试讲稿!

资格证试讲《篆刻—阴纹、阳文》试讲稿!

资格证试讲《篆刻—阴纹、阳文》试讲稿!01教材部分题目:《篆刻—阴纹、阳文》内容:要点提示或建议:①阳文又称朱文;②是在刻制印章时把文字笔画和印章边栏以外的部分刻掉,铃盖在纸张凸现文字和边栏。

基本要求:(1)写出教学过程的主要步骤;(2)配合教学内容板书;(3)教学过程中设计提问一次;(4)试讲时间为10分钟左右。

答辩题目:(1)印章都有哪些种类?(2)冲刀和切刀的不同?篆刻—阴纹、阳文(一)导入新课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正式上课前,老师想请大家看一看这些名画作品,请看大屏幕,找找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这边的同学说这些画上都印着一样的图案,都是乾隆印在画上的,这些印章都是刻出来的。

还有同学说这些印章大多都是名字,别号,像落款一样。

同学们都有一双发现问题的眼睛呀,确实这些画上都有乾隆印玺的痕迹,它们都是篆刻而来的作品。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今天的主题——篆刻。

(二)讲授新课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之前老师让你们准备好的橡皮泥、刻刀和红墨水,大家试着把你们的名字刻在泥上,再印上墨盖在纸上。

好,我看大家都差不多刻完了,请大家再看下P P T里乾隆皇帝的印章,有谁能说一说你的作品和屏幕上的有什么不同吗?这位同学你来分享一下吧,你说呀,你刻的印章和三希堂一样,名字是白色的,周围是红色的,能看出明显的纹理,同桌这位同学,你来补充一下,这位同学说她刻的印章正相反,字是红的,没有边框,字体也没经过设计,很简单。

两位同学观察的都很仔细,请坐吧。

大家知道为什么印章会出现这两种不同的情况吗?第一排这位穿红色衣服的女生,你来说说看,没错,我们把文字的部分刻掉,它们就会凹进去,所以在蘸印泥的时候沾不到,这样印在纸上,字就是白色的,周围是红色的,这种文字就叫做阴文,也可以说是白文。

反之,文字突出,可以沾上红墨水的印章,就叫做阳文,也可以叫做朱文,这位同学描述的很形象,请坐吧。

同学们了解了阴文和阳文的概念了吗,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大屏幕上这方印,有哪位同学能形容一下它吗?前排的同学说这是汉代的阴文印,它的文字粗细不一,笔画疏密变化多样,给人质朴的感觉。

篆刻教案阴阳文

篆刻教案阴阳文

篆刻教案阴阳文教案标题:篆刻教案-阴阳文教学目标:1. 了解篆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2. 掌握篆刻刀的正确使用方法;3. 学习阴阳文的基本构造和特点;4. 培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准备:1. 篆刻刀、篆刻石、墨水、刷子等篆刻工具;2. 阴阳文的示范作品;3. 课件或图片资料介绍篆刻和阴阳文。

教学过程:引入:1. 展示一些篆刻作品,向学生介绍篆刻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向学生展示一些阴阳文的作品,并简要介绍阴阳文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探究:1. 分发篆刻刀、篆刻石等工具,向学生讲解篆刻刀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引导学生观察阴阳文的构造,解释其中的阴文和阳文的概念,并与学生一起分析阴阳文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3. 让学生通过模仿和练习,逐步掌握阴阳文的基本构造和书写技巧。

实践:1. 让学生选择一个简单的词语或短语作为创作内容,要求在篆刻石上用阴阳文进行刻写。

2. 学生在刻写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和辅助,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建议。

3.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互评,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和体会。

拓展:1. 给学生展示更多阴阳文的作品,让他们进一步了解阴阳文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书法、印章等。

2. 鼓励学生进行更复杂的阴阳文创作,如刻写成语、名句等,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篆刻和阴阳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强调篆刻和阴阳文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进行篆刻和阴阳文的创作和欣赏。

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对篆刻工具的正确使用和阴阳文的书写技巧;2. 评价学生完成的阴阳文作品,包括作品的创意、构造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篆刻展览或邀请篆刻艺术家来校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和了解篆刻的更多应用领域;2. 组织学生参与篆刻比赛或举办阴阳文创作展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和交流心得。

高中美术第6课篆刻的阴文与阳文》PPT(共22张PPT)

