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测试系统课程设计
压力测试系统(二)

《微机应用系统设计》题目:压力测试系统设计(二)专业班级: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08101班设计学生:郑洲张泽华学号:200811020126 郑洲200811020120 张泽华完成时间:2010年06月10日湖南文理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原理图见附件源程序: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ORG 1000HT0 EQU 0FFFCH ; 8253 端口地址T1 EQU 0FFFDHT2 EQU 0FFFEHTCTL EQU 0FFFFHADPORT EQU 0FFF0HIOCONPT EQU 0FFFBH ;控制口IOBPT EQU 0FF29H ;B口;**********写芯片控制字************;***8253 实验段;0.3秒脉冲实现体mov dx,TCTL ;送8253控制字cw=27Hmov al,27hout dx,almov al,10h ;送时间常数300mov dx,t0out dx,alSTART:CALL FORMATADCON:CALL DISPADCON1:MOV AX,00MOV DX,ADPORTOUT DX,AL ;启动AD转换MOV CX,0500HDELAY1:LOOP DELAY1 ;局部延时程序MOV DX,ADPORTIN AL,DX ; 从AD端口读取值PUSH AX ; 保留当期获得ax的值IO: MOV DX,IOCONPT ; AD控制口MOV AL,10000010B ; 控制字即是A输出B输入C输出工作在方0 OUT DX,ALMOV DX,IOBPTIN AL,DX ;从B口获得开关状态TEST AL,10000000BJZ LL ;表示开关K没有开启跳到LL处理POP AX ;下面为开关K开启处理过程MOV DL,AL ;保留低四位二进制数以便大于时交换CALL CONVERS1 ;调用转换程序1MOV SI,077CH ;指向要开关开启时AD获得的最高位值MOV CL,[SI] ;将最高位的值放入CL中MOV DI,067CH ;指向还未刷新时的最高位MOV CH,[DI] ;将还未刷新时最高位的值放入Ch中CMP CL,CH ;比较函数JA LL0;获取的值大于以前的值跳到子程序LL0 进行变换JE C1 ;等于时跳转比较次高位Jmp LL3 ;小于时不跳转C1: DEC SIMOV CL,[SI]DEC DIMOV CH,[DI]CMP CL,CHJA LL0JE C2JMP LL3C2: DEC SIMOV CL,[SI]DEC DIMOV CH,[DI]CMP CL,CHJA LL0JMP LL3LL: POP AXJMP LL1LL0: MOV AL,DLLL1: CALL CONVERS ;调用转换程序LL2: CALL DISP ; 调用显示程序JMP ADCON1LL3: CALL DISP2JMP ADCONCONVERS1: aam ;校正指令见下分析MOV BX,077AHmov DS:[BX],almov al,ahaamINC bxmov DS:[Bx],alINC bxmov DS:[Bx],ahRETCONVERS: AAM; 校正指令AH = AL/0ah al = al%0ah 一位输出的形式128 %10 = 8 先处理8 MOV BX,077AHmov DS:[BX],alMOV DS:[067AH],AL ; 将当前值依次存放下来mov al,ahaam;在一次校正高位如128/10 = 12 因为是3 位的输出形式再处理2 最后处理1 INC bxmov DS:[Bx],alMOV DS:[067BH],ALINC bxmov DS:[Bx],ahMOV DS:[067CH],AH; 到此之后从AH到CH依次存放从最低四位到高四位(二进制)的数据RETdisp2: mov dx,067Chmov ah,04h ; 只需显示最后面3个显示管即显示以前的值jmp disp0disp: mov dx,077Fhmov ah,20h ;6个显示管从d5到d0disp0: mov cx,00ffhmov bx,dxmov bl,ds:[bx] ;mov bh,0hpush dxmov dx,0ff22hmov al,cs:[bx+OFFSET DATA1] ;OUT DX,ALmov dx,0ff21hmov al,ahOUT DX,ALdisp1: loop disp1 ;局部延时程序初值为cx = 00ffhpop dx ;获得以前的dx值即077#dec dx ; 依次指向077E (内容为8) 077D(内容为0); 077C到077A(依次为当期要处理显示的模拟值(即经过CONVERS程序段处理))shr ah,01h ;逻辑右移一位移到下一个数码管显示jnz disp0mov dx,0ff22hmov al,0ffhOUT DX,ALmov dx,IOBPT ;从PC0 中读下降沿始终控制程序in al,dxtest al,40hjnz ADCON1retdata1: db 0c0h,0f9h,0a4h,0b0h,99h,92h,82h,0f8h,80h,90h,88h,83h,0c6h,0ah db 86h,8eh,0ffh,0ch,89h,0deh,0c7h,8ch,0f3h,0bfhFORMAT: MOV BX,0MOV WORD PTR DS:[BX+077AH],0000HADD BX,2MOV WORD PTR DS:[BX+077AH],0009HADD BX,2MOV WORD PTR DS:[BX+077AH],0008HRETCODE ENDSEND START设计总结:不知不觉,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就这么结束了。
基于Labview的压力测试系统

