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
小学三年级健康教育教案(全册)

小学三年级健康教育教案(全册)目标本文档旨在为小学三年级的健康教育课程提供教案,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意识和惯。
教学内容第一课:身体清洁与卫生- 研究正确洗手的方法- 讲解身体清洁对健康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惯第二课:健康饮食- 研究各种食物对身体的影响- 引导学生选择健康的饮食- 探讨饮食均衡的重要性第三课:适度运动- 讲解适度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好处- 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参与运动的惯- 介绍一些简单的室内和室外运动方式第四课:心理健康- 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 研究自我情绪管理的方法- 提供一些简单的放松和减压技巧第五课:安全与急救知识- 讲解个人和环境安全的重要性- 研究常见急救知识与技能- 提供一些常见意外事故的预防方法教学方法- 倡导以讲解、示范和互动为主的教学方式- 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图片展示等辅助教学手段- 鼓励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 定期进行复和测验,以巩固学生的研究成果教学评估-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设立简单的测试题目,检验学生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定期与学生或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教学资源- 准备相关PPT和教学图片- 使用主题相关的绘本、故事书和视频资源- 提供一些互动游戏和教具,增加研究的趣味性教学安排- 每周一节健康教育课,每节课45分钟- 按照教案依次进行教学,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课程进度- 安排课后作业,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教学反馈与调整- 定期与学生进行教学反馈交流,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方式的理解与喜好-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课堂表现,进行教学调整和优化教学效果评估- 在学期结束时进行综合测评,以评估学生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 结合学生的研究情况,总结改进教学方案的经验和方法以上为小学三年级健康教育教案,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习惯和意识。
三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

第一课《养成良好的习惯》活动课题:《好习惯伴我成长》一一心理健康课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做文明好学生。
2、通过现实当中一些事例让学生认识到从小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3、深入挖掘剖析目前学生当中存在的不文明、不和谐的言行,并能自觉改正活动准备:课件、师生搜集有关习惯方面的资料。
再现给同学们看看吗?3、表演过后,及时习惯、坏习惯?在小组内畅所欲言,大心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同事学生可以互相监督,教育学生发现自己家提醒同学有什么坏帮助改正。
有哪些坏习惯,在小习惯,帮助他怎样改组内说一说你怎样改正。
正,自由说。
七、习惯质大屏幕出示问题1、疑提问:每次都要人提两次质疑让学生醒才做的是不是好明白好习惯的养习惯呢?学生根据问题在小组成不是一朝一夕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内展开讨论,然后回的事情,要能够归纳板书:自我约束报,并说出原因,能简自我约束,持之2、提问:今天我做练归纳成条的最好。
以恒去做,才能到睡前看半个小时真正把习惯带在书了,是不是就有好习惯了呢?教师板书:贵在坚持身上。
八、成长树教师课前准备一棵有了决心还不树板,上面画上叶子听音乐,学生把好习惯够,学生还要能的线条,让学生每人写在叶子上,然后在大看到自己的决准备几个剪好的绿树上板贴树叶。
完成快心,成长树以后叶子,上课时把自己的同学看屏幕的有关就挂在教室里,应该养成的好习惯好习惯的名人名言。
每天提醒学生写在上面,同时播放“好习惯,益终音乐。
生”做到课堂外九、教师总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师生共同齐读“好习的延伸,而不是结播卜一个仃为,你惯,早养成,益终生”要上完一节课而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卜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然后结束课程。
已。
板书设计:第二课《迷恋电子游戏害处多》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迷恋电子游戏的害处,从而能够正确对好习惯伴我成长自我约束贵在坚持待电子游戏和上网,能有节制地玩电子游戏,健康地上网,坚决不到网吧和游戏机房去玩。
小学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我们的朋友圈》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我们的朋友圈》教案教案名称:《我们的朋友圈》年级:小学三年级学科:心理健康教育课时:1课时教材:《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朋友圈的概念,认识到朋友圈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树立良好的交友观念。
4. 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内容:1. 朋友圈的概念与重要性2. 与人交流、分享的方法与技巧3. 尊重他人的原则与表现4. 良好交友观念的树立5. 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有自己的朋友圈吗?请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朋友圈。
