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工程重点整理最新版

合集下载

地面工程知识点归纳总结

地面工程知识点归纳总结

地面工程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地面工程材料1. 沥青沥青是地面工程中常见的道路材料,其主要成分有沥青碳、沥青烃、沥青质等。

沥青主要用于路面铺设、修补和防水处理,在地面工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2. 水泥水泥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在地面工程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水泥主要用于混凝土的配制和铺设,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地面结构。

3. 砾石砾石是地面工程中使用的一种粗骨料,通常用于混凝土和沥青路面的铺设和修补。

砾石质地坚硬,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承载能力。

4. 砂子砂子是地面工程中使用的一种细骨料,主要用于混凝土的配制和路面铺设。

砂子具有较好的填充性和流动性,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5. 砖石砖石是地面工程中常见的表面装饰材料,主要用于路面铺设、广场铺装和建筑装饰。

砖石的种类繁多,颜色、形状和规格各异,可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和应用。

6. 钢筋钢筋是地面工程中使用的一种钢材材料,主要用于混凝土结构中的加固和增强。

钢筋具有高强度和良好的延展性,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和抗弯能力。

二、地面工程施工工艺1. 基础处理地面工程的基础处理是指在地面施工之前对地基进行处理,包括场地平整、土石方开挖、回填和压实等工作。

基础处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后续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2. 路基建设路基建设是地面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路基的排水、填筑、压实、平整等工作。

良好的路基建设可以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3. 硬质路面施工硬质路面施工是指采用沥青、混凝土、砖石等材料进行路面铺设和修补的工作。

硬质路面施工需要严格控制材料配比、施工工艺和质量检测,以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

4. 软质路面施工软质路面施工是指采用沥青混凝土、沥青砂浆、沥青面层等材料进行路面铺装和修补的工作。

软质路面施工需要注意保温、抗裂、收缩控制等问题,以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

5. 地下管线施工地下管线施工是指在地面工程中进行管道、电缆、通信线缆等地下设施的铺设和维护工作。

表面工程略微整理版

表面工程略微整理版

洁净表面:大块晶体的三维周期结构与真空间的过渡区,它涉及所有不具有晶体内特性的原子层,为1个~几个原子层,厚度0.5~2nm污染表面:指被任何其他东西所污染,或吸附其他原子、分子的材料表面。

抱负表面:当一块无限大的无缺陷的晶体被提成两个半无限大的晶体时,假如在分割面附近区域中的原子排列、电子的密度分布都和分割前同样,并且晶体在分割时没有原子进入或跑出分割面,这个分割面就是抱负表面冶金结合:覆层与基体之间通过熔融过程实现结合扩散结合:覆层与基材之间通过原子扩散结合磨粒磨损:指由于硬颗粒或硬突起物使材料迁移而导致的磨损粘着磨损:指当接触表面作相对运动时,由于固相微凸体的焊合作用使材料从一个表面转移到另一个表面导致的磨损表面疲劳磨损:指由于在表面上反复滚动或滑动时所产生的循环交变应力引起疲劳而使材料脱落的磨损冲击磨损:两固体表面间反复冲击作用下材料损伤和脱落的磨损形式磨光:是普通的运用砂粒、刃口将M机械性切割下来的过程,重要目的是去除金属零件表面的毛刺/砂眼/氧化皮/锈迹/沟纹等,使其具有一定的平整度和粗糙度抛光:是机械、化学、电化学结合过程,重要目的是消除M零件表面的微观不平,使其具有镜面外观电化学抛光:指将工件作为阳极,浸于特定的抛光介质中并通以直流电进行抛光化学抛光:将工件浸于合适的的溶液中进行抛光.干法热镀锌:预解决干燥溶剂解决浸锌清洗氧化还原法:氧化/还原浸锌喷吹/冷却钝化解决涂油气体碳氮共渗:指在780~880℃同时渗入C/N原子,以渗碳为主的工艺氮碳共渗:指在520~580℃同时渗入C/N原子,以渗氮为主的工艺QPQ工艺:盐浴氮碳共渗+氧化盐浴冷却+抛光+氧化盐浴T.D工艺:通过将钢铁材料置于硼砂熔盐浴中进行渗M(铬/钒/铌)的工艺机械结合:表面凸凹不平,互相嵌合扩散结合:高温下发生原子扩散,接合面上形成固溶体或金属间化合物爆炸喷涂:将一定比例的氧和乙炔送入枪内,后将氮气与粉末混合输入,由火花塞点火,使混合气体燃烧爆炸,粉末被加热和加速,由枪口喷射到基体表面形成涂层的技术超音速喷涂:氧和乙炔(或煤油/丙稀/氢气)在燃烧室燃烧后被压缩/加速,喷向工件基体表面形成涂层的技术(实质是火焰喷涂+超音速)电镀:指运用电化学的方法在零件表面沉积一薄层M或合金的技术化学镀:在无外加电流时具有欲镀M离子的溶液在还原剂的作用下使M离子还原成M而沉积在制品表面的方法。

