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红豆杉枝叶中药用抗癌活性物质含量

合集下载

南方红豆杉紫杉醇含量与叶片形态的相关性探究

南方红豆杉紫杉醇含量与叶片形态的相关性探究

南方红豆杉紫杉醇含量与叶片形态的相关性探究紫杉醇是临床广泛使用的广谱抗癌药物,主要从红豆杉属植物中提取获得。

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是我国分布最广的红豆杉属植物,但受长期的砍伐利用以及其自身繁殖特点影响,处于于濒危状态,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目前人工栽培南方红豆杉是解决天然红豆杉资源不足的重要手段,但南方红豆杉紫杉醇含量较低且个体差异大。

本文通过超声提取、HPLC技术对人工栽培南方红豆杉中紫杉醇含量进行测定,目的为筛选紫杉醇高含量植株,并试图通过紫杉醇含量与叶片形态相关性,为甄别紫杉醇含量高的红豆杉植株和红豆杉生产提供一定参考。

主要结论如下:1、人工栽培南方红豆杉紫杉醇平均含量为为枝叶干重的0.0127%,其中含量最高的达到0.0440%(06-050号),而含量最低的仅为
0.0018%(09-072号),相差达到24倍。

2、人工栽培南方红豆杉紫杉醇含量在月份间有差异,6月平均含量高(0.0181%),9月份平均含量较低(0.0086%),这与传统上叶类中药材的最适采收期也是相吻合的,6月份是南方红豆杉紫杉醇含量的高峰期,也是进行枝叶采收的最佳时期。

3、紫杉醇含量与叶片形状指标无明显线性相关,但紫杉醇含量高的植株其叶片形状指标均在一定范围内。

9月份叶片大于6月份,但紫杉醇含量低于6月份。

4、紫杉醇含量与Chromaticity、a、b等叶片颜色指标有较显著的相关性,紫杉醇含量高的植株叶片图像颜色鲜艳。

这种相关性在月份间有一定差异,在月份间叶图像偏绿的6月含量高,而在同一个月叶片图像偏黄的个体含量高。

这需要进一步研究紫杉醇含量与叶片色素含量的关系。

云南红豆杉抗癌药用成分的含量

云南红豆杉抗癌药用成分的含量

%
时间/ 年 月 日 1994 12 15 1994 12 15 1994 12 15 1995 03 1995 03 1995 03 1998 09 30 1999 03 28 1999 03 28 2000 07 19 2000 07 19
收稿日期: 2004- 03- 20 第一作者简介: 王达明 ( 1940- ) , 男, 河北通县人, 正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森林培育及资源植物开发研究。
0 007 7
0 026 3 0 014 8
测定者
A A B B B B B B B B B
测定时间 /年 月 日 1998 09 30 1998 09 30 2000 07 19 2000 07 19 2000 07 19 2000 07 19 2000 07 19 2000 07 19 2000 07 19 2000 07 19 2001 08 17
14
西部林业科学
2004 年
续表 3
序 号
样品采集地
树龄 /a
小枝叶的 含量/ %
根系的 含量/ %
12 西双版纳普文
0 003 5
0 016 7
13 西双版纳普文
0 009 0
14 西双版纳普文
0 009 2
15 西双版纳普文
0 006 6
16 西双版纳普文
0 006 6
17 西双版纳普文
0 007 7
第二部分是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两个课题组集中 采样分析的结果 ( 见表 2) , 分析样品全部 是云南 红豆杉天然林木的小枝叶。30 个样品的测 定结果 表明, 其紫杉醇的平均含量为 0 010 2 % , 最低为 0 003 0 % , 最高为 0 021 7 % , 相差 7 2 倍。这一 结果再次说明云南红豆杉天然林木小枝叶中紫杉醇 的含量不低, 而且有 3 个样品达到 0 02 % 以上的 高含量。

红豆杉的药品标准

红豆杉的药品标准

红豆杉的药品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红豆杉,又名红豆树、铁杉,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传统药用价值的珍贵植物。

红豆杉是一种常绿树种,原产于中国中南部地区以及亚洲其他地区,其树皮、树枝、树叶和种子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特别是红豆杉的种子,含有丰富的红豆杉碱,被广泛用于制药和医疗领域。

红豆杉的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红豆杉碱成分上。

红豆杉碱是一种生物碱,具有抗肿瘤、抗癌的效果。

据科学研究表明,红豆杉碱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对多种癌症如白血病、胃癌、乳腺癌等有一定的疗效。

