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监控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程序

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程序

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程序简介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程序是为了保护组织内的信息资源及其相关支持信息系统,以及防止未授权的数据使用或泄露而设计的。

它可以帮助组织控制和监控其信息系统安全事件,包括发现、响应、调查和纠正措施的实施。

该程序是一个自动化的、集中化的安全事件管理系统,可以快速地对问题进行反应和处理。

程序功能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程序旨在帮助组织处理信息安全事件,下面列举了它的主要功能:事件发现程序可以通过各种管道发现安全事件,如安全日志、监控系统、IDS(入侵检测系统)和IPS(入侵防御系统),并通过与事件响应团队的联系将事件通知组织内的相关人员。

事件响应一旦安全事件被发现后,程序将自动通知组织内的事件响应团队,并向其分配事件的处理人员。

处理人员会尽快地对事件做出反应,并对事件的影响进行评估。

事件调查在响应安全事件之后,程序将继续根据事件所涉及的资源和数据,进行进一步的调查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并通过与其他组织和合作伙伴的合作,共同解决该事件。

纠正措施成功的事件调查后,程序可以制定纠正措施和更新安全策略来防止相似的事件再次发生,并及时通知的事件响应团队和其他相关的人员,以确保组织内的安全措施得到及时的调整和更新。

程序优点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程序具有以下优点:自动化程序可以自动发现安全事件,并自动通知团队响应人员,从而缩短了响应时间,也减少了人为错误的风险。

集中化程序将所有的安全事件都集中到一个系统中,而不是将其散布于各个系统之中,这使得管理和监控事件变得更加方便和高效。

可追溯性程序可以对某个事件发生的所有环节进行记录和分析,让管理人员了解事件发生的所有过程,并总结经验教训,以便以后的事件更好地应对清理。

程序实施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程序的实施需要以下步骤:制定策略制定组织内的信息安全策略和流程,以保证程序能够顺利运行,并确保所有人员都知道在安全事件发生时应该进行何种反应和处理。

进行安全评估对现有的信息系统进行安全评估,识别安全风险,并针对风险制定安全协议,以减小安全风险。

信息安全控制措施测量程序

信息安全控制措施测量程序

信息安全控制措施测量程序
1 目的
为明确对公司所选择和实施的信息安全控制措施测量的职责、方法和程序,测量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制定本文件。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选择和实施的信息安全控制措施所涉及的部门、业务和人员。

3 参考文件
ISO/IEC27001:2005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ISO/IEC27002:2005 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
4 职责和权限
信息安全领导办公室负责本文件的建立和评审。

内部审核小组、XXX部等相关部门和人员按照本文件的要求执行。

5 相关活动
5.1 信息安全控制措施测量方法
针对不同的控制措施,采用两类测量方法:观察验证和系统测试。

5.1.1 观察验证
用于组织类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测量,包括查验记录、访谈、观察和物理检查等;
5.1.2 系统测试
用于技术类控制措施的有效性测量,包括上机操作,或者通过使用专门的系统工具等。

5.2 信息安全控制措施测量流程
信息安全办公室在内部审核方案中明确年度控制措施有效性测量计划;
根据测量计划,由内审小组和资讯部区分不同类型的控制措施,选择测量方法,编制详细的检查表;
针对系统测试方法,准备相应的系统工具;
按计划实施测量;
形成控制措施有效性测量报告(可以包含在内部审核报告中)。

6 相关文件和记录
信息安全控制措施检查表
信息安全控制措施测量方法参考表
信息安全控制措施检查表。

信息安全管理控制程序(中英文)

信息安全管理控制程序(中英文)

信息安全管理控制程序1.0 目的(Purpose)保持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Ensure information confidentiality, completeness and availability2.0 范围(Scope)适用于有关公司IT信息类别的资产所采取的安全措施。

Applicable for IT information the safety measures taken for property.3.0 职责ResponsibilityIT负责对公司各类信息资产进行保护、监控、备份、记录。

IT is responsible for protecting, supervising, backing up and recording all the informationassets.4.0 程序Procedures4.1 公司信息资产的分类Classification of company information assets4.1.1 A类:财务信息、业务信息、生产信息、技术资料等A: Finacial Information. Business Information. Production Information. Technical Documents and so on.4.1.2 B类:系统信息、辅助信息、网络通信、个人工作文档等B: system information, assisting information, Internet connection, personal work files and so on.4.1.3 C类:主要归为信息资产中的硬件设备C:hard wares4.1.4 A类及B类信息资产应定期备份,具体规定见《数据备份管理控制程序》。

