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期货投资分析报告
国产玉米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不仅在国内消费市场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显著的影响力。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国产玉米的市场分析,揭示其生产、消费、进出口等关键数据,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二、国产玉米生产概况1. 生产规模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9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为6.12亿亩,产量为2.58亿吨。
近年来,我国玉米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例约为22%,位居世界第二。
2. 产区分布我国玉米主产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黄淮海等地区。
其中,东北地区凭借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农业技术,成为我国玉米产量最高的地区。
3. 品种结构国产玉米品种繁多,主要包括甜玉米、糯玉米、饲料玉米、食用玉米等。
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优质饲料玉米和食用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三、国产玉米消费市场分析1. 消费总量我国玉米消费总量逐年上升,2019年消费量为2.57亿吨。
其中,饲料消费占比最高,约为60%;食用消费占比约为25%;工业消费占比约为15%。
2. 消费结构(1)饲料消费: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饲料玉米需求量不断增长。
其中,猪饲料对玉米的需求量最大,其次是家禽饲料。
(2)食用消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玉米食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玉米食品主要包括玉米粥、玉米饼、玉米面条等。
(3)工业消费:玉米深加工产业快速发展,玉米淀粉、玉米酒精、玉米油等产品的消费量逐年增加。
四、国产玉米进出口数据分析1. 出口情况近年来,我国玉米出口量逐年下降。
2019年,我国玉米出口量为254万吨,主要出口到东南亚、非洲、中东等地区。
2. 进口情况我国玉米进口量相对较小,主要进口国为美国、阿根廷、乌克兰等。
近年来,我国玉米进口量基本保持稳定。
五、国产玉米价格走势分析1. 价格波动国产玉米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生产成本、供求关系、政策调控等。
近年来,国产玉米价格波动较大,2019年价格较2018年有所上涨。
玉米市场分析报告【当前国内玉米市场特点及走势分析】.docx

玉米市场分析报告【当前国内玉米市场特点及走势分析】近期消息称,国家玉米收储政策已经出台,即今年将不在东北产区收购临储玉米,并且也不公布临储收购价格。
同时,将南方16省的饲料养殖企业到东北产区采购玉米并运回本地区的运费补贴减半,即从去年的70元/吨降至35元/吨。
分析认为,收储政策的变化意味着国家的调控手段将从原来的以收购、拍卖为主要方式的经济手段惆控为主的时期进入以市场行政监管为主要方式的凋控时期。
政策收储、拍卖主导的调控方式退出玉米市场,打破了近年来玉米市场发展对政策的较强依赖性,本年度国内玉米市场将会进入一个市场自主供求时期,市场自身供求因素对玉米价格的影响将会强化,后期玉米市场价格波动或会增加,在行政监管力度预期增强的情况下,玉米市场的机会与风险同时增加。
一、今年玉米生产情况目前全国玉米已基本收获完毕,从各方面反馈的信息来看,今年玉米产量将较去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由于去年受自然灾害影响较重,使的去年的玉米产量减产幅度较大。
虽然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玉米产量为16390万吨,较2008年减少200万吨,但许多机构对此数据并不认可。
中华粮网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玉米产量较上年度有较大幅度的减产,总产量约为15500万吨。
而对今年产量的预测,各方数据虽然也有差异,但差异幅度明显小于对去年产量的预测水平。