红豆杉碱还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天然药材。

为了规范红豆杉药品的生产和质量,制定红豆杉药品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红豆杉药品标准应包括红豆杉的原材料要求、药品生产工艺、药品质量标准、药品检验方法等多个方面内容。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红豆杉药品标准的主要内容。

一、原材料要求在制作红豆杉药品时,首要的一步就是选择优质的红豆杉原材料。

红豆杉的选种、采集、储存等步骤都会影响到最终药品的质量。

红豆杉的种子是制作药品的主要原材料,应选取种子完整、外观无瑕疵、无霉变、无虫蛀等优质种子作为原料。

在采集和储存过程中应注意防潮、防晒、防霉,确保原料的有效成分不受损害。

二、药品生产工艺红豆杉药品的生产工艺应满足国家药典的标准要求。

一般来说,红豆杉种子的提取过程应采用水蒸气蒸馏、超临界流体萃取等方法,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的化学溶剂。

然后经过浓缩、沉淀、干燥等步骤,得到纯净的红豆杉碱。

根据药品的用途和剂型,进行配伍、加工、制成成品。

三、药品质量标准红豆杉药品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外观、理化性质、含量测定、微生物检验等多个方面。

在外观上,红豆杉药品的颜色应为棕色或棕黄色,无明显杂质。

在理化性质上,红豆杉药品应具有一定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含量测定方面,应根据红豆杉碱的含量要求,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等分析方法。

微生物检验方面,应保证红豆杉药品不受微生物的污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南方红豆杉的功效与作用

南方红豆杉的功效与作用

南方红豆杉的功效与作用南方红豆杉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也是一种重要的森林资源。

它生长在中国南方地区,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

本文将从南方红豆杉的来源与分布、药理作用、化学成分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详细介绍南方红豆杉的功效与作用。

一、南方红豆杉的来源与分布南方红豆杉,学名:Taxus chinensis (Pilger) Rehd.是一个常绿针叶乔木,属于红豆杉科红豆杉属。

它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的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等地区。

南方红豆杉喜生长在高山湿润的环境中,通常生长在海拔2000米至3000米之间的山区。

二、南方红豆杉的药理作用1.抗肿瘤作用南方红豆杉是一种重要的抗肿瘤植物,它的树皮、叶子和种子中含有丰富的抗肿瘤活性物质。

这些活性物质主要是硫酸豆杉醇和豆杉三酮,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分裂,促使癌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研究还发现,南方红豆杉的抗肿瘤作用不仅局限于某种类型的癌症,对于多种癌症都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2.抗氧化作用南方红豆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细胞氧化损伤,从而减缓衰老过程,改善皮肤质量,预防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

3.调节免疫功能南方红豆杉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它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强人体对抵抗疾病的能力,对一些免疫功能紊乱的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研究还发现,南方红豆杉的活性成分对于抑制肿瘤转移和复发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4.保护心血管南方红豆杉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具有调节血脂、降低血压、抗凝血等作用,可以保护心血管功能。

它可以预防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5.降血糖南方红豆杉中的一些活性成分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

研究表明,南方红豆杉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改善胰岛素抵抗性,促进血糖的降解和利用。

三、南方红豆杉的化学成分南方红豆杉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最重要的是豆杉三酮和硫酸豆杉醇。

红豆杉是唯一能提炼紫杉醇的植物,也是公认最昂贵有效的抗癌良药

红豆杉是唯一能提炼紫杉醇的植物,也是公认最昂贵有效的抗癌良药

红豆杉是唯一能提炼紫杉醇的植物,也是公认最昂贵有效的抗癌良药原标题:红豆杉是唯一能提炼紫杉醇的植物,也是公认最昂贵有效的抗癌良药
红豆杉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
慢,再生能力差,中国已将其列为一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红豆杉以茎、枝、叶、根入药,含
有紫杉醇、紫杉碱、双萜类化合物,而有着抗癌功能,以及有抑制糖尿病及治疗心脏病的效
用。

