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成分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句子成分分析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句子成分分析在教学中,语文教案是一份重要的教学工具,它能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供详细的指导和参考。
对于二年级的语文教学来说,句子成分分析是一项基础而又关键的内容。
本文将从教案的编写和具体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
一、教案的编写1. 教学目标的设定在教学目标中,应注意将句子成分分析的目标与课程标准相结合,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年级要求相适应。
例如,可以设定教学目标为: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分析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
2.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针对句子成分分析这一教学内容,教师需要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可以放在主语和谓语的分析上,因为它们是句子的基本成分;难点可以放在宾语和状语的分析上,因为它们可能涉及到语序和词义的理解。
3. 教学内容的选择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
可以通过教材、课外阅读等资源,选取一些简单、明确的句子作为例子,供学生进行分析。
4. 教学步骤的设计教学步骤是教案的核心,它要合理有序地引导学生进行句子成分分析。
一般可以包括导入、展示、讲解、练习和拓展五个环节。
具体步骤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逐渐引导学生掌握句子成分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二、教学方法的应用1. 视觉教学法通过图片、幻灯片等视觉媒体展示句子,将句子分解成不同的成分,并逐一进行解释和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句子成分的概念和特点。
2. 互动教学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讨论和分享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可以采用问题导向的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和解答,共同探讨句子成分分析的方法。
3. 游戏教学法通过语言游戏等形式,将句子成分分析融入到游戏中,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和巩固知识。
比如,可以设计填空游戏,让学生根据句子的语境选择恰当的词性和成分,以此加深对句子成分的理解。
4. 任务型教学法将句子成分分析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设计相关任务,要求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操练句子成分分析的能力。
句子成分划分教案

句子成分划分教案教案标题:句子成分划分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句子成分的概念和作用。
2. 学生能够准确划分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和定语。
3. 学生能够在阅读和写作中正确运用句子成分划分的知识。
教学重点:1. 理解句子成分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和定语的划分方法。
3.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句子成分划分的实践。
教学难点:1. 区分主语和表语的划分方法。
2. 判断复杂句中的句子成分。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英语语法教程》、白板、标记笔。
2. 学生准备:学生课本、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 教师向学生解释句子成分的概念和作用,并给出几个例子,引发学生对句子成分划分的兴趣。
2. 教师提问学生,询问他们对句子成分划分的了解和困惑。
Step 2: 主体教学1. 教师通过教材《英语语法教程》中关于句子成分划分的相关知识,讲解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和定语的定义和划分方法。
2. 教师通过示范划分句子成分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划分方法。
3. 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和讨论一些复杂句中的句子成分划分,帮助学生解决划分上的困惑。
Step 3: 练习1. 学生个人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句子,尝试划分句子成分,并在笔记本上完成练习。
2. 学生小组练习:学生分组,互相交流并纠正彼此的句子成分划分,加深对划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3. 教师进行课堂巡视,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
Step 4: 总结和拓展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句子成分划分的要点和难点,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2. 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划分句子成分,并在下节课上进行检查和讨论。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包括划分的准确性和理解程度。
2.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正确率。
3. 学生对句子成分划分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课堂讨论和提问进行评估。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更多的阅读和写作练习,巩固句子成分划分的知识。
微课教案(如何划分句子成分)

微课教案:
渗透汉语语法知识于平时教学
——句子成分划分
平川区第二中学语文组张建强
教学设想:
汉语语法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新课程标准也是不要求学生掌握的,但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我们经常会涉及到汉语语法知识的问题,汉语语法知识也需要学生逐步的去掌握学习,诸如句子成分的划分等语法知识。
但系统的去讲解汉语语法知识,学生会感到枯燥的,我们可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去渗透汉语语法知识。