中华粮网认为,受玉米价格高位运行的影响,农户种植玉米的积极性提高,2010年全国玉米播种面积约4.71亿亩,较去年有一定幅度的增加,预计全国玉米总产量约为16500万吨,较去年增加950万吨。
分区域来看,东北产区由于去年减产幅度较大,今年玉米产量较去年增加幅度较大,特别是黑龙江和吉林省,虽然前期部分地区经受了洪水的侵袭,但由于生长期间水热条件总体不错,产量增幅较大。
辽宁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受灾情况较为严重,产量增幅低于预期,但仍然较去年产量有一定幅度的增加。
华北黄淮产区今年玉米播种面积总体保持了相对稳定,总产量水平较去年或略有增加。
玉米期货分析报告

玉米期货分析报告一、概述1、玉米期货产品的综述玉米是全球最大的谷类作物,居三大粮食品种(玉米、小麦、大米)之首,是种植范围最广的谷类作物。
目前,全世界每年种植玉米1.3亿多公顷,总产量6亿多吨,约占全球粮食总产量的35%。
其中美国的产量占40%以上,中国的产量占近20%%,特别是美国的玉米产量成为影响国际供给最为重要的因素。
全球对玉米的需求主要包括食用、饲料和工业加工,其中世界上大约65,70%的玉米都用作饲料,发达国家高达80%,是畜牧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其中中国饲料年产量1.5亿吨,位居世界第二位,约占全球产量的20%。
另外中国玉米的需求按需求量大小主要包括饲料、工业加工,其中饲料需求约占70%以上;而前国内饲料产品中产量最大是猪饲料和鸡饲料,这两种饲料成本结构中玉米约占60%以上,因此玉米价格和饲料产品价格之间有很强的波动关联性。
2004年9月22日玉米期货品种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这是自1998年中国期货市场清理整顿以来,玉米期货的重新推出。
2、玉米期货的主要内容玉米产品在期货市场上的能够影响其价格的基本面主要包括经济、政策、供求三个方面因素。
而由于国内农业政策与生产的稳定与连续性,经济和政策两大因素的变动对玉米期货价格的影响是提供了重要保证,再加上大连玉米期货与现货市场玉米价格相关系数以大于0.9,两者之间相关性非常高,这样中国玉米的供应量和市场需求波动却是玉米期货产品价格走势变化的主要依据。
二、几个主要因素影响玉米期货产品价格趋势1、经济方面的因素经济是所有期货产品交易的基础,经济增长,会引起产品价格上涨;经济下滑,会下跌;经济出现拐点,产品价格会出现拐点。
目前玉米期货产品处于的宏观经济市场情况如下:宏观经济形势下,商品上涨压力犹存。
全球及中国经济已开始好转,在经过整体商品在预期经济好转以及各国的宽松货币政策下,明年全球商品市场可能会走出了一轮较为可观的上涨行情。
另外,中国对玉米等大宗农产品的收储政策也给玉米这类期货商品带来较为有利的支撑。
2023年7月我国玉米价格行情走势分析报告模板

04
玉米价格与农业经济
Corn Price and Agricultural Economy
玉米价格与农业经济
玉米 价格
补贴
种植 收储制度
农业经济
玉米价格行情走势
1.玉米价格行情分析
2022年7月,我国玉米价格行情走势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
2.2022年7月我国玉米价格大幅波动
在2022年7月,我国玉米价格行情呈现出了较大的波动。首先,从月初开始,玉米价格呈小幅上涨 趋势,这可能是由于前期库存偏低和季节性需求增加的影响。但是,在中旬期间,价格出现了一波 较大幅度的下滑,可能是由于前期供应过剩和市场调整的影响。最后,在月底,价格逐渐回升,可 能是因为需求有所增加和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总体来说,玉米价格的波动幅度较大,需要根据市 场情况和供需关系来进行分析。
政策影响玉米价格
政策因素也是影响玉米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政府的农业政策、货币政策、进出口政策等都会对玉米价格产生影响。例如, 政府可能会通过调整农业政策来控制玉米产量,从而影响玉米价格。 综上所述,气候因素和供需关系是影响玉米价格的主要因素。在未来,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因素的变化,以更好地预测和应对 玉米价格的波动。
1)天气因素:玉米的生长环境以及收成情况直接影响其价格。干 旱、洪水等自然灾害以及气候变化都可能对玉米产量和品质产生 影响。
玉米价格行情走势
2022年7月我国分析行业进展
2022年7月我国分析
2022年7月我国玉米价格整体上涨
2022年7月,我国玉米价格整体呈上升趋势。据农业部监测,7月份,全国玉米平均价格2.62元/公斤,环比上涨0.38%,同比上涨 3.33%。
玉米价格影响因素
2022年7月我国玉米价格波动明显,影响价格因素有哪些?
