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第六章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第六章金属材料塑性变形(1)

第六章金属材料塑性变形(1)
第2节 多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
一、多晶体的塑性变形特点
1.不均匀的塑性变形过程
在多晶体金属中,由于每个晶粒的晶格位向都不同,
其滑移面和滑移方向的分布便不同,故在在同一外力
作用下,每个晶粒中不同滑移面和滑移方向上所受的
分切应力便不同。施密特因子较大(接近1/2),分切
应力较大的必将首先发生滑移变形,通常称这种位向
第6章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
第六章金属材料塑性变形(1)
第1节 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
一、滑移变形的概念 二、滑移与切应力 三、滑移与位错的运动
第六章金属材料塑性变形(1)
第1节 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 一、滑,晶体的一部分沿着一定的晶面(滑移面)的一定
滑移方向上的分切应力为:
称为施密特定律,τc是一常数,但 材料的屈服强度σs则随拉力轴相对 于晶体的取向不同而不同,即晶体
材料存在各向异性。
第六章金属材料塑性变形(1)
第六章金属材料塑性变形(1)
第1节 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 三、滑移与位错的运动
第六章金属材料塑性变形(1)
第1节 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 三、滑移与位错的运动
的晶粒为处于“软位向”;而滑移面或滑移方向处于
或接近于与外力相平行或垂直,即施密特因子较小
(接近0)的晶粒则处于“硬位向”,它们所受的分切
应力将较小,较难发生滑移。由此可见,由于多晶体
金属中每个晶粒所取的位向不同,金属的塑性变形将
会在不同晶粒中逐批发生,是个不均匀的塑性变形过
程。
第六章金属材料塑性变形(1)
方向(滑移方向)相对于晶体的另一部分发生的相对滑
动。
第六章金属材料塑性变形(1)
第2节 多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
一、多晶体的塑性变形特点
1.不均匀的塑性变形过程
在多晶体金属中,由于每个晶粒的晶格位向都不同,
其滑移面和滑移方向的分布便不同,故在在同一外力
作用下,每个晶粒中不同滑移面和滑移方向上所受的
分切应力便不同。施密特因子较大(接近1/2),分切
应力较大的必将首先发生滑移变形,通常称这种位向
第6章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
第六章金属材料塑性变形(1)
第1节 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
一、滑移变形的概念 二、滑移与切应力 三、滑移与位错的运动
第六章金属材料塑性变形(1)
第1节 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 一、滑,晶体的一部分沿着一定的晶面(滑移面)的一定
滑移方向上的分切应力为:
称为施密特定律,τc是一常数,但 材料的屈服强度σs则随拉力轴相对 于晶体的取向不同而不同,即晶体
材料存在各向异性。
第六章金属材料塑性变形(1)
第六章金属材料塑性变形(1)
第1节 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 三、滑移与位错的运动
第六章金属材料塑性变形(1)
第1节 单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 三、滑移与位错的运动
的晶粒为处于“软位向”;而滑移面或滑移方向处于
或接近于与外力相平行或垂直,即施密特因子较小
(接近0)的晶粒则处于“硬位向”,它们所受的分切
应力将较小,较难发生滑移。由此可见,由于多晶体
金属中每个晶粒所取的位向不同,金属的塑性变形将
会在不同晶粒中逐批发生,是个不均匀的塑性变形过
程。
第六章金属材料塑性变形(1)
方向(滑移方向)相对于晶体的另一部分发生的相对滑
动。
第六章金属材料塑性变形(1)
浙教版科学《金属材料》ppt精品课件6

资料显示,经专业化回收处置,1吨废弃电脑中,可回收黄金0.
制造飞机的材料中,大资量源使用丰铝合富金,为无什毒么不轻使用便纯铝耐呢?磨耐腐蚀 美观、易加工
阅读课本P38合金的内容,思考
钢 不锈钢 B.