基于L a b v i e w的压力测试系统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现代检测技术综合设计报告课程设计题目:基于虚拟仪器的压力测量系统学院名称: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12-1 姓名:杨育新学号同组者姓名:指导教师:黄晶日期:~目录一、任务书..................................................1二、总体设计方案2.1 现代测控技术发展概述.....................................12.2 自动检测系统的原理框图...................................2三、压力传感器3.1 传感器的选择.............................................23.2 工作原理.................................................23.3 工作特性.................................................3四、硬件设计4.1 应变片的测量转换电路.....................................34.2 电桥的放大电路...........................................44.3 压力测量的总电路图...........................................5五、Labview软件设计5.1 程序流程图的设计..........................................65.2 前面板的设计.............................................65.3 实验框图的设计...........................................8六、调试情况及结论6.1 程序的调试..............................................126.2 实验结论................................................14七、课程设计心得体会.......................................14参考资料.....................................................14一、任务书用虚拟仪器Labview软件来编写压力测量系统。
压力检测与控制试验系统设计

压力检测与控制试验系统设计设计任务1、设计参数上位水箱尺寸:800×500×600mm,上位水箱离地200mm安装,通过直径为20mm的PVC管道与其他设备相连,设备离地30mm,要求测量设备入口处的压力。
测量误差不超过压力示值的±1%。
2、设计要求(1)上位水箱通过水泵供水,通过变频器控制水泵的转速;(2)通过查阅相关设备手册或上网查询,选择压力传感器、调节器、调节阀、变频器、水泵等设备(包括设备名称、型号、性能指标等);(3)设备选型要有一定的理论计算;(4)用所选设备构成实验系统,画出系统结构图;(5)列出所能开设的实验,并写出实验目的、步骤、要求等。
课程设计评语设计报告成绩(30%)设计过程成绩(30%)答辩成绩(40%)总成绩1 序言压力传感器是现代工业社会最常用的传感器之一,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领域。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对于压力传感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传感器生产及性能已逐渐不能满足需求,各个传感器生产厂商开始研制生产新型传感器,并增加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刚医成本,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适应现代工业的应用。
传统的传感器的测量方法大都采用手工操作,特别是压力传感器,基本上都是采用手动油压或气压标定。
尽管近几年也从国外引进了部分标定设备,但价格昂贵,不易推广。
本系统应设计出的智能压力检测系统,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精度也比较高。
系统硬件设计有压力传感器测量压力,并将测量的信号输入放大器,然后送至A/D转换器,A/D转换器将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宇信号送至单片机。
单片机根据已编制好的程序,对压阻元件非线性测量误差进行修正并对修正后的数据进行处理。
同时该系统兼具有键盘输入,LED显示与超限报警功能。
1.1压力检测与控制试验系统的结构图:1.2 总体结构设计的思路:第一步:根据课设要求选取合适的器件,并通过相应的理论计算进行选取第二步:进行控制系统回路的连接第三步:在连接好相应地回路后,根据给定的数值进行理论计算,用压力传感器对设备入口处压力进行测量,通过调节器使测得的值和给定值进行比较,若测得的值使测量误差超过压力示值的±1%,则需对产生的偏差进行比例、积分或微分处理后,输出调节信号控制执行器的动作,改变调节阀阀芯和阀座间的流通面积,同时控制变频器对水泵的控制,调节水泵的转速以达到适当的进水速度,从而使测量误差不超过压力示值的±1%。
压力检测与控制测试系统的设计.doc

压力检测与控制测试系统的设计压力检测与控制测试系统的设计包括以下任务:1 .设计参数:上水箱尺寸:800×500×600毫米,上部水箱从地面移开,一些校准设备从国外进口到XXXX,但价格昂贵,难以推广。
本系统要设计的智能压力检测系统成本低、使用方便、精度高。
该系统的硬件设计采用压力传感器测量压力,测量信号输入放大器,然后送入模数转换器,模数转换器将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送入单片机。
单片机根据程序对压阻元件的非线性测量误差进行校正,并对校正后的数据进行处理。
同时,系统具有键盘输入、发光二极管显示和超限报警功能。
1.1压力检测与控制测试系统结构图:图11.2总体结构设计思路:步骤1:根据课程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并通过相应的理论计算选择第二步:第三步是连接控制系统电路:连接相应的电路后,根据给定值进行理论计算,用压力传感器测量设备入口处的压力,用调节器将测量值与给定值进行比较。
如果测量值导致测量误差超过压力指示值的/-1%,则产生的偏差应通过比例、积分或微分处理,然后输出调节信号控制执行器的动作,改变阀芯与调节阀阀座之间的流通面积,同时控制变频器控制水泵,调节水泵转速,使其达到合适的进水速度,使测量误差不超过压力指示值的/-1%。
1.3完整的压力检测系统完整的压力检测系统包括:压力入口。
