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年级衔接语文句子复习教案
三四年级衔接语文句子复习教案

三、四年级衔接语文句子练习教学目标:对本学期学过的句子写作方法进行归类、回顾。
第一部分:缩句一、什么是缩句缩句,就是把写得比较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的枝干去掉,留下主干,使其简单明了,但不改变句子本身的基本意思二,缩句的方法1、去“枝”留“干”法——凡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制的词都尽量去除,包括:形容词、数量词、表示程度的词、表示时间的词、表示地点的词、表示方位的词等。
2、借助“的,地,得”——去除“的、地”前面的词语,去除“得”后面的词语。
3、“自我提问”法——这句话主要说“谁”、“做什么”、“对谁做”。
4、缩句后主要成分必须是词或词组如:“大熊猫贪婪地吃着鲜嫩的竹叶。
应缩成“大熊猫吃着竹叶”。
因为“大熊猫”和“竹叶”是完整的概念。
5、“把”字句,“被”字句中的“把”字和“被”要保留。
例如:“茂盛的榕树枝叶把视线挡住了。
”应缩成“枝叶把视线挡住了”。
又如“可怜的小凡卡被老板娘狠狠打了一顿”,应缩成“小凡卡被老板娘打了”,而不能缩成“小凡卡打了”。
6、“着”、“了”、“过”要保留7、否定句中的否定词要保留。
例如:“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失去骨气”只能缩成“中国人不能失去骨气”,如果缩成“中国人能失去骨气”,意思就反了三、缩句练习。
第二部分:扩句一、扩句。
扩句,又称扩写,顾名思义,与缩写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的或课文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二、句子扩写方法1.局部扩句法。
即把句子分成两部分——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先扩前面部分,再扩后面部分。
如“小明读书”,前面部分是“小明”,先补充小明是谁,与我的关系,这样前面部分可扩充为“我的同学小明”;后面部分可补充“在什么地方”“怎样读书”,这样后半部分可补充为“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全句扩为“我的同学小明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2.整体扩句法。
就是把句子的两部分一下子扩充。
四年级上语文复习教案(精选5篇)

四年级上语文复习教案(精选5篇)四年级上语文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8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新词。
2、正确朗读课文,流利、有感情到朗读1、2自然段。
3、了解1、2自然段中所描写的景物与老渔翁垂钓的经过。
4、理解古诗内容。
对古诗能熟读成诵。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充分朗读1、2自然段,感受江景的诗意,再来学习古诗,以读促讲,做到水到渠成。
诗文对照,感受诗歌的精炼与绝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诗文对照,想象秋江独钓图的美景,体会纪晓岚的机智。
教学重点:学习1、2自然段,诗文对照,想象“秋江独钓图”的情景。
教学难点:读文品境,体会1、2自然段描写的意境:体会古诗语言凝练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生词、课文1、2自然段、古诗、音乐《春江花月夜》)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从题入手,解题质疑:1、师板书“纪晓岚”:知道纪晓岚吗?师介绍人物资料。
(清四大才子,乾隆的宠臣,才华横溢……)2、师:有关他的故事民间流传了许多,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其中之一。
师补充课题:“吟诗”。
3、指生读题。
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纪晓岚做诗,不是念诗、诵诗)4、读出题意。
指读、齐读。
5、读了课题,还想知道什么?预设:什么诗?在哪里发生的?什么时候?和谁一起?为什么要吟诗?怎么吟诗?吟得怎么样?6、师相机归纳板书: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7、小结:这就是一件事情的六要素。
了解清楚了六要素,可以帮我们很好的了解课文内容。
翻书,让我们从书本中去寻求答案吧!二、初读课文,答疑解惑:1、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思。
生读书。
2、读词。
(课件1)纪晓岚光芒乾隆皇帝江畔老渔翁垂钓重复一遍悠然一篙一橹嵌入沉静(注意读音:畔、翁、沉、嵌,反复读)3、开火车读课文段落。
师评:声音洪亮、字音准确、句子通顺……4、解疑:这六要素你解决了哪几个?生说,互相补充。
5、师教方法:把他们连起来说就是主要内容。
指生说。
6、师教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弄清事情的六要素,把它们连起来说一说,就是事情的主要内容。
三升四语文暑假衔接课 专题03 扩句与缩句 讲义 试题 有答案

【暑假衔接课】专题03 扩句与缩句在小学三年级,扩句与缩句是经常会遇到的一项语文基本功考察题目。
在三年级除了复习、学习基本的扩句缩句的方法外,还重点学习了围绕一个意思来写、根据开头续写故事、根据流程图介绍活动的过程等。
三年级扩句缩句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是:1.扩句(1)什么是扩句?扩句就是在简单的句子的基础上,加一些适当的修饰和限制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
(2)扩句常见的形式①指定扩写部分式。
如:(金色的)沙滩上有(五颜六色的)贝壳。
②分步扩写式。
如:哥哥是学生。
哥哥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
哥哥是北京大学三年级的学生。
③按提示扩写式。
如:(星期天,)妈妈(在商场里)买衣服。
(指明时间,地点)。
④提供扩写词语式。
如:颐和园是大公园。
(北京的,一座,美丽的)北京的颐和园是一座美丽的大公园。
⑤自由扩写式。
就是不给任何限制或提示,自由地进行扩写。
(3)围绕一个意思来写。