课题1 金属材料
钛和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它们具有优良 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可塑性好,机械性能好, 抗腐蚀能力强,钛合金与人体很好的“相容性”。根
钢 不锈钢 B.
② 大量开发和使用代用品,如塑料; 随着我国金属用量的不断增加,再生利用废旧金属对于缓解资源短缺具有重要作用,意义深远。
1、制作电线的金属材料一般是
()
C、合金的强度、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更好。
③ 防止金属锈蚀; 这些比金还要“坚硬”的18K金里,只有75%是金,而其余25%则是银和铜。
课题1 金属材料
金属之最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铝 •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钙 •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 铁 •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 银 • 硬度最高的金属── 铬 • 熔点最高的金属── 钨 • 熔点最低的金属── 汞
课题1 金属材料
练一练
• 1、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 应用。 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B ) A、硬度很大 B、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C、银白色金属 D、熔点很高
课题1 金属材料
• 金十分柔软。而一些价钱比金便宜的K 金,为什么比金还要“坚硬”呢?
K金是金(Au)混合其他金属而成的合金。加入了其他 金属后,金便改变了本来的结构,以至不容易扭曲。
你知道18K金是什么意思吗?
金的纯度可以用百分比来表示;譬如九九金表 示金的纯度达99.9%。另一种表示纯度的方法:纯 金24K。这些比金还要“坚硬”的18K金里,只有 75%是金,而其余25%则是银和铜。
《金属材料》PPT优质课件人教版6

《金属材料》PPT优质课件人教版6
《金属材料》PPT优质课件人教版6 《金属材料》PPT优质课件人教版6
《金属材料》PPT优质课件人教版6
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
1.金属具有很多共同的物理性质。例如:常温下它们都 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大多数为电和热的优 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 2.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 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 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 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3.金属材料包括铁、铝、铜等纯金属和合金。 在金属中 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而制得的合金,其性能会发 生改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 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更好,因此,合金具有更广泛的用 途。
如何改善菜的色、香、味以 及营养价值? 宝石为什么会如此绚丽多彩? “钢铁”是同一种物质吗?
《金属材料》PPT优质课件人教版6
请根据下表分析,什么是合金? 《金属材料》PPT优质课件人教版6
纯铁 生铁
含碳量
2%~4.3%
含其他元素
Si、Mn
性 能 质软 比纯铁硬
铁合金
钢
0.03%~2% Mn;Cr、Ni;W;Si 锰钢韧性好,硬度大;
《金属材料》PPT优质课件人教版6
分组汇报你们所搜集到的合金 及其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
合金
主要成分
性能
用途
请将你所搜集的资料课后以小报形式展示
《金属材料》PPT优质课件人教版6
《金属材料》PPT优质课件人教版6
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Ti和钛合金
熔点高 密度小 可塑性好 易于加工 机械性能好 抗腐蚀性能非常好
《金属材料》PPT优质课件人教版6 《金属材料》PPT优质课件人教版6
《金属材料》PPT优质课件人教版6
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
1.金属具有很多共同的物理性质。例如:常温下它们都 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大多数为电和热的优 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 2.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 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 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 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3.金属材料包括铁、铝、铜等纯金属和合金。 在金属中 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而制得的合金,其性能会发 生改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 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更好,因此,合金具有更广泛的用 途。
如何改善菜的色、香、味以 及营养价值? 宝石为什么会如此绚丽多彩? “钢铁”是同一种物质吗?
