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教程-第八章 金融机构
财政与金融 高等教育出版社 章 (8)

二、金融市场的基本要素
(二)交易客体 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客体,亦称为交易对象,即金融
商品或资产,亦称为金融工具,其实质是同质的货币资 金。
(三)交易价格 金融市场的交易“价格”是利率。 (四)交易方式 金融市场的交易方式一般有两种(见图8-3)。
图8-3 金融市场的交易方式
非同质的千差万别 的商品
金融市场 以信用为基础的资 金的使用权与所有权的 暂时分离或有条件的让 渡
金融商品或资产
一、金融市场的概念及其特征
特征 (3)从交 易的目的看
(4)从交 易方式看
(5)从交 易价格看
续表
一般商品市场
金融市场
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 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要发 生所有权的转移
获得金融商品一定时 期的使用权或功能
一、金融市场的概念及其特征
金融工具,是以书面形式发行和流通,用来证明 金融交易金额、期限、价格等债权债务或所有权与使 用权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合法书面凭证或文件。金 融工具一般具有四个基本特征(见图8-6)。
图8-6 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
二、金融工具的种类
金融工具的种类,可以参照金融市场的分类 方法,即不同的金融市场有相应不同的金融工具。 一般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见图8-7)。
(4)理解和掌握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各自的基本特 点及其主要构成内容。
(1)初步把握利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进行融资、 投资的基本技能,弄懂票据、股票、债券和投 资基金等金融工具之间的区别;
(2)知道票据,重点是汇票和支票的使用方法; (3)知道金融市场各类交易重点是股票、基金交易
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我国股市10年零涨幅,而同期GDP涨近四倍, 还能说股市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吗?
第八章 金融机构往来的核算 新版

借:清算资金往来 924 000 贷:其他应付款 924 000
借:其他应付款
924 000
贷:活期存款——各收款人户 924 000
②根据提出代收票据金额,做会计分录:
借:活期存款——各付款人户 贷:清算资金往来
853 000 853 000
(2)提入票据的核算
①根据提入代收票据金额,做会计分录:
❖ 工商银行会计分录为:
❖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59259
❖ 金融企业往来支出——中央银行往来支出户 741
❖ 贷:向中央银行借款——再贴现户
60000
第二节商业银行往来的核算
❖ 一、同城票据交换(清算)的核算 ❖ 二、异地跨系统汇划款项转汇的核算 ❖ 三、同业拆借的核算
一、同城票据交换的核算
❖ 向中央银行借款是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申请借入的年度性、 季节性和日拆性借款,也称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贷款。
❖ 再贷款的目的,一是弥补商业银行临时资金短缺,发挥“银 行的银行”的作用;二是通过放松或紧缩银根,调节货币供 给,发挥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作用。
会计科目
❖ 向中央银行借款 ❖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入的款项。 ❖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借款性质进行明细核算。 ❖ 三、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归还中央银行的借
借:清算资金往来
854 000
贷:活期存款——各收款人户 854 000
②根据提入代付票据金额,做会计分录:
借:活期存款——各付款人户 1 133 000
贷:清算资金往来
1 133 000
(3)资金清算的核算
工行重庆某支行应收金额合计 =924000+854000=1778000
应付金额合计=853000+1133000=1986000 应付差额=1986 000-1778000=208000 会计分录为:
财政与金融课件第八章财政金融的的宏观调控

可编辑ppt
1
❖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 含义、目标、政策功能;掌握两项政策的工 具、分类及两项政策配合使用的必要性与配 合方式。
❖ 教学难点、重点: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工具、两项政策配合 使用的必要性与配合方式。
可编辑ppt
2
第十三章 财政金融的宏观调控 第一节 财政政策 第二节 货币政策 第三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20
2000年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 (1)继续发行长期建设国债,重点用于增加前两年国 债资金已安排的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采用财政贴息的 方式,继续支持国有企业技术改造;加大对西部开发和 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适当增加对科技和教育基础设施 的投入;
❖ (2)继续落实1999年已经出台的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2000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对行政事业单位增资和“三条保 障线”所需资金给予适当的补助。各级地方财政也要挖 掘潜力,积极筹措资金。
求,而汲水政策的调节对象是民间投资。
可编辑ppt
16
(二)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 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划分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中性财政政策
可编辑ppt
17
五、财政政策的工具
1、财政预算 2、税收 3、国债 4、公共支出 购买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 5、政府投资
可编辑ppt
18
1998年启动积极财政政策
可编辑ppt
3
第一节 财政政策
❖ 一、财政政策的概念 ❖ 二、财政政策的目标
❖ 三、财政政策的功能 ❖ 四、财政政策的类型 ❖ 五、财政政策的工具
可编辑ppt