红豆杉的的提取的紫杉醇,可用于晚期乳腺癌、晚期卵巢癌、食道癌、鼻咽癌、膀胱癌、淋巴
癌、前列腺癌、恶性黑色素瘤和头颈部肿瘤、上胃肠道癌、小细胞性和非小细胞性肺癌的治
疗,而且从红豆杉的树皮和树叶中提炼出来的紫杉醇对多种晚期癌症疗效突出,高纯度紫杉醇
价格是非常昂贵,另外红豆杉还含有大量紫杉碱萜化合物,紫杉宁、紫杉宁A、紫杉宁H、紫杉
宁K、紫杉宁L、紫杉碱、紫杉素等等许多元素。

以上的许多元素还有着痛经、利尿、降血压、降血糖、抗白血病、抗肿瘤的作用,以及对于糖
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有显著的效果,而且红豆杉中含有大量的鞣质,具有抑菌,消炎作用,对
于肾炎,肝炎,胃炎,肠炎,咽喉炎,妇科炎症等有非常显著的治疗作用,以及红豆杉中含有
人体所需的90多种有效成份,能提高人体抗病毒能力,特别是能减少尿蛋白流失,使人体自然
功能恢复,免疫力增强,红豆杉有微毒,不可过量食用。

除了以上这些在研究发现红豆杉枝叶有着奇特的奥秘,红豆杉的枝、叶通过闻、嗅的方式可以
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高血糖患者的血糖,以及有着明显改善睡眠、疲劳、食欲、头昏
目眩、视力疲劳等症状,红豆杉是所有物种中唯一能提炼紫杉醇的植物,紫杉醇是国际医学界
公认的最昂贵最有效的抗癌良药。

红豆杉提取物紫杉醇

红豆杉提取物紫杉醇

红豆杉提取物紫杉醇
红豆杉提取物紫杉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物质,它对人体具有
多种好处,例如抗癌、降低胆固醇、抗菌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
探讨红豆杉提取物紫杉醇的相关信息,以期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一
化学物质。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红豆杉提取物紫杉醇的背景。

红豆杉是
一种生长在我国南方山区的珍稀树种,其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紫杉醇。

紫杉醇是一种二萜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20H24O2,分子量为304.409。

因其结构独特,它可以干扰细胞分裂,抑制癌细胞生长,被广泛应用
于临床肿瘤化学治疗。

其次,让我们来探讨一下红豆杉提取物紫杉醇的药理作用。

紫杉
醇是广谱抗肿瘤药,可以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复制,同时对正常细
胞伤害较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肿瘤化学治疗。

此外,紫杉醇还可以
降低胆固醇、降血糖、抗菌等作用,被广泛运用于药品、保健品等领域。

最后,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红豆杉提取物紫杉醇的应用前景。

随着
临床肿瘤化学治疗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红豆
杉提取物紫杉醇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

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它将
成为肿瘤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将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保健
产品。

总之,红豆杉提取物紫杉醇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物质,具有多
种好处。

通过深入了解其背景、药理作用以及应用前景,我们可以更
好地了解这一化学物质,更好地运用它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红豆杉树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红豆杉树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红豆杉树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图:红豆杉
【常见问题】红豆杉树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专家解答】
1、以茎、枝、叶、根入药
主要成分含紫杉醇、紫杉碱、双萜类化合物。

有抗癌功能,并有抑制糖尿病及治疗心脏病的效用。

2、树皮
从红豆杉的树皮和树叶中提炼出来的紫杉醇对多种晚期癌症疗效突出,被称为“治疗癌症的最后一道防线”。

高纯度紫杉醇价格昂贵,每公斤200万元人民币左右。

但是红豆杉生长缓慢,天然更新能力差,人工种植10亩仅能提炼1公斤1%纯度的紫杉醇。

(1)利尿消肿、治疗肾脏病、糖尿病、肾炎浮肿、小便不利、淋病等。

(2)温肾通经、治疗月经不调、产后瘀血、痛经等到有效的功效。

【本人点评】红豆杉从枝、叶到它的茎干、树皮、树根等,都可以入药,在肿瘤(癌症)控制方面的功效与作用最为突出,临床证明它副作用小且控制率高,对目前的医疗来说,是一大福音!本文,本人就为您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国3种红豆杉各部位紫杉醇含量的比较

