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
中考地理复习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课件

6.①地的居民主要使用__阿__拉__伯__语,信仰_伊__斯__兰___教。 佛教发源于__②__(填数字序号)地,现在主要分布在 ___亚___洲东部和东南部。③地居民普遍信仰__基__督__教。
3.读图7-4-2,完成下列填空。 (1)世界主要人种有A__白__种人; B_黄__种人;C_黑___种人。
(2)西亚的居民主要属
于_白___种人,因纽特人和 印第安人属于__黄__种人。 (3)黑种人主要分布在_非__洲。 欧洲和 北美洲的_白__种人数量 较多。亚洲东部主要是_黄__种人。
二、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4.读图7-4-3,写出世界主要语言: A__汉__语;B__英__语; C_西___班__牙__语; D_俄___语;E_法___语; F__阿__拉__伯__语。 5._英___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 最多的语言;__汉__语是世界 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一、人口与人种 1.读图7-4-1,世界人口 稠密区:_亚__洲的东部和南部; _欧___洲西部;_北__美___洲东部。 2.世界人口稀疏区:极端干 旱的沙漠地区(例如: A__撒__哈__拉___沙漠);气候过于 湿热的雨林地区(例如:B__亚__马__孙__热__带__雨林);终 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例如:C_南__极___地区);地势 高峻的高原、山区(例如:D___青__藏___高原)。
初中地理 居民与聚落(附答案)

一、居民与聚落选择题1.(盐城)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读下列四幅聚落景观图,完成小题。
(1)下列聚落与分布匹配正确的一组是()A. 蒙古包﹣青藏高原B. 竹楼﹣西双版纳C. 窑洞﹣云贵高原D. 冰屋﹣东北平原(2)目前,图中窑洞分布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 水土流失B. 湿地破坏C. 森林砍伐D. 河流污染【答案】(1)B(2)A【解析】【分析】(1)蒙古包是内蒙古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竹楼是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的传统民居,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冰屋是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传统民居。
故选:B(2)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黄土高原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故选:A【点评】(1)我国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2)窑洞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当地居民依据黄土的直立性质,挖掘了冬暖夏凉适宜居住的窑洞,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一种民居形式。
2.图中景观所在国家居民多信仰()A. 佛教B. 伊斯兰教C. 基督教D. 犹太教【答案】 B【解析】【分析】解:图中景观是埃及的狮身人面像,埃及主要以阿拉伯人为主,多信奉伊斯兰教。
故答案为:B。
【点评】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是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海上航线的捷径。
领土还包括苏伊士运河以东、亚洲西南端的西奈半岛。
南接苏丹,西连利比亚,东临红海与巴勒斯坦、以色列接壤,北经地中海与欧洲隔海相通,东南与约旦和沙特阿拉伯相望,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
3.某国2018年人口出生率为10‰,人口死亡率为7‰,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A. 10‰B. 3‰C. 17‰D. 7‰【答案】 B【解析】【分析】解: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10‰-7‰=3‰;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和速度的指标,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两者之间的变动情况。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归纳总结第四章

初中地理知识归纳总结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一、人口与人种1、世界人口的增长⑴目前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0亿(1999年10月12日)⑵人口的增长速度:①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决定的②出生率=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100%死亡率=死亡人口数÷总人口数×100%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③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一般经济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快。
2、世界人口的分布(P66中的图4.5)⑴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单位:人/平方千米)⑵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人口稠密区: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面积占陆地面积的40%,集中了人口的70%。
①亚洲东部、南部②欧洲③北美洲东部人口稀疏区:①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干②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湿③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冷④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高⑶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自然、社会经济、历史等条件的影响3、人口问题⑴人口增长快,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问题:①衣——需求量大②食——粮食紧缺③住——住房紧张④行——交通拥挤⑤上学、就业、看病难⑵人口少→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⑶城市化问题: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城市人口的无计划膨胀,产生或加剧一系列问题。
⑷解决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不同的人种⑴类型:根据肤色、发形、面部特征、体毛等外部体质特征,人类可分为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三个主要人种。
白种人是世界第一大人种。
⑵分布: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⑶世界上所有的人种都是平等的。
二、世界的语言和宗教1、世界的语言⑴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⑵汉语: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四章居民与聚落重点知识点大全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四章居民与聚落重点知识点大全选择题1、关于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欧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B.欧洲地形以高原为主C.欧洲的海洋性气候强D.欧洲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答案:C亚洲是人口最多的一个洲,A错误。
整个欧洲地势的平均高度为340米,地形以平原为主。
B错误。
欧洲受大西洋的影响明显,海洋性气候强,C正确。
欧洲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D错误。
故选C。
2、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A.亚洲B.非洲C.拉丁美洲D.大洋洲答案:B分析:人口自然增长率是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 人口自然增加数 (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 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用千分数表示。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和速度的指标。
人口自然增长率水平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两者之间的变动情况。
当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都高,则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当人口出生率高,人口死亡率低,则人口自然增长率高;当人口出生率低,人口死亡率也低时,则人口自然增长率就低。
20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高。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和速度的指标,20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高。
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
故选B。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人口的增长,牢记即可。
3、图中的三大宗教建筑分别代表的宗教是()A.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B.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C.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D.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答案:A解析:世界上三大宗教是指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三大宗教的建筑各具特色。
基督教的代表建筑教堂以厚墙壁、尖塔、尖拱或圆拱、小窗为特征,建筑有十字架标志;伊斯兰教的代表性建筑是清真寺,清真寺建筑以圆形穹顶和新月标志为特征;佛教建筑主要是佛塔、佛寺等。
基督教的代表建筑教堂以厚墙壁、尖塔、尖拱或圆拱、小窗为特征,建筑有十字架标志;伊斯兰教的代表性建筑是清真寺,清真寺建筑以圆形穹顶和新月标志为特征;佛教建筑主要是佛塔、佛寺等。
七年级地理居民与聚落

