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部件-燃烧室
燃气轮机结构-燃烧室

第三章燃气轮机3.1概述(1)燃烧室功用及重要性1.保证燃机在各种工况下,将燃料化学能转换为热能,加热压气机压缩的空气,用于涡轮膨胀做功。
2.燃烧室是燃机的主要部件之一,燃机的性能、可靠性、寿命皆与它有密切关系。
(2)燃烧室的工作条件①燃烧室在高温、大负荷下工作②燃烧室在变工况下工作③燃烧室在具有腐蚀性的环境下工作④燃烧室内的燃烧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⑤燃烧室中的燃烧在高速气流及贫油混合气情况下进行(“空气分股”、“减速扩压”、“反向回流”)(3)燃烧室的设计要求①不同工况下,燃烧室工作应稳定②燃烧要安全③燃烧室具有最小的流体阻力④燃烧室出口温度场应能满足涡轮的要求⑤在任何使用条件下,燃烧室都应该迅速、可靠地启动点火,且联焰性好⑥工作寿命长⑦燃烧室的尺寸和质量要小⑧排气污染应能满足国家标准要求⑨检视、装拆和维修应当方便3.2三种基本类型燃烧室的结构概述(1)分管燃烧室1.结构特点管形火焰筒的外围包有一个单独的壳体,构成一个分管,沿燃气轮机周围6-16个这样的分管,各分管用传焰管连通,以传播火焰和均衡压力。
2.优点:①装拆、维修、检修方便②因各个分管的工质流量不大,调试容易,实验结果比较接近实际情况3.缺点:①装拆、维修、检修方便②因各个分管的工质流量不大,调试容易,实验结果比较接近实际情况(2)环管燃烧室1 .结构特点:若干个火焰筒均匀排列安装在同一个壳体内,相邻火焰燃烧区之间用传焰管连通。
2.优点:①适合与轴流式压气机配合,布局紧凑、尺寸小、刚性小;②气流转弯小,流体阻力小,热散失亦小;③调试比较容易,加工制造的工作量比分管小。
3.缺点:①燃烧室出口温度场沿周向不够均匀;②燃烧室的流体损失较大;③耗费的材料、工时较多;④质量较重。
(3)环形燃烧室1.结构特点:内、外壳体与环管燃烧室类似,但火焰筒却有很大差别。
在内外壳体之间的环形腔中,布置了一个呈环形的火焰筒,即火焰筒内外壁构成环形主燃区。
航空发动机部件-进气道

➢混合式:混合式超音速进气道由外压式和内压式 组成。超音速气流在进气道以外压缩后, 仍然是 超音速, 再进入进气道以内继续压缩, 通过喉部 或扩张段中的正激波转变为亚音速。
➢由于混合式超音速进气道兼有外压式和内压式 进气道的优点, 飞行马赫数大于2.0 的飞机上 很多采用混合式进气道。
亚音速进气道性能参数
➢3.空气流量
➢单位时间流入进气道的空气质量称为空气流量。 ➢单位是:公斤/秒。
qm,a AV K
po* T0*
A0q(Ma)
➢影响流量的因素有: 大气密度, 飞行速度和 压气机的转速。
➢大气密度越高, 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流量越多,而大 气密度受大气温度和飞行高度的影响
➢流动损失:当大气温度和飞行速度一定时,流动 损失大,冲压比低;
➢飞行速度:当大气温度和流动损失一定时,飞行 速度大,冲压比高;
➢大气温度:当飞行速度和流动损失一定时,大气 温度高,冲压比低。
• 大气温度是随着飞行高度而变化的。
• 当飞行速度和流动损失一定时,在对流层内, 随着飞 行高度的增高, 大气温度下降, 所以冲压比上升;
➢ 大气温度越高, 则空气的密度越低; ➢ 飞行高度越高, 空气的密度也越低;
➢飞行速度越大, 则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流量也越多;
➢压气机转速越高, 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流多。
