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梨园金曲》作业设计
梨园金曲教学设计

梨园金曲教学设计梨园金曲是指中国戏曲中的经典曲目,包括京剧、豫剧、越剧等各种地方戏曲中的脍炙人口的曲目。
教学梨园金曲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戏曲表演艺术的欣赏能力和演唱技巧。
下面是一份关于梨园金曲教学设计的示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主题:传统文化之梨园金曲教学一、教学目标:1. 了解梨园金曲的历史和特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2. 提高学生对戏曲表演艺术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
3. 通过学习和演唱梨园金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舞台表演技巧。
二、教学内容:1. 梨园金曲的介绍:包括梨园金曲的历史渊源、发展演变和不同地方剧种之间的差异。
2. 多媒体展示:播放梨园金曲的经典演出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梨园金曲的艺术魅力。
3. 梨园金曲的学习和演唱:选择一些经典的梨园金曲,进行教学和演唱,例如《霸王别姬》、《红楼梦》、《王佐之才》等。
4. 小组合作演唱: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梨园金曲进行演唱,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5. 舞台表演训练:学生学习基本的舞台表演技巧,包括舞台形象、口型表情、眼神交流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看视频、欣赏音频等方式,让学生先感受一下梨园金曲的艺术魅力,引起他们的兴趣。
2. 知识传授环节:通过多媒体展示的形式,介绍梨园金曲的历史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梨园金曲所代表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
3. 学习和演唱环节:选择一首简单的梨园金曲,教授学生歌词和曲调,并进行反复练习和指导,直到学生能够熟练演唱为止。
4. 小组合作演唱环节: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梨园金曲进行演唱,老师进行指导和评价,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演能力。
5. 舞台表演训练环节:学习舞台表演的基本技巧,包括姿态、动作、表情和情感的表达等,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
6. 演出展示环节:安排一次小规模的梨园金曲演出,让学生将所学的梨园金曲呈现给其他同学和家长,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第三单元 梨园金曲教案

第三单元梨园金曲教案梨园金曲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之一,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传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梨园金曲进行研究。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梨园金曲,一些专业组织和个人开始编写相关的教学资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梨园金曲教案。
本文将对梨园金曲教案进行介绍和解读。
梨园金曲教案是一种专门针对梨园金曲进行教学的资料。
它包含了梨园金曲的历史、演唱方式、表演技巧、曲谱词牌等内容,是一种全面而系统的教学资源。
梨园金曲教案的编写者主要是专业的梨园金曲表演者和研究者,他们通过自身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将梨园金曲的精华提取出来,编写成了一套详细而易懂的教学资料。
梨园金曲教案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适合各种类型的学生和爱好者学习。
例如,梨园金曲是中国戏曲中最富传统色彩和文化内涵的一个分支,因此戏曲学校和学习戏曲的学生是梨园金曲教学的主要对象。
此外,对于一些音乐爱好者和文化爱好者来说,梨园金曲也是一种非常有吸引力的艺术形式,他们同样可以通过梨园金曲教案进行学习和欣赏。
梨园金曲教案的编写标准非常高,它要求教材的每个环节都要经过反复的论证和实践,确保其内容的严谨性和实用性。
另外,梨园金曲教案还采用了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达到真正的学以致用的效果。
在梨园金曲教学方面,中国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比如一些专业的学校以及文化机构等。
这些教育资源的推广和普及对于传承和弘扬梨园金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今社会,由于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在线学习平台也开始提供梨园金曲教学课程,这为个人和机构提供了更便捷的梨园金曲学习方式,也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和学习梨园金曲。
总之,梨园金曲教案是梨园金曲传承和弘扬的重要载体,它具有全面严谨和实用性强的特点,对梨园金曲的学习和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参与到梨园金曲教学中来,一起传承和弘扬这一独特的中国文化。