我设计了在修改病句的专题训练中穿插渗透句子成分划分的语法知识,达到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汉语语法知识的目的。
教学目标:
1、明确句子的成分及如何分析划分句子的成分。
2、明确运用分析句子成分修改病句的方法。
3、培养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及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如何划分句子的成分。
教学步骤及内容:
一、导入语
二、用分析句子成分的方法修改病句
出示病句“秋天的红山寺的确是红色旅游的好季节。
”逐步分析划分句子的成分,提取句子的主干。
得出句子的病因是句子成分搭配不当。
修改病句:①秋天的红山寺的确是红色旅游的好地方。
②红山寺的秋天的确是红色旅游的好季节。
三、总结划分句子成分的方法
第一步可先从中分出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第二步再找出主语部分的中心词——主语与谓语部分的中心词——谓语;第三步分析有沒有宾语及定语、状语、补语等各种成分。
四、结束语。
英语句子成分教案

英语句子成分教案【篇一:初中英语语法-句子成分精讲个性化教案】个性化教案【篇二:英语教案句子成分与结构】星海教育2016年暑假双流校区目标满分班名师培优精讲第讲【教学标题】英语句子成分【教学目标】让学生完全掌握英语句子的成分问题,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句子结构【教学重点】1.句子成分的划分2.句子的主要成分3.句子的次要成分4.作各个成分相应的词性【教学难点】1.句子的主要成分2.状语的识别3.定语的识别4.宾语补足语【教学内容】句子成分的定义:构成句子的各个部分叫做句子成分。
句子成分有主要成分和次要成分:主要成分有主语和谓语;次要成分有表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足语和同位语。
a.主语:主语是一个句子所叙述的主体,一般位于句首。
但在there be结构、疑问句(当主语不疑问词时)和倒装句中,主语位于谓语、助动词或情态动词后面。
主语可由名词、代词、数词、不定式、动名词、名词化的形容词和主语从句等表示。
一句话语法: 主语由名词性的词来充当.例如:during the 1990s, american country music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opular.(名词)the students all love their english teacher.we often speak english in class.(代词)they go to school by bus.one-third of the students in this class are girls.(数词)to swim in the river is a great pleasure.(不定式)to see is to believe.smoking does harm to the health.(动名词) watching tv too much is bad for your eyes.it’s no use regretting it.the rich should help the poor.(名词化的形容词)when we are going to have an english test has not been decided.(主语从句) it is necessary to master a foreign language.(it作形式主语,真正的主语为后面的不定式)b.谓语:谓语说明主语所做的动作或具有的特征和状态。
句子成分教案:高一语文范文

本文将分享一份高一语文句子成分教案的优秀范文整理。
在教学过程中,句子成分作为语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句子成分的概念、分类、辨析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在教案设计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巩固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能力。
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句子成分的概念、分类和辨析方法。
2. 能够正确运用句子成分对句子进行分析。
3. 能够理解和解释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不同成分在语句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句子成分的概念、分类和辨析方法。
2. 教学难点:对于一些复杂的句子,如何正确地分析句子成分。
(三)教学方法1.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问题,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练习相结合,提升学生学习语文时的兴趣。
2. 通过讲解、分析、操练等方式,深化学生对句子成分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举例说明句子成分的作用,引导学生对句子成分的概念和重要性进行了解。
2. 讲解句子成分(15分钟)简单介绍句子成分的分类和辨析方法,并通过举例分析,深化学生的理解。
3. 操练与探究(30分钟)(1)让学生对一些简单句进行分析,加深对句子成分类别的熟悉和辨析。
(2)以一些复杂句子为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探究,并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4. 巩固训练(30分钟)(1)个人练习,让学生自己对一些句子进行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2)小组互动,让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对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巩固。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应的课外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背诵等方式,持续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效果分析通过对教案的整理和实际运用,本教学方案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句子成分的知识,熟练掌握句子成分的概念、分类和辨析方法。
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能力。
本教学方案将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年级语文教案识别句子成分

二年级语文教案识别句子成分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了解句子成分的基本概念和种类;2.掌握句子成分的识别方法;3.能够正确识别简单句中的主语、谓语和宾语;4.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句子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主语、谓语和宾语的识别;2.句子成分的分类及其区别。
