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辽金史课件二
《辽、宋、西夏、金并立》课件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
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 苏辙:《栾城集》
宋与辽、西夏议和后,边境榷场贸易迅速发展, 北宋的稻米、茶叶、丝织品、瓷器、漆器。辽的马、 牛、羊、骆驼,西夏的毡毯、药材等,都在这里交 易。
靖康之变?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靖康 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 —— 岳飞《满江红》
第二单元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辽宋夏金元
辽
西 夏
北 宋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南宋与金的对峙
行营到处即为家, 以国制治契丹, 一卓穹庐数乘车。
以汉制治汉人。 千里山川无土著, 四时畋(tiᾴn)猎是生涯。
宋太祖赵匡胤
黄袍加身石碑
西夏
元昊
005年, 宋辽订立 澶渊之盟。
1115年,完颜 阿骨打(女真族) 建立金朝,建都 上京。1125年, 金灭辽;1127年, 金灭北宋.
1127年,赵 构建立历史 上的南宋, 定都临安。
二、南宋与金的对峙
岳飞抗金 郾城大捷
1141年 绍兴和议
宋金和议规定:宋高宗向金称臣;两国以淮河、大散关 为界;宋向金每年进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当时正值宋 高宗绍兴年间,史称“绍兴和议”。
三角鼎立 时战时和 宋夏 和议
小资料:
(澶州之战后)宋辽 订立盟约:双方为兄弟 之国,宋每年向辽纳岁 币绢20万匹,银10万两。 史称澶渊之盟。
你对澶渊之 盟应当怎样 评价?
• 1、宋辽和议,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 2、澶渊之盟之后,南北贯通,互市 不绝,双方保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友 好关系。
二、南宋与金的对峙
著名作家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 中的主人公郭靖、杨康。你知道他们名字 的来历吗?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7课 辽、宋、西夏、金并立说课课件 华东师大版

北宋 赵匡胤(宋
太祖)
960年 东京(今
开封)
南宋 赵构(宋高
宗)
1127年 临安(今 杭州)
你知道杨家将 的故事吗?
元昊
党项族人
宋高宗和秦桧 以“莫须有” 的
罪名杀害.
注意: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 不是 是抗金英雄
你能讲一个 有关岳飞抗 金的故事吗?
岳 飞 像
杭州西湖的岳飞墓
你能说说对 “流芳百世, 遗臭万年” 的理解吗?
北宋
②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
第7课 辽、宋、西夏、金并立
二、南宋与金对峙
(1115年 完颜阿骨打,女真族,后灭辽、北宋)
金
绍 兴
岳飞抗金 郾城大捷
和 议
南宋
(1127年赵构继位,偏安江南)
朝代 建立者 民族 时间 都城
辽
耶律阿保机 契丹族 916年 上京
西夏 元昊
党项族 1038年 兴庆府
金 完颜阿骨打 女真族 1115年 上京
采取措施(见书) 加强中央集权。
你知道“陈桥兵 变”和“杯酒释 兵权”的故事吗?
宋太祖赵匡胤
北宋初年,宋太祖和他的弟弟宋太宗
先后平定了南北割据政权,重建了中原 统一王朝。
注意:北宋是不是统一全国的王朝?
北宋与辽和战
辽
西夏
北 宋
1005年,北宋 与辽之间签订
澶渊之盟。
西夏的建立
辽 西夏
北 宋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岳飞庙前的秦桧夫妇跪像
上京称帝,建 立契丹国。后 改国号为辽。
辽实是行如“何以实国行制统 治治的契?丹,以汉 制治汉人”政 策。
北宋是怎样建立 的,你知道吗?