梨园金曲《唱脸谱》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人教版教材中学音乐第十五册第三单元梨园金曲学唱曲目《唱脸谱》
教材分析:歌曲《唱脸谱》是在通俗音乐中吸取戏曲的音乐元素进行创作的“戏歌”,是用京剧的曲调谱写而成。
歌曲分为二个部分:第一部分的音乐比较舒缓,是用外国人的眼光来看中国的京剧;第二部分的音乐吸收了京剧唱腔中的西皮唱腔,从脸谱入手,赞美京剧的出神入化.。
歌曲的歌词,从外国人对京剧的称谓开始,用外国人的眼光来赞扬我国的京剧艺术;从各种人物的脸谱入手,进一步夸奖其生动形象,以赞美京剧艺术之出神入化、引人入胜;歌曲唱出了中国人为传统艺术品种—--京剧而骄傲和自豪的感情。
学情分析:学生对“戏歌”这种创新的音乐体裁歌曲较感兴趣,对京剧脸谱人物等相关知识感兴趣,但对京剧的基础知识了解较少。
授课年级:八年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课型:音乐综合课
教学目标:
1、能够对京剧艺术感兴趣,能够模仿京剧韵味学唱《唱脸谱》;
2、通过了解京剧相关的基础知识,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风格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京剧艺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能积极、热情,有创造性的参与模仿、表演京剧等课堂音乐创作活动。
教学重难点:体验京剧的唱腔,感受京剧的风格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快板、京剧脸谱
教学方法:听唱法、模唱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京剧多媒体,学生置于京剧艺术中。
一、导入新课展示脸谱
(一)脸谱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礼物,看看是什么?(出示京剧脸谱面具)生:京剧脸谱。
第三单元《梨园金曲》第一课时走进京剧 Word 文档

第三单元梨园金曲第二课时-走近京剧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分析、讲解,能够初步了解我国的京剧文化艺术。
2、通过对京剧中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的积极体验与感受,加深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鉴赏京剧的能力。
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做多种形式的参与和感受。
2、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做到声像结合、视听结合。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学生听《我不挂帅谁挂帅》音乐走进教室。
二、导入:欣赏京剧片断,引出“京剧”。
提问:什么是京剧?三、京剧的起源。
四、京剧的脸谱。
1、全班富有表情的演唱《唱脸谱》,老师给予指导。
2、什么是脸谱?中国人把以某种颜色在戏剧人物上勾画出特定的图案,称为“脸谱”。
3、脸谱的戏剧功能。
五、介绍京剧的行当:1、欣赏四组视频,让学生分辨其性别、服饰及性格色彩等。
2、依次结合图片介绍“生旦净丑”四个行当。
生: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
包括老生、小生、武生、文武老生、红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
(展示生行扮相的图片)旦:扮演女性角色的一种行当。
包括花旦、青衣、老旦、武旦、刀马旦、贴旦等。
(展示旦行扮相的图片)净:指在面部勾画各种脸谱,故又称大花脸。
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包括正净(黑头、铜锤)、副净(架子花脸)、武净(武花脸)等。
(展示净行扮相的图片)丑:属于喜剧的角色行当,又叫“小花脸”。
分文丑(方巾丑、彩旦、丑婆等)和武丑(又称“开口跳”)等。
(展示丑行扮相的图片)六、介绍京剧的唱、念、做、打四种表演手段。
提问:歌剧、话剧、哑剧、舞剧各自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那么京剧是否也具备这些表演形式?1、唱:a.京剧把“唱”、“念”、“做”、“打”都综合在一起。
在不同的剧目和场次中,“唱”、“念”、“做”、“打”各有侧重。
但从总体上来说,京剧还是以“唱”为主,京剧界传统说法是“唱”居首位;在观众的语言中,把“演戏”说成是“唱戏”,这也可以说明,歌唱在戏曲中的重要地位。
天津市大港区第六中学八年级下学期音乐教案:第三单元《梨园金曲》

(一)教学特色创新:
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案例研究、项目导向学习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
2.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音频、PPT等,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实验、游戏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二)存在主要问题:
-学生可能缺乏参与课堂活动的经验,需要教师提供更多的指导和鼓励。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教师需要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教学方法与策略
1.教学方法:
-讲授:教师将介绍京剧的基本知识和表演技巧,帮助学生建立对京剧的整体认识。