三、教学准备:教师:教案、黑板、彩色粉笔;学生:课本、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5分钟)1.向学生介绍本课内容,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如何识别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和宾语。
2.通过给出一些简单句,让学生尝试找出其中的主语、谓语和宾语。
Step 2:讲解句子成分的基本概念(10分钟)1.教师向学生解释主语、谓语和宾语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2.教师通过图片和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主语是句子中说的是谁或者是什么,谓语是说的是主语做的动作或者存在的状态,宾语是受到动作影响的人或者事物。
3.教师重点强调句子成分是一个整体,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和依赖的。
Step 3:识别句子成分(15分钟)1.教师通过投影或者黑板上展示几个简单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找出其中的主语、谓语和宾语。
2.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判断,帮助学生梳理思路。
3.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彼此的答案,并通过教师指导进行改正。
Step 4:巩固练习(15分钟)1.教师发放练习册,让学生完成其中的相关练习题。
2.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进行答案讲解,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Step 5:拓展运用(15分钟)1.教师提供一些句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分析和识别句子中的成分。
2.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和思考,互相补充和纠正。
Step 6:总结复习(10分钟)1.教师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2.学生可以向教师提问或者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五、作业布置:1.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教科书上的相应练习题。
2.鼓励学生自己找出更多的例子进行分析和练习。
学习句子成分教案

学习句子成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句子成分的概念和分类;2. 掌握句子成分的具体内容和功能;3. 能够正确识别和分析句子中的各个成分;4. 能够在写作和分析句子时正确运用句子成分。
二、教学重点1. 句子成分的概念和分类;2. 各个句子成分的具体内容和功能。
三、教学难点1. 对各个句子成分的具体内容和功能的准确理解;2. 在句子分析和写作中正确运用句子成分。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案例;2. 学生准备好笔记和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可以以一两个有关句子成分的有趣案例作为引子,引发学生对句子成分的兴趣和思考。
第二步:概念讲解1. 句子成分的概念:句子成分指的是构成句子的各个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2. 句子成分的分类:可以根据其在句子中的位置和功能进行分类,如主谓宾结构、主谓补结构、定状结构等。
第三步:具体内容和功能解析1. 主语:句子中表达动作或状态的主体,通常回答“谁”或“什么”。
2. 谓语:句子中表达动作或状态的核心词,通常回答“做什么”或“是什么”。
3. 宾语:句子中被动作所影响或接受动作的对象,通常回答“谁”或“什么”。
4. 定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成分,用来限定或说明名词或代词的特定内容。
5. 状语:表示时间、地点、方式、原因、条件等附加信息的成分。
6. 补语:用来补充说明主语或宾语的成分,分为主语补足语和宾语补足语。
第四步: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的句子案例,识别和分析句子中的各个成分。
第五步:练习操练提供一些句子让学生进行句子成分的分析和操练,可以设计填空题、选择题等形式。
第六步:拓展延伸可以进一步介绍句子成分在不同句型中的运用和变化。
第七步:归纳总结学生和教师一起总结句子成分的分类、具体内容和功能。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对句子成分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够在句子分析和写作中正确运用句子成分。
同时,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有效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
二年级语文教案句子成分分析

二年级语文教案句子成分分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和学会分析句子的成分,并能正确运用;2. 掌握句子主谓宾的基本构成;3. 能够真实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句子的成分。
二、教学重难点:1. 主语的确定;2. 谓语的判断;3. 宾语的辨认。
三、教学准备:教材:二年级语文教材第三课《小蚂蚁的劳动》。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学生课本。
四、教学过程:【导入】1. 让学生观察小蚂蚁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句子成分分析的需求。
【呈现】2. 教师板书出以下句子:“小蚂蚁工作勤奋。
”3.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句子的成分,引导学生首先判断句子的主语,然后是谓语和宾语。
4.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经过分析得出结论:句子的主语是“小蚂蚁”,谓语是“工作勤奋”。
5. 学生进一步判断,确定句子中是否存在宾语。
【讲解】6. 教师向学生讲解句子成分的定义和特点。
7. 解释主语的作用和判断方法,包括主语是句子中提供动作的人或事物,并且与谓语之间有关系。
8. 接着解释谓语的作用和判断方法,包括谓语是句子中表达动作或状态的核心部分。
9. 最后解释宾语的作用和判断方法,包括宾语是句子中接受动作的人或事物。
【练习】10. 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句子,要求学生分析句子的主谓宾成分,并将分析结果写在黑板上。
11.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逐个分析句子,写出主谓宾成分。