我国3种红豆杉各部位紫杉醇含量的比较

用 . [14~ 18] 此外枝叶中含有重要的紫杉醇半合成前体 baccatin 或 10-去乙酰 baccatin 其在枝叶中的含量与 树皮中的紫杉醇含量相当[13]. 可见 利用红豆杉枝叶提取紫杉醇是保护红豆杉资源的良好途径之一 . 4. 5 应用提取分离新技术提高紫杉醇得率
一些研究表明 紫杉醇除以游离态 还常以结合态大量存在于植物体内[1Z] 如与糖基结合的 7-木糖 紫 杉醇~ 7-木糖基-10-去乙酰紫杉醇等 并含有许多紫杉醇类似物如 7-表-紫杉醇~ N -去苯甲酰-N -苯乙酰 紫杉醇等 . 用酶解法[19]~ 离子交换剂处理法[Z0]或氧化铝层析法均可能将它们转化为游离的紫杉醇 从而 增加物料中紫杉醇的总量 缓解紫杉醇资源的短缺 . 其中采用碱性氧化铝柱层析分离和回收紫杉醇效果 显著 可以使紫杉醇的含量从小于 1. 0% 提高到大于 Z7% 紫杉醇的回收率大于 170% 起到富集和转化 的双重作用[Z1~ Z4].
紫杉醇( taxol 具有特殊的抗癌机理 它能与微管蛋白结合 并促进其聚合 抑制癌细胞有丝分裂 阻止癌细胞的增殖[ 2] 作为新型的抗癌药物 紫杉醇不仅对卵巢癌 乳腺癌 肺癌有较好的作用 近年
来 临床研究表明紫杉醇对治疗其它疾病也有一定潜力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 ] 早老性痴呆[ ]和先天性多
囊肾病[ ]等 因此紫杉醇日益成为许多国家研究的热点 获取抗癌药物紫杉醇的途径主要有 红豆杉的人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LC- 色谱工作站 ZF
紫杉醇为 Sigma 公司出品 其它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试剂
旋转蒸发器
2 测定条件及方法
2 1 色谱条件 色 谱柱 0 S Hypersil Mm C
2 mm G mm 柱温 2 C 流动相 甲醇= 水= 6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红豆杉枝叶中药用抗癌活性物质含量3杨逢建 庞海河 张学科 孙佳音 祖元刚33(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40)摘 要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 LC ),测定了人工栽培南方红豆杉枝叶中药用抗癌活性物质紫杉醇(taxol )、三尖杉宁碱(cephal omannine )和人工半合成紫杉醇的主要原料巴卡亭Ⅲ(bac 2catin Ⅲ)、102去乙酰基巴卡亭Ⅲ(102deacetylbaccatin Ⅲ,102DAB )在一个生长季的含量变化.研究表明:从4月新枝叶萌发至11月枝叶基本停止生长,南方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等药用活性物质含量季节性变化明显.其中紫杉醇和三尖杉宁碱含量的最高值都出现在5月;巴卡亭Ⅲ和102去乙酰基巴卡亭Ⅲ含量的最高峰值分别出现在9月和4月.相关分析发现,南方红豆杉枝叶中4种药用活性物质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其中紫杉醇与三尖杉宁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 <0105),三尖杉宁碱含量与102去乙酰巴卡亭Ⅲ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 <0105).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抗癌活性物质 含量文章编号 1001-9332(2008)04-0911-04 中图分类号 Q946188 文献标识码 AQuan tit a ti ve changes of an ti 2cancer acti ve co m ponen ts i n Taxus ch inensis var .m a irei bran 2ches and leaves .Y ANG Feng 2jian,P ANG Hai 2he,ZHANG Xue 2ke,S UN J ia 2yin,Z U Yuan 2gang (Key L aboratory of Forest P lant Ecology of Education M inistry,N ortheast Forestry U niversity,Har 2bin 150040,China ).2Chin .J.A ppl .Ecol .,2008,19(4):911-914.Abstract:The quantitative changes of anti 2cancer ingredients such as taxol,cephal omannine,bac 2catin Ⅲand 102deacetylbaccatin Ⅲin the branches and leaves of Taxus chinensis var .m airei dur 2ing one gr o wth seas on were measured by HP L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these anti 2cancer ingredients had an obvi ous change fr om Ap ril when the ne w branches began t o ger m inate t o Nove mber when the branches basically st opped gr owing .The contents of taxol and cephal omannine in the branches and leaves of T .chinensis had the sa me change pattern,with the peaks appeared in May,and those of Baccatin Ⅲand 102deacetylbaccatin Ⅲhad the sa me change trend,with the highest