辽朝建立前后 ,内地正处于五代、 十国时期。
宋辽金史讲义PPT-和战

八、和战1、宋初至景德元年的宋辽战争宋前期的宋辽战争,其实是五代时期中原与契丹关系的延续。
宋初两国的相安:太祖未攻幽云,或是想通过和平手段获取。
太宗朝的转折:太平兴国四年北伐,“宋主仅以身免,至涿州,窃乘驴车遁去”,开启此后二十五年的战争。
宋太宗求和失败,雍熙三年(986)年再次北伐,又不利。
契丹更连年入寇,直至景德元年,达成澶渊之盟。
2、澶渊之盟和议之成功,是出于两国对各自政局的判断,是势均力敌的结果,是两厢情愿。
两国约为兄弟,宋真宗为兄,辽圣宗为弟,岁币银绢共三十万。
就当时的近况看,澶渊之盟使两国从此结束了针锋相对、互相攻击的状态,各自得以掉头向内。
就整个中国历史来看,澶渊之盟寓含了大变局。
中国有了平等外交。
东亚大陆出现了类似于现代国际体系的国际关系。
3、庆历至熙宁的三次危机(1)关南誓书仁宗庆历二年(1042),辽向宋索取关南瀛、莫二州之地。
宋的选择:割部分地,和亲,增加岁币。
最终结果:新增银绢二十万,立“关南誓书”。
宋的附加条件:辽应向西夏施压,迫其停战;夏应向宋称臣,成为宋辽共同的藩属国。
而辽夏关系因此恶化,导致辽兴宗两次亲征西夏。
关南誓书以后宋辽夏的三角关系:辽、宋分别多次攻夏,但两国互不相助,若不能由自己并吞西夏,则宁愿维持三边关系。
(2)口铺事件熙宁五年,宋辽之间的小冲突:春,契丹骑越界河射伤宋兵,威胁“两属户”,宋为此停乡巡弓手以避免事件升级;七月,契丹越过边界拒马河,在河南岸宋境建立口铺,宋最终退让。
(3)熙宁画界熙宁七年三月,契丹要求重划宋河东、辽蔚应朔三州边界,坚持以蔚、应、朔三州南边的分水岭为界,宋使吕大忠坚拒。
熙宁八年三月,宋“回谢使”沈括说服辽廷放弃争议关键所在黄嵬山,但负谈判主责的宋划界使韩缜全面退让,承认辽的分划方式,十一月,和谈结束,按辽的主张重新划界。
熙宁画界,宋作出让步,失地七百里。
自此,宋辽之间的边界应当完全划清。
可能是世界史上第一次在两个大国之间把边界全线划定,使用了分水岭的概念,并最终以壕堑、口铺等标志物使边界可明显辨识,可说是世界边疆史的划时代大事。
宋辽金史讲义PPT-盛衰

六、盛衰1、疆域之极盛――太平兴国四年(1)柴荣与赵匡胤扫平南方宋初统一战争的前奏――柴荣的征战:显德元年(954),亲征,高平之战,先败后胜。
显德二年,攻取后蜀之秦、成、阶三州。
显德三年至五年,亲征,大举南伐,收南唐江北十四州之地。
显德六年(959),亲征,北伐幽燕,占领瀛、莫、易三州,世宗重病还师。
当年,世宗崩。
次年,宋代后周。
赵匡胤的统一的进程:963,乾德元年,灭荆南、湖南。
963-964,乾德元年-二年,攻北汉,因灭蜀之准备活动而中止。
965,乾德三年,灭后蜀。
968,开宝元年,攻北汉,因契丹大举入援而退。
969,开宝二年,攻北汉,因契丹入援,又罢。
971,开宝四年,灭南汉。
975,开宝八年,灭南唐。
976,开宝九年,攻北汉,太祖崩,中辍。
(2)太平兴国年间的成就太平兴国四年,灭北汉。
太平兴国三年,吴越与漳泉献地。
“自宰相以下,咸请留俶而取其地,帝(太祖)不听,遣俶归国。
及辞,取群臣留俶章疏数十轴,封识遗俶,戒以途中密观,俶届途启视,皆留己不遣之章也。
俶自是感惧,江南平,遂乞纳土。
”(宋史卷三)太平兴国七年党项李氏献夏、银、绥、宥四州,雍熙元年复失四州。
(3)统一之南北先后说周世宗时,王朴上《平边策》:“攻取之道,必先其易者”。
唐与吾接境几二千里,其势易扰也。
……江北诸州将悉为我有。
既得江北,则用彼之民,行我之法,江南亦易取也。
得江南则岭南、巴蜀可传檄而定。
