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 老师您好
2023年《老师您好》教学反思_1

2023年《老师您好》教学反思2023年《老师您好》教学反思1《老师,您好!》一课是一首诗歌,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赞美了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
它是一首朗朗上口的诗歌,所以在教学中,我把朗读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朗读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对教师的尊敬。
首先是范读。
教师有感情的范读,能准确地传情达意,震撼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引发情感的共鸣。
本诗歌音韵和谐,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使学生深受感染,也产生了强烈的朗读愿望。
接着放手让学生自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随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精读体验。
先引导学生体会“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这句话的意思,通过让学生举例理解句子内容,并抓住两个感叹号进行反复朗读,读出反问的语气,读出感叹的语气。
接着,引导学生理解“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纺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幼苗”这两个比喻句的意思。
我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教师在灯下批改、备课的情景,想象教师耐心地给同学们讲道理的镜头。
这样,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在感受中领悟,在领悟中实践,尽可能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做到了朗读与想象并行,入其境而悟其情。
接着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进一步整体感悟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
最后熟读成诵。
2023年《老师您好》教学反思2说实话,个人对这样赞颂自己的__不大感冒,也看到网上很多批评的声音。
但又想“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哪怕是不好的__,也有不少的教学价值,关键看你如何利用。
在以往的帖子中看到一些教学建议:一、关注句式;二、理解师恩;三、关注韵脚。
我想,无论怎么样,读应该是走进诗歌的最好方法。
撷取其中的几片:关于导入:1.课前出示词串大道??金桥??崇高??辛劳??波涛塑造??闪耀??美好??新苗??您好2.读读这些词,看看你发现了什么?也许我的预设难了些,刚开始有孩子说是文中的生词,我予以肯定,继而抛出:那老师为何不出示其他的生词?一个孩子说,这些都和老师有关。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老师,您好!》

教案名称:《老师,您好!》年级:四年级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2.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3.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4. 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增进师生情感。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学习。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课文《老师,您好!》的PPT课件。
相关的生字卡片。
情感表达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老师日常工作的照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
提问学生:“你们认为老师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新课呈现(15分钟)1.朗读课文:老师先朗读一遍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和情感。
2.生字新词学习:展示生字卡片,教授正确的读音和书写方式,让学生跟读并记忆。
课文理解(15分钟)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和情感表达。
角色扮演:选择几名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情感体验(10分钟)情感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与老师之间的感人故事或经历。
情感绘画:学生可以绘画出自己心目中的老师形象,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学习到的生字新词。
强调尊师重道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作业布置(5分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准备一份小礼物或写一封信,表达对老师的感谢。
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课文内容和情感表达。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苏教版四年级上语文《老师,您好》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优秀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语文《老师,您好》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优秀教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老师,您好》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优秀教案1、老师,您好主备人:毕静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
其中田字格上面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