-讨论:教师将与学生一起讨论京剧的起源、发展、表演特点和代表人物等,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参加京剧兴趣小组或课程: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京剧兴趣小组或相关课程,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京剧的学习和体验。
-参观京剧博物馆或展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京剧博物馆或相关展览,了解京剧的历史和艺术特点。
-制作京剧脸谱或服饰:可以组织学生制作京剧脸谱或服饰,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对京剧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研究京剧名家的生平事迹:可以鼓励学生研究京剧名家的生平事迹,了解他们的艺术成就和对京剧的贡献。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京剧经典剧目:如《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空城计》等,可以通过视频或音频资料进行欣赏。
-京剧名家表演:如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马连良等名家的表演视频,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流派和风格。
-京剧脸谱知识:介绍京剧脸谱的分类、象征意义和绘制方法,可以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进行学习。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人音版音乐八上第三单元《梨园金曲》word教案

第三单元梨园金曲一、教学目标(一)能对京剧艺术感兴趣,喜欢聆听和观看京剧,愿意探索与京剧艺术有关的文化知识并参与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
(二)能够感受、体验京剧的唱腔(含用京剧音乐改编的器乐曲在内)、板式及其音乐情绪,能初步地分辨京剧的行当、角色,知道京剧音乐中的文武场、脸谱、服饰等音乐文化知识。
(三)能够模仿京剧的韵味学习《唱脸谱》,并尽可能背唱这首戏歌。
(四)能够学着演奏一段京剧的锣鼓经,试着走一走台步,并在班内出一期有关京剧文化的墙报。
二、教材分析(一)聆听《智斗》、《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及《浑身是胆雄赳赳》.《沙家浜》是根据沪剧《芦荡火种》改编而成的现代京剧。
两剧均于1964年完成创编任务。
其简单剧情是:1939年秋,新四军某部转移,在阳澄湖畔的沙家浜留下了18名伤病员。
党组织为保证伤病员的安全,把掩护伤病员的任务交给了地下联络员阿庆嫂。
与此同时,与日寇暗中勾结的“忠义救国军”头子——胡传魁、刁德一——也进驻了沙家浜。
他们企图搜捕伤病员,一场不可避免的斗争展开了。
阿庆嫂利用胡传魁与刁德一之间的矛盾,机智灵活地与敌人展开斗争。
最终在群众的支持下,配合主力部队消灭了“忠义救国军”这股汉奸武装。
《智斗》是现代京剧《沙家浜》第四场中的一个片断。
这场戏着重刻画了三个人物形象。
阿庆嫂——沉着、勇敢、机智、灵活的英雄形象;胡传魁——愚蠢、残暴的草包司令形象;刁德一——狡诈、凶狠、阴险的汉奸形象。
这三个人围绕着伤病员的去向进行了一番斗智斗勇的较量。
就《沙家浜》这出戏的行当来说,阿庆嫂属于“旦”角;胡传魁属于“净”角;刁德一属于“生”角(老生)。
就其声腔来说,这段戏的唱腔均为“西皮”,特别是它多用“摇板”和“流水”两种板式,这就使三人斗智时那种表面从容平静、而内里却激烈紧张的场面表现得十分充分。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是传统京剧《铡美案》中包拯的一个唱段。
《铡美案》的故事是:在宋代,书生陈世美在妻子秦香莲的支持下考中状元。
人音版初二上音乐教案 第三单元 梨园金曲教案

第三单元《梨园金曲》【课堂教学内容】1学唱戏歌《唱脸谱》。
2了解京剧的脸谱和行当。
【思想教育内容】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去了解和学习京剧。
【教学重点】模仿京剧的韵味学习《唱脸谱》,体会京剧唱腔独特的风格魅力。
【教学难点】前半段歌词和末句歌词,对节奏的把握和京剧韵味的模仿。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用京剧道白腔问好。
男生抱拳,女生道万福。
师:大家好!生:老师好!二道入新课师:刚才我们的问好用了什么?生:京腔。
师:你们真能干,都知道是用了京剧腔问好。
那你们对京剧知道多少啊?生:我国戏剧的一种,称国剧。
师:同学们对京剧或多或少有一定的了解,就是现在一点也不懂也没有关系,等我们这个单元上完,我相信大家对它都会有一个教细致的认识。
板书“第三单元《梨园金曲》”三以观看“零点乐队”歌曲《粉墨人生》MTV 来带出“祖先的玩意”、“脸谱”、“行当”等京剧术语。
接着欣赏各种脸谱,重点欣赏:蓝脸、红脸、黄脸、白脸和黑脸。
并让学生根据脸谱说出代表人物名和性格特征。
引出课题:歌曲《唱脸谱》。
四学习歌曲《唱脸谱》1 师:Please open the books and turn to24。
请听老师唱一遍歌曲。
2 学生认真看着老师安静的听范唱。
3 放歌曲动画范唱让学生感受和学习。
(1-2遍)4 教唱后办部分歌词。
﹡重点放在结束句。
5 齐唱练习此部分。
6 教唱前半部分歌词,注意休止停拍。
让男生伴唱:哇呀、、、、、、7 跟着录音一起通唱。
8 女生唱前半部分,男生唱后半部分。
模仿老师加上动作。
9 个别学生演唱展示。
表扬、鼓励性评价和加分。
10 提出“戏歌”并做简单介绍。
五了解“京剧的行当”。
学生看书23页。
老师做简单介绍:1 依据人物的性别、年龄和身份、职业老划分。
2主要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来划分。
3现在分为“生”、“旦”、“净”、“丑”四行。
4在各个行当中,演唱的方法及演唱风格有异。
六评价、总结与下课礼式。
人教版与人音版(2022)初中音乐课标教材课后练习比较分析

