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课内外古诗词鉴赏
九上课内外诗词赏析

5、体会“沙场秋点兵”中“秋”字的表达效果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1、解释词中加点的词语聊:黄:苍:千骑:倾城:胸胆:尚:开张:微霜:持节:遣:会:挽:雕弓:天狼:2、“江城子”是这首词的_______,“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_。
3、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__________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的__________豪情壮志。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武陵春李清照1、解释词中加点的词语住:日晚:倦:物是人非:休:闻说:尚:拟:恐:舴艋:2、上阙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的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
3、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渔家傲范仲淹1、解释词中加点的词语塞下:边声:千嶂:勒:计:寐:2、“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绘。
由此,你想到了学过的哪句诗?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5、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
词的上阕写________ ,下阕写_________,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人教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内外古诗词默写及赏析题整理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内外古诗词默写及赏析题整理一、直接型默写。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描写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
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心情。
7.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诗人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请举例说明。
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信心。
如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的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什么意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答: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
写出了作者长期被贬的愤慨心情。
2.本文运用了典故,请把它找出来。
并说说所表达的感情。
答:本文有两个典故,一个是"闻笛赋",一个是"烂柯人";写出了作者回乡所见,人事俱非,恍如隔世的心情。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本意和比喻义是什么?含有怎样的哲理?答:这两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树”比喻作者自己,用“千帆过”“万木春”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的仕途得意,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
但是其中包含的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指新生事物无比美好,社会总是向前发展。
4.诗中写新陈代谢不可抗拒的一联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一联的意思是:沉船旁边,千帆竟发,无比热闹,病树前头,万木争春,充满生机。
比喻新事物大批出现。
5.诗人用"闻笛赋""烂柯人"这二个典故,分别有什么用意?答案示例:"闻笛赋"怀念故友,那些被贬或被害的朋友;"烂柯人"自已被贬离京太久,这里变化很大。
9100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

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韵译】戌楼响过更鼓,路上断了行人形影;秋天的边境,传来孤雁悲切的鸣声。
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远方兄弟;望月怀思,觉得故乡月儿更圆更明。
可怜有兄弟,却各自东西海角天涯;有家若无,是死是生我何处去打听?平时寄去书信,常常总是无法到达;更何况烽火连天,叛乱还没有治平。
1、赏析:“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其实月亮是同样的月亮,只是因为作者思念家乡,包含这种感情,因此作者觉得家乡的月亮似乎都更亮了2、这首诗里,你除了体会到诗人思念弟弟、思念故乡的感情之处,你还体验到什么?对离乱的感慨之情。
作者描写的既是自己,也是饱经战乱的百姓,这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长沙过贾谊宅⑴三年谪宦此栖迟⑵,万古惟留楚客悲⑶。
秋草独寻人去后⑷,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⑸,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⑹,怜君何事到天涯![1]译文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
我在秋草中寻觅人迹不在,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
汉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无意凭吊有谁知情?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1、“谪宦”、“栖迟”、“楚客”、“三年”与“万古”各是什么意思?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此联哪个词奠定全诗的基调?【1】谪宦:贾谊的身世。
栖迟:象鸟儿那样敛翅歇息,暗喻贾谊失意。
楚客:贾谊的客居身分。
三年:暗含贾谊被贬时间之久;万古:暗含贾谊被贬对历代文人士大夫精神上的深远影响。
【2】三年与万古相对,更加突出作者对贾谊悲凉身世的感慨之情。
【3】悲:有“悲凉、悲伤、悲怆、悲悯”之意,奠定了全诗的低沉感伤的基调。
作者借贾谊政治失意,抑郁而死,留下千古悲怆忧愤,表现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2、颔联如何在情景交融中表现作者的情感?此联写秋草衰迷、寒林空落、落日西斜,空寂无人,渲染了贾谊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凄清景象,作者那种对贾谊的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情感油然而生。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赏析行路难(其一)(唐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
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遥想当年,姜太公磻溪垂钓,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受聘在商汤身边。
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主题】抒写了世路艰难、功业难建的苦闷心情。
诗以“行路难”比喻世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