《金属材料》PPT优质课件人教版6
请根据下表分析,什么是合金? 《金属材料》PPT优质课件人教版6
纯铁 生铁
含碳量
2%~4.3%
含其他元素
Si、Mn
性 能 质软 比纯铁硬
铁合金
钢
0.03%~2% Mn;Cr、Ni;W;Si 锰钢韧性好,硬度大;
《金属材料》PPT优质课件人教版6
分组汇报你们所搜集到的合金 及其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
合金
主要成分
性能
用途
请将你所搜集的资料课后以小报形式展示
《金属材料》PPT优质课件人教版6
《金属材料》PPT优质课件人教版6
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Ti和钛合金
熔点高 密度小 可塑性好 易于加工 机械性能好 抗腐蚀性能非常好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第六章至第七章

第六章 铸铁(P108)
第一节 铸铁的组织与分类
三、铸铁的分类: 铸铁的分类: 2、按石墨形态不同分: 、按石墨形态不同分: (1)普通灰铸铁:石墨呈曲片状 )普通灰铸铁: (2)可锻铸铁:石墨呈团絮状 )可锻铸铁: (3)球墨铸铁:石墨呈球状 )球墨铸铁: (4)蠕墨铸铁:石墨呈蠕虫状 )蠕墨铸铁:
<0.1%
2、性能:强度和塑性超过灰铸铁和可锻铸铁,接近铸钢,而 、性能:强度和塑性超过灰铸铁和可锻铸铁,接近铸钢, 铸造性能和切削性能比铸钢要好。 铸造性能和切削性能比铸钢要好。 3、牌号及用途: 、牌号及用途: 球铁”二字的汉语拼音字母字头“ 由“球铁”二字的汉语拼音字母字头“QT”,后面的一组表 , 示最小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数值的数字组成。 示最小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数值的数字组成。 用途见P114 表6-3 用途见
第六章 铸铁(P108)
第二节 常用铸铁简介
一、灰铸铁: 灰铸铁: 1、成分与组织:2.77-3.6%C、1.0-2.2%Si、S<0.15%、P<0.3% 、成分与组织: 、 、 < 、 < 2、性能和孕育处理(变质处理):就是在浇注前往铁水中投 ):就是在浇注前往铁水中投 、性能和孕育处理(变质处理): 入少量硅铁、硅钙合金等作为孕育剂, 入少量硅铁、硅钙合金等作为孕育剂,使 铁水内产生大量 均匀分布的晶核,使石墨片及基体组织得到细化。 均匀分布的晶核,使石墨片及基体组织得到细化。 3、牌号及用途: 、牌号及用途: 灰铁”二字的汉语拼音字母字头“ 由“灰铁”二字的汉语拼音字母字头“HT”及后面的一组表 及后面的一组表 示最小抗拉强度数值的数字组成。 示最小抗拉强度数值的数字组成。 用途见P111 表6-1 用途见
第六章 铸铁(P108)
第二节 常用铸铁简介
《金属材料》金属和金属材料6PPT课件 图文

K金
K金的“K”是外来语“Karat” 一词的缩写, 完整的表示法是这样的:Karat gold(即K黄金), 1 K金的计量方法是:纯金为24 K(即100%含金 量),1 K的含金量约是4.166%。按照国际标准, K金分为 24 种,即从1 K到24 K。
铂金
1.铂金(英文Platinum缩写Pt)稀有,是因为铂金的储 量远远低于黄金。 2.铂金纯净,是因为铂金首饰通常含有 90% 的纯铂金。 而且铂金的白色光泽自然天成,长期佩戴也不会褪色。 3.铂金坚硬,是因为铂金的密度高,强度几乎是黄金的 2倍。 4.铂金的延展性也好,一克铂金可以拉出 2 公里长的细 丝。
一、几种重要的金属
东汉晚期的青铜奔马(马踏 飞燕),现已成为我国的旅 游标志。
河北沧州铁狮子,铸造于 953 年, 距今已有1 000 余年的历史。
【交流讨论】
1.你所知道的金属或金属制品还有哪些? 2.它们各自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3.金属材料分哪几类? 4.目前世界上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有哪些? 归纳总结: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应用广泛的金属有:铜、铁、铝等。
熔点最高的金属── 钨 延性最好的金属── 铂 密度最大的金属── 锇 硬度最大的金属── 铬
熔点最低的金属── 汞 展性最好的金属── 金 密度最小的金属── 锂 硬度最小的金属── 铯
【思考与讨论】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 用银制?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 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 会怎样?