3、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4、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及体会教教师工作的崇高和美好,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哪……不……”,“那是……”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小黑板、字词卡片、搜集赞美教师的名言。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
其中田字格上面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
一、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育,在教师节之际,您想对培养、教育过自己的老师说些什么?板书课题:1、老师,您好!2、是啊,老师向孩子们传授知识,她的谆谆教诲唤起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求,对未来的憧憬;孩子们在老师的辛勤培育下正健康成长,他们对老师充满了感激之情。
师生情,这是人世间多么美好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饱含深情的诗歌。
二、初读全诗1、教师范读:先听老师把这首诗读一遍,同学们仔细听,想想应该怎样读。
2、学生自读:同学们亲自去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顺句子,3、指名分节朗读全诗,学生点评,展开赛读,适时正音:4、认读生词,认准字形:读准字词是读好课文的基础(1)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来读一下今天的新词?(出示小黑板)指名读,正音,齐读(2)老师要强调字形了,会最先强调哪个呢,聪明的猜猜看?好的,让我们用放大镜把它放大一下:教师范写,学生书空说笔顺5、齐读全诗:字词读准了,诗肯定会读得更好了,让老师来听一下!老师在倾听你们每一个人的声音!6、再读全诗,想想这首诗共有几句,写些什么?并作初步交流。
三、细读第一小节(1-5句)1、指名读:下面老师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谁来表现?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一小节主要讲了什么?2、出示: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追问:“崇高”是什么意思?(最高尚,最受崇敬)3、过渡:你是从那里体会出教师事业的崇高呢?找一找4、交流:(1)出示: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a.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古今中外,每个有成就的人都离不开学校教育和教师的培养,所有人的成长都包含了教师的辛劳)b.比较句子:读一读,体会哪种说法更好?古今中外,哪个…不…古今中外,每个…都…(前一语气强烈,强调教师的重要作用)(2)出示: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涵着教师的辛劳!说说意思。
四年级语文《老师您好》教案

四年级语文《老师您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老师您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
(2)培养学生感恩的心态,懂得珍惜老师的教诲。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 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相关图片或插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插图,引导学生谈论有关老师的话题,如老师的形象、老师的职责等。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老师您好》,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学生通过课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
(2)分享讨论成果: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课文中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4. 讲解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正确朗读。
(2)解释生字词的含义,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例句展示。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2)强调尊敬老师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感恩心态。
六、教学延伸1. 课下作业:(1)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尊敬老师的短文。
(2)选择几个生字词,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记录下来并分享。
2. 课外阅读推荐:《感恩老师》、《老师的故事》等,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进一步培养尊敬老师的情感。
四年级语文课文《老师,您好》..

以这一反复吟唱的全诗中心句为题,强烈 的表的了作者对教师的由衷赞美。诗中在 第1、2小节结尾处又两次出现,进一步强 化、突出了这种情感。
赞美老师的诗歌
四度春风化绸缪, 几番秋雨洗鸿沟。 黑发积霜织日月, 粉笔无言写春秋。 蚕丝吐尽春未老, 烛泪成灰秋更稠。 春播桃李三千圃, 秋来硕果满神州
第二部分
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 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 笔尖飞舞, 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 笑语盈盈, 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 每当看到鲜花在幸福地开放, 我就情不自禁地衷心祝愿: 老师,您好!
段落大意
• 第一部分:诗人告诉我们,教师的事业是崇
高的,抒发了对教师的无限感激之情。 • 第二部分:通过对教师工作的辛劳的叙述, 歌颂了教师事业的美好,表达了学生对老 师的衷心祝愿。
上马中心小学 刘紫涵
看谁认字多
铺设
蕴含 春晖
衷心
涌起 甘露 智慧
飞速
波涛
心血
崇高
塑造 辛劳
浸透
事业 朝霞
涌起
闪耀
茁壮
编织
春蚕 丝线 理想 笑语盈盈 情不自禁 地北天南 笔尖飞舞
塑造
古今中外
必回生字
崇 塑
浸 霞
项 编
劳 茁
涌 衷
反义词: 崇高—卑贱 衷心—虚伪
近义词: 铺设—架设 衷心—由衷 飞速—迅速 波涛—浪涛 崇高—高尚ຫໍສະໝຸດ 蕴含—包含 涌起—泛起 浸透—浸润
1.大声朗读分解课文。想一想课文讲分
几部分,每部分各讲了什么内容?
课文讲了什么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人们对老师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老师,您好!