12.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纠正错误或给予肯定。
【拓展】13. 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其他句子,进行主谓宾成分的分析练习。
14.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小组竞赛,比赛谁分析的句子成分准确并列举的最多。
【总结】15. 教师对本堂课进行总结,强调句子成分的重要性,并让学生再次回顾所学内容。
16.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继续分析句子的成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分析句子的成分,掌握主谓宾的判断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之句子成分教学目标:掌握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之句子分析知识重点难点:句子成分分析教学方法:启发、练习教学用具:多媒体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句子成分:1、句子六种成分:主语、谓语、宾语;——三种主要成分定语、状语、补语;——三种附属成分2、句子成分标识符号主语:“==== ”划在主语下面谓语:“——”划在谓语下面宾语:“~~~~”划在宾语下面定语:“()”用在定语前后状语:“[ ]”用在状语前后补语:“〈〉”用在补语前后3、句子成分作用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宾语——是动词支配、关涉的对象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状语——是谓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补语——是谓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语定语:美丽的校园(美丽)的校园状语:例1:安静地学习[安静]地学习例2: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终日]而思矣(“而”为修饰语)补语:(1) 去一趟去〈一趟〉(2) 高兴得跳了起来高兴得〈跳了起来〉(3) 这张报纸好极了这张报纸好〈极〉了1、主语:就是谓语陈述的对象,主要由名词、代词充当,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及其短语也可充当主语。
如:回家的感觉又不知不觉涌上心头。
他出去买菜了。
(代词)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
(名词)红的像火。
(的字结构)2、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一般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其他实词和短语也可以充当谓语。
如:战士们英勇顽强。
你是学生。
火车开动了。
(动词)她是一名记者。
(动词)赵州桥非常雄伟。
(偏正短语)3、宾语:是动词中心词支配的对象,一般由名词和代词充当,其他实词和短语也可以充当宾语。
如:大家喜欢游泳。
他给我一本书(双宾语)一轮红日渐渐升上了天空。
(名词)证据显示凶手是另有其人。
(主谓短语)4、定语:是名词中心语的修饰成份,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和短语充当定语。
“的”是定语的标志。
如:(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村子。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
注意:定语后置。
如:荷塘的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5、状语:是动词、形容词中心语的修饰成份。
副词、形容词、表时间(处所)的名词和短语充当状语。
“地”是状语的标志。
如: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介宾短语)他[愉快地]接受了任务。
(表状态)同学们[昨天]离开了。
(表时间)[在河边],我遇见了她。
(表地点)6、补语:是对动词、形容词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份。
形容词、动词、代词、副词、数量词和短语可以充当补语。
“得”是补语的标志。
如: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
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说明时间)她气得<快要哭>了。
“的”是定语的标志词“地”是状语的标志词“得”是补语的标志词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是有规律的:[状语] (定语)主语// [状语] 谓语〈补语〉(定语)宾语〈补语〉例:[迄今为止] ,(内向)的李四光[还从来]没有〈过〉(这样)(舒畅)的谈话。
顺口溜:主谓宾,定状补主要成分主谓宾修饰成分定状补定语必在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的”定“地”状“得”后补牢牢记住别忘记!二、句子成分分析实例●例句: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划分句子成分一般先划出主、谓、宾;然后再找出定、状、补。
●句例:●1、今天//星期六。
2、今天//是星期六。
3、说话//[要]简洁〈一些〉。
4、长江三峡//[曾经]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三、多层定语的排列顺序多层定语的一般次序:领属+数量+动词短语+形容词+名词。
句例:(国家队里)的(一位)(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四、多层状语的排列顺序多层状语的一般次序:何时+何地+副词+形容词+介宾短语句例:[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五、特殊句子成分特殊的主谓句成分的划分1、主谓谓语句:这个电影// 我看过。
2、复杂宾语句:我//看见小王在大街上边走边读书。
3、兼语句:大家// 选他当班长。
——— ~~~ —~~~4、双宾语句:李老师// 教我们语文。
5、连动句:他们//听了这个消息[很] 高兴。
6、把字句:老师//[亲切地][把书] 放〈到他的手中〉。
7、被字句:她//[已][被北京大学]录取了。
8、存现句: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园子。
六、分析句子主干所有单句,不论它的结构多么复杂,如果把它逐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那个成分就是句子的主干。
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句子中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剔除掉,只剩下主语、谓语和宾语。
1.什么是句子主干?是指起主要作用的句子成分:主语中心语+ 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即把句子的所有附加成分(定状补)都压缩掉之后所剩下的部分。