玉米期货基本面市场分析

⽟⽶期货基本⾯市场分析⽟⽶基本⾯市场分析⼀.⽟⽶基本资料⽟⽶(拉丁学名:Zea mays L.)是⽲本科⽟蜀⿉属⼀年⽣草本植物。
别名:⽟蜀⿉、棒⼦、包⾕、包⽶、包粟、⽟茭、苞⽶、珍珠⽶、苞芦、⼤芦粟,东北辽宁话称珍珠粒,潮州话称薏⽶仁,粤语称为粟⽶,闽南语称作番麦。
⽟⽶是⼀年⽣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植株⾼⼤,茎强壮,是重要的粮⾷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的农作物,其种植⾯积和总产量仅次于⽔稻和⼩麦。
⽟⽶⼀直都被誉为长寿⾷品,含有丰富的蛋⽩质、脂肪、维⽣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具有开发⾼营养、⾼⽣物学功能⾷品的巨⼤潜⼒。
1.分布范围⽟⽶原产于中南美洲。
现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主要分布在30°--50°的纬度之间。
栽培⾯积最多的是美国、中国、巴西、墨西哥、南⾮、印度和罗马尼亚。
我国的⽟⽶主要产区是东北、华北和西南⼭区。
2. ⽟⽶⽣育期及环境⽟⽶是喜温作物,全⽣育期要求较⾼的温度。
⽟⽶⽣物学有效温度为10℃。
种⼦发芽要求6—10℃,低于10℃发芽慢,16—21℃发芽旺盛,发芽最适温度为28—35℃,40℃以上停⽌发芽。
苗期能耐短期-2-- -3℃的依温。
拔节期要求15—27℃,开花期要求25—26℃,灌浆期要求20—24℃。
⽟⽶⽣育期是指⽟⽶从播种到新种⼦成熟所经历的天数。
⽣育期的长短因品种、播种期、光照、温度等环境条件差异⽽有所不同,⼀般早熟品种、播种晚的和温度⾼的情况下,⽣育期短,反之则长。
⽟⽶全⽣育期分为播种、出苗、三叶、七叶、拔节、抽雄、开花、灌浆、乳熟、成熟等主要发育时期。
苗期:指的是从出苗到拔节的时期,该期以营养⽣长为主,以根系建成为中⼼。
出苗是从播种到种⼦发芽,在⼤⽥中有50%的出苗,幼苗⾼2 厘⽶的时期。
穗期:是指从拔节到抽穗的时期。
该期是营养⽣长与⽣殖⽣长并进,是⽣长最为旺盛的时期。
该期⼜可划分为拔节期、⼤喇叭⼝期和⼩喇叭⼝期。
拔节期是幼穗分化时,在靠近地⾯的地⽅⽤⼿可以摸得到有2~3厘⽶的茎节的时期。
玉米期货投资分析报告

玉米期货投资分析报告一、玉米的基本知识1、玉米的概念玉米(学名:Zea mays),亦称玉蜀黍、包谷、苞米、棒子;粤语称为粟米,闽南语称作番麦,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起源于北、中、南美洲,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2、玉米的分类玉米籽粒根据其形态、胚乳的结构以及颖壳的有无可分为以下9种类型:硬粒型、马齿型、半马齿型、粉质型、甜质型、甜粉型、蜡质型、爆裂型、有稃型;中国玉米的国家标准,根据玉米的粒色和粒质分为五类:黄玉米、白玉米、黑玉米、糯玉米、杂玉米;按品质分,可分为常规玉米、甜玉米、糯玉米、高油玉米、紫玉米、其它特用玉米和品种改良玉米(包括高淀粉专用玉米、青贮玉米、食用玉米杂交品种等)。
3、玉米的生长特点玉米生长的气候适应性比较广泛,凡大于10℃积温在1900℃以上,夏季平均气温在18℃以上的地区均可种植。
玉米感温性强,感光性较弱,只要满足生育期对水热的要求,一般可以在不同地区生长,同一品种可春播或夏播。
玉米生长期有播种、出苗、拔节期、穗期和成熟收获期,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光照和水分的需求不同。
①温度:玉米喜温,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30℃。
拔节期日均18℃以上。
从抽穗到开花日均26~27℃。
灌浆和成熟需保持在20~24℃;低于16℃或高于25℃,淀粉酶活动受影响,导致子粒灌浆不良。
②水分:玉米是一种水分利用效率较高的作物,蒸腾系数约为250~350,相对需水量低于麦、棉等作物。
玉米是高秆作物,全生育期又处在高温时期,需水较多。
玉米苗期较耐干旱,而不耐涝,夏播玉米易受涝害。
拔节、抽穗、开花期需水最多,后期偏少。
由拔节到灌浆约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50%,抽穗前10天至开花后20天是对水分敏感的临界期,特别是吐丝期和散粉期更为敏感。
此时期平均每昼夜耗水6~8毫米,土壤水分不足,会严重影响产量。
苗期和成熟后期,缺水对产量影响较小。
③光照:玉米为短日照性植物,一般早熟种不如晚熟种对日照长短反应敏感,日照时间过长能延长玉米的正常发育和成熟。