values appeared in Sep te mber and Ap ril,res pectivel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 2relati on bet w een the contents of taxol and cephal omannine (P <0105),and a negative correlati on bet w een the contents of cephal omannine and 102deacetylbaccatin Ⅲ(P <0105).Key words:Taxus chinensis var .m a irei ;anti 2cancer active component;content .3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D18B0303).33通讯作者.E 2mail:zygorl@vi p.hl .cn 2007208223收稿,2008201224接受. 自从971年美国化学家W ani 等[1]首次在叶红豆杉(Taxus brevifolia )中分离出具有独特结构的二萜类成分———紫杉醇(taxol )以来,紫杉醇以其独特的抗癌活性引发红豆杉属植物的研究热潮.紫杉醇等抗肿瘤药物除成功地应用于治疗卵巢癌和乳腺癌外,还用于肺癌、卡波氏肉瘤和肝癌的治疗,对其它多种恶性肿瘤的疗效也在试验中[2].随着对该类药物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其来源已逐渐成为制约整个产业发展的瓶颈[2-3].研究表明,紫杉醇不仅存在于短叶红豆杉的树皮中,也存在于其针叶、根和树枝中[4],而且其它种类的红豆杉也含有紫杉醇[5-7].然而,红豆杉属植物的一个共同特征是生长缓慢、自身繁殖率低、紫杉醇含量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同时,野生红豆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严格禁止非法砍伐,因此,严重地制约着紫杉醇的工业化生产.为了解决紫杉醇工业化生产的原料来源问题,很多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8-12],认为解决途径主要有5种:1)选育并大量栽种生长快、紫杉醇或前体含量高的红豆杉植物.这是除了从天然红豆杉树皮中提取紫杉醇以外获得紫杉醇的一个主要途径.2)化学合成紫杉醇.紫杉醇结构复杂,化学合成难度很大,目前全合成工作虽已完成,但由于合成路线比较复杂,尚无商业应用的价值.3)真菌发酵.从红应用生态学报 2008年4月 第19卷 第4期 Chinese Journal of App lied Ecol ogy,Ap r .2008,19(4):911-914豆杉的树皮中分离到了一些能产生紫杉醇的真菌,但其合成紫杉醇的能力极低,尚无发酵生产的价值.4)紫杉醇的半合成.从Taxus baccata的针叶中得到巴卡亭Ⅲ(baccatinⅢ)和102去乙酰基巴卡亭Ⅲ(102deacetylbaccatinⅢ)作为原料半合成紫杉醇,而且不会威胁树木的生长.这是目前一种比较有潜力的替代途径.5)利用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根据细胞全能性的观点,通过细胞培养方式大量生产其亲本具有的天然产物.但因细胞生长缓慢、紫杉醇产量低,始终是其工业化生产的制约因素.综上所述,人工栽培红豆杉是解决工业化生产紫杉醇等活性物质资源缺乏问题的一种可行方法[13].南方红豆杉(Taxus ch inensis var.m airei)又称美丽红豆杉,特产于我国,是红豆杉科红豆杉属中分布最广、生长最快的植物[14].研究发现,人工栽培的南方红豆杉化学成分与野生的南方红豆杉中化学成分相近[15],而且人工栽培的南方红豆杉中紫杉醇含量与野生的南方红豆杉中紫杉醇的含量相当[16-17].目前,我国人工栽培南方红豆杉在浙江、江西、四川和湖南等地已经形成较大的规模,并开始用于紫杉醇生产.迄今为止,关于人工栽培南方红豆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繁育和栽培技术方面[18-20],对人工栽培南方红豆杉中紫杉醇等活性物质含量的季节动态研究尚未见报道.开展南方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等活性物质含量的系统分析,对红豆杉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价值.为此,本文以人工栽培5年生的南方红豆杉枝叶为材料,通过高压液相色谱(HP LC)检测其枝叶中药用抗癌成分紫杉醇、三尖杉宁碱(cephal omannine)和人工半合成紫杉醇的主要原料巴卡亭Ⅲ、102去乙酰基巴卡亭Ⅲ活性物质含量的季节动态及其相互关系,以期为人工栽培南方红豆杉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111 研究地概况研究地位于浙江省富阳市胥口镇下练村杭州海正药用植物有限公司种植基地(29°44′—30°11′N, 119°25′—120°09′E).研究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约16℃,无霜期220~240d,全年平均降水量为193816mm,降水集中在4—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8%.112 研究方法11211供试材料 1)南方红豆杉枝、叶:在2006年4—11月的一个生长季节内,每月分别采集南方红豆杉枝、叶样品,每个样品采自5~7个植株,对植株上、中、下部位的新、老枝叶进行均匀取样,分别测定3个不同位置样品紫杉醇的含量,取平均值.2)仪器设备和药品:主要仪器包括P230高效液相色谱仪(大连依利特),色谱柱C18柱(200mm ×416mm,5μm),Sart orius分析天平,S Q2119C匀浆机(西贝乐),T DL8022B离心机,K Q2250DB超声机和旋转蒸发仪(上海申胜).药品包括紫杉醇、三尖杉宁碱、102去乙酰基巴卡亭Ⅲ和巴卡亭Ⅲ标准品(Sig ma)、乙腈为色谱纯,甲醇和乙醇为分析纯. 