人教版与人音版(2022)初中音乐课标教材课后练习比较分析人教版与人音版新课标初中音乐教材的课后习题,无论在内容、提问方式或表现形式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共同点,但不同点更加突出。
初中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识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并能够形成自己的见解,人教版和人音版音乐教材在初中阶段的课后习题编写方面都采用了初中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和方式,针对音乐教学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展开,辅助学生完成音乐知识学习和音乐能力提高的任务。
一、相同点:1、人教版和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的习题设计在内容上都表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几方面音乐教学内容:1)感受与鉴赏感受与鉴赏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增强学生音乐感受力和音乐知识的必要途径。
在感受与鉴赏的教学内容中涉及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风格与流派、音乐体裁与形式四个方面的教学要点与知识。
人教版与人音版的习题设计中都包含了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下面将分别进行陈述。
①对音乐表现要素教学内容的习题设计音乐表现要素包括音色、力度、速度、节奏、旋律、结构等音乐构成的组成部分,这些要素是形成音乐不同风格、情绪、特点的重要依据。
对音乐的鉴赏需要对音乐各种表现要素的熟悉了解,也是感受与鉴赏音乐的必要手段。
a。
人教版和人音版教材中反映音乐表现要素,音色的习题设计举例如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金色的秋天》第23页欣赏《丰收锣鼓》,习题为:“按照乐曲中主奏乐器出现的顺序填写序号”。
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天山之春》课后习题“实践与创造”中第二题为:“判断下面两首乐曲片段的主奏乐器是什么?”这类习题的设计目的都是为培养学生对音色的听辨能力,增加学生对不同乐器音乐的熟悉和了解,积累音乐语言。
b。
人教版和人音版教材中反映音乐表现要素,力度的习题设计举例如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学时代》第9页欣赏《飞来的花瓣》习题为:“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强弱对比非常鲜明,你听出来了吗?请你找出乐谱中的力度记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型
作业内容
作业要求
作业意图
练习
型作
业
回家练唱《唱脸谱》以及《北京一夜》,或者《粉墨人生》。
能够背唱《唱脸谱》第一段歌词。另两首选一首唱即可,不要求背歌词。
巩固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发展学生的音乐特长。
[课前作业]课前的作业是为了学习本单元而做的准备工作。
类型
作业内容
作业要求
作业意图
体
验
型
作
业
在网上搜听零点的《粉墨人生》,陈升的《北京一夜》,谢津的《说唱脸谱》。
1、必须完成:全部都听。
2、选择完成:
①听完后能学唱一首歌当中的一两句或者整首歌。
②家里有打印机的同学打印出三首歌的歌词。有MP3的同学将歌曲存入MP3,
但是,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我觉得,越是学生陌生的、不感兴趣的内容,就越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要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兴趣,就需要我们全体老师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进行创新。下面我主要从作业设计这一角度来谈。
我设计用一个课时学习《唱脸谱》,作业分为课前作业、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三种:
1、这三首歌都是融入了京剧元素的流行歌曲。通过听加深学生对京剧元素的感悟和体验。
2、学唱要求的不同实际是学生的分层作业。让学生没有压力。
3、让有条件的同学分工下载音乐和打印歌词,培养学生运用工具学习音乐的习惯,同时培养服务意识。
制
作
型
作
业
在美术课上,完成一张脸谱面具的涂色
按照美术老师的要求在发的脸谱卡纸涂上颜色(油画棒,彩色墨水,彩色铅笔,水粉颜料均可)。
让学生通过动手,体会京剧脸谱是一种写意和夸张的艺术。
要美术老师配合,节约时间,同时取得好的效果。
作业效果:学生自己在家独自感受了三首京剧元素的音乐作品,对作品有了一定的积累和了解。在此基础上,当上课大家一起再听歌曲的时候,对照着歌词,会唱的大家一起唱,完了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同大家一起谈论昨天才认识的人一样,品头论足都有话说,不至于冷场。这种大家一起学习的氛围轻松愉快。三首音乐作品内容丰富,但是主题鲜明。
独:一幅幅鲜明的鸳鸯瓦,一群群生动的活菩萨,一笔笔勾描一点点夸大,一张张脸谱美佳佳……
因此学习《唱脸谱》是本单元学生学习京剧的一个楔子,也可以说是入门京剧的钥匙。
【学情分析】
对于这一京剧戏曲内容,学生不熟悉也很不愿接受;即使有部分学生知道这部分内容,也是“只知其名,而不愿闻其声”,认为它“咿咿呀呀,拖来拖去,节奏太慢,听不懂”。因此绝大部分学生近乎拒绝它或出于无奈被动地接受它,以至使梨园金曲变成了梨园“惊”曲。
探
究
型
作
业
(二)
回家做个问卷调查:分别问父母辈及爷爷奶奶辈能唱(能唱几句都算能)京剧吗?曲目名称?还会其他戏曲吗?