南方既定,则燕地必望风内附,若其不至,移兵攻之,席卷可平矣。
惟河东必死之寇,不可以恩信诱,当以强兵制之,然彼自高平之败,力竭气沮,必未能为边患,宜且以为后图,俟天下既平,然后伺间,一举可擒也。
周世宗未用王朴策,而宋初用之。
先南后北次序错误?A、太祖的理由,先平北汉,“边患我独当之”。
B、攘外必先安内,免使南方小疾,变为大患。
C、先置南方于不顾,不能保证收复幽云会成功。
2、仁宗时期宋之国情(1)宋夏战争A、宋夏的早期冲突太宗时期,夏州定难军(夏、银、绥、静、宥五州)节度使、党项李氏之归顺-李继捧内迁-李继迁反宋自立-继迁末年占领五州及灵州-李德明之巩固-李元昊攻取西凉府与甘州,迫降沙州归义军(瓜、沙、肃等州)节度使曹氏,完全占领了河西走廊。
3七年级历史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华师版PPT课件

20
虽然我被奸人害死, 我 我 运 死你的一你 么死 在 , 后知一次名知不当你,道次战义道瞑心能宋我胜役害是目我告金抗利吗了谁呐大诉怎金是?我以! 宋 我 么最 在吗什因 的 , 样大 哪?为 命 我 了 吗? 1、战:郾城大捷
2、和:绍兴和议
21
虽然岳飞牺牲了,但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打击女真贵族 侵犯中原的嚣张气焰,有力牵制了金兵南下,使南宋政府 得以维持江南的半壁江山。 岳飞帮南宋收复失地,为什么宋高宗、秦桧还要害岳飞?
2、北宋
时间:916 年; 人物:耶律阿保机;
时间: 960年 人物: 赵匡胤 事件: 陈桥兵变 都城: 东京
政权名:契丹
史称:北宋
(后取燕云十六州,改国号“辽”)
8
北宋建立后,与辽保 持怎样的关系,是战 是和? 战:北宋两次对辽用兵,
试图夺取幽云地区, 都被辽挫败,只好 采 取防御政策。 和: 澶渊之盟
女真骑23 兵
(一)
③元昊(党项族) 西夏
①耶律阿保机(契 丹族)
辽
(宋夏和议)
北宋
(澶渊之盟)
(二)
(完颜阿骨打,女真族,灭辽、北宋)
金
绍
岳飞抗金
兴
堰城大捷
和 议
南宋
②赵匡胤
(赵构继位,偏安江南)
1、偷吃(契)了鸡(机),就要溜(916)了(辽). 2、北宋的酒漏了(960)
3、女(女真)强盗要要要我(1115)打(完颜阿 骨打)劫金(金)库.
第7课
辽、宋、西夏、 金并立
2
一、辽、北宋、西夏的并立
辽与北宋的关系 北宋与西夏的关系
二、南宋与金的对峙
金与南宋的建立 宋金对峙
3
历史大擂台
7《辽、宋、西夏、金并立》课件(2)2.

1005年 1005年, 宋辽订立 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
辽
三角鼎立 西 夏 北 时战时和 宋 宋
二、南宋与金的对峙 金与南宋的建立
1115年 1115年,完颜 阿骨打(女真族) 阿骨打(女真族) 建立金 建立金朝,建都 上京。1125年, 上京。1125年 金灭辽;1127 ;1127年 金灭辽;1127年, 北宋. 金灭北宋 金灭北宋.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北宋、
1、辽的建立和统治 、
916年 916年,
耶律阿保机 (契丹族)在 契丹族
上京称帝,建 上京称帝, 立契丹国。后 。 改国号为辽。 改国号为辽。 实行“ 实行“以国制 辽是如何实行统 治契丹, 治契丹 治的? ,以汉 治的? 制治汉人” 制治汉人”政 策。
上京
北宋是怎样建立 你知道吗? 的,你知道吗?