11212紫杉醇等药用活性物质的提取检测方法[21] 1)提取方法:取南方红豆杉样品10g,与100m l 80%的乙醇溶液混合置于匀浆机内匀浆3m in,离心力为1776×g,离心4m in,保留上清液,沉渣再加入80%的乙醇溶液30m l,放入超声机内超声提取30m in,离心保留上清液,沉渣再进行超声提取2次,每次使用80%的乙醇溶液30m l提取30m in,保留2次提取的上清液.将4次提取的上清液合并,浓缩至干,加入2m l甲醇溶解,离心取样,用0145μm 的微孔滤膜滤过,待测,每个样品重复3次.2)检测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 C18ODS25μm (250mm×416mm);流动相为乙腈ν水(V∶V= 42∶58),流速110m l・m in-1,进样量10μl,波长为227n m,柱温25℃.4种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在97112%~99108%,RS D在1147%~1181%(n= 6),且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113 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中的Peas on进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并进行单尾检验,判断其相关显著性.用Excel 作图.2 结果与分析211 南方红豆杉枝叶中药用活性物质的含量由图1可以看出,从4月新枝叶萌发至11月枝叶基本停止生长,南方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等药用活性物质含量的季节变化规律明显,在5月、8月和10月分别出现3个比较明显的高峰,且峰值依次降低,分别为01515、01264和01217mg・g-1;三尖杉宁碱含量的季节变化规律与紫杉醇的变化趋势相一致,但仅在5月和10月出现2个比较明显的高峰,分别为01020和01016mg・g-1;102去乙酰基巴卡亭Ⅲ和巴卡亭Ⅲ的季节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在4月和9月出现整个生长季节内的最高值,前者的峰219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9卷图1 南方红豆杉枝叶中不同药用活性物质的含量F i g.1 Content of taxanes in branches and leaves of T.chinen2 sis var.m airei.A:102去乙酰基巴卡亭Ⅲ102deacetylbaccatinⅢ;B:紫杉醇Taxol; C:巴卡亭ⅢbaccatinⅢ;D:三尖杉宁碱Cephal omannine.值分别为01367和01179mg・g-1,后者分别为01022和01041mg・g-1.212 南方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等药用活性物质间的相关性由表1可以看出,南方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与三尖杉宁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105),相关系数为01692;而与巴卡亭Ⅲ和102去乙酰基巴卡亭Ⅲ含量呈负相关,但并不显著(P>0105);南方红豆杉枝叶中三尖杉宁碱含量与巴卡亭Ⅲ含量呈正相关,但并不显著(P>0105),与102去乙酰基巴卡亭Ⅲ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105);南方红豆杉枝叶中巴卡亭Ⅲ含量与102去乙酰基巴卡亭Ⅲ含量呈正相关,但不显著(P>0105).表1 南方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等药用活性物质的Pearson 相关系数矩阵Tab.1 Pearson correl a ti on ma tr i x of the t axanes i n bran2 ches and leaves of T.ch inensis var.m a ireiA B C SA11000B01692311000C-011990144311000D-01362-0167830154211000A:紫杉醇Taxol;B:三尖杉宁碱Cephal omannine;C:巴卡亭ⅢBac2 catinⅢ;D:102去乙酰基巴卡亭Ⅲ102deacetylbaccatinⅢ.3P< 0105.3 讨 论目前,国内外已建立了很多红豆杉栽培基地,以及102去乙酰基巴卡亭Ⅲ和巴卡亭Ⅲ再转化成紫杉醇的高效人工半合成体系,而且应用前景广阔[22-24].此外,三尖杉宁碱对鼻咽癌等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从4月新枝叶萌发至11月枝叶基本停止生长,南方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等药用活性物质含量的季节变化明显,这与王昌伟等[25]的研究报道相一致.在研究地,南方红豆杉4月休眠芽开始萌发,到5月,随着光照的增强和时间延长,可能刺激或者激活了一些紫杉醇生物合成酶(如苯丙氨酸转氨酶[26])来合成新的紫杉醇,使紫杉醇含量达到一个峰值.然而大量的紫杉醇累积在细胞中会抑制红豆杉自身细胞微管的解聚,紫杉醇含量的增加打破了其自身的平衡,必然会引起红豆杉机体作出应激反应,将紫杉醇以结合态糖基化的形式贮存于植物体内,造成了植物体内游离态的紫杉醇含量减少,周而复始,呈现周期性变化.相关分析发现,南方红豆杉枝叶中4种药用活性物质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其中南方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含量与三尖杉宁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是因为紫杉醇与三尖杉宁碱结构类似,有相同的合成前体,相似的生物合成途径[26];而三尖杉宁碱含量与102去乙酰基巴卡亭Ⅲ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105).