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植酸类液体肥料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中的几个问题_成绍鑫()
腐植酸应用技术论坛【6】:生化腐植酸

腐植酸应用技术论坛[6]:生化腐植酸作者:成绍鑫2008-05-31 19:41:58采用微生物降解生物质的方法制取腐植酸类物质,一直是化学家和生物学家颇感兴趣的课题。
此方法不仅将废物转化为有用资源,而且生产过程无“三废”排放,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化学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6.1 概况植物生物质(简称生物质)一般指农林废物(包括秸秆、树皮、锯末、杂草、落叶等)、动物粪便以及造纸、制糖、制酒等发酵工业、食品工业下脚料等,分布极广,可以说俯拾皆是,而且数量巨大,我国仅秸秆就有6.7亿吨/a,畜禽粪便3亿多吨/a,都是宝贵的可再生天然资源。
近十多年来,我国生物质无害化处理技术和循环利用工作有很大进展,其中生化腐植酸(BHA)和生化黄腐酸(BFA)的生产和市场开拓有长足的发展。
如上海通微公司、河北深州盛华公司、福建诏安公司、中国农科院等单位都有此类产品,经济社会效益很好。
初步测定,某公司的BFA产品中总腐植酸60~64%,其中FA 48~50%,氨基酸9~10%,还有核酸、糖类、维生素和肌醇等物质。
尽管产物的确切组成结构及许多生化反应机理不是很清楚,但基本思路、发展方向以及应用效果是不容置疑的。
6.2 基本工艺过程实际上,传统的沤肥方法就是生物质腐植化制取腐殖质的过程。
生物质高温堆肥化(高效腐植化)生产腐植酸类物质是多种微生物协同作用的结果。
基本过程是:1)发酵菌种的筛选和培养:将适宜的纤维分解菌种、营养液放在试管或种子罐中,将其安装在摇床上,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育;2)发酵:将菌种、水、秸秆、木屑、树皮、麸糠、糖(酒、烟、茶)渣、玉米粉、谷粉油脂等(有的还放入肥料)等放入发酵罐或发酵池中,在适宜条件下(一般55℃,C/N=25:1 ~30:1,通气流量0.6~1.8M/d·kg,15天~3个月);上述物料大致比例是,有机废料:油脂:玉米粉(或谷粉):水=80:6:8)。
3)固液分离:用抽滤和压榨法进行固液分离,适当加水洗涤,再分离。
腐植酸水溶肥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腐植酸水溶肥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2019年6月14日—16日,“首届走进腐植酸水溶肥新时代论坛”在北京中国职工之家隆重召开。
会上,13位业界专家围绕腐植酸水溶肥政策、技术、工艺、理论、应用、标准等系列内容激情演讲,为与会代表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现摘编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江志阳总结腐植酸水溶肥工艺和使用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分享给大家。
一、腐植酸固体水溶肥料常见3个问题及其解决办法1.吸潮结块:成品贮藏一段时间后,出现吸潮和结块现象。
原因:与原料的吸潮性、含水量、堆压重量、生产环境的相对湿度、包装材料的吸水性等有关。
解决方法:注意原料入库储存,及时对新原料检测,可以用一水合硫酸镁防结块剂。
2.包装胀气:产品在夏天放置一段时间,包装袋内产生的气体,导致包装鼓起或者涨破。
原因:通常是由于产品中含有尿素,气体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碳。
解决方法:采用透气的包装塑料,注意成品的储存温度。
3.包装材料腐蚀。
原因:一些配方容易对包装材料造成腐蚀。
解决方法:注意包装材料的选择。
二、腐植酸液体水溶肥常见4个问题及其解决办法1.结晶现象:腐植酸液肥生产过程中出现结晶、分层、固料含量增加。
原因:养分料液浓度过高或者投料顺序不对等原因导致。
解决办法:通过大量实验摸索规律,如原料添加方式、添加顺序、体系pH值、处理温度等。
2.分层问题:腐植酸液肥长时间贮存出现分层问题。
原因:腐植酸液肥长时间贮存后,腐植酸与金属离子螯合后又解离,与溶液中一些其他离子螯合出现沉淀。
解决方法:调节螯合工艺及向其中加入悬浮剂,使得腐植酸液肥可以长时间贮存。
3.堵管问题:腐植酸液肥冲施过程中,有时会使滴灌管出现堵管现象。