• 4.流量系数
• 进气道远前方截面的面积与进气道唇口处的面 积的比值为流量系数。
•
i
AO Ai
• 进气道流量系数的变化规律
• 当V=0,Ma=0时,i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调研报告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调研报告一、航空发动机的分类有两种基本类型的燃烧室:单管燃烧室和全环燃烧室,环管燃烧室是介于单管燃烧室和环形燃烧室中间的一种,它将多个筒状燃烧室安装在一个共同的环形机匣内。
二、航空发动机结构见图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涡轮是利用高压气体膨胀做功带动压气机器其他发动机附件的(包括增压泵、发电机、螺旋桨等),位置又在燃烧室的后面,燃烧室前面的是压气机。
涡轮前燃气温度一般不超过1200摄氏度,现代的单晶涡轮叶片使用高强度的合金制成的。
图中站位6就是涡轮。
关于材料:镍基高温合金是以镍为基体(含量一般大于50%) 在650~1000℃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抗氧化、抗燃气腐蚀能力的高温合金。
在镍基铸造高温合金中发展出了定向结晶涡轮叶片和单晶涡轮叶片。
定向结晶叶片消除了对空洞和裂纹敏感的横向晶界,使全部晶界平行于应力轴方向,从而改善了合金的使用性能。
单晶叶片消除了全部晶界,不必加入晶界强化元素,使合金的初熔温度相对升高,从而提高了合金的高温强度,并进一步改善了合金的综合性能。
航空燃气轮机燃烧室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扩压器(Diffuser),机匣(Case),帽罩(Cowl),油喷嘴(Fuel Nozzle),旋流器(Swirler),头部端壁(Dome),火焰筒(Liner)。
火焰筒上开有各种孔,主燃孔,掺混孔,气膜冷却孔。
下面分别介绍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1)扩压器:降低压气机出口流速,恢复动压头,利于燃烧室组织燃烧;(2)机匣:用于安装火焰筒,连接发动机压气机部分和涡轮、加力燃烧室部分,是承力件;(3)喷嘴:用于燃油雾化;(4)旋流器:使气流旋转,产生回流区,稳定燃烧过程;注:目前发展趋势为,将上述二者结合,称之为空气雾化喷嘴;(5)帽罩:使空气按照环腔、头部所需量分股时,流动不发生分离,减小流动损失;(6)火焰筒:燃烧室承温部件,火焰筒上开有各种孔,实现(气量分配、前述的设计理念)在其间气液两相流稳定高效燃烧,并与冷气掺混,满足出口温度分布需要,同时壁面采取有效的冷却防护措施,防止烧坏。
涡扇发动机工作原理

涡扇发动机工作原理
涡扇发动机是一种常用于现代航空器的发动机,它是通过利用涡轮驱动来产生推力的。
涡扇发动机由多个关键部件组成,包括压缩机、燃烧室、涡轮组和喷管。
首先,气体通过涡轮引导器进入涡轮驱动的压缩机。
压缩机中的转子通过高速旋转将气流压缩,使其达到高压状态。
然后,高压气体进入燃烧室。
在燃烧室中,燃料被注入并点燃,与大量的空气混合。
这个燃烧过程释放出热能,将气体加热到高温高压状态。
燃烧后的气体会以极高的速度通过喷嘴排出,产生向后的推力。
接下来,高温高压的燃烧气体流经涡轮组。
涡轮组包括高压涡轮和低压涡轮,它们被连接在一起,并沿相反方向旋转。
当燃烧气体穿过涡轮组时,涡轮的旋转运动会带动涡轮引导器和压缩机的转子旋转。
最后,燃烧气体通过喷管排出机外,产生推力。
喷管的形状和设计可以进一步增加喷出气体的速度和推力。
涡扇发动机的推力由排气速度和气流质量流量决定。
