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架空电力线路汇总
低压架空电力线路

低压架空电力线路6 架空电力线路一般要求计算负荷:应结合农村电力发展规划确定~一般可按5年考虑。
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a)应与农村发展规划相结合~方便机耕~少占农田,b)路径短~跨越、转角少~施工、运行维护方便,c)应避开易受山洪、雨水冲刷的地方~严禁跨越易燃、易爆物的场院和仓库。
线路设计的气象条件:应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采用10年一遇的数值)和附近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确定。
如选出的气象条件与典型气象区接近时~一般采用典型气象区所列数值(典型气象区参见附录J)。
当采用架空绝缘电线时~其气象条件应按DL/T601标准的规定进行校核。
线路设计要考虑地区污染和大气污染情况(架空线路污秽分级标准参见附录K)。
导线农村低压电力网应采用符合GB/T1179标准规定的导线。
禁止使用单股、破股(拆股)线和铁线。
居民密集的村镇可采用符合GB12527标准规定的架空绝缘电线(参见附录C)~但应满足规定的条件。
铝绞线、钢芯铝绞线的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架空绝缘电线不应小于。
强度安全系数K可用下式表示:Kσ/σ max2式中σ——导线的抗拉强度(N/mm),2σ——导线的最大使用应力(N/mm)。
max选择导线截面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见图8,b)线路末端的电压偏差应符合的规定,c)按允许电压损耗校核时:自配电变压器二次侧出口至线路末端(不包括接户线)的允许电压损耗不大于额定低压配电电压(220V、380V)的7%,d)导线的最大工作电流~不应大于导线的允许载流量,2e)铝绞线、架空绝缘电线的最小截面为25mm~也可采用不小于216mm的钢芯铝绞线,f)TT系统的中性线和TN—C系统的保护中性线~其截面应按允许载流量和保护装臵的要求选定~但不应小于中表3的规定。
单相供电的中性线截面应与相线相同。
施放导线时~应采取防止导线损伤的措施~并应进行外观检查:铝绞线、钢芯铝绞线表面不得有腐蚀的斑点、松股、断股及硬伤的现象。
低压架空电力线路(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6 架空电力线路6.1 一般要求6.1.1 计算负荷:应结合农村电力发展规划确定,一般可按5年考虑。
6.1.2 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a)应与农村发展规划相结合,方便机耕,少占农田;b)路径短,跨越、转角少,施工、运行维护方便;c)应避开易受山洪、雨水冲刷的地方,严禁跨越易燃、易爆物的场院和仓库。
6.1.3 线路设计的气象条件:应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采用10年一遇的数值)和附近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确定。
如选出的气象条件与典型气象区接近时,一般采用典型气象区所列数值(典型气象区参见附录J)。
6.1.4 当采用架空绝缘电线时,其气象条件应按DL/T601标准的规定进行校核。
6.1.5 线路设计要考虑地区污染和大气污染情况(架空线路污秽分级标准参见附录K)。
6.2 导线6.2.1 农村低压电力网应采用符合GB/T1179标准规定的导线。
禁止使用单股、破股(拆股)线和铁线。
居民密集的村镇可采用符合GB12527标准规定的架空绝缘电线(参见附录C),但应满足6.1.4规定的条件。
6.2.2 铝绞线、钢芯铝绞线的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架空绝缘电线不应小于3.0。
强度安全系数K可用下式表示:K≥σ/σmax式中σ——导线的抗拉强度(N/mm2);——导线的最大使用应力(N/mm2)。
σmax6.2.3 选择导线截面时应符合下列要求:a)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见图8;b)线路末端的电压偏差应符合3.3.2的规定;c)按允许电压损耗校核时:自配电变压器二次侧出口至线路末端(不包括接户线)的允许电压损耗不大于额定低压配电电压(220V、380V)的7%;d)导线的最大工作电流,不应大于导线的允许载流量;e)铝绞线、架空绝缘电线的最小截面为25mm2,也可采用不小于16mm2的钢芯铝绞线;f)TT系统的中性线和TN—C系统的保护中性线,其截面应按允许载流量和保护装置的要求选定,但不应小于3.4.5中表3的规定。