原因:腐植酸水溶肥与硬水中钙镁离子络合后形成沉淀,堵塞滴灌管。
解决方法:在生产过程中加入羧酸螯合剂,形成能溶于水的络合物;或者加入分散剂,使得形成的沉淀不聚集在一起,顺利通过滴灌管。
腐植酸应用技术论坛【21-1】:浅说黄腐酸

腐植酸应用技术论坛[22]:浅说黄腐酸成绍鑫2009-03-30 17:06:581、黄腐酸的由来说起黄腐酸,我们不能不从腐殖质(Humus)谈起。
腐殖质的生成历程和化学理论有多种流派,众说纷纭,而目前比较公认的是科诺诺娃(Kononova)[1]和斯蒂文森(Stevenson)[2]的学说。
本资料主要根据他们的理论加以阐述。
腐殖质是植物(也包含部分动物和微动物)残体在微生物作用以及后期复杂的地球化学作用下分解-合成的一类天然复杂大分子芳香族聚合物,参与形成腐殖质的植物组分,主要是木质素和多酚类物质,但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单宁、蛋白质、脂肪等也参与了腐殖质的生成。
腐殖质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在土壤、腐泥、江河湖海、死亡动植物残体中有之,在有机垃圾、堆肥、发酵废料中有之,而泥炭、褐煤、风化煤中的含量更高。
按腐殖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主要可分为4个级分:黄腐酸、棕腐酸、黑腐酸和腐黑物,分级流程见图1(略)。
在这4个级分中,前3种统称“腐植酸类物质”(HAs)其中溶于碱而不溶于酸的级分称作腐植酸(Humic acid,代号HA),而既溶于碱、又溶于酸(实际也部分溶于乙醇和丙酮)的Has叫做黄腐酸,原称富里酸(Fulvic acid,代号FA),是瑞典化学家奥登(Odén)于1919年最早命名的。
因此,FA是腐植酸类“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之一。
自然界FA的总量尽管很多,但大部分含量不超过1‰,难以提取和直接利用。
泥炭和煤炭(包括褐煤和风化煤)中HAs含量都较高,是目前腐植酸类工业加工和利用的主要原料来源。
其中泥炭中的FA含量最高,其加工利用早已引起国外学者的关注。
众所周知,泥炭是成煤的初期阶段,也是形成HA和FA的重要阶段。
这个阶段是植物残体腐殖化初期,实际还是以喜氧微生物作用为主,泥炭化后期才进入厌氧细菌活跃期。
因此,泥炭黄腐酸(PFA)的形成期,与土壤黄腐酸(SFA)、生物发酵黄腐酸(BFA)的形成期比较接近。
不符合标准中矿物源腐殖酸有机肥料的技术要求

不符合标准中矿物源腐殖酸有机肥料的技术要求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不符合标准中矿物源腐殖酸有机肥料的技术要求1. 概述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日益增加,有机肥料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种长效腐植酸磷肥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长效腐植酸磷肥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6581f43976eeaeaad0f33063.png)
专利名称:一种长效腐植酸磷肥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武丽萍,郎春梅,成绍鑫
申请号:CN02102185.6
申请日:20020121
公开号:CN1434006A
公开日:
20030806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长效腐植酸磷肥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廉价的煤炭腐植酸与普通速效磷肥在促进剂和络合剂作用下,经化学反应制备得长效磷肥。
本方法采用独特的化学反应,使反应所形成的HA-P复合物有效抑制了速效磷的固定,使土壤对磷的固定减少了16%以上,在施肥量相同或减少的情况下,HA-P比相应普通磷肥增产10%左右,P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地址: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165信箱
国籍:CN