【精品】表面工程复习整理

【精品】表面工程复习整理

1、电镀(1)定义:电镀是指在含有欲镀金属的盐类溶液中,以被镀基体为阴极,通过电解作用,使(2)镀液组成:镀液中欲镀金属的阳离子在基体金属表面沉积出来,形成镀层的一种表面加工方法。

主盐:是指镀液中能在阴极上沉积出来所要求镀层金属的盐,用于提供金属离子。

络合剂:作用在于获得络合离子,起到阴极极化作用。

附加盐:用于提高电镀液的导电性。

缓冲剂:用来稳定溶液酸碱度的物质。

阳极活化剂:提高阳极开始钝化的电流密度,保证阳极处于活化状态而能正常地溶解。

添加剂:用以改善镀层性能性质的物质。

(3)电流效率:是指实际析出物质的质量与理论计算析出物质的质量之比。

(4)分散能力:是指电镀液所具有的使金属镀层厚度均匀分布的能力。

(5)改善分散能力方法:1在电镀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强电解质,2采用络合物电解液,3加入适量的添加剂,4合理安排电极的位置及距离,5使用异形电极。

(6)覆盖能力:是指电镀液所具有的使镀件的深凹处沉积上金属镀层的能力。

(7)极化:指的是有电流通过电极时,电极电位偏离平衡电极电位的现象。

(8)电沉积过程:液相传质,电化学反应和电结晶.液相传质的三种方式:电迁移、对流和扩散。

(9)金属共沉积的条件:两种金属中至少有一种金属能从其盐类的水溶液中沉积出来;两种金属的析出电位要十分接近。

(10)改变电位的方法:1改变镀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2采用络合剂;3采用适当的添加剂。

2、电刷镀(1)定义:是在被镀零件表面局部快速电沉积金属镀层的技术,其本质上是依靠一个与阳极接触的垫或刷提供电镀需要的电解液的电镀。

(2)优缺点:与常规电镀比,优点:1设备简单,携带方便;2工艺简单,操作简单;镀层种类多,与基材结合力强,力学性能好;4沉积速度快。

缺点:劳动强度大,消耗镀液较多,消耗阳极包缠材料。

(3)设备:直流电源、镀笔及供液、集液装置。

(4)阳极包裹的作用:1贮存刷镀用的溶液,2防止阳极与被镀件直接接触,3过滤阳极表面所溶下的石墨粒子。

表面工程整理

表面工程整理

1、表面工程技术的概念、应用范围、发展趋势。

概念:利用各种物理的、化学的、物理化学的、电化学的、冶金的以及机械的方法和技术,使材料表面得到我们所期望的成分、组织结构和性能或绚丽多彩的外观。

应用范围:1表面技术在结构材料上的应用主要使其具有:表面防护、耐磨、强化、修复、装饰等功能2表面技术在功能材料上的应用3表面技术在人类适应、保护和优化环境方面的应用4表面技术在研究和生产新型材料中的应用发展趋势:复合表面技术、完善表面技术设计体系多种功能涂层开发新型涂层材料研究开发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迈进固体表面特性:固体界面的特性:固体表面的结构:理想表面清洁表面吸附表面表面偏析晶体表面缺陷:点线面固体表面吸附的定义及产生原因:吸附表面有时也称界面。

