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消费复习

合集下载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第1讲《生活与消费》2.3知识梳理:框题三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第1讲《生活与消费》2.3知识梳理:框题三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第1讲《生活与消费》2.3知识梳理:框题三第三课多彩的消费一、消费及其类型1.影响消费的因素(1)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①当前可支配收入:人们的当前可支配收入________,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人们的当前可支配收入________,消费量就越小。

所以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________。

②未来收入预期:对未来收入________,那么预支未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反之,预期未来有减少收入或者失业的风险时,人们就会节制当前的消费。

越多越少居民收入预期看好③社会收入差距:人们的收入差距________,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________。

(2)物价的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___________,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___________。

过大提高普遍降低消费量【易错提醒】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除了收入和物价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家庭人口。

2.消费的类型(1)按消费的方式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___________和租赁消费。

(2)按消费对象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___________。

(3)按消费目的分为:生存资料消费、___________和享受资料消费。

【易错提醒】贷款消费不是超前消费,而是以自身当前收入和未来收入为基础,是提前预支未来收入的一种消费方式。

贷款消费的实施有利于扩大内需。

贷款消费劳务消费发展资料消费3.消费结构(1)消费结构:反映人们________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2)变化规律:消费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________的发展,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

(3)恩格尔系数:________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降低,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易错提醒】恩格尔系数降低并不意味着家庭用于食品支出的总量在降低。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单元整合升华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单元整合升华课件新人教版

方法专题 规律揭秘
微专题一 《经济生活》曲线类选择题 【例题❶】 (2019·天津卷)粮票是我国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 证,人们需要凭粮票购买粮食。改革开放后,曾经严格的票证制度越来越松 动,1993年粮票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下图描述了粮票退出历史舞台的主 要原因,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 C 解析 本题以粮票发展历史设置情境,通过价格曲线图像题考查获取和解读 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粮票是粮食供给短缺时代的产物, 本质上是生产问题而不是需求问题,据此排除A、B两项的需求曲线;由于 粮票退出历史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发展、供给增加,所以在C、D两项的供 给曲线中选择C项。
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区别“点的移动”和“线的移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引起的需求量(或供给量) 的变动为点移动,即点沿着同一条曲线上下移动。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 情况下,由其他条件引起的需求(或供给)的变动,表现为线的平移,即整条曲 线的左右移动。
2.引起需求曲线移动的变量。 (1)收入。一般商品或者高档耐用品,收入与需求量呈正方向移动;对某些低档商 品或者生活必需品,需求量与收入呈反方向移动。 (2)相关商品的价格。某种商品的替代品或者互补品价格的变化会引起这种商 品需求量的变化,造成需求曲线平移。 (3)收入预期。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会影响人们现在对商品与劳务的需求,二 者呈正方向移动。 (4)消费者数量。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某种消费品的消费者数量增多,该商品的需 求量会增多,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反之亦然。 (5)国家政策。国家为促进消费,通过财政补贴推动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为 推动节能减排,对符合节能要求的汽车给予财政补贴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此类措施会导致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复习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复习

人教版政治
目 录
必修一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考 点 层 解 · 把 书 读 透 归 纳 整 合 · 把 书 读 薄
(2)基本职能:
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了 价值尺度 和 流通手段 两
种基本职能。 (3)其他职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又具有了 贮藏手段 、 支付手段 和 世界货币 的职能。
人教版政治
目 录
必修一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考 点 层 解 · 把 书 读 透 归 纳 整 合 · 把 书 读 薄
(3)没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没有使用价值。价值是 商品的特有属性,某劳动产品如果没有用于交换,就不 能成为商品,就没有价值,但它有使用价值。
时 效 热 点 · 小 题 狂 练 综 合 演 练 · 知 能 提 升
(1)货币与财富 (2)
结算与信用工具 外汇和汇率 (3)
知识
人教版政治
目 录
必修一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考 点 层 解 · 把 书 读 透 归 纳 整 合 · 把 书 读 薄
考向预测 (1)运用商品的基本属性知识,分析有关安全生产,特 别是食品安全问题 (2)运用纸币与通货膨胀知识,分析我国当前宏观调控 的货币政策
时 效 热 点 · 小 题 狂 练 综 合 演 练 · 知 能 提 升
B.价值通过其他形式实现 D.未用于交换而没有价值
人教版政治
目 录
必修一 第一单元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考 点 层 解 · 把 书 读 透 归 纳 整 合 · 把 书 读 薄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该公司的产品和服
务是该公司付出劳动而创造出来的,不是公共物品,A说