引压管道压力检测系统和压力检测仪表的简单原理图(下图)压力检测仪表的设备取压口引压管道图2第二章变频器是一种将工频电源(50Hz)转换为各种频率的交流电源,实现电机变速运行的装置,其中控制电路控制主电路,整流电路将交流电源转换为DC电源,DC 中间电路平滑滤波整流电路的输出,逆变电路将DC电源反相为-1。
带有设计参数的上部水箱的尺寸:800×500×600毫米,上部水箱从地面移开,一些校准设备从国外进口到XXXX,但价格昂贵,难以推广。
本系统要设计的智能压力检测系统成本低、使用方便、精度高。
压力检测系统设计论文

目录1 压力检测系统总体方案 (2)1.1设计方案 (2)2 检测硬件系统 (2)2.1 压力的测量装置 (2)2.2 CB-68LP连接模块 (3)2.3 TDS1012示波器 (3)2.4 DH1715A-3型双路稳压稳流电源 (3)2.5 其他 (4)3 系统中的软件 (3)3.1 软件支持 (4)4 压力检测系统的设计 (5)4.1 压力检测装置前面板设计 (5)4.2 压力检测装置后面板设计................................. .84.3 测量调试 (8)5 实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8)5.1 数据采集程序 (8)5.2 数据回放滤波程序及数字滤波器的设计理论 (8)5.3 对传感器的压力标定 (9)5.4 误差分析 (10)6 心得体会 (11)参考文献 (11)1 压力检测系统总体方案1.1设计方案该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主要由软件和硬件两大部分组成。
传感器先将被测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经过信号调理电路,由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进行A/D 转换和数据采集,再通过串口与计算机通信。
应用LabVIEW 虚拟仪器开发工具编写软件,实现对信号的显示、存储和分析。
1.2 实验原理在现代包括检测在内的绝大多数信息处理的思路都是将采集的信号转化为电压值(因为电压值便于处理),再将电压值转化为我们要的对象。
压力传感器测量压力也不例外。
本实验是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压力,再通过采集卡,由电脑进行数据处理,最后转化为压力值。
2检测硬件系统2.1 压力的测量装置小量程测力/称重传感器,型号:BK—3;量程:120kg;供电:12V;输出:0~5V 精度:0.2%,弹性体为三片梁、复合悬臂梁结构,结构小巧,用于拉伸力和压缩力测量。
精度高,性能稳定可靠,安装使用方便。
拉式或压式承载。
适用于建材行业的电子秤、皮带秤、小量程测力/称重的工业自动化测量控制系统。
2.2 CB-68LP 连接模块68针数字和触发I/O 接线盒垂直安装的68针连接器。
课程设计压力测试

课程设计压力测试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压力测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压力测试工具进行实际操作,并分析测试结果;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压力测试观念,认识压力测试在软件质量保证中的重要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压力测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运用压力测试工具进行实际操作,并分析测试结果;3.理解压力测试在软件质量保证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压力测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压力测试工具的使用和操作,以及压力测试在软件质量保证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压力测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常用压力测试工具的使用和操作;3.压力测试结果的分析方法和技巧;4.压力测试在软件质量保证中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压力测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压力测试的内涵和外延;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掌握压力测试工具的使用和操作,以及压力测试结果的分析方法;4.实验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运用压力测试工具进行实际测试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2.参考书:推荐相关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实验设备:配置合适的实验设备,保证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操作。
教学资源应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系统压力测试方案设计

系统压力测试方案设计门诊压力测试方案文档修改历史目录1.文档介绍 (3)1.1.测试目的 (3)1.2.读者对象 (3)1.3.参考资料 (3)1.4.术语与解释 (3)2.测试环境 (3)2.1.测试环境 (4)2.2.测试工具 (4)3.测试需求 (5)3.1.测试功能点 (5)3.2.性能需求 (5)4.准备工作 (6)4.1 并发用户数计算 (6)4.2 业务分配 (7)4.3 脚本和环境 (7)5.测试完成准则 (7)6.测试风险 (8)7.测试设计策略 (8)7.1.组合测试用例策略 (8)7.2.测试执行策略 (8)8.业务模型 (9)8.1场景启用模式 (9)8.2 测试目标 (9)8.3 场景设计 (9)9.测试报告输出 (12)1.文档介绍1.1.测试目的本次压力测试目的是检测孕妇端系统的核心业务的性能情况。