发现地点: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山
保护措施: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山西平遥古城
历史沿革
始建于周宣王时期,历经多个 朝代,至今已有2800多年历史
。
建筑风格
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古建筑群 ,是中国古代城市的杰出代表 。
文化价值
古城内保存有大量传统民居、 商铺、寺庙等建筑,反映了当 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 况。
社会文化
不同民族、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下的聚落分布也有所不同,例如,游牧民族多居住在草原 和沙漠地区,而农耕民族则多居住在平原和河谷地区。
聚落的保护
历史文化遗产
许多聚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古建筑、古村落等,这些都需要得到保 护和传承。
生态环境
聚落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保护生态环境是保护聚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 提。
交通发展
随着交通工具的进步和交通网络的完善,一些地理位置优 越、交通便利的地方逐渐发展成为聚落。
聚落的分布
地理环境
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对聚落的分布产生影响。例如,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更适 合人类居住和农业发展,因此平原地区的聚落数量较多。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往往聚落数量也较多,因为经济发展能够促进人口聚集和城市化进 程。
民族则是指具有共同或同类的语言、 文化、风俗,相互之间认同的人群。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01
聚落的定义
聚落是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场所,可以是小到村落,大到城市等不同规模。
02
聚落的分类
根据规模和功能,可以将聚落分为乡村和城市两类。乡村主要是以农业
为主导产业的聚落,而城市则是以非农业为主导产业的聚落。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

