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和答案(1)讲解

合集下载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一)【圣才出品】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一、名词解释(5分×6)1.学衡派答:学衡派是反对新文学运动的封建复古流派,得名于1922年1月在南京创办的《学衡》月刊,主要成员有东南大学的梅光迪、胡先骕、吴宓等。

他们既是欧美留学生,又是大学教授。

他们以《学衡》为阵地,思想倾向稳健保守。

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为宗旨,打着“学贯中西”旗号,提倡尊孔读经、复古倒退,反对文言合一,攻击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和开始在中国传播的马列主义。

学衡派曾与鲁迅和胡适为首的《新青年》展开激烈论战。

1933年,《学衡》停刊,学衡派随即消失。

2.“都市风景线”答:《都市风景线》是我国第一本较多的采用现代派手法进行创作的短篇小说集,由刘呐鸥创作,属于新感觉派小说集。

《都市风景线》将30年代上海刚形成的现代生活和男女社交情爱场景尽情容纳,作者以其对都市生活的敏感,描绘了都市的赛马场、夜总会、影院、茶馆、富家别墅、海滨浴场等色彩斑斓的场景,也刻画了舞女、少爷、小姐、交际花、姘头、资本家、小职员等各式各样的人物,并以急骤的节奏,跳荡的结构,活灵活现地显现出剥削阶级糜烂生活的剪影。

《残留》、《风景》为小说集的代表,多用意识流,重视感觉体验。

《都市风景线》也是现代中国第一部新感觉派作品集,其现代试验在1980年代的文学创作中得到回响。

3.白马湖作家群答:白马湖作家群是我国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一个重要的文学创作群体,又称现代散文“白马湖派”。

白马湖作家群得名于杨牧的《中国近代散文选》的前言,在这篇文章中杨牧提出中国现代散文的“白马湖风格”,白马湖作家群只是聚集于白马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社团。

他们没有响亮的口号和鲜明的旗帜,但是他们的作品有着相近的文学风貌,即冲淡平和、清醇隽永。

白马湖作家群的主要成员多半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代表作家有有夏丏尊、叶圣陶、丰子恺、朱光潜等人。

除了文学活动以外,他们还涉及到教育、出版等诸多领域。

中国现当代文学模拟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B卷

中国现当代文学模拟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B卷

《中国现当代文学》模拟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B 卷) 课程名称 中国现当代文学(一) 考试时量 90 分钟开卷 闭卷专业班级 命题教师 总分 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文学革命论 6、音乐美2、 在酒楼上 7、小说月报3、 尝试集 8、现代的情绪4、 超人 9、倾城之恋5、 子夜 10、中国诗歌会三、名词解释(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双簧信”——为了加强文学革命的反响,1918年3月,《新青年》第4卷第3号,在《文学革命之反响》的标题下发表了两封信,一封为王敬轩的《致“新青年”编者书》,一封为刘半农的《复王敬轩》。

王敬轩本无其人,此信乃钱玄同综合当时旧派文人反对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种种谬论写成的。

刘半农在复信中对这些谬论作了痛快淋漓的驳斥,由于这两封信均系新文化与新文学阵营的同人有意地自导、自演,故被称为“双簧信”。

2、湖畔诗人——1922年由应修人、潘漠华、汪静之、冯雪峰四人在杭州组成湖畔诗社。

他们“专心致志做情诗”,先后出版了《湖畔》、《春的歌》两部合集。

他们是五四大潮唤醒的年轻一代,作品大多行数不多,专咏爱情或写刹那间的感受。

3、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年3月在上海成立。

它是在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革命作家的统一组织,它标志着无产阶级文学运动进入新的建设时期。

左联成立后,在艰苦的环境中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翻译了大量国外进步作家作品,在文坛上形成了左翼文艺运动的高潮。

但它也存在着许多缺陷不足,如在组织上有关门主义和宗派主义现象,在行动上则存在冒险主义,在理论上存在着机械论、教条主义倾向,在创作上则存在着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等。

1936年春,由于国内政治形势变化,“左联”自动宣告解散。

4、“京派”——“京派”通常是指30年代活跃在北平和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义作家群。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

