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豫南黑猪的特点及其饲养管理

合集下载

豫西黑猪规模化养殖观察报告

豫西黑猪规模化养殖观察报告

豫西黑猪规模化养殖观察报告一、豫西黑猪概况1. 历史来源豫西黑猪发源于河南省西部地区卢氏等县,该地区属于深山区,历史上交通非常落后,尤其是西南山区,人们出行困难,生活用品大多是自供自给,农产品更是如此;同时,卢氏西南山区与湖北、陕南毗邻,古代属楚国地带,受长江流域饮食文化影响较大,人们擅长制作腊肉,每年将自己饲养的黑猪屠宰加工成腊肉以便长期保存。

正是这种封闭的山区环境和当地的传统饮食文化,长年衍生并保留下了独特的豫西黑猪品种。

2. 外貌特征豫西黑猪的主要外貌特征是:耳大、前倾、不贴脸、不直立,被毛黑色、有鬣鬃、结构匀称,母猪乳头多而齐整。

目前存在两种类型:一种是长脸直嘴型,猪为直通脸,嘴长而直,脖子较长;被毛较为稀疏,皮肤颜色较浅;体型高大偏瘦,前胛部和后臀部偏低,呈弓形。

一种是凹脸短嘴型,猪为凹型脸,嘴短而上翘,脖子较短;被毛密度较大,皮肤颜色较深;体型较矮偏胖,呈矩形。

直脸长嘴型猪与凹脸短嘴型猪相比较,体高高出10~15厘米,身长长出7~10厘米。

3. 规模化生产的由来及现状传统的豫西黑猪养殖为农户散养,以放牧为主。

但是随着社会快速发展,豫西黑猪散养经济效益低下,加之外来猪种的冲击,导致豫西黑猪生产数量锐减,并且面临绝种窘境。

为使这一独特的猪种资源得以保留和延续,并能获得开发利用,三门峡雏鹰农牧有限公司自2016年起积极开展豫西黑猪保种工作,探索性进行规模化豫西黑猪养殖。

采取的养殖模式是:母猪、保育仔猪(断奶至90日龄)采取完全舍内饲养;育肥、育成猪采取“舍饲+放牧”模式,即此阶段猪夜晚和寒冷季节在舍内活动,其他时间在舍外一定范围内(10~20亩)活动。

截止到目前,公司共存栏母猪205头,累计产仔214窝,繁殖健康仔猪1 747头。

二、豫西黑猪规模化养殖相关性状表现1. 生活习性与抗病性①传统养殖。

豫西黑猪耐粗饲,凹脸短嘴型黑猪可以采食30%米糠等粗饲料,采食性能较好;直脸长嘴型黑猪耐粗饲稍差,采食性能也较差。

种黑猪饲养管理

种黑猪饲养管理

种黑猪饲养管理
种黑猪是我国传统的绿色养殖品种之一,因其品质优良、肉质鲜美而备受消费者的欢迎。

然而,养殖黑猪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圈舍管理:黑猪的圈舍应该保持干净卫生,每天清理粪便和残料,保证环境清洁。

同时,要注意保持圈舍通风透气,以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2. 饲料管理:黑猪是杂食动物,需要多样化的饲料,如玉米、豆饼、鱼粉等,以保证其营养均衡。

同时要注意定时定量喂食,避免浪费和过度喂养。

3. 疾病防治:黑猪容易感染口蹄疫、猪瘟等传染病,因此要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体检,及时发现病情并进行隔离治疗。

4. 经济管理:黑猪的养殖要注意成本控制和市场需求,合理安排销售,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总之,养殖黑猪需要注意细节,科学合理的管理才能保证种猪的健康和产量,同时也能满足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需求。