4
一、什么是财政政策(201页)
财政与金融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财政导论答案一、略二、1.√ 2.× 3.√ 4.× 5.√ 6.× 7.√ 8.√ 9.√ 10.×三、1.D 2.B 3.A 4.A 5.B 6.D 7.A 8.A 9.A 10.A四、1.ABCD 2.ACD 3.BC 4.ABD 5.ABCD五、略第二章财政收入答案一、略二、1.√ 2.× 3.× 4.√ 5.× 6.√ 7.× 8.× 9.× 10.√三、1.C 2.D 3.C 4.D 5.A 6.D 7.B 8.A 9.B 10.C四、1.ABCE 2.ABCE 3.ABCE 4.ABC 5.BDE五、略第三章国债答案一、略二、1.√ 2.× 3.× 4.× 5.√ 6.× 7.× 8.√ 9.√ 10.×三、1.C 2.B 3.B 4.D 5.A 6.C 7.B 8.D 9.D 10.D四、1.ABC 2.ACD 3.ACD 4.ABC 5.AC五、略第四章税收答案一、略二、1.√ 2.× 3.× 4.× 5.√ 6.× 7.× 8.√ 9.√ 10.×三、1.B 2.B 3.B 4.B 5.B 6.C 7.B 8.D 9.B 10.C四、11.ACD 2.CD 3.ABC 4.ABD 5.BCD五、1.应纳消费税=117/(1+17%)×20%+10×0.5=25(万元)2.代扣代缴的营业税税额=(80-10)×3%=2.1(万元)3.应纳增值税=117/(1+17%)×17%-3.4=13.6(万元)4.工资薪金支出:合理的工资薪金总额100万允许全部扣除,不用调整;业务招待费:1000×5‰<60×60%,需要调增55万;职工福利费:100×14%=14万<20万,需要调增6万;职工教育经费:100×2.5%=2.5万>2万,不需要调整;职工工会经费:100×2%=2万<3万,需要调增1万;广告费:1000×15%=150万>100万,不需要调整;税收滞纳金:税收滞纳金不允许扣除,需要调增10万。
财政金融教程(第3版)课件:金融机构体系

“一个转换”,即转换实施对金融业宏观调控和防范与化 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方式。
“两个增加”,即增加反洗钱和管理信贷征信业两项职能。
财政与金融
我国金融监管机构主要有: 中国银监会,2003年4月成立,主要承担由中国人民银
行划转出来的银行业的监管职能等,统一监督管理银行业金 融机构及信托投资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
财政与金融
(二)金融体系的构成 现代经济条件下,各国金融体系一般由3个部分构成:中央
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1)中央银行是指代表国家对金融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制
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金融机构。它不对经济组织和个人办 理各种金融业务,中央银行在一国金融机构体系中居于领 导核心地位。 (2)商业银行,是指直接面向企业单位和个人,具体经办 存贷款和结算等业务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在一国金融体 系中居于主体地位。 (3)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指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以外的具 体经办某一类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它和商业银行的区别 主要表现在:第一,资金来源不同。商业银行以吸收存款 为主要资金来源;而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依靠发行股票、 债券筹措资金。第二,资金运用不同。商业银行资金运用 以发放贷款,特别是短期贷款为主;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 资金运用则主要以从事非贷款的某一项金融业务为主,如 保险、信托、证券、租赁等金融业务。第三,商业银行具 有“信用创造”功能,而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于不从事存款 的划转即转账结算业务,因而不具备“信用创造”功能。
财政与金融
五、非银行金融机构
一般将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金融机构和专业银行以外的金 融机构称作非银行金融机构 (1)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主要是依靠投保人交纳保险费和发行人寿保险 单方式筹集资金,对那些发生意外灾害和事故的投保人,予以经济赔偿, 是一种信用补偿方式。 (2)退休或养老基金会。这类机构是指雇主或雇员按期交付工资的一定 比例,在退休后,可取得一次付清或按月支付的退休养老金。 (3)投资基金。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有契约型和公司型两种。契约型是 指基金的设定人(基金经理或基金管理公司)设计特定类型的基金,以 信托契约的形式发行受益凭证,募集投资者的定期资金,进行运营和投 资。公司型投资基金是指通过组建基金股份公司来发行基金股票、募集 投资者的资金,由公司投资经理部门或委托其他投资管理公司操作投资, 并以基金股息、红利形式,将收益分配给投资者,基金资产的保管与业 务处理可以由公司本身负责,也可以委托银行办理。 (4)邮政储蓄机构。邮政储蓄机构主要经营小额存款,其吸收的存款一 般不用提缴准备金,其资金运用一般是存入中央银行,或购买政府债券。
财政与金融第八章

Thanks
2.存款业务 3.借款业务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五、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1.贷款业务 2.票据贴现业务
3.银行投资业务 4.现金资产业务
六、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1.支付结算类业务 2.银行卡业务 3.代理业务 4.租赁业务 5.信托业务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七、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1.安全性原则
2.流动性原则 3.营利性原则
3. 准中央银行制
准中央银行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只设立类似中央银行的机 构,执行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或由政府授权某几家商业银行,行 使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
中央银行的职能
4. 跨国中央银行