高中美术第6课篆刻的阴文与阳文》PPT(共22张PPT)
1、汉代阴文印的审美特征
汉代的印章多数是铸造而成,因为当时的“封泥”制度, 汉代的官私印章中阴文占绝大多数。这一时期印章风格给
人最大的审美感受就是是“古朴典雅”。源于“缪篆”在
印章中的运用,虽然是篆书但又有隶书方正的特点,结构 上可塑性强。
由于早期玺印多盖在泥土 上的原因,印面文字部分凸出 ,以至于清代的一些篆刻家把 封泥当做古代玺印的“印范” 。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阴文、阳文的发展:早期玺印多为阴文, 秦汉南北朝时期多为阴文。随着社会的发 展,纸张绢帛的出现,慢慢出现大量朱文 的使用。
隋之前官印用于佩戴,施于封泥,隋开皇 九年废止官员佩戴官印。
随着简牍的废止,封泥已不再使用,纸张 使用广泛,官印铃于纸上,朱文较白文醒 目,也易于施盖清晰。
二、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特征
2、隋唐阳文印的审美特征
隋唐朱文官印的印文采用小篆,是由较细的线条构成,这一特 征与汉代的“封泥”相近。唐代出现“蟠条印”,在铸好印体 之后,用细铜条按笔画弯曲成型,焊接在印体上形成阴文。
线条:婉转流畅,遒劲迟涩 章法:疏朗开阔,充满生气
知识补充:九叠篆
九叠篆,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篆书, 原本是一种流行于宋代的“国朝官 印”字体,主要用于印章镌刻,其 笔画折叠堆曲,均匀对称。
课前导入:篆刻作品欣赏
思考:两组篆刻作品从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呢?
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篆刻》第六课
篆刻的阴文与阳文
一、什么是阴文、阳文?(P18)
阴文又称白文,就是在刻制 印章时把文字笔画刻掉,铃 盖在纸上的文字部分是白的。
阳文又称朱文,就是在刻制 印章时把文字笔画及边栏以 外的部分刻掉,钤盖在纸上 凸显文字和边栏。

篆刻印章艺术 ppt课件

篆刻印章艺术  ppt课件

秦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以後,制定了“小篆”,作为全国统一
的文字。它第一次把汉字在结构上定型,固定了部首、偏旁。 把玺印的名称也作了规定,天子用的叫“玺”,臣民用的叫 “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汉代及魏晋南北朝
到了汉代及魏晋南北朝时代,明显的标志是白文印用边框,
後来渐渐去掉边框。到了东汉,印章制作趋於精致。後来明、
珍藏印谱。一种细朱文印成为时尚,直到赵孟頫、吾 丘衍等人研究印学,情况才起了很大变化。
作为著名的书画家,赵孟頫对篆学研究也很深,他的篆刻风格对後 世影响很大。可以说赵孟頫是为中国篆刻艺术的理论方面奠定基礎的人。 在赵孟頫等人之後,王冕则在实踐上对篆刻艺术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形式上看,印章艺术与篆刻艺术没什么不同,都 是刻印,但本质却不同,前者是实用艺术,後者则是 欣赏艺术。
式刀。口是平的、两 面开刃,开刃 的斜度 为二十至三十度角, 在刀杆上都需要缠棉 绳或藤条,以便於把 持。
PPT课件
11
篆刻工具
二、砂 纸 磨石章必须用水砂
纸,不可用木工用的 砂纸,磨时垫 於小块 玻璃板下方再加水磨。 准备320号、800 号 与1500号三种砂纸, 粗磨用320号纸,磨 细则用800,如果印 身磨光,则用1500 号纸。
PPT课件
18
篆刻工具
九、印垫、印笺 (印谱纸) 拓印上纸时,最好找松
一点的纸质来鈐印,也可以 用橡皮垫,效果 都很好。 印笺或印谱上印的框格可以 自行设计,但不可过於艳俗, 须沈厚雅致,才显得人方。
PPT课件
19
篆刻工具
十、拓包或拓墨 拓包可以拓边款,它的
作法足将小团新棉花裹上, 如 一层细的丝绸或缎面, 再用线扎紧即可。用墨拓 边款是一种湿拓法,又称 墨拓法,与拓碑帖一 样。 後来有人发明用蜡与碳粉 混煮。制成蜡墨,可以 不 用水、直按将边款用蜡墨 拓出来,这幢拓法称为乾 拓。

《篆刻的阴文与阳文》教学设计---吴林峰

《篆刻的阴文与阳文》教学设计---吴林峰

《篆刻的阴文与阳文》教学设计---吴林峰………………………………装……………………订………………………线………………………………商丘师范学院《篆刻的阴文与阳文》主讲:吴林峰所选教材图片………………………………装……………………订………………………线………………………………………………………………装……………………订………………………线………………………………………………………………装……………………订………………………线………………………………跃,有一定自学能力,老师引导的时候,应以学生为主、老师教学为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平时接触课本和数码产品比较多,对篆刻认识有限,通过这节课能更加丰富学生的知识,还可有作品完成,使学生有很强的责任感。

⑶设计思路(1分)通过大量图片展示,让学生真正了解阴文、阳文的概念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

最后播放教师阴文、阳文印示范录像,让学生了解刻制阴文、阳文印的过程以及注意事项。

4.课的类型(1分)欣赏与实践课5.教学目标(6分)………………………………装……………………订………………………线………………………………⑴知识与技能目标(2分)认识并尝试制作印章,体会阴文、阳文两种篆刻艺术形式。

⑵方法与过程目标(2分)通过ppt展示大量历代图片,提高学生眼界并加深理解。

播放篆刻示范视频,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分)通过认识篆刻中阴文、阳文的艺术形式,加深对民族审美文化的了解。