代理机构: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毅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永远的丰碑-原化工部定型鉴定的5个腐植酸项目回顾

永远的丰碑——原化工部组织定型鉴定的5个项目回顾成绍鑫1李双2(1、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太原 0300012、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北京 100120)(原载《腐植酸》杂志2017(3)15~21,49)在隆重纪念我国腐植酸发展60周年之际,我们不禁想起30多年前原化工部组织的5条生产线定型鉴定时的情景。
由于时代的变迁,现在这5个生产厂都已改弦易辙,但它们的历史功绩,它们留下的宝贵经验和启示,它们的建设者们严格的科学态度和无私奉献精神,将永世长存,永远是腐植酸人心中的丰碑。
重温那段历史,就是学习前人的经验,传承前人的精神,以此作为我们纪念60周年最好的洗礼吧!1974年国务院110号文件的发布,标志着我国腐植酸产业正式起步。
由于当时缺乏思想组织准备,经验也不足,导致发展势头过猛、涉及领域过宽。
不到3年时间,就星罗棋布地建起几百个腐肥厂,但大部分是简陋、粗放的,甚至是不科学的,没有多少发展潜力。
国务院和国家经委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77年以后多次召开总结交流会议,特别是1979年国务院200号文件发布后,才真正遏制住这种盲目发展的局面。
此后的3年,我国腐植酸科研、生产、应用和市场培育都有长足的进展,经过整顿后保留了70多家腐植酸生产厂,近百项科技成果通过省、市级鉴定。
这些厂家和成果,技术和经济上多数是可靠的,但也有不少良莠不齐的情况。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腐植酸产业健康发展,把全行业尽快引导到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轨道上来,原化工部化肥司(委托各省化工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从1981年12月到1984年12月对5条较有典型示范意义的生产线(按鉴定时间排序:腐植酸铵、腐植酸钠、硝基腐植酸铵、腐植酸复合肥料和湿法硝基腐植酸)(1)进行工艺定型鉴定。
在此期间,化肥司冯元琦总工曾多次亲临现场考察并参加审定。
这些生产厂的共同特点,一是都有可靠的基础研究成果作支撑;二是附近都有较理想的原料产地,大都有大型化肥企业作依托;三是均为国有企业,都有一定的技术实力,或与科研、设计单位合作,经过扎实的实验室小试和中间放大试验,提出较正规的工艺包和机械设计蓝图;四是没有丝毫的功利性和技术壁垒,所有的核心技术都向业内公开,为后来人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工艺设计参考资料。
腐植酸类液体肥料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中的几个问题

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聚结和沉降不稳定性。 要 求它们( 包括溶胶) 永远绝对稳定即不凝结、 不 沉降是不可能的。 因为体系中的分散粒子有巨 大的表面积和表面自由能, 在范德华引力作用 下易相互聚集,故本身就具有热力学不稳定 性。 再加上分散介质中 还溶解着高浓度的无机
稠, 即使有的变稀, 但不溶固体颗粒却易于凝 聚和下沉, 成为不稳定悬浮体。 () A的情况下, 3 在没有H 仅在水中溶解 和分散化肥和微量元素,更难形成均质的胶 体, 且到一定浓度就析出结晶或成块状。 适当
类型都可能存在, 但除稀的腐植酸钾( 、 钠)腐 植酸尿素之类的溶液外, 多数H 液肥不可能 A 是真溶液。质量较高的 H A叶面肥应该是溶 胶, 也允许有少量稳定的悬浮体; A冲施肥 H
主要是悬浮体和粗分散体系。
既然H 属于一类复杂的有机一无机胶体 A 系统, 就不可能违背胶体系统的基本定律, 其
E6 0 . 9 3 21 .
Z n
M e n F
C o u B M
1 0
68 .2
5 6 0 1 1 6 . 3 0 6 7 . 3 0 0 4 . 7 . 8 0 0 4 . 5 0 0 1 . 1
某厂叶
面肥 () B
专评 题述盅
腐植酸类液体肥料 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中的几个问题
