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

合集下载

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最新教育资料

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最新教育资料

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最新教育资料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一、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的研究现状李红印(1995)在《泰国学生汉语学习的语音偏误》中,通过比较汉泰两种语言在声、韵、调上的异同,分析了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语音偏误。

陈晨、李秋杨(2007)在《汉泰语音对比研究与语音偏误标记分析》中,通过对汉泰语音在现在这个时间横断面上的静态对比,考察汉泰泰语在元辅音和声调方面表现出来的异同,初步分析汉泰语语音习得的难点,并归纳了泰国学生汉语习得中的语音偏误标记。

杨丽芳(泰国)(2011)在《泰国中小学生汉语韵母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中,在对比分析理论、中介语理论、偏误理论的基础上,采集泰语语音韵母系统和汉语语音韵母系统样本并做出对比,探索泰国中小学生汉语语音韵母偏误的教学策略。

从以上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在声母、韵母、声调上都存在一些偏误,这些偏误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汉语与泰语在语音系统方面的不同,也就是泰国学生的母语对他们学习汉语的负迁移作用。

二、汉泰语语音的基本简介(一)汉语基本简介。

汉语(普通话)的音节结构一般由声母、韵母、声调三大要素构成。

普通话有b、p、m、f、d、t、n、l、g、k、h、j、q、x、zh、ch、sh、r、z、c、s这21个声母,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有些音节开头不出现辅音,这些音节称作零声母音节,以y、w开头。

韵母是声母以后的部分,主要由元音充当,普通话共有39个韵母。

韵母内部分为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

韵腹是韵母的主干,是韵母中发音最响亮的元音。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它们的调值分别是55、35、214、51。

有时调值会出现变化,称音变,如上声在语流中的变调、轻声和儿化。

(二)泰语基本简介。

泰语和汉语同属汉藏语系,是有亲属关系的两种语言,所以泰语和汉语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泰语也是有声调的语言。

泰国中小学生汉语学习的偏误浅析??

泰国中小学生汉语学习的偏误浅析??

泰国中小学生汉语学习的偏误浅析??【摘要】泰国作为中国的邻国,近年来在中小学生汉语学习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偏误。

本文通过分析泰国中小学生汉语学习的现状,探讨了存在的偏误及影响因素。

在改进建议中提出加强师资培训和教学方法改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文也探讨了教学策略,希望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

结论表明泰国中小学生汉语学习的偏误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只有在加强师资培训和改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促进泰国中小学生汉语学习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泰国、中小学生、汉语、学习、偏误、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改进建议、教学策略、重视、师资培训、教学方法、解决问题。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泰国作为中国的近邻国家,在过去几年中与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泰国中小学生开始学习汉语,以应对未来的就业和交流需求。

由于泰国与中国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很多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存在各种偏误。

研究发现,泰国中小学生对汉语音韵、语法和词汇的掌握不够扎实,经常出现错别字、语法错误和语音偏差的情况。

这些偏误不仅影响了他们对汉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也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深入研究泰国中小学生汉语学习的偏误现象,探讨其存在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教学策略,对于提高泰国中小学生的汉语水平,促进中泰教育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旨在对泰国中小学生汉语学习的偏误进行浅析,为进一步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在探讨泰国中小学生学习汉语存在的偏误以及其中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和教学策略。

通过深入分析学习汉语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可以更好地引起人们的关注,进一步指导学生在学习中避免偏误,提高学习效率。

本研究旨在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培训和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汉语,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应用能力。

通过对泰国中小学生学习汉语的偏误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可以更好地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方向和路径,为泰国中小学生汉语学习的质量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初级阶段泰国学生汉语语流音变习得偏误分析

初级阶段泰国学生汉语语流音变习得偏误分析

初级阶段泰国学生汉语语流音变习得偏误分析
泰国学生汉语语流音变习得偏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音偏误,二是语调偏误。

一、语音偏误
1、音节错误:泰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流音变时,会出现音节错误,比如“你好”,泰国学生会说“níhǎo”,把两个音节合并成一个。

2、声母错误:泰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流音变时,会出现声母错误,比如“吃”,泰国学生会说“jī”,把声母“ch”变成“j”。

3、韵母错误:泰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流音变时,会出现韵母错误,比如“看”,泰国学生会说“kàn”,把韵母“an”变成“àn”。