2. 学生分享朋友圈的经历,教师总结朋友圈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与人交流、分享的方法与技巧。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尊重他人的原则与表现。
3. 教师举例说明良好交友观念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念。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改进建议。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互动环节(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人际沟通场景。
2. 学生分组表演,教师点评并指导改进。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与人交往的技巧和原则。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如何建立良好朋友圈的短文。
2. 家长参与评价,教师批改并进行反馈。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3. 家长评价4. 学生人际关系改善情况。
小学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一些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
3. 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自信心。
4. 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学会应对挫折和压力。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心理健康a. 定义: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上的稳定和良好状态,包括情感、思维、行为等方面。
b. 意义:心理健康对个体的身心发展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c. 标志:积极乐观、自信、适应能力强等。
2. 心理调节方法a. 呼吸法:通过调整呼吸节奏来缓解紧张情绪,如深呼吸、腹式呼吸等。
b. 放松法:通过放松身体肌肉来缓解压力,如温水浴、按摩等。
c. 运动法:通过体育锻炼来释放负面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如跑步、太极拳等。
d. 沟通法:与他人交流,倾诉内心的烦恼,寻求支持和理解。
e. 兴趣爱好:培养一项自己喜欢的爱好,通过投入其中来排解压力。
3. 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a. 正向思考: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学会看到事物的积极面。
b. 目标设定:制定合理的目标,并采取实际行动去实现。
c. 成功经验:回顾自己的成功经验,增强自信心。
d. 感恩心态:学会感恩,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
4. 情绪管理能力a. 认识情绪:了解不同情绪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b. 情绪表达: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积压。
c. 情绪调节:学会通过积极的方式来调节情绪,如听音乐、看书等。
d. 应对挫折: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要保持乐观、坚持不懈。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入心理健康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5分钟)详细介绍心理健康的定义、意义和标志,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心理调节方法的学习(20分钟)分别介绍呼吸法、放松法、运动法、沟通法和兴趣爱好的作用和具体操作方法,并进行示范和练习。
4. 积极乐观心态的培养(2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积极乐观心态的重要性,并进行相关的训练和练习。
三年级下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三年级下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情绪的种类及其产生的原因。
2. 教会学生基本的情绪调节方法,如深呼吸、倾诉等。
3. 增强学生的自我认识,帮助他们理解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感受和行为。
4.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5. 强化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讲述一个与情绪相关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今天的主题——情绪管理。
2. 新课展开(15分钟)- 分享情绪分类图表,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情绪类型,如快乐、悲伤、愤怒、恐惧等,并讨论每种情绪的特点。
-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模拟不同情绪的表现,增进对情绪表达的认识。
3. 情绪调节技巧介绍(10分钟)- 教师向学生展示几种简单的情绪调节技巧,包括深呼吸、倒数放松法、倾诉等,并引导学生实践。
4. 分组活动(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一种情绪,并设计一张海报来表达这种情绪的处理方法。
- 各组轮流展示海报,并向全班解释他们的设计理念。
5. 同理心培养(15分钟)- 教师出示几个情景故事,要求学生站在故事中人物的角度去思考他们可能的感受。
-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分享他们的理解和感受。