北宋与辽和战
1005年,北宋 年 与辽之间签订 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
辽
西 夏
北 宋
西夏的建立
辽 西 夏 北 宋
1038年 1038年, 元昊( 元昊(党项 称帝, 族)称帝, 国号大夏 大夏, 国号大夏, 建都兴庆 兴庆, 建都兴庆, 史称西夏。 史称西夏。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北宋、
北宋与西夏的和战
Hale Waihona Puke 你知道杨家将 的故事吗? 的故事吗?
元昊
党项族人
宋高宗和秦桧 以“莫须有” 罪名杀害. 罪名杀害. 注意: 民族英雄? 注意: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
的
不是 是抗金英雄
你能讲一个 有关岳飞抗 金的故事吗? 金的故事吗?
岳 飞 像
你能说说对 流芳百世, “流芳百世, 遗臭万年” 遗臭万年” 的理解吗? 的理解吗?
宋与辽、夏、金的和战PPT学习课件

宋与辽、夏、金的和战
扫描考点 课时演练 高考动态
【详解】“蕃汉分治”制度 《辽史》记载:辽朝“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 人。”“国制”是指辽国固有的制度。从而形成“蕃汉分治”
的制度。 ①辽统治者为什么要采取“蕃汉分治”制度? 在辽统治的广大地区,由于南北地区的汉族、契丹等族 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及人民的生活方式都是不同的。为 了适应这种不同情况,辽朝的行政管理机构分设“北面”和 “南面”两个系统。南面官由汉人和契丹人担任,沿唐朝官 制,统治汉人与渤海人,权力比北面官小。北面官由契丹人 担任,统治契丹人和北方少数民族。 ②这一制度有何特点? “因俗而治”,是一种民族分治。 ③“蕃汉分治”制度的实质怎样? 仍然是阶级统治。
【综述】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
①民族政权并立。如辽、北宋、夏的并立;南宋与金的并立。
②两宋政权民族政策以软弱为主,多次用兵失败,对辽、 夏、金以岁币等方式换取和平。
③民族矛盾突出,两宋、辽、夏、金等政权都亡于民族政 权的进攻。 ④民族融合是主流: 北宋与辽、夏分别在边境地区开设榷场进行
贸易;南宋时大批契丹人、女真人进入中原地区,与汉族人民共同生 活、劳动,差别逐渐缩小。南宋后期许多蒙古人进入中原。
②三次议和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宋政权政治腐败,皇帝无心抵抗, 导致军事上即使处于有利的形势,也求和,送岁币。皇帝苟且 偷安,使中央政府内部投降派得势,力主屈辱议和。 澶渊之盟前,在寇准的督促下,宋军打退了辽军。东京 保卫战以及岳飞抗金的战果都说明只要中央政府坚决抵抗,人 民支持抗战,宋军能够取胜,不至于达到屈辱的和议。 ③澶渊之盟后,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双方开展了 经济、文化交流;宋夏和议后,开展了边境贸易。但“岁币” 的沉重负担,辽和西夏对北宋安全的威胁,却构成了北宋中期 统治危机的重要因素。南宋与金和议后,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三次和议,客观上有利于和平局面的出 现和民族间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宋元时期PPT课件 (共39张PPT)

绍 兴 和 议
南宋
(1127年,赵构继位,偏安江南)
返回主界面
课堂演练 用表格的形式写出辽、西夏、 金、 北宋、南宋的朝代、建立者、民族、时 间、都城。
朝代
建立者
民族
时间
都城
上京
辽 耶律阿保机 契丹族 916年 西夏
元昊 党项族 1038年
兴庆府
上京
金 完颜阿骨打 女真族 1115年 北宋 赵匡胤(宋 太祖)
假如是你,你会怎样做? 岳飞又是怎样做的?原因是 什么?