为了保证后期在业务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系统后能够稳定运行,需要对核心业务场景的压力情况有充分了解。
因此,希望在模拟生产环境的情况下,模拟用户并发数,对系统核心业务进行压力测试,收集相应的系统参数,并最终作为系统稳定运行的依据。
编写本方案的目的是指导本次性能测试有序的进行,相关人员了解本次压力测试。
1.2.读者对象本方案的预期读者:项目负责人、测试人员和系统其他的相关人员。
1.3.参考资料1.4.术语与解释系统用户数:使用该系统的总用户数;同时在线用户数:在一定的时间围,最大的同时在线用户数;并发用户数:在同一时间,并同时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数;2.测试环境模拟客户使用环境(最好模拟客户实际使用的配置环境)。
具体如下:2.1. 测试环境网络环境:Lan(100M)硬件环境:应用服务器数量:1台配置:型号、CPU、存等数据库服务器数量:1台配置:型号、CPU、存等测试客户端数量:2台配置:型号(戴尔)、CPU(3.2GHz)、存(4G)等软件环境:操作系统:linux,Windows 7应用服务软件:T omcat 6.数据库:MySQL 5.52.2. 测试工具jmeter使用HTTP/HTTPS协议。
压力检测仪表课程设计

压力检测仪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力检测仪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其工作方式和应用领域。
2. 使学生掌握压力单位及换算,了解不同类型压力传感器的特点及适用场合。
3. 让学生了解压力检测仪表在工业、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理解其在保障安全、提高效率等方面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操作压力检测仪表,进行简单的压力测量和数据处理。
2. 提高学生运用压力检测仪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分析压力异常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3. 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实验等方法,对压力检测仪表进行深入研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压力检测仪表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关注安全生产,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3.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其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对压力检测仪表的全面了解和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课程内容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充分准备课程资源,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确保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获得最佳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压力检测仪表基本概念:包括压力定义、压力单位及换算、压力传感器类型等,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压力检测仪表原理与结构:详细讲解各种压力检测仪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应用场合,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压力检测仪表的使用与维护:教授压力检测仪表的正确操作方法、维护保养技巧和故障排除,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压力检测仪表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分析工业、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压力检测仪表的应用案例,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摘要 (2)第一章设计背景1.1 压力测试系统的相关背景 (3)1.2 总体设计方案论证 (3)1.2.1 压力测试系统设计框图 (3)1.2.2 压力测试系统设计框图分析 (3)1.2.3 总体设计方案分析 (4)第二章硬件设计2.1 AT89C51单片机简介 (5)2.1.1 主要特性 (5)2.1.2 管脚说明 (6)2.1.3 AT89C51单片机在电路图中连接 (7)2.2 51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 (8)2.2.1 单片机组成 (8)2.2.2 51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介绍 (8)2.3 压力传感器 (9)2.3.1 压力传感器的选择 (9)2.3.2 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 (9)2.3.3 电阻应变片 (9)2.4 模数转换电路的设计 (10)2.4.1 模数转换 (10)2.4.2 ADC0808芯片 (10)2.5 接口电路的设计 (13)2.6 驱动与显示电路 (14)2.6.1 74LS245的原理 (14)2.6.2 74LS245驱动电路 (15)2.7 电源电路的设计 (16)2.8 原理图 (16)第三章软件设计3.1 总体流程图 (17)3.2 子程序 (17)3.2.1 A/D转换子程序 (17)3.2.2 显示子程序 (17)第四章调试及仿真4.1 程序代码 (18)4.2 仿真结果 (20)4.3 数据分析 (20)附录一课程设计总结 (21)附录二参考文献 (22)摘要此次设计是基于单片机的压力检测系统,选择的单片机是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测量与显示,将压力经过压力传感器转变为电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然后进入A/D转换器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显示,我们所采样的A/D转换器为ADC0808。