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一)一、填空题( 20 分,每空 1 分)1 、《红日》的作者是();《红旗谱》的作者是();《红岩》的作者是()、;《青春之歌》的作者是()。

2 、八大样板戏中的京剧有()、()、()、()、()。

3 、《随想录》的作者是();《我与地坛》的作者是();《回答》的作者是();《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

4 、谢惠敏是小说《》中的人物;丙崽是小说《》中的人物;印家厚是小说《》中的人物。

5 、《山上的小屋》的作者是();《一地鸡毛》的作者是();《岗上的世纪》的作者是()。

二、单项选择题( 10 分,每题 2 分)1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

A 、自信B 、能力强C 、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D 、看不惯社会的许多现象2 、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

A 、杨朔B 、秦牧C 、刘白羽D 、周涛3 、 1950 年以后,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是()。

A 、《“锻炼锻炼”》B 、《小二黑结婚》C 、《三里湾》D 、《套不住的手》4、对汪曾祺散文化小说创作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作家主要是()。

A 、鲁迅B 、沈从文C 、巴金D 、老舍5 、创作于“文革”时期,并曾以手抄本形式被秘密传诵的诗作是()。

A 、绿原的《重读 < 圣经 > 》B 、公刘的《哎,大森林》C 、梁小斌的《中国,我的钥匙丢了》D 、郭路生的《相信未来》三、名词解释( 20 分,每小题 5 分)1 、“三突出”创作原则2 、伤痕文学3 、朦胧诗4 、先锋文学四、简答题( 28 分,每小题 7 分)1、简析《茶馆》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2 、简析《创业史》中粱三老汉这一人物形象。

3 、简述新写实小说的审美特征。

4 、以《文化苦旅》为例,简析余秋雨文化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五、论述题( 22 分)在当代文学史中,你最感兴趣的作品是哪部或哪些,谈谈感兴趣的理由。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考试科目:《中国当代文学》一、大作业题目(内容):(一)名词解释(20分)1、《创业史》答:《创业史》——柳青创作的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出版于1960年。

作品形象地展示了农村社会主义初创期的社会历史风貌,广阔地浓缩了农业合作化运动中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

塑造了梁生保、梁三老汉等一系列人物形象。

艺术表现将宏大的结构与精细的描写、心理刻画与哲理性的议论相结合。

2、伤痕文学答:伤痕文学——文革后,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和卢新华的《伤痕》为代表的一批旨在批判、揭露“文革”以及极左路线的罪恶性,揭示文革给人们带来巨大身心创伤的作品被称为伤痕文学。

这些作品的共同主题体现在对文革的批判及揭露文革给人们造成的精神戕害,在艺术上都采用了能明确剖析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手法。

如《神圣的使命》(王亚平)、《我该怎么办》(陈国凯)、《大墙下的红玉兰》(从维熙)、《天云山传奇》(鲁彦周)、《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血色黄昏》(老鬼)等。

3、“双百”方针答:“双百”方针——在1956年5月召开的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公开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

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代表中央对这一方针做了权威性的阐释:“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判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

双百方针的提出,活跃了当时的文艺创作,开创了文艺理论批评与研究的新局面。

4、山药蛋派答:山药蛋派——又称“火花派”、“山西派”。

50年代中期以后,在山西省汇集了一批较成熟的短篇小说作家。

他们有共同的文学主张和相近的艺术风格,形成了建国以来最早出现的,流派色彩最鲜明的一个作家群。

他们的创作具有浓郁的山西地方风味和乡土气息,人们习惯称之为“山药蛋”派。

主要特点表现在:一是文艺大众化,将文学还给人民;二是建立了一种清新、朴实、自然、俭省的民间语言;三是坚持走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关注时代、关注现实、关注民生。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一、填空题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文学新的纪元的开始,一般称为当代文学。

2、从50年代初期起,以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等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是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3、50年代初期,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以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