4、叠音错误:泰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流音变时,会出现叠音错误,比如“你们”,泰国学生会说“nínmen”,把叠音“ní”变成
“nín”。

二、语调偏误
1、语调错误:泰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流音变时,会出现语调错误,比如“你们”,泰国学生会说“nínmen”,把降调变成升调。

2、重音错误:泰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流音变时,会出现重音错误,比如“今天”,泰国学生会说“jīntiān”,把重音放在“tiān”上。

总之,泰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流音变存在语音偏误和语调偏误,
这主要是由于他们接触汉语时间较短,汉语语言环境不够丰富,缺乏正确的汉语输入。

泰国学生使用汉语结果补语偏误分析

泰国学生使用汉语结果补语偏误分析

泰国学生使用汉语结果补语偏误分析一、概览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语言之一,越来越受到泰国学生的关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泰国学生开始学习汉语,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和经济发展。

然而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泰国学生在使用汉语时,可能会出现一些语法错误,其中之一就是结果补语偏误。

本文将对泰国学生使用汉语结果补语偏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帮助泰国学生提高汉语水平。

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

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

泰国作为一个东南亚国家,汉语在泰国的学习和使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由于汉语的特殊性,泰国学生在使用汉语时,常常会出现一些语法和表达上的错误。

本文旨在分析泰国学生在使用汉语结果补语时出现的偏误现象,以期为泰国学生提高汉语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

丰富汉语教学理论:目前,关于泰国学生在使用汉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尤其是在结果补语方面的研究更为稀缺。

本文通过对泰国学生在使用汉语结果补语时的偏误进行分析,可以丰富汉语教学理论,为汉语教学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

提高泰国学生的汉语水平:泰国学生在使用汉语过程中出现的语法和表达错误,往往会影响到他们的汉语水平。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泰国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的结果补语用法,从而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

促进中泰文化交流:随着中泰两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泰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

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促进中泰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泰国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汉语教育资源。

为汉语国际推广提供支持: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

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汉语国际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有助于提高汉语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率。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普及和汉语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关于泰国学生使用汉语的研究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2024年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范文

《2024年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范文

《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篇一一、引言在泰国,随着汉语教学的日益普及和深化,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的重要性不断增强。

其中,语音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口语表达和理解能力。

本文旨在分析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过程中常见的偏误,并探讨其成因和解决方法。

二、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类型1. 声母偏误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声母时,常常出现混淆或发音不准确的情况。

例如,容易将“b”和“p”,“d”和“t”等发音相似的声母混淆。

此外,对于一些带有特殊发音部位的声母,如“z”,“c”,“s”等,由于发音方法与泰语不同,学生往往难以掌握。

2. 韵母偏误韵母的发音偏误也是泰国学生常见的语音问题。

例如,在发复韵母时,如“ai”,“ei”,“ao”等,学生往往无法正确把握音节的结构和发音技巧。

此外,对于带有特殊音素的韵母,如后鼻音“ang”,“eng”等,由于发音方法和舌位与泰语差异较大,也容易导致偏误。

3. 声调偏误汉语的声调系统与泰语不同,这是导致泰国学生发音偏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学生往往难以掌握汉语的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容易出现声调混淆或升降调不准确的情况。

三、偏误成因分析1. 母语迁移影响由于泰语和汉语的语音系统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导致发音偏误。

例如,泰语的辅音音系和元音音系相对独立,而汉语的音节结构则较为复杂,这给泰国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学习难度。

2. 教学方法不当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针对泰国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导致学生无法准确掌握汉语语音的发音技巧和要点。

此外,部分教师可能存在口音问题或教学不严谨的情况,也会对学生的发音产生不良影响。

四、解决方法1. 加强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础训练针对泰国学生的发音偏误,应加强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和技巧。

同时,可以通过对比分析和反复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区分易混淆的音素和音节。

【百度精品】泰国汉语学习者汉语语音习得偏误分析

【百度精品】泰国汉语学习者汉语语音习得偏误分析

泰国汉语学习者汉语语音习得偏误分析摘要汉语语音习得偏误是泰国汉语学习者汉语习得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而他们的汉语语音习得偏误则集中表现在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