第一章设计背景1.1 压力测试系统的相关背景近年来,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传感器在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应用越来越普遍。
压力是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参数之一。
压力的检测或控制是保证生产和设备安全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实现智能化压力检测系统对工业过程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压力传感器是工业实践、仪器仪表控制中最为常用的一种传感器,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控环境,涉及水利水电、铁路交通、生产自控、航空航天、军工、石化、油井、电力、船舶、机床、管道等众多行业。
压力测量对实时监测和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工业生产中,为了高效、安全生产,必须有效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诸如压力、流量、温度等主要参数。
由于压力控制在生产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安全作用,因此有必要准确测量压力。
通过压力传感器将需要测量的位置的压力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经过运算放大器进行信号放大,送至8位A/D转换器,然后将模拟信号转换成单片机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再经单片机转换成LED显示器可以识别的信息,最后显示输出。
1.2 总体设计方案论证1.2.1 压力测试系统设计框图电路主要分成两个模块:A/D转换模块和显示模块,我们选用的A/D 转换器是ADC0808,单片机为AT89C51,显示为4位数码管显示。
根据硬件电路编程,调试出来并显示结果。
1.2.3 总体设计方案分析本次设计是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测量与显示。
电路采用ADC0808模数转换电路,ADC0808是CMOS工艺,采用逐次逼近法的8位A/D转换芯片,片内有带锁存功能的8路模拟电子开关,先用ADC0808的转换器对各路电压值进行采样,然后将模拟信号转换成单片机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再经单片机转换成LED显示器可以识别的信息,最后显示输出。
本次设计是以单片机组成的压力测量,系统中必须有前向通道作为电信号的输入通道,用来采集输入信息。
压力的测量,需要传感器,利用传感器将压力转换成电信号后,再经放大并经A/D转换为数字量后才能由计算机进行有效处理。
然后用LED进行显示。
本设计的最终结果是,将软件下载到硬件上调试出来了需要显示的数据,当输入的模拟信号发生变化的时候,通过A/D转换后,LED将显示不同的数值。
第二章硬件设计2.1 AT89C51单片机简介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FPEROM—Fal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
单片机的可擦除只读存储器可以反复擦除100次。
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
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
如图2-1:图2-1 AT89C51外部引脚图2.1.1 主要特性· 8031 CPU与MCS-51 兼容· 全静态工作:0Hz-24KHz· 4K字节可编程FLASH存储器(寿命:1000写/擦循环)· 三级程序存储器保密锁定· 128*8位内部RAM· 32条可编程I/O线· 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 6个中断源· 可编程串行通道· 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 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2.1.2 管脚说明VCC:供电电压。
GND:接地。
P0口:P0口为一个8位漏级开路双向I/O口,每脚可吸收8TTL门电流。
当P1口的管脚第一次写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
P0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第八位。
在FIASH编程时,P0 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FIASH进行校验时,P0输出原码,此时P0外部必须被拉高。
P1口:P1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
P1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
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作为第八位地址接收。
P2口:P2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2口被写“1”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