它是在清洁表面上有来自体内扩散到表面的杂质和来自表面周围空间吸附在表面上的质点所构成的表面。

产生原因:在固态晶体表面上的原子和分子的力场是不饱和的,清洁的固体表面处于不稳定的高能状态。

如果某种物质能与表面作用,降低其表面能,则这种物质就将吸附与固体表面。

吸附是固体表面最重要的性质之一固体表面上气体的吸附可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产生物理吸附的力是分子间引力,或称范德力。

固体吸附剂与气体分子之产普遍存在着分子间引力,当固体和气体的分子引力大于气体分子之间的引力时,即使气体的压力低于与操作温度相对应的饱和蒸气压,气体分子也会冷凝在固体表面上。

化学吸附亦称活性吸附。

它是由于固体表面与吸附气体分子化学键力所造成的,是固体与吸附质之间化学作用的结果,有时它并不生成平常含义的可鉴别的化合物。

化学吸附的作用力大大超过物理吸附的范德华力金属磨损的定义类型定义:由于机械作用,间或伴有化学或电的作用,物体作用表面材料在相对运动中不断损耗的现象类型:粘着磨损、磨料磨损、疲劳磨损、腐蚀磨损、冲蚀磨损、微动磨损、气蚀磨损磨损过程主要包括次表面变形、裂纹形核及扩展过程。

粘着磨损的定义:在法向载荷作用下,两个接触的表面相对滑动时产生金属材料从一个表面转移到另一个表面的现象磨损机制:电化学腐蚀的概念、机理概念:金属在环境中,由于他们之间所产生的电化学反应作用而引起的损坏或变质机理电化学腐蚀的实质就是浸在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表面上,形成了以金属为阳极的腐蚀电池。

表面工程学要点

表面工程学要点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第一节:表面工程学的定义与内涵1.1、表面工程技术发展概况磨损、腐蚀、断裂是机械零件工程构建的三大主要破坏形式。

前二者造成经济损失占很大比重。

腐蚀和磨损均是发生于机件表面的材料流失过程,其他形式的失效过程有许多也是从表面开始促进了表面工程学的发展与形成延缓和控制表面破坏1.2、表面工程学的定义表面工程学围绕腐蚀、摩擦与磨损和功能特性(声,光,磁,电的转换)三大因素,成为80年代后期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形成表面工程学。

定义:为满足特定的工程需求,使材料表面或零部件表面具有特殊的成分,结构和性能(或功能)的化学,物理方法与工艺。

1.3、表面工程学的内涵提高耐磨性、耐蚀性、抗高温氧化性能、装饰性,或具有特殊功能(如电性能、磁性能和光电性能等)能够在材料表面加工或制作各种功能结构元器件的有关技术。

如光刻技术、离子刻蚀技术等即借助各种手段在材料表面合成新材料的技术,如纳米粒子制备过程中的表面工程技术、离子注入等快速成型制造内涵扩展经过内涵扩展以后的表面工程技术,由单纯的表面改性扩展到表面加工和合成新材料等领域,涵盖材料科学、物理、化学、冶金、机械、电子与生物等领域,成为新型的、名副其实的交叉学科。