宋高宗和秦桧为什 么要杀害岳飞,破坏抗 金的大好形势?
杭州西湖的岳飞墓
岳飞庙前的秦 桧夫妇跪像
5.宋金和议(1141年)
宋金和议有哪些主
要内容?影响是什么?
宋金对峙
岳飞抗金, 郾城大捷。
1141年,
绍兴和议。
政局特点:
南北对峙, 相对和平。
点击放大地图
1.澶渊之盟
澶 州
东京 东 京
北宋为什么能取 得澶州之战的胜利?
宋真宗
寇 凖
“澶渊之盟” 内容有哪些? 盟约 的订立,对历史发 展有何影响?
2.西夏的建立
党项族人
辽
西 夏 北
1038年, 元昊(党项 族)称帝, 国号大夏, 建都兴庆, 史称西夏。
宋
辽、北宋、西夏形势图
西夏王陵
1127年, 赵构建立历史 上的南宋,定 都临安。
4.岳飞抗金
岳飞(1103— 1142年),字鹏举, 河南汤阴人。南宋著 名抗金将领。
岳家军
岳飞率领的岳家军 在抗金战斗中所向披靡, 金军中流传说:“撼山 易,撼岳家军难!”
你能讲 一个有关岳 飞抗金的故 事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雍熙三年(986)歧沟关之战
辽圣宗
“主幼国疑”
宋三路北伐:
东路曹彬 中路田重进
西路潘美
宋辽发生激战的雁门关
(3)澶渊之盟
景德元年(1004)十二月,宋辽 在澶州(河南濮阳)订立盟约: 北宋与辽皇帝以兄弟相称,宋真宗 尊辽萧太后为叔母,北宋每年输辽 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重点人物—— 完颜阿骨打(建国,反辽) 完颜亮(改旧俗,攻宋)
“海陵庶人” “淫嬖不分骨肉,刑杀不问有罪” “天下后世称无道主,以海陵为首” “英锐有大志。功虽不成,其强至矣”
2、海上之盟(宋金联兵灭辽)
(1)订立背景、内容、评价
王黼 马植(赵良嗣)
宇文虚中:“ 舍恭顺之契丹…引强悍之 女真以为邻国”。
重点:理财、整军
理财
指导思想:开源(民不加赋而国用饶)
新法: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 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
(免役钱/助役钱/宽剩钱)
整军
指导思想:汰弱
新法: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
军器监
将:军事单位及首领的名称。分军队为若干将, 各设将与副将,负责统领、训练军队,改变 “兵不知将,将不识兵”的局面。
2、主要线索:宋廷内和战两派斗争
主要人物—— 李纲、岳飞、赵构、秦桧 和、战论题——
3、重要事件:绍兴议和(1141)
宋称臣 宋纳岁贡 划定疆界
宋金国界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金完颜亮南下(虞允文,采石之战) 宋孝宗隆兴北伐(张浚,隆兴和议) 宋宁宗开禧北伐(韩侂胄,嘉定和议)
三、宋金和战相关问题
夏捺钵
秋捺钵 冬捺钵
永安山、炭 山 庆州伏虎林
永州广平淀
四月中旬— —七月中旬
七月中旬入 山 十月以后
避暑、议政
射鹿 避寒、议政、 猎虎
世 界 现应 存县 最辽 高代 木木 构塔 建 筑
(4)辽文化 辽朝创制了两种契丹文字:契丹大字与 契丹小字。契丹大字是表意文字与拼音 文字的混合体,字形结构与简化汉字相 似,有些字完全借用汉字。笔画较少, 90%字在10画以下。
(四)王安石变法之分析 1、学术界如何评价? 从南宋到二十世纪初
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其德量汪然如千顷之陂, 其气节岳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 章起八代之衰。其所设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 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其见废者又大率皆有合于政治之原理、 至今东西诸国行之而有效者也。呜 清 呼!„于三代以下求完人,惟公庶足 蔡 以当之矣! 梁启超《王安石评传》 上