超赞!史上最全配电线路大全,值得收藏

超赞!史上最全配电线路大全,值得收藏一配电网概述配电网是由架空线路、电缆、杆塔、配电变压器、隔离开关、无功补偿器及一些附属设施等组成的,在电力网中起重要分配电能作用的网络。
从输电网或地区发电厂接受电能,通过配电设施就地或逐级直接与用户相连并向用户分配电能的电力网络称为配电系统。
根据供电地域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城市配电网和农村配电网;根据配电线路的不同,可分为架空配电网、电缆配电网以及架空电缆混合配电网。
配电系统是电力系统中,由变电站、高压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电线路以及相应的控制保护设备组成。
配电线路又分为架空线路和地下电缆,一般大城市(特别是市中心区)、旅游区、居民小区等多采用地下电缆。
一次配电网络是从配电变电站引出线到配电变压器之间的网络,电压通常为6~10千伏,又称高压配电网络。
一次配电网络的接线方式有放射式与环式两种;二次配电网络是由配电变压器次级引出线到用户入户线之间的线路、元件所组成的系统,又称低压配电网络。
高低压配电资产产权情况复杂,资产所有权与运行维护可能存在不一致。
配电资产数量较大,一定数量的设备资产由用户直接投资,资产关系不属于供电企业,其中部分用户将电力设备资产产权过户给供电企业;部分用户委托供电企业代为运行维护其电力设备资产,支付代维费用,部分用户由于各种因素不支付代维费用。
在实际资产统计中不应统计用户支付代维费用的资产设备。
配电工作,突发性事故抢修工作较多,低压线路、电缆、变压器由于其数量巨大,运行成本较高,主要工作是出现事故后的抢修。
1 配电网结构1.1架空线与电网农村、山区中压架空配电线路由于负荷密度较小、分散,供电线路较长,导线截面积较小,一般采用树枝状放射式供电。
城市及近郊区中压架空配电线路一般采用放射式环网架设,当变电所设备及线路检修或故障时可将非检修或非故障线路转由其他电源线路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及运行灵活性。
1.2 电缆配电网依据城市规划,高负荷密度地区、繁华地区、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的地区、住宅小区、市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地区、街道狭窄架空线路走廊难以解决的地区宜采用电缆线路。
低压架空线路施工方案

低压架空线路施工方案1. 引言低压架空线路是指电力供应系统中,电压等级低于1000V的电力线路,通常用于向低压用户供电。
低压架空线路具有施工简单、维护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点,在城市和农村电网建设中广泛应用。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低压架空线路的施工方案,包括选址、设计、材料准备、施工流程、安全管理等重要内容。
2. 选址低压架空线路的选址是确保供电可靠的重要步骤。
选址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供电范围,根据用户需求确定供电范围,以确保电力供应的全面覆盖;•环境因素,包括气候条件、地形地貌等,选择适宜的线路走向;•建筑物和树木等自然与人造障碍物,避免线路与障碍物接触,确保线路的安全性;•可行性分析,对可能产生的风险和问题进行评估,选择最佳的线路方案。
3. 设计在选址确定后,需要进行详细的线路设计。
设计阶段需要考虑以下内容:•路线布置,确定线路的走向和支线分布,合理规划线路长度和分段;•线路杆塔设计,根据供电范围、线路类型和负荷等要求,设计合适的杆塔数量和间距;•绝缘子安排,根据线路的电压等级和使用条件,选择适当的绝缘子类型和排列方式;•接地设计,保证线路的地面接地电阻符合安全要求;•线路荷载计算,根据供电负荷和线路长度等因素,计算线路的荷载,确定导线类型和截面积。
4. 材料准备施工前需要准备相应的材料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导线和电缆,根据设计要求购买合适的导线和电缆,包括裸导线、绝缘导线、地线等;•支柱和杆塔,根据设计要求购买合适的支柱和杆塔,包括电杆、悬垂塔、耐张塔等;•绝缘子,根据设计要求购买合适的绝缘子,包括玻璃绝缘子、复合绝缘子等;•接地设备,包括接地线、接地网等;•工具和安全设备,包括梯子、绝缘手套、安全帽、安全带等。
