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北川心得体会
2023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精选5篇)

2023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精选5篇)2023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篇1 在老师的具体指导下,整个调研工作有条不紊、循序渐进。
问卷调查、走访慰问、结构访谈,无论哪个阶段,我们都有所收获、有所长进。
期间我们遇到过挫折,遇到过麻烦,因为某些外因而使调研进程延误过,但我们不畏困难,及时的纠正错误,调整策略,严格保证调研活动的的科学有序进行。
整个活动下来,我感触颇深,经历了很多,也学到了好多。
只有竭力全力,才能更臻完美。
这次调研活动,渗透了我们实践队每一位成员的心血。
无论是前期准备,还是后期实施,每个环节我们都竭尽所能,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路资源,使整个调研更加完善,更富创意,更具特色。
只有相互协作,才能齐力断金。
合理分工,团结一心是提高效率,完成共同目标的关键。
在孙煤期间,除了正常的调研工作,我们还参观了孙煤电视台,走访了孙煤特困家庭,与孙煤员工举行了篮球友谊赛、文艺汇演等联谊活动。
在我们的分工协作下,这些不同板块的活动,不仅没有打乱我们的调研计划,还为我们整个行程增色不少。
只有用心经营,才能和谐互动。
热情是敞开心扉的钥匙,真诚是促进沟通的法宝。
我们本次调研活动得到了孙煤的大力支持。
各层领导积极部署采访事宜,孙煤员工全力配合。
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更多的发自内心的感动。
本次社会实践中切实让我感受到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最好途径。
亲身实践也增强了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谁说年少轻狂的我们经受不住风雨的洗礼?谁说象牙塔里的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一定能为自己的未来书写一份满意的答卷。
2023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篇2转眼之间,我已经正式告别了这一学期的学生生涯,迎来了我大学的第一个暑期,蓦然回首,不能不感慨光阴似箭般穿梭中的那些无奈,为了不留遗憾,为了使这个漫长的假期过得更加充实,我将为我的这个假期做一个详细的规划,提早进入社会,开阔视眼,增长见识。
2024年大学生暑假期间社会实践心得体会(3篇)

2024年大学生暑假期间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今年暑假期间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已圆满结束,同学们对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此次活动中,同学们不断接受锻炼,短暂的时光给他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实践是将我们在校园内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世界的过程,使理论知识得以发挥其实际作用。
若仅限于理论学习而不付诸实践,那么所学知识的价值将大打折扣。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是至关重要的。
实践活动也为同学们未来求职奠定了基础。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同学们学到了一些在校园内无法获得的知识。
由于环境的差异,接触的人和事的不同,所获得的知识自然有所区别。
我们应当学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新的知识和挑战每天都在涌现。
昨天刚学到的知识可能今天就已过时,随着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我们不仅要在学校里学好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和实践中学习新知识,全方位地提升自己,以便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展现自我。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锻炼了他们的耐心,增加了他们与社会的接触,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学习、就业和创业的热情。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对自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生活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在服务社会的也接受了深刻的教育并获得了提升。
实践证明,社会实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实践成才,刻不容缓。
我们应当积极“走出去,到农村、工厂、社区去”,发挥我们的知识和技能优势,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发展,在实践中提升自我。
2024年大学生暑假期间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二)在今年暑假期间,我有幸参与了由系里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尽管为期一个月的活动让我感到疲惫和艰辛,但这段经历极大地锻炼了我的能力,并让我学到了许多课堂之外的知识。
通过这次实践,我对社会基层建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在酷热的夏日,烈日当空,正是这样的环境激发了我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决心。
社会实践北川心得报告

一、前言2023年,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北川社会实践活动。
北川,一个因地震而闻名于世的地方,也是一个在灾难中顽强生存、不断重建的地方。