- 1 -。

浅谈豫南黑猪种猪饲养管理要点

浅谈豫南黑猪种猪饲养管理要点

① 母 猪 的排 卵 时间 :母 猪 的发 情期 平 均 为 3 d
左右 . 排卵发生在发情开始后 1 8 ~ 4 8 h . 从排第一个
卵子 到最后 一 个 卵子 的时 间 间隔 一般 为 4 ~ 6 h 。②
做好种猪的饲养与管理工作是养猪生产 中最为 关 键 的环节 之一 。做 好种公 母 猪 的饲养 管理 和 配种
1 . 3 公 猪 的 日常 管理 后 备公 猪视 圈舍 情况 分 圈 猪场生产效率和 公猪实行单 圈喂养 。每天喂 2 ~ 3次 , E t 饲喂量 2 . 3 ~ 经济效益作用巨大、 效果明显。 3 . 0 k g , 保持其正常生长发育和种用体况 ,不能过 肥 。种公 猪 适 宜 的温 度为 l 8 2 O℃, 冬季 要 防寒 保
1公猪的管理
温, 夏季高温时要防暑降温。经常检查精液品质 , 根
种公猪在种猪群内比例虽小 .但却负担着整个 据精液品质的好坏 . 调整公猪营养 、 运动和配种 的次 猪群的配种任务 因此 . 搞好公猪的管理对提高全群 数 公猪正常射精量在 2 0 0 ~ 4 0 0 m L , 颜色呈灰白或 乳 白色 , 气 味 具 有 特 殊 的腥 味 , p H在 6 . 8 ~ 7 . 8 , 镜 检 的生产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浅谈豫南黑猪种猪饲养管理要点
赵 倩
( 河南 省信 阳市 畜牧工作站 , 河南 信阳 4 6 4 0 0 0 )
摘要 : 简述了豫 南黑猪种公猪和种母猪 的饲养管理要点, 为豫 南黑猪种猪 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 豫南黑猪 ; 种猪 ; 饲养 管理
中图分类号 : ¥ 8 5 8 . 2 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7 — 2 7 3 X( 2 0 1 4 ) 0 9 — 0 0 5 4 — 0 2

生态黑猪饲养管理技术

生态黑猪饲养管理技术

生态黑猪饲养管理技术一、生态黑猪饲养环境生态黑猪是一种适应性强的猪种,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注意到生态环境对生态黑猪的影响仍是不容忽视的。

一方面,饲养环境的选择要符合生态黑猪的生长特点,例如要有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清洁的生态环境;环境的改进和优化有助于提高生态黑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饲养环境的合理设计和规划对于生态黑猪的生长发育乃至整个生产过程都起到关键作用。

二、生态黑猪饲料在生态黑猪的饲养过程中,合理的饲料配比和高质量的饲料供给是保障生态黑猪健康成长的基础。

通常情况下,生态黑猪的饲料主要有粗饲料和浓缩饲料两种。

粗饲料主要是指青草、秸秆等食物,而浓缩饲料包括各种谷类、豆类及其粉碎物等。

为了让生态黑猪能够吃得更加健康,饲养者在选择饲料时应该尽量选择无农药残留的有机饲料。

生态黑猪的饲料还需要保持新鲜,避免霉变和变质,以免影响生态黑猪的健康。

三、生态黑猪的精细管理生态黑猪的饲养管理技术需要注意到对生态黑猪的精细管理。

首先是对于生态黑猪的健康管理。

饲养者应该做好猪舍的卫生、保持空气流通、以及定期清洗和消毒。

要保证猪圈内的温度适宜,让生态黑猪免受严寒或者酷热之苦。

生态黑猪的生长过程需要定期的测体重,以及对生态黑猪的饲养量和饲养品质进行调整。

还需要根据生态黑猪的生长情况,对其进行疫病防治和定期的检疫。

四、生态黑猪的自然饲养为了让生态黑猪达到更佳的品质和口感,生态黑猪的自然饲养在饲养管理技术中显得尤为重要。

自然饲养的生态黑猪主要是放养在山区或者野生环境中,以自然食物为主。

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饲料成本,提高了生态黑猪的肉质品质,也符合了消费者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