5. 施工流程低压架空线路的施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地基处理:根据杆塔的设计要求,进行地基的挖掘和加固。
2.杆塔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对各个杆塔进行安装和固定。
3.导线架设:将导线按照设计要求架设在各个杆塔之间。
架空电力线路组成

架空电⼒线路组成第三章架空电⼒线路组成第⼀节导线和避雷线架空线路的导线、避雷线架设在野外,常年在露天情况下运⾏,不仅经常承受⾃⾝张⼒作⽤,还受各种⽓象条件的影响,有时还会受⼤⽓中各种化学⽓体和杂质的侵蚀。
因此导线和避雷线除了要求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外,还要求有较⾼的机械强度。
对导线的具体要求,⼀是导电率⾼;⼆是耐热性好;三是机械强度好;四是具有良好的耐振、耐磨、耐化学腐蚀性能;五是质量轻,价格低,性能稳定。
⼀、架空导线的分类1.裸导线(1)铜导线铜导线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γ=53m/(Ω·mm2)]和较⾼的机械强度(σ=382N/ mm2),耐腐蚀性强,铜的密度为9.8g/cm3,是⼀种理想的导线材料。
但由于铜在⼯业上⽤途极其⼴泛,资源少⽽价格⾼,因此,铜线⼀般只⽤于电流密度较⼤或化学腐蚀较严重地区的配电线路。
(2)铝导线铝导线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不及铜导线,铝和铜⽐较,铝的导电系数[γ=32m/(Ω·mm2)]⽐铜⼩1.6倍。
铝的机械强度(σ=157N/ mm2)也⽐较⼩,抗化学腐蚀能⼒也⽐较差。
但铝的质量⼩,铝的密度为2.7g/mm3,并且铝的储量⾼⽽价格低,因此,铝也是⼀种⽐较理想的导线材料。
铝的性质决定了铝线⼀般⽤于档距较⼩的架空配电线路,但在沿海地区或化⼯⼚附近不宜采⽤铝线。
(3)钢芯铝绞线为了充分利⽤铝和钢两种材料的优点以补其不⾜,⽽把它们结合起来制成钢芯铝绞线。
钢芯铝绞线具有较⾼的机械强度,它所承受的机械应⼒是由钢芯线和铝芯共同承担的,并且交流的集肤效应可以使钢芯线中通过的电流⼏乎为零,电流基本上是由铝线传导的。
因此,钢芯铝绞线的导电和机械性能均⽐较良好,适⽤于⼤档距架空电⼒线路。
钢芯铝绞线的结构见图3-1 所⽰。
通型LGJ、轻型LGJQ和加强型LGJJ钢芯铝绞线三种。
普通钢芯铝绞线,铝钢截⾯⽐S L:S G=5.3:6.1;轻型钢芯铝绞线,铝钢截⾯⽐S L:S G=7.6:8.3;图3-1 钢芯铝绞线结构加强型钢芯铝绞线,铝钢截⾯⽐S L:S G=4:4.5;(4)防腐型钢芯铝绞线(LGJF)防腐型钢芯铝绞线(LGJF),其结构形式及机械性能、电⽓性能与普通钢芯铝绞线相同,它可分为轻防腐型(仅在钢芯上涂防腐剂)、中防腐型(仅在钢芯及内层铝线上涂防腐剂)和重防腐型(在钢芯和内外层铝线均涂防腐剂)三种。
低压配电线路讲义

低压配电线路低压配电线路是指由380/220v电压供电的电力线路。
按其结构不同可分为架空配电线路和地埋(电缆)配电线路两种。
它的配电方式有单相两线制、三相三线制和三相四线制等形式。
单相两线制一般供照明用电,三相三线制一般供动力用电(排灌用),三相四线制一般供照明和动力混合用电。
1、架空电力线路在农村电网中的作用:发电厂、变电站、用电户这三者是电力生产和使用的基本环节,电力线路把三者连接起来形成了完整的电力系统。
电力线路由架空电力线路和电缆两种。
就农村而言,主要是架空电力线路。
2、架空电力线路的输送方式:从发电厂把电能输送到变电站的高压架空线路叫输电线,电压一般在35kv以上(超高压在110—500kv)。
从变电站把电能送到配电变压器的架空电力线路叫高压配电线路,电压一般为3、6或10kv。
从配电变压器把电能送到用电户的低压电力线叫低压配电线路,电压为220v、380v等。
各种电压等级的绝缘子个数一般为:35kv—3至5片、60kv—6至8片、110kv—11至13片、154kv—13至15片、220kv—17至19片、330kv—21至23片、500kv—28至31片。
3、对架空线路供电的基本要求:A:安全供电:要保证对用户可靠地供电、不间断地供电,就要求保证线路架设的质量,加强运行维护、管理和检修工作,防止发生事故。
(线路供电的安全程度,一般以每年每百公里线路平均发生事故次数即事故频率来表示)B:电压质量:电压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用电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电压过低不仅使电动机的出力和效率降低,而且常常造成电动机过热烧毁。
