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抗癌作用机制
中药抗肿瘤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药抗肿瘤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赵瑛(西安外事学院医学院,陕西西安710077)[关键词]中药;抗肿瘤;肿瘤细胞[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849(2012)33-3752-02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病死率逐年上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
然而西医化学抗肿瘤药物毒副作用大,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药性;中药因为疗效好而且毒副作用小,因此在治疗肿瘤方面显现出很大的优势。
笔者对中药抗肿瘤的药理作用做了简单的归纳总结,现综述如下。
1增强机体免疫力整个机体的免疫力的强弱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关联密切,此与中医学中“正气不足,而后邪气据之”道理相近,都说明疾病与机体免疫力的关系。
中药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调动全身的抗癌能力,延缓病情发展。
有临床研究报道,中药不仅能激活B细胞、T细胞、巨噬细胞、杀伤性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状细胞、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还可以促进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2、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干扰素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等的生成[1],从而改善机体免疫系统,限制肿瘤细胞生长能力。
灵龙颗粒能够减缓肿瘤细胞的增长速度,并且还可以增强免疫力,荷瘤小鼠的迟发性变态反应和淋巴细胞转化反应显著增强,而且荷瘤小鼠腹腔的巨噬细胞TNF2α活性也较以往有了提高[2]。
临床试验证实,黄芪、白花蛇舌草及郁金提取物榄香烯等能够提高T细胞和B细胞的活性[3-5],改善与单核细胞的协同作用,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提高机体抗肿瘤的能力。
中药扶正方含有生黄芪、天门冬、生白术、北沙参等,有报道称其可以增强红细胞C3b受体活性,增强免疫黏附肿瘤细胞的能力,减少红细胞免疫复合物含量,提高红细胞免疫黏附促进因子活性,从而提高荷瘤小鼠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减缓小鼠Lewis肺癌的生长[6]。
2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治疗肿瘤的一大难题就是肿瘤细胞的无限制增殖,而临床研究证实中药能够安全高效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且不会导致肝肾功能损害及骨髓抑制。
川芎嗪抗癌作用及其机制的分析

具 耐 药性 , 制它 们 的生长 与增 殖 , 制乳 腺癌 的进 展瓯 抑 抑 。
2 间 接 抗 癌 作 用
行 了 大 量 抗 癌 作 用 的 川 进
研究。
研 究表 明 ,I 川 芎嗪还 能 直接 抑制 血管 内皮 细 胞 的生长 与 增 殖㈣, 导人 体 静脉 内皮 细胞 V C 3 4细胞 凋 亡 , 诱 E 一0 抑制 其 V G E F的表 达【以及 抑 制 由 V G l 5 1 E F诱 导 的该 细 胞 的增 殖【等 l q
来 协 同抑制 肿瘤 的生 长 。
3展 望
1抗 癌 症 的 范 围
11肺 癌 .
111抑 制 肺 癌 细 胞 的 生 长 与 增 殖 川 芎 嗪 能 减 少 C 7 L小 .. 5B
鼠 L w s 癌 和小 鼠小 细 胞 肺 癌 肿瘤 体 积 、 量 , 少 肺 癌 e i肺 重 减 转移 灶数 , 定病 灶 , 稳 降低肿 瘤微 血管 密 度 , 高荷 瘤小 鼠的 提 生存 质量 。 与环 磷酰 胺具 有协 同效 果 。还可诱 导人 肺 癌 并 A5 9细胞翻 H4 6细胞 凋 亡 并使 H4 6细胞 的生 长停 滞 在 4 和 4 4 S期 , 抑制 其 有丝 分 裂及 D NA的合 成 『 因 而抑 制 肺癌 A5 9 句 , 4
【 要 】 文 探 讨 抗 肿 瘤 药 顺 铂 的 临 床 特 点 及 其 研 究 进 展 , 临 床 应 用 提 供 参 考 。 通 过 查 阅 国 内 外 相 关 文 献 , 统 地 摘 本 为 系
了解 抗 肿 瘤药 顺 铂 的 临床 作 用 , 剂量 限 制性 毒 性 及 耐药 性 . 检索 未 获 批准 及 正在 进 行 I 床 研 究 的顺 铂 载体 。 并 } 缶 以分 析其 临 床发 展趋 势 。 过 去 的 l 问 , 物 研发 转 向注重 药物 运 输 靶 向介质 , 在 0年 药 这些 新 型 载体 在保 留传 统 顺铂 的 活性 的 同时 , 很 大程 度上 减 少 了传 统铂 类 药物 的不 良反 应 , 高 疗效 。 在 提 【 键 词】 铂 ; 量 限制 性毒 性 ; 药性 ; 铂 脂质 体 ; 关 顺 剂 耐 顺 纳米 粒 子 f 中图分 类 号】 7 . R9 9 1 【 献标 识 码】A 文 【 文章 编 号】1 7 — 7 1 2 1 )8( - 2 - 3 6 4 4 2 ( 0 O a) 0 5 0 1
华蟾素的功效与作用