表面工程技术所涉及的基材包括几乎所有的工程材料,如金属、陶瓷、半导体材料、高分子材料、混凝土、木材和各类复合材料等,所涉及的工艺方法数以百计,各具特点表面工程的特点与意义1)作用于表面,对基材组织与性能影响不大;2)采用表面技术替代整体合金化;3)兼有装饰和防护功能;4)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掩模,光刻等表面薄膜沉积技术和表面细微加工是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基础;5)生成型制造法是以表面加工为基础;6)可以在表面制备整体合金化难以做到的特殊性能合金。

第三节表面工程技术的分类按学科特点:利用外来元素与基材元素相混合,形成成分不同于基材和添加材料的表面新材料。

1)表面合金化技术喷焊、堆焊、离子注入、激光熔覆、热渗镀。

表面工程学重点分析

表面工程学重点分析

第二章表面工程技术的物理、化学基础一、固体的表面:理想表面、清洁表面、机械加工面、一般表面。

1、表面:固体材料与气相接触的面(1)理想表面:将晶体切开后形成的表面;(2)洁净表面:在特殊条件下获得的固体表面,表面有极少量的吸附物。

(3)清洁表面:零件经过去油、除锈等预处理后的表面。

(4)机加工表面:机械加工后的表面,表面粗糙度取决于加工方法。

(5)一般表面(实际表面):放置在大气中的材料表面。

二、固体的界面及其结合方式:冶金结合、扩散结合、外延生长、化学键结合、分子键结合、机械结合。

1、界面:固相之间的分界面;(1)冶金结合:覆层与基材之间是通过熔化或熔融后重新凝固结晶而成,如堆焊。

冶金结合属于金属键结合,结合强度最高。

(2)扩散结合:两个固相平面在加热、加压等条件下,固相原子在界面处相互扩散并连接在一起,如扩散焊。

扩散结合属于原子级的冶金结合。

(3)外延生长:沿单晶衬底的晶轴向外延伸,生成与原晶格相同的新单晶涂层。

外延生长界面结合强度取决于结合键的类型,如分子键、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依次增强)。

(4)化学键结合:涂层与基材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化合物。

化学键的结合强度高,但界面韧性差。

(5)分子键结合:以范德华力结合的界面,界面上没有发生扩散或化学反应,如物理气相沉积。

虽然分子键的结合力稍差,但可以满足某些要求。

(6)机械结合:涂层与基体之间靠相互镶嵌连接结合在一起,如喷涂。

机械结合的结合强度较差。

三、表面张力及表面能1、表面张力(1)液体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向最小表面积趋向的力。