研究表明,温度、光照和水分是影响人工栽培的南方红豆杉生长及其次生代谢的主要环境因素,光胁迫能提高南方红豆杉中紫杉醇的含量[27].所以,应将102去乙酰基巴卡亭Ⅲ、巴卡亭Ⅲ、三尖杉宁碱等药用成分的含量也纳入到人工栽培的南方红豆杉资源的评价指标中,从而提高其资源的利用率,促进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此外,在南方红豆杉人工种植过程中,应用一定的生态调控措施,或在原料采收后,采用一定的生物转化措施来提高南方红豆杉中紫杉醇及其衍生物的含量及其资源利用率,是今后需深入研究的内容之一.参考文献[1] W aniMC,Tayl or HL,W allM E,et al.Plant antitu moragentⅥ:The is olati on and structure of taxol,a novelantileuke m ic and antitu mor agent fr om Taxus brevifolia.Journal of the Am erican Che m ical Society,1971,93:2325-2327[2] Fl oss HG,Mocek U.Taxol:Science and App licati ons.Ne w York:CRC Press,I nc.,1995[3] W alsh V,Good man J.Cancer che motherapy,bi odiver2sity,public and p rivate p r operty:The case of the anti2cancer drug taxol.Social Science&M edicine,1999,49:1215-l225[4] V idensek N,L i m P,Ca mpbell A,et al.Taxol contentin bark,wood,r oot,t w ig,and seedling fr om severalTaxus s pecies.Journal of N atural Products,1990,53:3194期 杨逢建等:南方红豆杉枝叶中药用抗癌活性物质含量变化 1609-1612[5] Fett2net o AG,D i Cos mo F.D istributi on and a mounts oftaxol in different shoot parts of Taxus cuspidate.PlantaM edica,1992,58:464-466[6] Nadee m M,R ikhari HC,Ku marA,et al.Taxol contentin the bark of H i m alayan ye w in relati on t o tree age andsex.Phytoche m istry,2002,60:627-631[7] Sun B2X(孙彬贤),Zhang G2Y(章国瑛),L iu D(刘涤).The cell culture of Taxus and p r oducti on of taxol.Plant Physiology Co mm unications(植物生理学通讯),1999,35(2):135-140(in Chinese)[8] W u Y(吴 彦),L iu Q(刘 庆),Hu K(胡 科),et al.Present status of Taxus res ources and industrialdevel opment strategies of taxol in China.Resources andEnvironm ent in the Yangtze B asin(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11(6):515-520(in Chinese)[9] Zhiri A,JaziriM,Homes J,et al.Fact ors affecting thein vitr o rap id ger m inati on of Taxus e mbryos and the eval2uati on of taxol content in the p lantlets.P lant Cell,Tis2sue and O rgan Culture,1994,39(3):26-32[10] Stierie A,Str obel G,Stierle D.Taxol and tanane p r o2ducti on by Taxo m yces andream ae,an endophytic fungusof pacific yew.Science,1993,47:666-668[11] Denis JN,Greene AE,Guenard D,et al.A highly effi2cient p ractical app r oach t o nature taxol.Journal of theAm erican Che m ical Society,1988,110(17):5917-5919[12] Jenne wein S,Cr oteau R.Taxol:B i osynthesis,molecu2lar genetics,and bi otechnol ogical app licati ons.A ppliedM icrobiology and B iotechnology,2001,57:13-19 [13] L i X2K(李先琨),XiangW2S(向悟生),Su Z2M(苏宗明).Structure and dyna m ics of Taxus chinensis var.m airei cl onal populati on.Chinese Journal of A pplied E2cology(应用生态学报),2004,15(2):177-180(inChinese)[14] Hong W(洪 伟),W ang X2G(王新功),W u C2Z(吴承祯),et al.L ife table and s pectral analysis of en2dangered p lant Taxus chinensis var.m airei populati on.Chinese Journal of A pplied