并因此作为输入时,P2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
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
P2口当用于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外部数据存储器进行存取时,P2口输出地址的高八位。
在给出地址“1”时,它利用内部上拉优势,当对外部八位地址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写时,P2口输出其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
P2口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接收高八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
P3口:P3口管脚是8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双向I/O口,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
当P3口写入“1”后,它们被内部上拉为高电平,并用作输入。
作为输入,由于外部下拉为低电平,P3口将输出电流(ILL)这是由于上拉的缘故。
P3口也可作为AT89C51的一些特殊功能口:P3口管脚备选功能P3.0 RXD(串行输入口)P3.1 TXD(串行输出口)P3.2 /INT0(外部中断0)P3.3 /INT1(外部中断1)P3.4 T0(记时器0外部输入)P3.5 T1(记时器1外部输入)P3.6 /WR(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P3.7 /RD(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P3口同时为闪烁编程和编程校验接收一些控制信号。
RST:复位输入。
当振荡器复位器件时,要保持RST脚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平时间。
ALE:当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地址锁存允许的输出电平用于锁存地址的地位字节。
在FLASH编程期间,此引脚用于输入编程脉冲。
在平时,ALE 端以不变的频率周期输出正脉冲信号,此频率为振荡器频率的1/6。
因此它可用作对外部输出的脉冲或用于定时目的。
然而要注意的是:每当用作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ALE脉冲。
如想禁止ALE的输出可在SFR8EH 地址上置0。
此时, ALE只有在执行MOVX,MOVC指令是ALE才起作用。
另外,该引脚被略微拉高。
如果微处理器在外部执行状态ALE禁止,置位无效。
/PSEN: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通信号。
在由外部程序存储器取指期间,每个机器周期两次/PSEN有效。
但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这两次有效的/PSEN信号将不出现。
/EA:当/EA保持低电平时,则在此期间外部程序存储器(0000H-FFFFH),不管是否有内部程序存储器。
注意加密方式1时,/EA将内部锁定为RESET;当/EA端保持高电平时,此间内部程序存储器。
在FLASH编程期间,此引脚也用于施加12V编程电源(VPP)。
XTAL1:反向振荡放大器的输入及内部时钟工作电路的输入。
XTAL2:来自反向振荡器的输出。
2.1.3 AT89C51单片机在电路图中连接连接如下图2-2所示:图2-2 AT89C51单片机在电路图中的连接2.2 51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2.2.1 单片机组成单片机的最小系统由RAM,ROM,晶振电路,复位电路,电源,地线组成。
电路设计如图2-3所示:图2-3 单片机最小系统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单片机的功能将更加完善,因而单片机的应用将更加普及。
它们将在智能化仪器、家电产品、工业过程控制等方面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单片机将是智能化仪器和中、小型控制系统中应用最多的有种微型计算机。
2.2.2 51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介绍2.2.2.1 51单片机最小系统复位电路的极性电容C1的大小直接影响单片机的复位时间,一般采用10~30uF,51单片机最小系统容值越大需要的复位时间越短。
2.2.2.2 51单片机最小系统晶振Y1也可以采用6MHz或者11.0592MHz,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更高频率的晶振,51单片机最小系统晶振的振荡频率直接影响单片机的处理速度,频率越大处理速度越快。
2.2.2.3 51单片机最小系统起振电容C2、C3一般采用15~33pF,并且电容离晶振越近越好,晶振离单片机越近越好4.P0口为开漏输出,作为输出口时需加上拉电阻,阻值一般为10k。
2.2.2.4设置为定时器模式时,加1计数器是对内部机器周期计数(1个机器周期等于12个振荡周期,即计数频率为晶振频率的1/12)。
计数值N乘以机器周期Tcy就是定时时间t。
2.2.2.5设置为计数器模式时,外部事件计数脉冲由T0或T1引脚输入到计数器。
在每个机器周期的S5P2期间采样T0、T1引脚电平。
当某周期采样到一高电平输入,而下一周期又采样到一低电平时,则计数器加1,更新的计数值在下一个机器周期的S3P1期间装入计数器。
由于检测一个从1到0的下降沿需要2个机器周期,因此要求被采样的电平至少要维持一个机器周期。
当晶振频率为12MHz时,最高计数频率不超过1/2MHz,即计数脉冲的周期要大于2 ms。
2.3 压力传感器2.3.1 压力传感器的选择压力传感器是将压力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