所以规程规定:农村电网三相电压允许损失率为±7%,单相允许﹣10%、+7%,42v及以下允许±10%。
C:经济供电:配电过程中,架空线路上必定有电能损失,线路损失在全部输送电能中所占百分数叫损失率(线损率),它是衡量供电经济性的重要指标。
现有农村配电线路应在现有基础上不断采取各种措施降低线损,来提高供电经济性。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汇总

10kV及如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5220—2023前言本原则是根据原国家经贸委《有关下达2023年度电力行业原则制、修订计划项目旳告知》(国经贸电力[2023]70号)旳安排,对原水利电力部1987年1月颁发旳SDJ206--1987《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进行旳修订。
本原则较修订前旳规程有如下重要技术内容旳变化:(1)本原则将范围明确为10kV及如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以满足都市和农村供电旳规定。
(2)为满足都市电网供电旳可靠性及电能质量日益提高旳规定,1990年后来在我国大中都市配电线路建设中逐渐采用架空绝缘导线。
故本次修订增长了10kV及如下绝缘导线设计旳有关内容。
(3)对交叉跨越提出了补充,补充了经典气象区。
(4)原规程中某些不适合目前生产规定旳章节条款,已予删除或修改。
本原则实行后替代SDJ206--1987。
本原则旳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原则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原则由电力行业电力规划设计原则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原则重要起草单位:天津电力设计院。
本原则参与起草单位:北京供电设计院、武汉供电设计院、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
本原则重要起草人:李世森、程景春、许宝颐、刘寅初、刘纲、王学仑。
1 范围1.0.1 本原则规定了10kv及如下交流架空配电线路(如下简称配电线路)旳设计原则。
1.0.2 本原则合用于10kV及如下交流架空配电线路旳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献下列文献中旳条款通过本原则旳引用而成为本原则旳条款。
但凡注日期旳引用文献,其随即所有旳修改单(不包括勘误旳内容)或修订版均不合用于本原则,然而,鼓励根据本原则达到协议旳各方研究与否可使用这些文献旳最新版本。
但凡不注日期旳引用文献,其最新版本合用于本原则。
GB/T1179 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GBl2527 额定电压lkV及如下架空绝缘电缆GBl4049 额定电压10kV、35kV架空绝缘电缆GB/T16434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辨别级及外绝缘选择原则GB 50060 3一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 50061 66kV及如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DL/T765.1 架空配电线路金具技术条件DL/T5092 110kV~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130 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定JTJ001 公路工程技术原则3 术语和符号3.1 术语3.1.1平均运行张力everyday tension导线在年平均气温计算状况下旳弧垂最低点张力。
10kV和380/220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