如:热心肠的奶奶老奶奶真是个热心肠:遇到有人问路,她要详细地讲好一会儿,如果距离不远就把人送到目的地;去菜市场买菜,她总爱教别人怎么挑新鲜的蔬菜、怎么做菜更好吃。
(4)根据开头续写故事。
如:夏天到了,瞌睡虫王国一片沸腾。
它们纷纷飞出洞口,去寻找自己的朋友。
“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一只瞌睡虫唱着歌飞到田间,田野里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
远处有一个头戴斗笠的老农正坐在田间的树下休息,于是它想飞过去询问一下农忙的情况,顺便交个朋友。
它刚飞到老农面前,还没等开口说话,老农就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接着闭上眼睛,倚在树干上睡着了。
瞌睡虫心想:农民伯伯真是太辛苦了,这么快就睡着了,我还是不打扰他了吧。
(5)根据流程图介绍活动的过程如: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剪窗花流程图:将纸对折→画出大致轮廓并裁剪→设计细节部分并裁剪→将纸展开详细过程:我们需要准备好铅笔、红纸和剪刀。
先将纸对折,然后在纸上用铅笔画出窗花的大致轮廓,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方形的。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部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第三单元所学的生字、生词、重点语句以及课文内容,确保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全面、深入的理解。
能力目标:通过复习,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特别是把握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的语言交流。
情感目标: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复习策略: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复习方法,如归纳总结、对比分析、实际应用等,提高复习效率,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本次复习,我们期望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语文知识,还能够提升语言应用能力,为今后学习更深层次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1. 回顾和巩固第三单元所学的生字、生词及其用法首先我们将对本单元的生字进行复习,我们将通过课件展示生字,学生需准确拼读,理解其意思,并识记其部首、笔画和字形结构。
接着通过互动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记忆生字的方法和技巧。
接下来我们将复习本单元的生词,我们将重点回顾每个生词的意思和用法,通过造句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我们会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深入理解生词在语境中的运用。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生词的用法,我们将设计一些练习,如填空、选择等题型。
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巩固生词的用法。
同时鼓励学生运用生词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以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
2. 理解和熟悉课文的主要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本单元课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主要人物、事件、主题等,为后续分析和应用打下基础。
同时通过深入阅读和思考,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观点及深层含义。
老师先简要介绍本单元的主题和学习重点,并引导学生回顾前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然后检查学生对前一篇文章预习的情况,以确保每个学生都理解了文章的基本内容。
针对每篇课文,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第三单元所学内容,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2.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4.引导学生热爱语文,培养学生的文字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复习第三单元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朗读课文。
三、教学内容1.复习第三单元课文《世界真奇妙》。
2.巩固词语《世界,真实,奇, 妙,钟声,声音,海鸟,云彩,戴,毛衣,奇妙》的写法和意义。
3.通过朗读和分组表演的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四、教学安排1.第一部分(15分钟):复习重点词语和句子。
–讲解并复习生词:《世界,真实,奇, 妙,钟声,声音,海鸟,云彩,戴,毛衣,奇妙》。
–教师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跟读。
2.第二部分(20分钟):分组表演课文。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段课文进行表演。
–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第三部分(15分钟):讨论和总结。
–对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的收获和进步。
五、板书内容1.重点词语:世界,真实,奇, 妙,钟声,声音,海鸟,云彩,戴,毛衣,奇妙。