A andB information assets is back up regularly according to Data Backup Management ControlProcedure4.2 物理安全的管理Safety management4.2.1 机房的管理 host computer room4.2.1.1 IT负责机房钥匙的管理,进出机房必须填写好《机房进出登记表)) IT keeps the keys and fills the host computer server login record whenever entering and exiting the room.4.2.1.2 若有外部人员需进入机房安装、维修设备,应取得部门经理批准并在公司网管人员陪同下_[作If the other people needs to enter the room for installing and maintaining the equipments accompanied by the IT people, after getting approval from department manager.4.2.1.3 网管人员应对机房环境进行监控及巡查,井做好记录,以确保机房内设备的正常运作;IT people checks and records the room environment to ensure the equipments run in working order.4.2.1.4 定期检查灭火器等辅助设备。

视频监控安全操作规程(4篇)

视频监控安全操作规程(4篇)

视频监控安全操作规程一、引言视频监控是一种重要的安全措施,用于监控和记录特定区域的活动。

为了保证视频监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操作视频监控系统时,需要遵守一系列规程和操作流程。

本文将介绍视频监控的安全操作规程。

二、操作授权1.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操作视频监控系统。

2.在系统使用前,必须进行身份验证,并获得相关权限。

3.严禁私自使用他人账号进行操作。

三、密码保护1.使用强密码保护登录账号,密码必须包含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并定期更换。

2.不得将密码告诉他人或书写在易被他人发现的地方。

3.在离开操作终端时,必须及时注销账号或锁定屏幕。

四、设备保护1.视频监控设备必须安装在适合的位置,保证画面清晰而又不易被他人观察到。

2.设备的供电和网络连接必须稳定,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严禁私自更改设备的配置和参数。

五、录像存储1.录像存储设备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2.录像资料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和完整性进行存储,不得随意删除或篡改。

3.存在重要证据的录像资料必须备份至可靠的存储介质,确保可以长期保存。

六、监控场景1.监控视频画面必须清晰可见,不得有遮挡物。

2.确保监控范围内所有重要区域都被覆盖。

3.定期检查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修理或更换损坏设备。

七、操作规范1.根据需要制定并遵守操作流程,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2.操作时,必须专注并集中注意力,确保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3.严禁对无关人员进行非法监控或侵犯隐私。

八、事件处理1.及时发现和报告异常情况,如设备故障、监控区域异常活动等。

2.在发生安全事件时,根据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上报相关人员。

九、应急演练1.定期进行视频监控应急演练,加强操作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2.及时总结演练结果,不断改进安全操作流程。

十、培训教育1.对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技能。

2.新入职人员必须接受相关视频监控安全规程的培训。

十一、违规处理1.对违反视频监控安全规程的人员,依据公司规定进行相应处罚。

信息安全控制程序文件

信息安全控制程序文件

信息安全控制程序文件---摘要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完善的信息安全控制程序,以确保组织内部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通过明确的政策、流程和控制措施,帮助组织有效保护敏感信息,降低信息泄露和丢失的风险。

目录- [引言](#引言)- [信息安全政策](#信息安全政策)- [信息分类与标记](#信息分类与标记)- [访问控制](#访问控制)-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 [物理安全](#物理安全)- [应急响应](#应急响应)- [培训与意识](#培训与意识)- [评估与持续改进](#评估与持续改进)- [结论](#结论)引言信息安全控制程序的目标是确保组织内部的信息安全,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修改、泄露和破坏。

本程序文件对信息安全建立了一套标准化的流程和控制措施,旨在帮助组织有效应对信息安全风险。

信息安全政策1. 确立和发布组织的信息安全政策,规定概括的信息安全目标和原则。

2. 安排专门的信息安全管理团队负责制定、执行和监督信息安全政策。

3. 定期审查和更新信息安全政策,确保其与组织的变化保持一致。

信息分类与标记1. 根据信息的敏感程度和重要性,对信息进行分类,并按照不同等级进行标记。

2. 制定明确的信息分类和标记的准则,指导员工正确识别和处理不同级别的信息。

访问控制1. 建立适当的身份验证和授权机制,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可以访问敏感信息。

2. 实施最小权限原则,将每个员工的访问权限限制在必要的范围内。

3. 定期审查和更新用户账户,及时删除不再需要的账户和权限。

网络安全1. 建立防火墙、入侵防御系统和入侵检测系统,保护组织内部网络免受网络攻击。

2. 加密网络通信,防止敏感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听和篡改。

3. 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及时修补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安全漏洞。