(2)固体表面张力2 、表面能因物质表面原子和内部原子排列差别引起的一种物理表现。

其物理意义是指产生1cm2新表面需消耗的等温可逆功。

液态表面能与表面张力在数学上是相等的。

3、表面能及表面张力的关系(1)缩小表面积的过程是自发过程。

结晶时,固相中的小晶粒合并长大成大晶粒等。

(2)表面张力减小的过程是自发过程。

如固体或液体物质表面发生的吸附现象,就是因为该吸附物质可以减小表面张力。

表面工程学各章要点

表面工程学各章要点

性能比较
单盐电解液 优点
成分简单,成本较低; 阴极电流效率很高; 废水处理方便; 可以使用较大的阴极电流密度。
络盐电解液 优点
阴极极化性能强,而且主要表现 为电化学极化,所以镀层结晶细致, 镀液分散能力好,氰化物电镀液是 典型的例子。
问题和对策
简单金属离子还原反应的交换电 流密度较大,阴极极化性能一般比 较小(镍,铁,钴例外),因此,镀 层结晶较粗,镀液分散能力和覆盖 能力也较差,仅适用于形状比较简 单的工件。 选择适当的添加剂,可以使镀层 结晶得到明显细化,还可获取光亮 镀层。镀液分散能力和覆盖能力可 以改善。
附加盐的作用
增加溶液的导电性
如:硫酸盐镀镍电解液(主盐为 NiSO4)中加入Na2SO4 或 MgSO4, 酸性镀铜电解液(主盐为 CuSO4)中加入 H2SO4。
提高阴极极化作用
多数附加盐都有较小的提高阴极极化作用,从而使镀层结晶细化。对 此作用的解释是:由于金属离子(如上面所说的Na+离子)的存在及向阴 极的迁移,使阴极附近放电金属离子的浓度降低。
电镀液组成
1. 单盐溶液→SnSO4 ↘CuSO4 溶液中是简单金属离子Sn2+和Cu2+ 。 问题:→需要高的过电位,镀层质量不好→粗糙 2. 络和物溶液→金属离子与络和剂形成络和离子,如[Zn(NH3)4]2+ 络和后溶液的平衡电位向负方向移动,有利于电沉积进行。 如:ψZn2+/Zn=-0.736v ψ [Zn(NH3)4]2+ /Zn=-0.1.26v 但是,关于络和离子的本质与沉积机理至今仍不清楚 白猫黑猫→技术 3. 导电盐→不参加反应,↑溶液导电能力,↓槽端电压。如Na2SO4。 4. 缓冲剂→在弱酸、弱碱溶液中加入,可自行调节PH值,↑溶液稳定性。 5. 阳极活化剂→活化阳极,提高离子供给能力。 6. 添加剂→各种各样,视目的而定。 如:光亮剂、整平剂、润湿剂、细化晶粒剂等等。

表面工程基础知识

表面工程基础知识

表面工程基础1.表面工程的定义表面工程—是表面经过预处理后,通过表面涂覆、表面改性或多种表面技术复合处理,改变固体金属表面或非金属表面的形态、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和应力状况,以获得表面所需性能的系统工程。

表面工程技术分类:表面改性、表面处理、表面涂覆、复合表面工程、纳米表面工程技术。

表面工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表面工程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材料的节约和优化使用,减少了设备的腐蚀。

据估算,中国主要支柱产业部门每年因机器磨损失效所造成的损失在400亿元人民币以上,而通过表面技术改善润滑,降低磨损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以上。

表面工程技术在表面物理、表面化学理论的基础上,融汇了现代材料学、信息技术、工程物理、医学、农业、制造技术,显现出了边缘学科的强大生命力。

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21世纪,表面工程技术将更深地融入高新技术的各个领域。

生物技术将是表面工程技术研究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在基因图谱识别与地址图谱编制中,识别和分辨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感器的表面材料。

随着表面技术的发展,复制基因片断、肽链体和活性生物体将不会只是理想。

表面工程技术是微电子与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柱。

计算机的集成电路、光盘读写头、显示器、存储器、接口,以及光缆、卫星,表面技术遍及信息网络的各个角落。

表面技术还将为人类探索外星宇宙、开采海底资源保驾护航。

专家们正在开发对太阳能进行选择性波断吸收的涂层材料,一旦获得突破太阳能将深入到各类建筑物,深入到家家户户。

大量能源利用设备采用表面合金涂层,提高了导热或绝热性能,大大降低了能耗。

表面工程技术通过各种装备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随着表面工程技术研究的深入,将来的表面材料不仅美观耐用,而且会向环保型、智能型、仿生型发展。

21世纪,表面技术将为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优化人类生活环境作出贡献。

不用擦拭的皮鞋、不用清洗的高楼玻璃幕墙、既美观又免于打扫的公路路标和隔离墙、防雨又透气的衣服鞋帽,这些听似异想天开的事物,将因为"表面工程技术"的不断进展最终实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表面化合物的特点
2、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的相同不同点(P19)
3、辉光放电
放点区域:从阴极到阳极可将辉光放电分为三个区域:阴极放电区,正柱区,阳极放电区。

4、离子镀膜和溅射镀膜、等离子体。

5、摩擦的分类及影响因素
6、电镀P(109)
7、电化学腐蚀
金属腐蚀定义:金属与环境组分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表面破坏称为金属腐蚀。