6. 总结反馈(5分钟)- 教师总结今天学到的情绪知识和调节技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 学生填写课后反思表,记录今天的学习体会和未来应用的计划。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互动式教学法,结合故事讲述、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情绪的变化和调节过程。
四、评价方式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小组讨论中的互动情况以及课后反思表的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五、教具准备情绪分类图表、角色扮演道具、情绪调节技巧卡片、情景故事卡片、海报材料等。
六、注意事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学生开放表达,同时保持课堂秩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小学三年级下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通用6篇)

小学三年级下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小学三年级下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通用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下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范文(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三年级下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课题:学习和休息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学习和休息之间的关系。
2、学生明确应当怎样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的时间。
3、养成一个好的生活学习作息制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每一天在学校里有规律地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活动,并且这些活动都有必须的时间限制。
无论在学校或在家里,学习和休息都交替进行的,那么怎样才能安排好两者呢二、学习新课1、明确一个小学生每一天的睡眠时间学习时间和活动时间。
提问:为什么要对学习和休息的时间进行那么严格的时间限制呢2、读课文3—5小节,思考讨论。
3、让我们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总在进行紧张的学习,是不是会有好的学习效果呢4、谁来说一说你在生活中了解的有关同学的学习时间安排。
5、为了合理地安排学习和休息,我们应当注意哪些方面6、讨论并小结: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3)列出学习计划表;4)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5)参加各种体育、文娱活动7、补充知识:小学生一日学习时间的标准。
三、小结在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在这方面做得最好。
小学三年级下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教学目标:1、让学生敢于提问,消除“怕提问”的心理障碍。
2、让学生知道问题的表达简洁、清晰,语气温和,态度谦虚。
教学方式:专题教育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勇于提问教学手段:图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大家爱不爱提问题呐?二、图片展示,观察岛出示图片:阅读分享《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
说说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回报答案。
三、活动体验,活动营。
1、敢于提问讨论:如果你是有疑问的小男孩,会怎么做?为什么?2、提问促成长相邻的同学为一组,互相分享各自在学习中因为敢于提问而取得重要收获的经历。
小学三年级下册营养健康教育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营养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饮食惯;2. 认识不同营养物质对身体的作用;3. 掌握正确的饮食构成和均衡饮食的概念;4. 培养对健康饮食的自主选择和合理搭配能力;5. 培养爱护食物、节约粮食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介绍健康饮食对身体的影响;- 分析不良饮食惯的危害。
2. 营养物质与身体的作用- 引导学生认识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分析各种营养物质在身体中的作用,如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蛋白质修复组织等。
3. 饮食构成和均衡饮食- 介绍饮食构成的概念,包括主食、蔬菜、水果、蛋白质食物和奶类食品等;- 分析均衡饮食的重要性,推荐三餐合理搭配。
4. 自主选择和合理搭配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合适的食物;- 研究进行食物搭配,如主食和蔬菜的搭配。
5. 爱护食物、节约粮食的意识- 培养学生对食物的珍惜与爱护意识;- 引导学生养成节约粮食的好惯。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展示不同食物的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对营养饮食的兴趣。
2. 探究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通过问题的提出和解答,加深对营养物质和饮食构成的理解。
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营养饮食的实际操作,如进行食物搭配练或合理饮食的确认。