华蟾素的功效与作用华蟾素(Bufalin)是一种从中药华蟾肤中提取的成分,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华蟾肤是指草蛙科动物腹腔黏液腺体分泌物。
华蟾素作为其中的一种活性成分,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华蟾素的功效与作用。
一、抗癌作用华蟾素是一种有效的抗肿瘤成分,具有引起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抑制转移及扩散等作用。
研究发现,华蟾素可以通过调整多个信号通路来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例如,华蟾素可以激活释放线粒体内的细胞色素C,从而诱导细胞死亡。
同时,华蟾素还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血管生成,阻断肿瘤的营养供应,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此外,华蟾素还可以降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减少肿瘤的迁移风险。
二、抗炎作用华蟾素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和炎症细胞的激活。
研究发现,华蟾素可以抑制一系列炎性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如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IL)-1β、IL-6等。
此外,华蟾素还可以通过减少氧化应激和抑制炎症信号通路来发挥其抗炎作用。
由于炎症的持续存在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所以华蟾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三、抗肺纤维化作用华蟾素可以抑制肺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研究发现,华蟾素可以抑制纤维母细胞的增殖和合成胶原蛋白的过程。
此外,华蟾素还可以减少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保护肺组织免受纤维化的损害。
肺纤维化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
因此,华蟾素对于肺纤维化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心血管保护作用华蟾素可以保护心血管系统免受损伤。
研究发现,华蟾素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此外,华蟾素还可以降低血压、抑制心肌细胞的肥大和纤维化等,保护心脏免受损伤。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而华蟾素可以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来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五、增强免疫力作用华蟾素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
研究发现,华蟾素可以增加机体的T细胞和B细胞的活性,增强机体免疫应答。
中医中没有癌症的说法中医眼中的癌症

中医中没有癌症的说法中医眼中的癌症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关于癌症的认识和治疗方法与现代医学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探讨癌症的概念、发病机制以及中医对癌症的治疗方式。
一、癌症的概念癌症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疾病,它的特点是细胞的异常增生和恶性转化。
在中医中,并没有一个专门的术语来描述和定义癌症。
然而,中医对癌症的认识主要依据观察病症和体质,通过辨证论治来对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
二、癌症的发病机制中医认为,癌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情志因素、饮食状况、外邪侵袭等。
在中医理论中,癌症被归类为“瘤病”,即恶性肿瘤的范畴。
中医将癌症的发病机制归结为痰湿、气滞、瘀血等几个方面。
痰湿的积聚会导致体内湿热的形成,长期积蓄则可能引发癌症。
气滞则指体内气血运行不畅,导致体内毒素堆积,从而加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瘀血则是指体内气血循环不畅,导致局部组织缺氧和代谢产物堆积,进一步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
三、中医对癌症的治疗方式中医治疗癌症主要以调理气血、清除湿热、化痰瘀为主要目标。
具体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推拿等。
1. 中药治疗:中医常采用中药治疗癌症,根据病情的具体表现进行辨证论治。
常用的中药有清热解毒药物、祛痰化瘀药物等,以及一些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药材。
这些中药可以通过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激活免疫功能,从而对抗癌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对于缓解痛症和调整人体的功能有一定的作用。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针灸可以帮助缓解化疗的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
3. 推拿疗法:推拿是一种通过按摩和推拿手法来调理人体气血的方法,对于癌症患者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
推拿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总之,中医对于癌症的认识和治疗方式与现代医学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通过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调整气血循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来对抗癌症。
半夏的抗肿瘤作用和研究进展

半夏的抗肿瘤作用和研究进展引言:中药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已经成为科学界广泛关注的话题之一,其中半夏作为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潜力。
半夏不仅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同时也受到了现代医学的重视。
本文将重点介绍半夏的抗肿瘤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一、半夏的化学成分半夏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医药中常用的药材之一。
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多糖、挥发油等。
其中,姜黄素和半夏酮是半夏中主要的有效成分,并且被广泛认为是其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来源。
二、半夏的抗肿瘤作用1. 抗癌细胞增殖作用半夏中的姜黄素和半夏酮具有明显的抑制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研究表明,姜黄素可以通过调控细胞周期和凋亡通路,影响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而半夏酮则可以抑制白血病和肺癌细胞的生长,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
2. 抗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作用半夏中的姜黄素和半夏酮也被证实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作用。
研究表明,姜黄素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从而减少肿瘤细胞的转移能力。
而半夏酮则可以通过调控线粒体相关通路,减少肿瘤的侵袭能力。
3. 抗血管生成作用半夏中的姜黄素具有抗血管生成的作用,这是由于姜黄素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础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
因此,半夏可以通过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三、半夏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1. 半夏的临床应用半夏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辅助治疗中。
研究表明,半夏可以提高放化疗的疗效,并减轻其副作用。
此外,半夏还可以用于改善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2. 半夏的副作用与安全性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半夏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和腹泻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半夏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剂量掌握和监测。
此外,半夏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需要引起重视。
3. 半夏的药理机制研究近年来,科学家们对半夏的药理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中药功效与药理作用的关系