Ecology(应用生态学报),2004,15(6):1109-1112(in Chinese)[15] Chen X2Y(陈雪英),L iang J2Y(梁敬钰).Che m icalconstituents of p lanted Taxus chinensis var.m airei.Chi2nese Journal of N atural M edicines(中国天然药物),2006,4(1):52-57(in Chinese)[16] Su Y2J(苏应鹃),W ang T(王 艇),L i X2Y(李雪雁),et al.Analysis on the a mounts of taxol in differentl ocati on of Taxus chinensis var.m airei.N atural ProductResearch and D evelop m ent(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1,13(2):19-20(in Chinese)[17] Zheng D2Y(郑德勇).The comparis on of the a mountsof taxol in different l ocati on of three Taxus s pecies.Journal of Fujian College of Forestry(福建林学院学报),2003,23(2):160-163(in Chinese)[18] L i X2K(李先琨),Huang Y2Q(黄玉清),Su Z2M(苏宗明).Preli m inary studies on interconnecti onsa mong the main tree populati ons of Taxus chinensis var.m airei community.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生态学杂志),1999,18(3):10-14(in Chinese)[19] L iao W2B(廖文波),Zhang Z2Q(张志权),Chen Z2M(陈志明),et munity types,phenol ogy andp r opagati on characteristics of Taxus m airei in NorthGuangdong.Chinese Journal of A pplied Ecology(应用生态学报),2002,13(7):795-801(in Chinese) [20] Cao J2W(曹基武),Chen X2Y(陈湘运),Tang W2D(唐文东).Study on afforestati on technol ogy of Taxuschinensis var.m airei.Forestry Science&Technology(林业科技),1999(5):8-10(in Chinese)[21] Xue Y2H(薛艳华),Zu Y2G(祖元刚),Shi Q(史 权),et paris on of s ome dry p retreat m ent meth2ods for extracti on of taxol content in the t w ig2leaf of Tax2us cuspidata Sieb.et Zucc.Plant Physiology Co mm uni2cations(植物生理学通讯),2005,41(5):657-658(in Chinese)[22] Collin HA.Secondary p r oduct f or mati on in p lant tissuecultures.Plant Gro w th Regulation,2001,34:119-134 [23] Guenard D,Gue A rltte2Voegelein F,Potier P.Taxol andtaxotere:D iscovery,che m istry and structure2activity re2lati onshi p s.A ccounts of Che m ical Research,1993,26:160-167[24] Su J2R(苏建荣),Zhang Z2J(张志钧),Chen Z2Y(陈智勇).Contents of anti2cancer active component inp lant of Taxus yunnanensis fr om S outheast Tibet.ForestResearch(林业科学研究),2006,19(1):15-20(inChinese)[25] W ang C2W(王昌伟),Peng S2L(彭少麟),L i M2G(李鸣光),et al.Revie w of fact ors affecting the taxoidscontent of Taxus s pp.A cta Ecologica S inica(生态学报),2006,26(5):1583-1590(in Chinese)[26] Fle m ing PE,Mocek U,Fl oss HG.B i osynthesis of tax2oids:Mode of for mati on of the taxol side chain.Journalof the Am erican Che m ical Society,1993,115:805-807 [27] Yang F2J(杨逢建),Pang H2H(庞海河),Zhang X2K(张学科),et al.Effect of light stress on the content ofchl or op last p ig ment and taxol in the leaves of Taxuschinensis var.m airei.B ulletin of B otanical Research(植物研究),2007,27(5):556-558(in Chinese)作者简介 杨逢建,男,1971年生,博士,副教授.从事植物生态学的研究,发表论文30多篇.E2mail:yangfengjian2003 @责任编辑 李凤琴419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9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