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法平颤汤治好特发性震颤案例
中医治疗特发性颤抖 有效的中药治疗

中医治疗特发性颤抖有效的中药治疗
中医治疗特发性颤抖:有效的中药治疗
特发性颤抖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中医药在治疗特发性颤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中药治疗方法:
方剂治疗
1. 四逆散治疗:四逆散是由附子、干姜、白术、甘草等药物组成的方剂,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
它可以缓解颤抖症状,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
2. 核桃大蜜汤(核桃大蜜加鸡蛋和白蜜煮成的汤):核桃大蜜汤具有滋阴养血、润燥止汗的功效,可以缓解特发性颤抖引起的症状。
中药治疗
1. 郁麸散:郁麸散是一种由草果托片、复方槟榔、川乌、白芷
等药物组成的中药制剂,它可以调节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缓解颤
抖症状。
2. 玉屏风散:玉屏风散以当归、枸杞子、山药、白芍等药物为
主要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滋阴养血的作用。
它可以改善特发性颤
抖引起的血液循环问题,并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
中医治疗特发性颤抖的方法还有很多,选择适合患者病情的治
疗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在接受中医治疗之前,患者应当咨询专业中
医医师,并根据个体情况进行治疗方案的选择。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参考,具体的治疗方案应咨询专业医师,切勿自行使用中药治疗或替代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原发性震颤 有效的中药治疗

中医治疗原发性震颤有效的中药治疗中医治疗原发性震颤有效的中药治疗概述原发性震颤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通常表现为四肢、头部或颈部的震颤。
中医药在治疗原发性震颤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下面将介绍有效的中药治疗方法。
1. 参参附汤参参附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由人参、附子等药材组成。
该方剂有温肾止颤的作用,可以改善震颤症状。
使用参参附汤治疗原发性震颤,通常需要由专业中医师指导合理用药。
2. 醋马鞭草醋马鞭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祛风定惊的功效。
研究表明,醋马鞭草对原发性震颤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可以将醋马鞭草煎煮后,口服或外用。
3. 龙骨牡蛎汤龙骨牡蛎汤是一种中药方剂,由龙骨、牡蛎等药材组成。
该方剂有安神定惊的作用,可以减轻震颤症状。
使用龙骨牡蛎汤治疗原发性震颤,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4. 饮食调理除了中药治疗外,饮食调理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建议患者避免过食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保持饮食健康平衡。
中医治疗原发性震颤的有效性因人而异,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遵循专业医师的指导进行治疗。
此外,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请在使用中药治疗前咨询专业中医师,以确保合理使用药物,并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参考资料:1. 张志勇. 中药治疗原发性震颤的临床研究进展[J]. 新中医, 2020(02):61-62.2. 杨俊斌.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摇颤研究进展[J]. 中国药物评价与临床, 2021, 32(14):1445-1447.3. 张晓鸣, 等. 中药治疗原发性震颤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 2019, 14(13):108-109.。
老中医治疗颤证医案大全

⽼中医治疗颤证医案⼤全医案⼀张某,男,11岁。
1980年3⽉2⽇初诊。
患者于去年秋天,头项⽆故摇动,逐渐加重⾄⼤摇不休,除⼊睡时摇动暂⽌外,醒后即⼜发作。
经多处医院治疗,收效甚微,后转我院诊治。
检查:患⼉精神尚好,脉弦稍数,⾆红⽆苔。
证属:肝风内动,浮阳上越所致。
治疗:镇肝潜阳,熄风柔痉。
⽅药:⽣牡蛎24克,⽩芍15克,鳖甲9克,僵蚕6克,地龙6克,全蝎3克,豨莶草30克,钩藤9克,⽜膝9克,羚⽺⾓粉1.5克(代)(另包冲服)。
3⽉5⽇复诊:服上药2剂后,头摇已⽌,唯⾷欲较差。
上⽅减鳖甲、羚⽺⾓粉(代),加鸡内⾦、⽩扁⾖、⼭楂,⼜服2剂愈。
【按】《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盖肝为⽊脏,肝⽊失和⽽风⾃肝起,风动则⽊摇,故头摇不⽌。
⽤牡蛎、鳖甲益阴潜阳;豨莶草、钩藤、羚⽺⾓(代)平肝清热;僵蚕、地龙、全蝎熄风镇痉通络;再加⽩芍柔肝缓急;⽜膝引药下⾏。
全⽅共奏柔肝熄风,镇痉除风之功⽽头摇症愈。
(原载《中原医刊》1983年第4期)引⾃《张鹳⼀医案医话集》医案⼆陈某,⼥,64岁,农民。
1978年10⽉8⽇初诊。
患消渴病已3年余,每⽇饮⽔达四五暖瓶(五磅瓶),⼩便⼀昼夜15次左右,量多。
尿糖、⾎糖试验均为阴性。
⾃去夏以来,⼝唇颤动,不能⾃制,⽆⽚刻休⽌时,且影响进⾷。
其⼦侄辈皆医⽣,累治⽆效。
遂来就诊:患者⼝燥咽⼲,思饮不已,胸部痞塞,⾷欲⽇减,头晕⾝倦,⼼烦盗汗,望其⾆鲜红⽆苔,诊其脉弦强⽽数,但重按⽆根。
证属阴虚⽕浮,肝风扰脾。
治宜补阴纳阳,濡肝益脾。
处⽅:熟地黄45克,枸杞⼦30克,⽩术30克,⼭药30克,党参15克,⾁桂9克,附⼦9克,⼲姜6克,⽜膝15克,补⾻脂15克,益智15克,莱菔⼦15克,鸡内⾦9克,天⿇9克。
3剂,⽔煎服。
10⽉12⽇复诊:渴饮⼤减,每昼夜只需⼀⽔瓶,但嘴唇仍颤动不已。
上⽅加豨莶草20克,钩藤20克,⽩芍15克,⿊芝⿇15克,以清镇肝阳,熄风⽌颤。
连服7剂,痊愈。
⾄今未再复发。
治疗手抖最好的办法——古法平颤汤