铁合金 钢: 含碳量为0.03% ~ 2%
生铁的用途:生铁硬度大,抗压,性脆,可以铸造成型,
科粤版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六章 金 属 课件(共40张PPT)

知识点 几种金属矿物
铁矿石可以根据其颜色、光泽、密度、磁性、条痕等性质加 以区分,如赤铁矿为红褐色;磁铁矿为黑色,有磁性,能导电。
知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的注意事项: ①反应条件:高温,若无酒精喷灯可在酒精灯火焰上加一个金属网罩。 ②CO有剧毒,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未反应完的气体要进行尾气处理;尾 气处理方法有收集法、燃烧法(将CO转变为无毒的CO2)以防止污染空气。 ③操作顺序:CO要“早出晚归”,酒精喷灯要“迟到早退”。即实验开始先 通入CO,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CO 与空气混合,导致加热时发生爆炸;实验 完毕后要继续通入 CO气体,直到玻璃管冷却,防止高温下的铁与空气接触 被氧化。
第六章 金属
6.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知识点 变化多样的化学性质
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表 面生成一种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对铝起防护作用。因此,家用的 铝锅、铝盆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但长时间使用,其表面会变暗, 这是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的缘故。
知识点 变化多样的化学性质
知识点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检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物的方法: (1)取适量反应后的黑色粉末,看是否能被磁铁完全吸引。 (2)取适量反应后的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若黑色粉末全部 溶解,产生气泡,溶液变为浅绿色,则黑色粉末为铁。
知识点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很多金属(如铜、锌、锡、铅等)的冶炼跟铁类似,都是在加热条件下将金
低,铁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化合价升高。
知识点 置换反应
刷易错
(1)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如:CH4+2O2
《金属材料》优秀课件人教

Si
+14 2 8 4
C
+6 2 4
硅是构成岩石和许
碳是构成有机
多矿物的主要元素
物的主要元素
1、硅与碳的原子结构相似,最外层均有4个电子
2、硅与碳结构相似,因而性质相似
3、硅与碳既不易失去电子,也不易得到电子, 主要形成四价化合物.
(一)二氧化硅(SiO2)
地球上存在的天然二氧化硅统称为硅石。
硅石
硅 _____
构成了地壳中大部分的岩石、沙子 和土壤的主要成份是什么?
硅的氧化物及硅酸盐
硅的存在与分布的特点
(1)含量多 (2)化合态
达26.3% 硅的氧化物和硅酸盐
(3)分布广 岩石、沙子和土壤
自然界中有没有游离态的硅?
没有游离态,硅是一种亲氧元素,在自然界
中它总是与氧相互化合的(与碳不同)