【教育资料】小学四年级语文:老师,您好!1、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句子。
3、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实验目标:利用教师节这一契机,以筹备教师节庆祝活动为目的,让学生去搜集资料,调动已有知识和情感,加深对教师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学生课前走访教师。
课时安排:两课时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
1、汇报走访教师的感想,主要谈谈他们教书育人的感受。
2、教师在你们心目中的形象?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了,我们中队决定举行一次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大家来出出主意,你想出什么节目?生自由交流。
想唱的就唱两句,想说的就说两句。
相机引导出诗朗诵。
三、提供诗稿、自由练读1、师配乐范读。
2、小组合作,自由练读。
(1)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
(2)小组互读,纠正读音,初步确定朗读感情。
(3)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小组表演,生生互评。
四、教师指导,提高朗读1、分句训练。
(1)自由读,体会一下,你最喜欢哪一句话,说说为什么。
(2)其他学生补充说明这句话的精彩之处。
(3)指名朗读这句话,生点评。
(4)生竞赛读这句话,达到朗诵水平。
2、如上,对相关句子进行训练。
3、重点部分,拓展训练。
(1)生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2)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
(3)再读句子,抒发感情。
(4)重点句子: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
带学生理解春晖、朝霞、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的象征义。
(5)相机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①指名读;②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
③换一种句式,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④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来证明这句话。
《老师您好》教学反思

《老师您好》教学反思《老师您好》教学反思「篇一」《老师,您好!》是一首抒情诗,赞美了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的感激、热爱之情。
全文分两小节,结构很清晰,内容也不是太深奥,学生理解、感悟应该不太难。
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朗读上。
一、抓关键词语,联系生活,读中感悟。
诗歌中有不少需要理解和感悟的词语,比如“铺设大道”、“架起金桥”、“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等等。
这些词语就从字面上解释,很难和教师的崇高和美好联系起来。
所以我和学生从教师的日常工作联系起来,边读边体会,逐步了解老师把学生从无知的昨天引向幸福的今天、灿烂的明天,让学生知道了国家和世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引领学生寻求理想,鼓舞学生实现理想。
这样一说,学生就逐步理解了“铺设大道”、“架起金桥”的含义,不需要讲得太透彻,只要能感悟、体会到了就可以了。
第二节把老师比作春蚕,把学生比作茁壮的新苗,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很快很容易就理解了。
朗读的形式是多样的,只要是学生喜欢的,我们都提倡。
二、多形式朗读,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在理解了课文内容之后,我又采用了分小组读、领读、齐读、比赛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拓展延伸了教师的感人事迹,让学生释放对教师的敬爱、感激等情感,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朗读变得更感人,学生的感悟变得更深刻,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得到升华。
接下来读补充上的小诗,无需训练,学生在自然情感的催促下,激情迸发,朗读得感人生动。
最后,让学生再齐读课题,自然流露的情感让我感动。
当然也有遗憾的地方,在后面做《一课一练》和《补充》上的习题,原本课堂上已经解决的问题,一旦到了下课,有些又成了拦路虎,少数孩子的记忆又突然堵塞。
当然,我知道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只是自己有时有点过于追求完美。
《老师您好》教学反思「篇二」四年级《老师,您好》教学反思范文《老师,您好》是一篇歌颂老师职业的诗歌,讲实话,这类文章若不是自己有这样的亲身经历,很难深有体会,因为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所以深刻的体会到为人师者的不易,学生需要理解老师,感恩,尊重老师,真的是实属应当。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1、老师,您好!《老师,您好!》这是一首现代抒情诗,通过描绘教师在社会发展及人类进步中作出的巨大贡献,赞美了教师事业的崇高和美好,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感激、热爱的思想感情。
2、但愿人长久本文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词中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表达了苏轼思念亲人、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并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发出诚挚的祝愿。
3、古诗两首1.《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的,作者借助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秋月映照下的洞庭湖的美景,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诗的前两句是: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后两句是: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中描写了白、银、青三种颜色,将洞庭湖的秀丽娴静刻画得恰到好处。
这首诗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把洞庭湖水面比作未磨的铜镜;后两句把洞庭湖比作了白银盘,把君山比作了青螺。
2.《峨眉山月歌》是唐代诗人李白初离四川时写的。
诗人在(秋天的晚上)乘船远行,从(清溪)出发,驶向(三峡),最后到达(渝州)。
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秋夜行船时思念故乡和友人的感情。
前两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后两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秋天《秋天》课文主要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5、我给江主席献花本文生动地记叙了“我”随着欢迎队伍在启德机场等待江主席的到来,并给江主席献花的情景,表达了“我”对国家领袖的爱戴,以及在回归祖国的大喜日子里香港同胞的无比激动和欣喜之情。
6、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是一篇说明性的课文。
本文通过对天安门周边建筑和节日里的天安门广场景象及人们活动的描写,展现了天安门广场的壮观、辉煌。
7、徐悲鸿励志学画《徐悲鸿励志学画》讲述了年轻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勤奋学画,以优异的成绩为中国人争光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补充习题》
板书
设计
老师,你好!