必修一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第1讲《生活与消费》1.2考点定位:复习策略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第1讲《生活与消费》1.2考点定位:复习策略

【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第1讲《生活与消费》1.2考点定位:复习策略第一课神奇的货币本课主要以“商品交换的发展”为主线,立足国内市场,分析了货币交换的三种媒介:货币、纸币和信用工具。

立足国际商品交换,主要分析了外汇与汇率。

用货币表现的商品的价值,我们称之为价格。

复习时我们必须立足居民生活消费这一核心,认识货币与价格的关系、纸币发行量与价格、价格与消费的关系,汇率变动与对外贸易的关系。

该讲的主线是商品交换,所以复习中我们必须把握以下时事热点:①结合物价上涨认识通货膨胀的表现和应对措施。

②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商品买卖认识货币的职能。

③结合信用卡和贷款消费,认识信用卡的优缺点。

④结合我国人民币升值到贬值,认识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影响。

要求考生复习备考时能识记并理解本课基础知识,并结合国家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热点问题,学会分析运用。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本课立足一对关系,考查了两个方面,凸显了三个难点。

立足供求与价格的关系,从价值与供求两个方面认识价格变动的原因,从价格变动分析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三个难点是指单位商品价值量的计算、相关商品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动、对价格曲线变动的分析。

必须明确价格与货币的关系,价格与消费的关系。

立足整个教材,我们可以从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角度,认识价格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具体分析价格变动与消费的关系,价格变动与企业生产的关系,价格变动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

该讲的主线是价格与供求的关系,所以复习中我们必须把握以下时事热点:(1)结合CPI 持续上涨以及国家调控措施,从影响价格的因素认识价格变动的原因、国家宏观政策的经济依据。

(2)结合生活日用品价格波动,认识价格上涨对消费者生活的影响。

(3)结合高铁发展,谈谈对航空运输业的影响。

(4)立足通货膨胀分析价格波动与企业生产的关系。

从近几年高考题来看,商品的价值量常以计算题形式出现,对此必须注意加强训练。

价格与需求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且多以坐标图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经济常识复习资料第三课生活与消费 多彩的消费 人教版

经济常识复习资料第三课生活与消费 多彩的消费 人教版

经济常识复习资料第三课生活与消费多彩的消费07、05、11一、本课重点: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结构的含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本课难点:恩格尔系数;贷款消费;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二、夯实小知识点(填空)1、消费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和_______。

2、收入是消费的______ 和_______。

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______。

其中,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差距的大小,也会影响社会的总体消费水平。

3、商品价格的高低影响人们的______。

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力______;物价下跌,则购买力______,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4、商品的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甚至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与______都能影响人们的消费活动。

5、消费结构,反映人们_______。

6、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_______。

_______过大,必然影响其它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_______、_______的增加,限制_______和_______的提高。

_______减小,表明_______,_______。

7、人们的消费受到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等消费心理的影响。

8、做理性的消费者,就要践行正确的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这种原则要求在_______之内进行消费。

_______,都是缺乏理性的。

当然,_______也是不可取的。

它使_______得不到满足,还不利于_______。

所以,我们提倡消费要_______。

10、我们要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_______忽视_______的倾向。

11、绿色消费是以_______为主旨,_______的总称,核心是_______。

二轮复习 专题一 生活与消费

二轮复习 专题一 生活与消费

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 中央为何反复强调稳定物价? 中央为何反复强调稳定物价?
①物价总体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稳 物价总体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 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 定物价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扩大内需; 定物价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扩大内需 稳定物价有利于稳定市场秩序 稳定市场秩序, ②稳定物价有利于稳定市场秩序,以实现国民经 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要发挥发市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要发挥发市 场调节的作用 又要加强宏观调控 的作用, 宏观调控, 场调节的作用,又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是 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第一要义是发 稳定物价保民生,又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又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展,稳定物价保民生 又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符 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 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有助于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 有助于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 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②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居民 收入倍增计划有助于增加消费,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收入倍增计划有助于增加消费,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小康社会建设, 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小康社会建设,必须全面 改善人民生活,为此必须增加居民收入; 改善人民生活,为此必须增加居民收入;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实施居民收入倍增 计划,能够让人民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计划,能够让人民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经济生活》复习指南(标示★的为复习的运用内容)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但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不同,所以才需要交换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不同商品都有价值,所以才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