此次社会实践,让我深入了解了北川的历史、文化、现状以及灾后重建的成果,也让我对生命、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二、北川地震回顾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袭击了北川,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纷纷伸出援手,支援北川抗震救灾。
经过长达数年的努力,北川逐渐从废墟中崛起,重建家园。
三、社会实践内容此次社会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参观北川地震遗址:我们参观了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了解了地震发生时的惨烈景象,以及灾区人民的顽强生存精神。
2. 采访灾区群众:我们深入灾区,采访了部分受灾群众,了解他们在地震后的生活状况和心理变化。
3. 参观重建项目:我们参观了北川新城的建设情况,了解了灾后重建的成果。
4. 参与志愿服务:我们参与了部分志愿服务活动,如清理垃圾、慰问老人等,为灾区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心得体会1.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在北川地震遗址博物馆,我们看到了地震发生时的一幅幅惨烈画面,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安全,珍惜生命。
2. 团结互助,共克时艰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纷纷伸出援手,支援北川抗震救灾。
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在灾区,我们看到了灾区人民自强不息、共克时艰的精神风貌。
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3. 灾后重建,见证奇迹北川地震后的重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们参观了北川新城的建设情况,看到了一座座崭新的建筑拔地而起,感受到了灾后重建的奇迹。
这离不开灾区人民的努力,也离不开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持。
4. 珍惜生活,感恩社会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生活的来之不易。
在灾区,我们看到了灾区人民在艰苦环境下顽强生存,这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同时,我也感恩社会对我们的关爱和帮助。
探访北川羌族文化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2012年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城乡建设学院2011级环境工程教育1班何婕白驹过隙,一转眼,我们已迎来了大学的第一个暑假,这也就意味着再等到新学期开始我们就是学姐学长了。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还是一个刚刚毕业的高中生而已,不得不感慨时间飞逝。
来不及多多回忆大一的生活,暑假伊始我就投入到另一种生活当中去了,说是辛劳却也充实,说是疲惫却也会觉得那是一种享受,付出劳动后并有所得。
我参加了“让羌族之花依然绽放”团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也感悟了很多。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现在羌族文化在我国的现状,增加了个人对羌族文化的了解。
这次活动所选的地点是震后重建的羌寨,如汶川萝卜寨、北川吉娜羌寨等。
虽然经历了“5.12”特大地震,但是这里依然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民风淳朴,安静自然的村寨。
这些天的接触让我对羌族文化遗产有了一些大概的认识:羌族自称“尔玛”,主要聚居在阿坝羌族自治州。
羌语世代口口相传,只有语言没有文字记载。
羌族建筑以碉楼、石砌房、栈道为特色。
羌族特色有锅庄舞、敬酒歌等。
羌绣是民间传统工艺,以五彩丝线或有色棉线为料。
7月17日,我们冒着风雨探访了吉娜羌寨。
她像地震后一只浴火重生的凤凰,展翅于山水之间。
这个摘自是地震后党和政府为最大程度保持羌寨原生态风貌而建设,全部免费提供给当地村民进行旅游开发。
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到北川视察的第一站就是吉娜羌寨。
2009年的春节,温总理就是在这里和北川群众一起过新年,当地居民对此依然记忆犹新。
现在的吉娜羌寨,已经成为一个具民族特色的旅游景点,北川的特色食品和手工艺制品都能在这里找到,这里的建筑的外墙是用一片片扁平的石头垒成的,石青色,呈现了羌寨民风。
在这里我们遇到了热情的村民,采访了爱唱山歌的爷爷,淳朴的乡民,是那么的真实亲切。
7月17日下午,我们乘车来到新北川县城进行采访了解北川重建情况。
由于北川县城在“5.12”特大地震中遭受到毁灭的打击,原址已经不再具有恢复重建的条件。
北川社会实践感想

三一文库()/总结报告/实践报告北川社会实践感想一直觉得,支教是一件很神圣,而且很遥远的事情,直到坐上开往绵阳的火车,才真切的感觉到,原来支教可以跟自己这么近。
我们这次的支教之旅不仅仅只有这些。
才发觉,支教是一个勇敢而浪漫的旅程。
支教是一次内心与灵魂的洗礼。
支教还是一场社会责任感的呼唤。
因为塌方,火车晚点了整整24个小时。
二十二号我们正式来到了北川县马槽乡,进驻马槽乡鲁宁小学,学校的环境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好很多,重建后的校园很整洁,桌椅都是新的。
孩子们对我们的到来都满怀期盼,看着那一张张可爱的小脸,目光里充满着好奇与探寻。
对于他们而言,我们带来的是外面世界的新鲜与未知。
孩子们活泼积极而淘气,虽然有的孩子羞涩有点沉默,但可以感受到他们在艰难的生活中仍然保存着一颗纯洁乐观的心。
而且他们都听话和懂事。
家访,无疑是支教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很有幸被安排到了家访组。
山路对于我们这些城里长大的人来说,实在是太难走了。
孩子们口中半个小时就能走到的家,结果我们走了一个多小时。
孩子们家里的条件大多都很差,甚至窗户上都是没有玻璃的,但是老乡们对于我们的到来,都非常的热情,有个学生家里特别偏僻,老乡怕我们找不到,就骑车载我们去。
还有一个学生家里非常困难,女孩体弱多病,父亲残疾,哥哥有智力障碍,家里面全靠母亲一个人支撑,我们到了她家以后,由于路远中午没有地方吃饭,只能留在她家里面吃。