事业崇高 事业美好
↓ ↓
浸透心血、蕴含辛劳 编织理想、培育幼苗
↓ ↓
时代飞速前进 鲜花幸福开放
(敬爱、赞美、祝福)
教学反思
课题
1老师,您好!
备课日期
教学目标
⑴学会13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2个只识不写,生字组成的词语要理解。
⑵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⑶理解教师事业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⑷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
难 点
理解教师事业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指导:自由朗读这首诗歌,哪些诗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点拔: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想老师的哪些所作所为令你感动。
2、重点部分,拓展训练。
(1)引导质疑:哪些句子不太理解?
(4)投影出示重点句子: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
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
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
三指导学习生字词语
1、在你的几年学校生活中,哪些教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2、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来了,我们班决定举行一次庆祝教师节的活动,大家来出出主意,你想出什么节目?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赞美教师的诗歌《老师,您好!》(板书课题)
1、师配乐范读。
3、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4、教师投影出示学生朗读中存在问题较多的诗句,加以示范和指导。
① 指名读;
② 理解“浸透”、“蕴含”的表层意思。
③ 换一种句式,读一读,比一比,体会有什么不同?
④ 根据你搜集的资料,来证明这句话。
⑤ 饱含感情地再读一读。
2、 各自起笔。
3、 主动朗读,师生点评,以鼓励为主,提出改进性意见。
4、 修改后进行诗歌联诵。
在朗读中感悟课文表达的情感,提高对文字的鉴赏能力。
学生自由朗读,然后自评互评,重在指出朗读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重点交流讨论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练习描,书写生字。
读一读并抄写课后第三题的词语。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对教师的热爱之情。
作业设计
抄写生词、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教师工作的崇高和伟大,激发对教师的热爱之情。
朗读诗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对诗句内容的理解
(2) 指名读这些句子,师生共同解决。
(3) 再读句子,抒发感情。
先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诗句,再想一想一些重点词语的象征义,加以体会
,用"春晖"比喻教师的关心和爱护;"朝霞"比喻教师的教导像早晨的霞光,给我们带来光明、美好的新的一天;"春蚕"则让人联想到"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诗句,它喻指辛勤劳动的老师;"理想的丝线"是用来比喻教师辛勤劳动的工作成果;"甘露"用来比喻教师付出的心血;最后把学生比喻成"茁壮的新苗"和幸福开放的"鲜花"。
多媒体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激发对教师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入,调动情
二初读指导,体会感情感
5、指导讨论:从这首诗歌中,你体会到了些什么?
1、对“崇、涌、塑”等字进行书写指导。
自由谈对教师的了解,重点谈对教师工作的认识。
生自由交流。想唱的就唱两句,想说的就说两句。
2、 小组合作,自由练读。
(1) 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
(2) 小组互读,纠正读音,初步确定朗读感情。
(3) 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
难 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体会教师工作的伟大和艰辛,培养对教师的热爱之情。
教 学准备
多媒体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二感情朗读,体会感情
三补充资料,增强积累
四小练笔
上节课我们初步读了《老师,您好!》这首诗歌,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首诗歌。(板书课题)
点拔:理解“春晖”、“朝霞”、“春蚕”、“理想的丝线”、“甘露”、“茁壮的新苗”的象征义。
(5) 相机出示句子: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1、调动学生积累,说说赞美教师的诗句。
2、出示有关赞美教师的诗文,小故事。
1、 你们一定也有好多话想对教师说,你是不是也仿照课文写一首诗,长短不限,我们来个新的节目——诗歌联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