4. 案例法:通过真实案例或故事,向学生展示不良饮食惯的危害,引发思考并形成正确的饮食观念。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表达能力和问题解答能力等。
2. 实践操作评价:评估学生进行食物搭配和合理饮食的能力。
3.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课堂表现、实践操作以及课后作业等,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饮食构成图表;2. 食物图片或实物;3. 饮食案例;4. 互动游戏等。
六、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健康饮食的重要性;2. 第二课时:营养物质与身体的作用;3. 第三课时:饮食构成和均衡饮食;4. 第四课时:自主选择和合理搭配能力;5. 第五课时:爱护食物、节约粮食的意识。
三年级下册健康教育教案20篇

第一课我们的胃教学目的:使学生对人体胃的形态、构造及功能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教学教时:一教时教学重点:1、知道胃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胃的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胃的位置、形态及基本构造。
教学教具:挂图。
教学内容及过程:1、教师讲解:人体的消化系统是人体消化食物、吸收各种营养物质的场所,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必须在消化系统经过消化、吸收后才能被人体利用。
2、知道胃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挂图)学生观察,讨论3、胃的位置、形态及基本构造。
(出示挂图)(教师讲解:胃部位于人体的左上腹部,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呈囊状。
)4、胃的主要功能。
(教师讲解: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食物。
并且利用胃的蠕动进行磨碎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进行消化。
)5哪些因素能引起胃病?(学生交流讨论)6怎样保养胃?(学生交流讨论)教学总结:我们知道了胃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胃的主要功能。
我们要好好保护胃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第二课我们的肾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人体肾脏的形态、构造及功能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教学教时:一教时教学重点:知道肾就是泌尿系统产生尿的主要场所,是泌尿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教学难点:了解肾脏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教学教具:挂图。
教学内容及过程:1、复习谈话引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人体的胃,知道了它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人体的肾脏。
2、学习什么肾脏是泌尿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出示挂图,了解什么肾脏结构。
3、使学生对人体肾脏的形态、构造及功能4、肾脏的功能5、肾脏的生理意义:看挂图,教师讲解,学生讨论。
6、那么,身体健康与肾脏有什么关系呢?(小组讨论并交流,)7、那么,如何预防肾盂肾炎呢?(学生交流)教师总结:让学生知道了肾脏是人体泌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课什么是血压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血压的形成原因以及血压对人体健康的意义。
教学教时:一教时教学重点:知道血压与身体健康的关系,并能根据学到的知识,在生活中采取一定的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教案全册教案三年级下册小学三年级健康教育教学计划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新形势下如何针对少年儿童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体育、卫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强壮的体格、较强的活动能力、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勇敢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使他们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是小学阶段的体育和健康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新任务。
因而本着科学、全面、可比、可行性原则,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健康教育是学校系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全民族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卫生科学知识水平,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儿童少年某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尽可能避免意外伤亡事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育,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二、健康教育的任务1. 提高学生卫生知识水平;2. 降低常见病的发病率;3. 提高生长发育水平;4. 促进儿童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心理卫生问题;5. 改善学生对待个人公共卫生的态度;6.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三、健康教育的目的1.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也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2.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使受教育者具有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