苦闷与追求、失望与希望,交错地反映在这首诗中。
【写法】(1)叙事开篇,夸张的手法。
用夸张的笔法,写“金樽清酒”,“玉盘珍馐”的宴饮,诗人却停杯,投箸,拔剑不能饮,心茫然。
(2)联想,用典。
诗人想“渡黄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满山”,这是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寓含一种无限的悲愤。
现实之路虽然坎坷,但梦还在,理想还在。
诗人联想到吕尚未遇文王时,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伊尹受汤聘前,曾梦见乘舟经过日月旁边,吕尚伊尹最后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这两个典故表达诗人要像他们那样有为于当世。
(3)直接抒情。
诗的结尾,用典表达要像宗悫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在沉郁中振起,相信自己必然会有施展才能的时候。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赏析整理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赏析整理古代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赏析是一项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任务,通过对古代诗词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本文将对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进行整理,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
篇一:咏鹅《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此诗作者郭沫若,他以通俗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壮丽的景色。
语言简单朴素但意境深远,读者也能轻易地体会到壮观景色给人带来的宏大感觉。
篇二:登鹳雀楼《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此诗为唐代文学家王之涣所作,描写了鹳雀楼的壮丽景色和杰出人物,语言典雅华丽且富有韵律感,堪称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篇三:赋得古原草送别《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岁月更替和人事离别的主题。
诗中的意象鲜明而富有生动感,给人以深刻的感悟。
篇四:江雪《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通过对江雪景色和独自钓鱼老人的描写,表达了孤独与寂静的主题。
诗歌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篇五:将进酒《九年级上册语文课本》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为唐代文学家杜甫创作的名篇,以豪情壮志和友谊为主题。
诗中用词凝练,朴实无华,意境宏大而深远,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以上是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的部分赏析。
通过对这些经典作品的研究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希望读者们能够深入品味这些诗词,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滋养。
初中语文 课内外古诗词赏析大全 一

初中语文课内外古诗词赏析大全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古诗词是一大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除了课内教学,课外的古诗词赏析也是非常有益的。
本文将从课内外两个方面,对初中语文古诗词的赏析进行全面探讨。
一、课内古诗词赏析1.《静夜思》《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以夜晚的宁静和诗人的孤独感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通过《静夜思》这首诗,学生可以领略到李白丰富的想象力和对情感的表达。
2.《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描绘了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豪迈不羁的情怀。
通过《登鹳雀楼》这首诗,学生可以感受到王之涣豪放的气势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
3.《悯农》《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以描绘田间劳动场景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农业劳动的赞美。
通过《悯农》这首诗,学生可以体会到李绅的朴实情感和对农民的关怀之情。
以上是几种典型的课内古诗词,通过学习这些诗词,学生可以理解到古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表达,也可以培养自己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二、课外古诗词赏析除了课内教学的古诗词,课外的古诗词赏析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培养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1. 《将进酒》《将进酒》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以豪迈豪情为主题,表达了诗人豪饮畅饮的情怀。
通过《将进酒》这首诗,学生可以领略到李白豪放的个性和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2. 《水调歌头》《水调歌头》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词以清新婉约的风格,描述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感慨。
通过《水调歌头》这首词,学生可以感受到苏轼优美的语言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3. 《江雪》《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以写雪景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清静境地的向往。
通过《江雪》这首诗,学生可以领略到柳宗元清新淡泊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2首)阅读鉴赏题背诵中考考题汇总(全册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2首)阅读鉴赏题背诵中考考题汇总(全册含答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共12首)阅读鉴赏题背诵中考考题汇总(全册含答案)九上全册古诗词目录13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课外古诗词诵读(一)月夜忆舍弟/长沙过贾谊宅/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商山早行课外古诗词诵读(二)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行香子/无题/咸阳城东楼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内容主旨:《行路难》这首古诗,诗人以行路难来描写人生道路上的坎坷,抒写了怀才不遇的愤懑,同时表达了诗人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2.鉴赏“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想渡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运用比喻修辞,把“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生动形象的写出奸倭当道的仕途艰难和济世安民理1想无法实现的悲慨,表达出诗人难过和渺茫。