2、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当贵金属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出现了。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则需要现实的货币。

3、纸币的含义及其发行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所代表的价值。

纸币的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货”就是指流通中的纸币。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就是指流通中的纸币数量过多或过少。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含义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

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跌。

表现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

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

本质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多。

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少。

成因①纸币发行过多;②社会需求旺盛;③成本上升等。

①纸币发行过少;②社会需求不足等。

影响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但通货膨胀直接使纸币贬值,而居民收入水平没有提高,就会导致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影响经济发展。

提高《经济生活》一轮复习效果的智慧——以《生活与消费》为例

提高《经济生活》一轮复习效果的智慧——以《生活与消费》为例
观——关 注 民生加 强社会 建设 —— 健全金 融 的影 响 、 价格 与价值 尺度 的关 系 、 价 格与 消 费
市场—— 提 高开放 型经 济水平 等 。
水平 的关 系 、 价格 与市 场 凋节 的关 系 、 价 格 与
价 格 与 社 会 民生 的关 企业 : 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正确经营 国家 宏观调 控 的关 系 、 策略一 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_一提高 自 系等 。 同学们 还可 以把本 单元 相似 或相 近的 知 主创 新 能力——诚信 经 营——遵循 价 值 规 律一 参 与经济全球化—— 承担社 会责任等 。 识集 中起 来 , 进行分类 整理、 查 漏 补 缺 。 例 第 一单 元 《 生 活 与 消 费》中 “ 基础” 类有 : 个人 : 对 金 钱取 之 有 道 、 用之有度、 用 之 如 ,
生和发 展这 条线 索 中解 开货 币之 “ 奇 ”: 一般 用一 般会 降低
( )
①美 元对人 民 币汇 率 下 跌 , 赴 美 留学 费

5 V  ̄ e ' w n i 删 _ n { , Ⅵ m { 。 n

②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 , 会使居 民生 正之外 , 最好再 写上 自己的“ 心 得” , 分析错
再以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为例 , 在现
与别人 交换 , 而要 交换 就离不 开货 币 , 就 必须 知道商 品 的价格 。生活 与消 费是生 产 的 目的
和归 宿 , 根据 这一 逻辑 , 本单元 包括神 奇 的货
Hale Waihona Puke 行记忆 , 然后 合 上 书 , 继续 尝 试 回忆 , 几 次 反 代市 场经济社 会 , 一个人 要 消费 , 就 往往需 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金属金银等的优点
思考:商品流通和流通手段的关系
• (1)公式相同:商品─货币─商 品 (2)含义不同,商品流通回答的 是商品交换问题,流通手段回答的 是货币的职能。
思考:商品交换分为几个阶段?
• (1)货币出现以前:
物物交换:商品─商品
• (2)货币出现后:
商品流通: 商品─货币─商品
巩固与提升
(2)国家可以决定每年发行多少纸币,但是必须遵循 纸币发行规律
1、由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某种人民币的流通与否表明 ()
• A.人民币的购D买力是由国家规定的
• B、人民币的价值是由国家确定的
• C.人民币的流通量是由社会需求决定的
• D.人民币的发行权集中于国家,中国人民 银行负责发行事宜
2、(2010·四川高考)为克服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
3.关于商品和货币的关系,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C )
①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②货币是 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③货币是一 个历史范畴,商品是一个永恒的概念 ④先有商品后才有货币⑤货币是一种 特殊的商品
A.①③⑤
B.①②⑤
1、影响价格的因素(同步练习册p22)
2、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关 系,企业如何获利?
3、价格变动的影响{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同步练习册p11)、对生产经营的影
响}
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价值量典型习题:同步练习册p24 8、 9
• p10 6 p9 2 3
价 值
价格
社 会 必 要 劳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本课大多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同学们对知识的 理解和把握。本课需要把握的知识点:
1.正确理解和判断商品(含义、基本属性) 2.正确理解货币的产生、本质及其职能 3.区分商品流通和流通手段 4.纸币的定义、发行、影响、流通中所需要的 货币量公式、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5、信用卡与支票 6.正确判断汇率的变化(升高∕跌落 或升值 ∕贬值)及其影响
2、(1)货币的含义:
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 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产生
(1)物物交换:商品─商品 (2)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商品─一般等价物─商品 (3)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商品─货币─ 商品
• 思考:(1)货币产生的条件:
贵金属金银等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固定在贵金属金银等上) (2)一般等价物为什么固定在贵金属金 银等上
许多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货币发行量, 向金融机构注资, 引发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 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 必须看是否出现 ( ) ①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超过纸币的发行量 ②商品价格总额超过价值总额,货币持续贬值 ③国家发行的货币数量超过上一年发行的数量 ④物价总水平不断上涨使居民购买力普遍下降
C.欧元汇率升高,人民币汇率跌落 D.欧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A 4.这一变化
①有利于欧盟出口企业的机器设备出口到中国②有利于提高我国出口的纺织 品在欧盟的竞争力
③有利于降低我国公民赴欧盟留学、旅游的成本④有利于吸引欧盟公民到我 国投资兴建公司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很可能以主观题的形式呈现)
1.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之后,在商品 交换中,作为商品流通的工具或手段的是
(A )
A.货币
B.一般等价物
C.价格
D.交换价值
2、公司支付给李先生的10万元年薪、李 先生看中的三居室的价格88万元以及李 先生购房时支付的30万元首付金是货币
在分别执行(C)的职能。
A.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 C.支付手段 D.价值尺度
单 位 价 值 量