不过,由于生态黑猪在野外环境中存在较多的天敌和食物竞争者,对于生态黑猪的自然饲养也需要有专门的技术和措施。

五、生态黑猪的水源管理水是生态黑猪生长发育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保证生态黑猪的饮用水质量安全和充足供应是生态黑猪饲养管理技术中应该关注的一部分。

怎样饲养黑猪黑猪养殖技术要点

怎样饲养黑猪黑猪养殖技术要点

怎样饲养黑猪:黑猪养殖技术要点引言黑猪是一种优质肉类动物,其肉质细嫩、肥瘦相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为了确保养殖黑猪的肉质和数量,饲养者需要掌握一定的养殖技术要点。

本文将介绍饲养黑猪的关键技术要点,希望对养殖者能提供指导和帮助。

1. 圈舍设计与管理1.1 黑猪舍的选择选择合适的黑猪舍是饲养黑猪的第一步。

确保舒适的环境条件对于黑猪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舍内应保持适宜的温度、通风和湿度,以及干净的卫生条件。

1.2 圈舍面积要求为了确保黑猪的正常生长,圈舍面积需要做到充足。

通常,一头成年黑猪需要至少5平方米的空间。

圈舍内应合理布置饲料槽和饮水设施,以充分满足黑猪的饮食需求。

1.3 圈舍清洁和消毒圈舍的清洁和消毒是保持黑猪健康的关键。

定期清理圈舍内的粪便和废料,避免积聚和滋生病菌。

使用合适的消毒剂进行消毒,以确保圈舍环境的卫生。

2. 饲料与饮水管理2.1 饲料的选择供应均衡、营养丰富的饲料对于黑猪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黑猪的饲料应包括粗粮、蛋白质和维生素等成分,并保持合理的配比。

定期咨询饲养专家或兽医,根据黑猪的生长阶段提供相应的饲料。

2.2 饲料的供应方式饲料的供应方式对于黑猪的饲养效果有直接影响。

养殖者可以选择定时供应、定量供应或自由供应的方式。

根据黑猪的食欲和消化情况,灵活掌握饲料的供应策略。

2.3 水的供应确保黑猪充足的饮水是保持其健康的关键。

提供干净的饮水设施,并定期更换水源,以防止细菌和病原体的滋生。

仔猪和成年猪的饮水量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生长阶段调整水的供应量。

3. 疾病防控3.1 疫苗接种及时进行疫苗接种是黑猪健康养殖的重要措施之一。

疫苗能有效预防猪病和减轻疾病传播的风险。

咨询兽医建议,制定适当的疫苗接种计划,并确保按时接种。

3.2 疾病监测定期监测黑猪的健康状况对于预防疾病的爆发至关重要。

观察黑猪的食欲、行为和体温等指标,并及时记录异常情况。

发现异常症状,及时请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3.3 环境卫生管理保持圈舍环境的清洁与卫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环节。

淮南猪优良品系——豫南黑猪

淮南猪优良品系——豫南黑猪

淮南猪优良品系——豫南黑猪
作者:暂无
来源:《乡村科技》 2013年第11期
豫南黑猪是在信阳淮南猪纯种选育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育种理论和技术培育而成的优质瘦
肉型猪新品种,是我国著名的地方优良猪种之一,2008年通过了国家淮南猪原产地标记注册。

豫南黑猪产区主要集中在淮河上游南部地区的新县、商城、罗山、光山、固始、淮滨、潢川、息县、平桥等县区,驻马店及安徽阜阳等地市的部分县区也有少量分布,但70年代以来,由于各地纷纷引入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夏等国外猪种,使豫南黑猪分布区很快缩小到新县及
其周边县的部分乡镇,已不足原产区的1/6,现存栏量约60万头。