物理安全1. 控制进入组织内部的人员和访客,确保物理资产的安全。

2. 采用视频监控、入侵报警系统等设备,监测和记录物理环境的安全状态。

信息安全控制程序

信息安全控制程序

信息安全控制程序1、目的增强公司全体员工信息安全意识和技能.建立包括信息安全承诺、要求、实施、监视、风险评估和管理的制度体系,建立信息安全事件管理规程,以及有效的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按照规程报告信息安全事件,并及时响应。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各信息系统所连接的各种设备设施、运行的各种软件系统、采集的各种数据与信息、相关用户的各种操作行为等.3 职责3.1董事长负责重要的信息安全保护措施的审定。

3。

2管理者代表完善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和防范机制,审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并对重大信息安全事件的处置工作进行指导与监督。

3.3 信息中心作为信息安全的主要管理部门,负责整体规划、建设实施整改、制度建立、监督考核各部门的信息安全工作;负责公司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等软硬件设备的维护及升级工作。

3.4各部门负责提出信息安全需求,及本部门所涉及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

4 工作程序4。

1管理者代表综合考虑公司的信息安全状况,提出信息安全的具体实施范围。

确立各部门对于信息安全所承担的责任,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和防范机制.4。

2公司各部门根据实际业务情况,提出信息安全需求,并报信息中心统一汇总。

需求识别包括数据安全的需求,机房、设备等安全风险的需求.信息中心定期对公司员工进行信息安全培训教育,确保全员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4.3信息中心组织相关部门及人员对汇总的信息安全进行评审确定优先级,并相应提出信息安全解决方案。

最终形成文件上报,审批后立即执行。

4。

4信息中心负责制定公司的信息安全实施规范,并报公司管理者代表和董事长审批通过发布执行。

4。

5各部门在执行信息安全规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信息中心反馈。

5 信息安全日常管理5。

1 终端安全管理5。

1。

1 个人办公终端须按照公司的要求安装相应的办公软件.5。

1。

2 办公电脑仅限处理公司业务。

5.1.3 外来人员终端需接入公司内网时,相应部门须提交申请。

通过后方可接入。

信息安全控制程序

信息安全控制程序

信息安全控制程序1【目的】本标准旨在提高信息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提升技术条件和设备设施保障水平,增强全员的信息安全意识,确保信息安全事件得到有效处理。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包括:2.1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的安全。

本公司应对处理信息的系统进行详细的安全检查和定期维护,避免因为系统崩溃和损坏而对系统内存储、处理和传输的信息造成破坏和损失。

2.2信息内容的安全。

侧重于保护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

本公司应对所负责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评测,采取技术措施对所发现的漏洞进行补救,防止窃取、冒充信息等。

2.3 信息传播安全。

要加强对信息的审查,防止和控制非法、有害的信息通过本公司的信息网络(内部信息平台)系统传播,避免对公司利益、公共利益以及国家利益造成损害。

3【职责】3.1保密办3.1.1公司信息安全由保密办归口管理,各业务部门专业管理。

3.1.2保密办负责建立健全公司信息安全制度、信息安全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信息安全相关的技术支持工作等。

3.2各业务部门3.2.1各级业务部门是信息安全的责任管理单位,负责本部门业务范围内有关信息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协同保密办全面开展信息安全的管理工作。

4【程序】4.1总要求4.1.1公司建立、实施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应急预案等制度体系,以确保:a)采取适当措施,确保全员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b)确立信息安全责任制,完善管理和防范机制。

c)提供必要的技术条件和设备设施保障。

d)识别可能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进行持续性管理,确保信息安全事件得到有效处理。

4.1.2保密办负责组织各相关部门开展有关信息安全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公司信息安全责任制,执行《人力资源控制程序》的相关规定。

4.1.3保密办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对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进行检查和审定,对存在不足或需要改进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时进行修订。