6.重点难点(2分)⑴教学重点(1分):通过对阴文、阳文印章的介绍,以及它们在各个时代的表现特色,对其审美特征进行分析。

二是通过课文………………………………装……………………订………………………线………………………………图版提供的隋唐印章实例,了解朱文印章的主要特点。

⑵教学难点(1分)阴文印、阳文印综合起来内容涉及广泛,要向学生阐述相对困难。

而且本课所涉及图例历史跨度大,学生要明白其内在联系也比较困难。

小学美术《篆刻的阴文》教案

小学美术《篆刻的阴文》教案
小学美术《篆刻的阴文》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金石神韵》中的第二课时《篆刻的阴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了解篆刻艺术的基本知识,认识阴文篆刻的特点及其美感;2.观赏和分析具有代表性的阴文篆刻作品,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3.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阴文篆刻技巧,创作属于自己的篆刻作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我国传统篆刻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也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教学策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个体差异,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我会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以更好地指导学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阴文篆刻的基本概念。阴文篆刻是指在印章上刻制文字和图案,形成凹下去的线条,它是篆刻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阴文篆刻在书法、绘画、工艺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阴文篆刻作品。这个作品展示了阴文篆刻的线条美和构图美,以及它在实际中的应用。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阴文篆刻的技巧和布局设计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示范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对篆刻艺术的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自信;
2.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创造的能力,提高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锻炼动手实践能力;
4.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篆刻技能的同时,全面提升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2.教学难点
-篆刻技能的掌握:对于小学生来说,使用刻刀进行篆刻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正确、安全地使用刻刀是教学难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前导入:篆刻作品欣赏
思考:两组篆刻作品从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呢?
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篆刻》第六课
篆刻的阴文与阳文
主讲人:吴林峰 Q Q : 273320775
商丘师范学院
一、什么是阴文、阳文?(P18)

阴文又称白文,就是在刻制 印章时把文字笔画刻掉,铃 盖在纸上的文字部分是白的。

阳文又称朱文,就是在刻制 印章时把文字笔画及边栏以 外的部分刻掉,钤盖在纸上 凸显文字和边栏。
课堂练习
教师作品展示 教师做简单示范 要求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练习,可以刻制自己喜欢的成语 或名字。

课堂小结:
一、阴文、阳文的概念 二、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特征 1、汉代 2、隋唐 3、元明之后
作业:
1、回家后构思两方印章,一方朱文、一方白文。 2、完成课堂上没有刻完的印章。 要求: 必须为篆字 每方内容不少于2个字
阴文、阳文的发展:早期玺印多为阴文, 秦汉南北朝时期多为阴文。随着社会的发 展,纸张绢帛的出现,慢慢出现大量朱文 的使用。 隋之前官印用于佩戴,施于封泥,隋开皇 九年废止官员佩戴官印。 随着简牍的废止,封泥已不再使用,纸张 使用广泛,官印铃于纸上,朱文较白文醒 目,也易于施盖清晰。
二、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特征

内务府图书之印
元朱文的审美特点 篆书类型: 作为书法美的小篆直接入印 笔势: 线条: 布白: 笔势圆转流畅 线条工细劲健
章法布白均匀、妥当
婉丽娟秀中透出高贵静雅的气质
明清时代文人篆刻繁荣,篆刻艺术真正成为一种与书法 绘画并立的东方艺术门类。随之朱文、白文也只是作为 印章的一种外在形式,篆刻家更多的挖掘篆刻艺术的精 神和诗书画印的结合。
2、隋唐阳文印的审美特征
隋唐朱文官印的印文采用小篆,是由较细的线条构成,这一特 征与汉代的“封泥”相近。唐代出现“蟠条印”,在铸好印体 之后,用细铜条按笔画弯曲成型,焊接在印体上形成阴文。
线条:婉转流畅,遒劲迟涩 章法:疏朗开阔,充满生气

知识补充:九叠篆
九叠篆,是一种非常特别的篆书, 原本是一种流行于宋代的“国朝官
印”字体
皇宋通宝
为什么要用这么复杂的九叠篆?
1、宋代官僚机构膨胀,为了避免伪造,所以采
用屈曲盘叠极为繁琐的“九叠文”。
2、官府衙门的庄重整肃、森严而不容轻视的气
势。
3、暗示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久远”。
千户之印
3、元明以后的阴文、阳文印审美特征
元朱文:萌芽于宋代,至元代吾丘衍、赵 孟頫倡导印宗秦汉最有力的一种独特印式。
1、汉代阴文印的审美特征
汉代的印章多数是铸造而成,因为当时的“封泥”制 度,汉代的官私印章中阴文占绝大多数。这一时期印章风 格给人最大的审美感受就是是“古朴典雅”。源于“缪篆” 在印章中的运用,虽然是篆书但又有隶书方正的特点,结 构上可塑性强。
由于早期玺印多盖在泥土 上的原因,印面文字部分凸出 ,以至于清代的一些篆刻家把 封泥当做古代玺印的“印范”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