跨国中央银行制即几个国家共同组成一个货币联盟,各成员国 不设本国的中央银行,而由货币联盟作为成员国执行中央银行职能 的制度。 四、中央银行的职能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四、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形成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 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包括自由资本和吸收外来资金两大部 分,而吸收外来资金主要是吸收存款和银行借款,因此, 负债业务主要由自有资本、存款业务和借款业务三部分构 成。 1.自有资本
(1)核心资本 (2)附属资本 (3)资本充足率
1. 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中介,克服了直接融资的局限性
金融机构存在的意义
2.可以节约交易成本和提高资金运用安全性
3.分散风险
二、金融机构的分类
1. 按照职能分类
金融机构按照职能(是否经营银行业务)可分为银行类金融机构和非 银行类金融机构。
2. 按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分类
金融机构按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可分为营利性金融机构与非营利性金 融机构。
1.货币发行职能 2.金融服务职能
《财政与金融》 教案

《财政与金融》教案全套第一章:财政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财政的定义、职能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财政的基本组成部分和财政收入来源。
让学生了解财政政策的概念和作用。
1.2 教学内容财政的定义和职能财政的基本组成部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财政收入来源:税收、非税收入、债务收入财政政策的概念和作用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财政的定义、职能和作用,财政的基本组成部分和财政收入来源,财政政策的概念和作用。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财政的相关概念和政策。
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以检验学生对财政概念的理解。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以检验学生对财政知识的掌握。
第二章:税收制度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税收的定义、职能和分类。
让学生掌握税收制度的基本原则和要素。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税收制度及其改革。
2.2 教学内容税收的定义和职能税收分类:直接税和间接税税收制度的基本原则:公平、效率、可征性税收制度的要素:纳税人、税率、税收征收和管理我国的税收制度及其改革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税收的定义、职能和分类,税收制度的基本原则和要素,我国的税收制度及其改革。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税收制度的相关概念和政策。
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以检验学生对税收概念的理解。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以检验学生对税收知识的掌握。
第三章:财政支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财政支出的定义、分类和原则。
让学生掌握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财政支出政策和改革。
3.2 教学内容财政支出的定义和分类财政支出的原则:有效性、必要性、优先性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我国的财政支出政策和改革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财政支出的定义、分类和原则,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我国的财政支出政策和改革。
财政与金融教案课件

财政与金融教案课件第一章:财政概述1.1 财政的定义与功能解释财政的概念阐述财政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分析财政与经济的关系1.2 财政收入与支出介绍财政收入的来源和特点分析财政支出的构成和作用探讨财政收支平衡与失衡的问题1.3 财政政策解释财政政策的含义和目标分析财政政策的工具和效应探讨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第二章:税收原理2.1 税收的概念与特性解释税收的基本概念阐述税收的基本特性(强制性、无偿性、公平性)分析税收与经济的关系2.2 税收制度与分类介绍税收制度的构成和特点分析不同类型的税收(直接税、间接税、资本税等)探讨税收制度的改革与发展2.3 税收政策与效应解释税收政策的目标和工具分析税收政策的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分配效应)探讨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第三章:财政预算与债务管理3.1 财政预算制度介绍财政预算的基本概念和构成阐述财政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过程分析财政预算的作用和问题3.2 政府债务管理解释政府债务的概念和原因分析政府债务的规模和风险探讨政府债务管理的原则和措施3.3 财政预算与债务政策的协调阐述财政预算与债务政策的关系分析预算与债务政策的目标和工具探讨预算与债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第四章:金融概述4.1 金融的概念与功能解释金融的概念和特点阐述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分析金融与经济的关系4.2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介绍金融市场的类型和功能分析金融机构的种类和作用探讨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4.3 金融政策解释金融政策的含义和目标分析金融政策的工具和效应探讨金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第五章:货币政策与利率5.1 货币政策的概念与目标解释货币政策的基本概念阐述货币政策的目标(稳定物价、促进就业、平衡国际收支等)分析货币政策与经济的关系5.2 货币政策的工具与操作介绍货币政策的工具(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等)分析货币政策的操作过程和效应探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5.3 