3.三年级学生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1)培养学生在饮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卫生习惯。
(2)懂得均衡的营养,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和帮助。
(3)初步了解感冒、眼结膜炎、肠道寄生虫病等的传播途径及防治方法。
4.了解课外活动、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作用,并且知道运动前、中、后的安全注意事项及保健常识。
四、健康教育的内容分析1.通过课堂内外的教育,向学生传授卫生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个人清洁习惯,使他们自幼养成讲卫生、爱清洁、维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2.培养学生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养成早睡早起、定时定量进食,既不偏食、挑食、也不过量进食。
懂得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自觉地保护环境,并懂得预防接种的好处,自觉接受预防接种。
3.常见慢性病的种类和预防。
五、教学措施1.指导学生培养爱清洁、讲卫生,不偏食、挑食、不过多吃零食的好习惯。
2.引导学生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钥匙,从自己身边的小事上,从日常生活中去发现不利健康的问题和隐患,了解常见慢性病的种类和预防,加以克服和解决。
3.启发学生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基础上,透过已知,发挥联想,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特别是探索微生物世界奥秘的热情。
2014.2三年级健康教育下册教案第一课食物的旅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识记食物在人体中的运转顺序,知道人体的消化系统由口腔.胃.小肠.大肠组成。
2.使学生了解掌握食物是怎样通过消化道被人体消化和逐步吸收其营养物质的。
其形状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人体各消化器官的功用。
帮助学生了解时间的可贵。
过程与方法:激趣法.讨论交流法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保护消化器官的健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思品)2.感受人体消化系统的运动功能的协调美。
(美育)教学重难点: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2.消化道各部分的生理功能。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师谈话,引入并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就象车站的旅客一样,按时进入人体这列“火车”,并不断发生变化,经过四个车站后,该下车的“旅客”都下车,没下车的被人体吸收了。
那么食物的旅行要经过哪几个车站呢?(板书:食物的旅行)(二).学习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勾出消化道的名称并回答上面的问题。
2.这些车站在人体的什么地方呢?我们来看看。
(出示课件,并随着学生的回答标出各消化道的名称)。
3.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食物在每个“车站”是怎么样变化的?(1).第一站,食物是怎样变化的?找出书上的句子来说一说。
A .食物变成什么样?B.这种变化是谁的作用?C.(录像: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吸收)我们就来看看牙齿是怎样使食物磨碎的?D.概括口腔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教师板书:切细磨碎)(2).食物中的淀粉在第一站下车后,食物又来到了?是直接到的吗?食道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功用呢?(板书:输送)A.胃是什么形状?食物到胃变成了什么样?主要是谁的作用?我们去看录像后再逐一回答。
(录像:食物在胃中的消化吸收)B.书上怎么说的?概括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板书:碾磨搅拌)(3).(同上学习)讨论食物在小肠.大肠中的变化及小肠.大肠的功用。
(4).食物在旅行中不断被消化.吸收,到最后,这群“旅客”已变得面目全非。
我们一齐回顾一下食物在人体中旅行的全过程吧!演示录相:完整的食物在人体中的旅行)。
(5).你能一边看板书,一边回忆,用自己的话说说:食物在人体中旅行。
经过了哪几个车站?是怎样变化的?(6).为什么食物在人体这辆“火车”中会改变模样呢?(三).学生完整叙述食物在人体中的旅行,感受消化道的功能美。
(四).检查学习情况:1.填空:(!).按照食物进入人体的顺序,人体的消化道是由组成。
(2).食物的营养成份主要是在里被吸收。
2.判断下面小朋友的作法对吗?为什么?(1).小明最喜欢用牙齿咬核桃壳。
(2).兰兰特别喜欢吃麻辣烫,一吃总要吃个够。
(3).军军玩了半天球,又累又脏,可他一停下来就用脏手拿馒头吃。
(五).结合实际情况学习消化器官的保护。
板书设计:食物的旅行消化道功用口腔切细磨碎食管输送胃碾磨搅拌小肠吸收养料大肠吸收水份第二课口腔卫生ABC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牙齿的结构。
2.了解引起牙周疾病的原因,以及预防方法。
3.明白发生龋齿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很好地保护牙齿。