文章运用了问卷调查法和文献阅读法等研究方法,对泰国乌隆府100名汉语学习者汉语语音习得偏误进行研究,得出了泰国汉语学习者在语音习得方面存在的偏误,同时分析了语音习得偏误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对以后做进一步的泰国汉语学习者语音习得方面的偏误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泰国汉语学习者,语音习得,偏误分析AbstractThe deviation of Chinese phonetic learning is a more prominent problem in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in Thai Chinese learners, while the deviation of Chinese phonetic learning is concentrated in three aspects:sound, rhyme and tone.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literature reading to study the errors of Chinese speech acquisition in 100Chinese learners in Wulong, Thailand and obtains the errors of Thai Chinese learners in speech acquisi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analyzes the reason of the deviation of speech acquisition,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to solve this problem,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learners' speech acquisition.Keywords:Thai Chinese learners, speech acquisition, error analysis目录TOC \o "1—3" \h \z \u 一、绪论1(一)选题原因及意义1(二)研究过程及方法1(三)创新之处1二、泰国汉语学习者语音习得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1(一)对比分析2(二)偏误分析2三、泰国汉语学习者语音习得的偏误2(一)声母方面31、zh[tʂ]、ch[tʂʻ]、sh[ʂ]与z[ts]、c[tsʻ]、s[s] 32、j[tɕ]、q[tɕʻ]、x[ɕ]与จอื[ci:]、ฃอื[c’ i:]、ชอื[s i:] 33、r[ʐ]与ร[r] 34、k[kʻ]与h[x] 35、b[p]与p[pʻ],ch[tʂ]与sh[ʂʻ] 3(二)韵母方面41、单元音韵母42、复元音韵母43、鼻音韵母44、声母与韵母拼合4(三)声调方面51、阴平52、去声5四、汉语和泰语语音系统的对比5(一)汉泰元音系统比较5(二)汉泰辅音系统比较61、泰语辅音62、汉语辅音63、中泰声调对比7五、泰国汉语学习者语音习得偏误产生的原因9(一)文化因素负迁移9(二)教师自身:四个月的教学实践10(三)学习者的个体因素10(四)外部因素:学习环境的影响11六、解决泰国汉语学习者语音偏误的策略11(一)提高对外汉语教师或对外汉语志愿者的自身素质11(二)教师自身:教学时,注重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结合11(三)学习者自身:严格要求自己. 11七、结语12参考文献13谢辞14一、绪论(一)选题原因及意义近几年来,随着中泰两国经济的发展,两国之间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入,汉语学习越来越成为泰国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

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

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近年来,随着中泰贸易和交流的不断增加,学习汉语的泰国学生数量不断增长。

然而,由于两种语言的发音系统存在差异,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语音时常常出现偏误。

本文旨在对泰国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的常见偏误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改进方法。

一、元音偏误1. 发音过程中缺乏元音分辨能力。

泰语中只有5个元音,而汉语中有多达23个元音,其中包括单元音和复元音。

因此,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常常难以准确区分不同的元音,导致发音错误。

改进方法:加强元音分辨能力的训练。

可以通过反复听力训练、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分辨不同的汉语元音。

2. 发音时嘴型不正确。

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由于习惯了泰语的发音方式,往往无法正确调整嘴唇、舌头等发音器官的位置,导致汉语元音的发音不准确。

改进方法:引导学生正确调整嘴型。

可以通过示范、模仿和纠正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调整嘴型,使嘴唇、舌头等发音器官处于正确的位置,从而达到准确发音的目的。

二、辅音偏误1. 声母偏误。

泰国学生常常将汉语中的b、p、m等辅音与泰语中类似的辅音混淆,导致发音错误。

改进方法:强化声母的差异性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对比汉语和泰语的辅音发音差异,帮助学生理解并正确发音。

2. 韵母偏误。

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韵母时,常常将汉语中的韵母与泰语中类似的韵母搞混,如将iu读成io等。

改进方法:加强韵母的对比教学。

通过对比汉语和泰语的韵母发音特点和差异,让学生明确掌握汉语韵母的发音规律,从而减少发音错误。

三、声调偏误1. 泰国学生普遍存在声调错误的情况。

泰语是一种声调语言,而汉语则是一种声调语言。

因此,泰国学生常常在学习汉语的声调时出现偏误。

改进方法:加强声调的训练。

可以通过大量的听力训练、模仿和口语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汉语声调的规律和运用技巧。

四、语音连读偏误泰国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语音连读时,常常存在断句和单音读的问题。