4、50年代中期,由于一批“干预生活”以及描写爱情的作品相受到批判,现实题材的作品一度受到冷落,许多作家纷纷转向历史题材。

5、50年代中期,在历史题材方面是最先取得重大成就的是老舍的话剧《茶馆》,而后有田汉的话剧《关汉卿》、姚雪垠的长篇小说《李自成》(第一卷)。

6、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以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为题材的一大批长篇小说相继涌现,形成了当代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作家作品有杨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吴强的《红日》、冯德英的《苦菜花》、梁斌的《红旗谱》、欧阳山的《三家巷》以及稍后出现的罗广斌杨益言的《红日》等。

8、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诗歌的代表诗人是:梁斌、郭小川、闻捷和李瑛等。

9、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散文作家以刘白羽、杨郑、秦牧、吴伯箫等人的成就最高。

10、1976年4月(丙辰清明〉出现的“天安门诗歌”运动,代表了人民怒不可遏的心声,是那十年间最为激动人心的辉煌乐章。

11、自1976 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文学又迎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一般称为“新时期文学。

12、新时期文学创作潮流,首先出现的是“伤痕文学”,随之出现的创作潮流是“反思文学”。

13、新时期,“伤痕文学”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为代表。

14、新时期,“反思文学”以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王蒙的《蝴蝶》、方之的《内奸》、古华的《芙蓉镇》以及张贤亮的《唯物主义者的启示录》系列小说等为代表。

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考试和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考试和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史模拟考试和答案1 / 13————————————————————————————————作者:————————————————————————————————日期:2 / 131、1918年5月,鲁迅发表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是()。

[A]《怀旧》[B]《狂人日记》[C]《阿Q正传》[D]《孔乙己》2、郭沫若在文学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两个领域是历史剧和()。

[A] 诗歌[B]小说[C]散文[D]甲骨文3、《潘先生在难中》的作者是()。

[A]叶圣陶[B]冰心[C]王鲁彦[D]彭家煌4、郁达夫的小说通过对精神困境的自述,塑造了现代文学史上一系列()的形象。

[A]“多余人”[B]“彷徨者”[C]“精神者”[D]“零余者”5、下列丁玲的小说中,不具备左翼文学特征的是()。

[A]《一九三零年春上海》[B]《莎菲女士的日记》[C] 《水》[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6、1922年,“湖畔”四诗人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出版的诗歌合集是()。

[A] 《蕙的风》[B] 《春的歌集》[C]《湖畔》[D]《女神》7、以《晨报》记者身份赴苏考察,从而创作了《饿乡纪程》、《赤都心史》两部散文集的是()。

[A]萧乾[B]冯雪峰[C] 陈独秀[D]瞿秋白8、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成立于()。

[A]上海[B]北京[C]广州[D]香港9、改革老牌的《小说月报》,使其由“鸳鸯蝴蝶派”的大本营转化为新文学的重要阵地的是()。

[A]陈独秀[B]鲁迅[C]赵家璧[D] 茅盾10、下列不属于老舍创作的长篇小说的是()。

[A] 《老张的哲学》[B] 《四世同堂》[C] 《二马》[D]《断魂枪》11、执着的“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的作家是()。

[A]老舍[B] 沈从文[C]巴金[D]茅盾12、下列不属于“新感觉派”作家的是()。

[A] 曾虚白[B]穆时英[C]施蛰存[D]刘呐鸥13、樊家树、沈凤喜是张恨水的作品()中的主要人物。

《中国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试题(一)含答案第一篇:《中国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试题(一)含答案《中国当代文学史》期末复习试题两份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请你将正确的答案写在前面的括号里(10分;1×10)()1、《青春之歌》的故事发生在()。

A.从“九·一八”到“一二·九”这一历史时期B.从“五四”运动到抗战爆发这一历史时期C.从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这一历史时期D.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2、新边塞诗派的主要代表之一的作家是()。

A.牛汉 B.穆旦C.绿原D.周涛()3、《茶馆》中王利发的处事哲学是()。

A.“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B.“实业救国” C.“积德行好”D.“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4、标志着小剧场运动复兴的事件是()的上演。