由下列结构示意图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坚硬难熔固体 高
大 不溶于水
无色气体 低
小 溶于水
与水反应
不反应
CO2+H2O==H2CO3
化 学
与碱反应
SiO2+2NaOH =Na2SiO3+H2O
CO2+2NaOH =Na2CO3+H2O
性 与碱性氧
高温
高温
质 化物反应 SiO2+Na2O==Na2SiO3 CO2+Na2O==Na2CO3
氧化性
石英钟 (3)水晶:电子工业的重要部件、光学仪器、
高级工艺品和眼镜片 (4)玛瑙:精密仪器轴承、耐磨器皿和装饰品
(二)硅酸 ( H2SiO3 )
实验4-1 :试管中加入2mL Na2SiO3饱和溶液,滴入1
材料科学基础课件第六章金属及合金的回复与再结晶

二、储存能及内应力的变化
1.储存能的变化
冷变形造成的偏离平衡位置 大、能量较高的原子,在加热 过程中向能量较低的平衡位置 迁移,使内应力得以松弛,储 存能随之逐渐释放出来。
2.残余内应力的变化
在回复阶段,第一类内应力 得到较为充分的消除,第二类 或第三类内应力部分得到消除。
1-纯金属;2-不纯金属;3-合金。
回复机制:
空位与间隙原子的合并
①空位迁移到金属的自由表面或 晶界处而消失;
②空位与间隙原子合并,空位与 间隙原子同时消失;
③空位与位错发生交互作用而消 失;
④空位聚集成空位片,然后崩塌 成位错环而消失。
位错环
空位聚集成空位片,然后崩塌成位错环
第六章 金属及合金的回复与再结晶-§6.2 回复
2.中温回复
2.再结晶阶段的变化
硬度和强度显著下降,塑性和韧性 显著提高,电阻率显著地降低。
再结晶阶段位错密度下降明显,点 缺陷继续减少,导致上述性能变化。
冷拉伸变形后的工业纯铜在加 热时性能的变化
第六章 金属及合金的回复与再结晶-§6.2 回复
第二节 回复(Recovery)
回复是冷变形金属在较低温度加热时,在光学显微组织发生改变前所产 生的某些亚结构和性能变化的过程。
冷变形金属在加热过程中能量的释放
在再结晶阶段,因冷变形造成的残余内应力得以完全消除。
第六章 金属及合金的回复与再结晶-§6.1 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组织和性能变化
三、性能的变化
1.回复阶段的变化
硬度和强度略有下降,塑性和韧性 略有提高,电阻率较显著地降低,应 力腐蚀倾向显著减小。
回复阶段位错密度减少有限,但点 缺陷数量明显降低,导致上述性能的 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Ø 晶界沉淀强化:如在晶界上形成Cr23C6钉扎晶界的运动 Ø 减少晶界数量:晶粒度在2~4级比较好
第六章 耐热钢
第三节 热强钢
一、珠光体热强钢
在650 C以下有较好的热强性,而且工艺性能好,价格便宜 1. 低碳珠光体耐热钢(锅炉管子用钢)
加或减少的数值表示,单位为g/m2。 v 质量增加常用于冷却后氧化物仍然紧密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材
料,如高合金钢的氧化。 v 质量减少常用于碳钢、低合金钢或氧化物容易剥落的材料。 v 减小质量或增加质量的程度越小,钢的稳定性越高。
第六章 耐热钢
第一节 钢的热稳定性和热稳定钢
v提高钢热稳定性的合金化原理 Ø含碳量:在0.1~0.2%左右,碳过高会形成Cr23C6等碳化物, 妨碍钢表面氧化膜的连续性 Ø主加元素:Cr, Ni, Mn,目的是形成单相组织,提高基体电 极电位,形成钝化膜,其中Cr是最主要的提高钢抗氧化性的 元素 Ø辅加元素:Al, Si等,形成Al2O3, SiO2等钝化膜,但含量不能 太高,否则会增加钢的脆性
(3)Cr-Mn-N型,如Cr20Mn9Ni2Si2N v 特点:工艺性能好,抗氧化性好,承载能力均较好 v 使用温度8 金属的热强性