3.古人常引典故表达愿望,请从本诗中找出两处,说说表达了怎样的愿望。
典故:吕尚九十遇文王、伊尹梦到自己乘舟绕日不久被重用。
用两个历史人物的经历为自己增加自,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希望重新得到任用,做出一番事业的愿望。
4.“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的内涵。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冲开险阻,远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运用比喻修辞,把坚定的念比喻为“长风破浪”“济沧海”,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冲破困难的心。
抒发诗人倔强、自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旷达乐观的风致。
5.从词语运用的工整和夸张修辞的运用的角度分析诗的第一句。
金樽、玉盘----极言饮食器具之精美清酒、珍馐----极言酒肴之珍奇斗十千、直万钱----极言酒、菜之珍贵可见,亲朋好友为诗人设宴饯行,宴席十分豪华。
2021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解析

九上册课内外古诗词解析课内«望江南»1、过尽千帆皆不是2、〔1〕清晨黄昏楼、帆、斜晖、江水失望肠断。
〔2〕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想象描述类诗歌鉴赏题,有字数限制,题干中的关键词语是〝画面〞——即要求全词以〝画面〞形式再现出来,描绘时要将〝千帆〞〝斜晖〞〝江水〞〝白蘋洲〞等形象无一遗漏地一一再现。
此外答题时还要注意用语的简洁优美。
例如:一个女子早晨起来梳洗完毕,独自凭楼远眺江水,等待思念的人儿归来。
江中千帆竞发,不知不觉,已至傍晚时分,远方的亲人迟迟未归,此时只有落日的余晖含情凝视着悠悠江水,让人日日愁肠寸断于白蘋洲头。
3、①梳洗斜晖②肠断«渔家傲·秋思»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2、羌管幽幽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3、景,异,塞外与中原地区秋景的不同。
4、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5、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
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答对一种表达方式给1分,后一问意思接近即可给2分。
共4分〕6、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2分〕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7、此时此刻,驻守在边关重镇、满怀乡愁的将士们个个难以入睡,将军整日操劳,白发染白了双鬓;久征在外的士兵们艰苦异常,止不住悄悄地流泪。
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8、〔1〕誓死报国〔2〕思乡忧国,壮志难酬。
«江城子密州出猎»1、〔1〕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2、例如:太守率领众多随从,纵马飞奔,像狂风一样越过小山岗。
〔意思对即可。
2分〕4、①希望得带朝廷重用②杀敌报国、建功立业〔意思对即可。
一点1分,共2分〕5、①叙事(描写) 抒情6、这首词的词眼是〝狂〞字。
上阕描绘的心态、举止,如左牵黄,右擎苍,亲射虎、看孙郎,它是词人外在形象的集中表达;下阕刻画的胸怀、气概,如遣冯唐、射天狼更是词人内在感情的高度概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鉴赏复习专题、《望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1、从__________ ”至U ________ ”写出了词中女子等等远行爱人归来的时间之长。
2 •“脉脉”“悠悠”两个叠词,用什么修辞手法?表面写水,实质是写女子的什么心态?3 •结尾一个“断”字,形象写出女子什么情感?4、“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色?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5、解释词语:脉脉:二、《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解释词语塞下:边声:千嶂:2、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
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C、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3、全词的上片写景,“_______ ”一字统领下文景物的描写,渲染了边境环境____________ 的特点。
4、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理解。
5、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写的是“落日孤城”的边塞景象。
B、词的下阕表现了将士们在艰苦抗敌的同时怀念家乡的心情。
C、“人不寐”三字突出地反映了当时孤城危急的战况。
D、这首词基调悲凉,意境开阔。
三、《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7—-H-*.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 射天狼。
1、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
2、根据词中最后一句塑造的形象,说说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
3、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4、“亲射虎,看孙郎”是倒装句,即“____________________:显示抱负不凡。
5、“老夫聊发少年狂”中一个“聊”字,则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 之情。
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词人为自己勾勒了___________________ 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不凡,其中“天狼”在这里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首词用一个“_”字贯穿始终,显得胸襟磊落,壮怀激越,具有一种阳刚之美,实属_______ 派词篇的典范。
上片表现词人_____________ 之“狂”下片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_____ ,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说说“遣冯唐”“射天狼”两个典故分别表达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9、选出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 “酒酣胸胆尚开张”一句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B “亲射虎,看孙郎”一句巧妙运用典故,表现诗人斗志昂扬和兴致之高,使出猎场面达到高潮。
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一句中,作者再次运用典故,以冯唐自比,表现报国杀敌的强烈愿望。
D “会挽雕弓如满月” 一句中的“会”字,表现出作者对自己的愿望定能实现充满信心。