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 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 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渔以食,皮毛 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此天时地 利所以限南北也。辽国尽有大漠,浸包 长城之境,因宜为治。
《辽史》卷32《营卫志中》
耶律阿宝机建国
契丹人的生活
契丹贵族狩猎休息图
契丹人的生活
契丹人饮马图
《辽史》卷37“地理志一”
(3)四时捺(na)钵制
巴纳(行营,行在)
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 岁以为常。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 钵。
皇帝四时巡守,契丹大小内外臣僚并应 役次人,及汉人宣徽院所管百司皆从。
《辽史》卷32《营卫志中》
四时捺钵 春捺钵
主要地点
长春州
时间
正月上旬
活动内容
捕鹅、钓鱼
白玉花鸟佩
透雕白玉佩 螭龙穿莲
金刻本
金交钞铜钞版
金朝文化
女真文字有大、小字之分。 金太祖时所创为女真大字, 熙宗时又创女真小字。现 能见到的仅一种,一般认 为是女真大字。其制定直 接受到契丹文字的影响, 也间接地受到汉字的影响。 它以契丹、汉两种文字为 基字,或取其音,或取其 义,增减笔划,形成新的 文字。
第四章、南宋与金的对峙
一、女真的兴起与灭辽 1、金朝历史概说 历史悠久—— 肃慎 靺鞨(粟末/黑水) 渤海国 女真(直)
上京
金朝帝系表
金代齐王墓出土的妇女衣裙
发展阶段(1115-1234)——
(疆域与境内民族成份变迁)
太祖完颜阿骨打(东北本土;女真旧制) 太宗吴乞买(扩至原辽区;地方两套) 熙宗璮(扩至原北宋;中央仿宋制) 海陵王亮(迁都:会宁府至大兴府)
高宗赐岳飞御札
C. 岳飞个人原因
1、功高震主 雄才大略,淡于私利,引起猜忌。
2、“握重兵,昧保身之术”
力主迎二圣、建储
参与朝政
直接冲突
飞知书,善待士,且济人之贫。用兵秋毫无 犯,民皆安堵,不知有军,至今号为贤将。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若论数将之才,则岳飞为胜。然飞亦横,只 是他犹欲向前厮杀。…有才者又有些毛病, 然亦上边人不能驾驭他。…诸将骄横,张与 韩较与高宗密,故二人得全。岳飞较疏,高 宗又忌之,遂为秦所诛。 《朱子语类》
B. 高宗个人隐衷
宋 高 宗 画 像
拂拭残碑, 敕飞字依稀堪读。 慨当初,依飞何重,后来何酷! 果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 最无辜,堪恨更堪怜,风波狱。 岂不惜,中原蹙;岂不念,徽钦辱。 但徽钦既返,此身何属? 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 彼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
(明)文征明《满江红 · 题杭州岳庙》
《辽史》卷45《百官志》
胡人之官,领番中职事者 皆胡服,谓之契丹官,枢密、 宰臣则曰北枢密、北宰相。 领燕中职事者,虽胡人亦汉 服,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 宰相、南枢密。
余靖《契丹官仪》
契丹贵族的生活
(2)头下军州(投下州军)
头下军州,皆诸王、外戚、大臣及诸部 从征俘掠,或置生口,各团集建州县以 居之。……朝廷赐州县额。其节度使, 朝廷命之;刺史以下皆以本主部曲充焉。 官位九品之下及井邑商贾之家,征税各 归头下;唯酒税课纳上京盐铁司。
参教材P.71-72
金 朝 谋 克 印
2、经济开发
重在东北本土的开发