基础梳理
典例研习
考点演练
第三单元 居民居民与聚落
返回目录
备考指知南识点: 基础梳理
典例研习
1、会读和绘制世界人口增长图
考点演练
2、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20世纪以来,增长越 来越快。
返回目录
备考指南
基础知梳识理 点:自然典增例研长习率=出生率考点—演死练 亡率
出生率
自然增 长率
死亡率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备考指南
基础梳理
典例研习
考点演练
返回目录
备考指南
基础梳理 世界三典大例宗研习教
考点演练
宗教 基督教
发源地 亚洲西部
伊斯兰教 阿拉伯半岛
佛教
古印度
主要分布
欧洲、美洲、 大洋洲
亚洲西部、东 南部;非洲北 部和东部 亚洲东部和东 南部
返回目录
备考指南
基础梳理
典例研习
考点演练
返回目录
备考指南
备考指南
基础梳理
典例研习
考点演练
返回目录
知识点: 备考指南
基础梳理
典例研习
世界人口稠密区:
考点演练
亚洲东部、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 部等中低纬近海平原地区
世界人口稀疏地区: 过干、过湿、过冷和过高地区 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上的人口数
=人口数/面积
返回目录
备考指南对地球基础的梳理环境人典口例研容习 量估计考点的演练 三种观点
未来世界人口 不会达到地球 环境人口容量
的极限值
地球环境人口 容量在100亿左
右
目前世界上的 人口太多,已 大大超过了地 球的环境人口
基础梳理
典例研习
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带答案必须掌握的典型题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带答案必须掌握的典型题选择题1、当你到我国某城市旅游时,应当选择的导游图是()A.中国地图B.该市比例尺较小的地图C.世界地图D.该市比例尺较大的地图2、小雪想去美国留学,她首先要过的语言关是A.阿拉伯语B.法语C.英语D.西班牙语3、由“人口分布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可知,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A.北半球中、低纬度B.南半球中、高纬度C.南半球中、低纬度D.北半球中、高纬度4、如图所示的传统民居中,最适合游牧民族居住的是A.B.C.D.5、谷爱凌夺得2022年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
接受采访时,她流利的说着两种不同的语言,其中一种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另一种是使用最普遍的,它们分别是()A.汉语、英语B.法语、汉语C.汉语、俄语D.汉语、西班牙语6、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A.欧洲B.亚洲C.非洲D.北美洲7、下列关于世界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缓慢B.西欧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信仰基督教C.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北部D.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英语8、中东地区的大多数民居墙厚、窗小、色浅,这是因为A.受地形影响B.受宗教习惯影响C.抵御冬季的寒冷D.适应炎热干燥、多风沙的气候填空题9、列举题:分别写出能够描述天气和气候的一句话.________ .列举两个由于世界人口增长过快所带来的问题.________ .10、澳大利亚的居民以________ 人种居多,他们绝大部分是________ (国家)移民的后代.11、衡量人口增长速度的指标是________,自然增长率=________解答题12、读“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最早影响该聚落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
(2)聚落后来发展高楼林立,有许多企业、商店、学校、医院……道路纵横,车辆很多。
该类聚落叫_________。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核心知识梳理)-七年级地理上期中(人教版)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核心知识梳理【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考点一:世界的人口
1.世界人口的增长:
(1)人口总数:2022年11月15日,全球人口达到80亿。
(2)人口增长进程:
(3)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表示人口的增长速度。
(4)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2.世界人口的分布:
(1)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的疏密程度。
(2)世界人口的分布
①特点: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②人口稠密区: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
③人口稀疏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等自然环境恶劣地区
3.世界的人口问题:
(1)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
措施:实行控制生育政策
(2)人口数量过少,增长过慢
措施:鼓励生育
考点二:世界的人种
1.气温的变化:
(1)三大人种:根据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三个主要人种。
(2)不同人种的特征及分布
考点三: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世界的语言:
2.世界的三大宗教:
考点四:世界的聚落1.聚落的形式:
2.聚落的形成条件:
3.聚落与自然环境:
4.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1)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有些聚落从不同角度记录着当时的历史、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便于后人了解当时的人们的生活状况。
(2)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我国山西省的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地理:居民与聚落
一、人口与人种
1、世界人口的增长
⑴目前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0亿(1999年10月12日)
⑵人口的增长速度:
①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决定的
②出生率=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死亡率=死亡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一般经济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快。
2、世界人口的分布(P66中的图4.5)
⑴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单位:人/平方千米)
⑵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
人口稠密区: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面积占陆地面积的40%,集中了人口的70%。
①亚洲东部、南部
②欧洲
③北美洲东部
人口稀疏区:
①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干
②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湿
③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冷
④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高
⑶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自然、社会经济、历史等条件的影响
3、人口问题
⑴人口增长快,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问题:
①衣——需求量大
②食——粮食紧缺
③住——住房紧张
④行——交通拥挤
⑤上学、就业、看病难
⑵人口少→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⑶城市化问题: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城市人口的无计划膨胀,产生或加剧一系列问题。
⑷解决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不同的人种
⑴类型:根据肤色、发形、面部特征、体毛等外部体质特征,人类可分为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三个主要人种。
白种人是世界第一大人种。
⑵分布: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⑶世界上所有的人种都是平等的。
二、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1、世界的语言
⑴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⑵汉语: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⑶主要语言的分布:
补充:道教,中国本土的宗教。
三、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1、乡村和城市
⑴聚落:人们的集中居住地,可分为两大类——乡村和城市。
①乡村: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周围有农田。
②城市:规模比较大的居民点,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⑵乡村与城市的差异
①景观特征不同:
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2、聚落与环境
⑴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聚落多分布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资源丰富等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
⑵分布规律: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⑶聚落差异大:
热带雨林:双层木楼、高架屋
热带沙漠:墙厚、窗小
黄土高原:窑洞
北极地区:冰屋
3、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⑴世界各国都在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如“北京的四合院”。
⑵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从不同侧面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
⑶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1、国家和地区
⑴目前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⑵地区: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
例如北美洲的格陵兰地区,是欧洲国家丹麦的属地。
⑶分类
①从面积上:大国与小国
②从人口方面:人口大国(如中国、印度)与人口小国(如大洋洲的岛国瑙鲁)
③从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
⑷世界上最大国家俄罗斯:1707万平方千米;最小国家梵蒂冈:0.44平方千米;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
⑸重要概念
①国界: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线;
②国语界划分依据:自然界线(山脉、河湖、海洋)、数理界线(经纬线)、人文界线(民族、语言、宗教)
③领土: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
④我国的领土:960万平方千米(陆地)+300万平方千米(海洋)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⑴划分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⑵分布:
①发达国家: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②发展中国家:共150多个,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⑶发达国家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称之为“北方”;发展中国家决大多数分布在南半球,称之为“南方”。
①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
②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⑷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的经济:印度的软件业,中国的航天业、核工业
3、国际合作
⑴经济联系:发达国家需在发展中国家购买原料、出售产品;发展中国家则需要从发达国家引进资金、设备、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⑵世界的主题——和平与发展:国际政治与经济合作
⑶重要的国际组织
①联合国: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成立于1945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由中国、英国、美国、俄罗斯、法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
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目前的联合国秘书长是来自于韩国的潘基文。
②世界贸易组织:英文缩写WTO,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主要职能是“减少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限制,控制和减免关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中国在2001.12.11加入世贸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