总的来说,涡扇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压缩机将空气压缩,然后在燃烧室中加热并释放能量,最后通过涡轮驱动来产生推力。
这种设计使得涡扇发动机具有高效、高推力和低噪音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现代航空器。
氢能航空发动机原理

氢能航空发动机原理一、概述氢能航空发动机是一种以氢气为燃料,通过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燃气,驱动涡轮机旋转,从而驱动飞机飞行的新型航空发动机。
本文将详细介绍氢能航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分类、组成和特点。
二、工作原理氢能航空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氢燃料燃烧:氢气在燃烧室中与氧气混合,通过点火装置点燃,产生高温高压燃气。
2. 燃气驱动涡轮机:高温高压燃气通过涡轮机,带动涡轮机旋转,从而驱动发动机的其他部件。
3. 发动机驱动飞机:发动机驱动飞机飞行,完成飞行任务。
根据工作原理,氢能航空发动机可分为单转子型和双转子型两种类型。
单转子型发动机只有一个涡轮机,适用于中小型飞机;双转子型发动机有两个涡轮机,适用于大型飞机。
三、组成氢能航空发动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燃烧室:燃烧室是氢能航空发动机的核心部分,负责氢燃料的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燃气。
2. 涡轮机:涡轮机是氢能航空发动机的动力输出部分,通过高温高压燃气驱动涡轮机旋转。
3. 喷管:喷管是氢能航空发动机的排气装置,负责将高温高压燃气排出,同时控制燃气流量,保证发动机稳定运行。
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氢能航空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控制发动机的各项参数,保证发动机稳定、安全、高效运行。
氢能航空发动机的特点包括:燃料清洁、环保、高效;热效率高,燃油消耗率低;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飞机。
四、分类氢能航空发动机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按燃料类型分类:可以分为纯氢发动机和混合氢发动机。
纯氢发动机只使用氢气作为燃料,而混合氢发动机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燃料,如天然气等。
2. 按涡轮机类型分类:可以分为涡扇型和涡轴型。
涡扇型适用于大型飞机,而涡轴型适用于中小型飞机。
3. 按点火方式分类:可以分为电火花点火和电子燃油喷射点火两种方式。
电火花点火是通过高压电火花点燃氢气,而电子燃油喷射点火是通过电子喷射器控制燃料与氧气的混合比例。
第十三章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资料讲解

3、燃烧完全
燃烧完全系数:
燃烧完全程度室发动机重要的经济指标,用燃烧效率来衡量。 燃烧效率(考虑了散热效应):
热循环效率:
4、出口温度场符合要求
燃烧室出口的燃气流向涡轮 叶片,考虑到高速旋转的涡 轮叶片承受应力已经很大, 再加上高温气流的冲击,工 作条件十分恶略。于是要求 燃烧室出口气流温度场符合 涡轮叶片高温强度的要求, 不要有局部过热点,以保证 涡轮的正常工作和寿命。