豫南黑猪属华北黄淮海黑猪类型,按头形可分为“齐嘴大耳型”和“尖嘴小耳型”。

体态
中等,被毛黑色,四肢有力;6 月龄公猪体重和体长分别为51.1 千克和108.4厘米,母猪分
别为53.4千克和108.4厘米。

豫南黑猪以肉质良好、繁殖力强为突出特色,不单纯追求瘦肉率指标,强调“优质、抗逆、高产、高效”的综合表现,具有生长快、瘦肉率高、耐粗饲、抗病力强、肉味鲜美等特点。


过十几家育种与协作单位、上百名科技人员连续多年的科研攻关,“豫南黑猪”的主要技术经
济指标和数量、群体状态都达到或超过了预期的目标。

豫南黑猪的品种形成贯穿于淮河两岸居民发展养猪业的全过程,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产区内居民家庭经济的重要支柱,为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作出了
巨大贡献。

黑猪养殖方案

黑猪养殖方案

黑猪养殖方案1. 引言黑猪养殖是一种传统的猪肉生产方式,也是一种养殖方式,其肉质鲜美,口感独特。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增加,黑猪养殖逐渐成为了一个受关注的养殖项目。

本文将介绍黑猪养殖的方案,包括饲养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2. 饲养环境黑猪对饲养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饲养环境因素:2.1 温度黑猪对温度要求较高,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8°C到24°C。

在饲养过程中,需要保持饲养环境的稳定温度,并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对黑猪的不良影响。

2.2 通风黑猪饲养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以保证空气的新鲜度。

在高温季节,应增加通风设施,提供充足的氧气供应。

2.3 光照适当的光照对黑猪的饲养非常重要。

黑猪需要充足的自然光照,以维持其正常的生长和发育。

3. 饲料与营养黑猪的饲料和营养需求直接影响着其生长和肉质的品质。

以下是一些饲料和营养方面的要点:3.1 饲料品质黑猪的饲料应选择高品质的饲料,包括精细加工后的饲料和新鲜的青饲料。

应避免使用含有有害添加剂和过量酸碱度的饲料。

3.2 营养均衡黑猪的饲料应保持营养均衡,包括合理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

可以根据黑猪的生长阶段和需求,调整饲料的营养成分。

3.3 水源提供充足、清洁的饮用水对黑猪的健康和生长非常重要。

饮水设施应该保持干净,经常清洗和消毒,以预防疾病传播。

4. 疾病防控黑猪养殖中,疾病的防控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疾病防控措施:4.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黑猪的生长情况和健康状况。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预防疾病发生和传播。

4.2 疫苗接种按照兽医的建议,定期给黑猪接种疫苗,提高其免疫力,预防疾病。

4.3 环境卫生保持黑猪饲养环境的卫生,及时清理粪便和污物,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传播。

5. 养殖技术黑猪养殖需要掌握一些养殖技术,以提高养殖效益。

以下是一些养殖技术的要点:5.1 发情配种在黑猪发情期,及时进行配种。

生态黑猪饲养管理技术

生态黑猪饲养管理技术

生态黑猪饲养管理技术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的重视,生态养殖也逐渐受到关注。

在生态养殖中,黑猪因其独特的肉质和口感备受青睐。

生态黑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对于保障其品质和产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生态黑猪饲养管理技术,以供参考。

一、合理的饲料配制生态黑猪饲养管理技术首先要注重合理的饲料配制。

合理的饲料配制不仅可以保障猪只的健康和生长,还可以确保黑猪肉的美味和口感。

生态黑猪在生长期间需要充分的蛋白质、能量和维生素,因此饲料的配制应注重均衡饲养,注意控制猪只的蛋白质和能量摄入比例,避免生态黑猪过度肥胖或营养不足。

生态黑猪饲养管理技术中,也要注意给黑猪提供适当的添加剂,如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以补充饲料的不足,提高猪只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对于生态饲养的黑猪来说,也可以适当添加一些野菜、草本植物等天然饲料,以增加黑猪的抗病能力和改善肉质口感。

二、合理的饲养环境合理的饲养环境对于生态黑猪的健康和生长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生态黑猪需要一个干净、通风良好的饲养环境,避免污染和疾病的传播。