热强性:钢在高温和载荷共同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 破坏的能力。
一、高温下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热强性包括材料高温条件下的瞬时性能和长时性能。
ü 加入强碳化物形成元素:Cr, W, Mo, Nb, Ti等 ü 加入形成金属间化合物的元素:Al, Ni, Ti等 v 增加晶界滑动阻力
Ø 净化晶界:S, P等在晶界偏聚使晶界弱化,应尽量降低其含量 (如何降低?)加入B、稀土等元素,形成高熔点稳定化合物,作为晶核,
使易熔杂质从晶界转入晶内。
Ø 填补晶界上的空位:主要是加入B元素可填充晶界空位,阻碍 晶界原子扩散
瞬时性能: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使试样热透)后 的力学性能。如高温拉伸、高温冲击和高温硬度等。
长时性能:材料在高温及载荷共同长时间作用下所测得的性能。 常见的性能指标有蠕变极限、持久强度、应力松弛、高温 疲劳强度和冷热疲劳。
1. 蠕变 :材料在一定应力作用下缓慢地产生塑性变形的现象
第六章 耐热钢
ü 选择奥氏体钢 ü 加入降低奥氏体层错能的元素:Cr, Mo等
第六章 耐热钢
第二节 金属的热强性 二、提高钢热强性的途径
(2)提高钢材的高温变形抗力 v 增加位错运动的阻力
Ø 固溶强化:加入熔点高、扩散激活能大的元素(Cr, W, Nb等) Ø 第二相强化:加入合金元素,形成高温下稳定的第二相粒子
2. 持久强度
v 在给定温度下,恰好使材料经过规定时间发生断裂的应力 值
第六章 耐热钢
第二节 金属的热强性
二、钢热强性的影响因素及其提高途径
1.影响耐热钢热强性的因素
v影响耐热钢的软化因素。随着温度的升高,钢的原子间结 合力降低,原子扩散系数增大,从而导致钢的组织由亚稳态 向稳定态过渡。
v形变断裂方式的变化。低温时 滑移方式;高温时 滑移、 扩散形变及晶界的滑动与迁移
金属材料第六章
第六章 耐热钢
引言
耐热钢概念:在高温下工作并具有一定强度和抗氧化、耐 腐蚀能力的钢种。
各种动力机械,如热电站中的锅炉和蒸汽轮机、航空和舰艇用的燃汽轮 机以及原子反应堆工程等结构中的结构件是在高温状态下工作。
要求钢在高温下应具有: v抗蠕变、抗热松弛和热疲劳性能及抗氧化性能; v在一定介质中耐腐蚀的能力以及足够的韧性; v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及焊接性; v按照不同用途具有合理的组织稳定性。
第六章 耐热钢
第二节 金属的热强性
2、钢热强性的提高途径
(1)阻碍基体软化过程
v 提高钢的回复和再结晶温度 Ø -Fe的再结晶温度为450~600 C, -Fe再结晶温度为800 C
v 阻碍原子的扩散 Ø 选择原子排列密集的结构 奥氏体钢 ü 912C时,-Fe的自扩散系数是-Fe的240倍 ü Ni在-Fe中的扩散系数比在-Fe中高1400倍 ü 527 C时,N在-Fe中的扩散系数比在-Fe中高1500倍 Ø 加入自扩散慢且又阻碍铁原子扩散的元素 Mo, W, Co等 Ø 阻碍刃位错的攀移(如何实现?)
第六章 耐热钢
引言
v 主要包括: Ø 热稳定性钢:高温下抗氧化、抗高温介质腐 蚀的钢种。炉底板、炉栅 失效形式为高温氧化,承载不大。 Ø 热强钢:高温下具有一定抗氧化性并具有足 够的强度而不产生大量变形和断裂的钢种。 高温螺栓、涡轮叶片
第六章 耐热钢
第一节 钢的热稳定性和热稳定钢
一、钢的热稳定性及其提高途径 v 钢的热稳定性是指钢在高温下抗氧化或抗高温介质腐蚀的能力。 v 钢的抗氧化性高低一般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氧化后质量增
第六章 耐热钢
第一节 钢的热稳定性和热稳定钢
二、主要钢种
2. 奥氏体型热稳定性钢 (1)在奥氏体不锈钢基础上加入Si, Al,如Cr18Ni25Si2等