三、对主燃烧室的性能要求
1、点火可靠 1)能在进口±50℃范围内实现良好的地面起动 2)高空熄火后能够再点火,保证安全 3)能在8-12km的高度实现可靠点火
发动机的点火高度是评定飞机或发动机的一个性能指标,目前达到的高度为89km,采取补氧等措施后可达12-13km。提高点火高度,也是目前研究的主要 课题。 2.燃烧稳定 要求燃烧室在点燃以后,必须: 1)在规定的全部飞行高度、速度范围内都能稳定燃烧,不被吹熄 2)在a=2-50的范围内能稳定燃烧 3)避免不稳定燃烧(振荡燃烧)
可见,燃烧室是动力机械的能量发源地,室发动机中的主要部件之一。 二、燃烧室工作特点 (1) 进口气流速度很大 (2) 燃烧室容积很小(容热强度大) (3) 工作温度高(2500K) (4) 出口气流温度T4受到涡轮叶片的强度的限制,不能过高 (5) 进口参数变化大
因此一个好的燃烧室必须在这些参数变化范围宽广的状态 下保证正常工作,至少不能熄火,以便保证发动机能发出 推力,飞机能安全飞行。而且,这一任务必须以最小的压 力损失、在有限的可用空间里释放出最大的热量、高效低 污染地实现,亦即高效、高强度、低污染的实现。
3. 沿叶高温度分布应符合中间高两端低的要求-等强度原则。
5. 压力损失小
气流流经燃烧室要产生压力损失。它主要包括摩擦损失、扩压损失、 穿过火焰筒的众多大小孔产生的进气损失、掺混损失以及燃烧加热引 起的热阻等等。
燃烧室结构及空气流量分配分析

燃烧室结构及空气流量分配分析摘要:燃烧室是发动机的三大部件之一,燃烧室工作好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
空气流量分配是燃烧室设计的基本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得出典型燃烧室结构形式,对直流、回流燃烧室结构和气流流程进行分析。
关键词:直流回流流量分配1.绪论燃烧室是发动机三大部件之一,将从压气机出来的高压空气与燃油进行混合,并使混合气体进行燃烧。
在燃烧室内,燃料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用以驱动涡轮作功。
燃烧室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热能的转化和利用,影响到发动机功率输出。
燃烧室按照其气流流动方向可以分为直流型燃烧室和回流型燃烧室。
不同类型燃烧室对气流产生影响不同。
流量分配是燃烧室设计中重要内容,影响到燃烧室点火、火焰稳定、燃烧效率、总压损失等,进而影响到燃烧室的工作特性。
本文为得到直流、回流燃烧室流量分配的初步数据,采用面积法分析直流燃烧室和回流型燃烧室流量分配。
同时对直流、回流燃烧室结构和气流流程进行分析。
通过对直流型燃烧室和回流型燃烧室结构进行分析对比,得出不同燃烧室工作方式的区别,掌握不同类型燃烧室工作特性。
通过计算分析燃烧室的流量分配,得出不同类型燃烧室流量分配情况,为燃烧室优化设计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1.直流、回流燃烧室结构分析2.1直流燃烧室一种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属于直流型燃烧室,气流在火焰筒内直流而过,方向基本不改变。
主要组成包括火焰筒、燃烧室机匣,左、右燃油集流管、辅助燃油集流管,旋流器,电点火器等。
火焰筒是由围绕中心轴线的两个环形壳体组成,是空气与燃油混合燃烧的装置。
火焰筒壳体上分布有进气孔,为燃烧和冷却空气提供气流通路。
左右燃油集流管由14个燃油喷嘴组成,与辅助燃油集流管共同为燃烧室提供燃油。
