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期末考试中国建筑史期末要点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穿斗式与抬梁式两种。穿斗式(或称“串逗”式) 抬梁式木构架这种木构架多用于北方地区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

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如居室、杂屋)才能使用

抬梁式木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因此,南方的一些庙宇、厅堂也多混合使用这二者。

斗拱在宋代也称“铺作”,因为是层层相叠铺设而成;在清代称“斗科”或“斗棋,’;在江南则称“牌科”。

斗拱的主要构件是:拱、斗、昂。向外悬挑的华拱是短悬臂梁,是斗拱的主干部件;“斗”是棋与昂的支座垫块;“昂”是斜的悬臂梁,和华拱的作用相同。

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点是简明、真实、有机---- “真实”是指对结构的真实性显示。在各类建筑物中,除了最高等级一类的殿堂建筑需要表现庄严华丽的气氛,构作天花板遮住梁架外,一般建筑都是无保留地暴露梁架、斗棋、柱子等全部木构架部件。这种暴露正好展示了中国建筑的结构美,“简明”是指平面以“间”为单位,由间构成单座建筑,而“间”则由相邻两棍房架构成,因此建筑物的平面轮廓与结构布置都十分简洁明确,于发现受害、受损情况,及时加以修缮。“有机”是指室内空间可以灵活分隔,以满足各种不同功能的要求;并易于和环境融为一体,室内外空间可相互流通渗透。

单体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平面、结构、造型三者的不可分割性。

硬山、悬山、歇山、庞殿五脊顶,四阿顶

庭院的围合方式大致有三种:一是在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墙围合;二是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廊围合,通常称之为“廊院,’;三是主房前两侧东西相对各建厢房一座,前设院墙与院门,通常称之为“三合院”;如将前面的院墙改建为房屋(“门屋”或“倒座”),则称“四合院”。

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位体制的产物。自周至汉,国家的最高工官称为“司空”。司空“主司空土以居民”,因此可以认为是因主管人居空间而得名的。汉代以后,司空成了一个不做实际工作的高位空衔,代之而起的是“将作”,由他“掌修作宗庙、路寝、

宫室、陵园土木之工”、。秦至西汉,称为“将作少府”,东汉以后改称“将作大匠”,唐宋则称“将作监”。大匠和监的副手称为“少匠”、“少监”。

“工官”集制订法令法规、规划设计、征集工匠、采办材料、组织施工于一身,实行一揽子领导与管理。隋代开始在中央政府设立“工部”,

隋代宇文恺—曾任营宗庙副监、营新都(隋都大兴城,后即唐之长安城)副监、仁寿宫(后即唐之九成宫)监、营东都(洛阳城、副监、将作少匠、将作大匠、工部尚书等职。从:隋代东西两大都城的规划与营造,宫室、宗庙的兴建,几乎都出自他之手。

宋代李诫出贡献在于编修了《营造法式》一书,详细记录了当时的官式建筑做法共3272 明代蒯kuai3祥、徐杲gao3负责宫中前三殿、献陵、裕陵、隆福寺等的工程。

参加北京前三殿和西苑永寿宫的重建

《韩非子·五蠢)>“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上古时代,人民少,可是禽兽却很多,人类受不了禽兽虫蛇的侵害。有位圣人出现了,在树上架木做巢居住来避免兽群的侵

《孟子·滕文公》:“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因此有人推测,巢居也可能是地势低洼潮湿而多虫蛇的地区采用过的一种原始居住方式。地势高亢地区则营造穴居。

低地的人在树上搭巢,高地的人相连挖洞居住。

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这是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一个实例。干阑式建筑

黄河中游原始社会晚期的文化先后是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①。紧接着母系氏族社会的仰韶文化之后就是父系氏族社会的龙山文化。这种村落已有初步的区划布局,仰韶村落遗址:居住区的住房共分五组,每组都以一栋大房子为核心,其他较小的房屋环绕中间空地与大房子作环形布置,反映了氏族公社生活的情况