成绍鑫‘ 刘文彬z ( 中国 1 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太原 000 301 2 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元科科技开发中心 济南 201) 501
抗硬水能力弱, 指标不一, 检测手段滞后; 有 肥效差, 缺乏市场竞争力。 产 剂型腐植酸类液体肥料的组分、 性质、 浓度、 流动性、 的甚至养分低, 除了少数有意造假者外, 稳定性、 抗絮凝性等若干技术和质量问 题进行了 探讨, 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大多数属于基本知识和工艺技术方面的问题。 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本文主要对水剂型H A液肥的有关技术和质 关键词: 腐植酸 液体肥料 胶体系统 工艺 技术 质量指标 量问题加以讨论。 腐植酸类液体肥料 ( 简称H 液肥, A 包括
有关含腐植酸水溶肥行业标准的一些现象

有关含腐植酸水溶肥行业标准的一些现象前段时间广西曝光的不合格肥料中,出现了好些不合格的含腐植酸水溶肥产品,这些不合格产品中都出现了腐植酸含量不合格这一项,不合格含腐植酸水溶肥产品有液体形态的也有固体粉剂的。
这使我感到很纳闷,照理说固体粉剂产品,不可能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按照行标NY1106-2010要求腐植酸≥3%即可,添加量低,原料应该可以任意配置,配方可以随意更改,这是水溶性肥料的最大优势,但事实是仅仅3%的腐植酸含量,却是很多厂家无法逾越的门槛。
按照农业标准NY1106-2010中所规定,其中腐植酸必须为矿物源腐植酸。
按照NY/T1971的检测原理,是以2mol/L 的硫酸沉淀腐植酸,沉淀腐植酸用重铬酸钾进行氧化,剩余的重铬酸钾用硫酸亚铁进行滴定,根据氧化前后重铬酸钾的消耗量计算腐植酸的含量。
但在2mol/L的硫酸条件下,纯的矿物源黄腐酸及生化黄腐酸只能少量的沉淀(市面上的矿物源黄腐酸盐其实不是纯的黄腐酸盐,而是黄腐酸及腐植酸的复合盐),这就使得很多以矿物源黄腐酸或生化黄腐酸为原料生产的含腐植酸水溶肥的产品达不到农业标准NY1106-2010的要求。
在以矿物源腐植酸为原料制备含腐殖酸水溶肥时,腐植酸盐原料一般添加量为6%~8%,但是腐植酸盐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容易形成不溶于水的絮凝物沉淀:(1)添加的原料中含中微量元素时,易与腐植酸形成不溶于水的络合物,而现在的氮源、磷盐及钾盐等一般都含有一定含量的中微量元素;(2)所用的水中含有一定的中微量元素或者呈弱酸性时添加腐植酸盐,易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而南方的水质一般呈弱酸性;(3)添加酸性原料易形成絮凝沉淀,如磷铵,硫铵、氯化钾及硫酸钾等。
因此,只要以矿物源腐植酸盐为原料制备含腐殖酸水溶肥时,肯定会有一定的絮凝物沉淀形成,不利于水肥一体化的发展(在进行喷灌及滴灌时,一般的用户都喜欢将好几种肥料混在一起施用,这种情况下如果加入了酸性肥料或者中微量元素肥料便很容易与腐植酸形成大量的絮凝沉淀,对滴灌及喷灌设备造成严重的损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仍不失为好的液体肥料。反之,原液 HA 分散
得再好,一遇大量硬水就絮凝沉淀,堵塞喷嘴
或滴灌小孔,给施肥操作带来麻烦;其次,把
絮凝了的 HA 喷在植物叶片上,不仅影响作物
叶面对养分和 HA 的吸收,而且可能封堵叶片
气孔,影响植物呼吸。
HA 液肥絮凝稳定性差的原因大致有 3 点:
(1)如果在液肥中含有较多的高价阳离子,
抗硬水能力弱,指标不一,检测手段滞后;有 的甚至养分低,肥效差,缺乏市场竞争力。产 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除了少数有意造假者外, 大多数属于基本知识和工艺技术方面的问题。 本文主要对水剂型 H A 液肥的有关技术和质 量问题加以讨论。
1 原液有效成分含量、流动性和稳定性
水剂液体肥料的组分含量、流动性和沉 降稳定性是影响施肥操作性和应用效果的很 重要的几个因素。既要达到足够的组分浓度, 又要保持较稀的粘度、较高的稳定性,确实有 一定的难度。我们先通过近年来研究积累的一 些数据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收集了十几个市 售 HA 叶面肥和冲施肥样品,多数企标或说明书 标明的 HA(FA)含量≥ 8%(或 80 g/100 mL), 有的还另加 2% ~5 % 的氨基酸,大量元素为 10%~30% ,微量元素为 1%~3%,有的高达 10% 以上。但实际测定值无一达到规定的指 标,有的差之甚大。表 1、表 2 列出 4 个有代 表性的例子。