中药功效与药理作用的关系引言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药的功效与药理作用是中医药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文将探讨中药功效与药理作用之间的关系,以及中药的治疗原理和作用机制。
一、中药功效的定义与分类中药功效是指中药在治疗疾病过程中所产生的疗效。
中药功效可以分为主治功效和次治功效两类。
主治功效是指中药在治疗某一疾病上的主要作用,而次治功效是指中药在治疗其他疾病上的辅助作用。
中药功效的分类可以根据疾病的类型进行划分,常见的分类有:1.温阳类:用于治疗寒性疾病,如感冒、寒疝等。
2.清热类:用于治疗热性疾病,如发热、口疮等。
3.补虚类:用于治疗虚弱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等。
4.利湿类:用于治疗湿热病变,如湿疹、泄泻等。
5.活血化瘀类:用于治疗血液循环不畅、淤血症状,如瘀血、瘢痕等。
二、中药的药理作用中药的药理作用是指中药在机体内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
中药的药理作用是中药功效的基础和机制,对于中药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的药理作用可以分为多个方面:1.药理学作用:中药通过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发挥治疗作用。
例如,清热药物可以降低体温,抗菌药物可以杀灭病原微生物。
2.药物代谢作用:中药可以通过影响机体的代谢过程,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3.免疫调节作用:中药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提高免疫系统对疾病的防御能力。
4.抗氧化作用:中药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5.细胞信号转导作用:中药可以通过影响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调节细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过程。
三、中药的治疗原理和作用机制中药的治疗原理和作用机制是指中药在治疗疾病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作用机制。
中药的治疗原理和作用机制是中医药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对于指导中药的合理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的治疗原理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辨证论治原则:中医药学强调辨证施治,即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选择相应的中药进行治疗。
解读五毒中医抗癌原理

解读五毒中医抗癌原理毒结体内是肿瘤形成的根本原因。
肿瘤的形成一般有以下四种:一是淤积成毒;二是痰凝湿聚;三是热毒内蕴;四是正气亏虚。
这四种情况时间久了都能在体内淤积成毒导致毒结体内,久而久之形成癌。
癌瘤形成非常缓慢,以至毒邪深居,不采取攻势很难化解,越是毒物攻势越猛,所以中医便有“以毒攻毒之说。
中医擅长以五行诊病,五行与易经术数密不可分,所以按照五行术数的分类方法至毒之物也有五个,分别是:全蝎、蜈蚣、守宫、蛇、蟾蜍,守宫就是壁虎,在中医看来这五毒都是抗癌良药,对癌细胞致命的杀伤力。
首先说一下五毒之首全蝎,其药用价值已为我国中医实践所证实,具有祛风、解毒、止痛、通络等功效。
蝎子的药用历史悠久,食后可温肾补精,益气养血,养颜健体。
据《本草纲目》和《中国药典》载,全蝎具有“熄风镇痉、消炎攻毒、通络止痛”功能;主治“小儿惊风、抽搐痉挛、皮肤病、心脑血管病、炎症、乙肝、肿瘤”等病。
全蝎也是一种高档美味佳肴,营养丰富,食之有防病治病、增强免疫力和抗衰老、协调人体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细胞活力等功能,因此备受中外宾客青睐。
现代研究证实,全蝎的主要药用成分为蝎毒素,其天然活性蛋白含有有人体所需大量的氨基酸,冬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酷氨酸、组氨酸、脯氨酸等,同时,还含29种微量元素,有钠、磷、钾、钙、镁、锌、铁、铝、铜、锰、氯等。
此外,尚含三甲胺、甜菜碱、铵盐,正十七碳酸、异油酸,二十碳酸等天然活性成分。
药理实验证实,全蝎制剂有抗癌作用,其水提物对结肠癌细胞、醇提物对人体肝癌细胞等有抑制作用。
日本学者对部分中药的水提物和甲醇提取的抗癌活性进行初步筛选研究,证实全虫在试管内山腹水细胞试验,显示抗癌活性。
壁虎:《本草纲目》称其:“治中风瘫痪,手足不举,或厉节风,及痰惊,小儿疳痢,血积成痞,厉风瘰疬。
”现代研究显示:守宫含脂肪、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以锌含量最高,水溶液可抑制人体肝癌细胞呼吸,近代用于治疗各种癌肿,尤其以食管癌效更佳。
抗癌中草药39种