女孩的母亲一下子做了六七个菜,临走时我们给她钱,结果一直追到码头往我的衣服里面塞,我们跟她解释了很久,最终才肯收下。
家访归来以后,我有幸做了一二年级的班主任。
学生们年纪小,比较活泼,总喜欢打打闹闹,但是还是非常听话的。
临走的前一天,我们开了晚会,高年级的学生似乎都已经感觉到我们即将离去,晚会结束后,呆在教室,也不开灯,就趴那里哭,我们看了心里都非常难受跟不舍。
本以为一二年级的孩子小,也许不太懂得,缺也同样哭的很伤心……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们班的班长,一个很可爱的小男孩,晚会的时候,站在台上低着头,什么话也不说,结果下去之后哭的一塌糊涂,哄也哄不住。
北川之行的感悟

北川之行的感悟
北川之行给我的感悟是对自然和人文的赞美和敬畏。
在北川的旅程中,我被壮丽的自然景观所震撼,高耸入云的雪山、如诗如画的草原、清澈见底的湖泊,都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神奇。
与此同时,北川的人文也让我感到敬佩和感动。
北川地震中的倒塌房屋已经成为了一座座纪念馆,让人不禁反思生命的脆弱和生命的可贵。
在重建后的北川,我看到了人们坚强的生活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他们不仅重新建设了家园,还为游客提供了各种旅游服务,让人们有机会了解和学习地震的教训,感受到北川人民的坚韧和勇敢。
在北川之行中,我还学到了对环境的保护和珍惜。
北川的生态环境十分独特和美丽,这是得到了人们长期的保护和爱护。
我深深地意识到,只有我们对环境负责任,使之可持续发展,才能继续享受这片美丽的土地。
总的来说,北川之行是一次令人难忘的旅程,它不仅让我欣赏到了自然和人文的美丽,还让我反思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命的价值。
希望北川能够继续保持其美丽和独特,成为更多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北川实践心得体会

一、前言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结束了一段为期两周的北川实践之旅。
这次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实践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我投身社会、服务人民的信念。
在此,我将结合实践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二、实践背景北川,一个曾经遭受过地震重创的地方,如今正努力走向复兴。
为了更好地了解灾区重建情况,我们一行人来到了这里,进行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
实践期间,我们参观了地震遗址、纪念馆,与当地居民交流,亲身感受了灾区人民在重建家园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
三、实践过程1. 参观地震遗址、纪念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首先参观了地震遗址和纪念馆。
通过观看实物、图片和视频资料,我们了解了地震发生时的惨烈景象以及灾区人民的坚强意志。
这些资料让我们深感震撼,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2. 与当地居民交流在实践期间,我们与当地居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通过交谈,我们了解到灾区人民在重建家园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以及他们在逆境中展现出的乐观、坚强和团结。
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让我们深受触动,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投身社会实践的决心。
3. 参与社区服务为了更好地了解灾区人民的生活状况,我们还积极参与了社区服务活动。
在社区干部的带领下,我们为居民们打扫卫生、清理垃圾,并为他们提供生活上的帮助。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感受到了灾区人民的热情和善良,也让我们更加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幸福生活。
四、心得体会1. 感受灾区人民的坚强意志在北川实践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灾区人民在逆境中展现出的坚强意志。
他们面对灾难,没有放弃,而是积极投身到重建家园的伟大事业中。
这种精神让我们深受感动,也让我们明白了只有勇敢面对困难,才能战胜一切。
2. 体会到实践的重要性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只有亲身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才能真正了解社会、了解人民,才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我们成长的重要途径。
3. 坚定了投身社会实践的决心在北川实践过程中,我们亲身感受到了灾区人民的艰苦生活,也看到了他们在逆境中不断奋斗的精神。
北川社会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我校组织了一次为期一周的北川社会实践活动。
北川,一个曾经遭受地震灾害的灾区,如今正努力恢复重建。
此次实践活动旨在让同学们亲身感受灾区的变化,了解农村生活,培养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1年7月10日至7月16日活动地点: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三、活动内容1. 参观地震遗址同学们首先参观了北川地震遗址,了解了地震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灾区人民的抗灾精神。
通过参观地震遗址,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自然灾害的残酷,以及灾区人民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
2. 走访农户在走访农户的过程中,同学们与农户们亲切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种植技术以及收入情况。
通过实地走访,同学们对农村生活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感受到了农村发展的艰辛。