旋流器位于火焰筒头部,空气经旋流器进入火焰筒,与燃油充分混合,并形成稳定的火焰燃烧区域。
从压气机进入到燃烧室的气流分成两股,一股经旋流器和燃烧室头部的小孔进入燃烧室中,与燃油进行混合并充分燃烧。
柴油机的结构特点 燃烧室部件 活塞 气缸 气缸盖

组成方式
• 活塞头、活塞裙和活塞杆用柔性螺栓连接。
• 1、活塞头:由耐热合金钢组成;活塞头顶 部成下凹形,利于扫气和受热后自由膨胀, 也利于燃油(fuel)和空气混合;活塞头内部 支撑(薄壁强背);周向凹槽供拆卸活塞 起吊工具使用;
• 低置活塞环,提高活塞顶岸高度。
• 2、活塞裙:由耐磨合金铸铁制造;由于不 受侧推力和属于直流扫气,活塞裙比较短可 以降低发动机的吊缸高度。
安装活塞环时搭口应错开并且相邻环搭口方 向要彼此相反,这样可减少漏气、防止划痕。
密封环间隙
• 密封环的间隙分为搭口间隙(开口间隙)、 天地间隙(平面间隙或端面间隙)及环背 间隙。
• 搭口间隙为工作状态下切口的垂直距离; • 天地间隙为环端面与环槽上或下面的垂直
间隙。 • 活塞环的天地间隙和搭口间隙一般为第一、
裙部来承担
• 3、活塞通过活塞销直接与连杆的小端相连,在运动时 活塞与气缸壁之间产生侧推力
• 4、活塞底部与曲轴箱连通,气缸多采用飞溅润滑,气 缸壁上流下的润滑油直接流入曲轴箱内。
• 优点:结构简单、紧凑、轻便,发动机高 度较小。
• 缺点:由于运动时有侧推力,活塞与气缸 壁之间的磨损较大。
• 适用:目前高速及中速柴油机都采用这种 构造形式。
外切槽扭曲:放在第二、三道,切槽朝下安装。
此两种常在中速机上用。
a:矩形环 b:梯形环 c:倒角环 d:内切槽 扭曲环
e:外切槽 扭曲环
内切槽环切槽朝上,外切槽环切槽朝下
图2-6 气环的断面形状
搭口形状
直搭口: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斜搭口: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气密性较好。
搭口一般为30-45°,45°较多。 重叠搭口:气密性好,但容易折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力、惯性力产生的静载荷和振动载荷,还受热应
力和热腐蚀的作用。
组成与工作原理
➢扩压器 ➢火焰筒 ➢外壳 ➢内壳 ➢涡流器 ➢喷咀 ➢点火器
➢原理: ➢空气分股、反向回流、非均匀混合气
➢特点
➢工作条件恶劣、局部过热、热腐蚀和热疲劳; ➢承受气体压力、轴向力、惯性力和气流脉动交变
力;
➢燃烧室后面有高速旋转的涡轮;
➢旋流器: ➢形成火焰筒头部的回流区,降低气流速度,
在火焰筒头部形成稳定的火源,保证燃烧室 稳定工作。
冷却气进 口
掺混 口
补燃 口
旋 流 器 叶 片
空气进 气方向
旋 流 器 叶 片
旋 流 器
传焰 管
4、燃油喷嘴
➢将燃油雾化,加速混气形成,保证稳定燃烧 和提高燃烧效率。
➢常用的燃油喷嘴有:
燃烧稳定
➢要求燃烧室在点燃以后,必须在规定的全部 飞行高度、速度范围内都能稳定燃烧,不被 吹熄。
➢衡量燃烧稳定性,是指在一定的进口气流参 数条件下,稳定燃烧的混气浓度范围。稳定 燃烧的混气浓度范围越宽,表示燃烧稳定性 越好。
恶劣的工作条件
➢气象条件和机动飞行会造成燃烧室进口气流 不稳定,不均匀;
一级扩压的扩压器
二级扩压的扩 压器
突扩扩压器
2、燃烧室壳体
➢燃烧室壳体用来构成二股气流通道,在环管 和环形燃烧室中,燃烧室壳体由内、外壳体 组成,为空气分流、掺混和混气形成提供空 间。
形成环 形空间
3、火焰筒
➢燃烧室的主要构件,是组织燃烧的场所,由 涡流器(旋流器)和火焰筒筒体等部分组成。
➢火焰筒表面积和燃烧室之比较大,用于冷却 的空气流量大;