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解释利率的概念和作用分析利率的决定机制(资金供求、货币政策、市场预期等)探讨利率对经济的影响和调控作用第六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6.1 金融市场的种类与功能分析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特点和作用探讨金融市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讨论金融市场的监管与风险管理6.2 金融工具与投资理财介绍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的特性与运用分析金融工具在个人和企业投资理财中的作用探讨金融创新与金融工具的发展趋势6.3 国际金融市场解释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和分类分析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和功能探讨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第七章:金融风险与管理7.1 金融风险的类型与识别分析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金融风险的特性探讨金融风险识别的方法和工具7.2 金融风险的控制与防范讨论金融风险的控制策略(风险分散、风险转移、风险对冲等)分析金融风险防范的制度与措施探讨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7.3 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解释金融危机的概念、类型和影响分析金融监管的目的和手段探讨金融危机的预防与应对策略第八章:金融机构与管理8.1 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介绍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与业务特点分析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探讨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趋势8.2 非银行金融机构与管理分析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特点与作用探讨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管理与监管8.3 金融集团与金融控股公司解释金融集团和金融控股公司的概念与特点分析金融集团和金融控股公司的运作与管理探讨金融集团和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趋势及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第九章:金融改革与发展9.1 金融改革的动因与目标分析金融改革的内外部动因阐述金融改革的主要目标(提高金融效率、防范金融风险等)探讨金融改革的策略与路径9.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解释金融发展的概念与衡量指标分析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探讨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的关系9.3 国际金融发展与合作分析国际金融合作的领域与机制探讨国际金融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第十章: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10.1 金融科技的发展与应用解释金融科技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分析金融科技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移动支付、区块链技术等)探讨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及其对金融行业的影响10.2 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介绍绿色金融的概念、原则和目标分析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探讨绿色金融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与挑战10.3 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的政策与监管分析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相关政策与监管框架探讨政策与监管在促进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发展中的作用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税收原理中的税收概念与特性税收概念的界定:税收作为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其定义和范围需要清晰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安全性:指银行的资产、收入、信誉以及所能经 营发展的条件免遭损失的可靠性程度。安全性 原则,即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要尽可能减少 风险,保证资金安全。
流动性:流动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 中要能够随时应付客户提存,并且能满足客户 必要且合理的贷款要求。
盈利性:盈利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 要实现自身盈利和社会利益的统一。
城市商业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
北京、上海、深圳、大连等91家
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融资租 赁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机 构等
5
第二节 商业银行
一、商业银行的概念和性质
(一)商业银行的概念 传统意义上的商业银行是指以盈利为目标,专
门从事存款、贷款和资金结算业务的金融机构。 现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则是指以盈利为目标,
第三阶段:兼营货币保管、收付、结算、放贷等业务,这时货币兑换业便发展为 银行业。
银行的产生和发展是同货币商品经济的发展相联系的,前资本主义社会的货币兑 换业是银行业形成的基础。货币兑换业起初只经营铸币兑换业务,以后又代商人 保管货币、收付现金等。这样,兑换商人手中就逐渐聚集起大量货币资金。当货 币兑换商从事放款业务,货币兑换业就发展成为银行业。
以存、放、汇为主业,以各种形式的金融创新为手 段,全方位经营各种银行与非银行金融业务的金融 机构。