根本原因在于其热力学上的不稳定性即,金属及其本身较其某些化合物原子处于自由能较高的状态。

8、离子注入 (打印PPT)
9、化学热处理的类型与特点(P175或者网上的相关PPT)
10、真空蒸发镀膜
真空蒸发设备主要部分:
1. 真空系统:为蒸发过程提供真空环境
2. 蒸发系统:放置蒸发源的装置,以及加热和测温装置
3. 基板及加热系统:该系统是用来放置硅片或其它衬底,对衬底加热及测温装置
缺点
(1)坩埚、加热元件以及各种支撑部件可能造成污染;
(2)电阻加热的加热功率和加热温度受到限制
(3)不适用于高纯和难熔物质的蒸发
12、膜分类
13、薄膜制备方法
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把含有构成薄膜元素的一种或几种化合物的单质气体供给基片,利用加热、等离子体、紫外光以及激光等能源,借助气相作用或在基板表面的化学反应(热分解或化学合成)生长要求的薄膜。

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PVD)
在真空条件下,用物理的方法,将材料汽化成原子、分子或使其电离成离子,并通过气相过程,在材料或工件表面沉积一层具有某些特殊性能的薄膜。

包括蒸发沉积(蒸镀)、溅射沉积(溅射)和离子镀等。

14、热喷涂
定义:热喷涂技术是使用某种方式的热源,使喷涂材料加热至熔融或半熔融状态,用高压气流将其雾化,并以一定速度喷射到经过预处理的零件表面,从而形成涂层的技术。

原理:利用热源将喷涂材料融化或软化,借助热源本身动力或外加的压缩空气流,将喷涂材料雾化成微粒,形成快速的离子流,然后喷射到基材表面获得表面涂层。

虽然热喷涂方法多,但喷涂过程、涂层形成和涂层结构基本相同
1、种类——主要根据热源分类
气体燃烧热源:线材火焰喷涂、棒材火焰喷涂、粉末火焰喷涂、超音速火焰喷涂、粉末火焰喷涂
气体放电热源:电弧喷涂、等离子喷涂、等离子喷焊
电热热源:电容放电喷涂、感应加热喷涂
爆炸热源:燃气重复爆炸喷涂、线材电爆喷涂
激光热源:激光喷涂、激光喷焊
、热喷涂特点—是一种对材料表面改性的重要手段,与其他表面技术相比有其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
热喷涂方法多。

热喷涂材料种类广泛。

金属及其合金、陶瓷、塑料、尼龙以及他们的复合材料都可用作喷涂材料。

基体材料使用范围广。

几乎所有的固体材料表面都可以热喷涂,一般也不受零件尺寸及场地的限制,即可进行大面积喷涂,也可进行局部喷涂。

基体材料受影响小。

喷涂时可使基体控制在较低温度,所以基体变形小,组织和性能变形小,保证了基体质量基本不受影响。

涂层厚度可以控制。

涂层厚度从几十微米到几微米,可根据要求确定。

操作环境较差。

存在粉尘、盐雾和噪音等问题,因此需要加强防护措施。

涂层结合原理——包括涂层与基材的结合(结合力)及涂层之间的结合(内聚力)。

15、电镀锌的特点
1、抗腐蚀性好,结合细致均匀,不易被腐蚀性气体或液体进入内部。

2、由于锌层比较纯,无论在酸或碱环境底下都不易被腐蚀。

长时间有效的保护钢体。

3、经铬酸钝化后形成各种颜色使用,可根据客户喜爱挑选,镀锌美观大方,具有装饰性。

4、锌镀层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在进行各种折弯,搬运撞击等都不会轻易掉落。

16、渗金属的特点
与渗非金属相比,金属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不易渗入,渗层浅,一般须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扩散。