A、《茶馆》B、《陈毅市长》C、《绝对信号》D、《野人》()5、下列诗歌中讴歌了“文革”中被害烈士张志新的是()。

A、《将军三部曲》B、《小草在歌唱》C、《致橡树》D、《一代人》()6、被誉为“台湾的鲁迅”的作家是()。

A、张我军B、白先勇C、赖和D、余光中()7、将改革文学推向高潮的作品是()。

A、《沉重的翅膀》B、《乔厂长上任记》C、《浮躁》D、《新星》()8、标志着新时期文艺界全面“解冻”的一个重要事件是()。

A、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B、天安门诗歌运动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第四次文代会的召开()9、新时期报告文学崛起的标志性作品是()。

A、《中国姑娘》B、《哥德巴赫猜想》C、《中国的“小皇帝”》D、《祖国高于一切》()10.标志王蒙从社会反思进入文化反思的小说是()。

A、《春之声》 B、《蝴蝶》C、《活动变人形》D、《青春万岁》二、填空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写在空白处(10分;1×10)1、陆文夫的小说----------通过对食客朱自冶的描绘,概括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个历史阶段的经验教训,《井》则通过-----------的悲剧形象的塑造揭示了无主名杀人团的罪恶。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模拟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生于绍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周氏兄弟”之一。

2.郭沫若与郁达夫等人创办的创造社,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

3.鲁迅给他的朋友许寿裳的信中说,他因为偶读《资治通鉴》,才醒悟到中国人尚是一个食人民族。

4.所谓三步的阅读法,即:第一步直观感受,第二步设身处地,第三步名理分析。

而“文学史读法”往往偏重于名理分析。

5.爱姑是小说《离婚》中的主人公。

6.郭沫若的名诗《炉中煤》以恋歌的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爱,愿意为她掏出“火一样的心肠”。

7.鲁迅在小说集《彷徨》的扉页上引用了《离骚》中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8.郭沫若在《晨安》一诗里,以“晨安”问候的外国人士,除了诗人外,还有政治家林肯和华盛顿。

9.小说《风波》以张勋复辟为背景,通过鲁镇七斤家里的一场小小风波,写出了乡村社会的死水微澜。

10.对郭沫若影响最大的美国诗人是惠特曼。

11.《呐喊》的最后一篇小说《社戏》是作者一段少年时代与农民朋友交往的美好回忆。

12.在40年代的郭沫若研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周扬发表于1941年11月16日延安《解放日报》上的文章《郭沫若和他的〈女神〉》。

13.在小说《祝福》中,祥林嫂原是决心守寡的,她逃到鲁(四老爷)家为仆,就是为了逃避婆婆令她再嫁的逼迫。

14.1959年上**艺出版社出版的楼栖的《论郭沫若的诗》,是一部力图用马列主义观点作家作品分析的专著,其中,最为关注的是郭沫若的“创作道路”和《女神》的“时代精神”等问题。

15.鲁迅笔下的阿Q是未庄的雇农,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全靠打短工维持生计。

16.郭沫若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里,就写出了话剧《卓文君》、《王昭君》和《聂嫈》,即著名的《三个叛逆的女性》。

17.在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中,有一类属于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心求功名的旧文人,除了《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外,还有《白光》中的陈士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一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梁漱溟于1950年10月至1951年5月撰写论著(),首肯建国初年的显著政绩。

[A] 《乡村建设理论》[B] 《敬告中国共产党》[C] 《中国建国之路》[D] 《人心与人生》2、周炳是()中的人物。

[A] 《青春之歌》[B] 《野火春风斗古城》[C] 《三家巷》[D] 《林海雪原》3、邵大山是()中的人物。

[A] 《伤痕》[B] 《将军吟》[C] 《蹉跎岁月》[D] 《生活的路》4、《芙蓉镇》的作者是()。

[A] 高晓声[B] 古华[C] 王蒙[D] 鲁彦周5、岳之峰是()中的人物。

[A] 《春之声》[B] 《绿化树》[C] 《河的子孙》[D] 《邢老汉和狗的故事》6、王一生是()中的人物。

[A] 《小鲍庄》[B] 《黑骏马》[C] 《小鲍庄》[D] 《棋王》7、()是中国农民二次翻身的史诗。

[A] 《龙种》[B] 《乡场上》[C] 《平凡的世界》[D] 《人生》8、()属于新抗战小说。

[A] 《南京大屠杀》[B] 《长城万里图》[C] 《平凡的世界》[D] 《白鹿原》9、北村的()描写土匪头子刘浪,作恶多端又病入膏肓,最后却获得肉体和灵魂的双重拯救,表现了上帝的灵光。