2.本节课重点:复习第三单元《世界真奇妙》课文内容。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生对第三单元的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词语的意义也更加清晰。
分组表演的形式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多采用这种互动的形式,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精选8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精选8篇)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篇1一、复习目的1. 带领学生梳理整册教材,复习基础知识,进一步理解重、难点,在原有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巩固知识。
2. 查漏补缺,提优补差,使所有学生通过复习都能有所收获。
二、复习重点1. 从汉语拼音入手,正确认读、默写学过的词语,掌握一部分多音字的读音和组词,掌握拼音的标调规则,能正确区别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
2. 熟练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以及练习中的读读背背和成语。
3. 根据每个单元的训练类型进行训练讲解,使学生正确掌握,灵活运用。
4. 加强阅读训练,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5. 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要求:认真审题,正确选材,叙事完整,条理清楚。
三、复习方法1. 单元复习和分类(写字、习作、阅读)相结合,两线交叉进行。
2. 采用竞赛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定期评选“复习之星”。
3. 每天对复习内容检测、评价及时总结。
四、复习具体安排:(略)五、复习注意的问题1. 采用多种形式,避免题海战术;2. 注重基础知识,提升学困生的的学习积极性;3. 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学困生,课堂上采取“1+1”的方式(成绩优秀的学生帮助学困生)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4. 争取家长的配合,针对学生薄弱环节加强复习;5. 劳逸结合,注意学生复习期间心理疏导,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充满兴趣。
四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篇2一、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四年级#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
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二、复习内容安排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
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
提高课堂效率:四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课教案

提高课堂效率:四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四年级语文期末复习基本知识点;2.培养学生听讲和记忆能力;3.帮助学生有效记忆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黑板笔等;2.学生准备笔记本、笔等学习工具。
三、教学过程1.课前预习老师在课前提前布置一定的作业或预习内容,让学生提前进行预习。
预习能够为课堂学习打好基础。
2.知识回顾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同时老师讲解知识点的重点难点。
3.教学演示通过课件或者书本,老师以形象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同时提醒学生学习知识点的方法和技巧。
4.思维拓展通过提出一些有关知识点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快速的理解知识点,而且思维能力也能够得到拓展。
5.反思讨论当学生完成复习后,老师可以针对部分学生或者全班进行答疑和讨论,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
6.作业布置在课堂结束时,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设置适当的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点。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老师通过书本或课件讲解知识点的重点难点,并告诉学生如何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2.提问法: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并扩展学生的思维。
3.演示法:通过课件或书本的形象直观,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4.讨论法:当学生完成复习后,老师可以进行反思和讨论。
五、教学技巧1.注意课堂管理: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适时提醒学生注意听讲和积极思考。
2.注重互动交流: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3.灵活应对:如果学生不理解或提出问题时,老师要善于灵活变通,并据此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4.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抓住重点,注重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效果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和技巧,学生可以更快速的掌握所学的知识点,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锻炼学生听讲和记忆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最终,学生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四年级语文下册复习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个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二、复习目标:1 •能用钢笔书写端正、规范的汉字。