秘密信息安全控制SOP.精品文档

秘密信息安全控制SOP.精品文档

1.0目的为加强对公司秘密信息的管制,保障公司的财产和商业秘密的安全,特制定本程序。

2.0适用范围公司重要资讯文件、财务信息、人事资料的管理、电脑资讯安全及钥匙管制。

3.0职责3.1各部门主管负责各部门资料的流通、传阅的安全。

3.2电脑资讯部负责公司电脑资讯传递的安全。

3.3人事部对员工人事资料及其他员工相关个人信息的保密负责。

3.4行政人事部对厂房、生活区、办公区域的钥匙进行管制,并保障公司及员工财产和人身的安全。

4.0定义无5.0程序5.1重要资讯文件的管制5.1.1.公司设立文件控制中心,受控的质量文件统一由文控中心进行管制。

员工如需借阅文控中心资料,须先经过厂务经理批准,然后于文控中心进行借阅登记,说明归还的期限,由文控中心跟据借阅登记表进行跟催。

5.1.2.涉及到公司机密的重要文件由公司管理层在文件上列明传阅名单,并加盖“机密”印章。

传阅完成后,及时返回公司管理层。

除非有工作需要,否则严禁复印保留。

5.1.3.所有向公司外部发送的传真、邮件、电子邮件,如涉及公司的商业机密,经过公司管理层批准后方可向外传递。

5.1.4.公司财务信息的传阅、发送等由财务部经理批准后发送。

5.1.5.机密文件的销毁处理:公司所有过期的或无保留价值的秘密资讯文件包括质量体系文件、人事资料、财务资讯等如要作报废处理,由指定人员用碎纸机粉碎或用火烧毁,防止当废物回收处理或流失到公司系统外。

5.1.6.非公司员工如因工作需要借阅本公司文件,一律需经公司管理层批准后方可借阅5.1.7.员工桌面办公文件应整齐堆放,防止因堆放杂乱引起丢失。

员工在下班前应将桌面文件收拾到文件柜内,严禁下班后放置文件于桌面上。

5.2电脑资讯管理5.2.1.电脑资讯部对公司的电脑资讯信息的管理负责。

5.2.2.办公电脑设有密码,每一密码的使用期限为3个月,快到期时电脑自动提醒用户对其使用的电脑密码进行更换。

以防止非授权人员进入。

5.2.3.为防止电脑资讯的丢失,电脑部对重要的数据例如人事系统资料、财务系统资料、销售数据等进行每日一备份工作,对其他电脑资讯进行每周一备份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5 机房巡视
具体内容见《机房管理制度》。
5.6 故障管理
5.6.1 一旦发现故障或接到故障通知后,应立即进行分析判断,根据故障类型进行相应处理。
5.6.2 紧急故障和重要故障
应立即报告信息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同时应立即通知使用部门。无法自行处理,必须第一时间内联系厂方维护人员,如果在抢修之前还能备份,尽可能做一次备份。故障处理完毕,通知使用部门进行确认。
5.4 视频监控
5.4.1 在重要安全区域(如机房)及办公区域均应安装视频监控设施。
5.4.2 视频监控系统的时钟应及时做好校准。
5.4.3 应定期对视频录像进行回放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填写“视频监控检查记录表”。
5.4.4 应对视频录像做好备份,录像至少应保存两周。
5.4.5 厂务部负责监控录像的日常保管,因公需查阅监控资料的须经领导同意方可进行,进入监控中心需填写“出入关键部门登记表”。
1.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信息安全监控的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或修订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各部门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相关方信息安全控制程序
5.2.2 一旦发现设备性能不够、硬盘空间不足,应及时升级硬件或扩容。
5.3 时钟同步
5.3.1 正确配置计算机设备的系统时间,可采用系统自动同步或手动同步至互联网北京时间,或设置时钟同步服务器,所有网络设备与时钟同步服务器进行对时。
5.3.2 定期检查设备的系统时间是否准确,及时调整或更新到准确时间。
5.6.3 一般故障
网络系统管理人员应及时进行处理,如无法自行处理,通知外协维护单位处理。对尚未处理的故障,在运行中应加强监视,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大。在故障处理之前,应做好预控措施和数据备份。故障处理完毕,通知使用部门进行确认。
5.6.4第三方维护人员进场维护时,应执行《相关方信息安全控制程序》。
6.相关文件
6.1《相关方信息安全控制程序》
6.2《机房管理制度》
7.记录表单
7.1 出入关键部门登记表
7.2视频监控检查记录表
机房管理制度
3.术语和定义

4.职责和权限
4.1 集团IT部
负责对公司企业网信息系统、信息安全监控的管理,负责企业网信息系统的安全监控和巡视。
4.2厂务部:
负责企业视频监控设备的巡查以及视频监控资料的保管。
5.活动描述
5.1 监测日志
5.1.1 重要设备及系统应开启日志审计功能。
5.1.2 审核日志应当保存一定期限,任何个人和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删除保存期之内的日志信息。
系统管理员不允许删除或关闭其自身活动的日志。
5.1.3 应定期对重要设备系统的日志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结果记录。
5.1.4 发现异常事件,应采取必要措施对异常事件进行处理。
5.2 容量管理
5.2.1 应对重要设备系统的性能进行监控或检查,如对网络设备及重要服务器的硬件性能、硬盘空间使用情况进行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