[A] 《最后的艺术家》[B] 《施洗的河》[C] 《无处告别》[D] 《三人行》10、李佩甫的(),以某国营食品厂濒临破产为背景,描写女工刘小水的境遇、挣扎以及选择。

[A] 《羊的门》[B] 《学习微笑》[C] 《路上有雪》[D] 《富起来的于四》11、毛泽东文学思想的核心问题是()。

[A]文学的审美性[B]文学的社会政治效用[C]文学的趣味性[D]文学的普及性12、五六十年代的“中心作家”的出身,多出自于()。

[A] 江浙一带[B] 四川湖南一带[C] 福建一带[D] 山西陕西一带13、50到70年代,发生在中国文艺界的全国规模的批判运动有对电影()的批判。

[A] 《渔光曲》[B] 《武训传》[C]《林则徐》[D]《霓虹灯下的哨兵》14、1958年,为了阐释“百花齐放”的方针,创作了组诗《百花齐放》的诗人是()。

[A] 郭沫若[B] 冯至[C] 臧克家[D] 何其芳15、59年创作长篇小说《铜墙铁壁》的作者是()。

[A]赵树理[B] 杜鹏程[C]柳青[D]孙犁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21、张贤亮在《灵与肉》中所描绘的西部世界,其价值体系的核心是()。

22、知青小说的代表作品有史铁生的()、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等。

23、刘心武的《钟鼓楼》没有提出尖锐的重大问题,也没有对全局的关注和把握,因而流露出了一定的()倾向。

24、《白鹿原》有新儒学的文化内涵,它力图解构自()开始形成的“文化革命”理论。

25、张洁的《访美散记》触及了敏感而重大的关于()的问题。

21、《红高粱》中的英雄是()的英雄形象。

22、王蒙反思小说的主要作品有《蝴蝶》、《悠悠寸草心》、()。

23、新时期改革文学的渐进特征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24、《平凡的世界》以()的方式描写重大历史事件密集的十年间中国城乡广阔的社会生活。

25、刘索拉的小说《你别无选择》是对于美国现代作家约瑟夫·海勒的()浓重的摹仿。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26、先锋小说27、伤痕文学28、《青春之歌》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29、建国文学的主要精神内涵体现在哪些方面?30、伤痕文学实现了哪两个方面的解放?31、《平凡的世界》中田晓霞所体现的“自由”有什么特征?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32、举例说明:王蒙的小说是如何表现其哲学思考的?33、《平凡的世界》中的“干部的世界”是怎样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一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6、(土地思想);17、(《我的遥远的清平湾》);18、(边缘化);19、(新文化运动);20、(自由);21、(非英雄模式);22、(《夜的眼》);23、(稳健主义);24、(编年史);25、(《第二十二条军规》);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26、答:(1)先锋小说是中国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崛起的小说流派。

(2)代表作家作品有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马原《冈底斯的诱惑》、残雪的《苍老的浮云》。

(3)先锋小说表现对传统价值的反叛,对个体生命奥秘的探寻。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先锋小说概念、代表作等相关内容的把握。

27、答:伤痕文学是新时期文学的流派之一,名字取自卢新华的小说《伤痕》。

伤痕文学暴露文革的黑暗带给人民的创伤。

伤痕文学突破两结合创作方法的束缚,真正实现了“写真实”的现实主义原则,是中国当代文学的第一次自觉。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三章,第一节,哀而不伤——伤痕文学,对伤痕文学概念的理解。

28、答:要点提示:(1)《青春之歌》是十七年文学中革命历史小说的代表作品,作者是杨沫。

(2)小说采用了革命者写小说的视角,描写林道静走出家庭,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参加游行,终于成长为无产阶级的坚强战士的革命历程。