玉米期货来分析影响农产品期货价格因素

与高高在上的黄金、铜铝等工业品期货相比,价廉物美的农产品期货开始吸引包括“股神”巴菲特在内的机构投资者目光。
随之而然的,走俏的农产品受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的关注。
在国际期货市场,玉米期货是最早的一个期货交易品种。
至今,玉米期货仍将引领农产品期货风骚,因为它在商品期货市场排名第二。
在国内,玉米期货曾为规模最大的商品期货品种。
下面,我们就针对影响玉米期货价格的因素展开一些分析:影响玉米价格的主要因素:1、天气因素。
玉米作为农产品,无论现货价格还是期货价格都会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
播种和生长期间,天气情况的变化直接影响作物的产量。
理想的天气会使玉米丰产,导致供给增加,价格下跌;而不理想的天气会造成玉米减产,从而使供给减少,价格上涨。
由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玉米生产国和出口国,因此,不仅我国国内天气的变化会对我国期货价格的变化产生影响,美国的天气变化情况也会对我国玉米市场产生间接影响,其他生产国如南美天气的变化也需要重点关注。
由于美国和中国处于同一纬度,每年4—9月是玉米播种和生长的关键时期,因此,要密切关注这一阶段的天气变化情况。
而对南美来说,则要关注10月至次年3月的天气变化情况。
一般情况下,玉米期货价格在收割期供应量达到最高时开始下跌,在春天和初夏供应紧缺及新作产量不确定时达到高点。
夏天的中期到晚期时,新作产量情况会逐渐明朗,但也是受天气影响最为关键的时期。
因此,对之应该严重关注,至收割期前玉米期货价格会下跌。
玉米期货价格对天气变化的反应程度最终取决于市场总体的供需情况。
在玉米的生长期间,天气状况又是影响玉米单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天气状况会对玉米期货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2、玉米产量对玉米期货价格的影响。
影响玉米价格的因素中首选因素是产量规模。
天气决定产量规模,因而天气好,产量就高。
在这里我们来看一下玉米产量对CBOT玉米期货价格的影响分析。
首先,我就产量对CBOT 玉米期货价格的影响进行分析。
用到的方法主要是统计与计量回归的方法。
玉米期货经验总结

玉米期货经验总结简介玉米期货是一种金融衍生品,用于投机和对冲风险的交易工具。
在这篇文档中,将总结一些关于玉米期货的经验和技巧,以帮助投资者在市场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1. 了解玉米市场在开始玉米期货交易之前,了解玉米市场的基本情况是至关重要的。
投资者需要了解玉米的供求关系、价格趋势以及市场的基本面因素。
可以通过研究相关的市场数据、新闻和分析报告来获得这些信息。
2. 制定交易策略在进行玉米期货交易之前,投资者应该制定一个明确的交易策略。
这个策略应该包括入场点、止损点和盈利点等关键参数。
同时,应该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调整交易策略,以适应不同的市场环境。
3. 控制风险在进行任何投资活动时,风险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投资者应该设定止损位,当市场走势逆转时,及时平仓以避免进一步损失。
此外,投资者还应该合理控制仓位,避免过度投资。
4. 关注市场情绪市场情绪对于期货价格的波动起到重要的影响。
投资者应该密切关注市场情绪的变化,特别是一些关键的消息事件和数据发布。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些波动寻找交易机会。
5. 多元化投资为了分散风险,投资者应该考虑在不同的玉米合约上进行交易,而不是只集中在一个合约上。
多样化投资可以帮助投资者降低风险并提高收益。
6. 学习技术分析技术分析是一种通过研究价格走势和交易量来预测市场趋势的方法。
投资者可以通过学习和应用技术分析工具,如趋势线、移动平均线和相对强弱指标等,来辅助自己的交易决策。
7. 注意交易成本在进行玉米期货交易时,投资者要特别关注交易成本。
包括手续费、滑点和其他隐含成本。
减少交易成本可以提高交易的盈利能力。
8. 长期思维玉米期货市场可能存在波动和风险,投资者应该保持长期的交易思维。
不要被短期波动所干扰,要有耐心等待适合的交易机会。
9. 不断学习和改进在玉米期货市场中,没有人能永远正确。
投资者应该不断学习和改进自己的交易技巧和策略。