由于泰语中的词汇发音是独立的,不能像汉语那样进行语音连读,导致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往往出现连读偏误。

泰国生汉语学习常见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泰国生汉语学习常见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 (3)声调方面 • 一声不够高
• 去声长度加大,降的幅度偏大(泰语第三 声为降调,是长音节)
• 上声不太容易升上去
2、词汇方面
• 近义词的分合 • (1)汉语分泰语不分 • 年、岁、年级,汉语用词不同,但泰语相同 • 如:明天是他二十年的生日。 • 他姐姐去年上中学二岁。 • 死、坏汉语不同,但泰语相同 • 五岁时他的妈妈就坏了。 • 走到路上我的自行车死了。
[c’] ) • r[ʐ]读成[j]。泰语有r音,但属于颤音
• z[ts]、c[ts’]发成类似于舌叶音 • h[x]和k[h’]混淆 • 后,扣; • 泰语h与元音a、a:相拼带有很重的鼻音 • 好,海 • 几乎没有困难的: • m [m ]、f [f]、l [ l]、n [n]、s [ s]
• (2)元音方面 • e[ə]容易发为[ɯ]
平)、14(升调)
• 汉语有而泰语没有的音 • 舌尖前z、c,舌尖后音zh、ch、sh、r • 舌根擦音h[x](泰语有喉擦音[h]) • 单元音e[ə](泰语有舌面后高不圆唇元音[ɯ]) • 前高圆唇元音ü[y]
2、词汇
• 基本词汇中以单音节词居多 • 合成和重叠是重要的构词手段 • 联合(隐+藏)、主谓(心+广阔,大方)、
• ü[y]容易发为[i]或[iu]。造成üe、üan等一系列问 题
• ua和uo在泰语中是变体,常不容易分清 • 如中国,错误,花钱,刮风 • ia和ie也是变体 • 家、接,谢谢,下来 • 卷舌元音[ər],容易用e代替
• 复合元音滑动痕迹明显,每个元音都发得 较清晰(泰语单元音的长元音有9个,双元 音的长元音有10个,三合元音3个均为长元 音)
• 数词、量词、名词组合时,一般名词在前, 数词居中,量词在后。如车千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2期(总第60期)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Ξ蔡整莹曹 文提要 文章通过对22位泰国学生录音样本的听辨判断和部分样本的声学分析,发现了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学习中存在的难点。

其中,声母的问题集中在k、h、j、q、x、z、c、zh、ch、sh、r 上。

韵母偏误主要发生在:o、e、ü、2i、2 、ao、ei、ie、ua、uo、üe、iu、ui、ian、üan、un、ün、2ng、er上。

声调偏误为:阴平不够高;阳平和去声因有较长的预备段而使整个音节增长;上声则总以[211]形式出现。

有些偏误虽然未必引起音位混淆,但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泰国学生的“洋腔洋调”。

文章指出,母语及其方言的影响以及使用《汉语拼音方案》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偏误是偏误产生的主要原因。

文章最后就如何纠正有关的偏误提出了教学对策。

关键词 汉语语音 偏误分析 泰语近几年来,泰国学生成为继韩国、日本之后人数最多的来华留学群体,他们的汉语学习规律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泰国学生的发音有非常显著的特点,过去曾有人对此进行过研究(蒋嫦娥,1993;李红印,1995;曾富珍,1997;蒋印莲,1997)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1999年底,我们对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汉语学院基础系1999—2000学年的22名一年级泰国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目的是为了发现他们汉语语音学习中的偏误规律,进而分析原因,寻找对策。

一 调查方法我们设计了一个调查字表,包括50个汉语双音节字组和几个常用句。

它们涵盖了汉语音节系统中所有的声、韵、调以及二字声调组合,并保证声韵调至少各有一次复现。

22名学生逐一录音,每个词语念三遍,再按单字的形式念一遍;常用句采用回答问题的方式。

之后我们对每个学生的录音进行听辨,找出每个人的语音错误进行统计和分析。

为了作比较,我们还对10位北京人用同样的方法采集了录音样本。

对于一些较难判断是非的样本和一些典型的样本,我们运用语音软件Wincecil(美国SIL暑期语言学院研制)采取实验语音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力求“信而有征”。