饲养房的建造要符合生态环境的要求,尽量减少猪只之间的接触,保障猪只的健康。

在饲养环境中,还要保证黑猪的饮水和采食安全,尽量避免因环境污染导致黑猪的生长受到影响。

生态黑猪饲养管理技术中,也要重视饲养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控制。

适宜的饲养环境温度和湿度可以提高黑猪的食欲和免疫力,保障黑猪的生长和生产。

在饲养房内需要安装相应的温度和湿度调节设备,以维持一个适宜的饲养环境。

三、科学的饲养管理科学的饲养管理是生态黑猪饲养管理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科学的饲养管理除了包括饲料的配制和饲养环境的管理外,还需要注重黑猪的饲养周期、分群管理和饲料的精确投喂等方面。

合理的饲养周期规划可以保证猪只的生长和生产效率,分群管理可以避免黑猪之间的争斗和压力,提高猪只的饲养效益,而精确投喂可以避免饲料的浪费和猪只的过度肥胖。

科学的饲养管理还需要注重黑猪的免疫保健和疾病防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 分娩 母 猪 饲养 管 理 : .1 3 母猪 从 预 产 前 5天 开始 , 逐 要 日减 量 , 分娩 当 日要停 料或饮 一 些温 麦麸 水 、 小米 汤等 。 保
证充 足饮水 , 少肠 内粪便 , 利分 娩 。分娩 后 8 1 减 以 ~ 0小 时
母 猪 4 5月 龄 有 发 情 表 现 , 重 达 8 g可 初 配 公 ~ 体 0k 猪 5月 龄 性 成 熟 , 重 达 8 g可 初 配 。 后 备 公 猪 lO 日 体 5k 8 龄 平 均 体 重 8 , 均 日增 重 05 ; 备 母 猪 1 1 日龄 9 平 . 8 后 8
视母 猪 体 况 可 给 02 05k .~ . g饲 料 . 2天 开 始 喂 料 . 第 日喂
量 1 g左 右 , 后 逐 日增 加 O5k , 到 增 加 至 标 准 量 为 k 以 . g直
体重 9 g 2k ,平均 日增重 05 g . k 。初产 母猪 平均 窝产 仔数 9
l.7头 ,育 成 率 9 09 O% 以 上 :经 产 母 猪 平 均 窝 产 仔 数 1 2
止 。安 装保 温设 备f 安保 温灯 、 垫料 等1保 证 仔猪 就寝 区 铺 ,
温 度 在 3 ℃左 右 0 332 乳 猪 饲 养 管 理 : 猪 离 开 母 体 后 . 及 时 用 干 毛 巾 .. 仔 要
河 毒粒 篱 兽垒
2 年第1)4 0 (3 第期 1 0 卷
浅 谈 豫 南 黑 猪 的 特 点 及 其 饲 养 管 理
宋 元 冬 曾 . 萍
( . 南省 畜禽 改 良站 , 南 郑 州 1 河 河
4 0 0 ;. 5 0 8 2郑州 市饲 料兽 药监 察所 )
中 图 分 类 号 :8 8 ¥2 . 4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编 号 :O 4 5 9  ̄0 00 — 0 5 0 1 0 — 0 0 1) 0 1 — 2 4
引 种 时 应 或 二 级
豫南黑 猪是 我省 20 0 8年 培 育 成 的 优 质 瘦 肉 型 猪 新 品
1 品 种 特 性 和 外 貌 特 征
11 品 种 特 性 .
繁育场 引进 . 不得从 疫 区引进 种猪 种猪 符合 D 4 / 50 B 1 9— T