2•重点巩固精学课文内容,背熟十五个精彩片段。
3•牢固掌握练习中出现的知识点(词语搭配、扩句、点标点、对对子、改病句、排列顺序、词语归类、缩句、会给同辈写信,掌握一般信和信封的书写格式,做到语句通顺连贯)。
4. 以基础达标(写作)为突破口,提高作文能力,能在规定时间内选择合适的事例,有条理地记叙一件事,写出篇幅适宜的作文。
5. 阅读以课文教学为抓手,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静下心来读文章,沉浸其中悟情意,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三、复习内容:(一)字、词、句1、字会认生字表(一)的200个生字,会写生字表(二)的200个生字。
练习的形式为:听写;看拼音写词语;同音字、形近字辨析组词;多音字组词等注意:(1)生字表中同时出现的两个生字组成的词语,如:抛弃、智慧。
(2)容易写错、混淆的字。
如“幻”和“幼”的区别。
(3)注意书写端正、规范,卷面整洁。
2、词语(1)能正确读写每组“词语盘点”里的词语。
(2)能写出近义词、反义词。
(3)四字词语①正确默写本学期学过的成语,把词语补充完整,能根据意思写出成语②握本学期的两个成语故事:胸有成竹、杏林春满③写园地四的关于动物的成语3、句子(1)感知比喻句、反语(2)体会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达,如反问句。
(3)标点,注意逗号、顿号、句号、感叹号、问号、弓I号的使用,考试中对于加标点的题目一定不要漏做。
(4)默写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二)阅读阅读以课文教学为抓手,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静下心来读文章,沉浸其中悟情意,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形式:以学生练习为主,老师有针对性地重点评讲,内容:要求背诵的课文,重点课文的重点段落,第5课和第20的四首古诗,以及印发的阅读练习题(三)以写作为突破口,提高作文能力,学会给同辈写信,掌握一般信和信封的书写格式,做到语句通顺连贯,能在规定时间内有条理地习作,写出篇幅适宜的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四年级衔接语文句子练习教学目标:
对本学期学过的句子写作方法进行归类、回顾。
第一部分:缩句
一、什么是缩句
第二部分:扩句
一、扩句。
扩句,又称扩写,顾名思义,与缩写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
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
带成份,使句子的或课文意思更具体形象,充实丰满。
二、句子扩写方法
1.局部扩句法。
即把句子分成两部分——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先扩前面部分,再扩后面部分。
如“小明读书”,前面部分是“小明”,先补充小明是谁,与我的关系,这样前面部分可扩充为“我的同学小明”;后面部分可补充“在什么地方”“怎样读书”,这样后半部分可补充为“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全句扩为“我的同学小明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2.整体扩句法。
就是把句子的两部分一下子扩充。
如“红旗升起来了”,按“什么样的”红旗“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升起来,可扩成“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教学大楼的房顶上徐徐地升起来”。
三、扩写提示
扩写时要根据表达需要合理增添有效的成份,不要生硬地堆砌意思相同的词语,不要前后重复,也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
在完成扩写作业或试题时,如果对扩充部分有具体规定的应按规定扩写,如没作规定的,可进行整体扩写。
扩写后别忘了加标点。
四、扩句练习
扩句(至少扩两处)
1、老师批改作业。
2、战士保卫边疆。
3、洪水淹没了村庄。
4、海鸥飞过海面。
5、兄妹俩陶醉了。
6、小马驹瞪着眼睛。
7、几句话印在心上。
8、同学们做作业。
9、战士脸红。
10、春风吹遍大地。
11、少先队员挥舞着花束。
12、同学们议论着消息。
13、学校开展活动。
14、我握着手。
15、战士献出生命。
16、我和小刚来到市场。
17、玲玲做操。
18、雨点落下来。
19、鱼儿惊慌。
20、野花开。
21、体育健儿取得了成绩。
23、小蜜蜂飞来飞去。
24、黑熊表演节目。
25、浪花跳跃。
26、猫捉老鼠。
27、鲜花盛开了。
28、小华做操。
29、秧苗生长。
30、船开得快。
31、星星眨眼。
32、枝叶展开。
33、小蝌蚪游着。
34、日本鬼子闯进学堂。
35、老大娘摸着焦裕禄。
36、同学们在听课。
37、鬼子查看着每一个人。
38、仲先生回答话。
39、私塾先生讲着故事。
40、旅客们走进车厢。
41、白医天使工作。
42、西湖在杭州。
43、气球升上天空。
44、太阳放射光芒。
45、祖国在前进。
第三部分:仿写句子
一、仿写
二.仿写要点
1、注意文章的手法,像修辞手法、对偶、排比等。
2、词性要相当。
例,仿写句子: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生活是一条崎岖的路
仿写: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盘莫测的棋,生活是一场自己的戏.
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曲心灵的歌,生活是一扇未知的门.
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列远行的车,生活是一杯自酿的酒.