10kV和380/220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修订版)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二○○六年九月目录1、10k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技术导则 (1)2、380/220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技术导则 (13)国家电网公司10k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技术导则1、主要设计标准、规程规范GB 50052-19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61-1997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DL/T 5231-2001 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DL/T 599-2005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DL/T 499-2001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DL/T 601—1996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GB 50010-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396-19954 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GB4623-1994 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DL/T 5130-2001 架空送电线路钢管杆设计技术规定DL/T 5154-2002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220-2005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以上设计标准、规程规范若有新的版本,按新版本执行。
2、典型设计的分类和设计分工2.1 气象区根据各网省公司报送的技术导则,经合理归并,并参照现行有关标准和规程规范的典型气象区,国家电网公司10k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的气象区见表1。
表1 国家电网公司10k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气象区2.2 设计分工编制国家电网公司10kV及380/220V架空配电线路典型设计的单位有:1、江苏南通电力设计院(简称南通院);2、浙江金华设计院(简称金华院);3、福建三明电力勘察设计所(简称三明院);4、辽宁大连电力设计院(简称大连院);5、河北唐山电力勘察设计院(简称唐山院);6、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简称上海院);7、湖南株洲电力勘测设计科研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株洲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2.12 挡距内的各相弧垂应一致,相差不应大于50mm。同一挡距内,同层的导线截面不同时,导线弧垂应以最小截面的弧垂确定。
6.2.6 同一档距内,每根导线只允许一个接头,接头距导线固定点不应小于0.5m,不同规格、不同金属和绞向的导线,严禁在一个耐张段内连接。
6.2.7 铝绞线在同一截面处不同的损伤面积应按下列要求处理:
a)损伤截面占总截面5%~10%时,应用同金属单股线绑扎,单股线直径应不小于2mm,绑扎长度不应小于100mm。
6.2.13 常用导线结构及技术指标见附录D。
6.3 绝缘子
6.3.1 架空导线应采用与线路额定电压相适应的绝缘子固定,其规格根据导线截面大小选定。
6.3.2 绝缘子应采用符合GB/T773、GB/T1386.1标准的电瓷产品。
6.3.3 直线杆一般采用针式绝缘子或蝶式绝缘子,耐张杆采用蝶式或线轴式绝缘子,也可采用悬式绝缘子。中性线、保护中性线应采用与相线相同的绝缘子。
6.2 导线
6.2.1 农村低压电力网应采用符合GB/T1179标准规定的导线。禁止使用单股、破股(拆股)线和铁线。
居民密集的村镇可采用符合GB12527标准规定的架空绝缘电线(参见附录C),但应满足6.1.4规定的条件。