➢燃烧室出口温度场不均匀,承受载荷依靠内 壳体,钢度差,燃烧室较重
2、环管燃烧室
➢结构特点: 燃烧室的内、外壳体构成环形气流通道,
若干个管式火焰筒,沿圆周均匀安装在环形 气流通道里,相邻火焰筒燃烧区之间用传焰 管联接。
优点:
➢试验和修正仍较方便,可以截取1~3个火焰 筒进行调试,所需试验设备不是很大;
压力损失小
➢压力损失主要包括气流流动过程中由于摩擦、 掺混、突扩和进气等造成的流阻损失,以及由 于燃烧加热引起的热阻损失。
➢使气流总压下降,影响发动机的推力和经济性。
尺寸小、重量轻
➢减少重量,可以提高发动机的推重比,增加 飞机机动性;
➢缩短长度,不仅可以减轻燃烧室的质量,还 可以缩短压气机和涡轮的距离,减轻机匣和 转子的质量,并增加轴的刚性;
➢离心喷嘴; ➢气动喷嘴; ➢蒸发喷嘴; ➢甩油盘喷嘴。
双油路离 心喷嘴
旋流 器
主油路
副油路
单油路 离心喷
嘴
蒸发管喷嘴
点火器
➢在起动和高空熄火的时候形成点火源
➢间接点火:形成小股火焰,点燃工作喷嘴的 燃油,点火能量大,高空再点火较易实现, 但结构复杂,重量较大;
➢直接点火:用电嘴直接点燃火焰筒头部的混 合气
飞机发动机原理
—发动机部件
燃烧室
主要内容
➢燃烧基本理论 ➢燃烧室基本类型 ➢燃烧室基本构件的结构 ➢排气污染及减少排气污染的主要措施 ➢燃烧室主要零件常用材料和防护涂层
➢燃烧室
用来将燃油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将压 气机增压后的高压空气加热到涡轮前允许的 温度,以便进入涡轮和排气装置内膨胀做功。
➢减少燃烧室直径,可缩小发动机径向尺寸减 少短舱的迎风面积。
排气污染少
➢在燃烧过程中,由于缺氧燃烧不完全,或局 部高温富油,以及雾化质量较差形成大的雾 滴等原因,产生一氧化碳、烟粒、氮氧化合 物和未燃碳氢等污染物。
燃烧室基本类型
➢为了满足燃烧室的基本功能,都采用了扩压 减速、空气分股、反向回流、非均匀混合气 成分等基本措施;
➢若结构设计得当,检查和装拆较方便,可单 独更换火焰筒;
➢环形截面积利用率高,并能与轴流压气机和 涡轮通道平滑衔接,流体损失小。
涡喷6发动机燃烧室
3、环形燃烧室
➢结构特点: ➢燃烧室的内、外壳体构成环形通道,通道内
安装一个由内、外壁构成的环形火焰筒,因 而燃烧是在环形的燃烧区和掺混区进行的。
优点:
燃烧室的主要要求
➢点火可靠 ➢燃烧稳定 ➢燃烧完全 ➢燃烧室出口温度场符合要求 ➢压力损失小 ➢尺寸小、重量轻 ➢排气污染少
点火可靠
➢在启动发动机和空中再点火时,要求燃烧室 能可靠地点火,迅速启动并转入正常工作。
➢点火高度:飞机在空中熄火后重新可靠启动 的高度;
➢点火特性线:在一定进气条件下,可靠点火 的混气浓度范围所形成的点火包线,用余气 系数表示。
➢ 燃烧完全系数:燃料燃烧时实际放热量和燃料完全 燃烧时的理论放热量之比;
➢ 燃烧效率:燃料燃烧时,实际用于加热的工质的热 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时的理论放热量之比。
燃烧室出口温度场符合要求
➢除燃烧室点火过程的 短时间以外,火焰不 得伸出火焰筒;
➢沿圆周方向,温度尽 可能均匀;
➢沿叶高(径向)温度 符合等强度要求。
在整个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热力循环中,燃 烧室完成加热过程。
对燃烧室基本要求
➢油气比
➢ 指在燃烧过程中实际供给的燃料质量流量和空气质 量流量之比。
油气比
•
f
mf
•
ma
➢余气系数
➢ 实际空气量和理论空气量之比。
为保证燃料完全燃烧, 所供应的空气量,称
为实际空气量
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 燃烧所需的空气量,