20 0 9标 准 . 公 猪 一 级 以 上 . 猪 二 级 以上 . 可 入 选 种 种 母 方 猪 引 进 后 . 先 进 入 隔 离 圈 . 隔 离 圈 内观 察 l~ 0天 , 首 在 53 经
公 猪每 天配 种 1 2次 . 续 4 5天时休 息 1天 ~ 连 ~
32 .. 认 真 做 好 日常 生 产 记 录 , 录 内容 包 括 引 种 、 种 、 4 记 配
产仔 、 哺乳 、 断奶 、 转群 、 料消 耗 以及 销 售 、 亡 等 , 饲 死 资料
应尽 可 能长期 保存 33 分 娩 舍 管 理 .
兽 医检 查确 定健 康合 格后 . 可供 繁殖 使用 方
32 种 猪 管理 .
321 科 学 调 教 试 配 种 猪 . 试 配 时 采 用 发 情 良 好 、 情 .. 在 性
温顺 、 体相 近 的种猪 进行 凋 教 。成 年公 猪每 月应 鉴定 一 个
次 精液 品质 . 现问题 及 时解 决 。 季注 意给公 猪 降温 , 发 夏 多 用 冷 水 冲 洗 阴 囊
头. 育成 率 9 5%以上
22 肥 育 性 能 .
在 中等 营 养 水 平 下 ( 期 D :29 &g C : 前 E 1 .8MJ , P 1 6% ; 后
32 .2 公 猪单 圈饲 养 .待 配母 猪 应 个 体相 近 群 饲于 一 栏 .
r~ 6 8头 )有 利 于 发 情 。按 体 重 大 小 强 弱 分 群 . 别 进 行 饲 , 分 养 . 养 密 度 要 适 宜 . 证 猪 只 有 充 足 的 躺 卧 空 间 饲 保 323 实 施 科 学 配 种 大 力 推 广 猪 人 工 授 精 技 术 后 备 母 .. 猪 一 般 在 6月 龄 后 的 第 2个 发 情 期 内 实 施 首 次 配 种 . 夏 天 , 种 宜 在 气 温 凉 爽 的 早 晚 进 行 . 天 一 般 在 上 午 成 年 配 冬
豫 南黑 猪 耐粗 饲 , 饲养 . 殖 率 高 , 病 力 强 . 体 易 繁 抗 胴
瘦 肉率 较 高 , 间脂 肪 高 . 肌 肉色鲜 红 、 味道 香 浓 , 传性 能 遗
稳 定 . 交 优 势 显 著 杂
12 外 貌 特 征 .
豫南黑猪体 型 中等 , 毛黑 色 ; 中等大小 , 短粗 , 被 头 颈 嘴
种 . 适合 集 约化 猪 场饲 养 . 适 合农 村 小规 模 饲 养或 散 既 又 养: 既适 合现 代技 术 作瘦 肉猪生 产 的杂 交母 本 . 能作 标 又 准 品种 生产 高端 优 质猪 肉 .满 足 市场 对猪 肉 的高 标准 要
求 . 是 利 用 生 态 养 殖 方 法 生 产 优 质 安 全 高 档 猪 肉 的 理 想 更 品 种 . 有 良好 的 推 广 应 用 前 景 具 豫 南 黑 猪 体 质 健 壮 . 情 温 顺 . 具 有 淮 南 猪 繁 殖 性 性 既 能 好 、 粗 饲 、 病 性 强 、 应 性 强 、 质 好 的 优 点 , 具 有 耐 抗 适 肉 又 杜 洛 克 猪 生 长 速 度 较 快 、 肉率 高 等 优 点 瘦
较 长 , 部较 宽有 少 量皱 纹 , 中等大 , 额 耳 耳尖 下 垂 ; 背腰 平
直 , 稍大 , 臀丰满 , 蹄 健壮结实 。 年 公猪体重 10 g 腹 腿 肢 成 6 k 以 上 , 年 母 猪 体 重 10k 成 8 g以上 。公 猪 睾 丸 发 育 良好 , 欲 性
旺 盛 。 母 猪 乳 房 发 育 良好 , 头 7对 以上 , 列 整 齐 乳 排 2 生 产 性 能 21 繁 殖 性 能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