v 特点:工艺性能好,抗氧化性好,热强性好,但太贵了 v 使用温度达到1100 C的炉用构件、渗碳箱等
(2)Fe-Al-Mn型(无铬镍抗氧化钢),如6Mn18Al5Si2Ti v 特点:便宜,但抗氧化能力较差 v 使用温度达到950 C的炉用构件
第六章 耐热钢
第一节 钢的热稳定性和热稳定钢
二、主要钢种 1. 铁素体型热稳定性钢
v 在铁素体不锈钢基础上加入Si, Al,进一步提高钢 的抗氧化性
v 钢种:Cr13Si3, Cr18Si2, Cr25Si2, Cr13SiAl等 v 特点:抗氧化性很好,但晶粒粗大,韧性低 v 用途:低于800~1000 C下工作的炉用构件
第二节 金属的热强性 一、高温下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2. 蠕变 v 蠕变机制
(1)基体软化 (2)位错运动
(3)晶界滑动
(4)扩散形变
第六章 耐热钢
第二节 金属的热强性
一、高温下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1. 蠕变
v 蠕变极限:高温及长期载荷作用下材料的塑性变形抗力指 标,有两种表示方法: Ø 一定温度下,使试样产生规定蠕变速率的应力值 Ø 一定温度下,在规定的时间t内使试样产生一定蠕变伸 长的应力值
第六章 耐热钢
第三节 热强钢
一、珠光体热强钢
在650 C以下有较好的热强性,而且工艺性能好,价格便宜 1. 低碳珠光体耐热钢(锅炉管子用钢)
加或减少的数值表示,单位为g/m2。 v 质量增加常用于冷却后氧化物仍然紧密附着在金属表面上的材
料,如高合金钢的氧化。 v 质量减少常用于碳钢、低合金钢或氧化物容易剥落的材料。 v 减小质量或增加质量的程度越小,钢的稳定性越高。
第六章 耐热钢
第一节 钢的热稳定性和热稳定钢
v提高钢热稳定性的合金化原理 Ø含碳量:在0.1~0.2%左右,碳过高会形成Cr23C6等碳化物, 妨碍钢表面氧化膜的连续性 Ø主加元素:Cr, Ni, Mn,目的是形成单相组织,提高基体电 极电位,形成钝化膜,其中Cr是最主要的提高钢抗氧化性的 元素 Ø辅加元素:Al, Si等,形成Al2O3, SiO2等钝化膜,但含量不能 太高,否则会增加钢的脆性
(3)Cr-Mn-N型,如Cr20Mn9Ni2Si2N v 特点:工艺性能好,抗氧化性好,承载能力均较好 v 使用温度8 金属的热强性
热强性:钢在高温和载荷共同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 破坏的能力。
一、高温下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热强性包括材料高温条件下的瞬时性能和长时性能。
ü 加入强碳化物形成元素:Cr, W, Mo, Nb, Ti等 ü 加入形成金属间化合物的元素:Al, Ni, Ti等 v 增加晶界滑动阻力
Ø 净化晶界:S, P等在晶界偏聚使晶界弱化,应尽量降低其含量 (如何降低?)加入B、稀土等元素,形成高熔点稳定化合物,作为晶核,
使易熔杂质从晶界转入晶内。
Ø 填补晶界上的空位:主要是加入B元素可填充晶界空位,阻碍 晶界原子扩散
瞬时性能: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定时间(使试样热透)后 的力学性能。如高温拉伸、高温冲击和高温硬度等。
长时性能:材料在高温及载荷共同长时间作用下所测得的性能。 常见的性能指标有蠕变极限、持久强度、应力松弛、高温 疲劳强度和冷热疲劳。
1. 蠕变 :材料在一定应力作用下缓慢地产生塑性变形的现象
第六章 耐热钢
ü 选择奥氏体钢 ü 加入降低奥氏体层错能的元素:Cr, Mo等
第六章 耐热钢
第二节 金属的热强性 二、提高钢热强性的途径
(2)提高钢材的高温变形抗力 v 增加位错运动的阻力
Ø 固溶强化:加入熔点高、扩散激活能大的元素(Cr, W, Nb等) Ø 第二相强化:加入合金元素,形成高温下稳定的第二相粒子