现在,商业银行的内涵与外延已远远超出它过 去的特定范围,其所经营的业务比过去要宽得多。 现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是一种性质明确、产权清 晰、在法律上真正能独立自主、以利润为目标、经 营业务全方位展开的经济实体。
6
(二)商业银行的性质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借贷资本的特殊企业,它以经营工商 业存、贷款为主要业务,以追逐利润为目标,具有综合性多 功能经营的特点。
首先,商业银行是企业,它的经营活动需要一定的自有 资本,并根据自己本行业的特点,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自 负盈亏,并以追逐利润为目标。其次,商业银行与一般企业 又不完全相同。从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看,它作为信用中介, 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经营的是货币和资本这 种特殊的商品。此外,从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的特殊性来 看,它与其他银行及金融机构相比,业务更综合、功能更全 面,能为顾客提供更广泛的金融服务。
中央银行是指代表国家对金融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制定 和执行货币政策的金融机构。在一国金融机构体系中居于领 导核心地位。 3.非银行金融机构
非银行金融机构是指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以外的具体经 办某类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
3
三、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一)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 (二)“大一统”的金融机构体系 (三)“多元混合型”的金融机构体系 (四)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的形成 (五)我国现行的金融机构体系
11
五、商业银行业务
(一)负债业务 商业银行的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即银行
的资本金)构成银行的资金来源。因此,商 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就是商业银行组织信贷资 金来源的业务,是其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的 基础。
12
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有: 资本金业务 存款业务 借入款业务
13
(二)资产业务
商业银行将其通过负债业务形成的货币 资金加以运用以获取收益的业务叫资产业务。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有: 贷款业务 票据贴现业务 同业拆放业务 投资业务
的组织,按照一定结构形成的整体及其内部 相互联系的总称。金融机构体系的概念包含 两层涵义:一是指金融的内部结构及其总体 规模;二是指各金融机构之间的内在联系。
2
二、现代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
1.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又称存款货币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贷款
为主要业务,以盈利为目的,并向全社会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的信用机构。 2.中央银行
7
【小知识】
银行一词,源于意大利Banca,其原意是长凳、椅子,是最早的市场上货币兑换商 的营业用具。英语转化为Bank,意为存钱的柜子。银行是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一 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出现了货币兑换业和兑换商。 第二阶段:增加了货币保管和收付业务即由货币兑换业演变成货币经营业。
近代最早的银行是1580年建于意大利的威尼斯银行。此后,1593年在米兰、1609 年在阿姆斯特丹、1621年在纽伦堡、1629年在汉堡以及其它城市也相继建立了银 行。当时这些银行主要的放款对象是政府,并带有高利贷性质,因而不能适应资 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要求。一般认为最早出现的现代资本主义银行是1694年创办 的英格兰银行。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规模巨大的股份银行纷纷建立,成为资本 主义银行的主要形式。
4
我国现阶段所形成的金融机构体系的总体情况
中央银行 政策性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
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中国光大银行、民生银 行、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兴业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为货币资本 支付中介 信用创造 金融服务
9
三、商业银行的类型和组织形式
(一)商业银行的类型 从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划分,西方商业银行在发
展过程中经历了两种类型:职能分工型和全能型。 (二)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是指商业银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 的存在形式。由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情况不同,各国商业银 行的组织形式也有所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 1.单一银行制 2.总分行制 3.集团银行制 4.连锁银行制
第八章 金融机构体系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金融体系的一般构成,
掌握商业银行、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的性质、职能及业务内容。
【重点难点】 1.现代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2.商业银行的职能和业务 3.中央银行的职能和业务
1
第一节 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一、金融机构体系的概念 金融机构体系是一国所有从事金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