将结果记录下来。并要长辈教自己学唱一段。
1.通过问卷调查,引导学生观察京剧的变化发展。2.通过跟长辈学唱京剧唱段,加深学生对京剧的声腔的体验。3.为现代京剧的学习做准备。
作业效果:
布置完作业宣布下课,有很多同学边走边唱的走出教室。说明这两首歌已经打动了学生。相信他们会不时的唱响这两首歌。
当学唱《唱脸谱》时,同学们戴上自己涂色的脸谱面具。一个个的颜色各异的脸谱自然营造出京剧的氛围。在这种气场里,人人都会被感染。通过京剧脸谱,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后选出涂色漂亮的贴在教室的墙上,进一步环境育人。
[课堂作业]京剧里的功课有四门——唱念做打。当主要角色上场时或下场前,集中而突出地显示出人物的精神状态,采用一种雕塑的姿势,这就称其为“亮相”。
探
究
型
作
业
(一)
在《唱脸谱》的歌词中,老师有两个问题没讲,自己了解:四击头是什么?窦尔敦盗御马讲的什么故事?
自己选做一道题即可。四击头找到答案后,如果家有打印机就打印出来粘在书上,没有打印机的就抄在书上。窦尔敦盗御马的故事下节课口述即可。没有电脑的同学可以请有电脑的家长同学帮忙。
一节课当中,老师没有必要将所以的问题都告诉学生。留点悬念要学生自己去了解。1、要学生学会自己上网学习。2、为下节课学习京剧的节奏、伴奏乐器打下伏笔。
【教材分析】
中学音乐第15册第三单元《梨园金曲》,教学的主要内容有:欣赏传统京剧《穆桂英挂帅》、《包龙图打坐开封府》、现代京剧《智斗》;演唱《唱脸谱》;音乐知识:京剧的唱腔、行当等等。
歌曲《唱脸谱》运用了京剧的曲调谱写而成。全曲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吸取了京剧音乐的素材并采用了通俗音乐的创作手法。第二部分,旋律完全使用了京剧音乐的西皮唱腔,从而与第一部分的音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探究型的作业我设计了两个:探究一是必须完成的,探究二是根据不同班级情况我要求选做的。实践证明:探究一和探究二的问卷调查学生能完成的,但是探究(二)中的学生象长辈学唱部分不能完成。看来学生不太适合象自己的父母长辈学习。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因此我设计了同学们一起和老师完成这个功课的课堂作业。
类型
作业内容
作业要求
作业意图
表演型
作业
跟着视频练习京剧中的亮相动作。
带着面具练习亮相动作。
试着边唱边做。
通过活动,1、提高学生音乐实践能力。2、感受京剧的博大精深
作业效果:学生带着面具练习亮相,因为看不到彼此的脸,所以都放得很开。通过实践,学生发现京剧表演某种程度如同现在歌星的边唱边跳。只是现在的是劲歌热舞,而京剧都是慢悠悠的。可是慢更考验功力!
第三单元《梨园金曲》作业设计
李序怿
【设计理念】
如果说起音乐作业,恐怕很多人都会说“音乐”有作业?学生会做吗?做的话是不是无端增加学习早已不轻松的学生的负担呢?
我认为布置音乐作业的指导思想就是:承认差异,尊重差异,让学生没有很大压力。在此基础上,音乐学科的作业设计形式要巧妙多样,旨在让学生感悟音乐、热爱音乐、欣赏音乐。对作业的完成也是独具特色的:既可独立,也可合作,还可同其父母、老师同学等联手打造,甚至和其他姊妹艺术学科如美术,语文相结合。总之自由灵活处理。
而《唱脸谱》的歌词里面包含了大量的京剧知识。
《唱脸谱》的歌词
合:外国人把那京戏叫做"Beijing Opera",没见过那五色的油彩楞往脸上画。四击头一亮相,(哇……)美极了妙极了,简直"ok"顶呱呱
独: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独:紫色的天王托宝塔,绿色的魔鬼斗夜叉,金色的猴王银色的妖怪,灰色的精灵பைடு நூலகம்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