过程与方法:激趣法.讨论交流法让学生知道牙齿的结构,了解引起牙周疾病的原因,以及预防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知道发生龋齿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很好地保护牙齿。
教学重点.难点:发生龋齿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认识牙齿的结构什么是虫牙(学名龋齿,也称虫蚀牙.蛀牙)?龋齿(虫牙)是细菌与口腔内碳水化合物和糖起作用,发酵产酸使牙齿表面脱钙.溶解.破坏而形成龋洞的结果。
食物的种类对龋齿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软而粘.在口腔中滞留时间长的甜食易引发龋病。
食用含纤维多的食物如蔬菜.瘦肉等对牙面有机械性摩擦和清洗作用,减少牙面菌斑的粘附,在某种程度上有阻抑龋齿发生的作用。
牙齿咬合面的点隙窝沟,两牙相接的邻接面,牙齿排列拥挤.错位.重叠,义齿卡环接触处,接触不良的套冠边缘处,最容易集聚菌斑,不易清洁,也是龋齿好发部位。
怎样预防龋齿?1.每天至少彻底刷牙两次,最好是在早晨和睡前各一次。
2.使用含氟牙膏刷牙,能有效预防龋齿的发生。
3.每天用牙线清洁牙缝,把牙刷不易刷到的邻面牙菌斑清除干净。
4.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奶糖.巧克力.甜点心和冰激凌等甜而粘的食物,少喝甜饮料,并尽量在正餐前后进食,吃完后一定要刷牙或漱口。
5.定期(半年左右)到医院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和维护。
什么是牙周疾病?牙周疾病是指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的一种慢性.破坏性疾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
在我国,成年人发病率高达70%以上,是丧失咀嚼器官功能的主要原因。
牙周疾病的自我察觉⑴近来刷牙时刷毛上有血迹,咬物时食物上有血迹,说明开始有牙龈炎。
⑵牙齿不松动,但牙龈红肿,一碰就出血,说明有牙龈炎。
⑶牙齿有不同程度的松动.咬物无力.牙根暴露,说明已发展到牙周炎。
这些症状若不能很好的治疗和控制,则会造成牙齿松动脱落,直接影响咀嚼.发音和美观。
怎样预防牙周病?1.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应用正确的刷牙方法进行有效地刷牙,提倡应用牙线去除牙间隙的菌斑。
2.定期作口腔保健检查。
最好每半年一次。
3.定期进行洁治,每半年至一年做一次口腔洁治(俗称洗牙),保持健康的牙龈和稳固的牙齿,有效预防牙周炎。
4.合理饮食,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
正确的刷牙方法要从小养成刷牙的习惯,一般在小孩两岁时就要教会他刷牙,而且最好每天刷两次,早晨一次,晚上临睡前一次。
正确的刷牙方法是要尽可能刷净食物残渣,软垢及牙菌斑(口腔内微生物的生态环境),同时不伤害牙颈部和牙龈。
刷牙时应将牙刷横放在口内,刷毛轻压牙龈,刷上牙时毛束向上,刷下牙时毛束向下,然后轻压牙龈,再转动牙刷使刷毛向牙冠方向刷,以后再转牙刷使刷毛向牙龈,如此反复。
可先刷后牙和前牙的外侧面,再刷后牙内侧面。
刷前牙内侧面时,牙刷则应立放在前牙的舌面,刷毛由牙龈向牙冠方向刷动。
最后应刷牙的咬合面。
如使用含氟化钠.洗必钛或氯化锶的牙膏,还可预防龋齿.牙周病或牙齿过敏。
第三课饮食卫生天天讲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 使学生懂得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与营养。
2.发育和预防“病从口入”有密切关系,从小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知道牙齿的结构。
过程与方法:激趣法.讨论交流法使学生懂得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与营养,发育和预防“病从口入”有密切关系,从小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懂得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与营养,发育和预防“病从口入”有密切关系,从小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了解良好饮食卫生习惯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了解良好饮食卫生习惯的意义。
2.让学生养成并坚持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各位同学已学了不少卫生知识,今天老师准备和你们一起学习如何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即时出示课题)。
二.学生表演小品(音乐)这位同学表演的精彩吗?大家回想一下,刚才那位同学为什么会肚子疼?拿出一只塑料小熊举例什么叫做暴饮暴食。
如果同学们也暴饮暴食,小小的胃一下子装得满满的,肠和胃负担过重,引起消化不良就意味着要吃药打针。
但也不是说完全不能吃,好象花花核桃水果等可以增加营养的摄入,就可以吃一点。
但买食品时要注意生产日期和有效期,过了期的食物就不要吃了,否则就象刚才那位同学那样。
三.看图(出示幻灯片)1.问:小朋友正在干什么?什么时候吃早餐,午餐,晚餐?师:这就是要求同学们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
2.问答题(小黑板)1)“早上时间太紧张,可以不吃早餐。
”对吗?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师:经过一夜的消化,早上起来肚子已空空的,如果不吃早餐,挨饿上学,上午课时多,活动多,体力消耗大,热量一下子供应不上,就会头晕眼花。
长期如此会引起贫血等疾病,所以早餐不但要吃,还要吃得好,要吃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好象牛奶加面包或者鸡蛋更好。
2)“一日三餐那一餐最主要?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
师:上午体内的热量消耗大,需要得到补充,而且还要为下午的学习活动做准备,所以午餐要吃饱。
而晚餐吃得太多,会影响睡眠。
所以不要吃得太饱。
但如果晚上有很多事情要做,要帮妈妈洗碗扫地,还要学习,那晚餐要吃得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