单管燃烧室 传焰管
优点:
➢试验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正比较容易,不需要庞大的试验设 备;
➢维护、检查和更换比较方便,不需要分解整 台发动机;
➢从发动机总体结构上,与离心式压气机的配 合比较协调。
缺点:
➢环形截面积利用率低,因而燃烧室内气流平 均速度大,这对于稳定燃烧是不利的,总压 损失也大;
➢在高空依靠传焰管传递起动火焰,起动性能 差;
➢发射武器或机动飞行时操纵油门杆过猛造成 燃烧室瞬时过分富油和贫油;
➢ 加力燃烧室的振荡燃烧,使燃烧不稳定,甚 至导致燃烧室结构损坏。
燃烧完全
从经济性考虑,希望供入燃烧室的燃料能完全燃 烧,使化学能尽可能的完全释放出来,转变为热能, 并用于加热工质,提高发动机的作功能力。
➢ 衡量燃烧完全程度,常用燃烧完全系数和燃烧效率 来表示:
把几个单独的火焰筒放在一 个环形外壳内。火焰筒之 间有联焰管进行传焰
火焰筒和壳体都是同心 环形结构,无需联 焰管
1. 调试用气量少;
2. 单个喷嘴容易与气流配
合达到要求;
主 要
3. 单独的小燃烧室本身强 度和刚性好;
优 点
4. 装拆维护方便。
1. 迎风面积最小; 2. 用含1~3个火焰筒的试件
就可以做试验,无需很大 的气源
称为理论空气量
余气系数
空气 流量
•
L L0
ma
•
mf L0
燃油 流量
➢当量比
➢实际燃料量和理论燃料量之比
当量
•
•
比
mf ma 1
1 L0
余气系数
➢
燃烧过程是在高速气流( 100~50m
气( =3.5~4.5)中进行;
s
)和贫油混合
➢ 燃烧室的零件是在高温、高负荷下工作,承受由气
3. 火焰筒刚性差; 4. 装拆维修困难。
燃烧室基本构件
• 燃烧室由: • 扩压器、壳
体、火焰筒、 燃油喷嘴和 点火器等基 本构件组成
1、扩压器
功用:
➢降低从压气机流出的气流速度,以利于组织 燃烧。
➢气流在扩压器的扩张形通道里面减速增压。 ➢一级扩压的扩压器; ➢二级扩压的扩压器; ➢突扩扩压器。
3. 供油和供气匹配较好; 4. 外壳是承力件,有利于提
高发动机的强度和刚性。
1. 与压气机配合获得 最佳的气动设计, 压力损失最小;
2. 空间利用率最高, 迎风面积最小;
3. 可得到均匀的出口 周向温度场;
4. 无需联焰管,点火 时容易传焰。
1. 迎风面积最大,空间利 用率低,质量最大;
主 2. 与轴流压气机出口环形
➢由进气装置(扩压气)、壳体、火焰筒、喷 嘴和点火器等基本构件组成。
➢根据主要构件结构形式,燃烧室分为:单管 (分管)、环管和环形三种基本类型
1、单管燃烧室
➢结构特点: 燃烧室由若干个单管燃烧室组成,每个单
管燃烧室由一个管形的火焰筒及其外围单独 的外壳组成,沿发动机圆周均匀地分布,各 个单管燃烧室之间用传焰管(联焰管)联通,传 播火焰和均衡压力。
➢燃烧好,总压损失小; ➢燃烧室出口流场和温度场分布均匀; ➢燃烧室结构简单,重量轻,耐用性好; ➢冷却用气量少; ➢燃烧室轴向尺寸短,有利于减小转子跨度和
降低发动机总体质量。
单管燃烧室
环管燃烧室
环形燃烧室
结 构 特 点
每个圆管火焰筒有各自的外 壳,组成一个单管。各 个单管燃烧室之间有联 焰管进行传焰。
要
气流配合不好,很难得
缺
到周向均匀的温度场;
点 3. 需要联焰管,空中点火 起动性能最差;
4. 压力损失最大。
1. 气动布局较差,扩压器设 计较困难;
2. 也有联焰管,点火性能不 好;
3. 出口燃气周向温度场不如 环形燃烧室好;
4. 比环形燃烧室结构质量大
1. 调试时需要大型气 源;
2. 采用单个燃油喷嘴 ,燃油—空气匹配 不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