10、解释词语聊:黄:苍:千骑:倾城:节:会:雕弓:天狼:四、《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本词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用语含蓄,暗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2、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3、请用你的话描述一下“风住尘香花已尽”的情景。
4、解释词语:物是人非:拟:五、《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 ________________ '。
2、下边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人生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义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3、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4、诗人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念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
这种眷念的情结从词中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细节可以读出。
5、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6、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7、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解释词语:八百里:麾下:炙:翻:塞外声:沙场:作:了却:天下事:六、《观刈麦》(唐)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 解释词语:妇姑: 陇: 饷田:荷: 秉: 曾:2、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虫声新透绿窗纱”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岁晏:七、《月夜》(唐)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 今夜偏知春气暖, 1、解释词语:更深:北斗阑干南斗斜。
虫声新透绿窗纱。
阑干: 偏知: 新:八、《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解释词语:征铎:凫:回塘:杜陵梦:2、全诗哪一个句子直接抒发了诗人思想情感?(2分)3、这首诗善于通过特征性景物,表现出“早行”之“早”的特点。
请结合“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试作简要分析。
(4分)九、《卜算子•咏梅》(南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解释词语:断桥:无主:著:一任:零落:2、这首词的上半阙描写了什么?3、这首词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十、《破阵子》(北宋)晏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解释词语:碧苔:飞絮:巧笑:逢迎:疑怪:双脸:2、此人描写了那些美丽的春景?3、这首词主旨是什么?十一、《浣溪沙》(北宋)苏轼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1、解释词语:簌簌:牛衣:漫:2、这首词描绘了农村生活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么的情感?十二、《醉花阴》(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解释词语:永昼: 金兽: 纱厨:东篱: 暗香: 消魂: 2、赏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十三、《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北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禁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1、解释词语:2、曹操见孙权的军队威武雄壮,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即刘表,字景升) 儿子若豚犬(猪狗)耳”。
作者在这里引用这个典故有什么用意?《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1、 这首散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与《潼关怀古》比较,作者分别是从什么角度吊故抒怀的。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1、请找出这首散曲的中心句,并分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西风:望:神州:兜鍪:坐断:2、散曲末尾连用三个“吹”字的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一、《望江南》1、从“梳洗”到“ 斜晖”写出了词中女子等等远行爱人归来的时间之长。
2 •“脉脉”“悠悠”两个叠词,用什么修辞手法?表面写水,实质是写女子的什么心态?赏析:①拟人、暗喻;② 望穿秋水。
3 •结尾一个“断”字,形象写出女子什么情感?赏析:失望与悲伤4、“斜晖脉脉水悠悠”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色?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答:夕阳的余辉淡淡地洒在江面上;绵绵不尽的江水静静向东流去。
表现主人公孤独寂寞,思念远行爱人的惆怅心情。
5.解释词语:脉脉:这里形容阳光微弱二、《渔家傲》1、解释词语塞下:指西北边疆边声:指各种带有边境特色的声响千嶂:崇山峻岭2、D3、异孤寂荒凉4、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雄浑沉郁,苍凉悲壮。
5、C三、《江城子•密州出猎》1、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2、英勇杀敌,保卫边境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感情。
3、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
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4、看孙郎,亲射虎5、欲为国尽力而不得的激愤6、挽弓劲射的英雄自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7、狂豪放举止神态胸怀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词人以魏尚自比,希望得到朝廷信任而为国杀敌9、A (这一句写的是作者酒酣之后胸宽胆壮,表达其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而是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的心情。
没有承上启下的功能。
)10、解释词语聊:姑且,暂且四、武陵春李清照1、本词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用语含蓄,暗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答:“风住尘香花已尽”句暗含着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伤感和对自身年华已逝、流荡无依的感慨。
2、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答:“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表现凄苦忧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形象可感地写出了“愁’之重、之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