间 单位价值量
社会劳动生 产率
A和B是替代品,甲和乙是互补品
P 需求 曲线
A是生活必需品·B是高档耐用品
PA
P A
P P

供给
B
曲线
Q
Q
Q B
Q 乙
G
①消价费值是决影响定生价活格的。重生要产因素手,机也的是社社会会劳消费动风生气产的率重不要断风向提标高。, 某如使中下其学:价同值学量对本降校低中;学(生2的分消)费现状进行了进行了调查。其结果 材②料供一求影随响着价物格质生。活电水子平产的品提劳高,动中生学产生率的提零高花钱,越生来产越能多力, 消增费强水,平逐也渐越供来大越高于,求消,费使中其追价求时格髦下,跌讲。究(高2档分,)彼此之间还
• C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 D在市场上已经不存在
典型习题:同步练习册p26 2
• 判断:商品的质量好,所以价格高。
质量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 值的物质承担着,商品具备良好的使用 价值是顺利实现商品价值的前提。使用 价值与价值量没有直接关系。
使用价值好的商品,往往耗费的社会 必要劳动时间长,商品的价值量大,所 以价格高。
C.②④⑤
D.②③
4.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和它出现以 前的一般等价物相比,二者的区别
在于( C)
A.货币是商品,它出现之前的一般 等价物不是商品
B.货币容易保存,其他的等价物不 易保存
C.货币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其 他的不固定
D.货币便于分割和携带,其他的都 不便于分割和携带
5、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2015中国乙未(羊) 年金银纪念币一套正式发行。该套纪念币共16枚,其中 金币9枚,银币7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对
D 该套纪念币的认识,正确的是
A.其本质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B.其购买力由国家规定,因为它是由国家发行的
C.收藏价值最终由供求关系决定
D.可以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具有流通手段职能
☺ 重要提示
纸币的发行权:(1)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5元, 10元,20元,50元,100元),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 力(一定数量的货币(纸币)能购买多少商品)。纸币 的实际购买力由市场形成。
思考:人类劳动、价值的关系
人类劳动
价值
判断: ①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
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 √
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因为有价
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 √
• 对雅芳有毒化妆品的认识,正确的
是(B )
• A是劳动产品,又进行买卖,是商 品
• B不具备应有的使用价值,不该是 商品
A.①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外汇汇率的变化


反向变化





本币汇率、币值
高三学生小明从网上搜到一张欧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表。据此回答 3–4题。
2014年10月29日
100欧元兑换人民币782.01元
2013年10月29日 3.这意味着,目前
100欧元兑换人民币845.38元
D
A.100元人民币兑换的欧元会减少 B.欧元汇率跌落,欧元币值升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