手抖,医学上称为震颤。
它仅是一个症状,是指身体的一部分或全部表现为不随意的有节律性的颤动,临床上的病因有帕金森综合征,肝豆状核变性,特发性震颤,肝性脑病,小脑、脑干病变,脑动脉硬化,脑缺血,药物中毒,痴呆等。
治疗手抖最好的办法——古法平颤汤。
1.深呼吸如果是精神紧张引起的手抖,那就要试着控制情绪,控制情绪常用的方法就是深呼吸,放松心情,做一呼一吸的深度呼吸,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紧张的情绪,缓解手抖的症状。
2.手部锻炼大多数老年人出现手抖可以通过手部锻炼来缓解,例如:打羽毛球、打保龄球、打太极等诸多运动都可以有效缓解手抖的现象。
3.补充维生素有些人手抖是由于长期喝酒导致体内缺乏矿物质镁和钙,长期的饮酒使得体内矿物质和维生素均被酒精破坏殆尽,所以会发生手抖状况。
怎么缓解:想要缓解这种状况首先得开始戒酒,其次是补充足量的镁钙VB VC,因为VB族中的烟酸能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泛酸可制造抗体,VB6能缓解手足的麻痹,VB12可增进平衡感。
4.心理治疗有些长期从事伏案书写工作的老年脑力劳动者也会出现书写性震颤。
主要症状表现为握笔写字困难,严重者则不能持笔书写。
书写性震颤的病因是大脑皮层功能失调所致。
怎么缓解:书写性震颤的治疗方法应以心理疗法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5.中医古法平颤汤治疗古法平颤汤医生治疗手抖特发性震颤患者主要是通过阴阳经络贯通全身,内联五脏六腑,外通四肢百骸。
人体的每一经脉都和体内一定的脏腑直接联系,沟通内外上下,遍布全身,联络脏腑肢节,运行气血,疏经通络,破瘀溶栓,降低血粘脂,填精补髓,醒脑开窍、镇颤止瘫、改善脑组织血液循环,增加脑部血氧供应等作用,通过此法可以有效治疗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的中医治疗,推荐百草熄风饮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是一种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上肢远端的姿势性或动作性震颤为特点,可伴有头部、口面部或声音震颤,多数特发性震颤患者有家族史。
年龄是本病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明显增高。
现代医学多采用普萘洛尔治疗,但其副作用大、作用强度较小,部分患者因其疗效不佳或不能耐受其副作用而限制了使用。
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是当今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特发性震特发性震颤的方法应用于临床中并取得良好疗效。
在门诊治疗的特发性震颤患者中很多都说百草熄风饮不错,兹将其介绍如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病因病机特发性震颤属于中医“颤证”范畴,认为本病的发生是动静平衡失调,导致不能维系动与静的互相协调、互相约束的平衡关系,故发为肢体震摇不止;其疾病的发生及演变过程主要累及肝、肾、脑及筋脉。
其病因病机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1风气内动是本病之标。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本病以肢体摇动为主要症状,属风象,与肝、肾有关,病因是内风,病位在肝肾。
1.2特发性震颤本质为虚。
明代孙一奎在《内经》基础上发展肝风致颤理论,其《赤水玄珠》云“木火上盛,肾阴不充。
下虚上实,实为痰火,虚则肾虚”,明确指出肝肾亏虚是本病的病机,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
本病病程较长,多见于中老年人,呈进行性加重,以肢体震颤为主要表现。
《内经》有云:“年四十,阴气自半”无不与人的精血衰竭,肝肾不足,阴阳失衡有关。
若素体先天禀赋不足,或劳欲伤及肾,肝与肾关系尤为密切,肾精亏耗更甚,不能滋养肝木,筋脉失濡,木燥生风,故见四肢震颤。
肝肾同源,肾虚水不涵木,肝肾阴虚,筋脉失养,虚风内动,震颤乃成。
若水不涵木,肝肾交亏,肾虚髓减,脑髓不充,下虚则高摇。
若中焦脾胃受损,痰湿内生,土不载木,亦致风木内动。
1.3虚实夹杂为本病主要病理状态。
本病主要是脏气虚衰,肝肾阴虚为本。
王常在医师采用“疏风平颤汤”先天性眼球震颤病例一则