二 调查结果录音材料中,泰国学生的有效音节共有9614个。

经过听辨,发现他们在发音上存在如下问题:2.1声母方面问题出现在“k,h,j,q,x,z,c,zh,ch,sh,r”等11个声母上。

Ξ本文蒙中国社会科学院吴宗济先生提供部分参考资料,并得到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汉语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在此谨致谢忱。

文章曾在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七次学术讨论会(2000,7,成都)上宣读。

68蔡整莹 曹 文: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表1泰国学生汉语发音声母偏误统计声母k h j q x z c zh ch sh r错误率25%17%25%25%100%58%67%41%67%23%25% 注:“错误率”=出现偏误的有关音节数/有关音节总数×100%(下同)(1)“k”的发音有的与h[x]相混,也有的送气不明显,听起来像g[k]。

“h”的发音有鼻化现象,此类偏误多出现在“hu2”音节中;另外,发音部位也比较靠后,接近[h]。

(2)“j、q”的发音类似舌面中音[c]、[c h];“q”有的送气不明显,有的发成[t h];x[ ]有的发成sh[ ],有的发成[ ],多数发成[s]。

(3)“z”的发音介于[t ]和[ts]之间,“c”介于[t h]和[ts h]之间,极似舌叶音[t ]、[t h]。

(4)当发“zh”时,舌尖多未靠后;“ch”破擦不够,有时听起来像[ ];“sh[ ]”有的发成[s]。

声母“r”有时被发成边音l[ ]。

2.2韵母方面问题出在“o,e,2i,2 ,ü,ao,ei,ie,ua,uo,üe,iu,ui,ian,uan,üan,un,ün,2ng,er”等20个韵母中。

表2泰国学生汉语发音韵母偏误统计韵 母o e-i- üao ei ie ua uoüe iu ui ian uanüan unün2ng er错误率(%)454235354167339237734241363335254595023(1)单元音韵母中:当“o”与声母相拼时,其发音往往就变成[ua];“e”舌位偏低,近似于央元音[ ];ü[y]的发音变成[u]、[i]或[ui];2i[ ]、2 [ ]舌位不稳定,发音不到位。

(2)复元音韵母中:“ao”被发成[au],在塞音后尤其明显;“ei”常常发成[ :i];“ie”发成近似[ia]的音,而且有时还跟“üe”互相混淆;“uo”常常有一个后续音,听起来像[u A],真正的“ua”有时却发成[uo];“iu”和“ui”的中间音完全丢失。

(3)鼻音韵母中:“ian”发成[ian]或[i n];“iang”有时变成[i ];“uan”发成[u n];üan发成[uan]或[u n],有时发成[ian];很多后鼻音韵母鼻音不够靠后,听起来像前鼻音。

(4)卷舌音“er”的卷舌不明显。

2.3声调方面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说时,泰国学生说的汉语声调在区别性方面还是清楚的,但是有明显的口音。

一般来说:第一声不够高,在第四声前后常被抑制,在语句中尤其如此。

第二声有较长的预备阶段,上升时起点较低。

第三声多以半上声[211]形式出现。

第四声音节时长过长,有拖沓感。

三 偏误的声学分析从表1中可以看到,声母中问题最突出的是舌面前擦音x[ ],错误率为百分之百,这个结果让我们难以相信。

为此,我们反复听辨,并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得到确认。

请看图1、图2。

两个图中各有三个窗口,1号窗口显示的是声波,3号窗口显示的是三维语图,2号窗口显示的是光标所在瞬间的能量分布情况。

两个图的光标所在都是“x”。

从图中可以看出,泰国学生的“x”能量峰值高并集中在5400赫兹左右,而中国人的“x”能量分78布较均匀,分别在3600赫兹、4800赫兹、5700赫兹等处出现峰值。

这意味着这个泰国学生的“x ”发音时声道收紧点偏前而且湍流较强,是一个类似[s]的发音(参见吴宗济,1986;吴宗济、孙国华,1990)。

事实上,大部分泰国学生正是用[s]来代替“x[ ]”的(也有一部分同学的发音是[ ]或[ ])。

图1一位泰国女生所说的“心情”图2一位北京女性所说的“心情”除了“x[ ]”之外,泰国学生在声母发音上比较普遍的难点还有“c 、ch 、z 、zh ”(错误率都在40%以上)。