2. 持久强度
v 在给定温度下,恰好使材料经过规定时间发生断裂的应力 值
第六章 耐热钢
第二节 金属的热强性
二、钢热强性的影响因素及其提高途径
1.影响耐热钢热强性的因素
v影响耐热钢的软化因素。随着温度的升高,钢的原子间结 合力降低,原子扩散系数增大,从而导致钢的组织由亚稳态 向稳定态过渡。
v形变断裂方式的变化。低温时 滑移方式;高温时 滑移、 扩散形变及晶界的滑动与迁移
金属材料第六章
第六章 耐热钢
引言
耐热钢概念:在高温下工作并具有一定强度和抗氧化、耐 腐蚀能力的钢种。
各种动力机械,如热电站中的锅炉和蒸汽轮机、航空和舰艇用的燃汽轮 机以及原子反应堆工程等结构中的结构件是在高温状态下工作。
要求钢在高温下应具有: v抗蠕变、抗热松弛和热疲劳性能及抗氧化性能; v在一定介质中耐腐蚀的能力以及足够的韧性; v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及焊接性; v按照不同用途具有合理的组织稳定性。
第六章 耐热钢
第二节 金属的热强性
2、钢热强性的提高途径
(1)阻碍基体软化过程
v 提高钢的回复和再结晶温度 Ø -Fe的再结晶温度为450~600 C, -Fe再结晶温度为800 C
v 阻碍原子的扩散 Ø 选择原子排列密集的结构 奥氏体钢 ü 912C时,-Fe的自扩散系数是-Fe的240倍 ü Ni在-Fe中的扩散系数比在-Fe中高1400倍 ü 527 C时,N在-Fe中的扩散系数比在-Fe中高1500倍 Ø 加入自扩散慢且又阻碍铁原子扩散的元素 Mo, W, Co等 Ø 阻碍刃位错的攀移(如何实现?)
第六章 耐热钢
引言
v 主要包括: Ø 热稳定性钢:高温下抗氧化、抗高温介质腐 蚀的钢种。炉底板、炉栅 失效形式为高温氧化,承载不大。 Ø 热强钢:高温下具有一定抗氧化性并具有足 够的强度而不产生大量变形和断裂的钢种。 高温螺栓、涡轮叶片
第六章 耐热钢
第一节 钢的热稳定性和热稳定钢
一、钢的热稳定性及其提高途径 v 钢的热稳定性是指钢在高温下抗氧化或抗高温介质腐蚀的能力。 v 钢的抗氧化性高低一般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氧化后质量增
第六章 耐热钢
第一节 钢的热稳定性和热稳定钢
二、主要钢种
2. 奥氏体型热稳定性钢 (1)在奥氏体不锈钢基础上加入Si, Al,如Cr18Ni25Si2等
v 特点:工艺性能好,抗氧化性好,热强性好,但太贵了 v 使用温度达到1100 C的炉用构件、渗碳箱等
(2)Fe-Al-Mn型(无铬镍抗氧化钢),如6Mn18Al5Si2Ti v 特点:便宜,但抗氧化能力较差 v 使用温度达到950 C的炉用构件
第六章 耐热钢
第一节 钢的热稳定性和热稳定钢
二、主要钢种 1. 铁素体型热稳定性钢
v 在铁素体不锈钢基础上加入Si, Al,进一步提高钢 的抗氧化性
v 钢种:Cr13Si3, Cr18Si2, Cr25Si2, Cr13SiAl等 v 特点:抗氧化性很好,但晶粒粗大,韧性低 v 用途:低于800~1000 C下工作的炉用构件
第二节 金属的热强性 一、高温下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2. 蠕变 v 蠕变机制
(1)基体软化 (2)位错运动
(3)晶界滑动
(4)扩散形变
第六章 耐热钢
第二节 金属的热强性
一、高温下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1. 蠕变
v 蠕变极限:高温及长期载荷作用下材料的塑性变形抗力指 标,有两种表示方法: Ø 一定温度下,使试样产生规定蠕变速率的应力值 Ø 一定温度下,在规定的时间t内使试样产生一定蠕变伸 长的应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