王常在医师采用“疏风平颤汤”先天性眼球震颤病例一则先天性眼球震颤是以眼部表现为主的疾病,虽然不属于常见或多发病,但在临床上并非罕见,多见于婴幼儿,发病时间一般都在半岁以内。
该病的特点为:发病早或发病时间不能确定,眼球不自主的持续跳动或摆动,极少患者有晃视感,大多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害,有的视力减低比较严重,而且不能矫正,较多患者有侧视现象和代偿头位表现,有的头部摇晃,还有的表现为频繁眨眼等代偿现象。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但临床效果并不满意,治疗恢复时间长,手术后遗症多发。
中医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案,而且临证应用屡获良效。
现就中医“疏风平颤汤”治疗先天性眼球震颤一则,示例如下:病例详介患者许某,11岁,先天性水平型眼球震颤。
2018年7月21日初诊,表症:脸色暗黄,头发光泽度度不是很好,体质偏瘦弱,舌淡,脉虚细带弦。
证属:先天禀赋不足第一个疗程用药:天花粉,天麻,蜈蚣,全蝎,钩藤,乌梢蛇,穿山甲,西红花等药材,主要是理顺患者肝经,肾经,肺经,这三大主经络,养肾阴,升肾阳,通肝经,理肺经。
二诊,药后患者自述良好,症状些许好转,震颤减轻,可加枸杞子,决明子,菊花,有视力恢复的可以添加羚羊角粉,三七粉等药物,这样可以整体的恢复患者的病情,从身体的各方面改观进行整体的治疗。
三诊,患者自述震颤明显减轻,视力回升,取药:西红花,虫草,醋山甲,鹿角胶,生晒参等药物进行最后的治疗,疗程后根据患者恢复后身体的情况,以及疾病停止后的变化,适当的调整药方进行最后的巩固治疗。
停药半年后回访并未出现有复发迹象。
研讨眼睛属于身体最敏感也是最重要的感知器官之一,中枢神经病变,唐氏综合症,脑部损伤,白化病和耳石症都可导致眼球震颤,眼球震颤可导致患者视力严重下降,出现斜视,侧视,弱视,散光等情况,给患者生活和学习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常常会留下后遗症,严重会失明,目前常用的治疗是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也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手术,手术前要详细沟通,确明是否为可行治法!眼球出现在这样的情况中医学称之为“辘轳转关”,病证病位在于肝肾,多与禀赋不足,后天失调,或肝肾亏损,目窍失养,约束失调而成。
平颤汤治疗老年颤震疗效观察

上 1 例; 1 突然发病 3 , 例 8例为中风后遗症 ; 慢性起病渐进
加重 2例。全部病例均因情绪刺激而发病或有长期精神抑
郁病史。 全部病例均无家族遗传史 。 既往患两种以上老年病 1 例 。 次是动脉硬化 。高血压 。痴呆 。中风 。糖尿病等 ; 1 依
中国中医药 咨讯
J n'a f hi rdt n l hieeMe cn nomain o l l naTa io a n s diieI fr t n oC i C o
21年 6 00 月上 第 2 第 l 期 卷 1
Jn ue 2 1 00 Vl. 02 I N0I .J
气血 两亏 , 心虚神弱 ; 标实为风, , , 。且邪 恋 日久 , 痰 火 瘀。 瘀血 , , , 痰 热 内风互相 裹结 。相互作用而成死血或干血 。 顽痰阻滞脑窍经脉 。 神机失用 。 则头摇 。 肢体或颤或痉。而
森氏综合症 , 随着人 口社会老龄化 , 老年颤震的发病率 日趋
增高 。笔者在多年 的临床实践 中, 自拟治疗该病 , 取得 了一
平颤汤治疗老年颤震疗效观察
马福 慧
( 阳市人 民医院中医科 , 安 安阳,5 00 450 )
【 关键词 】 老年颤震 ; 疗效评定标准 ; 平颤汤; 中医药治疗
老年颤震 是以震颤 或头摇 , 四肢拘痉 , 背僵 直 , 项 活动
减少为主要症状 的病症。它相当与西医学的 金森病及 金
火上冲 。则 头摇身颤 。气血 亏虚。血不养筋 而发是症 。 况且 。肝 肾阴虚则生热 。动风 。气虚则血瘀 。生痰。此外 。 情志内郁 。 五志化火 。 诱发 因虚而生之风 。 火。痰。瘀诸邪 影响 阴血对筋脉的濡养发为本 病。因而本虚为肝 肾阴虚 ,
特发性震颤中医辨证治疗举隅