6.2.2 铝绞线、钢芯铝绞线的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架空绝缘电线不应小于3.0。强度安全系数K可用下式表示:
6.3.4 绝缘子在安装前应逐个清污并作外观检查,抽测率不少于5%。
a)绝缘子的铁脚与瓷件应结合紧密,铁脚镀锌良好,瓷釉表面光滑、无裂纹、缺釉、破 损等缺陷。
b)用2500V兆欧表摇测1min后的稳定绝缘电阻,其值不应小于20MΩ。
6.4 横担及铁附件
6.4.1 线路横担及其铁附件均应热镀锌或其他先进的防腐措施。镀锌铁横担具体规格应通过计算确定,但不应小于:
b)螺母紧好后,露出的螺杆长度,单螺母不应少于两个螺距;双螺母可与螺母相平。 当必须加垫圈时,每端垫圈不应超过两个;
c)螺栓穿人方向:顺线路者从电源侧穿人;横线路者面向受电侧由左向右穿入;垂直地面者由下向上穿人。
6.5 导线排列、挡距及线间距离
6.5.1 导线一般采用水平排列,中性线或保护中性线不应高于相线,如线路附近有建筑物, 中性线或保护中性线宜靠近建筑物侧。同一供电区导线的排列相序应统一。路灯线不应高 于其他相线、中性线或保护中性线。
直线杆采用角钢时:50mm×50mm×5mm;
承力杆采用角钢时:2根50mm×50mm×5mm。
6.4.2 单横担的组装位置,直线杆应装于受电侧;分支杆、转角杆及终端杆应装于拉线侧。横担组装应平整,端部上、下和左右斜扭不得大于20mm。
6.4.3 用螺栓连接构件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螺杆应与构件面垂直,螺头平面与构件间不应有间隙;
K≥σ/σmax
式中 σ——导线的抗拉强度(N/mm2);
σmax——导线的最大使用应力(N/mm2)。
6.2.3 选择导线截面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见图8;
b)线路末端的电压偏差应符合3.3.2的规定;
c)按允许电压损耗校核时:自配电变压器二次侧出口至线路末端(不包括接户线)的允许电压损耗不大于额定低压配电电压(220V、380V)的7%;
6.2.5 铝绞线、钢芯铝绞线、架空绝缘电线有硬弯或钢芯铝绞线钢芯断一股时应剪断重接,接续应满足下列要求:
a)铝绞线、钢芯铝绞线:宜采用压接管;
b)架空绝缘电线:芯线采用圆形压接管;外层绝缘恢复宜采用热收缩管;
c)导线接续前应用汽油清洗管内壁及被连接部分导线的表面,并在导线表面涂一层导电膏后再行压接。
b)损伤截面占总截面10%~20%时,应用同金属单股线绑扎,单股线直径应不小于2mm,绑扎长度不应小于:
1)LJ—35型及以下:140mm;
2)LJ—95型及以下:280mm;
3)LJ—185型及以下:340mm。
c)损伤截面积超过20%或因损伤导致强度损失超过总拉断力的5%时,应将损伤部分全部割去,应采用压接管重新接续。
d)导线的最大工作电流,不应大于导线的允许载流量;
e)铝绞线、架空绝缘电线的最小截面为25mm2,也可采用不小于16mm2的钢芯铝绞线;
f)TT系统的中性线和TN—C系统的保护中性线,其截面应按允许载流量和保护装置的要求选定,但不应小于3.4.5中表3的规定。单相供电的中性线截面应与相线相同。
6.2.4 施放导线时,应采取防止导线损伤的措施,并应进行外观检查:铝绞线、钢芯铝绞线表面不得有腐蚀的斑点、松股、断股及硬伤的现象。架空绝缘电线:表面不得有气泡、鼓肚、砂眼、露芯、绝缘断裂及绝缘霉变等现象。
6 架空电力线路
6.1 一般要求
6.1.1 计算负荷:应结合农村电力发展规划确定,一般可按5年考虑。
6.1.2 路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a)应与农村发展规划相结合,方便机耕,少占农田;
b)路径短,跨越、转角少,施工、运行维护方便;
c)应避开易受山洪、雨水冲刷的地方,严禁跨越易燃、易爆物的场院和仓库。
6.5.2 线路挡距,一般采用下列数值:
6.1.3 线路设计的气象条件:应根据验确定。如选出的气象条件与典型气象区接近时,一般采用典型气象区所列数值(典型气象区参见附录J)。
6.1.4 当采用架空绝缘电线时,其气象条件应按DL/T601标准的规定进行校核。
6.1.5 线路设计要考虑地区污染和大气污染情况(架空线路污秽分级标准参见附录K)。
6.2.8 钢芯铝绞线在同一截面处不同的损伤面积,应按GB50173标准的规定要求处理;架空绝缘导线在同一截面处不同的损伤面积应按DL/T602标准的规定要求处理。
6.2.9 架空绝缘电线的绝缘层操作时,应用耐气候型号的自粘性橡胶带至少缠绕5层作绝缘补强。
6.2.10 架空绝缘电线施放后,用500V兆欧表摇测1min后的稳定绝缘电阻,其值应不低于0.5M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