可以通过参加交流会议、阅读相关书籍和与其他交易者交流来提高自己的交易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米期货投资分析报告
一、影响期货价格变化的因素
(一)供给因素
政府经济政策:2011年,国家对支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颁布了一些政策措施。
主要表现在对农民的补贴和奖励方面。
国家是相当重视农业的发展,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也很大,通过各种形式对农民进行补贴和奖励,同时,采取“农超对接”政策和“绿色通道”措施使农产品能快速进入市场,并保障了农民的利益,达到了帮助农民增收的目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积极性,鼓励了农民积极向市场投放农产品。
因此,这可能会导致农产品的市场供应量增加,期货的价格可能会有所下降。
同年4月份,国家调整了国储玉米收购政策,收购价格提高100元/吨,而且没有收购时限和收购数量的限制,相当于“敞开收购”农户余粮,直接支撑了市场价格。
外贸政策:2011年中国对玉米仍然实行关税配额管理,税率维持不变。
今年对玉米进口配额为720万吨,其中40%为非国营贸易配额,60%为国营贸易配额。
我国是世界玉米生产和消费大国,常年产量和消费量都在1.6亿吨以上,就算720万吨配额玉米全部进来,占国内市场的比例也不超过5%,对国内市场影响有限。
自然因素:由于天气原因,今年玉米苗情不及去年。
据期货日报5月28日报道,昨日,2012年东北玉米春播及苗情考察调研结束。
从考察情况来看,目前辽宁、吉林玉米出苗齐整,出苗率略逊于去年,苗情与正常年景持平。
另外,今年辽、吉主产区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空间有限。
虽然今年辽、吉玉米主产区受“闰四月”和天气因素影响,播种延迟一周左右,但目前辽宁地区玉米出苗齐整,总体出苗率在90%左右,吉林部分地区有三成左右的玉米地需要补苗。
分地区看,梨树县和公主岭的玉米播种较为及时,4月底又下了几场雨,对玉米出苗十分有利;农安县和德惠市玉米在5月初播种,部分农田播种有所推迟,但也没有错过最佳播种期,目前长势也很好。
另外,虽然今年播种的玉米品种比较杂,但高产品种仍是农民的首选。
考察团在德惠市了解到,该地区的玉米播种集中在5月1日前后,晚于去年。
“我们这边的补苗率在30%左右,主要是因为当地玉米种植以机播为主,播种太浅,苗出来后遇到
刮风,幼苗干死了一部分。
加之播种前后降雨偏少,目前墒情不是很好,与去年同期相比有些偏旱。
”史家窝棚乡村民张新说。
公主岭迎风村村民杨小芳介绍说,由于播种比较密集,玉米出苗多,目前还需要进行疏苗。
当地已有二十多天没有降雨,再加上现在风大,玉米地有干旱迹象。
当地有农民认为今年玉米的出苗率和苗情都不及去年。
机会成本:小麦与玉米作为主要的经济作物,具有相似的种植条件,因此生产者往往会根据种植收益来选择二者的种植面积,这使小麦与玉米在播种面积上存在较大的冲突。
新麦丰收在即,麦价季节性压力可能令玉米市场承压。
近期的农业部调查显示,今年夏粮丰产的基础已经形成,只要后期天气正常,夏粮有望获得丰收。
冬小麦正是夏粮的大头,占到90%以上。
而今年冬小麦播种面积3.4亿亩,比上年增加70多万亩,为丰收奠定了面积基础。
目前距离小麦大面积收获还有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一旦新麦大量上市,小麦价格呈现季节性回落可能性较大,或拖累国内玉米市场。
从饲料替代角度看,目前国内小麦替代玉米已较为普遍。
目前小麦玉米差价在150元/吨,而从近年的价差走势看,后期小麦对玉米价差继续走低的概率仍旧较大,因此我们不排除进一步增加小麦用量的可能性。
小麦、玉米价差走势
(二)需求因素
宏观经济运行: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开局良好。
消费需求保持稳定,
农业形势向好,居民收入稳定增加,但物价上涨较快。
外贸因素:相关产业产品:近期由于小麦价格飙升以及需求暴增的带动,美国玉米价格出现上涨,加之天气的影响使玉米产量下降,市场预计全球玉米期末库存达到历史最低水平,美国玉米价格更加居高不下。
国际市场玉米价格上扬使中国玉米又重新具有价格优势,韩国等国家的玉米进口转向中国,市场再度聚焦中国玉米出口。
结算货币汇率:2011年以来,人民币小幅升值,双向浮动特征明显,汇率弹性明显增强,人民币汇率预期总体平稳。