(2 )H A 1 价盐和 FA 的高浓度“水溶液” 是一种有机胶体体系,其胶体颗粒大小、粘 度、稳定性随 H A 的来源和性质、体系的 p H 值、浓度、无机盐含量等而变化。比如,在常 温纯水中溶解泥炭腐钠,HA 浓度可达到 8% 或 更高,但 8% 的褐煤 HA 液体就比较粘稠了,而 风化煤 HA 加到 6% 就难以流动,到8% 就成“胶 冻”了。如果再往 HA“溶液”中添加各种化 肥和微量元素,情况就更为复杂,视所加物质
酸酯、β - 萘磺酸 - 甲醛缩合物,以及具有 可生物降解性能的烷基多糖苷、聚甘油酯和 纤维素醚等,有条件者可以试用。
2 液肥中 HA 抗絮凝性
液体肥料(特别是叶面肥)中 HA 的抗硬
水絮凝能力比原液的稳定性更为重要。即使
原液固体颗粒较粗,有些可逆聚集体,但在使
用时稀释几百到几千倍后能迅速分散和溶解,
17
专题评述
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聚结和沉降不稳定性。要 求它们(包括溶胶)永远绝对稳定即不凝结、不 沉降是不可能的。因为体系中的分散粒子有巨 大的表面积和表面自由能,在范德华引力作用 下易相互聚集,故本身就具有热力学不稳定 性。再加上分散介质中还溶解着高浓度的无机 离子,构成复杂的“电解质体系”。高浓度的分 散粒子吸附大量离子后,双电层极其薄弱,从 而加剧了粒子的聚集和沉降过程。但是,我们 要生产的 HA 液肥偏偏要求相对均质、稳定和 易于流动,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课题。
(1)通过加强研磨、快速搅拌、适当加
18
专题评述
温、超声波处理等物理手段,尽量减小固体粒 子尺寸,提高分散度。一般来说,固体粒子越 小,水化层越厚,空间排斥作用越大,体系越 稳定。但物理方法处理有一定限度,主要用于生 产冲施肥,其分散粒子允许大于 10 μ m。国外 称这类肥料为“悬浮肥料”,其粒子≤ 800 μm 就能成为相当稳定的优良悬浮肥[5]。
为探索这个问题,近来我们曾在较高浓 度范围内做了一些实验,仅列 5 组数据来说 明,结果见表 4。
以表 4 的 5个样品为例,可以帮助我们分 析以下几个问题:
(1 )要想制成总养分达到 2 0 % ~3 0 % 、 HA 含量 6 % ~9% 的液体肥料,总固体就得达 到 47%~75%,也就是说,100 克产品中只含 25~53 克的水。按溶解度(100克水中溶解固 体的克数)的常识,除尿素外,大多数无机盐 的溶解度在 1 5 % ~5 0 % 。按理想状态粗略估 算,在上述液肥中,分散介质是无机盐的过饱 和溶液,其中大约溶解了 10%~30% 的盐,另 外 70%~90% 的无机物质是不溶解的,故属液 —固胶体系统。
(5)在近中性的 HA 液肥中,泥炭和褐煤 的水溶 HA 略低于总 HA 含量,但风化煤水溶 H A 只有总 H A 的 1 / 3 ~1 / 2 。在高 p H 值和 低养分情况下,后者制成的液肥中水溶 HA 也 接近总 H A (见表 2 ,冲施肥 C )。
如何才能改善 H A 液肥的流动性和稳定 性?一般通过3种途径[4]:① 提高空间排斥作 用;② 提高静电排斥作用;③ 同时提高前两 者的综合作用。对 HA 液肥来说,应该是同时 提高粒子的空间排斥和静电排斥作用。现就有 关技术问题谈几点建议:
液体较稀者,但出现大量沉淀。为什么会出现 这种情况?首先应该从 H A 的物理化学性质 说起。
腐植酸类液体肥料属于有机—无机非均 相胶体分散系统,简称复合胶体系统,其分散 介质是水(其中含无机电解质和 HA 阴离子), 分散相是无机化肥、微量元素化合物和 HA 胶 体粒子以及其他辅助材料。一般来说,可按分 散相的粒子大小把胶体体系分为 4 种类型(见 表 3)。我们认为,对 HA 液肥来说,以上 4 种
(4)在含 HA 的胶体中,含 N、K 的 1 价 盐可以适当多加,但微量元素几乎都是2价阳 离子,一是 HA 与 2 价金属离子之间会发生络 合、螯合反应,形成一部分不可逆的难溶 HA 盐,很难再溶解;二是高价金属离子本身就会 加剧 HA 的凝聚和沉淀(是可逆的,与难溶螯 合物是两回事),这也符合 Schulze-Hardy规 则(N ∝ 1/Z6),即凝聚值与离子价的 6 次方 成反比。如此计算,1 价离子与 2 价离子的凝 聚极限之比为 1:0.016,前者比后者高 60 多 倍。祁辉[2]和郭晓峰等[3]的试验也证明了这种 现象。因此,微量元素在一般 HA 液肥中的含 量更是有限的,即使不加大量营养元素,只加 5% 的微量元素也是容易达到凝聚极限的。