抗癌中草药39种抗癌是当今世界上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在传统医学中,草药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其中也包括肿瘤。
虽然现代医学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许多人仍然倾向于寻求自然的治疗方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抗癌中草药的使用,介绍39种草药及其药理作用。
一、中草药及其医学作用1. 黄连(Coptis chinensis):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炎作用,对多种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2. 当归(Angelica sinensis):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功能,有助于癌细胞的死亡。
3. 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4. 灵芝(Ganoderma lucidum):有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可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5. 三七(Panax notoginseng):具有抗炎、抗凝血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助于治疗癌症。
6. 甲鱼板(Trionyx sinensis):被认为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阻止癌细胞的增殖。
7. 茵陈(Artemisia annua):含有特殊的化合物青蒿素,已被证实可以有效治疗一些癌症类型。
8. 秦艽(China root):被广泛应用于传统中药制剂中,据称具有抗肿瘤和抗癌作用。
9. 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10. 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具有抗肿瘤、抗炎和抗氧化作用,有助于治疗癌症。
11. 猫爪草(Uncaria rhynchophylla):具有抗肿瘤、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对治疗癌症有益。
12. 秋水仙素(Colchicine):一种从秋水仙提取的草药,已被证实对某些癌症细胞具有抑制作用。
13. 牡蛎(Ostrea gigas):具有抗氧化和抗肿瘤作用,有助于治疗癌症。
14. 五加皮(Acanthopanax senticosus):被广泛用于传统中药中,据称具有抗肿瘤和抗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中药抗癌作用机制
恶性肿瘤一直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人类在与疾病作斗争的岁月中,也一直在与肿瘤作斗争,在漫长的时光里,总在追寻着如何战胜癌魔的法宝。
我国的传统医学几千年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较为系统的肿瘤发生的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理论,并积累了中草药防癌、治癌的丰富经验。
从中医角度上讲,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皮肉筋骨、五官诸窍,都是通过经络与内在的五脏六腑相连,身体上任何局部的病变都影响到全身;内在脏腑的病变可以反映于体表,体表的病理变化涉及到内在脏腑。
中医对肿瘤的认识从整体观念出发,肿瘤是人体内的一部分,属于病理产物,不是突然起病或无中生有,而是在人体内部病理变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表现出来的。
古代医家关于肿瘤发生的病因理论和病机学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将抗肿瘤药物分成清热解毒类、活血化瘀类;利湿祛痰类、软坚散结类、以毒攻毒类、扶正培本类等。
过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医药与肿瘤的斗争,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广泛运用,国内外的科学工作者们都在努力寻找有效的抗癌物质和方法,中医中药成为其中的一个热点。
中医药抗肿瘤机制逐渐被深入发掘和明了,为推进人类抗肿瘤斗争作出新的贡献。
中医中药抗癌作用机制一直是医学界引人注目的课题。
以往多从消除肿瘤这一角度来寻找治疗方案。
近年来,我国抗癌治疗中重视了研究中医、西医在抗癌治疗中各自的特点,发挥了中医所长,使癌肿疗效有了明显的提高。
同时,相关的中医药抗肿瘤研究也进一步地深入开展。
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中药抗肿瘤作用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细胞毒类药物,即对癌细胞具有直接杀伤作用,主要含有天然抗癌活性成分,可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这类药物如:马蔺子及马蔺子甲素、莪术与莪术醇、榄香烯、斑蝥及斑蝥素、冬凌草及冬凌草素、青黛及靛玉红、藤黄及藤黄酸、苦参碱、蟾素、鸦胆子油、三尖杉酯、喜树碱等。
第二类是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生物反应调节剂样作用的药物,即通过调节脏腑气血阴阳的失衡,改善机体全身的病理状态,增加机体自身的抗病力,如刺五加、木耳、香菇、猪苓、茯苓、云芝多糖、黄芪、人参、淫羊藿、薏苡仁等均属此类。
其中有些药物的多糖类成分是属于免疫促进剂,携带特有的信息,易被遭受肿瘤细胞作用的机体正常组织细胞所识别,从而增强机体对肿瘤的特异免疫功能,使受损的免疫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
象黄芪、人参、淫羊藿等药物及其所组成的复方则类似于生物反应调节剂样作用,又称适应原样作用,通过作用于机体相对的调控物质,相当于中医所说的阴阳二象,针对患者的功能状态进行均衡调适,达到抗肿瘤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