3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5564元,比上年末升值663个基点,升值幅度为1%;人民币对欧元、日元分别较2010年末贬值4.98%和升值3.01%。
人民币汇率的上升,使其在国外出售商品的价格被变相提高,不利于出口,从而影响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
相反,人民币汇率的上升,会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下降,从而可以起抑制物价总水平的作用。
玉米全国收购均价走势图单位:元/吨
工业消费方面:目前,国内玉米加工企业效益并不理想。
一方面,玉米酒精企业持续亏损,开工率较低。
以吉林为例,近期玉米酒精加工利润在-380元/吨左右,接近2009年4到5月的水平。
目前东北地区部分工厂面临胀库压力,出货意愿增强。
而下游及中间商需求持续低迷,许多小厂处于停机观望状态。
大厂酒精降价出售,小厂酒精低价出售成为常态,预计短期内行情难有走强可能。
另一方面,玉米淀粉终端需求增长缓慢,且加工利润并不理想,国内淀粉企业开工
率仅在65%-70%。
目前山东玉米淀粉加工亏损值在100元/吨左右,而玉米淀粉的消费旺季要到2季度末才能到来,预计此前对玉米原料的采购可能较为谨慎。
此外,国家对玉米深加工行业的政策调控也再度收紧,包括上调部分玉米深加工产品的增值税税率至17%;下调生物燃料乙醇财政补助标准,将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补助标准从1276元/吨降低为500元/吨。
回顾历史,2011年4月中旬国家也曾在连玉米创下历史新高后陆续出台对深加工的调控措施,此后连玉米开始调整。
借鉴历史,我们认为今年的调控措施也可能会令后期的玉米市场承压。
因此,我们对后期玉米工业消费持中性偏空的观点。
吉林玉米酒精价格及加工利润走势(单位:元/吨)
需求企业集中消耗库存,对贸易商的依赖度增强。
短期内政策影响较大,但玉米价格下落空间有限。
一是暂停增值税抵扣及信贷资金停发的措施是非常时期采取的非常措施,到期之后延期的可能性较小;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业对玉米深加工产品需求总体保持增加态势,深加工产品价格的上涨将会部分消化成本的压力,深加工企业停产的可能性较小;三是当前国内农户余粮有限,对市场影响不大,中间环节库存玉米普遍成本较高,这对玉米价格形成较大支撑;四是玉米价格短暂回落为国企补库提供了机会,国企收购将为市场提供心里支持;五是国际市场玉米价格仍处在高位,并国内玉米价格形成了提振作用,支持国内玉
米价格高位运行。
二、市场状况
1、现货市场玉米价格
现货市场报价统计
玉米价格走势图
从上面的图可以看出,近两个月以来,我国玉米现货市场的价格在波动中有上涨的趋势,到4月中旬现货价格趋于平稳,但是到了5月中下旬又开始呈现下降趋势。
而期货市场的价格在总体上有些下跌,波动没有现货市场频率高,近一
周还有下跌的趋势。
2、k线分析
下面是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c1207合约k线图。
从2月份到现在的k线可以看出,玉米期货—C1207合约价格从总体上是呈先升后下降的趋势。
2月份的价格波动不是太大,跌跌涨涨,但是总体呈现上涨趋势;3月份价格波动明显,月初期货价格大幅上涨,直到3月中旬达到一个峰顶,接下来又连续下跌。
随后到4月份,期货价格又在波动中呈下跌趋势,一直延续到现在。
3、MACD分析
下面是2月份到现在的MACD线走势图。
2012年2月初到2月中旬, MACD都在零轴上方,市场为多头市场;2月下旬到3月上旬,下穿0轴,此时为卖出信号;3月中旬,MACD都在零轴上方,市场为多头市场;3月下旬到现在, MACD一直在0轴下方徘徊,形成空头市场,应该继续观望。
5月份,连玉米期货、现货整体呈现走低之势。
东北地区春播春种活动接近尾声,农民迎来最后一个售粮高峰,现货市场阶段性供应相对充裕,价格出现松动。
期货市场上,连玉米主力1209合约也沿5周均线震荡走低。
后期考虑到:一方面新麦即将上市或使玉米替代比例增加,另一方面玉米下游需求仍旧较为疲软,我们预计连玉米后期仍有一定的下行压力。
总体来看,近期市场分歧较大。
但考虑到国内玉米市场近期下游需求偏弱,加上新麦上市及后期进口玉米陆续到港或限制玉米涨势。
技术上看,目前连玉米1209合约5周均线下穿10周均线,形成死叉,后期看淡。
操作上,我们建议投资者维持空头思路。
季节性来看,5月末到6月初或是较好的建仓时机。
价位上依10周均线空单逐步介入,同时注意止损及资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