特发性震颤中医辨证治疗举隅任丽; 陈恒文【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9(017)021【总页数】2页(P3448-3449)【关键词】特发性震颤; 清肝熄风; 滋阴熄风; 祛痰通络; 益气养血【作者】任丽; 陈恒文【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1; R255.2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是以姿势性震颤和运动性震颤为主的运动障碍性疾病[1],可发于身体任何部位,包括头面部、上肢、下肢、咽喉和舌,累及上肢的症状占95%[2]。
近年来,较多研究认为,ET与基因遗传、环境毒物、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水平减少、离子通道以及 N-甲基-D-天冬氨酸(NMDA)水平异常引起的谷氨酸浓度增加有关,但其确切病因仍不清楚。
西医多选用肾上腺β-受体阻滞剂和抗癫痫药治疗,疗效不明显,且有一定副作用,使病人不耐受。
中医药治疗此病具有一定优势。
在临床中发现,特发性震颤标实期多见痰热生风和肝阳化风,本虚期多见阴虚风动、气血亏虚,分别应用镇肝熄风汤、羚角钩藤汤、大定风珠汤、八珍汤合升降散加味,治疗该疾病取得一定疗效。
现举医案两则以飨读者。
病例[1] 病人,女,43岁,2014年2月22 日初诊。
主诉:头部不自主抖动半月余。
现病史:于多家西医院就诊,行颅脑磁共振成像、脑电图等检查均无异常,诊断为特发性震颤,并予阿替洛尔12.5 mg,每日2次口服,但病人未服用。
于是求助于中医治疗来诊。
当时病人头部不自主颤动,幅度较大,手部无颤动,面容憔悴,性情急躁,面红,头晕头胀,无头痛、恶心呕吐,纳食可,眠差,梦多,大便干,3~4 d一行,小便正常。
舌暗红苔薄黄,脉弦细。
月经正常,无烟酒等不良嗜好,血压125/80 mmHg(1 mmHg=0.133kPa)。
西医诊断:特发性震颤。
中医诊断:颤证,肝肾阴虚,阳亢化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先生男 27岁手抖震颤1年左右患者自述:19年5月份首次出现手颤不能自主现象,后来
逐渐加重,在某医院被诊为特发性震颤,因为了解过西药治疗不治本,故欲求中药治疗,经
朋友介绍来到我们这里,现病人手抖震颤比较明显,自述尤其是在敬酒时抖得厉害,生气时
加重,伴头晕耳鸣,心慌失眠,舌红有瘀斑,苔黄腻,脉弦细数。
诊断:颤症
方药:古法平颤汤疗法加减何首乌,龟板,白芍,生地,钩藤,石决明,白僵蚕,地龙,
蜈蚣,全蝎,(吞)石菖蒲,葛根,龙牡等。
药进一月,症状大减,上方加减继调服2月,症状完全消失,巩固一个月后余症皆消。
病人因肝肾阴亏,肾精不足则脑髓空虚,神机失灵,肝血不足则筋脉失养,精与血又可相互
影响,阴虚而肝阳化风,故可见手抖震颤,不能自主,久病多痰瘀,风与痰相合,使风痰内动,挟瘀血阻于脑络,亦可使神机失灵,故病情顽固复杂,脉证也符合肝肾阴虚,痰瘀阻络,风阳内动,取何首乌,龟板大补肾精以添脑髓,白芍,生地,何首乌补肝阴血以濡养筋脉,
钩藤,石决明,龙牡平肝熄风,白僵蚕,地龙,全蝎,蜈蚣,化痰瘀,通脉络,熄内风,止
震颤,虫药力大效宏,故必用之,石菖蒲醒脑开窍,化浊益智,葛根升清阳之气入脑,以净
化脑髓。
全方攻补兼施,用药多选虫类,故而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