一盘,一曲,一列……——量词
莫测的棋,心灵的歌,远行的车……——(形容词或名词)的(名词)
三、仿写练习。
读一读,仿照句子写一写。
1、奶奶把冬冬一把揽在怀里,紧紧地搂着她说:“我最喜欢的是每个星期六早晨听见你按响的那只门铃。
”(前面写动作,后面写说的话。
)
2、我的风筝像一顶水兵帽,后面还飘着两根飘带,因为我长大想当海军。
(前面写样子,后面写想法。
)
3、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
它四肢灵活,行动敏捷。
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
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像搽过油。
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
(先总后分的写法)
4、他取了一块冰,用小刀轻轻地刮,用温暖的双手不断摩挲,慢慢地,做成了一个光洁透明的半球形的“冰透镜”。
(写清材料、工具和做的过程。
)
5、它(陨石)沉默着,那么安静,是不是回忆着来时的旅程?(先观察石头,然后展开想象,提出问题)
6、“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么大一个公园,我们来了,别人就不能来?这个规矩不能有!”彭总反身走出了公园。
(前面是彭总发怒时说的话,后面是发怒时的行为)
7、女生和男生一样聪明。
(体现尊重和平等)
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一样可爱。
和一样。
8、……不但……而且……
……只有……才……
9、裹着大衣的军官们在凛冽的寒风中打颤,可炮手的前额却滚下了大粒的汗珠。
(运用对比的手法)
10、亲爱的家乡的孩子们,我真羡慕你们。
你们面前有无比宽广的道路,你们心里有那么多美好的事物。
(前面写想法,后面作解释)
11、工厂烟囱冒出的黑烟把天空搅得混浊不堪,人们开始想念原来瓦蓝瓦蓝的天空。
(先写现象,再写感受)
第四部分: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
一、把字句
现代汉语的一种句式。
用介词“把”构成的句子。
其结构模式可以记作:甲把乙怎么样。
在书面语言中,有时用“将”字代替“把”字,仍称把字句。
【示例】夕阳西下,太阳的余光把天空渲染得格外美丽。
二、被字句。
现代汉语的另一种句式。
用介词“被”构成的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其结构模式可以记作:甲被(乙)怎么样。
口语中常用“叫”、“让”、“给”替代“被”,仍称被字句。
【示例】小张被大家推举为劳动模范
三、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
例:大水淹没了庄稼。
(什么1)(动作)(什么2)
把字句:大水把庄稼淹没了。
被字句:庄稼被大水淹没了。
方法1:
先在陈述句中分析出什么1、什么2和怎么样,再按下面格式改写:(1)改为把字句:什么1+把+什么2+怎么样
(2)改为被字句:什么2+被+什么1+怎么样
(把字句改为被字句,被字句改为把字句,什么1和什么2互调位置。
)
方法2:
理解句子意思,自问自答。
如“谁做了什么”该为“谁把什么做了”,
“谁怎么样”改为“谁把什么怎么样”;“谁做了什么”和“谁怎么样”改为“什么被谁怎么样”。
四、练习
练习:我会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把字句。
1、一座堤坝被凶猛的洪水冲垮了。
2、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3、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4、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5、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6、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7、妈妈,晚饭我已经烧好了。
8、山川、田野、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
9、激流冲跑了那块人们洗衣用的礁石。
10、那只大虫被武松使尽气力按定。
11、这道难题终于被我解答出来了。
12、北风吹来,地面上的害虫都冻死了。
13、小草被人们叫做大力士。
14、我终于取出了装在书包里的书。
我会把下面的句子改成被字句。
1、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2、蚂蚁吃了一条大虫
3、蒙蒙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4、大雁总是把小雁护在翅膀底下。
5、我洗干净了红领巾。
6、船里装载的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
7、詹天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8、黄鹂吃了卷叶虫。
9、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样。
10、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包在里边了。
11、初升的太阳把平静的海面照射得波光粼粼,美丽极了。
12、我终于取出了装在书包里的小人书。
13、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14、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15、我的讲义从头到末藤野先生都用红笔添改了。
16、焰火照得夜空光彩夺目。
17、妈妈不小心摔坏了小芳的文具盒。
18、他们看到桥上喷出的六条火舌封锁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心里十分着急。
19、雨过天晴,蚂蚁清除了洞口的泥土,又出来寻找食物了。
20、一只小花猫捉住了一只老鼠。
21、清洁工人清理掉了一堆堆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