耀州窑 青釉狮子托灯盏
磁 州 窑 彩 绘 莲 纹 盘
钧 窑 青 釉 紫 斑 双 系 罐
磁州窑系三彩折枝槴子花碗
磁 州 窑 武 士 像
金耀州窑 月白釉刻花卧足碗
鹤 壁 窑 骑 马 俑
金韩州刺史铜印
金双鱼纹大铜镜
春水图玉佩 秋山图玉饰
——南宋话本《拗相公》
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 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幅辏,败坏百 度,以至于此。 (司马光)
公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 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 其乐生之心。卒之群邪肆虐,流毒四海, 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
(朱熹)
1、王安石其人(1021—1086)
2、变法内容
目的:富国强兵
“修吾政刑,使将吏称职,财谷 富,兵强而已。”
《长编》卷220熙宁四年二月庚午
王安石变法大事年表
熙宁二年(1069) 二月 王安石拜参知政事。 七月 均输法。 九月 青苗法。 闰十一月 农田水利法。 三年十二月 保甲法。王安石拜相。 四年二月 改科举。十月 募役法、太学三舍法。 五年三月 市易法。五月 保马法。八月方田均税法。 六年六月 军器监。八月 免行法。 七年九月 将兵法。 九年(1076)十月 王安石罢相。 元丰五年(1082)四月 改官制。 八年(1085)三月神宗卒。司马光拜相,新法罢。 元祐元年(1086)四月 王安石卒。 九月 司马光卒。
岳飞研究
1、评价 民族英雄? 子手? 抗金名将? 愚忠?
岳 飞 画 像
2、谁是杀害岳飞的元凶?
杭 州
A、秦桧 “人自宋后少名桧, 同姓坟前愧为秦。”
秦桧夫妇跪像
岳 庙 对 联
岳飞像
南宋时 南宋时 明清时
民国时
中兴四将图(南宋刘松年绘)
岳 飞
张 俊 刘 光 世 韩 世 忠
诸将自夸雄豪,刘光世、张俊、吴玠兄弟、韩世忠、 岳飞,各以成军雄视海内。…廪稍惟其所赋,功勋 惟其所奏,将校之禄多于兵卒之数。—— 叶适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
王安石的遭遇
“寝食不暇,变更祖宗法度”;“囚首丧 面” 变古狱 “王安石为古今第一小人…安石之奸邪, 合莽、操、懿、温为一人者也…秦之亡由商 鞅,宋之亡由安石。”(明)杨慎《升庵集》卷51
如今说先朝一个宰相,他在下位之时,也着实有 名有誉的。后来大权到手,任性胡为,做错了事, 惹得万口唾骂,饮恨而终。假若有名誉的时节, 一个瞌睡死去了不醒,人还千惜万惜,道国家没 福,恁般一个好人未能大用,不尽其才。却倒也 流名于后世。及至万口唾骂时,便死也迟了。这 倒是多活了几年的不是。那位宰相是谁?在哪一 个朝代?这朝代不近不远,是北宋神宗皇帝年间 一个首相,姓王,名安石。…后人论我宋元气, 都为熙宁变法所坏,所以有靖康之祸。
安石画像
“读书为文章,三日一治县 事。起堤偃,决陂塘,为水 陆之利;贷谷于民,立息以 偿,俾新陈相易;兴学校, 严保伍,邑人便之。”
《邵氏闻见录》卷11
安 石 手 迹
金陵亦非常人…质朴 俭素,终生好学,不 以官职为意。
南京半山园王安石故居
素有德行,而天下之人 素尊之… 视富贵如浮云,不溺于 财利酒色,一世之伟 人也...
左为契丹瓷器,右为契丹铜镜
联珠鹰猎纹-辽代织品
辽代白釉执壶
契丹小字是综 合古回鹃文和 汉字的办法来 拼音,用较少 的“原字”拼 出新的字、词。
3、宋辽关系 (1)宋太宗的两次北伐 A.太平兴国四年(979)高梁河之战
宋主仅以身免,至涿州,窃乘驴车遁 去。…… 击宋余军,所杀甚众,获兵仗、 器甲、符印、粮馈、货币,不可胜计。
翔 著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
邓广铭先生1908-1999
钱穆先生评王安石变法
钱穆(1895~1990)
思考题
王安石变法评价之我见。