2.怎样找句子主干?找中心语法第一步:先把主语和谓语用“||”分开第二步:找主语中心语和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
请找出主干:1、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岸底下。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岸底下。
2、近十几年来新中国发行的各种各样的邮票又大大地丰富了这个艺术宝库。
[近十几年来](新中国)(发行)的(各种各样)的邮票//[又][大大]地丰富了(这个)(艺术)宝库。
主干:邮票// ----丰富了-----艺术宝库。
找主干要注意的问题:否定句中否定词要保留。
例:这些道理往往不简单。
(道理不简单)并列结构作主谓宾时,要保留结构。
例:地球和火星都是行星。
(地球和火星是行星)主谓结构作主语或谓语时,要保留。
例:一小时行5公里并不快。
(一小时行5公里并不快)他胆子小。
(他胆子小)七、请找出主干:1、我应该感谢这些我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
2、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
3、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的布满了。
4、那些模样最像武士脸形的蟹就得天独厚地生存下来。
5、那时候,他们根本没有注意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阶级关系。
答案:1、我—[应该]感谢—灯光。
2、日华和月华——出现。
3、天空——布满了。
4、蟹——生存。
5、他们—[没有]注意—关系。
八、小试身手1. 经过我二十多年的刻苦学习,不断丰富了历史知识。
2. 马玉祥在一次与敌人争夺山头的战斗中,盘踞在山头上的敌人,凭借山上的碉堡和暗火力点疯狂地向我扫射。
析:这是个病句。
主语“马玉祥”后缺少一个与之配合的谓语,句子的谓语残缺了。
应在“……中”后加上“看到”或“发现”。
析:上例的“经过……学习”是介宾短语作状语,枝叶部分(定、状、补)剔除掉以后,句子的主干就是”丰富了知识“,谁”丰富“了呢?不知道。
句子主语残缺的毛病显现出来了。
其实,主语”我“被封闭在介宾短语中了,应把”经过“与”我“换个位置。
3.用在医药上的高分子材料,大致可分为机体外使用与机体内使用。
析:句子的主干是“高分子材料分为机体外使用和机体内使用”,而“机体外使用和机体内使用”不能作“分为”的宾语,因此,在句后应加上缺少的“两种”这一宾语中心语。
4. 每当我回忆起跟朱德总司令度过的日日夜夜,他那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亲切感人、循循善诱的谆谆教导,就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
析:经压缩后句子的主干是“音容笑貌、谆谆教导——出现”。
显然,主语是并列关系的短语,而“教导”是不能“出现”,只有“音容笑貌”可以“出现”。
因此,该句主语的其中一部分(谆谆教导)同谓语不能搭配。
5. 用不着多举例,你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一种人,这种人是什么一种品质……析:这句话出自作家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的原稿中。
但在编入新版初中《语文》第四册时作了修改。
你知道是怎么修改的吗?改:将“这种人是什么一种品质”中的“是”改为“有”。
改动的原因:上例的最后一个分句的主语(这种人)和宾语(品质)搭配不当。
总之,找句子的主干不失为检查句子结构是否完整、搭配是否恰当的好方法。
我们应当逐步培养这方面的辨别能力,这样,面对再复杂的句子,我们也能理清其中的间架结构,看出其中是否有毛病。
对下列病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A.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团结协作、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缺宾语)B.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地改善和提高。
(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C.故宫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次序安排不当)D在大量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
(用词累赘)答案:D。
缺主语,介词结构“在大量事实中”隐藏了主语。
删去“在大量事实中”中的“在”和“中”,让“大量事实”显现出来作主语。
九、复句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组成的句子。
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
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复句的类型:并列关系:平列式、对比式承接关系:按顺序叙述递进关系:分句之间表示意义上层进选择关系:或此或彼、非此即彼、选一舍一转折关系:重转式、轻转式因果关系:前因后果、前果后因假设关系:前句假设,后句是假设的结果条件关系: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无条件目的关系:以、以便、为的是、免得、以免等解说关系:指不相连的复指中的复句。
各种关系的复句举例一、并列关系:1、白天海面的涨落叫“潮”,晚上海面的涨落叫“汐”。
2、但有时并不是因为缺乏表达能力,而是因为我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
二、承接(顺承)关系:1、大姐一时没听懂,接着明白过来了。
2、她给孩子换上一身干净衣裳,然后把他送回保育院。
三、递进关系:1、在场的人都笑了,有的甚至笑弯了腰。
2、这些藻类不仅可以吃,而且可以作工业原料,甚至于可以从中提取某些贵重金属元素。
四、选择关系:1、我们宁可走着去,也不挤那公共汽车。
2、要么我们把洪水挡住,要么我们让洪水淹没。
五、转折关系:1、虽然自然界里有的是各种各样的盐类,却没有一种能够在食物营养上代替得了食盐。
2、小华还是觉得热不可耐,尽管夕阳已下,晚风渐起。
六、因果关系:1、因为马克思有了广博的多种知识作基础,所以他能够筑起他的学术的高塔。
2、七斤嫂这时从直觉上觉得事情似乎有些不妙了,因为咸亨酒店是消息灵通的所在。
七、假设关系:1、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2、即使我们的工作取得了极其伟大的成绩,也没有任何值得骄傲自大的理由。
八、条件关系:1、只有以不懈的韧劲,一级级攀梯,才能一步步接近光辉灿烂的理想之巅。
2、不管人家对你们评价多么高,你们总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是个毫无知识的人。
九、解说关系:1、地球围绕太阳转,这是小学生都知道的常识。
2、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
3、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两种都是主观主义。
十、目的关系:1、你们仔细商量商量,以免出差错。
2、我们把政策交给群众,为的是更好地取得群众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