3. 参观农业合作社同学们参观了当地农业合作社,了解了合作社的发展历程、经营模式以及取得的成果。
通过参观,同学们认识到农业合作社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方面的重要作用。
4. 参与农村文化活动同学们参加了当地组织的农村文化活动,如广场舞、卡拉OK等,与当地居民共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时光。
此次活动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农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拉近了同学们与当地居民的距离。
5. 举办座谈会在座谈会中,同学们与当地政府、企业、农户代表进行交流,了解北川灾后重建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规划。
通过座谈会,同学们为北川的重建和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四、活动成果1. 提高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自然灾害的残酷,以及灾区人民的艰辛。
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增强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在活动中,同学们学会了如何与不同背景的人沟通交流,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能力对于同学们今后的人生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洒北川情筑丰碑”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心得体会
2011年7月16日
行程:老北川县城地震遗址,北川地震科教厅
今天我们团队一行成员走访了老北川县城地震遗址。
在北川县城的走访中我看到了各种报道的地震遗址,看到我们北川中学在地震中还仅存的五星红旗。
看到了我们各个单位等的一些地震光荣榜。
从中我深刻的体悟到:生命的脆弱,人的微小。
当面对自然灾害的时候我们束手无策。
看到一切的废墟,我们只能够看着。
不能够做任何的挣扎。
我们人类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同时更要学会保护自然。
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与自然共同担当。
在老北川县城与工作人员的交流中,我深切的体会到他们为了保护我们的地址遗址的不易于艰辛。
在他们的心情工作与努力下,我们能够更加真实的了解到地震的风貌和了解到地震。
在北川地震科教厅我更加科学的认识了地震,提高了我对防震减灾的能力。
通过视频,互动,和动画观赏等的方式学来学习与认识。
2011年7月17日
行程:老北川县城,吉拉羌寨
今天的活动中我们在老北川县城对游客等进行了一个采访。
我们访谈了重大的老师,中联水泥(CUCC)的员工,还要外国的地震专家等。
通过与他们的交谈我们更加的了解了他们外宾对于此次地震后的一些看法。
他们认为地震虽然是无情的,但是在我们党和政府的关爱下,现在我们的地震灾区人民却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我们也在老县城的周边访问了一些原北川当地的居民。
在同他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我们的党委政府都是积极主动的进行一些灾后重建工作。
但是却有一些政策等并没有完全的贯彻落实。
因而导致部分居民对我们的党委政府并不是那么满意。
因此,在我们以后的学习,工作中一定要充分贯彻落实我们的一些规定要求。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积极努力的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
吉拉羌寨,羌族风俗。
他们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缤纷多姿。
但是那终归是生活。
他们的生活中也只是物质的文明,但是他们同时也缺少一些精神文化和更高层次的发展.他们现在所做的很多东西都仅仅是一个小东西,而缺少一个统一长远的发展发向。
因此在我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要做到不仅有短期发展和方向和目标更要有长远的计划于发展方形。
2011年7月18日
行程:北川中学以及部分北川学校,北川体育场
进门北川中学,映入眼帘的是由温家宝题名的”多难兴邦”字样,在纪念广场看到爱心墙,这里见证了中国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
在学校见识了由天津体育学院为他们编的具有北川羌族特色的课间操,优美的舞姿,动感的旋律,充分体现了羌族民族的特色文化。
看着这一切的一切,我的心为之咯噔一下。
看着他们朝气蓬勃,充满的希望的眼神中我们呢?我们还在不停的抱怨着社会的不公,抱怨着生活的不幸。
我们才是应该向他们学习的人。
在他们课间操结束后,我们与几个师弟师妹攀谈了一会儿,从他们的谈吐中我感觉到了希望。
感觉到了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对自身的希望。
他们也走出了失去亲人的疼苦与悲凉,正在全部精力面对一年后的高考。
在他们身上我也感受到了未来的美好。
加油,明天!加油、现在!我们共同努力吧······学生们也说他们会努力学习,将来以优异的成绩报效祖国。
在体育馆,看着这些齐全,丰富的运动设施。
我心里居然有一些羡慕。
羡慕他们的优越环境。
但是我不经去想,别人经历过这么多。
幸运儿的存活着就不应该享受一下这样的美好,为什么我们没有能力让我们所有的人都能够享受一下这样的闲情逸致呢?着不就是我们作为社会新一代的顶梁柱需要做的吗?让国家富强,让人民安康??我居然不放手于行动在这里羡慕。
我却又在开始暗暗的鄙视我自己。
不过我将会去不断努力的······
2011年7月···········
行程:···············
····················
无法忘记老北川那沧桑凄凉的容颜;无法忘记新北川那规范魅力的身影;无法忘记所有人对北川的期待
这一周的实践还有这太多太多的无法忘记,更留下了太多天多的刻苦回忆。
但是我必需要成长。
我要忘记这些无法忘记的,在新的明天感受着他们的青春,阳光和期待中去努力,去为改变着我们祖国而努力······
姓名:李雪健
学号:20103853 专业:建环教育0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