(3)《青春之歌》没有达到史诗作品的全局意义的场面,有强烈的时代烙印。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二章,第三节,分析作品《青春之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29、答:要点提示:建国文学的主要精神内涵体现在:(1)全方位的建设主题,反映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治世气象;(2)现代民族国家思想,即国家统一,多民族融合的大家庭观念;(3)建设性的批判主题,体现了中国作家、文人的忧患传统。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一章,第一节,建国文学。

30、答:要点提示:(1)思想从不合实际的先验理论中解放出来;(2)文学从“指令性”的创作方法中解放出来。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三章第三节,哀而不伤——伤痕文学,对伤痕文学概念内涵的理解。

31、答:田晓霞形象所体现的“自由”的特征就在于她善于驾驭自由。

她在爱情生活中乐于献身,也同时献身于社会事业。

她自由地选择平凡,不知不觉地以自己的人生,包括死亡,创造着“平凡的世界”的和谐。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七章,改革文学,分析史诗小说作品《平凡的世界》。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32、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五章,第七节,对王蒙的作品《春之声》进行文本分析。

33、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七章,改革文学,分析史诗小说作品《平凡的世界》。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当代文学史》模拟试卷二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50年代批判的《红楼梦研究》的作者是()。

[A]俞平伯[B]周作人[C]朱自清[D]胡适2、诗歌《漳河水》的作者是()。

[A]田间[B]张志民[C]阮章竞[D]李季3、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的作者是()。

[A]李准[B]赵树理[C]周立波[D]马烽4、历史小说《李自成》的作者是()。

[A]姚雪垠[B]梁斌[C]杨益言[D] 罗广斌5、表现北平大学生江玫和齐虹的爱情的小说是()。

[A]《我们夫妇之间》[B]《锻炼锻炼》[C] 《青春之歌》[D]《红豆》6、散文集《东风第一枝》的作者是()。

[A] 杨朔[B] 刘白羽[C] 秦牧[D] 吴伯箫7、“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是()的诗句。

[A] 顾城[B] 江河[C] 舒婷[D] 北岛8、被人看作是“寻根文学”“宣言”的韩少功的文章是()。

[A] 《我的根》[B] 《理一理我们的“根”》[C] 《文学的“根”》[D] 《文化制约着人类》9、下列不属于余秋雨作品的是()。

[A] 《文化苦旅》[B] 《负暄琐话》[C] 《霜冷长河》[D] 《山居笔记》10、提出中年知识分子处境、待遇问题的《人到中年》的作者是()。

[A] 王安忆[B] 谌容[C] 陈染[D] 林白11、散文集《北极星》的作者是()。

[A]杨朔[B]刘白羽[C] 秦牧[D] 吴伯箫12、“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是()的诗句。

[A]顾城[B] 江河[C]舒婷[D]北岛13、被张艺谋改编并获奖的《红高粱》的作者是()。

[A] 莫言[B] 余华[C]梁晓声[D]刘震云14、下列不属于池莉“新写实三部曲”的是()。

[A] 《烦恼人生》[B] 《太阳出世》[C] 《不谈爱情》[D] 《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15、表现河南“五七干校”生活的《干校六记》的作者是()。

[A] 王安忆[B]谌容[C] 杨绛[D]林白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16、老舍先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

17、赵树理建国后创作的总主题是()。

18、周克芹的()是反映农村“伤痕”的长篇小说。

19、中国伤痕文学“哀而不伤”的悲剧美学意蕴,其哲学依据是()。

20、反思文学中反映干群关系问题的作品有王蒙的()等。

21、王安忆的“三恋”指的是《荒山之恋》、《小城之恋》、()。

22、新时期改革文学的代表作家作品有蒋子龙的()、刘心武的《钟鼓楼》等。

23、莫言《红高粱》讴歌了“红高粱精神”,它象征着()。

24、80年代新抗战文学的代表作是莫言的()。

25、在先锋小说那里,现实是()的。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26、寻根文学27、《班主任》28、改革文学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29、有“伤痕文学”美学宣言的是哪部作品?为什么?30、写出顾城诗歌《一代人》的内容,并简要分析其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