从表中数据看出,4个产品的共同点是营 养元素都未达到规定的质量指标,但发现一 个规律:凡 HA 含量高、养分低者,样品均匀, 但呈粘稠状态,甚至成为“胶冻”,如样品 C
15
专题评述
(H A 为 9.74%, 无机元素不足 2% ),不仅不 能自由流动,连强烈搅拌都“无动于衷”。反 之,总 HA 含量较低(其中水溶 HA 比例更低)、
专题评述
腐植酸类液体肥料 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中的几个问题
成绍鑫 1 刘文彬 2 (1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太原 030001 2济南高新技术开发区元科科技开发中心 济南 250011)11
摘 要:本文通过胶体化学基本原理和实验数据,对水 剂型腐植酸类液体肥料的组分、性质、浓度、流动性、 稳定性、抗絮凝性等若干技术和质量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腐植酸 液体肥料 胶体系统 工艺技术 质量指标
(4 )添加辅助剂。从表 4 样品 H C - 3 和 HZ-6 可见,添加辅助剂后的液肥胶体稳定性 是很理想的。据报道[5~9],国外的液体肥料,特 别是悬浮肥料,几乎都根据原液的性能添加 不同的助剂,包括增稠(悬浮)剂、分散(降 粘)剂、润湿(铺展)剂等。常用的增稠剂有 粘土类(膨润土、海泡石、硅镁土、斑脱土等)、 黄原胶、阿拉伯树胶、改性纤维素、改性淀粉、 聚乙烯吡咯烷酮等;分散剂和润湿剂有硅系 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藻酸、烷基磷
腐植酸类液体肥料(简称 HA 液肥,包括 HA 叶面肥、冲施肥等)是腐植酸类肥料的重 要成员,也是科技含量较高的绿色环保肥料 品种。近年来,随着生态农业和绿色产业的快 速发展,H A 液肥的产量和需求量逐年增加。 据中国腐协的行业调查报告[1]公布,2001年底 前在农业部登记的 HA 叶面肥达53 个品种(其 中 44 个为水剂,占 83%),年生产能力约 5 万 吨。至于 HA 冲施肥,审批资格已下放到各省 农业厅,现已登记注册的产品远远超过 HA 叶 面肥,且仍有上升势头。仅山西省今年 1 到 9 月份就报批了 12 家(20 多个品种,大部分为 水剂),而 2003 年一年只报批了 3 家。就使用 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来看,总体上是可以肯 定的。由于原料易得,生产成本较低,附加值 较高,节肥、节水、节省劳力,养分吸收快, 作物增产增收、提高品质以及抗逆效果明显, 受到用户的普遍欢迎。但是,正如行业调查报 告[1]所说,HA 液肥(特别是水剂型叶面肥)发 展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水溶性差,
种类、数量和加入次序有所不同,一般变得更 稠,即使有的变稀,但不溶固体颗粒却易于凝 聚和下沉,成为不稳定悬浮体。
(3)在没有 HA 的情况下,仅在水中溶解 和分散化肥和微量元素,更难形成均质的胶 体,且到一定浓度就析出结晶或成块状。适当 加入 HA,才有可能提高体系的流动性和稳定 性。这是由于 HA 作为一种有机电解质被无机 粒子吸附,起到胶体保护作用。
类型都可能存在,但除稀的腐植酸钾(钠)、腐 植酸尿素之类的溶液外,多数 HA 液肥不可能 是真溶液。质量较高的 H A 叶面肥应该是溶 胶,也允许有少量稳定的悬浮体;HA 冲施肥 主要是悬浮体和粗分散体系。
既然 HA 属于一类复杂的有机—无机胶体 系统,就不可能违背胶体系统的基本定律,其
16
专题评述
(2 )选择合适的 HA 原料。生产叶面肥, 最好用年轻褐煤或泥炭 HA (FA)。风化烟煤 经深度降解处理的 HA 也可用于叶面肥,但生 产成本和产品质量都不理想。至于生产冲施 肥,用哪种原料的 HA 都可以,但用风化烟煤 H A 时一般需加辅助剂。
(3)充分提高 HA 的化学活性,是提高胶 体保护和吸附能力的关键性措施。因此,生产 叶面肥所用的 HA(FA)应该事先活化,即经 过选择性催化氧化降解处理,适当降低分子 量,增加含氧官能团数量和活性,即可大量增 加被固体粒子吸附的阴离子数量,提高静电排 斥力。据我们的经验,如果 HA(FA)总酸性 基≥ 10 mmol/g(其中羧基占 2/3),E4/E6 ≥ 8, 凝聚极限≥ 12 mmol/g(均为干基),就可明 显改善 HA 液肥的胶体稳定性,生物活性也会 大大提高。表 4 中 XD-2 就是我们制备高活性 H A (主要含 F A )的使用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