陕西西安半坡村

龙山文化的住房遗址已有家庭私有的痕迹,出现了双室相连的套间式半穴居,平面成“吕”字形

在山西襄汾陶寺村龙山文化遗址中已出现了白灰墙面上刻画的图案,这是我国已知最古老的居室装饰。

中国最古老的神庙遗址发现于辽宁西部的建平县境内。这是一座建于山丘顶部的、有多重空间组合的神庙庙内设有成组的女神像,根据残留的像块推测,主像的尺度比真人大一二倍,其中一个非主像的完整辽宁建平牛河梁女神庙

河南堰师二里头遗址是夏末都城—斟郡这所建筑遗址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夯土台上有面阔8间的殿堂一座

在夏代至商代早期,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建筑群组合已经开始走向定型。

西周陕西岐山凤雏村的早周遗址和湖北蕲春的干阑式木架建筑。

岐山凤雏遗址是一座相当严整的四合院式建筑,由二进院落组成。是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实例。

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使西周建筑从“茅茨土阶”的简陋状态进人了比较高级的阶段。制瓦技术是从陶器制作发展而来的。

在凤雏的建筑遗址中还发现了在夯土墙或土坯墙上用三合土(白灰+砂+黄泥)抹面,表面平整光洁。

春秋时期,由于铁器和耕牛的使用

相传著名木匠公输般(鲁班) “山节藻税”(斗上画山,梁上短柱画藻文)

建筑上的重要发展是瓦的普遍使用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或称台榭)的出现。(图1一17)。在凤翔秦雍城遗址中,还出土了36cm x 14cm x 6cm的砖以及质地坚硬、表面有花纹的空心砖(两者均属青灰色砖),说明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已经开始了用砖的历史。

近年在咸阳市东郊发掘的一座高台建筑遗址,是战国时秦咸阳宫殿之一由直径60cm的陶管用沉井法建成,窖底用陶盆盛物。遗址里还发现了具有陶漏斗和管道的排水系统。这种具备取暖、排水、冷藏、浴洗等设施的建筑,显示了战国时的建筑水平

秦陕西临潼tong秦始皇陵平面

北魏佛寺以洛阳的永宁寺为最大

北魏时所建造的河南登封篙岳寺砖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佛塔

其中著名的有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等

布局上看,石窟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塔院型,在印度称支提窟( Caitya ),即以

嗒为窟的中心(将窟中支撑窟顶的中心柱刻成佛塔形象),和初期佛寺以塔为中心

是同一概念,这种窟在大同云冈石窟中较多;二是佛殿型,窟中以佛像为主要内

容,相当于一般寺庙中的佛殿,这类石窟较普遍;三是僧院型,在印度称毗诃罗

( Vihara ),主要供僧众打坐修行之用,其布置为窟中置佛像,周围凿小窟若干,每

小窟棋一僧打坐这种石窟数量较少.敦煌第285窟即属此类。

我国自然山水式风景园林在秦汉时开始兴起,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重大的发

隋代留下的建筑物有著名的河北赵县安济桥。它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或称空腹拱桥),大拱由28道石券并列而成,跨度达37m。匠人是李春。

宋《营造法式》中规定,把“材”作为造屋的尺度标准,即将木架建筑的用料尺寸分成八等,按屋宇的大小、主次量屋用“材”“材”一经选定,

都料喻皓所著的《木经》沈括《梦溪笔谈》

宋最高的是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高达84m。

河南开封佑国寺塔,则是在砖砌塔身外面加砌了一层褐色琉璃面砖作外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琉璃塔

福建泉州开元寺东西两座石塔,用石料仿木建筑形式,高度均为40余米我国规模最大的石塔

元山西洪洞广胜下寺大殿立面重要佛教建筑遗迹,正殿柱列布置采用减柱法,去了6根柱山西永济永乐宫(因原址建水库,已迁至茵城)

中国古代城市有三个基本要素:统治机构(宫廷、官署)、手工业和商业区、居民区。

各时期的城市形态,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城市初生期,相当于原始社会晚期和夏、商、周三代。还处于散漫而无序的状态

第二阶段是里坊制确立期,相当于春秋至汉。促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城市发展高潮,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二些定日寸开闭前“市”

第三阶段是里坊制极盛期,相当于三国至唐。开创了一种布局规则严整、功能分区明确的里坊制城市格局: 宫殿位于城北居中,全城作棋盘式分割

第四阶段是开放式街市期,即宋代以后的城市模式。北宋都城沛梁也取消了夜禁和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