金属元素渗入以后形成的化合物或钝化膜,具有较高的抗高温氧化能力和抗腐蚀能力,能分别适应不同的环境介质。

18、磨损类型
任一工作物质,由于表面相对运动而产生的物体损失。

(1)并不局限于机械作用,如:随同化学作用而产生的腐蚀磨损、界面放电作用而引起物质转移的电火花磨损、由于伴同热效应而造成的热磨损等现象等;
(2) 强调磨损是相对运动中所产生的现象,比如橡胶表面老化、材料腐蚀等非相对运动中的现象不属于磨损研究的范畴;
(3) 发生在物体工作表面材料上,其它非界面材料的损失或破坏,不在磨损范围之内;
(4)磨损是不断损失或破坏的现象,损失包括直接耗失材料和材料的转移,破坏包括产生残余变形,失去表面精度和光泽等。

说明磨损过程是连续的,有规律性的。

(5)单方磨损,双方磨损。

魔粒磨损:由于硬颗粒或硬突起物使材料产生迁移而造成的一种磨损。

课堂讨论:
摩擦和磨损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哪一个更复杂?
新汽车的发动机都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跑和,跑和主要属于哪种磨损机理?
人体内移植的髋关节,采用钛合金制造,使用一段时间后金属离子进入人体体液,这是什么磨损机理?
19、大气腐蚀
三、影响大气腐蚀的因素
1、临界湿度
2、温度
3、大气成分
1)SO2—Fe/Zn/Cd
2)海盐颗粒(NaCl)(吸湿作用,增大了薄膜液膜层的电导;Cl-有很强的侵蚀性。


3)固体颗粒(灰尘)(本身具有腐蚀性:铵盐,提高电导、酸度;无腐蚀性但能吸附腐蚀性物质:碳颗粒吸附SO2,在水膜中形成H+溶液;无腐蚀性也不吸附腐蚀性物质:沙粒落在金属薄膜形成缝隙而凝聚水分,形成氧浓差腐蚀。


防止大气腐蚀的措施:1、提高材料耐腐蚀性
2、使用涂层和金属镀层-油漆、锌镀层
3、气相缓蚀剂、暂时性保护涂层亚硝酸二环己胺、凡士林
4、降低大气湿度-加热空气、冷冻除水、吸湿剂(活性炭、硅胶、氯化钙)
RH<50%,~30%,尤其库房中
5、合理设计,减少大气污染等
24、金属钝化理论
25、浓差极化:以Zn2+的阴极还原过程为例。

当电流通过电极时,由于阴极表面附近液层中的Zn2+被还原沉积到阴极上,因而降低了它在阴极附近的浓度。

如果本体溶液的Zn2+来不及补充上去,则阴极附近液层中Zn2+的浓度将低于它在本体溶液中的浓度,就好像是将此电极浸入一个浓度较小的溶液中一样,而通常说的平衡电极电势都是指相应本体溶液的浓度而言,显然,此电极电势将低于其平衡值。

这种现象称为浓差极化。

用搅拌的方法可使浓差极化减小,但由于电极表面扩散层的存在,故不可能完全除去。

26、堆焊
层组织结构:焊缝的一次组织近似铸锭的组织结构,因冷却太快,主要形成柱状晶组织,等轴晶组织较少。

基体金属或焊层金属在冷却过程中会有相变发生,热会引起基体金属晶粒的长大,发生二次结晶。

只要晶格相同,基体金属和焊缝金属的熔合区就有相容性。

而且只要熔合区没有组织的畸变,金相组织类型相同的异种金属接头、晶界的吻合也是清晰的。

对于组织类型不同的钢,熔合区内出现一种晶格过度到另一种晶格的单原子层,过渡期总存在一定应力。

异种金属堆焊时熔合区内会发生异扩散,在焊缝金属融合线附近形成一个化学成分变化不大的扩散过渡层。

常用堆焊材料——铁基、镍基、碳化钨基和铜基等。

常用方法:氧-乙炔堆焊,焊条电弧堆焊,埋弧堆焊,气体保护和自保护明弧堆焊
震动电弧堆焊,电渣堆焊,等离子弧堆焊。

30、固体界面
31、界面
32、吸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