韵母中问题出现得最多的是“ie ”、“uo ”和“ao ”。

以“结果”为例———图3一位泰国女生所说的“结果”图4一位北京女性所说的“结果”图3、图4的光标所在都是“jie ”的韵腹处,可以看出,泰国学生所说的“结”字的韵腹,其第一、二共振峰靠得很近,甚至到了合并的程度———而这正是“a ”的表现。

她把“结果”说成了ji águ ǎ。

虽然我们在前面说过,泰国学生说的汉字调在区别性上是可以接受的,但那是在单字的情况下。

两字以上连读时情况有所不同,特别是对于阴平调来说,如果说得过低往往会与上声调相混。

请看图5、图6:图5“我的名字叫张瑞真”(泰国人)图6“长城”、“健全”(泰国人)88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2期(总第60期)此外,从图6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人听来很不习惯的、第二声的下降段来。

第四声的拖沓在“健全”中也可以看得很清楚。

至于泰国人把汉语的上声发成[211],根据许多学者的观点来看倒是“发”得其所(参见王力,1979;伊藤敬一,1986;林焘,1990;曹文,2000),可不视其为偏误。

四偏误产生的原因分析综合看来,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图7 泰语声调示意图(傅增有,1996)4.1母语及方言的影响我们先来分析声调问题。

泰语有5个声调(见图7)。

在学习汉语语音的时候,泰国学生大多使用母语的声调来替代汉语的声调:用泰语的第一声替代汉语的阴平,用泰语的第五声替代汉语的阳平,用泰语的第二声替代汉语的上声,用泰语的第三声替代汉语的去声。

这是泰国学生学习汉语时最为常用的一种策略,而且在《汉泰词典》(杨汉川,1999)上也是这样注释汉语声调的。

这一方面为泰国学生学汉语带来了方便(不像欧美学生那样声调乱窜),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负迁移。

阴平:泰语第一声低,为中平调,调值为[33];汉语阴平高而平,调值是[55],所以我们就会觉得泰国学生说的汉语阴平像东北方言似的,比较低,总达不到[55]。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发现当泰国人听到一个[55]调(经过换算)时,它被当作四声(高升调)的可能性约为90%(Abramson ,1985)。

也许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泰国学生老也不愿意发[55]。

阳平:汉语阳平调值为[35],是中升调,而且多从发音一开始就往上升,即使开头有点降也是时间很短,一般感觉不到。

而泰语的第五声虽也是升调,却是低升,调值为[14],并且在升上去之前总有一个可感的降程,整个音节时长比汉语阳平要长,所以总觉得泰国学生在发阳平的时候说得太慢。

去声:泰语中的降调是第三声,调值为[41],而且音节时长较长,在降之前也有一个预备阶段。

另外有一个心理方面的因素:泰语中若降调音节短促,就会给人以不礼貌的感觉。

当他们用这种“礼貌”调来代替汉语去声的时候,就使得汉语的去声音节拉长了。

由此可见,泰国学生汉语声调的偏误模式是:阴平上不去,阳平去声长。

现在再来看声母偏误问题。

泰语(标准语)中没有舌尖前音[ts ]、[ts h ],没有舌尖后音,也没有舌面前音,只有舌面中音[c ]、[c h ]和舌尖前音[s]。

所以当他们遇到汉语的z/c/s 、zh/ch/sh 、j/q/x 时,往往用[c ]/[c h ]/[s]来代替。

但这似乎并不能解释何以这三组音的错误率相差那么大:“x ”100%,“c 、ch ”60%以上,“z 、zh ”40%以上,“j 、q 、sh ”25%左右。

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一些来自泰国北部和东北部的同学,他们的sh 发得都比较好,究其原因是他们的母语中有[ ](Li ,1971)。

由“sh ”到“zh ”自然要比较难一些,再“送气”发“ch ”就更难。

z/c 也是同理。

至于j/q ,情况比较特殊,很可能是因为有逆同化作用,舌面中向前移动变成了舌面前———它们后面出现的不是“i ”就是“ü”,都属于舌面前元音;加之泰语中的98蔡整莹 曹 文:泰国学生汉语语音偏误分析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2期(总第60期)[c]、[c h]原就有轻微的塞擦现象(蒋嫦娥,1993),所以j/q错误率较低。

最后来看看韵母。

由于泰语中没有e[ ]和ü[y]这两个音,所以学生就用央元音[ ]代替“e”,用[i]或[iu]代替ü[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